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突综合症

合集下载

茎突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茎突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析 。结 果 :9例 茎 突综 合 征 患 者 经 临床 症 状 、 1 口咽 部 触 诊 、 像 学 检 查 ( 突 正 侧 位 片 、T三 维 成像 ) 诊 后 , 行 影 茎 C 确 均 茎 突截 短 术 . 后 随 访 6个 月 以 上 , 中 治 愈 1 术 其 3例 (8 %) 显 效 4例 ( 11 , 效 2例 (05 ) 总有 效 率 为 6. , 4 2 .%) 无 1. , %
11 一般 资 料 l . 9例 中男 8例 , 1 女 1例 ; 年龄 2 — 5
5 8岁 , 均 3 平 9岁 ; 中单侧 1 , 侧 8例 。 程 2 其 1例 双 病
个月 4年 , 均 1 平 . 。病 例均行 咽部触诊 , 中单 5年 其 侧 9例 、双侧 3例 可 于扁桃 体窝 处 触及硬 条 索状 物 且 有压 痛 ; 、 侧 各 5例 行茎 突正侧 位 片 , 9例 单 双 余 行 螺旋 C T三 维成像 。均行 茎 突长 度 测量 ,为 33 . ~
8 .%。结 论 : 突 综合 征 的诊 断 明 确 后 , 口咽径 路 行 茎 突 截 断术 是 治 疗 该病 的有 效 方 法 。 9 5 茎 经
关 键 词 茎 突 综 合 征 ; 口咽 径路 ; 突截 短 术 茎
中 图分 类 号 R 6 72 文 献标 征 , al 是
茎 突 综合 征 在 耳鼻 喉科 并 非 罕 见 ,其 症 状有 : () 1 远端 伸 向内 、 、 方 , 前 下 呈弯 曲状 , 向扁 桃体 窝 伸
或其 附近 , 出现 咽异 物感 、 可 咽部 疼痛 、 有关 肌 肉 、 韧
带 或其它 神经 出现相 应 的刺 激症状 。 2 过长 茎突压 () 迫 颈部动 脉影 响血液循 环 . 引起 区域 疼痛 或耳 痛 、 耳 鸣 。 度 向内可压 迫颈 内动脉 、 过 向外偏 斜可压 迫颈外 动 脉【 ” 。 临 床上茎 突综 合征 的诊 断依 据 : 1 ( )临床 症状 : 如顽 固性 咽 痛 、 部异 常 感觉 、 痛 、 痛 等 ; 2 体 咽 耳 头 () 征: 手指 触 诊 扁桃体 可 触 及硬 条 索状 物 ;3 影 像 学 () 检查 :茎 突正侧 位 片或螺旋 C T三维成 像 ;4 l ( )%利

茎突综合征17例治疗论文

茎突综合征17例治疗论文

茎突综合征17例治疗体会475002河南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茎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7例茎突综合征的病例,从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12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7例患者于扁桃体切除术中触及过长的茎突。

单侧发病者8例,双侧9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

术后症状均不同程度减轻。

随访0.5~1年,痊愈11例(15侧),治愈率58%;好转5例(9侧),显效率35%;半年后症状复发1例(2侧),无效率8%。

结论:对于咽痛患者除进行必要的咽部检查外,还要进行咽部触诊或放射线检查,避免误诊误治。

口内径路行茎突截短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茎突综合征口内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07关于“茎突综合征”的命名有:“茎突过长症”、“茎突痛”、“茎突过长所致的舌咽神经痛或耳痛症”、“症状性过长茎突”等。

该综合征由eagle于1993年最早报道,也称为eagle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导致与邻近血管、神经、肌肉等相抵触,引起咽喉痛、咽异物感,颌下、颈侧、枕顶、耳部、头面部、肩背部等部位不适或疼痛和唾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见于成年人。

1999~2009年收治茎突综合征病人17例,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8例,女9例,单侧发病者8例,双侧9例。

年龄25~62岁,平均42.4岁。

7例主诉为咽痛,转头或头部活动时加重,颈部及背部或耳部等部位疼痛不适5例,咽部异物感者9例,转头时感眩晕头痛者1例。

病程3个月~8年。

7例患者以“慢性扁桃体炎”入院拟行“单纯扁桃体切除术”,术前检查见患侧扁桃体ⅰ度2例,ⅱ度5例,既往反复急性扁桃体发作史。

未行口咽部触诊检查及茎突相关放射线检查。

10例患者以“茎突综合征”入院,术前均行口咽部触诊,触及过长茎突,行茎突螺旋ct或茎突侧位片示患侧茎突长度3.6~4.8cm。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茎突综合征(SPS)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头晕,偶有伴发晕厥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亦称Eagle综合征。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搜集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临床拟诊为茎突综合征并经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证实为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28例。

患者男13例,女15例;年龄为28-65岁,平均38岁;病程6个月-1年,分别有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头晕等症状。

设正常对照组20例。

1.2仪器与方法:1.2.1仪器:采用东芝Apoi-lo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

1.2.2方法:受检者超声检查时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先行颈部二维超声(探头频率7.5MHz)清晰显示并测量茎突长度,观察茎突形态。

注意尽量使超声声束方向与茎突长轴垂直,医理测到最大长径。

然后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茎突附近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峰值速度(Vmax)、血管的阻力指数(RI)。

对于肥胖患者或颈部较粗者可改用3.5MHz的探头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彩超检测发现正常人男性茎突长度左侧为27.8±10mm,右侧为28.1±12mm;女性左侧为25.9±11mm,右侧为26.0±13mm。

二维超声显示18例(36例)茎突长度>30mm者30侧,其中有头晕头痛症状的12例12侧颈部血管因此受压颈动脉血流速度增加,血管阻力指数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讨论3.1正常的茎突尖部通常位于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之间,与颈外动脉关系密切。

而且舌下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舌咽神经位于竟如内外侧,所以茎突过长容易刺激邻近血管神经,引起症状。

茎突综合征的原因有:3.1.1茎突过长。

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
头颈部或面部疼痛:当颈动脉受到压迫或磨擦,疼 痛可从一侧下颌角向上放射到头颈部或面部。
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查体:触诊扁桃体区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 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不适之处,并可诱 致咽痛或咽痛加重。
辅助检查
X线:常用正位、侧位片,正位显示角度,侧 位显示长度 。长度的测量:从颞骨下缘测量 到茎突末端,超过3cm可以确定为茎突过长; 或者观察茎突末端是否超过第二颈椎横突。 角度的测量:从茎乳孔向下作一条与颅底平 面的垂直线,测量茎突与此垂直线的偏斜度, 内偏角>15°、前倾角>30°为角度异常(超 过40度角或少于20度角可认为是茎突方位异 常) 。
I型:茎突切除术,67侧,基本从根 部切除茎突;
II型:茎突缩短术,194侧,切除的 茎突小于全长2/3; Ⅲ型:茎突折断术,20侧; Ⅳ型:茎突梳理术,47侧
有时因各种情况或手术条件的 限制,如术者经验问题、器械 问题、病人配合问题、或全麻 病人中开口器的限制.分离手 术有时难以操作,会发生不能 从根部切除.甚至茎突折断的 情形。茎突一旦折断后.继续 分离就变得不可能。而且折断 的茎突往往难以寻觅。如果勉 强寻找,夹持取出,会造成组 织的撕裂和损伤。根据本组病 例经验,认为对此折断的茎突 可以不取出。任其埋于咽旁组 织中。临床疗效没有明显的区 别。若手术当中有一定困难, 可不必追求完全切除茎突,也 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近来有发现茎突不长,而是由于茎突的方 位、形态异常,压迫颈内动脉引起,而且 症状的轻重程度亦与茎突的长度不成正相 关。有报告茎突长达7.0cm并无症状。故仍 以称为茎突综合征为宜。
常见于成年人,单侧患病多见。症状大多 起始缓慢,病史长短不一,自数日、数月 至数年不等,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较易 漏诊

茎突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茎突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青 海 医 药 杂 志 2 1 年 第 4 卷 1 期 00 0 2
常, 形态 ( 出现分叉 、 如 钩状 , 双茎 突 ) 常 , 异 连接 ( 如 少 。过长茎 突如 位 置 比较 深 在 , 不 压 迫血 管 或 神 但 不 茎突根 部与体部 仅为纤 维组织连 接 ) 常 , 异 改变 了原 经 , 引起症 状 者则 无 须 治 疗 。 由于 茎 突综 合 征症
喉发痒感或紧迫感 , 过长茎突可于头前屈或转颈时 发育成 为茎 突舌骨 韧带 , 若有额 外 的骨化 中心 形成 ,
刺激迷 走神经 引起较 剧烈 咳嗽 。 致使该 韧带部 分骨 化 , 突必将 过长 , 全部 骨化与 茎 若 其 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行 甲状腺 、 颈部 、 肝胆 舌骨小角 呈 骨性 融 合 , 间或有 假 关 节 形成 。茎 突 脾胰肾 B超 , 食道钡透、 纤维喉镜、 心电图、 心彩超、 过长则可引起一系列不 同症状 : ①远端伸 向内、 前、
社 ,9 8 15 19 , . 2
肩峰下 撞击 2 征4 例分析
青海省 格 尔木 市人 民 医院骨科 ( 100 李 洪玺 860 ) 摘 要 目的 : 讨 肩 峰 下撞 击 征 的 病 因 学分 类 探 及 最佳 治疗 方案 。方 法 : 病 因 学分 类 分 别采 用 手 1 临 床 资料 按
茎突位 于颞 骨岩部 底 面和乳 突部 相接处 呈 细长 圆柱状 , 其根 部为茎 突鞘 包绕 , 根部 内侧 有茎 突 咽肌
1 一般 资料
2 0例 患者 中 , 8例 , 1 男 女 2例 , 龄 附着 , 突 中部后侧 面有 茎突 舌骨 肌附 着 , 端前 面 年 茎 末
3 O岁 一 8岁 , 均 5 7 平 4岁 ; 病程 5年 ~ O年 , 2 单侧 1 有 茎 突舌肌 附着 。茎突舌 骨韧 带起 于茎 突尖 端 向前 4 例、 双侧 6例 ; x线 显示 茎 突最 长 6 m, 短 3 m; c 最 c 扁 下 附着 于舌骨 小 角 的 弹力 纤 维腱 膜 带 , 突 远端 伸 茎

茎突综合征怎样治疗?

茎突综合征怎样治疗?

茎突综合征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茎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茎突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茎突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茎突综合征怎么治疗?*一、西医*1、手术治疗:1.以手术治疗为主。

基适应症应根据病人情况而定。

茎突过长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不手术。

病人症状明显迫切要求手术者可行之。

手术方法多采用经口咽扁桃体途径手术,或行颈外径路手术切短茎突。

*二、中医*1、中医疗法:1)中药超声雾化方剂:1、银花9g,黄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参15,花粉15g,薄荷9g。

浓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雾化吸入1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2、半夏10g~12g,厚朴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陈皮10g~15g,银花20g~30g,,连翘10g~12g,川贝10g~15g,枳壳10g~12g。

水煎浓缩取汁40ml,雾化吸入,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3、半夏、厚朴、玄参、麦冬、生地、银花、黄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贝、白芍、公英、合欢皮、丹参、甘草,水煎过滤取汁,每次用15ml超声雾化,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2)中药咽后壁粘膜下注射1、复方丹参: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用5~6号注射针头分别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深度以能注药为度,每侧各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板蓝根:取板蓝根注射液4ml,用5号长针头注入咽后壁两侧粘膜下,每侧上、下两点分别注入1ml,每周3次,2周为一疗程。

3、消痔灵:取消痔灵1ml加1%普鲁卡因1ml,行咽后壁粘膜下注射2~4个点,每周1次,4~5次为一疗程。

特别适合于咽后壁滤泡增生者。

3)中药咽后壁喷射取50%黄柏水煎上清液2ml,抽入5ml注射器内,药液温度保持在28℃~32℃,以5号长针头直喷整个咽部及咽后壁,每天1~2次,5~6天为一个疗程。

茎突综合征78例误诊误治分析

茎突综合征78例误诊误治分析
13 确 诊手 段及 治疗 结果 . 7 8例 均 有 多 次 外 院 诊 治 史 ,
生 常考 虑 咽炎 , 忽 略 了茎 突 异 常 。本组 1 而 5例 曾误 诊 为 慢 性扁 桃体 炎行 扁桃 体 切 除 术 , 咽 部症 状 未 改 善 , 诊 但 确
后 行 茎 突 部 分 截 短 术 , 状 消 失 。 部 分 患 者 咽 炎 与 茎 突 过 症
常 致 误 诊 。 咽 炎 是 常 见 病 , 出现 咽 部 刺 激 症 状 时 临 床 医 当
6 5岁 , 平均 3 8岁 ; 病程 3个月 ~2 O年 , 多在 5个月 ~3年 。 1 2 临 床表现 与误 诊疾 病 . 异 物感 、 激性 咳嗽 , 刺 无发 热 , 诊 为 慢性 咽炎 ;3例 表 现 误 1 为 咽部堵 塞感 、 颈部 发 紧如 树 叶贴 附或 痰 黏着 感 , 诊 为 误 咽异 感症 ;5例 有 咽 异 物感 、 桃 体 肿 大 , 诊 为慢 性扁 1 扁 误 桃体 炎 ; 1 单侧 咽部 阵发性 疼 痛伴 同侧 耳 痛 , 诊 为舌 l例 误 咽神 经痛 ; 3例耳 颞 部疼 痛 , 诊 为 乳 突 炎 ; 误 2例 颈部 疼 痛 伴头 晕 , 误诊 为颈椎 病 。
部分 截 断 术 疗 效满 意 。 [ 关键 词 ] 茎 突 综 合 征 ; 诊 ; 炎 ; 桃 体 炎 误 咽 扁
[ 国 图书 资 料 分 类 号 ] R 6 . 1 中 76 2
[ 献标志码] B 文
[ 章 编 号 ] 10 —4 9 2 1 )50 6 — 文 0 232 (00 0 — 30 4 2
慢 性 扁桃 体 炎 ;3例 表 现 为 咽部 堵 塞 感 、 部 发 紧 如 树 叶 贴 附 或 痰 黏 着 感 , 诊 为 咽 异 感 症 ;1 单 侧 咽 部 阵发 性 疼 痛 1 颈 误 1例

茎突综合征诊断标准

茎突综合征诊断标准

茎突综合征诊断标准茎突综合征(Chiari malformation)是一种颅内畸形,通常是指小脑扁桃体和延髓的一部分移位至颅骨大孔内,导致颅内压力增加,进而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和脑干的功能。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本文将详细介绍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茎突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头痛、颈部疼痛、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眩晕、呕吐、吞咽困难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与颅内压力增加、脑脊液循环障碍、脊髓压迫等因素有关,医生在诊断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离不开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颅脑MRI和颈椎MRI。

在颅脑MRI检查中,医生需要关注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颅内脑脊液的循环情况。

而颈椎MRI检查则可以观察颈椎髓管的情况,排除颈椎畸形对脊髓的压迫。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茎突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 头痛、颈部疼痛、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2. 颅脑MRI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移超过颅颈交界处5mm;3. 颅脑MRI显示颅内脑脊液的循环障碍,如颅底池扩大、梭形池变形等;4. 排除其他颅内畸形和颈椎畸形引起的类似症状。

四、诊断注意事项。

在进行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需要综合分析,不能单凭一项指标作出诊断;2. 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如颅内肿瘤、脑积水、颈椎病等;3. 对于疑似病例,可以考虑进行颅颈MRI立位扫描,以观察小脑扁桃体在不同体位下的位置变化。

五、结语。

茎突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在诊断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茎突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茎突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是常 规 检查 法 之一 : 查 者 面对 患 者 , 右 手食 指 用力 触诊 检 以
于该 处 纵 行 切开 咽 上 缩 肌 , 性 分 离 , 露 茎 突 末 端 , 断 钝 暴 切 茎 突舌 骨 韧 带 。 用筛 窦 根 治 的 环状 刮 匙 , 由尖 端 套 入 , 茎 循
【 编号】 17 - 2 0 2 0 )5 b- 5 - 2 文章 6 3 7 1 (0 9 0 ( )0 6 0
肌 附着 , 端前 面为 茎突 舌肌 附着 。 突远端 伸 向内前下方 , 末 茎 位 于颈 内动脉 和颈 外动 脉壁 之间 茎 突附 近还有 舌 咽神经 、 副 神经 、 走神 经和舌 下神 经等 结构 一 般正 常茎 突 的平 均 迷

临床 研 究 ・
20 0 9年 5月 第 6卷 第 l 4期
茎突 综合征 1 临床 分 析 4例
冯 影 . 全 红 邸
( 国医科大 学辽 阳中心 医院 , 中 辽宁 辽 阳 1 1 0 ) l0 0
【 摘要】 目的 : 提高 对茎 突综 合征 的认 识 , 总结茎 突综 合 征 的诊疗 经验 。 方法 : 回顾 性 分析 20 年 6 20 03 月 ̄ 07年 2月
长 度 为 25e , 线 片 测 得 茎 突 的 正 常 长 度 为 25 3 m。 . m X . . e 茎 ~ 0 突 可 能 由 于 发 育 过 程 中 异 常 骨 化 和 茎 突 舌 骨 韧 带 部 分 骨 化
现 的综合 征 但 因其发病 症状 与慢性 咽炎 及 咽易感 症症 状相 似 , 临床上 经常 被忽 视 。我科 于 2 0 故 0 3年 6月~ 0 7年 2月 2o 共 收治茎 突综合 征 1 。现 报道 如下 : 4例

80例茎突综合征手术治疗报道

80例茎突综合征手术治疗报道

茎突的走 向基 本呈 向 内、 和下方 的倾 斜位 。其 形态 以细 前 长圆锥型和结 节型 为 主 , 突表 面有 茎 突舌 肌 , 突舌 骨 茎 茎 肌、 茎突咽肌 、 突舌骨韧带 和茎突下 颌韧带 等附着…。茎 茎 突下端介 于颈内、 外动脉之间 , 附近有 舌咽神经 、 三叉神经 , 副神经 , 迷走神经 和交感 神经 等。茎 突 综合 征是 由于茎 突 较 长或方位 、 形态异常致使与邻近 的血管 、 神经 相抵触所 引 起 的咽部异物感 、 咽痛 、 耳痛 、 颈痛 、 和唾液增 多等系列 临床 症状 的总称 L。茎突可因本身发育 或茎突舌骨 韧带钙化 而 2 J
患者身体条件 尚可 , 能耐 受手 术 , 低蛋 白血 症 , 重贫血 无 严
4李文煜 , 士民 . 阻性 左半结肠癌术 中结肠灌 洗一期切除吻合 杨 梗
的临床 应用. 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0 12 ( )22 20 ,14 :3
8 O例茎突综 合征手术治疗报 道
何兆洋 王 以仁 徐 世 广
等。() 2 吻合 口无 张 力 , 良好 的 血供 , 到 上要 空 , 有 做 口要
正, 下要通。 () 中要彻底 灌 洗 , 3术 充分减 压。结 肠灌 洗与 未灌洗 比较 , 病死率 , 吻合 口瘘 发生率及住 院天数 。前 者明 显低于后者 。( ) j 4 充分 引流 , 吻 合 口及 盆 腔各 置 引 流 在 管。本组有 2例发生吻合 E瘘 , l 因引 流通 畅 , 发生弥 漫性 未 腹膜 炎 , E 自行愈合 。( ) 瘘 l 5 加强 围手术管 理 , 纠正低蛋 白、 水、 电解质紊乱 。合理应用抗生素。( ) 6 每天扩肛 2次 , 使吻 合 口选端肠管排空 , 促进肠蠕动。 总之 , 只要掌握适 应证 , 强 围手术 管理 , 中肠道 灌 加 术 洗,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 I 切除是安 全可行 的。 期

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亦称茎突过长症,它是由于茎突过长、走行夹角、向内偏大而压迫颈内动脉或压迫邻近的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而致的颈部痛、扁桃体异物感等一组症候群。

因此清晰显示茎突长度及方向对该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

1、茎突解剖茎突为颞骨的一部分,为颞骨前下方的一个棒状骨质,位于鼓部下方,乳突尖、茎乳孔的前面。

是有上、下两个骨化中心骨化而成,至中年后两个骨化中心完全融合骨化为茎突。

根据融合发育不同情况将茎突形态分为:①完整型;②分节型;③发育不良型;④未发育型。

茎突走行方向为向前向内。

另外茎突是舌骨链的一部分,它来自reichert软骨的经二支弓部,有4个分开的胚胎部分:(1)鼓舌部;(2)茎舌部;(3)角舌部;(4)舌骨下部。

茎突起于颞骨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远端伸向内、前下方,自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多数较直,少数可有弯曲,正常人茎突长度差异较大。

正常茎突平均长度为2.5cm。

2、茎突过长的原因茎突过长的原因可能为:(1)胚胎时期上述4个胚胎部分连接的异常骨化;(2)茎突的一部分发育成茎突舌骨韧带,若有额外的骨化中心,或韧带部分骨化,可使茎突过长。

3、普通x线摄影方法分别行正侧位拍片。

①正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部稍后仰,听鼻线垂直于暗盒,患者尽量张口,中心线对准鼻尖射入。

②侧位患者俯卧,面部转向对侧,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检侧外耳孔置于胶片中心。

下颌前伸反咬颌状,加大下颌与颈部间夹角,中心线向头侧倾斜l0。

经对侧外耳孔下方3cm处射入。

4 影像学诊断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手段不同,茎突影像表现也不同。

普通侧位片茎突显示于①张口位,位于下颌角切迹上方;②反咬颌位显示于外耳孔下方,颈椎与下颌支之间,向前走行。

茎突cr体层摄影:正位片应和颈椎齿状突在同一层面显示。

茎突测量①长度:以每侧茎突的基底部为起点,至末端的直线距离即为其长度。

茎突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茎突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术。
❖ 其中只有4%-15%的人群有症状 ❖ 茎突起于颞骨茎乳孔的前内方,呈细圆柱状,自
根部向尖端逐渐变细,多数较直,少数可有弯曲 ,与冠状面的角度约25°。
发病机理
➢ 茎突发育过程中发生异常骨化导致茎突过长(以 茎突舌骨韧带最常见);
➢ 茎突形态异常(分叉状、双茎突) ➢ 方位异常(正常,向前内偏斜30°) ➢ 其他因素:局部黏膜瘢痕收缩,如扁桃体术后,
茎突长度、倾角测量MIP
在MPR图像上测量茎突根部中心至茎突未端的距离,即为茎突 长度(图A) 在MPR正位图像上测量茎突中心线与颅底水平的垂直线之间的 夹角,即为向内偏斜角(图B) 在MPR侧位图像上测量茎突中心线与听眶线的垂直线的夹角, 即为向前偏斜角(图C)
影像表现
(注:有学者在用CT测量茎突长度的研究中认为 X线侧位片测量长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大失真。CT 在MPR 像上是测量从根部中点至尖端的距离更具可 靠性,X 线平片则无法清晰显示根部)
解剖
茎突是颞骨在颅底面向下伸出的一个细长的圆锥状的骨 性突起,远端伸向内、前下方,位于颈内/颈外动脉和颈 内静脉之间,基底部位于茎乳孔
解剖
左侧茎突延长,达3.9cm
一般认为,茎突的长度超过3cm,就认为是茎突过长
解剖
❖ 正常长度平均约25-30mm长,如果长度大于 30mm,可以考虑茎突过长,因人而异,常不对 称,一般左侧长于右侧。
均可引起茎突综合征。Fra bibliotek临床表现
1.神经压迫症状 ❖ 咽痛可于头位变动时诱发或加剧,吞咽困难,异
物感,伸舌痛,声音改变,唾液分泌增多,耳鸣 或耳痛。 ❖ 扁桃体窝处触诊,一般可扪及条状或刺状硬突起 ,在转头或伸屈头部时更明显。触诊往往会加重 咽痛等症状。

茎突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茎突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30・ 4
Jun lfCii l n xe m n l d ieV1 N . Ma.0 0 ora l c dEpr e t Me in o. o n aa i a c 9, o5 r2 1
茎突 综 合征 1 9例 临床 分 析
熊奇斌 丁明虹 柴先奇 罗许勇 黄若葵
( 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 民医院耳鼻喉科
p te t t tli rc s y do u n a u r 0 3 t uy2 0 n ti h s tlweertop cieya aye Reut T eln t u ainswihsyodp o essn rmed r gJ n ay2 0 oJ l 0 9 i hs opi r ers e t l n lzd. s ls h e gho c t i a v f
【 bt c】 0 j t e o t yt ic fco s g ata eto sldp cs s d m . t d Te li a f 9 A s at r be i T u e l il etf u i et nf y i r e nr eMe os h ic dt o1 cv s d h cn a e r c r m r to o s y o l h cn a a l
c ls mp o r b iu l le itd at ro e a in i a in s u h i y t ms wee r o c re u i g t e p r d o l w —u o a y tmswe o v o sy a lv ae e p r t n 2 p te t ,b tt e rs mp o r e c u r d d rn h e o f o e f o i f o p f r3~6 y a s n d t e e e c mp e ey d s p a e f rt e s c n p r t n Co c u i n Op rto n sy od p c s st e ma n me h d o e t n e r ,a h y w r o l tl ia p rd at e o d o e a i . n l so e e h o e a in o t li r e si h i t o f r a me t o t fr s li rc s y d o t o fr tr fe tv n s . o t od p o e s s n r me wi c n i y h ma oss d m ; to r e  ̄ r; l gt y i p c s K yw rs to r e nr e S ldp css e Eo a d to r e yi o sy o yi o su y n e s ld o s

茎突综合症

茎突综合症

一、什么是茎突综合征由于茎突过长或茎突的方位、形态异常,刺激茎突邻近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导致咽喉、耳部、头颈部异常感与疼痛感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茎突综合征,也称茎突症、茎突过长综合征、茎突神经痛。

茎突是颞骨的一部分,由第二腮弓的Recichert 软骨发育而来。

茎突长在颞骨鼓部的下面,前端伸向前下方,多指向扁桃体窝的部位,呈细长形,因个体不同而长短不一,成年人的茎突平均长度约为2。

5cm。

其远端有茎突舌肌、茎突咽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附着.其远端与附近有三叉神经、副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舌下神经。

因此,容易受到茎突异常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李引起茎突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有:1、发育过程中茎突发生异常骨化而致茎突过长、茎突方位异常(倾斜度过大、过小)、形态异常(如出现分叉、钩状、双茎突)、连接异常(如茎突根部与体部仅为纤维组织连接),有可能导致茎突压迫相邻神经血管而引起症状;若颈动脉部位异常,与茎突发生抵触,亦或引起茎突综合征.茎突异常可影响肌肉、韧带,或压迫茎突周围神经、血管,使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或影响到血液循环,或刺激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局部症状及与相应的动脉分布区的症状。

2、茎突尖端附着的茎突舌骨韧带发生钙化可使茎突过长,这很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3、扁桃体炎及扁桃体术后疤痕牵拉,使得茎突受到影响,并通过茎突而影响到周围神经、肌肉、血管、咽部黏膜,产生症状。

三、如何诊断茎突综合征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方面:1、病史:多见于青壮年,缓慢起病,病程或长或短,2、症状:根据茎突对不同神经血管的压迫情况的不同,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但在同一患者身上一般不会全部占有。

(1)咽异物感:持续性或间歇性咽部异物感或梗阻感,多为一侧,如刺感、紧缩感、牵拉感等,吞咽时更为明显;由于异物感,有时引起咳嗽清嗓.(2)咽痛与局部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咽痛,多位于一侧扁桃体区、舌根区(舌根痛),部位相对固定,疼痛不重,但可放射到颈部(颈痛)、耳深部(耳痛)、耳后部(耳周痛),乃至面部(面痛),有时在吞咽(吞咽痛)、讲话、转颈(转颈痛)或夜间时加重。

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

茎突综合征的影像诊断茎突是颞骨下面茎乳孔前内方一向前内突入颈部的刺状或角状骨性突, 根据发育情况分为四类:(1)完整型;(2)分节型;(3)发育不良型;(4)未发育型。

因其长度过长或其方位、形态的异常,以及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或者茎突周围炎等原因,刺激邻近血管、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反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总称为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drome,SPS),亦称茎突过长症或Eagle综合征(Eagle syndrome)。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指诊及X线拍片/CT检查。

临床症状为咽部不适,有疼痛及异物感,同侧耳及颈、肩部放射性抽痛,扁桃体肿大,咽峡部慢性充血等。

扁桃体窝触诊,触诊前咽部喷1%~2%地卡因,以清除恶心,减轻疼痛。

以右手食指触右侧扁桃体窝,左手食指触左侧扁桃体窝。

触诊时嘱患者稍低头,大张口深吸气使咽部肌肉放松。

最易触到茎突的部位是咽腭弓与扁桃体之间,将扁桃体向前推,使食指尖触及扁桃体窝的外侧壁,如触到硬条索或骨性尖状物,即是异常茎突。

当触到茎突时多有明显触痛。

沿扁桃体与舌腭弓之间自下而上触诊可发现前倾型茎突,触及扁桃体上窝外侧壁可发现位置较高的茎突。

症状发生原因:茎突的行径与颈部血管和神经关系密切,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下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位于其内侧,颈外动脉跨于茎突之前,茎突过长刺激这些血管、神经、肌肉、韧带,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茎突过长的原因:茎突由第二鳃弓Reichert软骨发育而来,在发育过程中如生长发育异常骨化,茎突即可过长;软骨的另一部分发育成为茎突舌骨韧带,若有额外的骨化中心形成,致使该韧带部分骨化,茎突必将过长,若全部骨化,则即成为茎突舌骨韧带骨化,与舌骨小角呈骨性融合其间或有假关节形成。

影像诊断方法:普通X线投照:分正位和侧位2种投照位置。

正位,分为仰卧位的两侧茎突分别摄影法及颈椎张口位摄影法,行两侧茎突1次投照。

侧位,中心线通过患侧下颌骨与乳突尖的中点,达胶片中心。

茎突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茎突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自 20 —20 06 0 9年 以来 , 我们 使 用双 黄 连气 雾 剂 ( 哈药 集 团三 精 制 药 股份 有 限公 司生产 , 药准 字 Z 0 6 0 9 喷喉 预 防小 儿 呼 吸 系统 医院感 国 190 5 ) 染效 果显 著 。现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究 对 象 本 组 患 儿 共 4 4例 , 机 分 为 两 组 , . 研 5 随 观察 组 2 3例 , 中男 1 6 , 1 7 ; 龄 5个 月 ~ 3岁患 者 7 4 其 3例 女 0 例 年 2例 , ~ 6 4 岁患 者 8 5例 , ~ 1 7 2岁 患 者 8 6例 ; 照 组 2 1例 , 中 男 1 5例 , 9 对 1 其 1 女 6 例; 年龄 5 月~ 3岁患者 6 个 5例 , —6岁患 者 7 4 O例 , ~ 1 7 2岁患 者 7 例 ; 6 两 组 在年 龄 、 性别 、 病情 程度 等 方而 无 明显 差异 , 具有 可 比性 。 对这些 病 例进 行监 控 , 据 卫生 部颁 发 的《 根 医院 感 染 诊 断 标 准 》 出 作 医院感 染 的诊 断 , 凡存 在 医院 感染 的病 例 , 在住 院期 间 未报 卡而 在 回顾 性 调 查时 才发 现 的为 漏报 病例 。 1 2 方法 : 对照 组 : 持感 染性 疾 病 与非 感染 性 疾病 的分 开 收 治 . ① 坚 严格 消 毒 、 菌制 度 , 疗护 理操 作严 格 按无 菌 技术 常规 执 行 : 格 陪护 、 灭 医 严 探视 制 度 ; 强病 区卫 生管 理 , 意病 房 通 风 ; 加 注 尽量 缩 短住 院 时 问 ; 理使 合
院感 染效 果很好 。 【 键 词 】双 黄 连 气 雾 剂 ; 防 ; 儿 呼 吸 系 统 关 预 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茎突综合征由于茎突过长或茎突的方位、形态异常,刺激茎突邻近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韧带,导致咽喉、耳部、头颈部异常感与疼痛感等一系列症状者,称为茎突综合征,也称茎突症、茎突过长综合征、茎突神经痛。

茎突是颞骨的一部分,由第二腮弓的Recichert 软骨发育而来。

茎突长在颞骨鼓部的下面,前端伸向前下方,多指向扁桃体窝的部位,呈细长形,因个体不同而长短不一,成年人的茎突平均长度约为2.5cm。

其远端有茎突舌肌、茎突咽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附着。

其远端与附近有三叉神经、副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舌下神经。

因此,容易受到茎突异常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李引起茎突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有:1、发育过程中茎突发生异常骨化而致茎突过长、茎突方位异常(倾斜度过大、过小)、形态异常(如出现分叉、钩状、双茎突)、连接异常(如茎突根部与体部仅为纤维组织连接),有可能导致茎突压迫相邻神经血管而引起症状;若颈动脉部位异常,与茎突发生抵触,亦或引起茎突综合征。

茎突异常可影响肌肉、韧带,或压迫茎突周围神经、血管,使神经末梢感受器受到刺激,或影响到血液循环,或刺激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局部症状及与相应的动脉分布区的症状。

2、茎突尖端附着的茎突舌骨韧带发生钙化可使茎突过长,这很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3、扁桃体炎及扁桃体术后疤痕牵拉,使得茎突受到影响,并通过茎突而影响到周围神经、肌肉、血管、咽部黏膜,产生症状。

三、如何诊断茎突综合征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方面:1、病史:多见于青壮年,缓慢起病,病程或长或短,2、症状:根据茎突对不同神经血管的压迫情况的不同,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但在同一患者身上一般不会全部占有。

(1)咽异物感:持续性或间歇性咽部异物感或梗阻感,多为一侧,如刺感、紧缩感、牵拉感等,吞咽时更为明显;由于异物感,有时引起咳嗽清嗓。

(2)咽痛与局部疼痛:持续性或间歇性咽痛,多位于一侧扁桃体区、舌根区(舌根痛),部位相对固定,疼痛不重,但可放射到颈部(颈痛)、耳深部(耳痛)、耳后部(耳周痛),乃至面部(面痛),有时在吞咽(吞咽痛)、讲话、转颈(转颈痛)或夜间时加重。

尚有出现牙龈痛、软腭痛、舌麻木等症者。

(3)定位症状:①茎突异常压迫神经末梢,主要是引起局部疼痛或咽部疼痛感;②侵及舌咽神经,主要引起咽异物感及痛感,在吞咽和头颈转动时加剧。

③若茎突过长伸向扁桃体窝及其附近,可刺激咽部黏膜产生以扁桃体窝部位的咽异感症或疼痛。

④茎突向内偏斜过度,影响到颈动脉时,主要是下颌下疼痛,并放射到同侧颈部与同侧头部、头顶、眼部等,出现疼痛感。

⑤茎突向外偏斜过度,易压迫颈外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多始于颈部相当于扁桃体窝处,放射至同侧面部。

⑥影响到相应肌肉、韧带时,出现相应的刺激症状。

(4)其他症状: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网络报道一例患者,因茎突过长,常在吃饭时突然间感到喘气费力、手脚发麻、眼睛不能转动,被认为是“怪病”。

2、检查:(1)触诊:医生以手指触诊扁桃体窝的中、下部位,可扪到坚硬条索状或刺状突起,患者可诉此处为不适之处,触压可诱发或加重咽痛。

此时在局部注射1 %利多卡因2 ml 后,若症状暂时消失,则是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有力证据。

(2)X线或CT检查:常显示其长度过长(超过2.5cm,临床上大多在3cm以上,以个人所见文献,最长者近10.0cm),或有偏斜、弯曲、周围钙化等。

以CT检查更为清楚。

3、鉴别诊断茎突综合征需要注意与很多疾病相鉴别,因此应注意详细了解病史、发病特点,特别是注意局部触诊,不但需要触诊扁桃体窝,还应注意触诊下颌角、磨牙后区、舌骨小角及颈部(如甲状腺、茎椎)、肩部,并两侧同时进行,注意比较,以明确是茎突综合征或其他疾病引起者。

(1)茎突综合征容易误诊为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咽异感症,因此需要与这些疾病相鉴别。

(2)应与舌咽神经炎、舌咽神经痛,甲状腺病变、颈动脉痛、茎椎病等相鉴别。

(3)颈部剧烈运动或外伤、炎症亦可出现茎突综合征样症状,机理为外伤和炎症引起组织胺和前列腺素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导致肌肉缺血、紧张、抽搐和疼痛,同时神经纤维传导痛觉,产生相应症状。

四、西医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1、茎突过长而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可不予治疗。

2、病人症状明显,经患者要求或同意,主要是采用手术方法。

一般采用经口咽扁桃体径路与颈外径路切短茎突。

两种径路手术方法各有优点,以前者临床应用居多。

其中,经口咽径路者,需要切除扁桃体,有时出血较多,分离暴露茎突常有一定的难度,不易接近茎突根部,残留茎突过多,并有可能引起术后咽疼及吞咽困难(神经受损),优点是外观不遗留瘢痕。

经颈外颌下径路的主要缺点是术后颈部外观遗有瘢痕,及术中易误伤面神经下颌缘分支,则导致手术后下唇部肌肉瘫痪。

五、中医如何治疗茎突综合征中医治疗本病主要是辨证论治,采用汤剂内服的方法。

根据茎突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异物感,以及咽部与局部疼痛的症状,中医认为,其多属于气滞血瘀。

因此基本治法是行气活血化瘀,辅助治法主要有益气、养阴、清热等。

行气活血化瘀可用桃红四物汤加柴胡、郁金、玄胡索、乳香、没药、丹参、三七之类。

益气法主要针对患者气虚体质,伴疲劳感、舌质淡胖,脉弱等证,用黄芪、白术、党参之类;养阴法主要针对患者阴虚体质,伴咽喉干燥,干咳少痰等,舌质中心少苔色红,脉细数等,常用玄参、麦冬、石斛、沙参、生地黄之类;清热法主要针对患者偏热体质,证见口干欲饮,大便燥结,舌质红胖,脉缓有力或洪数等,或在使用了补气药物时适当配合以平衡阴阳,常用黄芩、知母、赤芍、牡丹皮之类。

六、中医辨证治疗茎突综合征有效的疗效机理如何运用中药治疗茎突综合征,目前没有大量的报道,但也并非中医不能治疗,其临床有效的机理尚须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个人认为,茎突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的关键是茎突异常,但这种异常并非突然发生的,而且一旦发生茎突异常后,在没有经过治疗时,理应在异常的基础上将继续发展而不可自行回复到正常状态。

但是,临床上这些患者的症状,在初发时多为偶然发现,而一旦出现症状后,既有可能持续存在,也有可能间歇性存在,并呈加重的趋势。

对于症状持续性存在时,容易理解其病痛的机理,但间歇性存在的时,为何有时可以不存在,说明这些症状的出现应当存在着茎突异常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制约,个人将其归属于机体“痛阈”或“感觉阈”的变化机制。

如果说,痛阈或感觉阈是可以调节的,那么,对于此病的治疗,中医药就大有用武之地。

中医药具有调节痛阈或感觉阈的极大的临床优势。

附:最近验案一则2011年10月21日,许某,女,43岁,长沙市民,电话138****5849。

.右侧咽部牵扯样痛四个月,近二周加重。

某省级西医院X检查为右侧茎突4.2cm。

检查见颈右偏头低位时右侧颈部有异物顶住感。

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缓,舌质偏淡。

治拟益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黄芪30 当归10 白术15 甘草6 郁金10 丹参30 三七10 川芎10 柴胡15 玄胡10 党参15 茯苓15 黄芩10 赤芍15 7剂。

11月4日复诊:目前疼痛感向右耳根部转移,疼痛不重,头右偏45度角度时异物感明显,此头位再低头时则疼痛感明显。

舌质正常,有齿痕,苔薄,脉弦细缓。

治拟益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黄芪15 当归10 白术10- 甘草6 郁金10 丹参30 三七10 川芎10 柴胡15 玄胡10 党参15 茯苓10 黄芩10 白芍20 乳香10 没药10 7剂。

2011年11月11复诊:目前症状消失,问是否需要继续服药。

嘱第二次处方再服7剂,以资巩固。

诊断程序在基层各医院诊断为慢性咽炎、咽异感症等误诊误治多次,耗资忍疼久远来院就诊,教训很深刻,故特提出诊断程序:一、详细的询问病史,对咽喉疼、异物感等一组症状,用别的诊断不能解释者。

二、咽喉部检查:粘膜无明显急慢性充血,亦无其他器质性改变者。

三、咽触诊:病人张口,用你的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分别触摸病人的左、右扁桃体窝。

多在扁桃体外侧或后弓前方触到硬条状物或条索状结构,病人述即为敏感点四、影像学检查:以上检查有疑本病诊断时可作茎突拍片(平片或体层、CT等)检查,多数病人报告茎突超3em,或方位内倾角过大。

部分病人拍片无阳性发现,但根据前三项检查亦可行手术探查。

治疗对此症的治疗手术治疗为主。

选择性的切除双侧或单侧扁桃体后,探查茎突情况,对过长的茎突和内倾角过大的茎突可作切除;对茎突舌骨韧带硬化者行切断松解治疗效果是理想的。

茎突发生于人类胚胎第二腮弓的舌骨软骨幼时茎突为软骨。

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骨化。

中国人茎突平均长度为2.16-2.52cm因此,我们把X线片上测量长度超于2.5em作为诊断茎突过长标准。

我们的经验是一、凡是扁桃体处扪及茎突尖端或有明显扪痛者,采用口咽径路。

此手术特点是操作简单,易掌握。

损伤小。

二、凡在扁桃体处未能扪及茎突尖端者,采用颈外径路。

此手术要求术者有熟悉局部解剖知识及手术技巧。

若切口选择不当,极易伤及面神经下颌缘支与腮腺我们采用从乳突尖前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至舌骨水平的纵切口,很好地保护了面神经下颌缘支及腮腺。

其中51例术后症状消失或减轻,4例术后近期效果良好,但2年后均有不同程度咽痛、咽异物感的症状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症状完全缓解。

综合分析手术效果不满意的原因可能是:一、切除茎突的长度不够。

因此手术原则应尽可能地截短茎突;二、茎突周围肌肉、神经与剩下茎突之间有瘢痕牵引作用,故术中应操作仔细、轻柔,减轻周围组织损伤。

三、诊断不正确。

因此,对茎突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应有认真、负责及慎重态度。

患者女,31岁,咽喉左侧经常疼痛有几年时间了,最近半年病情加重经常痛到睡不到觉,食了半年药都没什么效果,最近在广医一院做过茎突X光片、CT、MR等都查不出什么原因,在中山医一院看了几次门诊最后那教授要求做茎突手术排除,但在没确诊的情况下做这手术是否可行呢,有其它办法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做过茎突X光片、CT、MR等,没确诊是什么引起的疼痛。

2010-11-17 12:14最佳答案你的资料和病情,我已了解,目前咽痛查因可能如下:1.舌咽神经痛?2.茎突综合征?在有些情况下,上述两者的确难以区分,此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性诊断。

舌咽神经痛目前最好的方式是舌咽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舌咽迷走神经根切断术。

而茎突综合征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茎突截短术。

扁桃体窝处触诊,在扁桃体窝处又触及坚硬条索状物。

值得注意的是茎突综合征的诊断需将症状和体征相结合,单有症状或单有体征时不能诊断为茎突综合征。

为了更好的提供茎突长度的信息,VermaJ将茎突过长分为三度:在扁桃体窝上部扪及茎突尖部,称为I度;在扁桃体窝中部扪及尖部,称为Ⅱ度;在扁桃体窝下部扪及尖部,称为Ⅲ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