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原文

合集下载

题西林壁古诗苏东坡

题西林壁古诗苏东坡

题西林壁古诗苏东坡 大家还记得题西林壁 这首诗吗?下面小编整理了题西林壁古诗 苏东坡,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 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庐 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译文】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 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 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在元丰七年 (1084 年) 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 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 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 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

庐山如此神奇莫测, 似乎在于云烟雾 霭的作用。

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 人口的 《题西林壁》 。

其实, 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 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他很风趣地说,第一 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

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

你看,他从横里看观 察, 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 再从侧面端详, 则是座座奇峰。

无论是从远处望, 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

题西林壁注释和译文

题西林壁注释和译文

题西林壁注释和译文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5、缘:因为;由于。

6、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
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古诗主题思想

题西林壁古诗主题思想

题西林壁古诗主题思想
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是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原文:
作者: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告诉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得长远。

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
【原文】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峰峦所局限,看到只是庐山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驰骋想象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认识难免有一定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
家苏轼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描绘之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
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样子。
如果说宋以前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
之后另辟一条蹊径,用苏轼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一首好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眼光从中得出真理性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是符合客观规律,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语言表现一种清新、前人未曾道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表述是简明,而其内涵却是丰富。也就是说,诗语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形象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道理。鲜明感性与明晰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原因。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四川眉山人。北 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作品写作背景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 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 山,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
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
幅画。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 远近 不识 只缘 成岭 高低 庐山 身在
有节奏
侧成峰, 各不同。 真面目, 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 远近 不识 只缘 成岭 高低 庐山 身在
有节奏
侧成峰,有重音 各不同。 真面目, 此山中。
说一说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 启示人们: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的道理。
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 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盲人摸象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 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 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 “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 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 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 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 “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书写,题写 西林寺 墙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题西林壁
书写,题写 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思泉语文

题西林壁思泉语文

《题西林壁》的原文及其翻译《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下面是小编搜索到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

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作者生平: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 人。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

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

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

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题西林壁》古诗_《题西林壁》阅读训练及答案

《题西林壁》古诗_《题西林壁》阅读训练及答案

《题西林壁》古诗_《题西林壁》阅读训练及答案【原文】:题西林壁⑴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翻译】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阅读训练】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

题西林壁 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 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导读:《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古诗词】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蕴含哲理

【古诗词】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蕴含哲理

【古诗词】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蕴含哲理《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告诉我们想认清事物本质,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翻译:横看是蜿蜒山岭,侧看是险峻高峰,远近高低看过去,千姿百态不相同。

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是因为身处在这层峦叠嶂的深山中。

这首诗启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千姿百态,纷繁复杂,身处其中往往很难看清事物的本质。

如果不全方位、多角度冷静客观地去观察与分析,就容易因为主客观的局限,被表象所迷惑,难以准确全面认识事物。

这首《题西林壁》以理语入诗,写得既有情趣,又有理趣。

元丰九年(1084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任汝州刺史,他特地过江登临庐山,游山十余日,并在西林寺写下这首题壁诗。

诗人从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出发,勾画出庐山的千姿百态,秀美迷人。

但是,这不是一首纯粹讴歌壮丽山河的写景诗,作者在措写景物中,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只是粗略的勾画,没有细致具体的描绘,但是却从人们正视、侧看、俯瞰、仰视、遥望、近察中,从人们立足点、观察点的不断变换中,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采,神奇莫测。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诗人在观察中得到的启示。

苏轼向生活的深处开掘,把观感和哲理结合起来,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事物,既深入它的内部细察精神实质,又站到事物之上,总观它的全貌,才能给事物以正确的认识。

题西林壁古诗全文

题西林壁古诗全文

题西林壁古诗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嗨,朋友!你想想看,这诗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一下子就把咱们拉进了庐山的奇妙世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就好比咱们看一个魔方,从不同的角度看,那小方块的排列组合都不一样,对吧?庐山不也是这样嘛!横着看是绵延的山岭,侧着看就成了高耸的山峰,远看、近看、从高看、从低看,它呈现出的样子都各不相同。

这难道不让人惊叹吗?
再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哎呀,这多像我们生活中的好多事儿啊!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和朋友闹矛盾了,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不就是因为我们自己也身陷其中,看不清楚嘛!就像在庐山里,被周围的景色包围着,反而难以看清它的全貌。

我觉得啊,这首诗真的太妙啦!它不仅仅是在说庐山,更是在告诉我们,看事情得换不同的角度,不能被眼前的景象局限住,不然怎么能看到真相呢?。

初中资料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初中资料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新颖的感受,借助庐山
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版本一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版本二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侧面看东坡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
高处、低处看庐山,衡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不太熟悉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中才。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右侧不同,看到的
景物也有所不同。

这后记概括而形象前言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
态的青城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清冷托出,为读者提供了
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

横看 成岭
侧看 成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远看重峦叠嶂 仰望遮天蔽日
因为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 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 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 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是因为…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不同。因此,我们看待事物要 客观,要全面了解。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山 如此,其实我们做人更是如此。 看人要全面,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 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发现别人的优点。
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 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 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 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书写指导:外边广字三笔都要
长,里边是户字、两撇基本平 行,上下两点对应。
我会写
yuán
缘故 缘
结构: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 《题西林壁 》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 用: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 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 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 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 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 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 林壁》 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 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 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 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 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 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 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 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也 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 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 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 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 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 于豪放之外”。

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 语浅意深, 因物寓理, 寄至味于淡泊。

《题 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