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8cbac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2.png)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1、父母要端正认识父母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及早学会独立,切不可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2、使孩子树立生活自理意识孩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从行动上主动地配合父母的培养,也会使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时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效果。
3、树立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该自己做,这是为自己服务的,而不是帮爸爸妈妈做的。
比如孩子自己收拾房间了,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房间啦!而不再说真棒,都能帮妈妈做家务啦!从而让孩子知道,他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做的。
4、循序渐进,慢慢养成自理能力迅速提高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很难,家长们可以安排一个进度表,来慢慢增多孩子的任务。
比如让孩子先学会自己用勺子吃饭,做到不漏到外面,再慢慢学会用筷子、端汤等。
5、体验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培养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父母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孩子积累自信心,体验独立做事的成就感。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外出旅行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行李。
收拾过程中,父母不需要动手,仅在一旁观察即可。
对于第一次收拾,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一些方法和步骤。
6、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断奶”到了本该“断奶”的阶段,很多父母却舍不得孩子从自己身边分离。
与其说是孩子依赖父母,倒不如说是父母自己不愿意与孩子“断奶”。
陪孩子睡,自己才能睡得香;喂孩子吃,自己才能安下心;围着孩子转,自己才能不无聊。
父母需要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要试图去霸占他。
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们只是有机会照顾而已。
所谓的“断奶”,其实需要父母对孩子“狠心”一点,少一些留恋和牵挂,给孩子多一份信任,相信他能处理好,能应对幼儿园的生活。
7、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参加户外的烧烤活动,烤肉之前让孩子一起串肉,一起劳动,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独立做事情。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14b0de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6.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成为了父母的重要任务之一。
自理能力不仅能够让孩子更加独立,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 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非常重要。
一个整洁有序的房间可以鼓励孩子保持整洁并有条理。
将孩子的衣物、书籍、玩具等摆放在明显的位置,为他们提供一个方便找到和放置物品的空间。
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例如,规定固定的作息时间,包括早上起床、吃饭、洗漱、做作业等。
这样的规律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养成自觉完成任务的习惯。
3. 分配家务任务家务活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绝佳机会。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可以分配一些适合他们负责的家务任务。
例如,幼儿可以负责整理自己的玩具,擦桌子等简单的任务,而年长一些的孩子可以帮忙清洁书房、洗碗等更复杂的家务活。
通过参与家务,孩子将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分配时间和责任心。
4. 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应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立刻插手。
例如,当孩子找不到鞋子时,可以引导他们回想最后一次放鞋的地方。
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5. 独立完成日常生活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是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无论是穿衣、洗漱、吃饭还是整理书包,家长都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自己完成。
切忌对孩子过于呵护,让他们面对困难时能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6.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夸奖在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夸奖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他们的自理努力和成就,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是被认可和赞赏的,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理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关注。
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分配家务任务、鼓励孩子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以及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夸奖,父母们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独立和自信。
【儿童潜能开发】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儿童潜能开发】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5fa28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5.png)
【儿童潜能开发】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吃饭的自理当孩子能用调羹喝茶时,就可以转用筷子了。
已经开始他就可以用筷子搓着饭入口,渐渐就学会用筷子夹菜,至4岁时就可以自己放撕了。
2、穿、脱衣服的自理对于近3岁的孩子可以已经开始穿衣训练,先使他研习穿无扣的衣服,然后自学有作扣子。
为了并使自学穿衣有意思而易学,家长何不吃饭孩子一起玩玩穿着外套的游戏,这里了解一套口诀,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一边读口诀给孩子听到,一边吃饭孩子练:第一步,穿衣很直观,外套先放平。
右领靠着我,袖子摆两边。
第二步,左手进左袖,右手进右袖。
第三步,双手向上举,头儿微向前。
往后翻筋斗,扎不好即为顺利完成。
除此之外,孩子在4岁时可以建议他自己学会穿好衣裤鞋袜,5岁前后学会结活扣,6岁时会找出结死了的鞋带。
3、培养幼儿主动入厕很多家长对孩子不安心,害怕孩子自己脱裤子、擦屁股顺利完成没法。
其实每个人的蜕变都须要锻炼身体,您不给他机会,孩子永远蜕变没法。
做为家长一定必须坚信自己的孩子,他们就是很精明的。
在教导幼儿擦屁股时,家长可以先示范点,然后使幼儿自己练,这里一定必须特别强调孩子从前往后擦拭。
4、个人卫生的自理小孩子就是很讨厌刷牙的,家长针对这个特性可以教导孩子自己刷牙,刚开始时,训练孩子自己用流水冲手,用毛巾诖干活,逐步发展至用肥皂或洗手液刷牙,自己搓洗大毛巾去擦拭手。
在孩子牙完稿后,就可以教导他洗手,先不要用牙膏,漱口水也必须就是热水或纯水,渐渐地并使他培养早晚洗手的习惯。
在孩子学会调侃漱口水之后,再在牙刷上挂一点儿童牙膏去洗手。
孩子至5岁时,可以使他研习着洗脸一些小东西,例如自己的袜子、手帕等。
2导致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1、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教育任务全系列依赖长辈和幼儿园。
这这就引致了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尤其之差。
2、有些家长和祖辈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孩子,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形成了依赖心理。
3、有些家长缺乏恰当、有效率的教育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庭教育的秘诀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庭教育的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28b6e8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8.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庭教育的秘诀在当今社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自理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加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家庭教育的秘诀。
一、鼓励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家务活动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
例如,可以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洗碗、擦桌子等。
通过参与家务活动,孩子可以学会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
孩子们需要有机会独立决策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表,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作业,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三、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对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设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同时,家长也可以教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尽量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这将有助于孩子培养自己的计划能力和时间观念。
四、教会孩子独自处理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逐渐教会他们独自处理问题。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冲突时,家长可以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然而,家长不应该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这将帮助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础。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例如让孩子养成定时刷牙、洗手、整理床铺的好习惯。
此外,还可以教导他们正确饮食、规律作息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问题,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
孩子自理能力培养总结(精选5篇)
![孩子自理能力培养总结(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4fe3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f.png)
孩子自理能力培养总结(精选5篇)1.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培养。
以下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1. 在孩子4岁以后,父母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务活给他们做。
2. 让孩子自主选择衣服、鞋子等日常用品,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
3. 教孩子如何自己洗澡、刷牙、洗脸等,让他们学会保持卫生。
4. 给孩子一些自由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玩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5. 鼓励孩子做决策,让他们自己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青少年自理能力培养指南对于青少年来说,自理能力更是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以下是青少年自理能力培养指南:1. 让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合理规划日程表。
2. 在家庭生活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比如做饭、购物、洗衣服等。
3.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4. 给予孩子信任和支持,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
5. 教育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早起、健身、阅读等。
3.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下面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1. 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鞋子、收拾书包等。
2.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超市买东西,让他们学会购物。
3. 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学会自己承担后果。
4. 鼓励孩子多运动,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
5. 让孩子自己做家务,比如打扫卫生,洗碗等。
4. 如何让孩子自理能力更加强大?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日常实践来培养和巩固。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让孩子的自理能力更加强大:1.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2. 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主选择和决策。
3. 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提高他们面对陌生人的自信心。
4. 带孩子去旅游、探索等,让他们体会独立的快乐。
5. 家庭生活中多参与家务,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5. 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的方法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从小养成,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的方法:1. 让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事,如垃圾分类、摆放餐具、把玩具收拾整齐等。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1979f6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7.png)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即将步入幼儿园了,却还需要父母给他穿衣服,喂他吃饭,给他刷牙等等,那面对孩子的力能比较差,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呢?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1.父母要端正认识父母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及早学会独立,千万不要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2.给孩子提出要求孩子有需求,大多家长都会有求必应,而教育孩子时,家长应该也给孩子提出需求,对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有帮助。
比如告诉孩子要在出门前自己穿衣服,穿衣时要注意搭配的问题,当家长提出需求时,孩子会根据家长的要求去做事,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也能提高他的自理能力。
3.灌输自我意识很多孩子因为家长的过多关注,会认为我的事情就是我爸妈的事情,如果我不会做,我爸妈就必须给我解决,这种不良的思维方式,严重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
改变孩子的坏习惯,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自我意识,比方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帮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不仅能提高他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的自理能力。
4.简单的衣物自己洗孩子上小学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家长可以教他正确的洗衣步骤,轻薄的小件衣物可以让他自己洗。
在洗衣服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辛苦、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满足感,也能让他更加体谅父母。
5.自己洗澡让孩子自己洗澡也是培养他自理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5至8岁是培养孩子自己洗澡的好时机。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性别意识会逐渐觉醒,可能会更加看重隐私,让孩子自己洗澡也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孩子刚开始自己洗澡的时候,家长要陪在他的身边,告诉他正确使用沐浴露和搓澡的方法,孩子手短,背部清洗有难度,家长要帮助他完成。
6.给孩子树立生活自理意识孩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从行动上主动地配合父母的培养,也会使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时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效果。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6541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4.png)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独立生活至关重要。
自理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技能、情绪管理、责任意识等方面,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培养。
以下是一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1.为孩子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在孩子的房间或家庭活动区域设置适宜的书桌、书架和教具,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
提供一些合适的读物和玩具,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未来的自理能力培养十分重要。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孩子按时睡觉、醒来、吃饭等习惯。
3.分配孩子的家务任务: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合理安排一些家务任务。
例如,给小孩子洗碗、整理玩具等简单的任务,让他们逐渐养成自理的习惯和责任感。
4.鼓励孩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父母在孩子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时应该给予适度的支持和鼓励,但是也要逐渐减少对他们的干预。
比如,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洗手、梳头等,培养他们独立处理自己的事务。
5.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孩子的自理技能:带孩子一起去超市、商场购物,让他们亲自选择商品、结算款项。
在家里学习烹饪和整理房间等实践活动中,指导孩子学习使用厨具和清理工具。
6.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父母可以通过听取孩子的观点、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的自我决策和管理能力。
比如,让孩子参与规划家庭旅行的行程安排,鼓励他们自己管理零用钱等。
7.教育孩子理解并应对情绪:教育孩子认识不同情绪,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技巧。
父母可以用身边的例子告诉孩子,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正确表达和适当应对才是关键。
8.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父母可以制定一个孩子的时间表,帮助孩子充分了解时间的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通过按时完成任务和外出计划的规划,帮助孩子掌握时间管理的技巧。
9.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和失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但同时也要接受他们的错误和失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20f49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f.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当孩子要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等事情时,给他足够的动手空间,不要抢着去帮孩子。
即便他的不够好,不够整洁,也不要批评,要多鼓励。
2、当孩子想要自己做一些复杂的事情时,尝试的给他一些帮助,确保孩子的安全便可,不要过多的干涉。
如果进行完毕,同时记得让孩子学会整理起来,比如玩游戏、玩玩具等。
3、家务对孩子而言,并非突然想起来的,需要父母加强孩子的积极性,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帮助,适当的给予帮助。
4、多在孩子的面前赞美孩子,当他听到自己被赞美,也会因为被赞美而感到骄傲。
5、即便孩子独立完成的只是一件小事,也要当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进行赞美,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恭维。
6、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直接去帮孩子解决,只是给他听过一些解决的方案,即便孩子没有做好,也要夸赞他。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后果:1、孩子会越来越懒。
当家长将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之后,孩子自然而然会大撒手,每件事情不会操心,交给自己的父母来完成,这样的孩子,不但自理能力无法得到锻炼,还会越来越懒,成长为一个诸事有所依赖的孩子,因懒惰而滋生的连续问题也会逐渐显露出来,将来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化,还会影响人际交往。
2、孩子可能会缺乏主见。
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在收拾自己的房间、衣服时,就会考虑怎么去摆放、怎么处理空间,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自理能力时,孩子会产生对所做事情的看法,变得越来越有主见,对于今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快速处理,应变能力也会较其他孩子要好一些。
3、孩子会缺乏感恩的情怀。
孩子将自己的生活打理都寄托在父母身上,自然不会对家庭中的事情太过在意,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对责任心的培养,而凡事拜托家长完成,也难以理解家长在做事情时所承受的辛劳程度,因而,孩子会更加自我,缺少对家长行为的理解,变得自私冷漠而不会拥有感恩的情怀。
10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
![10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bcb3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d.png)
10个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3-6岁不仅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那么小的孩子,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其自理能力?今天,我们就谈谈有哪些好的办法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
家中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
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就说吃饭,孩子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
但在家里,家长常喂孩子,结果孩子吃饭慢吞吞,自理能力差。
正确做法是创设与幼儿园相对一致的生活环境,比如关闭电视,一家人一起吃饭,鼓励孩子独立吃饭。
2.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作为家长,你既不需要购买专门的器材或操作手册,也不需要刻意创设一个环境。
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妈妈买菜、孩子可以剥豆子等等,数不胜数。
3.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3-6岁是主动对内疚,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活动主动感和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简单来说,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行为,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
4.家长放手,坚定地相信孩子的能力对于孩子,很多家长很难百分百去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成人常说:“你还小,这个不行的;等长大了,你就能做。
”正因为成人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吃饭吃得不好;当孩子穿衣服能穿一个多小时;当孩子倒水打翻杯子……家长处处为孩子“解决琐事”,以至孩子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
5.适当地示弱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们都是超人,什么都会做、都懂。
事实上,大人也是普通人。
如果在生活上,成人对各种事情都包办代替的话,那么,当你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拒绝你。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参与其中,更积极地去做,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过程。
6.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得到现在社会,很多家长双方都是工作族,所以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祖辈帮办代替。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9746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5.png)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开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础,要从小就培
养孩子自理能力,家长要坚持自律,并且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2.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础,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自主能力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础,家长要
帮助孩子培养自主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作主,做事情自己决定。
4.培养孩子合理规划能力。
合理规划能力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础,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合理规划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学会分配自己的资源。
5.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
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自己工作。
6.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
方面,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
精力,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
7.培养孩子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家
长要帮助孩子培养合作精神,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协调自己的行为。
在家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家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0cd8c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e.png)
在家里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家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自理任务:为孩子制定一些简单的自理任务,如穿衣、洗脸、刷牙、整理玩具等。
让孩子明白这些任务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2.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自理任务,不要急于帮助他们。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3.以身作则: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自己要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
孩子会通过观察家长的行为来学习如何自理。
4.逐步引导: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引导他们学习更复杂的自理技能。
例如,先让孩子学会穿衣服,再逐渐教他们系鞋带等。
5.激励与奖励:当孩子成功完成自理任务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如表扬、拥抱或小礼物。
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动力。
6.耐心和理解:孩子在学习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理解,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7.培养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如定时刷牙、洗脸、整理书包等。
这将有助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律。
8.家庭合作:让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通过以上方法,家长可以在家里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帮助他
们成为独立、自信的个体。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ef2bc164a0116c175e0e48df.png)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对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及时进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生活、学习和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想办法自己解决。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的照顾,让他学会生存。
3、培养学习方面的操作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让孩子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以及其他用具等。
5、培养时间观念。
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且努力做好;不该做的事不要做,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要让孩子明白10分钟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
6、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如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防触电、溺水;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礼物;掌握基本的紧急情况的自救、求救方式。
7、训练生活自理能力。
主要掌握几点原则:训练由易入难,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监护下,不断增加难度和危险项目的训练;作为父母,态度应该是无论孩子是否学会,都要沉住气让他们去做,父母可在一旁保护和指导,让孩子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新事物;孩子能做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去做,大人不要包办代替,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自立、自信和热爱生命的人。
有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建议总结
![有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建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c92adc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5.png)
有关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建议总结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每个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自理能力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能够让孩子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建议:1.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参与简单的家务活动,例如整理书桌、收拾玩具等。
通过这样的参与,孩子能够逐渐学会自己做事情,并且培养起自主意识。
2.分配适当的家务任务: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家长可以适当分配一些家务任务给孩子。
例如,年幼的孩子可以帮忙洗碗、叠衣服等简单的家务活动,年长一些的孩子可以负责整理房间、洗衣服等更复杂的任务。
家务任务的适当分配有助于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并培养自理能力。
3.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着手。
家长可以教导孩子每天按时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整理等基本的生活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孩子逐渐养成自理的好习惯。
4.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孩子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指导。
家长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的方式教会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思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在孩子独立完成项任务之后,家长可以适时地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孩子保持积极性。
5.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理能力不仅仅是孩子学会了做一些家务活动,还包括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这种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家长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应该逐渐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责任。
例如,让孩子自己负责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决定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这样的给予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并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八大策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八大策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eeec7bf2e3f5727a4e962c9.png)
八大策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往往只顾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过分宠爱,事事包办代替,结果使孩子独立性较差。
因此,家庭教育非常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下面就总结一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八大策略,希望家长能够从中受益。
策略一:游戏法把这个放在首位,是因为孩子不喜欢枯燥无味的东西,对于枯燥无味的东西他不会有兴趣也不会坚持,所以我们利用游戏的方法来使他产生兴趣。
比如孩子要学吃饭,我们就可以给他说把菜和饭搬家,把它们搬到肚子里去看谁搬得快,而且不掉在地上。
还有让孩子收拾玩具,把玩具放在一个玩具架上,留个记号,什么车放在什么位置,每次玩完以后,就告诉他把小汽车送回家,他就知道哪里是小汽车的家,哪里是小娃娃的家,每次玩完了就让他善始善终。
还有为了让孩子学会吃饭的技能,我们可以把大可乐瓶子挖一个小嘴,拿小条贴一个小眼睛,然后用小盘或小勺给他做点小豆子,或者是弄点纸让他给它喂饭,让他练习怎么喂饭,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练习夹东西,想法用一些游戏来吸引他锻炼他学习技能。
策略二:儿歌法就是把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些技能编成一些小儿歌,一边说一边做。
比如穿裤子,可以编一个儿歌,“两座山洞前边站,两列火车向里钻,呜的一声开过去,两个车头又见面。
”如果孩子不愿意穿衣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个儿歌,这样孩子就会很高兴,就会自己做了。
洗手的时候也可以编个儿歌等,这样孩子比较能容易接受。
策略三:故事法可以参考故事书,也可以自己随机应变根据孩子的情况来编个小故事,讲给他听。
策略四:观察法有一些技能要传授给他,让他观察,看妈妈洗袜子是怎么洗的?爸爸整理书柜是怎么整理的?如果孩子看大人的觉得没劲,还有一个办法,家里如果有录相机把大人做事的过程录下来,放给他看,爸爸在做什么?妈妈在做什么?他一看也会很高兴。
策略五:竞赛法我们成人可以和他比赛,看谁吃得碗干净,或是谁整理的床铺更整齐,也可适当的给一些鼓励和表扬。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7c9f3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1.png)
如何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方法
1.给孩子提供尝试自理的机会。
为孩子提供尝试自理的机会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家
长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自理任务,例如让孩子自己洗脸、刷牙、穿衣服等。
在孩子尝试自理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适时地给以引导和指导。
2.鼓励孩子探索并试错。
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不仅仅是简单地指导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更
重要的是要鼓励孩子探索并试错。
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尊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尊心是让孩子独立自主和自理能力的关键。
家
长可以让孩子负责自己的生活事务,例如自己的日常用品和金钱管理等。
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
值和重要性。
4.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良好的沟通关系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基础。
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
好的沟通关系,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
鼓励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例如让孩
子参与家务活动或者烹饪,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理解生活的重要性和自理
的必要性。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协作和沟通。
总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指导。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让孩子逐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3cb4e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e.png)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孩子人生发展中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 从小事开始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家长首先需要从小事开始,逐渐引导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日常事务。
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洗碗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同时也让他们逐渐明白自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提供合适的指导在引导孩子处理日常事务时,家长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孩子学习如何收拾房间时,可以告诉他们先整理床铺,接着归类玩具等等。
通过这样的指导,孩子能够更加有序地完成任务,还能学到合理的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
3.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在孩子逐渐掌握一项自理技能之后,家长应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事务。
比如,孩子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自己穿搭起来。
这样的经历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4. 倾听孩子的观点和需求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家长要倾听孩子的观点和需求。
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在处理事务时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如果孩子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想法,家长可以适度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鼓励孩子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5.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并找出解决方法。
例如,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某件事情时,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审视问题,并共同探讨各种解决方案。
这种培养方法能够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未来面临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家长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然而,家长在培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耐心和耐心再耐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耐心再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dc151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6.png)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指孩子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如个人卫生、穿着、进食等。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独立性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一、个人卫生的培养个人卫生对孩子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
例如,他们可以教孩子正确刷牙的方法和频率,养成每天刷牙两次的习惯。
此外,教会孩子洗手的正确步骤和时机,如饭前、上厕所后等,也是培养个人卫生的重要一环。
通过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技巧。
二、穿着的培养学会穿衣服是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开始,父母可以让孩子逐渐学会穿脱衣物。
首先,给孩子选择简单易穿的衣物,如弹性舒适的T恤和松紧带的裤子,使他们可以更容易地掌握穿脱技巧。
然后,教孩子如何正确地穿衣服,例如将头伸进领口、用双手穿过衣袖等。
有耐心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帮助他们逐渐掌握这些基本技能。
三、进食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包括了进食方面。
在进食过程中,父母可以教会孩子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如使用叉子和勺子等。
同时,教孩子如何正确切割食物,养成独立用餐的良好习惯。
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自己清理餐桌和洗涤餐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卫生习惯。
四、整理个人物品的培养孩子会有自己的玩具、书籍和衣物等个人物品,父母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整理和保管这些物品。
例如,给孩子提供一个具有明确分类的存放空间,指导他们学习将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并告诉他们每次使用完后需要将物品归位。
通过这样的培养,孩子可以学会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培养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
五、解决问题和自主决策的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意味着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父母可以在他们自理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如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衣服、护理自己的个人卫生产品等。
同时,当孩子面临一些问题或困难时,父母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b481c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5.png)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很多家庭中,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
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让孩子失去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
家长应该明白,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培养他们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创造锻炼机会家长要善于创造孩子锻炼的机会。
比如,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洗澡、收拾玩具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洗菜、剥蒜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完成任务。
三、给予鼓励和表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表扬。
当孩子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
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也不要严厉批评,而是要耐心指导,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不断进步。
四、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五、做好示范和引导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
因此,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示范,让孩子看到自己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的。
同时,家长还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更好地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七、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是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家长要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长。
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教育孩子如何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事务。
比如说,在孩子起床后,父母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整理床铺,穿戴衣物,这样的小事情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管理自己的日常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只重视对独生子女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常溺爱孩子,孩子一切生活由大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大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做一件事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
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美国儿科权威詹姆斯博士说过:“依赖本身就是滋生懒惰,精神松懈,懒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
”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由此可见,当前少年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还是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中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溺爱、娇惯的家庭又为数众多,因而使得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有的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不会自己穿衣服,鞋带松了也不会自己系;有的不会扫地、擦桌,学校的值日也是非家长代劳不可;甚至连红领巾也要妈妈帮忙戴,如果散了,就只能放在口袋里等着别人帮助了。
怪不得日本人会对中国的孩子下这一定义:中国这一代的孩子远远比不上日本。
如此现状,不得不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磨练一休,让他当和尚,独立生活。
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磨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话:“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
”一休的母亲让小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时候,父母应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做父母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
但父母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教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自立的能力。
如果做父母的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脑都束缚起来,孩子将什么都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父母,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就不会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或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断送他们的锦绣前程。
刘少奇同志教育子女们“管放法”更值得我们学习。
刘少奇要求子女是很严格的。
1964年夏季,王光美在河北省新城县蹲点。
为了锻炼15岁的女儿平平,刘少奇特地写一封信让她送去,并嘱咐秘书,不要给她买车票,不要送她去火车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到车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
秘书感到很为难,他想,平平毕竟是个小孩子,而且从未出过远门。
刘少奇看出秘书的心思,就对他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
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去干。
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
”既“管”又“放”,对立统一。
"刘少奇简单明白的几句话,说出了教育子女的辩证法、相比之下,我们许多父母就没有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有的父母只“管”不“放”,一管到底,什么都管,自幼时管吃饭、管穿衣、管睡觉、管游戏,上学后又管接送、管学习、管作业、管书包、管文具,一直管到上中学、上大学,把行李送到宿舍后还千叮咛万嘱咐……如此管法,可说是全部包办代替了。
“管”的结果不过是“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下一代的明天,我们要将孩子从“怀抱”中放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自立的锻炼机会。
为了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对父母有以下几条建议:●父母要端正认识。
父母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及早学会独立,切不可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
●让孩子树立生活自理意识。
孩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从行动上主动地配合父母的培养,也会使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时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效果。
●给孩子提供独立锻炼的机会。
在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使他在种种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培养。
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活动特征。
因此,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其自理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
●教给孩子一些应急应变的方法。
父母可以经常设想一些特殊情况,向孩子提问,在孩子回答基础上教给孩子一些特殊处理方法。
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充分相信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看见大人在做事会要求试做,如洗碗,擦桌等。
这时候,一定要给他们机会,并鼓励孩子要好好做,干得好。
让他们觉得做事的乐趣。
这样,孩子们才会乐于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二、"多表扬,少指责。
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有时做的事不能像大人所预料的一样,这时,我们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给予表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的实践中掌握方法。
三、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在做事中遇到的困难,家长与老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们及时改正,而不要为此把事包揽过来,让孩子失去信心,从而产生依赖心理:反正有人会帮我做的,我不会干不要紧。
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形成很大的阻碍。
相关链接小学生自理能力堪忧吃橘子家长剥皮、上学书包由家长背、参加课外培训由家长陪……这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学生过度依赖家长”的现象正像一种流行病一样在很多家庭蔓延。
日前,对南京市一家以青少年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大型社会办学点的调查显示,约有90%的学生由家长护送到教学区门口,有的孩子甚至由多位家长护送,只有约10%的孩子自己前来上课;在参加培训的学生中,自己背着书包的只有60%,家长背着书包的占到了40%左右。
不少家长不顾管理人员“孩子能自理,家长请留步”的劝阻,执意强行闯关,以种种理由非要将孩子一直送到教室里才放心。
一位中年男子带着自己三年级的女儿冲过门岗,管理人要求他停下来,可该男子竟说“小孩弄不清教室在几零几。
”不少家长更是编出种种理由,帮孩子背着书包送到教室。
上课铃响过后,还有家长和学生陆续赶来,部分迟到的学生仍是不急不慢,家长却听之任之,当管理人员催促学生快点时,家长却说:“这孩子早晨起不来。
”家长们似乎把参加课外培训当成了一种时髦,至于孩子能不能学到知识好像并不重要。
过分包办让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小学生学习的压力在明显增大,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十分迫切,真正的素质教育离孩子们还非常遥远。
但更让人担忧的是,由于家长过度溺爱、事事包办、孩子缺乏锻炼等导致的学生自理水平下降问题较为严重。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为了提高孩子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家长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从小接受应有的锻炼,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能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自己能处理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否则,一切由家长包办,会让孩子产生惰性,丧失自我分析、自我辨别、自我处理的机会。
外国人如何教孩子自立在中国父母眼里,外国孩子的自立能力总是很强。
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们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
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
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
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
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个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语言。
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在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
在瑞士,长期依赖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联邦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
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比如全家人外出旅行,无论多么小的孩子,都无一例外的背上一个小背包。
要问为什么,父母会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已来背。
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
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以及一大批独生子女的长大成人,何止是小孩子,有越来越多的大孩子也都丧失了自立能力,人们还半开玩笑地称之为“吃老一族”。
长此下去,受害的何止是孩子自己和你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