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规定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邓小平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高瞻远瞩,为我们党和国家设计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战略。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步骤和重点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
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战略步骤
(1)“小康”目标的提出与“两步走”的设想
1964年12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到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世纪末,将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这个两步走的四个现代化进程被迫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后,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在1979年3月提出到20世纪末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同年12月,他把这样的现代化水平称为“小康”。
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中央制定了分两步走,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第一步,前十年,即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后十年,即到2000年,在新的基础上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再翻一番,人民物质生活达到小康。
前十年打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
(2)“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构想,在党的文件中将“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解决(1987年)。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95年基本实现)。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阶段的奋斗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三个具体阶段和步骤。
十五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
”“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
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经过努力,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800美元,2001年达到900美元,2002年达到1000美元)。
3.“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点: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方针:注重质量,讲求效益。
5.“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意义
第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内容。
第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为重要标志,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体的体现。
第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仅注重经济发展,而且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报告在十五大确立的新的“三步走”战略基础上提出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概念,并阐述了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三步走”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是实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如何理解这一科学判断?
第一,从国际格局和当代世界矛盾的全局来看,21世纪头20年,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第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日益融合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突破,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巨大的市场和大幅度增长的外汇储备,为我们进一步吸引外资、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第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支持以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抓住机遇、大有作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还在于它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承上”;是指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在这个基础上起步;‘传下”;是指经过这个阶段二十年的建设,然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这是讲在我们基本实现前两步走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把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一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我们从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目标。
2010年前是第一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从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
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重点
(4)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各方面。
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