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中的r人性假设及其管理模式(本人用心整理)
管理心理学-第五章-人性假设与管理
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Page 13
第 五 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二、四种人性假设与管理
主要观点:
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因素, 除物质条件以外,尚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人们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 人际关系。
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 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工作意义和乐趣。
真正的问题在于管理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改变,这个问 题解决了,其他如何推行的问题便成为细枝末节了。
-(Douglas M. McGregor,1906-1964)
Page 6
第 五 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二、四种人性假设与管理
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 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 性行为的假设。
哲学上所讲的人性论主要是指人的一般本性和各个
时代发生了变化的本性,是人类本性的最高概括。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实际上是指管理者对职工需
要和劳动态度的看法,不同于哲学意义上的人性论。
Page 2
一、人性概述
第 五 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2、人性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 五个方面: ✓ 人有高度自我、自尊及求得生存的欲望; ✓ 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动物; ✓ 人受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 ✓ 人的欲望并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强弱之差别; ✓ 人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实现某一目
管理方法:
第 五 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重点放在工作环境上,即创造一个适宜的工 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实现自我。
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目标管理方式
第四: 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心满意足,是否肯为组织 奉献,取决于组织的状况与个人的动机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工作的性质、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 同事之间的关系等都可能对个人的工作态度产生影响。
第五: 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以及工作性质,会对一定 的管理方式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
第二
人们的很多需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 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形成新的需求和 动机,因此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 动机模式与组织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
第三
人们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 模式,例如有人在正式组织中满足物质利益的需要, 而非在正式组织中满足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
对象,作出一些不适宜的行为。
简言之:认为“人之初,性本懒”,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人们努 力工作的内在动力.
2、相应的“X理论型”的管理方式
“X理论型”也称“外部控制型” • 管理方式:“大棒+胡萝卜”,以外部控
制(订立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制度)和以经 济报酬激励等方式来迫使人们努力工作.
• 泰勒提出的“泰勒制”,就是这种管理方 式的典型代表 。
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的假 设是管理思想与方法的一大进步 。
●“参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了缓解劳资矛盾的作用。
● “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际关系 对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是比物 质奖励更重要的因素。
(三)“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1、“自我实现人”假设也称“Y理论”假设; 麦格雷戈提出来的。其要点是:
人性 假设 理论 的发
展
复杂人
自我实现人
社会人
适合当今时代管理的 新的人性假设理论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实际应用
如何看待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及其实际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人力资源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的。
近一个世纪以来,组织管理者看待员工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先后形成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四种人性假设。
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是管理界对于人性的最早认识,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该点认为,人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的,人的行为由经济因素推动和激发,个人在组织中处于被动的、受控制的地位。
也就是说,经济人假设观点认为,人的行为的根本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因此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工作的动机是为获得劳动报酬,于是都尽可能地逃避工作,只有加以强迫、指挥,才会使他们为组织工作。
经济人假设的观点反映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组织对安全的重视要高于一切,管理者只关心劳动的效率和结果,忽视员工的主观体验,并通过严密的规章制度、差异巨大的奖惩措施来迫使员工服从组织,为组织工作。
这种观点主要应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工厂严格规定员工的工作量和义务,完成工作量才能取得报酬,超额完成则有重奖,而员工却无权力可言,一旦无法完成工作就会遭受重罚。
这种观点下的管理体系在生产率低下的资本主义早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但也加重了剥削。
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是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人是一种高级的社会动物,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更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这种观点脱离了经济人假设,不再把人看做没有需求的机器,而将管理的主要目标由只追求任务目标的完成转变为满足员工的需求。
这种观点是当今企业中注重员工福利观点的早期表现,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仍然有所体现。
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基本需求并以集体的形式尽量加以满足,注重整个集体的人际关系,主张集体奖励胜于个人奖励,注重员工在组织中的需求,有利于员工形成归属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人性的假设与对应管理方法
人性的假设与对应管理方法
四种基本的人性假设的内容:
一、经济人:
1、人本性不喜欢工作;
2、必须被强迫、控制、指挥才去工作;
3、安全需要高于一切;
4、非理性,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
5、只有金钱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
二、社会人:
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自我实现人:
1、人性是善的,只要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就可以把工作搞好
;
2、管理者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四、复杂人:
随着人的发展与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不断变化出多种需要;各种需要互相结合,形成了动机和行为的多样性,掺杂着善与恶的混合。
四种基本的人性假设的管理:
1、经济人:严密控制和监督式的管理方式,采取“任务管理”的措施,如:泰勒制;
2、社会人:注重调动工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3、自我实现人:主张下放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把个人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
4、复杂人:没有普遍适用的管理方法,应随机应变。
社会科学方法论——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社会科学方法论——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第一篇:社会科学方法论——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一、人性假设概论所谓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人具有动物本能的自然属性与人受社会影响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是分析人的行为的基本前提。
人本身是一个生物社会人,他来自自然界,离开自然界一刻也不能生存,但又不同于其他动植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社会人。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始,中国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基督教的原罪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塔”理论等等,各种人性理论层出不穷,直至今日,人性问题仍促使人们不断去探索、解析。
休谟认为,“人性”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科学都离不开以“人性”作为对象。
人们希望通过对人的理解,来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价值观念的确立,为实践活动确定合理的方式,再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从目前各学科研究角度来看,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人性的解释侧重点各有不同。
亚里士多德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人,认为人是趋向政治的动物。
离开城邦生活的人,如果不是一只野兽,那就是一位神祗;社会学家则从群体角度研究人,将人看作是一个“社会人”,人一生要完成社会化过程。
但忽视了人的生物特征;经济学家将人看作是“经济人”,从利己主义的角度来解释人的自私为己的本性,提倡自由竞争、适者生存,但忽视了人与社会的依赖性;心理学家将人看作是一个“自然人”、“个体人”,仅从人的心理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医师的变化,但忽视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学则以原始人各民族的产生和形成为对象,探讨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而忽视了现代人的变化特征;医学则以人的生理和人的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忽视了人的疾病形成的种种社会因素。
我们从管理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基础,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的看法为基础的。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通过组织满足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过程。
第二章_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
中,但主要的需要是取得胜任感。
(2)取得胜任感的动机尽管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3)如果任务和组织相适合,胜任感的动机极可能 得到实现。
(4)即使胜任感达到了目标,它仍继续起激励作用;
一旦达到一个目标后,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就树立
起来了。
3 雪恩对人性的另一种假设
三、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
需要”。
2.1.2 人性假设的Y理论
2.1 Y理论的基本观点
Y理论是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具体体现在:
(1)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工作终究是一种满足的来源。
(2)人为了达成承诺的目标,自将“自我督导”和“自我控 制”。
(3)目标达成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可使人朝组织目标而努力。
(4)只要情况适当,一般人不但能学会承担责任,且会争取责 任。 (5)大多数人均拥有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来解决组 织上各种问题的能力。 (6)在现代产业生活中,常人的智慧潜能仅有一部分被利用。
社会人假设是指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只有 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才能对人有最大的激励作用。 (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 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机械化使工作丧失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意义 现在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
(3)对上级的奖酬和控制相比,职工更容易对同级的 社交因素作出反应。 (4)职工对上级的反应受上级对其社会需要的满足程 度而定。
3.2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策略 ——民主管理
(1)管理者要较多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 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 (2)管理者要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 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3)奖励方式分为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两种,内在 奖励更重要。 (4)管理者要实行民主参与管理,给职工以一定的 自主权,参与组织决策的实施。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
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管理的人性假设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管理中人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先后经历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阶段。
1)工具人假设:人只是一种工具,任由管理者使唤,不能体现自我价值。
管理原则:任由管理者使唤,在暴力、强迫之下劳动着的2)经济人(实力人)假设: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管理中强调用物质上和经济上的利益来刺激工人的努力工作;管理原则: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不考虑人的感情,管理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计划、组织、监督与控制(任务管理);②管理人员的职能是知道生产,管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工人的任务就是听从指挥、努力生产;③强调在奖励制度上实行金钱奖励和惩罚相结合(胡萝卜+大棒)3)社会人假设: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的主要因素。
因此,管理者应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来促进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原则: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注意完成生产的任务,而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管理人员的职能不能只是指挥、计划、监督,更应该关注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集体感,成为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在实行奖励的时候要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提倡参与管理,让员工参与管理过程。
4)自我实现人(自动人)假设: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人们有着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开发自己的才能的需要,希望能够有机会获得自身发展与成熟,“自我实现”是工作的最大动力。
原则:管理的重点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民呢能够成为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做一个采访者,去了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在奖励的方式上,提倡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内在奖励(精神奖励);在管理制度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制度。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人性假设理论一、人性假设强调工作等外界环境对员工的影响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人之所以变坏是由于受到外界物欲的诱惑,乱了本性。
因此,统治者和管理者应该以教化来弘扬人之善性,诱导人们养心向善。
荀子、韩非子是性恶说的代表,主张改造人、控制人。
建立符合企业员工利益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建立积极向上的团队,使企业的员工团结一致。
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强对内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同时按照规章制度对优秀员工及时给予奖励,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现在人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经济人”的假设是亚当·斯密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主体,都是“经济人”。
“经济人”的本质特征是“利己”动机,即有理性的并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是梅奥教授根据在芝加哥郊外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8年的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来的。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绝不仅仅为了追求金钱,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人的行为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士气的高低。
而士气来自于员工正常的社会需要的满足度的提高。
即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比如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假设理论,可以发现现在人首先是经济人,然后才是社会人,在转变到社会人后现在人就成了经济人与社会人的综合体,既有经济人的追求自身利益的因素,又有社会人的社会满足的因素。
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理论对完善员工的激励机制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按照现在人的发展过程对员工应实行有针对性的、有区别性的激励措施。
(1)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生活刚刚开始,生活压力很大,其主要压力是经济上的压力,他们眼前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运用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运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所谓“人性假设”,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性为前提假设,将人性因素纳入学校管理中的一种思想模式。
这种思想模式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性假设”的概念、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运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话题。
一、“人性假设”的概念“人性假设”是一种以人性为前提的假设,认为人都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具有创造力的个体,在管理学的理论中被广泛运用。
普遍认为,无论是任何时代,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根据员工的需求、动机和能力来安排工作、指导他们和为他们服务,以此来突出员工作为主体,在管理中发挥人的主观作用。
在学校管理中,也应该将学生视作主体,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
二、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学校管理应该把学生视为“育人的主体”,必须优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充分关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丰富知识、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结合具体实践,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在学生管理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学生是一所学校宝贵的资产,学校管理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关注每个学生、如何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力。
学校管理者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克服困难、面对挑战,使每一位学生成长为具有担当国际的新生代。
2.把学校管理者视为学生的关注者,引导学生自己成长学校管理者应该是学生的关注者。
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未来。
3. 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空间和体验此外,学校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塑造支持学习的文化和氛围、创建提供学习空间和体验的计划、活动和社群,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01
02
03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进行人力资源分析和管理。
实施灵活的工作安排和远程 工作,适应员工需求和市场
变化。
04
05
强调组织文化和价值观,培 养员工归属感和忠诚度。
03
不同人性假设下的管理实践
传统人性假设下的管理实践
命令与控制
强调权威和层级关系,管理者 通过命令和指示来推动员工执
5
强调管理层权威,决策多由上层领导做出,员工参与 较少。
基于现代人性假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总结词:以人为本,关注 员工需求与发展,强调团 队合作与沟通。
重视员工个人成长和职业 发展,提供培训和晋升机 会。
详细描述
鼓励员工参与决策,重视 团队建设和跨部门合作。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适应变化,灵活调 整,结合技术与数据驱动的
兼顾个体与组织目标
既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发展,也强调组织 的整体目标和利益。
平衡稳定与变革
在保持组织稳定的同时,鼓励必要的变革和 创新。
持续改进与发展
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 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04
人性假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性假设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激发员工潜能
人性假设理论认为员工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需要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如培训、晋升和激励, 可以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工作绩效。
02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基于传统人性假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0
95% 85% 75% 50% 45%
10 20 30
总结词:以任务为导向,强调权威与控制,关注组织 目标而非个人需求。
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如何在管理中借鉴
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如何在管理中借鉴?答:1、“经济人”假设。
管理措施:①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
②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
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
③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惩罚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2、“社会人”假设。
管理措施:①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当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②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际奖励时,提倡整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他们不应当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查产品,而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一方面,要倾听职工的意见和了解职工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向上级呼吁、反应。
⑤提出了“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3、“自我实现人”假设。
管理措施:①管理重点的改变。
②管理人员职能改变。
③奖励方式的改变。
④管理制度的改变。
4、“复杂人”假设。
管理措施:①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
②根据企业情况不同,争取弹性、权变的领导方式,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③关于观察和发现职工在需要、动机、能力、个性之间的个别差异,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与奖酬方式。
在管理中的借鉴:根据企业的情况,个人的情况差异,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假设理论,正确地看待人性假设理论,并应用好作用于企业和个人,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章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心理过程
心理属性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 古代的人性观
2.1 性善论
(1)中国:孔子、孟子 (2)西方:斯多葛学派、卢梭
2.2 性恶论
(1)中国:荀子、李斯、韩非子 (2)西方:基督教(原罪说)、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叔本华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泰勒制”的缺陷: ①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 ②只关心生产过程,而忽视对决策问题的研究; ③虽然也强调管理者与工人应建立亲密、长久的关系,但实际上 不仅没有缓和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反而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张; ④工人不能参加管理。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经济人”假设的主要内容为: (1)人天生懒惰,厌恶工作,可能的话,总想尽量逃避工作,尽 可能少干工作。 (2)一般人都没有雄心大志,无进取心,不愿负责任,宁愿接受 别人引导与指挥。 (3)人生来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目标与要求不关心。 (4)人是缺乏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 (5)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 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措施为: (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 情和愿望漠不关心。 (2)组织以金钱来刺激员工劳动的积极性、效率和服从,对消极怠 工者则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3)制定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强令工人按照规定的标 准进行工作,加强各种法规管制。运用领导的权力和严密的控制体系来 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当发现工人有联合起来对付管理当局的倾向时, 甚至规定除特殊情况之外,不得有四名以上工人在一起工作。组织目标 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管理人员对工人的控制程度。 (4)管理是少数人的事情,广大员工与之无关。工人的责任只是干 活,俯首贴耳,听从管理者的指挥。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运用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运用“人性假设”是指在管理学中,假设人性有一定的倾向和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被用来预测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在学校管理中,人性假设被广泛应用,并且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运用。
一、人性假设对学校管理的意义人性假设是基于人的行为和决策的一种理论假设,它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受到一定的因素和动机驱使。
在学校管理中,人性假设对于领导者了解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动机、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和团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人性假设有助于识别出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行为、决策和动机都具有差异,因此,了解每个教职工和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激励因素,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教育方案。
2.人性假设使管理者能够更好地预测和解释行为。
通过了解和分析个体的动机和驱动力,管理者可以预测到他们的行为,并且更好地解释他们的决策,从而更好地指导和管理。
3.人性假设有助于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对于教职工来说,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可以激发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
二、人性假设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1. 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人性假设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是由一定的动机和需求驱使的。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管理者可以通过赋予教职工更多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管理决策中,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提供个性化的激励和奖励措施人性假设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是受到动机和激励因素影响的。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该根据教职工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激励和奖励措施。
对于教职工来说,可以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等,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评价体系,提供适合他们兴趣和能力水平的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自我实现人假设: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晋升机会、培训等, 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
复杂人假设:根据员工的个性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如个 性化福利、弹性工作制等
领导者需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以便更好地激励和引导他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激励机制: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 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 性和创造力
培训与发展:根据员工的绩效表 现,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 划,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素质
假设:员工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特点: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管理方式: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 激励机制:采用内在激励,如晋升、认可和成就感等,激发员工的 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需求和特点
人性假设的演 变,也会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 的发展趋势和
方向
应对策略:建立完善的员 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忠
诚度
应对策略:引入绩效管理 工具,如KPI、OKR等,
提高员工绩效
应对策略:制定清晰的职 业发展路径,提供职业培
训和晋升机会
应对策略:加强企业文化 建设,提高员工归属感和
忠诚度
挑战:员工流动性大,招 聘成本高
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等。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 实现的需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 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是社会关系 的产物,受到社会关系和情感的 影响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的, 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不能简单 地用某种假设来概括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运用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运用在学校管理中,人性假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教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从人的本性出发,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人性假设的内涵和意义,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它。
首先,人性假设是指性格、行为等人类特征是客观存在的、稳定的,并且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教育管理者应该基于这个前提,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行为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指导学生。
特别是在学校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变化较快,管理者需要灵活运用人性假设,不断调整管理策略。
从人性假设出发,教育管理者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需要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在实际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注重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展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需求。
例如,一些学生害羞内向,需要逐渐教育他们勇敢沉着地表演;一些学生积极主动,需要给他们更大的活动自由度。
2.创造和谐的学校环境。
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可以让他们感到安心、自在和舒适。
教育管理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如加强安全和卫生管理、增加娱乐和活动设施等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3.合理使用奖惩制度。
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但是需要合理使用。
奖励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提高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积极性;惩罚应该适度、公正,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4.注重心理辅导。
学生在成长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及时得到支持和帮助。
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辅导活动等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发展。
总之,人性假设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可以帮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学生,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但是它也需要教育管理者有意识地运用,不断适应不同的时代和环境变化,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人性假设理论总结和案例运用
经济人假设 (X理论)
以金钱 满足其需求
生理旳需要
安全旳需要
社会人假设 (人群关系理论)
自我实现人假设 (Y理论)
以工作旳合理安排 满足其需求
以社会认可 满足其需求
自我实现旳需要
受人尊敬旳需要
感情旳需要
复杂人假设 (超Y理论)
• 【案例1】 • 王新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体现突出,对政界有着浓厚旳爱好, 并为自己旳将来设计了一种宏伟蓝图。于是1990年硕士毕业后, 毅然放弃了回自己爸爸控股旳某中型集团企业,考取了xx市海关 公务员。刚进参加工作时,单位领导亲自督促后勤部门安排王新 住进崭新旳单身公寓,并配置了空调、冰箱等生活用具。单位予 以王新旳薪酬也是同等知识水平旳人所羡慕旳:每七天工作35个 小时,假如有时需要加班,额外时间将得到双倍工资,并报销饭 费及出租车费用;第一年有一种周旳带薪假期,后来以每年增长 2天旳时间递增。企业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员工培训,以提升员工 素质;工作期满3年后,假如个人买车,企业将提供购车款旳50% 补贴,并报销30%旳汽油费。在第一年旳时间里,王新虚心向老 同事学习,工作能力有了质旳提升,屡次受到领导旳表扬,并在 年底领取奖金时得到5000元旳额外补贴。王新自己感觉也很满意, 觉得自己旳事业计划正在逐渐实现。
请以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以上案例,并为校长提出新 旳提议。
请以人性假设理论分析一下 事业单位在人事安排时应该注 意哪些方面旳问题?
• 案例2: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听课阐明了什么
• 镇东初中规模不算大,生源基础参差不齐,师资业务素质总体水平 不高,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学生家长反应强烈,领导也有意见。新 学期开始后,镇教育委员会针对该校情况决定调教育办公室李主任到 该校任校长。李校长任校长一周后,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会议,他谈 了对提升教学质量旳初步设想,他说“要提升质量,摘掉落后帽子, 就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狠抓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旳检验,尤其是课堂教 学旳检验,因为这是提升教学质量旳关键。我想经过经常性突击听课, 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改善教法,提升讲课水平,向45分钟要质量。过 去,我们学校班子没有注重这项工作,致使少数责任不强旳教师混课 甚至旷课,这是突出旳单薄环节。所以,我提议,从明天起,全部校 长、主任按自己所学专业,分学科到班子随时听课,事先一律不与教 师打招呼,希望大家不要走漏风声。” • 会议后旳第二天,校长、主任根据原定方案,自带凳子分头到班级 进行不打招呼旳听课。
有关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有关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所谓人性即指人的本性,它侧重于人与生具来的特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假设最具代表性的是性善说和性恶说。
在西方,关于人性的学说更是多种多样,我们这里只介绍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人性理论,比较公认是四种: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
1.关于经济人假设经济人,也可以翻译成“理性的经济人”,或“实利人”。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
可以说这是一种性恶论的管理理论。
美国学者薛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关于人性是理性的和经济的说法,归根到底是从享乐主义衍生出来的,这种学说主张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使自己的利益变得最大。
这种管理思想认为,人天生好逸恶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趋利的,管理他们就要诱之以利,惩之以罚,即“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为X理论。
关于经济人的具体假设教材中列举了许多条,大家要记住这种理论的基本点是:他们认为人天生就是懒惰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趋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对人的管理采取的是不信任和惩罚式的。
这种管理方式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广为应用的管理模式,即刚才提到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这一时期正是我们上一讲所提到的科学管理阶段,泰勒时期,只注意物理的评估手段,不管工人的主观反映,完成任务有奖,超额重奖,完不成则罚,以至开除,这样做的结果提高了生产力,同时加重了剥削,使工人处于高度的紧张的状态,遭到了工人的反对和抗议。
3.关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自我实现人是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而提出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的,人要尽自己的所能追求更高的成就。
麦格雷戈借用了马斯洛的这个思想,提出了自我实现人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要工作,正如要娱乐和休息一样自然,人们并不是不喜欢工作,而是要看工作的条件。
当工作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成为人们满意的源泉,人们就合自然地从事工作,而当人们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或这些工作使人感到不愉快,人们就不愿意工作。
管理科学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
管理科学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1906-1964)是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他在1924年还是一个服务站的服务员,后在韦恩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935年,他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上学位,随后留校任教;I937-1964年期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但其中有六年(1948-1954年)在安第奥克学院任院长。
任院长期间,他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
其后,他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麦格雷戈认为,有关人的性质和人的行为的假设对于决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来讲是极为重要的。
各种管理人员以他们对人的性质的假设为依据,可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控制和激励人们。
基于这种思想,他提出了X理论一Y理论。
麦格雷戈把传统的管理观点叫做X理论,其主要内容是:1.大多数人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
2.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也不喜欢负什么责任,而宁可让别人领导。
3.大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都是自相矛盾的,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必须靠外力严加管制。
4.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理智的,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
5.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他们将选择那些在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6.人群大致分为两类,多数人符合上述假设,少数人能克制自己,这部分人应当负起管理的责任。
根据X理论的假设,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相应的管理方式是:1.管理人员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完成任务,他的主要职能是计划、组织、经营、指引、监督。
2.管理人员主要是应用职权,发号施令,使对方服从,让人适应工作和组织的要求,而不考虑在情感上和道义上如何给人以尊重。
3.强调严密的组织和制定具体的规范和工作制度,如工时定额、技术规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假设理论
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自古就有“性善论”、“性恶论”之争,古希腊哲学家也对人性进行广泛讨论,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人类对人性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
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于1965年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
又称“实利人”或“惟利人”假设。
这种理论产生于早期科学管理时期,其理论来源是西方享受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即认为人性是懒惰的,干工作都只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满足自己的私利。
因此,管理上主张用金钱等经济因素去刺激人们的积极性,用强制性的严厉惩罚去处理消极怠工者,即把奖惩建议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基础上。
最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Mogregov),他于1960年在其《企业的人性问题》中,将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指导依据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并认为它是一种错误理论。
泰勒(F〃W〃Tayzor)是以X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典型代表,以严格控制和严密监督为根本特征,只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毫不关心工人的心理需要和思想感性。
(二)“社会人”假设
这种理论源于“霍桑实验”及其人际关系学说。
“社会人”的概念也是由该实验主持者梅约提出。
这种假设认为,人是社会人,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职工的士气、群体心理等对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因而在管理上要实行“参与管理”,要重视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关心职工,协调好人际关系,实行集体奖励制度等。
(三)“自动人”假设
即“自我实现人”假设,这一概念是最早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尔后,麦格戈提出了以“自动人”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的管理理论,给予“X理论”相反的“Y理论”,他明确否定“X理论”,而肯定“Y理论”。
“自动人”假设认为,人是自主的,勤奋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只要能满足这一需要,个体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人的潜能得以表现和发展,人才会有最大的满足。
因此,管理上应创设良好的环境与工作条件,以促进职工的自我实现,即潜能的发挥,强调通过工作本身的因素,即运用内在激励因素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四)“复杂人”假设
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其代表人物有雪恩、摩尔斯(J〃J〃Morse)和洛斯奇(J〃W〃Lorsch)等。
该理论认为,无论是“经纪人”、“社会人”,或者“自动人”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并不适合于一切人。
因为,一个现实的人,其心理与行为是很复杂的,人是有个体差异的。
人不但有各种不同的需要和潜能,而且就个人而言,其需要与潜能,也随年龄的增长、知识能力的提高、角色与人际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不能把人视为某种单纯的人,实际上存在的是一种具体的“复杂人”。
依据这一理论,便提出了管理上的“超Y理论”,即权变理论。
它认为,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应该依据组织的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提出了管理人的X-Y理论。
1960年,他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方面面》,进一步系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该书被专家们奉为行为科学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
道格拉斯〃麦克雷戈人性假设内容
人性假设:X理论 vs. Y理论
传统观点(X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X理论完全依赖对人的行为的外部控制,而Y理论则重视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
这种差别就是把人作为孩子来看待还是作为成年人来对待
一、性恶论——X理论
一般认为,性恶论由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提出,继而为法家代表韩非所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有其深远影响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人都有“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本性,“人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佚”。
性恶论和义利观是相联系的,它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意义。
无独有偶,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它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就是认为人性是恶的,因而必须采取全过程的控制方法。
现代“性恶论”即是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1957)一书中提出的“X理论”。
它是对西方传统人性假设——理性经济人的概括。
X理论认为,一般人天性厌恶、回避工作;对大多数人必须运用强迫、控制、督促及惩罚,才能驱使他们努力于组织目标的达成;一般人宁愿被领导,而避免担负责任。
这与中国古代的性恶论有着极为相似的一面。
二、性善论——Y理论
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
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而在西方,在X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胡萝卜加大棒”管理在西方风行一段时期即遭到多方的诘难与批判。
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是将人类病态行为误为常态,倒果为因,因而提出与之相对的Y理论。
假设认为,一般人的天性并非好逸恶劳,人对于工作的喜恶视工作的情况对他是一种满足抑或一种处罚而定;外在的控制和惩罚不是唯一使人朝向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方法,人对自己所承诺的目标可以作自我控制与努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是能主动担负责任的;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的想象力、创造力,但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由于外界的原因只是部分地得到发挥。
Y 理论与性善论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它们都肯定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美好的,并把管理工作寄望于人们的精神追求与满足。
这一理论是对管理中专制关系的极大冲击,它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的管理而轻忽人的管理是一次极大的补充,从而使管理科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给管理实践以新的启迪。
三、人性可塑论——超Y理论
孟荀对于人性的不同假设,其实只是对于人性不同层面的把握。
以我们今人的观点观之,所谓人性乃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既包括人之所以生存的自然属性,也包括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属性。
孟子强调了后一点,因而言“性善”;荀子、韩非则突出了前一点,因而言“性恶”。
其实中国古代管理人性论的最大特点,
就是认为管理不仅是对于人性的适应过程,而且是对于人性的塑造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可塑论,孔子是这一理论的首倡代表,他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6‟。
告子承继这一思想,认为人性是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其或善或恶的分化完全取决于人的后天行为,“性犹湍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因此“性无善无不善”。
人性是复杂的,绝不可简单地用性善或性恶来解释,也不能只用X理论(经济人)或Y理论(社会人)来解释。
人性可塑论——超Y理论这种人性假设认为人之善恶有别,不可一概而论。
因此,世上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方法。
利用经济激励的方法当然可以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但是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可能主要不是金钱,而可能是娱乐、社会地位或者是受到社会的尊敬等因素。
性恶论(X理论)与性善论(Y理论)是互为联系补充的。
一个管理者要想进行有效的管理,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其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
这成为日后权变管理学派的直接思想来源。
然而,由于中西管理人性论的提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背景不同(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管理类型不同(国家管理/企业管理),因而又呈现出种种相异之处。
在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只是必要的前提,强调的是依据其人性假设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改变组织环境以适应人性。
在这里,人性是一个不可变的因素。
在中国传统的人性假设中,人性是整个管理活动的中心。
管理实践中,不仅需要对人性作出或善或恶之判断,更强调进行去恶扬善的人性塑造,对人性进行必要的教育与调适,所谓“化性起伪”、“存心养性”。
是塑造人性还是适应人性,这正是中西管理人性假设的重大分歧所在。
四,总结
人性假设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人的不同认识,与所处环境及时代的有关,这些人性假设都有自己的道理,强调人性的某些方面特征,但这几种“人性假设”在提出管理措施偏重于从管理者出发,致使人性假设理论即使是“现实人假设”(Real Man)几乎将所有人的可能特征全部描述出来,提出的对策仍无法真正实现和谐管理,况且管理上不可能研究人性的全部特征,现实管理只能注重人性中影响管理最重要的某些方面,使得管理能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取最大的效益。
所以,我们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寻找影响人行为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最终实现和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