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图片)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9a9d0958bed5b9f3f90f1ce5.png)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原理:成熟(有明显液泡)的植物细胞能够与外界溶液组成一个渗透系统,通过渗透作用的方式吸水或失水。
方法步骤:应用:1、可以用于测定细胞液的浓度2、可以用于判断细胞的死活注意问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0.3mg/mL蔗糖溶液。
动物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例题:下面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请分析回答:实验分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第1组①将材料置于30%蔗糖溶液中①发生质壁分离②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②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第2组③将材料置于60%蔗糖溶液中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④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第3组⑤将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逐渐自动复原第4组⑥将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min后取出,重复第1组实验⑥不发生质壁分离观察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归类如下: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显微镜玻片标本染色剂生物材料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叶绿体高倍临时装片无菠菜叶观察细胞质流动细胞质(以叶绿体作参照)高倍临时装片无黑藻嫩叶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液泡高倍临时装片无洋葱表皮观察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高倍临时装片龙胆紫(醋酸洋红)洋葱根尖脂肪的鉴定脂肪高倍切片→临时装片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花生种子鉴别类实验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实验名称鉴定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生物组织中糖类的鉴定淀粉碘液蓝色无脱色的叶片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需要(加热煮沸)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尿液、血浆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无豆浆、牛奶、鸡蛋清、蛋白质类酶DNA粗提取与鉴定DNA二苯胺试剂蓝色需要(加热煮沸)鸡血细胞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f57324aef8941ea66e05d5.png)
'低倍镜观察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 注意有些显微镜有载
物台固定夹可从侧面固定标本正对的中心
"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约 为 *+#,-
止该过程中应注意从侧面观察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撞
#通过目镜观察同时 填 顺时针或 逆时针方向缓缓转动粗
!取镜与安放 !手握镜臂手托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
&对光
!
!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孔
"选一较大的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同时睁开转
动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吧
:;<=
!$根据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物镜的镜头是 填标 号标号%所表示的结构叫作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 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准焦螺旋当转动 填 标号时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应先选用 填
!
"
#
*+$,-./012345
$ %
&
'
!
6789
!"!# $%&'()*
亲爱的同学们上面的图片分别表示植物的叶片水螅俘获水蚤你猜对了吗 这就是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在显微镜发明以前人类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年罗伯特虎克利用复合式显 微镜观察到软木的木栓组织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将这些 小室命名为 细 胞尽管后来我们知道他所观察到的只是死亡的细胞但也是从此开始人们进一 步认识到自然世界的精妙和神奇原来自然界中有着许许多多一直伴随着人类存在 却又不轻易进入我们视野的美丽的生命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PPT课件 图文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含实验) PPT课件 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ced664ccbff121dd3683ad.png)
(
开 运 竹
百 合
巴 西
科
木
(
百 合 科
)
)
(一)、学生学习表现(60%)
学习 方式
参与 程度
自主 5 合作 5 探究 5 广度 5 深度 5
要考察学生在一项探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 力, 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 其发展状态。
五.学生的学习结果:
探究性学习结果的形式多样, 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 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 一次口头报告、一本探究笔记, 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 的方案。教师需要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作好记录。
————实施计划
5.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讨论数据是否支持假设,分析
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得出结论
6.讨论“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湿度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等问
题后,交流写出实验报告。
———— 表达交
流
实验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的、可以探究的问题; (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 (4)确认变量; (5)作出假设和预期;
(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 (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 (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
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
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 图等技能。 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 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数码显微镜在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中的运用实例
![数码显微镜在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中的运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e3f079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0.png)
数码显微镜在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中的运用实例案例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在植物细胞结构的实验中,传统的显微镜往往需要通过目镜来观察,并且放大倍数有限。
而使用数码显微镜,可以通过将镜头与电脑连接,将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接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不仅放大倍数更高,还可以方便地保存观察到的结果。
在一次观察植物叶片中叶绿体的实验中,老师可以通过数码显微镜将叶片切片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且将观察到的叶绿体结构通过投影仪显示在大屏幕上,让全班同学都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的细节。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对植物细胞结构的了解不仅更加直观深入,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等知识点。
案例二: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在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实验中,使用数码显微镜同样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的观察结果。
在一次观察酵母菌的生长过程的实验中,通过数码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酵母菌在培养皿中的生长情况,而且可以通过视频录制功能将酵母菌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方便学生们后期观察和分析。
数码显微镜还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滤光片,观察到不同波长下的微生物特征,比如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生长情况,观察真菌在不同酸碱度下的变化等。
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加深他们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
在动物组织结构的实验中,数码显微镜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观察人体血液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数码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血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比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而且,通过数码显微镜的拍照功能,可以将观察到的血液细胞特征记录下来,方便学生后期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观察动物的组织细胞结构时,数码显微镜也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观察结果,比如观察动物肌肉组织的结构、动物皮肤细胞的形态等。
这些观察结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体内组织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通过上述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数码显微镜在高中生物观察类实验中的广泛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效果,还可以通过视频录制和图片拍摄等功能,方便学生后期的总结和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九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九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https://img.taocdn.com/s3/m/ccd035d528ea81c758f57851.png)
实验九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实验原理1.原生质的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3.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程序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高倍显微镜观察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0.3g/ml 吸水纸蔗糖溶液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高倍显微镜观察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吸水纸吸引中央液泡逐渐胀大高倍显微镜观察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吸水实验关键1.选材:应选择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最外层表皮中,有的细胞虽含有大量的紫色花青素,但死亡的细胞太多,内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液泡中花青素少呈无色,都不能选用。
另外新鲜的水绵、黑藻叶、紫鸭跖草等也是经常用的材料。
2.试剂:本试验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
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虽快,但不久将细胞杀死,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的复原;浓度过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速度太慢。
此外,8%的食盐溶液,5%的硝酸钾溶液等也可使用。
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推论1.过度失水,细胞死亡,不能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根据能否复原,可鉴别细胞的死活。
2.将外界溶液配成一系列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溶液,逐一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在某一浓度时,植物细胞处在分离与不分离之间。
此时的浓度与细胞液浓度大致相当。
因此,可用该实验确定细胞液的浓度。
3.用动物细胞做以上实验(1)无质壁分离现象(2)若外界溶液浓度较高,细胞会皱缩(3)若外界溶液浓度较低,细胞会膨大,甚至胀破【例析】.高浓度食盐水可杀菌防腐,其原理是:食品的腐败变质与其中的微生物有关,高浓度的食盐水可使这些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
高中生物超详细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超详细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355f3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b.png)
(一)观察类实验1、高倍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实验原理: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材料: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步骤:取材(藓类叶)→制片→观察注意问题:实验过程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观察细胞质流动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选材标准:细胞质流动快,含叶绿体,易获得,容易制片观察的新鲜植物。
如:黑藻幼嫩叶片:优点是叶扁平、薄,含叶绿体,易观察。
其它如:南瓜幼苗的表皮、向日葵舌状花瓣表皮、大白菜内层叶脉表皮细胞、紫鸭跖草花丝上的表皮毛等。
步骤:取材→制片→观察注意问题:①加快细胞质流动的措施:a.适当升高温度(20~25℃); b.事先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c.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d.切伤部分叶片。
②选择参照物:叶绿体③选择最佳观察部位。
应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处的细胞水分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考点提示:(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物的细胞质才流动?(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8)在强光、在弱光下、黑暗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有何意义?(1)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叶脉附近的细胞。
(5)仍为顺时针。
(6)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6.1 无丝分裂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6.1 无丝分裂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课件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7e06e1dfab069dc51220170.png)
2 实验材料的选择
类型 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 部位 应选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的分生区)
3 实验步骤以及操作目的
4 操作注意事项
解离时间 漂洗时间 染色时间 压片力度
过长 太短
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过于酥软,影响染色 细胞间质未被完全溶解,压片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的平面。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的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缺失,否则不易观 察到预期现象。
如图所示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C )
A.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 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之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 在观察的图像中,b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 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取材:根尖分生区
解离
盐酸、酒精混合液 使组织细胞分离
漂洗:清水
染色: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制片:注意压片、使组织细胞分散
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1 实验原理
1 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2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等) 染成深色。
3 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 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3 无丝分裂
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误认为无丝分裂没有DNA、染色体的复制
易 错 点 拨
无丝分裂由于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而得名,但并不表示没有
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复制,只是没有出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实验室培养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
![高中《生物学》实验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8669c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4.png)
六、实验过程中常用试剂的作用、检测指标的设置及实验条件的调控1.化学物质的常用检测试剂或方法(1)淀粉——一碘液(2)还原糖一—一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沸水浴,砖红色沉淀)(3)CO2一一—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4)乳酸一一—pH试纸(5)O2—一—带火星木条复燃(6)无O2—一—火焰熄火(7)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不加热,紫色反应)(8)染色体—一—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9)DNA—一—二苯胺试剂(沸水浴,蓝色反应)(10)脂肪一一一苏丹Ⅲ染液(橘黄色)或苏丹Ⅳ染液(红色)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1)光合速率一—一O2释放量或C 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2)呼吸速率一—一O2吸收量或C 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3)物质代谢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4)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5)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细胞质流动(6)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7)生长激素的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8)胰岛素的作用一一—动物活动状态(9)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10)大肠杆菌———伊红一一美蓝琼脂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1)增加水中氧气———泵人空气或吹气或放人绿色植物(2)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3)除去容器中的C O2———NaOH溶液(4)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中(饥饿处理)(5)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加热(6)除去光合作用对细胞呼吸的于扰———给植株遮光(7)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8)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9)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10)细胞膜提取———清水处理哺乳动物红细胞(11)骨的脱钙———盐酸溶液浸泡(12)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聚焦高中生物新课程中观察类实验分析
![聚焦高中生物新课程中观察类实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7f2d7d8e9951e79b892712.png)
聚焦高中生物新课程中观察类实验的分析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中实验探究是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
在同时拥有现实环境的实验条件和虚拟环境的模拟条件时,教师应首选现实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自动手。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形式多样,尤以学生实验数目居多,主要安排在必修部分的各个模块和选修部分的“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
本文将以观察类实验为例对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探究实验加以分析。
1.实验目的此类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独立的完成实验操作,知道观察对象“是什么”。
在实验中通常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为使观察的结果更清晰,常借助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
先归类如下:2.方法与技巧(1)注意选材与材料的处理:材料的选择以便于观察。
若观察活体最好选择颜色鲜明、对比强烈的标本,如“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用的是具有成熟紫色大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则选择具有绿色叶绿体的细胞;若观察的对象是无色的,则一般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染色时要根据染色剂的特点对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用(或醋酸洋红)染染色休时,应先用盐酸解离,解离的目的一方面便于压片,一方面也为了杀死细胞,便于染液进入细胞与染色体结合,但龙胆紫呈碱性,所以用盐酸解离后还要用水清洗去掉盐酸。
(2)注意装片的制作:显微镜观察材料用的是透射光,为清楚的看到材料的内容,应尽量使材料变薄,一边透光,于是就要用到一些制作方法。
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可分为: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乳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3)注意观察的现象:有些现象是观察不到的,但可以通过其它指标性现象反映出来。
如用叶绿体的流动反应细胞质的流动;用液泡的大小变化代表细胞的大小变化,进而反应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
(4)注意显微镜的使用:①操作步骤:如先低倍镜,在高倍镜;镜筒先下降,后上升。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1a2331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4.png)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观察类实验(6 个)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实验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实验三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必修一P47)实验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必修一P61“探究”)实验五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一P115)实验六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必修二P21)鉴定类实验(2 个)实验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实验八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必修一P97)探究类实验(6 个)实验九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必修一P78、P83)实验十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必修一P91)实验十一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必修二P88)实验十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必修三P51)实验十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必修三P68)实验十四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必修三P78、P112相关知识)补充说明一、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和药品二、课本经典实验及研究方法三、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四、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五、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六、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高中生物高考实验专题拓展.考纲要求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高中课本实验汇总必修模块共有35个实验,其中学生实验15个(高考10个),探究类实验11个(高考6个),模型建构4个(高考1个),课外制作3个(高考1个),调查2个(高考1个)。
必修课本中的实验高考要求19个,可分为四类,即观察类(6个)、鉴定类(2个)、探究类(6个)、模拟调查类(5个)。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8d209d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a.png)
实验部分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实验一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观察材料(薄而透明的材料):真菌(酵母菌)、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实验步骤(尤其要注意第2和第5步)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2.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5.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
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的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3〗方法步骤:⑴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⑵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⑶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⑷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及细胞大小变化(基本不变).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⑸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⑹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基本不变).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4〗实验结果: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H 2O2在水浴加热、FeCl3溶液中的Fe3+和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加速分解。
高级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
![高级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https://img.taocdn.com/s3/m/5178de750c22590103029d2a.png)
高级高中生物实验大全详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一、实验目的:1、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2、了解细胞的结构;3、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二、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可换)松针、动物血液、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三、实验用具:载玻片、盖玻片、蒸馏水、滴管、镊子、土豆、刀片、显微镜(物镜5X、10X、40X)四、方法步骤:1、制作松针的临时切片:(1)取干净的载玻片一个平置于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3)从一侧轻轻盖上盖玻片,不要产生气泡。
用吸水纸轻轻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水滴,即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2、观察切片:(1)取出显微镜,置于试验台上靠左的位置,打开光源。
(2) 将上步制作好的切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载物台位置,使盖玻片对准光源。
(3)使用5X物镜观察切片,使松针切片在视野中心,换成10X物镜,观察松针叶面横切结构。
(4)换成40X物镜观察,注意细胞及细胞内物质结构,画图。
3、动物血液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除了不用切片,其他类似)4、动物神经细胞永久装片的观察。
五、考点提示:1、松针的叶面结构是什么样的2、动物细胞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与植物细胞又什么不同3、显微镜的物镜倍数愈大,视野的亮度如何物体的大小如何4、如何调节焦距5、如何才能使切片尽量的薄切片的厚薄对显微镜下观察的效果有什么影响。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归类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6392d607b52acfc789ebc958.png)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归类徐以润江苏灌南县高级中学(222500)1.显微镜观察类实验(2)显微镜观察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①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采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有丝分裂应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
②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做不同的材料处理,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
③注意制片方法:显微观察实验要用装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
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如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碎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④注意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鉴别类实验(l)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2)鉴别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①实验结论常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
②有些可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应增设一组,加入已知的待检测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③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加热煮沸等。
3.实习和研究性课题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4.探究性和验证性实验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与观察”等。
这类实验要求高,开放性强。
探究和验证性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
(2)分析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
(3)注意实验操作步骤的前后顺序要有逻辑性(前因后果),步步有理,环环相扣,各步骤要严密、完整。
(4)注意实验用具与试剂及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
(5)注意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分析和结论,确定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内容和合适的观察方法,最后对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高中生物教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教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生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66346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3.png)
高中生物教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生物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高中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深入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实验材料•显微镜•盖玻片和载玻片•正常盐水溶液•镊子和刀片•叶片样本(如鲜叶或洋葱)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在显微镜上放置底部光源,并调至适当亮度。
2.确保显微镜的物镜是清洁且与视野相匹配的。
3.清洁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在盖玻片上滴上一滴正常盐水溶液。
2. 切取样本1.使用镊子将叶片样本夹在载玻片上。
2.用刀片小心地在叶片上切下一个小块,并轻轻压碎以释放细胞内容物。
3.将悬浮在溶液中的细胞内容物轻轻混合。
3. 将样本放置显微镜下1.将载有细胞内容物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3.使用低倍物镜先进行初始观察。
4. 观察细胞结构1.在低倍物镜下,慢慢转动聚焦轮,直到能够看到细胞结构的大致形状。
2.使用高倍物镜或油浸物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3.注意观察细胞膜、质壁、核膜和其他细胞器等重要结构。
5. 记录和描述1.使用笔和纸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尽量描述其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等特征。
2.如果可能,请用画图工具制作简单的示意图来辅助说明。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能够直接见到真实的生物细胞,并对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加深理解。
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通过观察细胞结构,学生们还可以发现并研究细胞中其他未知的微观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样本进行切割和准备过程中应小心操作,以避免受伤或破坏显微镜。
同时,学生们也应习惯于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调节各种参数。
扩展实验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可以尝试以下实验: - 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叶片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 观察动物组织(如鼠尾或鳃片)的细胞结构,并与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 探索其他类型的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并了解其功能。
高中生物实验的染色与颜色观察
![高中生物实验的染色与颜色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0262b0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6.png)
活体染色剂健那绿和亚甲基蓝
•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线粒体的活细胞染 料,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 氧化状态( 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 , 而 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 态 。 因此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 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 线粒体能在健那绿染液中维持活性数小时, 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 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5)记准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 ——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后加 B 液,且 B 液不能过量)。 两者成分相同,但 CuSO4 的浓度不同,所以不能混用。 (6)若用大豆作为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 须稀释,防止其粘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 分组织样液做对比。 (7)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 “非”;双缩脲试剂中的“脲”不可错写成“尿”。
• 苏丹红为亲脂性化合物。在脂肪类物质中的溶解 度大于在其他溶剂( 如酒精 、丙酮) 中的溶解度 时 ,染料颗粒便大量进入脂肪类物质的结构内 , 在脂滴中溶解积累 , 并吸附在脂肪颗粒结构上 , 苏丹Ⅲ遇脂肪显橘黄色,苏丹Ⅳ遇脂肪显红色。 苏丹Ⅳ染液与脂肪的亲和力比较强,所以染色时 间应比苏丹Ⅲ短。
2.实验注意问题 (1)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的要求 ①浅色: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 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 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加―浴热→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 蓝色[Cu(OH)2 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中 50%酒精溶液的 作用——洗掉膜结构完整具 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 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 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溴麝香 草酚蓝 水溶液 遇CO2 的变色 过程
蓝, 绿, 黄
用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检测酒精
+ A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不变灰绿色
+
溶有重铬酸 钾的浓硫酸
B装置的酵母菌滤液
灰绿色
纯合子、杂合子鉴定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即自交法与测交法。 1.采用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没有性状 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 2.采用测交法,如果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 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 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 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一般来说,动物常 用测交法,而植物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 自交法。
黑藻细胞
细胞膜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细胞壁
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是全透性的
成熟的植物细胞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
正常情况下的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
类胡萝卜素
(占1/4)
叶绿素
(占3/4)
叶 绿 体 中 的 色 素
真核细胞中的染色体
染色质 (棒状) 分裂间期:解开螺旋,变细变长 (丝状)
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 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 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
A.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
C.非甜是显性性状
D.相互选择
பைடு நூலகம்
2.脂肪的鉴定
取材:花生种子(浸泡3-4h),去皮,将子叶削成薄片
脂肪微粒
①选取最薄的薄片移至载玻片中央 ②在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或苏丹Ⅳ) 染液2 - 3滴,染色
制片: 2-3min ③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2滴,洗去浮色 (多余的苏丹Ⅲ ) ④吸去余液,滴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显微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已着色的薄片,后用高倍镜观察 现象: 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