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之“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之“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之“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之“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基本了解我国绵竹年画、糖画、川剧、蜀绣、十字绣、剪纸、中国文房四宝、民间童谣、竹编、草编、端午节香囊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归类、整理并进行深层次加工的过程,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的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主动展示、表现自我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1、重点:

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常识。

2、难点:

如何体会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

3、建议解决办法:

1. 引导学生多看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参观实物。

2. 查阅相关文字资料,师生一起讨论。

3. 老师首先进行饱含激情地介绍,然后再引导学生口头介绍。

【活动方案】

活动流程:

活动一 主题选择,分组制订计划

【环节目标】

师生共同观赏民间艺术图片,激发探究兴趣,成立探究小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间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环境的差异,风俗的多样,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的创作。

2、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地民间艺术的魅力吧! 二、观赏图片,激发情趣

师生共同观赏,呈现民间艺术的瑰宝。如: 民间艺术图片

三、浏览资料,初步了解

老师这里有很多关于民间艺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赏,然后各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类别,作为自己的探究主题。

师:“老师为同学们开列一个目录单,同学们可以从以下类别中进行选择,但是老师建议孩子们从身边的生活出发,选择一种你们熟悉的民间艺术开展学习。”

1、商讨活动内容:请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小组长可以适当地作一些记录。

2、集体交流:听听各个小组研究哪个传统节日,打算如何开展活动

教师引导:不仅可以考虑开展什么活动,还可以思考如何分工,谁负责完成什么任务。

3、讨论如何收集资料

学生讨论(老师推荐一些好的媒体,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五、分组活动,制定活动计划

出示计划表范例,集体学习如何制定计划表。各小组分工进行讨论并制定计划,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活动评价方式:

教师随时观察并予以评价。

七、所需学习资源:

活动二分组活动,广泛收集资料

【环节目标】

1、查阅、整理文字资料。

2、通过网络学习,资料整理,动手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切实开展研究活

动,收获知识,充分体验。

3、初步形成活动成果,分组活动,分工配合,人人参与。

【活动过程】

一、提供给各小组活动开展建议

各小组根据能力和兴趣等,选择性地开展活动,收集成果汇报所需要的材料。

二、各小组有针对性地商量开展活动,教师提供指导。

1. 借助图书馆,收集有用的信息。教师推荐网站,指导进入步骤,并学习下载资料。

2. 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家长资源,开展有趣有益的动手实践活动,如剪纸,画糖人,做香囊等,增强活动体验与趣味性。

【活动组织方式】

合作学习。

【活动评价方式】

互评与教师观察评价相结合。

【所需学习资源】

活动三资料整理,准备成果展示

【活动任务】

查阅、整理图片资料,通过制作(绘本)连环画的形式,探究、介绍民间艺术。

【活动内容】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都从不同的角度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现了我们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如果让我们也走进奥运、走进世博,向世界各地的贵宾介绍中国的民间艺术,你们会怎么介绍呢?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确定了一个主题,同学们来扮演文物讲解员,介绍我国的国宝。为了让我们的讲解更生动,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前先准备,老师想问问同学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生1:我是从书本中搜集有关民间艺术国宝方面的内容,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准备和小组同学分享。

生2:我是请教我的爷爷,他经常跟我讲我国的糖画的传说。

生3:我爸爸在图书馆工作,他那里有很多关于民间艺术方面的书籍。

生4:我还和几个同学去调查了我们社区里的人,对“民间艺术知多少”的小提问。

生5:我是用做卡片的方式来准备的,不过,我只是画了几幅图,还没有配上文字。

二、查阅、整理文字资料

1. 将与本小组探究主题相关的文字资料打印下来,认真阅读,根据探究需要进行加工整理。

2. 教师及时走进学生中间,从学术名词的解释、资料的选择应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辅导。

三、小组内讨论解说词的撰写方案

四、全班交流解说词

五、根据脚解说词本配置图片

教师启发学生并记录整理大家想到的办法

活动四全班交流,评选优秀作品

【环节目标】

1、展示各小组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居果,感受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

2、以自评、互评等形式对本次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提供后继成果展示平

台,互相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3、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活动小结,梳理活动体验。

【活动组织方式】

课堂教学,小组活动,交流展示

【活动过程】

一、简单回顾,整理梳理

每个小组都围绕一个民间艺术开展了活动。老师看到每个同学都劲头很高,积极参与。开展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每个小组代表先来简单说说你们研究的是哪个艺术,开展了什么活动。老师初步肯定和表扬各小组的活动成果。

二、交流展示,汇报成果

1、按小组一一来展示。请每个小组详细汇报自己的活动成果,将活动计划

表中的成果以及活动过程中进行了哪些活动一一讲解和展示。

●展示实物性的成果:如图片,实物等

●展示能力性的学习成果:如讲故事、小演讲、儿歌朗诵、学会唱的歌

曲等

●展示实践性的活动成果:如画年画、扎草编、竹编、剪纸、糖画、十

字绣蜀绣、中国节

●分享体验性的活动成果:如互赠年画、草编、互学草编、剪纸等工艺

2、其他小组评价他们组汇报情况,重点说说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以及

好的建议和意见,(老师可以引导评价多个方面来进行,特别是关注展示汇报的语言组织等语文能力。)

3、各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各小组说说自己好的学习成果是通过怎样

的方式来获得的。(梳理和回顾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

三、评价和小结

1、提议后继展示:教师积极肯定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提议将本次主题探究

活动的成果办成一系列的展览:如小报、墙报展览图片、文字等成果。

在教室或学校的橱窗展示同学们的部分实物成果。

2、开展自评和互评:发放评价表,小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各小组汇报

的同时,采用形式活泼的方式进行评价。(如老师给同学发放用来奖励其他组员的五角星,欣赏同学成果的同时,可以给他们加星表示肯

定。)各小组可以花点时间,对自己对小组成员和其他组成员的活动过程进行一个评价,送上五角星或自己的小礼物,说几句赞扬的话,也可以把听到的过程中想到的改进的建议和意见诚恳地告诉别人。

3、注意发掘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获的来自其他人的评价,如开展小调查,

访问的同学,回忆调查对象和访问对象是如何评价我们的学习活动的。

(引导孩子多角度地评价和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4、谈谈活动的感受:开展主题探究性活动我们收获不仅仅在于那么多我们

可以看到、欣赏到,甚至品尝到的成果上,还有很多方面的收获值得我们回顾和总结。大家来谈谈你觉得这次主题探究性活动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5、简单记录活动感受:让我们把自己通过这次活动,最想说的一句话定下

来,作为最后的总结,激发今后继续开展主题探究性活动的兴趣。

所需学习资源:

【所需学习资源】

【评价】

自我评价表格(表一)

探究学习评价表(表二)

☆☆☆☆☆☆

快乐“6+2”小组:

刘德蓉田丰杨永贵邱杨张怡闵国华周禄惠邓忠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