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及习题
《饮酒(其五)赏析与选择题练习》
《饮酒(其五)》赏析与选择题练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文题解读《饮酒》(其五)《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课文中选的是其中第五首。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
曾做过祭酒、参军类的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
三、写作背景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四、逐句理解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译文: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理解:诗人虽没有隐居山林,而是处于尘世之中,却能免于尘世的烦扰。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文:问我如何能这样呢?心灵远离尘俗,住的地方自然就会觉得偏僻了。
理解:这两句采用设问的方式揭开谜底:因为心情闲适,心高志远,所以居住的地方也显得偏僻安静。
这里强调了个人生活情趣的重要性,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理解: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句中“悠然”词用得精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并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见”是无意中看见,它把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对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隐居生活中悠然自得的情景,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
诗人在东篱下悠困地采摘菊花,不经意间南山映入眼帘,诗人的悠然恬适之情自然流露,诗人与自然的“物我合一”的美好意境自然生成。
真正是妙手偶得的“绝妙好辞”,创造了浑然天成、物我合一的最高诗境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文:山中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美丽,飞鸟成群结伴归来。
理解:紧承上句,写南山暮景。
诗人从飞鸟晨出夕还的景象,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大学语文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及习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二、重点词语及易错字1、结庐:建造房屋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4、尓:这样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6、相与:共同,一起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篱辨三、翻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菊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
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四、内容及主题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五、赏析:1、理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的思想意蕴。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一句怎么理解?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
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赏析与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翻译赏析与阅读答案 引导语:陶渊明《饮酒》其五表现了作者悠闲⾃得的⼼境和对宁静⾃由的⽥园⽣活的热爱,对⿊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下⾯是⼩编整理的原⽂与阅读练习题,欢迎⼤家学习。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译⽂: 居住在⼈世间, 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 只要⼼志⾼远,⾃然就会觉得所处地⽅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 悠然间,那远处的南⼭映⼊眼帘。
⼭中的⽓息与傍晚的景⾊⼗分好, 有飞鸟,结着伴⼉归来。
这⾥⾯蕴含着⼈⽣的真正意义, 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语⾔表达。
【鉴赏】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
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园⽣活、墟⾥风光,为诗歌开辟⼀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此为第三⾸。
前有⼩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时所写,并⽆内在联系,兴⾄挥毫,独⽴成篇。
这⾸主要表现隐居⽣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特⾊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体,不可分割。
他常常⽤“忘⾔”“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然的⼀种表现。
起⾸四句:“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何等平淡,何等⾃然,似乎是诗⼈不经意地在与你谈话,然⽽,那内涵、那滋味却⼜是相当丰富的。
⾸先,它蕴涵着诗⼈对⽥园⽣活深深的喜爱。
“结庐在⼈境”,⽽⼜能不受车马之喧的侵扰,这⾥满含着诗⼈对⼈境之喧闹、官场仕途的厌恶和对安静⽥园之赞美;其次,诗⼈对“结庐在⼈境,⽽⽆车马喧”这⼀⽭盾状况所作的解答,是“⼼远地⾃偏”,这⾥⾯包含着两层意思,⼀是只要“⼼远”,就⾃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达到⽆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远”,⽆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灵的宁静,这与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境界已很相似。
陶渊明《桃花源记》《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陶渊明《桃花源记》《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诗词练习、宋代诗词、唐代诗词、诗词赏析、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古诗、七言绝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oetry practice, Song Dynasty poetry, Tang Dynasty poetry, poetry appreciation, five character poems, five character quatrains, seven character poems, seven character ancient poems, seven character quatrai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
【原文】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
①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中的.“悠然”能换成“忽然”吗?为什么?
②结合全诗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的“真意”指什么?
【参考答案】
①不能。
“悠然”是悠闲自在的样子,该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之情。
“忽然”时间副词,是突然的意思,与作者当时的心境不一致。
②“真意”指作者恬淡宁静、悠闲自在的自然之趣和远离世俗的人生追求。
《饮酒》其五习题及答案
《饮酒》其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饮酒》是陶渊明归隐后陆续写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B.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本诗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解析】C 道理:即使在闹市居住,只要内心追求宁静自由,就仿佛住在山水田园只中一样。
2.下列理解有误的—项是( 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的境界。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题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答案]构筑房舍;傍晚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答案]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简析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
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饮酒》陶渊明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饮酒》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诗歌主旨】表现诗人陶醉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和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重点问题整理】
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
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2、"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3、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或: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
答:"见"是指无意中看到南山,人与物融为一体,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悠闲自得、陶醉自然、悠然忘我的心境。
(“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
1。
《饮酒(其五)》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饮酒(其五)》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这两句实写诗人在采摘菊花抬头时望见南山,表现诗人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2.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B.错得比D明显,“心远地自偏”意为: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诗人虽处人境却感觉不到车马喧嚣是因为他内心远离尘世。
)A.本诗是诗人辞官归隐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人境,指喧嚣扰攘的尘世。
B.诗人虽身处人境却没有感到车马喧嚣,是因为他居住之地偏僻幽静。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飞鸟结伴而还的温馨情景。
D.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3.对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这句话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表露了作者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这句话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大学语文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及习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二、重点词语及易错字1、结庐:建造房屋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4、尓:这样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6、相与:共同,一起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篱辨三、翻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菊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
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四、内容及主题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五、赏析:1、理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的思想意蕴。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一句怎么理解?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
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饮酒(其五)赏析与选择题练习》
《饮酒(其五)》赏析与选择题练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文题解读《饮酒》(其五)《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课文中选的是其中第五首。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
曾做过祭酒、参军类的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
三、写作背景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借诗书写感慨。
四、逐句理解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译文: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理解:诗人虽没有隐居山林,而是处于尘世之中,却能免于尘世的烦扰。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文:问我如何能这样呢?心灵远离尘俗,住的地方自然就会觉得偏僻了。
理解:这两句采用设问的方式揭开谜底:因为心情闲适,心高志远,所以居住的地方也显得偏僻安静。
这里强调了个人生活情趣的重要性,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理解: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句中“悠然”词用得精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并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见”是无意中看见,它把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对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隐居生活中悠然自得的情景,是诗人的心灵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
诗人在东篱下悠困地采摘菊花,不经意间南山映入眼帘,诗人的悠然恬适之情自然流露,诗人与自然的“物我合一”的美好意境自然生成。
真正是妙手偶得的“绝妙好辞”,创造了浑然天成、物我合一的最高诗境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译文:山中的云气在傍晚时更加美丽,飞鸟成群结伴归来。
理解:紧承上句,写南山暮景。
诗人从飞鸟晨出夕还的景象,悟出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真谛。
《饮酒(其五)》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解析版)
专题10《饮酒(其五)》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有这样一位隐士,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
他是谁?(陶渊明),今天让我们一起品读他的诗《饮酒》(其五)。
二、目标1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诵读出诗的韵味;2 通过欣赏诗歌,领略诗歌意境,体味“炼字”之乐;3、品味诗歌语言,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4、感悟作者不落世俗、洒脱率真的自然之趣。
三、原文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注释①结庐: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②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③尔:如此,这样。
④心远地自偏: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⑤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⑥山气:山间的云气。
⑦日夕:傍晚。
⑧欲辩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五、诗意住在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你怎样能做到这样呢?心高志远,住处自然偏僻宁静。
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悠然自得抬起头看到了南山。
傍晚时分南山蒸腾着美丽的云气,飞鸟相伴飞回家。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六、赏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运用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心与山融为一体,悠然自得。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以飞鸟自喻,借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弃官归隐的情怀。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饮酒》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陶渊明《饮酒》其五阅读答案以及译文赏析篇1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2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答案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分)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
2分)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偶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注释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⑤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⑥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屑于说,也不必说。
作品赏析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
最新大学语文陶渊明饮酒(其五)赏析及习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处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二、重点词语及易错字1、结庐:建造房屋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4、尓:这样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6、相与:共同,一起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篱辨三、翻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菊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
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四、内容及主题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五、赏析:1、理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的思想意蕴。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一句怎么理解?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
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饮酒其五练习及答案
饮酒其五练习及答案
饮酒其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7-8题。
(4分)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练习:
7.“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8.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2分)()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参考答案:
7.表达了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 8.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处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
二、重点词语及易错字
1、结庐:建造房屋
2、车马喧:指世俗往来的纷扰
3、问君:这里是作者自问
4、尓:这样
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6、相与:共同,一起
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义
8、辨:通“辩”,辩解,分说。
易错字:喧篱辨
三、翻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我建造房屋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要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存心远离尘俗,所处的地方自然也就偏远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菊花,悠然之间望见美丽的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云雾在傍晚显得更加美丽。
归巢的鸟儿结伴飞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义,想说出来又没
有更合适的语言。
四、内容及主题
这首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生活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平和;通过描写归隐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憎恶。
五、赏析:
1、理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的思想意蕴。
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
(“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
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一句怎么理解?
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
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分)
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
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
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不能。
“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
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
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说说7、8两句景物描写的含义。
表面写夕阳西下,倦鸟归巢,实则是劝告人们不要
奔波于龌龊的官场,应该返回这美好宁静的自然。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
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
诗意?
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
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
该怎么说了。
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
言是不足以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