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

合集下载

班级学习小组合作规范

班级学习小组合作规范

班级学习小组合作规范在班级学习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然而,要让小组合作发挥最大的效能,需要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建立小组、分工合作、沟通交流、时间管理、成果展示等方面,探讨班级学习小组合作规范。

建立小组班级学习小组的建立需要考虑成员的亲密度和专业能力。

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了解的小组更容易协作愉快,取得较好的成果。

同时,小组成员的专业能力也应该能够互补,以确保合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分工合作在小组合作中,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是必要的。

每个成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来承担相应的任务,确保每个人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还需要明确各个任务的工作量和时间要求,做到公平分配。

沟通交流良好的沟通交流是小组合作的关键。

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遇到问题时,及时与组员协商解决,避免矛盾的产生。

同时,也需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进行有效的反馈。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是小组合作的基础。

小组成员应该明确任务的截止时间,并在任务开始前规划好时间表。

在合作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确保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率。

成果展示合作完成后,小组应该进行成果展示,以便其他组员及时了解和评价。

成果展示可以通过口头汇报、PPT演示、写作作品等形式进行。

同时,小组成员也应该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组员的贡献,激发彼此的学习动力。

小组评价与改进每个小组合作完成后,可以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互评与自评。

互评可以促进组员之间的友好竞争和进步,自评则可以帮助组员反思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提升。

通过评价与改进,小组合作的效果将会逐渐提升。

与他人协同小组合作不仅仅局限于班级内部,还可以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合作。

与他人的协同合作,可以拓宽小组的视野,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经验。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生本小组合作的技术规范

生本小组合作的技术规范

生本小组合作的技术规范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目标:1.六项规范:坐正立直、秩序井然、服从安排、职责明确、积极交流、团结互助。

2.六类技能: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记录、学会助学、学会展示、学会质疑。

3.六种习惯:独学善思——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乐于分享;规范行为——按规则行动;不忘责任——时刻记住认真履行职责;尊重他人——耐心听别人讲话;欣赏赞美——取长补短;知恩领情——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流程:1.独立思考,记录思考结果或圈划疑难。

2.组长根据问题的难度,安排交流顺序组织交流,并指定一名先锋官负责记录交流意见。

3.指挥使在组员交流结束后进行补充、整合、归纳,形成小组意见,形成书面展示提纲。

4.小组交流结束后,推举代表展示,组员认真倾听,积极准备补充。

三、小组交流展示的具体要求。

1.踊跃发言。

组员要争着代表小组在班上展示,为小组争得更多荣誉,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

2.定点展示。

为防影响其他同学听和看,展示者尽快进入指定位置,不要站在自己座位上发言。

3.语态大方。

展示者发言时语音洪亮,语速平缓,语调抑扬顿挫;仪表端庄大方,仪态得体有力。

4.认真书写。

书写规范、图例清晰、重点突出。

5.规范表达。

展示者要有规范的起始性语句,并能分条分点阐述,比如:我代表“xx”小组展示,我们xx小组的意见是;当展示完成时要有规范性的结束语,如: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看法吗?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请大家质疑!你们认为我们小组的意见正确吗?补充展示也要有规范性的语言,如:首先肯定上一个展示同学的发言,然后讲解自己的补充意见,或自己的另一种解法。

6.操作熟练。

展示者要会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展示的效率。

7.形式多样。

展示者根据展示内容,灵活采用读、说、演、画、写等形式。

8.适时评价。

展示结束后,听展者要由衷、及时地给予展示者适当的评价,如:掌声。

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

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1. 小组形成原则:小组成员一般由教师进行分配或者根据学生的意愿自愿组建。

2. 小组人数:小组成员数量一般不少于3人,最好不超过5人。

3. 小组负责人:每个小组需要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小组学习活动,并与教
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4. 小组目标:每个小组需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行动方案。

5. 小组活动时间和地点: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在课后或者课间进行,地点可以是教室、
图书馆或者其他安静的地方。

6. 小组话题和任务:小组成员一起商讨确定学习话题和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都有自己
的责任和任务。

7. 小组讨论和合作:小组成员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合作,互相帮助。

8. 小组学习成果:小组学习成果可以是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展示等形式。

每个小组
成员都应参与到学习成果的展示中。

9. 小组评价:小组成员可以互相评价,根据每个成员的贡献和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和
奖励。

10. 小组评估和改进:小组学习活动结束后,可以针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提高小组学习效果。

以上是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规章制度,具体的实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重要的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常规要求

小组合作常规要求

小组合作常规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组合作是指一群人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或实现一个目标。

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的贡献和配合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一些常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小组合作的成员需遵守团队规定。

团队规定是小组合作中的基本准则,包括小组目标、分工、沟通方式、会议时间等方面。

每个成员都应该严格遵守团队规定,不得擅自改变团队计划或违反团队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和理解。

每个成员有自己的性格、职业背景和工作方式,需要相互体谅和支持。

在合作中,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发生争吵和冲突。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氛围,小组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小组合作成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有效的沟通是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

成员之间应该及时交流信息、分享进展和解决问题。

要学会接受批评和建议,不要抱怨和指责他人。

在协调方面,每个成员需要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明确分工,确保工作的高效进行。

小组合作成员应该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团队精神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和配合的精神。

在工作中,每个人应该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个人利益。

只有共同奋斗、同舟共济,小组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小组合作是一项需要团队规定、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和良好协调的工作。

只有每个成员都能遵守常规要求,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小组合作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希望每个小组合作的成员都能认真对待这些要求,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2000字】。

第二篇示例:小组合作常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小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

无论是在学校、公司还是社会组织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组合作活动。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的高效进行,需要制定一些常规要求,以保证小组成员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一、明确分工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分工和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保证任务的高效完成。

在小组合作开始之前,应该对每个成员的分工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出现责任不清晰的情况。

班级学生互助合作规范

班级学生互助合作规范

班级学生互助合作规范一、宣传教育意识学生互助合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对于班级的发展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和班级应该加强对学生互助合作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其中。

只有每个人都理解并支持学生互助合作,才能促进班级氛围的良好发展。

二、制定明确目标学生互助合作的前提是要明确合作的目标。

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并告知给每个学生。

这样,学生在进行互助合作时就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建立积极互助合作氛围班级应该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互助合作氛围。

学校和班级可以开设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定期举办班级文化节等,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热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四、明确分工合作在开展学生互助合作时,要明确分工。

每个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承担相应的任务,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合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促进合作的成果。

五、实行互惠互利原则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应该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上。

每个人都应该以分享资源、帮助他人为宗旨,不仅要求得到他人的帮助,也要积极主动地给予帮助。

只有实行互惠互利,才能真正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六、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为了保证学生互助合作的顺利进行,班级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可以通过班级群、微信群等方式,让学生之间可以随时交流、反馈信息。

同时,也可以设立班级联络员,负责收集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班级教师和班委会。

七、塑造良好合作习惯良好的合作习惯是学生互助合作的基础。

班级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爱助人、乐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例如,可以在班级里设置合作奖励机制,及时表彰那些乐于帮助他人、主动参与合作的学生,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助合作中。

八、建立学习资源共享机制一个班级里存在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资源中获得帮助和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常规建设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常规建设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常规要求(试行)1.分组要求:我们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

各个小组以4人为宜;各个小组设大组长1名,各科(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信息)小组长各1名;各组每一个组员均有组内编号,分组时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男女学生比例的合理搭配。

2 .组名、目标及其他要求:各个小组在组内讨论的基础上,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四字组名,班主任审核;每一个小组提一条有号召力的口号或者写一条学生自己写的格言;每一个小组拟定一个竞争小组。

3.组内分工要求:大组长职责:负责小组学习和协调工作。

每日早晨(在老师进教室前)安排好本组组员的晨读;上课前检查组员下一堂课必需的书本、导学稿、文具,其余物品一律不放在课桌上,下午自习课协助老师管理小组学习。

单科小组长晨读前协助各科科代表收齐作业;上课前检查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每日对组员进行考核,将参与课堂讨论情况、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如实填写在课堂考核评价表上。

4.组内活动要求:上课阅读课本时,必须安静地独立完成,并用笔在课本上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画出来,并在关键词上做记号;课堂讨论时,全体成员起立,单科小组长根据各组成员的学习基础、知识的难易来指定主讲人,尽量做到讨论问题时人人参与,发言时人人有机会。

如确实因知识点较难且本组成员均不理解,可以请教其他组的学生,也可以请教老师。

5.组内评比要求:组员在组内讨论时积极发言或代表本组进行全班交流并受到好评,由单科组长给与加分;围绕一个问题讨论、发言每组最多只能给一位同学加分。

单科组长于周末将每天评比结果进行汇总,由学习委员收齐后送班主任保管。

小组合作学习章程

小组合作学习章程

小组合作学习章程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章程小组合作学习章程小组长根据组员在一天课堂中的表现予以评分。

每天10分,基本分5分,奖励分5分,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但每周总分不能超过50分。

具体评价如下:(1)纪律:课堂上不得有随意讲话、走动,睡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情况,如有违反上述要求的,每人每次扣1分。

(2)自主学习:要独立完成预习、自主学习和反馈检测任务,要按时完成各学科作业并及时上交,不抄袭。

缺交作业一人次扣1分,迟交一人次扣1分,作业抄袭每次各扣2分。

(3)合作交流:在小组讨论中,能认真解答学习问题,并积极参与、互帮互学。

一天内无任何发言和参与活动者扣1分,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者扣1分,不进行互帮互学的扣1分。

(4)汇报展示:完成展示任务每组加2分,有效的答问、补充、质疑加 1分,4号(或5号)同学的有效展示和回答可加奖1分。

(5)测试成绩:在期中或期末测试中,进入百科星每人次加1分,优秀不少于4人的加2分,及格率100%的加1分,组内人均分不低于班级人均分的加2分。

如达不到以上要求的减相应的分数。

备注:每月根据积分高低评出三个“星级小组”,授予奖状。

第二篇:小组合作管理章程一(1)班小组管理章程为开发同学的智力,提高同学自治自理能力、组织管理水平,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与友谊,增强班内互助互学赶帮超氛围,培养创新精神、协作意识,形成具有良好班风学风、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使同学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本班决定实行小组管理模式。

一、全班分为11个小组,每组4位同学二、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班集体各项事情的组织管理:①卫生轮值、仪容仪表及校章检查等各常规管理事项。

②开展一系列班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校运会、歌唱等文体比赛及知识竞赛等。

③进行学习方面的互助与竞赛等。

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凝心聚力在小组建立之初,由组长牵头,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商量,根据各学习小组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增强集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如“蜜蜂组”“雄鹰组”“劲松组”“牡丹组”“雄狮组”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和要求及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和要求及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和要求及方法基本流程:激趣→质疑→自学→合作→交流。

1.预习阶段“导学案”下发后,组内各成员要独立完成预习。

对预习中一些不懂的、模糊的知识点用双色笔中的红色笔标记出来,然后组内AA、BB、CC三层对应进行一对一的讨论,解决该层次能力范围内能够处理的问题,然后把疑难问题向上一层级组员请教,普遍性问题组内集体讨论解决。

若有问题,组内讨论后无法解决,则由学习组长代表小组向其他组请教(主要是向该学科拔尖的学生寻求帮助),然后对组内成员讲解。

教师的要求是每个组员对各个知识点教师能理解、掌握。

对班级内普遍感到疑惑的问题,则由学习组长反映给学科班长(即科代表),学科班长汇总后与任课教师沟通,由任课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如小组长培训、集中讲解等)。

2.课堂展示阶段在课堂上,小组讨论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

接到展示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C层学生展示,以B层学生为主)。

要求:(一)、预习检测1、教师帮助学生明确预习内容和目标,督促学生用红笔划出不会的问题,初步研究解决。

2、观察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确定上课的针对性。

3、教师评价各小组学案完成情况,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

4、着重指出存在的问题(态度、知识、思路、方法)。

(二)、共同探究共同探究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保证整个讨论过程做到有序性和针对性。

一)、学生讨论1.教师明确讨论的内容及要求,发出讨论指令。

附:讨论要求(1)请各小组长组织好本组讨论。

(2)学科内强帮弱,“兵教兵”;组内集体讨论,交流学习经验,集中解决疑难问题,展示同学准备展示。

(3)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以免影响其它组的讨论。

(4)小组长维持好讨论秩序,组织全员讨论,严肃讨论纪律,控制讨论节奏。

(5)每个同学讨论中要做好勾画记录,总结好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及规律,以便展示或质疑。

2.教师要巡回检查各组的讨论,强调讨论纪律,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1、倾听他人发言:①听取发言要专心,眼睛注视对方;②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记住要点,并考虑他说
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③别人发言时不随便插嘴打断,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提出来;
四.听人发言如有疑问,请对方解释说明时,要用礼貌用语, 如“是否请你”或“你是不是可以”;
感谢各位的观看 方 , 接 受 帮 助 后 , 要 表 示 感 谢 。
汇报人姓名
反思与质疑:①虚心考虑别人的意见,修 正和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 的地方;②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 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③独立思 考,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或看法。
自律自控:①服从组长安排;②小组讨论 时,有序发言,声音要适当,不影响其他 小组学习,不讲与学习无关的内容;③服 从组内大多数人的意见,个人意见可保留, 但应到课后再跟老师和同学交换意见。
#2022
6、小组讨论的要求:
七.小组成员的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能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小组的各个成 员可以是对该问题的不同角度发表意见,但不能出现两个完全对立的结论。若有些学生 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站起来,只是简单的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或者说一些不着边际 的话,这样的参与是无效的.要求每人一周内至少主动发言不少于3次(老师点名不 算),学科组长、课代表做好记录。
五.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
2、讨论问题:
发言围绕讨论中心,不东拉西扯;②谈看 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③语言表达力 求清楚明白;④别人提出疑问时,要耐心 解释,态度友好。
3、互帮互助:①主动、热情、 耐心地帮助同学,对被帮助同学 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 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②帮助同 学时,要向同学说清解决问题的 方法;③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 以向同学请教自己不懂不会的地

小组合作学习的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2. 小组合作学习应以学生自愿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助,实行民主、平等、互助、共进的原则。

3. 小组合作学习应涵盖各学科,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

二、小组组建与管理1. 小组划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一般为5-8人。

2. 小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如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副组长负责记录、组员负责发言等。

3. 小组动态管理:教师应定期对小组进行调整,以保持小组成员的活力和竞争力。

4. 小组评价:建立科学的小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1. 课前准备:小组成员应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课堂讨论: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后总结:小组成员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记录学习收获和不足,为下次学习提供参考。

4. 小组互助:小组成员应互相帮助,解答疑惑,共同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评价1. 个人评价:教师应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纳入个人成绩。

2. 小组评价:教师应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成果、团队协作、课堂表现等。

3. 评价结果运用:小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五、违规处理1. 违反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的学生,教师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2. 小组成员不履行职责,影响小组合作的,教师应督促其改正,多次不改者,调整出小组。

3. 恶意破坏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教师应严肃处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进行。

六、附则1. 本规定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一、背景为了更好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学习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以管理小组的行为。

二、小组成员的义务1.每个小组成员应该具备充分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为小组的成功合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2.每个小组成员应该尽可能地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和决策,及时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小组的合作提供帮助。

3.每个小组成员应该将自己的任务完成得尽可能好,并将任务提交给小组的负责人或其他委员会成员。

三、小组的工作原则1.小组应该在讨论问题时积极表达各自的观点,遵循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原则。

2.小组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应该坚持团队精神和合作原则,避免过于个人化的冲突或分歧。

3.如果出现问题,应该通过友好和平的方式解决,避免任何形式的争端。

四、小组成员的行为准则1.小组成员应该互相帮助、支持和鼓励,尽可能地增强合作精神和友谊。

2.小组成员应该遵循职业道德,不得从事任何不道德或违法行为。

3.小组成员应该尊重其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

五、小组会议的执行方式1.小组会议应该按照预定的计划和议程进行,如果需要进行调整或修改,应该事先向所有成员通知。

2.小组会议的主席应该指派任务和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3.小组会议应该记录和汇总讨论的所有意见和建议,并制定行动计划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处理。

六、小组周报制度1.小组应该制定周报制度,每周向小组的负责人或委员会成员提交小组进度报告。

2.小组周报应该包括小组的任务、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和建议,供小组负责人或委员会成员进行评估和监督。

3.小组周报应该及时提交,并按照规定的方式提交给小组负责人或委员会成员。

七、惩罚机制1.如果小组成员违反了上述规章制度,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或劝退等。

2.惩罚机制应该公正、合理和透明,避免滥用惩罚权力。

八、结语本规章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学习效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团队精神,并不断推动项目的发展和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3篇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3篇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3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1一、小组学习方式1、课前合作:分配预习工作,查找资料,完成规定预习内容。

2、课堂合作:课堂上的提问、讨论、交流、提问、点评、互改作业等都是课堂合作内容。

3、课后合作:检查朗读、背诵,以及复习、整理未弄懂的问题,以便下次学习继续解决。

二、小组组建方式1、分组:按优、良、潜能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

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可5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

2、排位:由传统的插秧式变为方阵式,便于1帮1或多帮1。

3、编号:给每个小组编号或者个性化取名,便于识记和评分。

三、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一)组长的职责:1、组织督促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2、给小组同学分配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其确定知识的展示的方式;3、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4、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和目标任务达标情况。

(二)小组内学生评价细则1、每个组准备一个考评本,设正副两个组长。

2、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周一评比。

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5位同学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情况。

考评共分五项:①课堂发言:发言一次加一分(正字画一笔得一分),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②课堂展示:展示一次加一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③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一节课1分,表现比较突出的加2分;不积极不参与该项为0。

④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1分。

不及时为0。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自主预习:主动、认真完成学案要求的内容。

2.组员课前准备充分,物品放置整齐,安静等待上课。

3.高效小组学习的特征:
①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清晰自己的任务、
②善于思考,能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有条理地表达思考过程。

③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④组内成员间互相帮助,主动为学习有困难的组员解惑答疑,达到共同进步。

⑤小组展示规范,讲述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有新意。

⑥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小组合作分工明细表
说明: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

不足6人的小组,计时员和总结员可为同一人。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和教师。

3. 小组成败与否,关系到班级荣誉和个人的成长,全体师生应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小组组建与管理1. 小组人数一般为6-8人,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可适当调整。

2. 小组成员应遵循“互补原则”,在性格、成绩、兴趣等方面尽量做到多样化,以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与合作。

3. 小组成员固定,不得随意更换。

如确需更换,需向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4. 小组设立组长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向教师汇报。

5. 组长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周。

组长负责制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6. 小组内部分工明确,各成员按照分工完成任务,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1.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探究、小组竞赛等。

2. 课堂讨论: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后作业,互相检查,确保作业质量。

4. 实践探究:小组成员针对某一课题进行实践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5. 小组竞赛: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

6. 小组活动记录: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活动情况,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以备查验。

四、考核与评价1.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作为评价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 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计入个人成绩,组长额外给予一定加分。

3. 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评定采用积分制,根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竞赛成绩等方面进行积分。

4. 每学期末对小组进行一次全面评价,表彰优秀小组和个人。

5. 对表现不佳的小组,教师应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小组成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规则

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规则

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规则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已成为我校生命化课堂的核心部分,为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特制定如下操作规则:一、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整体上,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序排列,自然分组,每组6—8人,班主任可以综合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小组进行微调,以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并上报调整结果。

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小组的学习资源相对均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方法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活动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都是管理者,我们采用“生生科代表”的管理方式,即每个学生都担任小组内某一门学科的科代表(因小组成员数不足造成的科代表空缺,可由其他科代表兼职),负责小组成员对这门学科的学习。

由各学科的科代表组成隐形的科代表小组,要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1、科代表的确定学校在确定科代表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特长,又要使每班的若干名科代表覆盖上、中、下各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任课教师便于掌握不同类型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发展需求。

2、科代表的职责每个小组的科代表既是任课教师的助手,又是本组的学科带头人,要带动小组共同学习,确保小组活动更加有序、高效。

科代表要起到表率作用,严格约束自己,认真履行职责:(1)在课上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自主学习、分配探究任务、合作讨论,组织组员回答问题;(2)课下组织预习、复习、检查作业;(3)组织开展组内学生间的帮扶活动;(4)将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组内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5)遇到小组管理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向其他组员、教师求助、协商解决;(6)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小组的各项工作。

3、科代表的管理(1)科代表是学习任务的落实人,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每周要与科代表交流,教给他们一些组织合作学习的方法。

如组织者必须对要学习讨论的内容非常明确,在学习中要顾及每个成员的实际学习情况,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能在组内进行一定的协调。

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一、明确意义:1、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2、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

4.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5.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6.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具体实施: 1. 合理分工,明确职责1)合理分组。

许多教师认为,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

其实,组成小组只是形式,而实质在于小组是怎样构成的,有效的分组才是合作学习。

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

而各组之间,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致。

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 ,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把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合“直接辅导、互相学习小组” ,其余学生自愿组合若干个“间接引导、自主学习小组”。

“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

这两种分组方式是我校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分组方式,一般以4-6 人为宜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应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 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2)分工明确。

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质疑员、汇报员。

小组长的责任是组织成员有序地发表意见,引导组员倾听他人的发言。

记录员的责任是清晰地记录小组成员的算法、开放性习题的答案等,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

质疑员的责任是对解题思路、算法等进行提问,引发组员进一步思考,促进知识内化。

汇报员的责任是集合组内成员的观点,在班级进行反馈交流。

这样,组员各司其职,人人参与,避免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搭车”行为。

金庄关于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定 2

金庄关于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定 2

龙庄关于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定1、积极主动地完成小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

2、小组合作学习时,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认真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及时完成。

4、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要认真自主的学习,然后主动、清楚、明白地发言。

不重复别人的发言。

5、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倾听时要和自己意见相对比,求同存异,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

6、要树立互助意识,热情积极地帮助同伴;勇于向同伴或老师提问,请求帮助。

7、小组合作学习时声音要适中,既要使小组同伴听清又不影响其他小组。

8、在小组同学发言后,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同意,或补充,或纠错。

9、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逐步掌握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10、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伴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龙庄关于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定1、积极主动地完成小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出自己的贡献。

2、小组合作学习时,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3、认真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及时完成。

4、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要认真自主的学习,然后主动、清楚、明白地发言。

不重复别人的发言。

5、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倾听时要和自己意见相对比,求同存异,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

6、要树立互助意识,热情积极地帮助同伴;勇于向同伴或老师提问,请求帮助。

7、小组合作学习时声音要适中,既要使小组同伴听清又不影响其他小组。

8、在小组同学发言后,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同意,或补充,或纠错。

9、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逐步掌握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

10、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伴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一、明确意义:1、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2、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

4.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5.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6.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具体实施: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1)合理分组。

许多教师认为,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

其实,组成小组只是形式,而实质在于小组是怎样构成的,有效的分组才是合作学习。

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具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

而各组之间,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

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把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合“直接辅导、互相学习小组”,其余学生自愿组合若干个“间接引导、自主学习小组”。

“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编组有利于分层教学,分类辅导。

这两种分组方式是我校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用的两种分组方式,一般以4-6人为宜两者没有优劣之分,应针对教学内容与课型,灵活选择,交替运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2)分工明确。

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质疑员、汇报员。

小组长的责任是组织成员有序地发表意见,引导组员倾听他人的发言。

记录员的责任是清晰地记录小组成员的算法、开放性习题的答案等,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

质疑员的责任是对解题思路、算法等进行提问,引发组员进一步思考,促进知识内化。

汇报员的责任是集合组内成员的观点,在班级进行反馈交流。

这样,组员各司其职,人人参与,避免不劳而获的学生的“搭车”行为。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每隔2周,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质疑员的下次去搞记录,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训练合作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

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

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

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3、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1)独立思考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应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被削弱,更不能被替代。

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让个体智慧充盈合作小组。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47-16等于几”时,可以先让每个学生想一想怎么算,有困难的学生请位值板帮忙动手摆一摆,再及时组织小组合作,这样避免了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优等生口若悬河的“一言堂”、其他学生不动脑筋的人云亦云的现象发生。

(2)有序讨论①选拔能干的小组长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盲目行动,或迟疑不动,根本无合作可言。

况且小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讨论,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二,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对于学困生耐心帮助;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

第三,指导组长帮助组员完成各自的角色责任,可以采用:组长示范,组员模仿;组员尝试,组长纠正。

当然,当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流程较熟悉以后,小组长要退居二线,把机会留给其他组员,教师可以重新选定组长,如:可以当堂课指定、采用轮换制、组员选举等,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于集体的价值,从而实现平等互动的生生关系。

②给予充裕的时间在调查中看到,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很热闹,可是学生才讨论一会儿,有的还没来得及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就拍手叫停,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

教师必须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小组合作学习要把握时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数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

教学时,应做好铺垫与引伸工作。

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能较好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困难,存在许多的疑难问题。

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可以达到共同认识与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将旧知迁移到新知。

②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教学的重难点。

这时教师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攻克“教与学”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与协作精神。

③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各科教材中,大部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的。

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自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由于个性差异,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学生自学完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切磋,互通“有无”,以使“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④在归纳法则、揭示概念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法则概念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观察、比较、抽象、归纳而得来的,其推导过程有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集思广益、协作功关,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对结论的认识与理解。

⑤在操作实验、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的结果发现、探究、总结规律。

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

这时就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挖掘集体潜能共同解决学习的问题。

⑥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有依据地展示出来,对学生的不同解法广泛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4)教师适时调控合作进程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

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①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

②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③小组讨论的声音够大时,教师选小组的一位成员当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点。

如果接下去的声音小多了,教师应及时表扬。

④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虽然小组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会相同,但教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作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⑤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帮助其他组完成任务。

⑥小组讨论离开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除此还可能出现别的情况,比如有的学生参加小组活动不发言,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他们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然后慢慢引导他们融入到小组学习中去。

4、如何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发展。

⑴多以鼓励为主,体验成功。

对于小组成员的激励,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