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 第5章 岛屿生物的分布
生物地理学-第五章(2)
在许多著作和文章中,曾对岛屿模式 有过不同的论述,迈克阿瑟和威尔森 把过去的许多观点综合在一起,提出 了三个主要模式。
1、种类与面积的关系 2、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3、物种流通
一、种类与面积的关系
迈克阿瑟的第一个模式是群岛
中每个岛屿的面积与所包含的生 物种数的关系:
岛屿面积越大,物种越多。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考虑的因素。
种---面积关系和岛屿生物地理学动态平衡学
说在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应用是很不可靠的,
甚至是危险的。种群生态学、遗传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
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
导意义更大,食物链理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也大(如人的进入)。
5. 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
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 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这是因为, 物种可以廊道为脚踏石,不断地进入保护 区内,从而补充局部的物种灭绝。但是廊
道有助于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火灾的扩
散以及捕食动物的引入等。
6. 景观的保护
对于保护区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
4. 保护区的形状
Wilson和 Willis(1975)认为,保护区的最佳形
状是圆形,应该避免狭长型的保护区。虽然岛屿生
物地理学理论不能直接预测什么形状的的岛屿最好,
但当我们考虑边缘效应时,狭长的保护区不如圆形
的好。因为,圆形可以减少边缘效应,而狭长形的
保护区造价高。另外,狭长的保护区受人为的影响
及其所需面积,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领
地范围。
此外,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区的相似性也
是保护区面积确定时所要考虑的。如果保护区被相
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地理分布格局指的是不同生物种群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及其形成原因。
生物地理学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研究生物种群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形成机制。
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隔离、气候条件、地貌因素、生物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介绍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概念、基本类型及形成机制。
一、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概念生物地理分布格局是指不同生物种群在地球上的分布方式和区域分布的规律。
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可以通过大尺度的比较进行研究,许多生物地理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生物分布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生物地理分布假说,如恐龙分布的盆地假说、达尔文的大陆漂移假说等。
二、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基本类型1. 大陆分布格局:大陆分布格局指的是生物种群在大陆上的分布情况,包括大陆内部和大陆间的分布。
大陆上的环境条件多样,导致了大陆分布格局的多样性。
例如,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动植物种类丰富,而非洲的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2. 岛屿分布格局:岛屿分布格局是指生物种群在岛屿上的分布情况。
岛屿由于相对封闭和资源有限的特点,导致了许多特有的动植物物种的形成。
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动植物种类多样,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特有物种。
3. 高海拔和低纬度分布格局:随着海拔的升高和纬度的降低,气候条件和生境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导致了高海拔和低纬度地区的特殊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例如,高山地区常见的雪线带状分布的植物群落和热带雨林的特有物种。
三、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1. 地理隔离:地理隔离是导致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到地理隔离影响的生物种群会形成独立的分布区域,进化出不同的特征。
例如,大陆间的隔离使得不同大陆上的动植物物种发生了差异化,形成了现今的大陆动植物区系。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生物种群的适应性不同,从而导致了生物分布的差异。
第五章 生物地理学(1)
另一位与达尔文同时代的杰出学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 植物标本采集者D. Hooker,他对植物地理学做出了 很大的贡献。
Hooker 22岁时曾跟随地球北磁极的发现者J. Ross 对南极地域作过探险。这次探险经历和探险期间所采 集的植物标本成了后来Hooker研究植物区系起源和 区系间关系的资料来源。Hooker提出了植物远距离 扩散的概念,他认为那些种子或果实容易扩散的种类 可以扩散到非常遥远的地方。
在50年代后期,生态学家开始重视生物间的竞争、捕食、互惠作用在物
种分布和物种共同生存从而形成生物群落中的影响。
生物地理学是一门范围极广的学科,一个人要对生物地理学所有方向都 很熟悉是不可能的。但任何一位生物地理学家都可以对这一学科的某些 方面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众多的生物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专家的共 同努力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地理学。
分。
Wallace对动物地理学的另一个杰出贡献是观察到动 物地理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龙图岛之间有一 明显的界线 (Wallace,1860))。
现在这条线改在加里曼丹和苏拉威西岛之间。
Wallace Wallaceline-present line-present
Wallace Wallaceline-old line-old
同时代的许多学者对植物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也做了广泛的 研究,导致了生态植物地理学(ecological phytogeography)的创立。
Adolphe Brongniart通过气候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化石记 录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因而被誉为古植物学 (paleobotany)的鼻祖。
在他的影响下,植物作为过去气候的指示物,便成了古气 候学(Paleoclimatology)的理论基础。
生物地理学中的种地理分布规律
生物地理学中的种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
在生物地理学中,种地理分布规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种地理分布规律可以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两大类。
一、一般规律1. 纬度规律纬度规律是指随着纬度的升高或降低,生物群落的种类、种类组成和物种数量会有所变化。
在赤道附近,光照充足,温度高,降雨充沛,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效率高,物种数量多,生物群落的层数也较多。
而随着纬度升高,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温度逐渐降低,降雨量也逐渐减少,生物数量减少,生物群落的层次也会逐渐减少。
2. 海拔高度规律在陆地上,海拔高度越高,温度和气压逐渐降低,风速逐渐加大,光照和降雨等环境条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影响物种的分布。
在山区的不同高度上,植被类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会由下而上连续分布成为亚热带、温带、寒带和高山植被,而不同海拔高度的动物谱也会发生变化,哺乳动物逐渐减少,爬行动物和鸟类数量则逐渐增加,高山类群、寒带类群逐渐增加。
3. 大洋距离规律大洋对生物群落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大洋的存在,对于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不同大陆和洲际间,受浅滩、海峡、海湾等地理环境的限制,海洋动植物在不同区域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
4. 岛屿规律岛屿规律是指随着岛屿的远离或接近大陆,或者岛屿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所处的经纬度等环境因素的不同,岛屿上的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在岛屿上,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但是物种多样性却很高。
这是因为由于地理隔离和环境差异,物种会形成独特的进化适应特征,推动了物种的多样性。
二、特殊规律特殊规律是指有些物种仅仅在一定的地理和环境条件下才能存活和繁殖。
1. 地中海植物规律地中海植物规律是指地中海地区的植物,由于气候干旱,且会受到寒冷、潮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植物形态多样,多属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还有不少植物采用缩小叶面积、厚化叶片、休眠过冬等方式进行适应。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听起来有点儿学术,但其实跟我们平常生活也有不少关系。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小岛上,周围是无尽的大海,耳边是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这个小岛,就像一个独立的小世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
它们有的飞翔,有的游泳,还有的在沙滩上晒太阳,真是热闹非凡。
你知道吗?这些生物的分布并不是随便的,背后有许多有趣的原理在起作用。
岛屿的大小和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大的岛屿就像是个超级大餐厅,能供给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地,吸引更多的生物前来。
而小岛呢,就像是个小吃摊,虽然也有美味,但选择有限。
所以在大岛上,我们能见到各种五花八门的动植物,而小岛上可能就只有几种。
岛屿离大陆的远近也影响生物的到达率,离得近的岛屿,就像是方便的快递站,生物们随时都可以顺风而来,离得远的岛屿,生物们就得开个大长途,才能来到这里。
再说说迁徙吧,这也是个有趣的话题。
你知道的,有些小鸟在冬天会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春天再回来。
这就是它们的“假期旅行”。
在岛屿上,这种迁徙也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在岛上定居。
想象一下,一个小岛上只有几只特定的鸟,它们飞来飞去,不小心把食物撒到地上,过了一段时间,种子发芽了,变成了小树。
这就是“生态互助”的魅力啊。
小岛上的生物就这样相互依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岛屿上的环境条件也决定了生物的生存。
例如,有些岛屿可能阳光明媚,适合热带植物生长;而有些则可能多风多雨,适合那些耐寒的植物。
气候变化也是个大话题。
大海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岛屿上的生态平衡,像是加了一把火。
海洋里的水位上升,可能把一些生物的栖息地淹没,那些生物可就遭殃了。
说到这里,咱们不能不提“演化”的概念。
岛屿的生物常常会因为隔离而发生演化。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的小岛上,动物们因为没有外来的竞争,慢慢变得独特起来,甚至出现一些只有在这个岛上才能找到的物种。
这种独特性,让每个岛屿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吸引着科学家们前来探险,研究那些奇妙的生物。
第五章岛屿生物的分布
★岛屿生物的分布•岛屿对于生物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生境。
其隔绝的环境,限制领导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同时也使岛屿生物与大陆生物很少有基因交流的机会。
岛屿生物在孤立的环境中进化,其进化改变和辐射适应都很迅速。
因此,岛屿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岛屿生物种类少,边界明显,非常利于生物的定量化研究。
海岛生物的拓展速度和灭绝速度都很高,表现出频繁的物种流通,最后达到这两种速度的平衡,使岛屿生物组成保持稳定。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形成许多被农田或其他异质景观所包围的斑块,即生境岛。
这些生境岛实际上与岛屿很相似,因此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可应用于这些生境岛,特别是用于自然保护区的研究。
印度洋处女岛上的怪异生物目录•第一节岛屿生物的来源•第二节岛屿生物的组成•第三节岛屿生物的分布模式•第四节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第五节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应用•复习思考题第一节岛屿生物的来源岛屿上的物种是上原生的?还是外来的呢?如果是外来的,那它们又是怎样达到这个与大陆隔绝的岛屿上的呢?一、生物到达岛屿的途径•大风:孢子、轻的种子、或昆虫•海水:漂流或“天然漂筏”•鸟类或昆虫:飞行中携带其他生物的卵或种子例子:飓风把蝙蝠带到新岛屿传播基因•根据在2008年11月发布的新研究显示,飓风可能把加勒比海狐蝠从一个岛屿吹到另一个岛上(右图,这个移民群体在巴拿马的洞穴中),最终重新连接了地理上的孤立物种和增加了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2004年,Fleming和同事KevinMurray在飓风伊凡猛烈吹袭西印度群岛前后分析了在该地区的蝙蝠种类。
•工作组用网和工具收集了少量活蝙蝠的翼组织用作DNA分析。
•在飓风过后,当所有物种都有显示数量下降时,其中一种在大凯门岛的普通狐蝠却显示了其遗传基因多样性的增长。
•研究结果将发表在2009年1月号的《热带生物学》上。
加勒比海狐蝠这个移民群体在巴拿马的洞穴中二、控制生物对岛屿的拓殖的因素•许多因子严格控制着生物对岛屿的拓殖,也控制着岛屿生物群落终将达到的多样性程度。
岛屿生物分布1.ppt
如果按照达灵顿推算的规律来推断的话,面积缩小10倍,物 种就减少一半,若缩小100倍,物种就会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 一。 保护好百分之一的物种空间面积,就相当与保护住原有物种 数目的百分之二十五。
岛屿生物 分布模式
岛屿生 物
岛屿生物来源
岛屿的生境不同与陆地,他给微生物 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因为岛 屿周围是海洋,与大陆隔离起来,没 有几种陆生生物和海洋生物能在海上 稍久生存,生物要穿越一片汪洋到达 岛屿,就必须有空气或海水传送的特 殊适应。因此散布到岛屿上的生物常 常通过“险道”来散布。所以岛屿上 的生物最初都是外来的。
2、种类与距离的关系
迈克阿瑟和威尔森提出的第二个模式是,在增
加岛屿生物种类多样性方面,距离对岛屿的影 响。
海洋中遥远、单个、隔离的岛屿所维持的种类 比大群岛或离大陆近的岛屿的种类少。即离大 陆很远(或离特别大的岛屿远)的岛比离大陆 近(或离大的岛屿近)的、不太隔离的岛屿生 物种类少,并且种类面积曲线的斜率大不相同。
3、物种流通
迈克阿瑟和威尔森的第三个模式是岛屿物种 流通的速度和流通特征。 连续的物种流通可能是岛屿的主要特征,尤 其当具有高度散布机制的有机体穿越唯一的 阻限到达小岛时,这种流通速度更大。
+ 生物种数与岛屿面积成正相关
+ 生物种数与岛屿距大陆或其他的生物源地 的远近成负相关
+ 岛屿在生物种类组成上出现连续的种类流 通,但种类数量保持大致稳定
岛屿生物比陆生生物灭绝快的原因
岛屿刚有生物开始拓殖时,拓殖的速度很高,因为适 应散布的那些种很快到达岛屿,并且这些种对岛屿来 说全是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移入者会属 于已在岛屿拓殖的种,因此新种出现速度下降。另一 方面,导致消亡速度加快。因为岛屿环境对拓殖者是 一个考验,所以每个种都有灭绝的危险。到达的种越 多就有越多的种处在危险当中,因此随着更多种的到 来每个种的平均种群大小将因竞争加剧而缩小。最初, 少数现有种能占据的生态位的种类比大陆上可能占据 的还多因为它们在大陆上要同许多别的种竞争。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
生物地理学中的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岛屿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地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人们对岛屿特殊生态环境的关注,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生物地理学中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其研究方法和成果。
一、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在生物地理学中,岛屿是指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具有较为明显边界的陆地块。
岛屿生物多样性是指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
由于岛屿相对封闭的环境,物种迁移和扩散受到限制,导致了岛屿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格局。
二、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1. 岛屿隔离:岛屿通常由水或大陆隔离,离大陆较远的岛屿受到扩散限制更加明显,从而形成了独立的生物群落和物种分布。
2. 种群扩散限制:岛屿面积相对较小,相近的物种可能会相互竞争,导致种群数量和密度较低,限制了种群扩散和迁移。
3. 缺乏掠食者:相对于大陆生态系统,岛屿上缺乏大型掠食者的存在,导致食物链和生物链的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了一些特殊的物种演化。
三、岛屿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1. 物种多样性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记录岛屿上的物种丰富度,对物种组成和分类地位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岛屿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2. 种群动态监测: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岛屿上物种的数量和种群变化,分析物种的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的原因。
3. 基因组学方法: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岛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揭示物种的基因流动、群体结构和适应性进化等遗传机制。
四、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1. 岛屿面积:岛屿面积与物种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较大面积的岛屿通常具备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2. 岛屿距离:离大陆越远的岛屿受到的扩散限制越大,物种迁移和种群交流较少,从而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低。
3. 岛屿年龄:岛屿的年龄与物种的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岛屿演化的时间越长,经过的基因突变和物种迁移的机会也就越多。
五、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案例分析夏威夷群岛是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典型案例之一。
岛屿生物分布1精品文档
1.岛屿上生物总数比大陆上少 2.较大的岛屿比较小的岛屿种类多样性 高 3.移入的高速度和消亡的高速度是岛屿 生物组成的重要特征 4.温度制约和影响岛屿生物种类的多样 性 5生物对岛屿环境的适应有许多形式
岛屿生物分布模式
在许多著作和文章中,曾对岛屿模式有过 不同的论述,迈克阿瑟和威尔森把过去的 许多观点综合在一起,提出了三个主要模 式。
岛屿的生境不同与陆地,他给微生物 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因为岛 屿周围是海洋,与大陆隔离起来,没 有几种陆生生物和海洋生物能在海上 稍久生存,生物要穿越一片汪洋到达 岛屿,就必须有空气或海水传送的特 殊适应。因此散布到岛屿上的生物常 常通过“险道”来散布。所以岛屿上 的生物最初都海水 中生活,所以很难横越海洋而到达岛屿, 不过有一些或许可以通过在漂移残块上进 行旅行,进而到达岛屿上繁衍生息。例如, 1969年,有一块漂移的植被“岛”横宽 13米,有10~15棵树,这样一个漂浮“岛” 可能带有一些陆生动物经过漂移到达远处 岛屿。所以相比于鸟类来说,岛屿生物中 陆栖生物种类较少。
岛屿生物分布
11动物保护 王圣彤 门洪生 童玉平 李婷婷
岛屿对于生物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其隔绝的环境,限 制了岛屿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同时也是岛屿生物与大陆生 物很少有基因交流的机会。岛屿生物在孤立的环境中进化, 其进化改变和辐射适应都很强。 今天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岛屿生物分布
岛屿生物来源
结论:较大的岛屿一般具有较多的生物种类,岛屿面积每增 加10倍,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种类数目增加一倍,反之亦然。
如果按照达灵顿推算的规律来推断的话,面积缩小10倍,物 种就减少一半,若缩小100倍,物种就会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 一。 保护好百分之一的物种空间面积,就相当与保护住原有物种 数目的百分之二十五。
生物地理学第五章
岛屿生物的分布
研究岛屿生物的重要意义 1 岛屿生物在孤立的环境中进化,其进 岛屿生物在孤立的环境中进化, 化改变和辐射适应都很迅速,因此, 化改变和辐射适应都很迅速,因此,岛屿 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2 岛屿生物种类少,边界明显,非常有 岛屿生物种类少,边界明显, 利于生物的定量化研究 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可以用于生境岛 和自然保护区的研究
C 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几个保护区之间 保护区之间的连接: 通过廊道连接起来比相互隔离要好。 通过廊道连接起来比相互隔离要好。原因及 其弊端 D 自然保护区地点的选择:具有最丰富物 自然保护区地点的选择: 种的地方;具有特有种、受威胁和濒危物种 种的地方;具有特有种、 的地方; 的地方;要考虑流动联接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岛屿上的生物最初都是外来的 5 岛屿生物生活的风险比大陆生活更多, 岛屿生物生活的风险比大陆生活更多, 影响更持久 6 岛屿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常常是困难的, 岛屿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常常是困难的, 尤其是面积小的岛屿上的较易意外死亡 7 拓植和灭绝的速度都很快,就是说有 拓植和灭绝的速度都很快, 很高的物种流通速度。 很高的物种流通速度。拓植速度主要取决于 距离和物种的丰富程度 8 广食性比狭食性种群大
3 岛屿生物的移入速度与消亡速度之间的 平衡 4 岛屿生物地理学模式图的解释 A 小岛与大岛相比,平衡种数较小,但 小岛与大岛相比,平衡种数较小, 平衡流通速度高 B 面积相同时,距离近的岛比远的岛平衡 面积相同时, 种数较多, 种数较多,且平衡流通速度高 C 当面积与距离的影响相结合时,可以进 当面积与距离的影响相结合时, 行种数预报和平衡流通速度预报
二、岛屿生物的来源 1 动物本身的飞行 如水鸟、蝙蝠等 如水鸟、 2 虫媒或风媒传播 3 借助天然飘筏到达岛屿 举例:夏威夷群岛生物区系:独特种多, 举例:夏威夷群岛生物区系:独特种多, 生物的进化,与距离的关系(美洲和印尼- 生物的进化,与距离的关系(美洲和印尼- 马来区系) 马来区系)
生物地理分布
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表面上分布的科学。
它探讨了物种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原因。
生物地理分布不仅与地理环境因素相关,还与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生物地理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一、生物地理区域划分生物地理学将世界划分为若干个生物地理区域,根据地理环境和生物组成的共同特点进行区分。
常见的生物地理区域划分包括澳大拉西亚区、非洲区、新热带区、新北界区等。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组成和生态系统特点。
二、生物地理分布的类型1. 全球性分布:一些物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如海鸥、家鼠等。
这些物种通常对环境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地理区域生存和繁衍。
2. 限定性分布:一些物种只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出现,如考拉只生活在澳大利亚。
这种限定性分布可能是由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所决定。
3. 岛屿生物地理分布:岛屿上的生物地理分布受到岛屿的地理隔离和资源限制的影响。
岛屿上的物种往往具有独特的进化形式,如岛屿马达加斯加独有的鼠狐。
4. 海洋生物地理分布:海洋中的生物地理分布受到海流、水温、盐度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北冰洋和南冰洋是两个完全隔离的生物地理区域,物种组成差异显著。
三、影响生物地理分布的因素1. 地理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包括陆地的形状、地形、气候、土壤等。
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物的分布范围和形式。
比如,高山地区的气候寒冷,只有适应低温环境的特殊物种才能在那里生存。
2. 生物因素:不同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有些物种对环境要求较低,可以适应广泛的地理区域,而有些物种对环境要求特定,只能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存。
此外,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分布范围和形式。
3. 地质历史因素:地质历史事件如地壳运动、冰期等也对生物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冰期导致了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生物组成差异,形成了现在的生物地理分布。
四、生物地理分布的意义1. 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解生物地理分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各个生物地理区域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生物地理学的岛屿生物群落研究
生物地理学的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规律和原因的学科。
在生物地理学领域中,岛屿生物群落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岛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具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和演化规律,因此成为了生物地理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概念、方法和研究进展。
一、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概念岛屿生物群落研究旨在揭示岛屿上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规律和机制。
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核心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动态变化。
二、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方法1. 野外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记录不同类型岛屿上的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建立生物群落数据表。
2. 实验方法:采用实验设计,观察和测量不同环境因子对岛屿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演化过程。
3. 模型建立方法:利用生物地理学的理论和统计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岛屿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和动态变化。
三、岛屿生物群落的特点1. 物种多样性:岛屿上的生物数量相对较少,但物种多样性却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岛屿上的物种来源有限,往往来自于母本种群的迁移和外来物种的引入。
2. 物种分布格局:岛屿上的物种分布通常呈现出梯度分布的特点。
即从岛屿中心到岛屿边缘,物种数量和多样性逐渐减少。
3. 物种区系特征:岛屿上的物种区系有其独特性,常常存在一些特有物种。
这些特有物种通常适应着岛屿的环境和资源利用。
4. 物种演化:岛屿上的物种演化速度较快,存在较多的物种分化和特化现象。
这是由于岛屿的地理隔离和资源限制,使得物种具有了更多的演化空间。
四、岛屿生物群落研究的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岛屿生物群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1. 岛生物地理理论的建立:马克·麦克阿瑟和罗伯特·麦克阿瑟提出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为岛屿生物群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平衡理论的发展:丘伯赫希提出了“动态平衡理论”,认为岛屿生物群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平衡状态受到物种迁移、灭绝和演化等因素的影响。
生物地理学-第5章 岛屿生物的分布
中国最美丽的十大海岛
一、西沙群岛:珊瑚为国土增色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180海里 处,与东沙、中沙、南沙群岛组成中 国最南端的疆土。西沙群岛,从东北 向西南方向伸展。西沙群岛地处北回 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 的水温年变化小。这些优越的自然条 件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登上 西沙群岛的第一大岛永兴岛,就如走 进了一座热带植物园。那里热带植物 丛生,四季繁茂。
四、澎湖列岛: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
澎湖县位于台湾本岛西部的台湾 海峡中,东与云林、嘉义两县相望, 西与福建厦门相对,是台湾地区唯一 的岛县。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 63个岛屿组成,面积126.86平方公里, 人口9.5万,辖马公市和5个乡,县治 设在马公市。
澎湖列岛雄居台湾海峡的中枢,澎湖列岛的开 发比台湾本岛早380年,历史上曾是大陆移民 去台湾岛的踏脚石,故有“台湾海峡之键”、 “海上桥墩”之称。澎湖列岛本是一片火山喷 出的熔岩——玄武岩台地,因受海水侵蚀而分 裂成许多小岛,岛上表土瘠薄,由大量珊瑚礁 和砂砾堆积,虽气候温和,但风强雨少,不宜 农作物生长。而附近海域鱼类特别多,再加上 各岛的海岸线曲折,到处可以开辟渔场,所以 岛上居民多是“以海为田,以船为家”,兼采 珊瑚、珍珠。
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40多种,常见的 有鲣鸟、乌燕鸥、黑枕燕鸥、大凤头燕 鸥和暗缘乡眼等,素称“鸟的天堂”。 在整个树林的上层及其上空,海鸟成千 上万终日盘旋飞翔,千鸣万啭,自成奇 观。更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 渔船导航,白天渔民根据鲣鸟集结和寻 食方向,驾船扬帆前去撒网捕鱼,傍晚 跟随它们飞回的路线,把渔船从茫茫大 海驶往附近的海岛停泊。渔民们称鲣鸟 为“导航鸟”。
夏威夷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并不炎 热,四季如春,雨量丰富,阳光充足,林木茂 盛,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由于没有大工业 污染,空气清新。夏威夷最壮观的景象是岛上 正在喷发的火山。夏威夷的八大岛就是因火山 爆发把陆地推出海面而形成的火山岛,至今这 些火山仍有活动。与具有优美圆锥体型的日本 富士火山相迥异,夏威夷火山呈平缓的穹隆状, 是盾形火山的典型代表。这类火山由于喷发出 来的是流动性较大的富含镁铁成分的基性熔岩 , 喷发活动虽较频繁,却颇为“文静”,没有强 烈的爆炸和大量的喷发物,有利于观赏和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怀基基海滩遥遥相对,位于火奴鲁鲁 西侧的是举世闻名的珍珠港。从1911 年起,这里便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和空军 的总部和基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 突袭珍珠港,美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 现在珍珠港一部分对游人开放,当年被 击沉的3万吨级的战列舰——亚利桑那 号依旧躺在清澈的海底,只露出桅杆, 一座白色花岗岩纪念馆架建其旁。
个给人深刻印象的便是遐迩闻名的夏威夷衫,
那色调鲜艳而浓郁的衬衫正配合着夏威夷亮
丽热烈的南海风光。而当地妇女穿的拖地长 裙,既无曲线,又无纽扣,但却格外显得舒
适和潇洒,而更具风情。
在到夏威夷旅游度假的人们心中,最有吸 引力的莫过于海滨浴场。其中最热闹、最 闻名的是怀基基海滩,远处碧海蓝天,白 云悠悠,近处椰林婆娑,金黄的沙滩,滔 滔的白浪,令人感到无限的心旷神怡。怀 基基海滩以巨浪闻名,相传当年土著国王 和酋长们常在此举行冲浪比赛,冲浪运动 由此发端走向世界。
第五章 岛屿生物的分 布
岛屿生态系统
岛屿隔绝的环境,限制了岛屿 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同时也使 岛屿生物与大陆生物很少有基 128x128 10k jpg 因交流的机会。
岛屿生物种类少,边界明显, 有利于生物的定量化研究。
第一节 岛屿生物的来源
岛屿生态系统明显地不同于其它生 态系统。 对于岛屿上生活的生物来说,岛屿 生境风险大,灾害也多。
夏威夷不仅有海浪、沙滩、火山、 丛林等大自然之美,而且因地处太 平洋中央,扼美、亚、澳三大陆的 海空交汇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 略地位,被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 口”。夏威夷原是一个王国, 1898年被美国吞并,1959年夏威 夷归入美国版图,成为星条旗上的 第50颗星。
夏威夷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并不炎 热,四季如春,雨量丰富,阳光充足,林木茂 盛,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由于没有大工业 污染,空气清新。夏威夷最壮观的景象是岛上 正在喷发的火山。夏威夷的八大岛就是因火山 爆发把陆地推出海面而形成的火山岛,至今这 些火山仍有活动。与具有优美圆锥体型的日本 富士火山相迥异,夏威夷火山呈平缓的穹隆状, 是盾形火山的典型代表。这类火山由于喷发出 来的是流动性较大的富含镁铁成分的基性熔岩 , 喷发活动虽较频繁,却颇为“文静”,没有强 烈的爆炸和大量的喷发物,有利于观赏和观察。
对岛屿生物区系的研究表明,岛屿 上的生物最初都是外来的。
对于所有的陆地动物,除了飞行动 物外,海洋都是最有效的阻限。但 较小的鸟和蝙蝠,特别是飞行的昆 虫,可以被动地由大风吹达岛屿。
夏威夷群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位于海天一色、浩 瀚无际的 中太平洋 北部。由 夏 威夷、毛伊、瓦胡、考爱、莫 洛凯等8个较大岛屿和 100多 个小岛组成,逶迤 3200公里。
夏威夷的大多数鸟类起源于美洲, 但大多数动、植物的最近缘种却生 活在印度 ---- 马来西亚地区。
夏威夷群岛的成功拓殖者是很有限 的。许多类群未能到达群岛,这里 没有天然出现陆地脊椎动物种,21 目昆虫也全缺,这些生物一般多数 是散布能力很有限的类型。
面积很小的岛屿,其实不过是个 沙 滩,由于它们不可能 保存淡水,因
瓦胡岛是夏威夷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文化、旅 游中心。该岛首府火奴鲁鲁,华人称为檀香 山。因为早年这是檀香木的故乡,因其坚实 而芬芳的品质,招来世人贪婪地砍伐,几近 绝迹,于今只留下一个美丽动听而名不符实 的中国式地名。夏威夷群岛的人民约80%是 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以致给来岛的游 客的第一个印象,仿佛是已到了东方。第二
而植物区系以 耐盐种为限,这导致
动物种类的减少。即使任何生物成 功到达海岛,海滩的严酷也是它将 面临的极大考验。
第二节 岛屿生物的组成
岛屿在生物组成方面表现出一种特殊 的情况。它们的隔离使陆地生物的移 入发生困难,并且这种困难与距离的 远近成比例,如果距离近,可能仅表 现出对新进入种类栖息地范围的限制。
美国著名作家 马克-吐温曾盛 赞夏威夷群岛为“ 大洋中最美 的岛屿 ”,“ 是停泊在海洋中 最可爱的岛屿舰队 ”。
夏威夷群岛由火山爆发形成,由于远离欧 亚大陆,距最近的北美也要飞行5个小时才 能到达,本身也没有现代工业的发展,故 其阳光、空气和水很少受到污染,加上一 年四季的平均气温最高不超过摄氏33度, 最低不下19度,其地理和生态平衡算得上 是人间天堂,所以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 绝地前往。
夏威夷群岛的环境有许多方面是独特 的。群岛的生物区系表明动、植物能 不断地拓殖这一地区岛屿。它们一旦 到达,就能多样化。
夏威夷群岛极端隔离,因此许多 类群完全不存在。没有真正的淡 水鱼类。没有土著两栖类、爬行 类或哺乳类(一种蝙蝠例外)。
现在夏威夷鸟类区系,是仅15种不 同拓殖者进化的结果,这一事实说 明到达该群岛的困难。
夏威夷的州花是黄色的扶桑花。夏威夷 的扶桑花颜色很多,有大红的、纷红的、 黄色的和白色的。其大小不一,最大的 扶桑花直径有16厘米,一般在12到14 厘米之间。
夏威夷的州鸟是 内内 ,夏威夷土语叫 Nene。该鸟看上去象中国的大雁,但 不会飞翔,而象旱鸭子一样,生活在草 丛里。是夏威夷濒临绝种的动物。
夏威夷的州鱼是“库姆库姆奴 库奴库阿普阿阿”鱼。这鱼名 很长,是夏威夷土著人起的名 字 Kumukumu nukunuku apuaa,至今沿用。意思是 这鱼的嘴巴象猪一样 。
夏威夷的州旗沿用夏威夷王国(1810 -1893)的国旗,该旗看上去象在英 国的国旗后面拉长八道白红兰的条纹, 这是因为最早来夏威夷的传教士是英国 人的缘故。当时夏威夷国王想尊敬夏威 夷和英国的友谊特意这样做的,而那八 道条纹表示夏威夷王朝的八个大岛。夏 威夷一直到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第 50个州。
相反,如果距离远,可能被散布能力 和竞争所限制。
岛屿生物组成的主要特征:
1. 岛屿上生物总数比大陆少; 盐水的限制对所有类型生物的散布 都起着过滤作用,另外离大陆越远 的岛,其种类多样性越小。
2. 较大的岛屿比较小的岛屿种类多样性高
因为较大岛屿的栖息地类型较多。 岛屿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某些 不稳定,使其种类组成易受影响并会发 生灾难性的变化。尤其人类影响较大, 包括驯养动物、杂草和老鼠的引入时, 岛屿的生物组成将发生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