皮肤科常见病及用药培训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科常见病及用药
皮肤科常见病主要有感染性皮肤病,包括病毒性(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细菌性(脓疱疮、痤疮等)、真菌病(头癣、手足癣等);变态反应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包括湿疹、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扁平苔藓、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获得性大疱性皮肤病及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本章主要讲述癣、湿疹及皮炎、荨麻疹。
一、癣
常见病症:头癣、手癣、足癣。
(一)头癣:头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
【症状】根据致病菌和临床表现不同,将头癣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4种类型。
(1)黄癣:俗称“瘌痢头”。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淡黄色斑点,覆薄片状鳞屑,以后形成黄豆大小的淡黄色痂,周边翘起,中央紧附着头皮,形如碟状(黄癣痂)。真菌在发内生长,病发干燥无光泽,易折断,伴轻度瘙痒,皮损处散发出特殊的鼠臭味。(2)白癣:又名“白秃”。在头癣中最为常见。最初症状为群集毛囊性红色小丘疹,呈环形灰白色鳞屑斑、圆形或椭圆形,病发于高出头皮2-4mm处折断,残根部包绕灰白色套状鳞屑(菌鞘),一般无炎症反应,只有程度不同的瘙痒,至青春期后可自愈。(3)黑点癣:初起为散在的鳞屑性灰白色斑,以后逐渐扩大成片,散于患者的头皮或枕部,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留下残发在毛囊内,毛囊口处呈黑点状,故称“黑点癣”。(4)脓癣:皮损初起为成群的炎性毛囊丘疹,渐融合成隆起的炎性肿块,质地软,表面有蜂窝状排脓小孔,可挤出脓液,皮损处毛发松动,易拔出。常伴耳后、颈枕部淋巴结肿大。
【用药原则】
(1)口服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片(首选)、伊曲康唑胶囊、酮康唑片、氟康唑胶囊等。(2)外用抗真菌药:克霉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益康唑喷剂等。
(3)剃发消毒: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等。
(4)脓癣急性期:口服抗真菌药物+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如细菌感染)口服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片、氢化可的松片、醋酸泼尼松片、酸酸地塞米松片等。一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拉定胶囊、头孢氨苄胶囊、头孢羟氨苄胶囊、头孢唑啉粉针剂、头孢匹林粉针剂、头孢曲秦粉针剂等。
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分散片、头孢孟多等。
【联合用药】
(1)口服抗真菌药+外用抗真菌药+剃发消毒
如:伊曲康唑胶囊+硝酸咪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发用洗剂
(2)口服抗真菌药物+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脓癣急性期)
如:灰黄霉素片+甲泼尼龙片+头孢呋辛酯片
(二)手癣、足癣:
手癣、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掌、跖(趾)间皮肤引起的浅表部真菌感染。手癣中医称为“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
【症状】根据症状表现不同,可分为三型。
(1)水疱型:足底或手掌出现群集或散在的水疱,针尖或米粒大小。痛痒较重,往往由于搔抓而继发感染,可引起丹毒或淋巴管炎。
(2)浸渍糜烂型:主要见于足趾间,由于潮湿、浸渍而使表皮发白,剥去白色的表皮,为基底发红的糜烂层,瘙痒较重,在湿热条件下的人多见。
(3)鳞屑角化型:以干性鳞屑皲裂为主,皮肤角化较重,干燥、粗糙,以寒冷季节多见,易发生手、足皲裂,引起疼痛。
【用药原则】
(1)外用抗真菌药(疗程1-2月)。
(2)鳞屑角化型或外用药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硝酸益康唑喷剂、复方酮康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足光粉、克霉唑乳膏、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等。
口服抗真菌药:灰黄霉素片、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制霉菌素片等。
(3)如有感染者,加用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地红霉素肠溶片、阿奇霉素分散片/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胶囊、乙酰螺旋霉素片、依托红霉素颗粒、红霉素肠溶片等。
喹诺酮类: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诺氟沙星胶囊、盐酸环丙沙星片、吡哌酸片、盐酸洛美沙星片等。
【联合用药】外用抗真菌药(疗程1-2月)+口服抗真菌药物+抗生素(感染者)
如:硝酸咪康唑乳膏+灰黄霉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
二、湿疹及皮炎:
(一)湿疹
【定义】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
【症状】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
1、急性湿疹:好发于面、耳、手、足、前臂、小腿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常对称分布。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皮损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
2、亚急性湿疹: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皮损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及轻度浸润,仍自觉有剧烈瘙痒。如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湿疹。
3、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二)皮炎
皮炎常见有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
1、接触性皮炎:
【定义】是皮肤、黏膜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
【症状】根据病程分为:
(1)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在接触的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水疱破后可呈糜烂面,偶尔发生组织坏死。(2)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由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的接触物所致,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因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局部呈慢性湿疹样改变。
2、脂溢性皮炎:
【定义】又称脂溢性湿疹,系发生于头面及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症状】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头、面、背、胸及背部等处多见。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渐扩大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痂,发生在面部常与痤疮伴发;发生在头部可见较多头屑;发生在躯干腋窝、腹股沟处常可糜烂而似湿疹。
3、神经性皮炎:
【定义】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症状】皮疹多见于颈项及上眼睑处、肘窝、股内侧、腰骶尾部,亦可泛发全身。新发皮损为散在粟粒至绿豆大丘疹,可有苔藓样斑片,淡红、黄褐色或有色素沉着,斑片一般边界清楚,数目不定,皮损多干燥,可见血痂,少有渗出。
【用药原则】湿疹与皮炎没有明确的界定,治疗可以通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可通用。(1)瘙痒严重者:口服抗组胺药/抗焦虑药。
抗组胺药:地氯雷他定片、氯雷他定片/胶囊、盐酸左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