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乳化剂与分散剂要点
乳化剂和分散剂的异同点
乳化剂和分散剂的异同点乳化剂和分散剂在化学品及食品工业中都是常见的添加剂,它们虽然有着相似的功能,但在具体应用和作用机制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以乳化剂和分散剂的异同点为主题,对它们的定义、作用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先来了解乳化剂和分散剂的定义。
乳化剂是一类能够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的物质,常见的乳化剂有蛋黄、明胶等。
而分散剂则是一类能够使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中的物质,常见的分散剂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等。
乳化剂和分散剂在作用机制上有所不同。
乳化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和增加相互作用力,从而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状液。
这是因为乳化剂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亲水和疏水基团,可以在两种液体之间形成一层稳定的界面活性剂层。
而分散剂则是通过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分散剂膜,使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中,防止颗粒之间的聚集。
乳化剂和分散剂在应用领域上也有所不同。
乳化剂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乳化液体制品,如乳制品、酱料、沙拉酱等。
乳化剂在这些产品中起到了增加稳定性、改善质地和口感的作用。
此外,乳化剂还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农药和医药领域,用于调整产品的性质和改善使用体验。
而分散剂则主要应用于颜料、涂料、油墨等领域,用于稳定颜料的分散状态,避免颜料沉淀和团聚。
乳化剂和分散剂在物理性质上也有一些差异。
乳化剂一般为液体或膏状,可以直接添加到液体中进行乳化。
而分散剂则可以是液体、固体或粉末,添加时需要进行适当的搅拌和分散处理。
总结起来,乳化剂和分散剂虽然都是用于改善液体体系的物质,但在作用机制、应用领域和物理性质上存在一些差异。
乳化剂主要用于乳化液体制品,通过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分散剂主要用于分散固体颗粒,通过吸附在颗粒表面形成分散剂膜来防止颗粒聚集。
乳化剂一般为液体或膏状,而分散剂可以是液体、固体或粉末。
通过合理选择乳化剂和分散剂,可以改善产品的稳定性、质地和使用体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第七章-乳液聚合
引发剂
• 浓度增加--N增加,反应速率提高
搅拌
•搅拌强度:提高,单体液滴增加,吸附增 加,N下降,粒径增大 •搅拌强度:N下降,速率低;强度高,混入 氧气几率增加 •对乳液稳定性:强度高,稳定性下降
其他组分
• 分子量调节剂:硫醇 • 抗冻剂:低温聚合,例如醇类、盐类 • pH调节剂和缓冲剂:
调节剂: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钾、盐酸 缓冲剂:磷酸二氢钠、碳酸氢钠、醋酸钠、柠檬酸钠 • 保护胶体:聚乙烯醇、阿拉伯胶、CMC等等
乳化剂
•乳化剂emulsifier =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阶段I
Monomer in micelles Monomer in droplets Monomer in polymer particles Growing number of particles
时间 (hr)
分散阶段(乳化阶段)
乳胶粒生成阶段(阶段I)
乳胶粒长大阶段(阶段II)
聚合完成阶段(阶段III)
温度
温度提高:kp增大,N增大,粒径下降 温度提高:颗粒运动加剧,稳定性下降
水油比
水油比:聚合初期的单体/水的质量比 对N影响小;乳化剂量确定,单体量增加,粒径增大
电解质
•少量电解质,使CMC下降,有效乳化剂量提高,N 提高,粒径下降
•电解质过多,破乳
§ 7.4 乳液聚合工艺与评价
• • • • • 间歇聚合工艺 半连续聚合工艺:ACM 连续聚合工艺:ESBR 种子聚合工艺:PVC 预乳化聚合工艺
第七章 内容介绍
• • • • • • • • • • • 乳液聚合工业过程概述 乳液聚合机理 配方 乳液聚合工艺与评价 ESBR 聚合工艺 ABS聚合工艺 氯丁橡胶聚合工艺 丁腈橡胶聚合工艺 ACM橡胶聚合工艺 PVC糊树脂聚合工艺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合工艺
分散剂
分散剂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
可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药剂。
种类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石蜡类金属皂类低分子蜡类分散剂机理基本原理选择分散剂双电层原理位阻效应简介解释种类脂肪酸类、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石蜡类金属皂类低分子蜡类分散剂机理基本原理选择分散剂双电层原理位阻效应展开编辑本段简介Dispersant(分散剂):一种化学品,加入水中增加其去颗粒的能力。
Documentation(文件编制):关于装配的资料,解释基本的设计概念、元件和材料的类型与数量、专门的制造指示和最新版本。
使用三种类型:原型机和少数量运行、标准生产线和/或生产数量、以及那些指定实际图形的政府合约。
编辑本段解释工具书中的解释促使物料颗粒均匀分散于介质中,形成稳定悬浮体的药剂。
分散剂一般分为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两大类。
常用的无机分散剂有硅酸盐类(例如水玻璃)和碱金属磷酸盐类(例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等)。
有机分散剂包括三乙基己基磷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等。
学术文献中的解释分散剂的定义是分散剂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
在制备乳油和可湿性粉剂时加入分散剂和悬浮剂易于形成分散液和悬浮液,并且保持分散体系的相对稳定的功能。
化工词典中的解释能提高和改善固体或液体物料分散性能的助剂。
固体染料研磨时,加入分散剂,有助于颗粒粉碎并阻止已碎颗粒凝聚而保持分散体稳定。
不溶于水的油性液体在高剪切力搅拌下,可分散成很小的液珠,停搅拌后,在界面张力的作用下很快分层,而加入分散剂后搅拌,则能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液-液和固-液间的界面张力。
因而分散剂也是表面活性剂。
种类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和高分子型。
阴离子型用得最多。
2.乳化剂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R一般为饱和的或不饱和的C12~18的烃基,可以是直链 烃基,也可以是带支链的烃基。
• n是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也就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氧乙烯 基的数目。n越大,水溶性就越好。
• n=1~5时,产物能溶于油而不溶于水,常做为制备硫酸 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 n=6~8时,能溶于水,常用作纺织品的洗涤剂和油脂乳 化剂。
• 产品有: • 1)苄泽类(Brij),如Brij-30 和-35分别为不同分子量的聚乙
二醇与月桂醇的缩合物。 • 2)西土马哥(Cetomacrogol)为聚乙二醇与十六醇的缩合物。 • 3)平平加0-20(Perogol O)为15单位聚氧乙烯与油醇的缩合物。 • 4)埃莫尔弗(Emlphor)为一类聚氧乙烯蓖麻油化合物,由20个
羧酸型乳化剂
两性乳化剂 硫酸酯型乳化剂 (自身带酸碱基团) 磷酸酯型乳化剂
磺酸型乳化剂
非离子型乳化剂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有在水中不电离的一OH和醚键 • 一O一,并以它们作为亲水基。高碳脂肪醇、脂肪酸、
高碳脂肪胺、脂肪酰胺等为亲油基。 • 乳化效果与溶液的pH值无关。 • 耐酸 、耐碱、受盐和电解质的影响小,O/W or W/O,可
油酸的HLB=1,油酸钾的HLB=20,十二烷醇硫酸钠 盐的HLB=40作为参考标准(值小亲油;值大亲水)。 因此表面活性剂的HLB总处于1~40之间。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在1~20之间,阳离子和阴离子 HLB为1~40
HLB值及其应用
HLB只能在配制乳液时候,确定所形成的乳液类型,而不 能说明乳化能力的大小。增加乳化剂,乳化能力会增加, 达到某一点,再增加用量也不能增强乳化效果,过量还会 引起不稳定和皮肤刺激。
乳化剂和分散剂的异同点
乳化剂和分散剂的异同点乳化剂和分散剂是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它们在物质的分散和乳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它们的作用有所相似,但是乳化剂和分散剂在分子结构、应用范围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异同点。
从分子结构上来看,乳化剂和分散剂有着不同的特点。
乳化剂通常是由一种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分子组成,其中一个极性部分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另一个非极性部分则与油脂相互作用。
这种结构使得乳化剂能够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层薄膜,将油脂分子包裹其中,从而实现油水乳化的效果。
而分散剂则是由一种或多种具有亲油性或亲水性的分子组成,能够与分散体颗粒表面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乳化剂和分散剂在应用范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乳化剂主要应用于油水乳化体系中,如乳液、乳霜、乳剂等。
乳化剂能够使油脂颗粒分散均匀,增加乳液的稳定性,改善产品的质感和口感。
而分散剂则广泛应用于颜料、染料、药物、化妆品等领域的分散体系中。
分散剂能够有效地将固体颗粒分散在液体中,防止颗粒的团聚和沉积,保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乳化剂和分散剂的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
乳化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使得油脂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相中。
乳化剂的极性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非极性部分与油脂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薄膜,将油脂颗粒包裹其中。
这样一来,油脂颗粒就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
而分散剂的作用机制则是通过与固体颗粒表面发生吸附作用,改变颗粒表面的性质,使其分散性增强。
分散剂的亲油性或亲水性部分与颗粒表面相互作用,阻碍颗粒的聚集,使颗粒分散均匀,从而保持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乳化剂和分散剂在分子结构、应用范围和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
乳化剂主要应用于油水乳化体系中,通过降低油水界面的表面张力,使油脂颗粒均匀分散;而分散剂主要应用于颜料、染料等分散体系中,通过与固体颗粒表面发生吸附作用,使颗粒分散均匀。
它们都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和质感,提高产品的品质。
乳化剂与分散剂PPT48页
乳化剂与分散剂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7液体药剂_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制剂技术 分类 水包油型(O/W型)和油包水型 (W/O型)及复合型乳剂(或称多 重乳剂)、微乳、亚微孔 。
7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组成: 水相、油相和乳化剂。
乳剂中除油相和水相外, 需有起稳定作用的物 质——乳化剂。
乳剂的形成 •乳化所需能量 •适宜的乳化剂 •适宜的相比
8
乳剂制剂技术
亲水亲油 性
大小
10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形成 具有适宜的相比
油、水两相的容积比称为相比
相容积比在25%~50%时乳剂稳定性好
影响乳剂类型最主要的因素:乳化剂种类,乳化 剂性质、HLB值
11
乳剂制剂技术 一、乳剂的处方
乳剂应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三部分组成 口服乳剂的分散介质常用纯化水 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分散剂、增稠
象。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外观较粗糙,容易引起絮凝甚至破裂
31
乳剂制剂技术
乳剂的稳定性
2.絮凝 分散相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产生原因:与电解质、离子型乳化剂、絮凝、乳剂
黏度、相比等因素有关。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液滴及乳化膜完整,但稳定性降低,趋于合并破 裂
乳剂中液滴周围的乳化膜被破坏导致液滴变大称合并。
合并的液滴进一步分成油水两层称为破裂。
5.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水解、氧化等,导致 酸败、发霉、变质的现象。
添加抗氧剂、防 腐剂等,可改善
34
乳剂制剂技术
三、乳剂的质量评定
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
不同用途乳剂对粒径大小的要 求不同。
分层现象的观察 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41
模块二 液体制剂
函-第七章液体制剂
5、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 胶束增溶 —— 表面活性剂能够增溶,一般 认为是由于表面活性剂在水中 形 成胶束的结 果。 2. 润湿剂 3. 乳化剂 4. 起泡剂和消泡剂 :起泡剂的 HLB 值比较 高;消泡剂的 HLB 值为 1 ~ 3 5. 去污剂: HLB 值多为 13 ~ 16 6. 消毒剂和杀菌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可作消毒剂。
缺点:
5. 体积大,不易携带和运输 6. 水溶性液体制剂稳定性差、易发霉、仓装要求较为严格 7. 非水溶剂均有药理作用、成本高 、 易产生配伍变化等。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均相与非均相
液体类别
低分子溶 液剂
微粒大小 (nm)
1
特
征
以分子、离子状态分散,为澄明溶液,体系 稳定,用溶解法制备,也称 溶液剂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极性相似相容——改变溶剂组成
增溶、助溶、制成盐类、改变部分化学结构等
一、改变溶剂或选用复合溶剂
分子量大、极性不大的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小,改用半极性或非极性溶剂可增大溶解度 二、增溶和助溶 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团而使溶解度 增大的过程 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
第七章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 剂,液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
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和微粒状态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
优点:
1. 药物分散度大,接触面积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 2. 给药途径广泛,可用于内服,也可用于外用,如皮肤粘 膜和腔道等; 3. 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4. 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乳化剂.doc
乳化剂.doc1、乳化剂:O-10;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对酸、碱、硬水稳定。
具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净洗性能。
在化纤工业中,作多种化纤纺丝油剂组分之一,具良好的可纺性;在一般工业中作乳化剂,对动、植、矿物油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配制的乳液十分稳定;还可用于配制家用洗涤剂、工业净洗剂、金属清洗剂;在纺织工业中作润湿剂;在农药行业作乳化剂的组分之一。
HLB值12.5~132、乳化剂MOA-3;易溶于油及极性溶剂中,水中呈扩散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作w/o型乳化剂,用于矿物油、脂族溶剂的乳化,聚氯乙烯塑料溶胶的降粘剂,在化纤油剂中广泛使用。
HLB值6~73、乳化剂MOA-9;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润湿性能,在毛纺工业中作羊毛净洗剂及脱脂剂、织物的精练剂、净洗剂;可作为液体洗涤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妆品和软膏生产中作乳化剂;对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均有极好的乳化、分散、润湿性能;还可作为为玻璃纤维抽丝油剂的乳化剂。
HLB值13~144、乳化剂NP-10;TX-10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能力,是合成洗涤剂重要组分之一,能配制各种净洗剂,对动、植、矿物油污清洗能力特强;除显示乳化性能外,且具有除静电效果;该乳液对胶体有保护作用;一般工业作乳化剂,配制乳液稳定;用作防腐剂、润湿剂、电池缓蚀剂;在农药、医药、橡胶工业用作乳化剂,建筑行业可作为乳化沥清的乳化剂,又是金属水基清洗剂的重要组成之一;HLB值12~13 5、乳化剂OP-15;易溶于水,耐酸、碱、盐、硬水,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扩散、增溶性能;HLB值~156、聚乙二醇PEG;用作医药及化妆品的基质,橡胶工业与纺织工业的润滑剂和润湿剂。
7、司盘S-20;溶于油及有机溶剂,分散于水中呈半乳状液体。
在医药、化妆品生产中作W/O型乳化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干燥剂;纺织工业中作柔软剂、抗静电剂、整理剂;亦用作机械润滑剂;作为添加型防雾剂,具有良好的初期及低温防雾滴性,适用于PVC(1~1.5%)、聚烯烃薄膜(0.5~0.7%)、EVA薄膜。
乳化剂简介
b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
2)苯乙基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 农乳600-2号 中间体/EO质量比 浊点(1%水溶液) EO加成数 1:2.1-2.3 70-75 17-18
1:2.6-2.8 85-90 20-24
3)二苯乙基复酚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BS,与500号复配对有机磷农药乳化性很好
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OP系列、磷辛10号(仲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3)双、三丁基酚聚氧乙烯醚 (C4H9)- -O(EO)nH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 乳化剂11号(旅顺化工厂)
5)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12号(旅顺化工厂)
2、苄基酚聚氧乙烯醚
6、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四、羧酸盐(脂肪羧酸盐)如松酯酸皂
高分子型助剂
一、非离子型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农乳700号
2、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1)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宁乳36号、农乳700-1号农乳SPF
2)异丙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农乳700-2号、宁乳37号
2、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型
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R- -O(EO)nSO3Na常用烷基为壬基、辛基
5、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三、磷酸盐、亚磷酸盐
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O O
R- -O(EO)n-P-(OH)2 〔 R- -O(EO)n〕2-P-(OH)2
单酯 双酯
目前有两个系列R=C8H17 OPEPO4、R=C9H19 NPEPO4商品名:酚醚磷酸酯表面活性剂MAPP(单酯)、NPEPO4Na(或K)
助剂化学及工艺学 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1.助剂的概念:又称添加剂。
广义:助剂指某些材料和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的性能而加入的辅助物质。
狭义:加工助剂是指那些为改善某些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最终产品的性能而分散在材料中,对材料结构无明显影响的少量化学物质。
2.助剂在量和质上的基本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特定功能,复配使用。
3.按适用范围分类:合成用助剂、加工用助剂,4.主机损失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挥发、抽出和迁移。
5.协同效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助剂并用时,他们的总效应超过他们各自单独使用效能的加和。
6.助剂的发展趋势:1)大吨位品种趋于大型化和集中生产。
2)新功能助剂研究继续活跃。
3)助剂分子结构日益完善。
4)助剂开发顺应全球环保、卫生及安全性潮流5)助剂多功能化趋势。
6)复配型助剂和集装化技术进展迅速。
7)助剂高分子量化趋势。
第二章、增塑剂1.增塑剂概念:是一种加入到高分子聚合体系中能增加他们的可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物质。
2.主要作用:消弱聚合物分子间的次价键,即范德华力,从而使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性,即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
表现为聚合物的硬度、模量、转化温度和催化温度的下降。
以及伸长率、曲绕性和柔韧性的提高。
3.增塑机理:高分子材料的增塑,是由于材料中高聚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削弱而造成的。
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引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从而使聚合物塑性增强。
4.邻苯二甲酸酯:自己想法儿记吧,管不了了5.结构与增塑性能的关系:极性部分常用极性集团所构成,非极性部分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烷基。
1)结构与相容性关系2)结构与增速效率的关系具有支链烷基的增塑剂的增塑效率比相应的具有直链烷基的增塑剂的增塑效率差。
3)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相容性良好的增塑剂耐寒性都较差,当增塑剂含有环状结构时耐寒性显著降低。
具有直链烷基的增塑剂,耐寒性是良好的。
油田水处理药剂的类型及其机理
油田水处理药剂的类型及其机理油田水处理药剂主要是指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产出水进行处理的化学药剂。
这些药剂主要用于去除或减少水中的污染物,以满足油田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要求。
油田水处理药剂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分散剂、乳化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
这些药剂具有不同的机理和功能,在油田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分散剂:分散剂是一种能够使沉淀物分散悬浮于水中的药剂。
它的主要机理是通过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改变颗粒表面的性质,使颗粒带电,从而相互之间发生静电吸引,形成悬浮体系。
常用的分散剂有磺酸盐、酸性饱和胺、表面活性剂等,可用于悬浮油、沉淀物的处理。
2.乳化剂: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将油水两相混合形成乳液的药剂。
其机理是通过乳化剂分子在水中,使之分子极性一部分与油相互作用,另一部分与水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
乳化剂常用的有表面活性剂、聚醚酸盐等,它们可以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层膜,阻碍油水分离,以利于油水的分离和处理。
3.缓蚀剂:缓蚀剂是一种能够减缓金属腐蚀速率的药剂。
它可以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腐蚀介质的进一步侵蚀金属表面。
常见的缓蚀剂有有机磷、缓蚀胺等,它们通过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金属腐蚀速率。
4.阻垢剂:阻垢剂是一种能够防止沉积物结垢、保持设备通畅的药剂。
它可以通过改变结垢物质的形态或阻止其与管壁的黏附,从而避免结垢物质的形成。
常见的阻垢剂有聚合物、多元酸盐等,它们可以通过吸附、络合、分散等作用,防止沉积物的结垢和堵塞。
5.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种能够抑制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化学药剂。
常见的杀菌剂有氧化剂、酸性物质等,它们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细胞壁等结构,达到杀菌的目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油田水处理药剂及其机理,它们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或减少水中的污染物,保护环境,优化油田开发过程。
随着技术的发展,油田水处理药剂的种类和性能会继续得到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各章重点及要点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各章重点及要点绪论1.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单元操作)原料准备与精制,催化剂配置,聚合反应过程,分离过程,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回收过程。
2.聚合反应釜的排热方式有哪些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冷却,回流冷凝器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部分预冷。
聚合物单体的原料路线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些?石油化工路线,煤炭路线,其他原料路线(主要以农副产品或木材工业副产品为基本原料)2.石油化工路线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单体和原料?并由乙烯单体可以得到哪些聚合物产品?得到单体和原料: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
得到聚合物: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维纶树脂、聚苯乙烯、ABS 树脂、丁苯橡胶、聚氧化乙烯、涤纶树脂。
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1.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及选择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
聚合方法的选择只要取决于根据产品用途所要求的产品形态和产品成本。
2.引发剂及选择方法,调节分子量方法种类:过氧化物类、偶氮化合物,氧化还原体系。
选择方法:(1)根据聚合操作方式和反应温度条件,选择适当分解速度的引发剂。
(2)根据引发剂分解速度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故根据反应温度选择适引发剂。
(3)根据分解速率常数选择引发剂。
(4)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
(5)根据引发剂的半衰期选择引发剂。
分子量调节方法:控制引发剂用量、控制反应温度、选择适当分子量调节剂。
本体聚合生产工艺1.本体聚合传热方法、排热措施排热措施:采用预聚、后聚分步聚合法;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就分离出聚合物;较低温度,较低引发剂浓度下反应;紫外线或辐射引发聚合;强化聚合设备的传热。
悬浮聚合生产工艺1.悬浮聚合生产中的分散剂种类并举例,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保护胶类分散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例如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例如部分水解度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及其盐等)。
乳化剂
1、乳化剂:O-10;易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对酸、碱、硬水稳定。
具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净洗性能。
在化纤工业中,作多种化纤纺丝油剂组分之一,具良好的可纺性;在一般工业中作乳化剂,对动、植、矿物油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配制的乳液十分稳定;还可用于配制家用洗涤剂、工业净洗剂、金属清洗剂;在纺织工业中作润湿剂;在农药行业作乳化剂的组分之一。
HLB值12.5~132、乳化剂MOA-3;易溶于油及极性溶剂中,水中呈扩散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作w/o型乳化剂,用于矿物油、脂族溶剂的乳化,聚氯乙烯塑料溶胶的降粘剂,在化纤油剂中广泛使用。
HLB值6~73、乳化剂MOA-9;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润湿性能,在毛纺工业中作羊毛净洗剂及脱脂剂、织物的精练剂、净洗剂;可作为液体洗涤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妆品和软膏生产中作乳化剂;对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均有极好的乳化、分散、润湿性能;还可作为为玻璃纤维抽丝油剂的乳化剂。
HLB值13~144、乳化剂NP-10;TX-10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乳化净洗能力,是合成洗涤剂重要组分之一,能配制各种净洗剂,对动、植、矿物油污清洗能力特强;除显示乳化性能外,且具有除静电效果;该乳液对胶体有保护作用;一般工业作乳化剂,配制乳液稳定;用作防腐剂、润湿剂、电池缓蚀剂;在农药、医药、橡胶工业用作乳化剂,建筑行业可作为乳化沥清的乳化剂,又是金属水基清洗剂的重要组成之一;HLB值12~135、乳化剂OP-15;易溶于水,耐酸、碱、盐、硬水,具有良好的乳化、润湿、扩散、增溶性能;HLB值~156、聚乙二醇PEG;用作医药及化妆品的基质,橡胶工业与纺织工业的润滑剂和润湿剂。
7、司盘S-20;溶于油及有机溶剂,分散于水中呈半乳状液体。
在医药、化妆品生产中作W/O型乳化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干燥剂;纺织工业中作柔软剂、抗静电剂、整理剂;亦用作机械润滑剂;作为添加型防雾剂,具有良好的初期及低温防雾滴性,适用于PVC(1~1.5%)、聚烯烃薄膜(0.5~0.7%)、EVA 薄膜。
第七章-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液体药剂是:将药物(固、液、气体)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和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或其混合形式)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分类一、液体药剂的特点分散度高、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给药途径广(内、外、注射)便于分剂量与服用,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减少胃肠道刺激稳定性差(降解、霉变)携带、运输不便二、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1)均相(单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离子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真溶液)。
(2)非均相(多相)液体制剂;药物是以微粒或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
内服液体制剂: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部分溶液剂、滴剂等。
外用液体制剂: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搽剂等。
五官科:洗耳剂、滴鼻剂、含漱剂等。
直肠、阴道、尿道:灌肠剂、灌洗剂等。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含义:能显著降低两相间的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
组成: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两亲性。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1.胶束的形成与结构胶束:在溶液内部多个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油基团互相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亲油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的集合体,称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CMC。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根据经验,将HLB值范围限定在0~40(表面活性剂亲水或亲油能力的大小),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1~20之间。
HLB值越小亲油性越强,而HLB值越大则亲水性越强。
3.昙点:对于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致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由清变浊或分层,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昙点。
当温度降低到昙点以下时,有些溶液恢复澄明,有的则难以恢复。
因此需加热灭菌的这类制剂应格外注意。
吐温类有起昙现象,但某些聚氧乙烯类如泊洛沙姆188等水溶性极好,在常压下直至沸点也观察不到昙点。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
药剂学整理笔记复习重点药剂学学习⽅向:剂型分类;质量要求;辅料、基质的分类、特点、性状、要求;制备⽅法;质量评价主线::概念、特点、材料、制法、质量要求、影响因素重点:①液体药剂、⽚剂、注射剂;②剂型或制剂的概念或特点③材料(附加剂,辅料,基质)名称:⽚剂中辅料的名称、缩写词(PVP,PEG,CAP)、性能;⽤途;1.关于制药机械:机理,适⽤范围,成品特点是重点,压⽚机。
2.关于质量标准:成熟剂型质量标准重点;记忆分层次记忆:项⽬+标准;记忆特殊检查项⽬。
3.关于计算公式:(两类公式:因素分析型公式,计算型公式,记忆型公式)计算题:HLB值(表⾯活性剂),冰点降低数据法(输液:渗透压的调节与计算),置换价(栓剂),有效期(药物制剂稳定性:有效期:t0.9=0.1054/k),半衰期(t1/2=0.693/k),表观分布容积(药物动⼒学),清除率(第⼗⼋章药动学)等。
4.关于新剂型与新技术:机理、材料是重点;质量检查了解第⼀章绪论⼀、概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处⽅设计、基本理论、制备⼯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原料药名+剂型 = 制剂制剂:剂型中的任何⼀个具体品种。
剂型:药物的临床给药形式,适⽤于诊断、治疗、预防,与⼀定的给药途径相适应。
药物制剂的特点:处⽅成熟、⼯艺规范、制剂稳定、疗效确切、质量标准可⾏。
PS即:处⽅设计要成熟、制备⼯艺要规范、质量标准要可⾏且制剂要稳定,以达到确切疗效。
⼆、药剂学的分⽀学科:物理药学:是应⽤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段研究药剂学中各种剂型性质的科学。
⽣物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和⽣理因素与药效间的科学。
药物动⼒学: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经时过程。
三、药物剂型:适合于患者需要的给药⽅式。
重要性:1、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性质(硫酸镁⼝服泻下,注射镇静)2、剂型能调节药物的作⽤速度(注射与⼝服、缓释、控释)3、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缓释、控释)4、某些剂型有靶向作⽤(脂质体对肝脏脾脏的靶向作⽤)5、剂型可直接影响药效(⽣物利⽤度差异)四、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今10版,2015年版分四部,第四部收载通则和药⽤辅料。
高聚物合成工艺课后题答案
1生产单体的原料路线有哪几种?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答:①石油路线:目前最主要的单体原料路线②煤炭路线:乙炔,电石生产需大量电能,经济上不合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和资源情况,乙炔仍是高分子合成的工业的重要原料。
③可再生资源路线,原料不充足,成本高,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的基础上,小量生产某些单体出发点还是可取的。
2、如何有C4馏分制取1,3丁二烯?①用C4馏分分离出来的丁烯进行氧化脱氢制取②将裂解气分离得到的C4馏分用PM下进行萃取蒸馏抽提制取。
第三章本体聚合1、简述高压聚乙烯工艺流程答:精制的乙烯进入一次压缩(一级);来自低压分离的循环乙烯与相对分子量调节剂混合后,进入一次压缩机入口,压缩至250MPa,然后与来自高压分离器循环乙烯混合后进行二级压缩;冷却单体进入聚合反应器,引发剂溶液用高压泵送入进料口或直接进入气相聚合;然后高压分离、低压分离挤出切粒,未反应单体分离循环使用。
2、高压PE有哪两种主要工艺路线?各有什么特点?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釜中进行两条主要工艺路线管式反应器反应中:物料在管内呈柱塞状流动,无返混现象,反应温度沿反应管长度而变化,得高压聚乙烯分子量分布较宽,耐高压。
无搅拌系统,长链分枝少。
生产能力取决于反应管参数。
釜式反应器:物料可充分混合,反应温度均匀,还可分区操作。
耐高压不如管式,反应能力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反应易控制。
PE分布窄,长链分枝多。
3、高压PE合成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具体条件如何?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设在150℃~330℃,原因有二:①乙烯无任何取代基,分子结构对称,纯乙烯在350℃以上爆炸性分解,从安全角度,避免因某些特殊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温度上升,引发事故,故使T<330℃②PE 熔点为130℃,当T<130℃时造成大量PE凝固,堵塞管道,同样造成反应难以进行,造成事故,故最低温度不低于130℃,一般温度大于150℃。
反应在低压下进行,原因:乙烯常压下位气体,分子间距离远,不易反应,压缩后,分子间距离显著缩短,极大增加了自由基与单体分子之间碰撞几率,易反应,在100~300MPa下,C2H4接近液态烃,近似不可压缩状态,其次T上升,需压力也增加,才能使PE与单体形成均相状态,保持反应顺利进行。
(完整版)人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
(完整版)⼈卫第七版药剂学重点整理第⼀章绪论1.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设计、制备⼯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的综合性应⽤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 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的剂型,并能批量⽣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医疗卫⽣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调节药物作⽤速度,靶向作⽤,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学科⼯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分⼦材料学⽣物药剂学药物动⼒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产、检验、供应和使⽤的依据第⼆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产、运输、贮藏、周转,直⾄临床应⽤前的⼀系列过程中发⽣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溶剂的种类(⼀)⽔溶剂是最常⽤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体组织在⽣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溶液(⼆)⾮⽔溶剂在⽔中难溶,选择适量的⾮⽔溶剂,可以增⼤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醇、2.⼆氧戊环类3.醚类⽢油。
4.酰胺类⼆甲基⼄酰胺、能与⽔混合,易溶于⼄醇中。
5.酯类油酸⼄酯。
6.植物油类如⾖油、⽟⽶油、芝⿇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甲基亚砜,能与⽔、⼄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它反映溶剂分⼦的极性⼤⼩。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同种分⼦间的内聚能,也是表⽰分⼦极性⼤⼩的⼀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极性越⼤。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克数来表⽰,亦可⽤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
乳液分散 搅拌 关系
乳液分散搅拌关系乳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妆品,它由水和油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
在制备乳液的过程中,分散和搅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从乳液的基本原理、分散和搅拌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分散和搅拌等方面进行阐述。
乳液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乳化剂将水相和油相进行乳化,形成均匀分散的乳液。
乳化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水与油表面张力的物质,它能够在水和油之间形成稳定的乳化系统。
乳化剂在乳液中起到了分散的作用,它能够使油相细小分散,形成乳液的稳定性。
在制备乳液的过程中,分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分散是指将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使油相颗粒细小化。
通过分散,可以增加乳液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使乳液具有更好的质感和使用效果。
分散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实现。
物理分散是利用搅拌或者超声波等力量,将油相分散在水相中;化学分散是通过添加分散剂,使油相和水相相互混合。
搅拌是分散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够将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使乳液的颗粒细小化。
在搅拌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搅拌器或者搅拌罐等设备,通过旋转或者摇动的方式,使水相和油相充分混合。
搅拌的速度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乳液配方和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乳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搅拌还可以改善乳液的质感,使其更加细腻和柔滑。
除了分散和搅拌,乳液的制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分散剂,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其次是控制乳液的pH值和温度,以防止乳液发生分离或者变质。
此外,还需要进行合适的质量检测和包装,以确保乳液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乳液的分散和搅拌是制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分散和搅拌,可以使乳液的水相和油相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化系统。
分散和搅拌不仅可以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还可以改善乳液的质感和使用效果。
因此,在制备乳液时,需要重视分散和搅拌的作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乳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固/水 间的界面张力;
油/水 间的界面张力;
θ -在水相方向的接触角;
形成乳状液时,润湿固体较多的液体构成外相。
二、乳状液类型的鉴别和影响因素
1、乳状液类型的鉴别
电导法:电导性好的为:O/W 型
染色法:将油溶性染料加入乳状液中予以混 鉴别方法 合,若整体带色则为 W/O 型 稀释法:根据与液体相混溶性来判断;
硫酸盐
如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硫酸盐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等
阴离子型
磺酸盐
如烷基、烷基苯、烷基萘类, 聚氧乙烯烷氧基醚类等
磷酸酯类 如烷基、烷基聚氧乙烯醚类,
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等 亚磷酸酯类 如烷基聚氧乙烯醚类单、双酯
2)非离子型乳化剂
非离子乳化剂根据其亲水、亲油性,可作O/W型和W/O型
乳状液的乳化剂,主要类型有醚型和酯型二类。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类
3)阳离子型乳化剂 C12-C22单烷基胺类
酰胺类
咪唑啉类 分类 季铵盐类 环氧乙烷双胺类 胺化木质素
2、高分子乳化剂 高分子乳化剂虽然无法显著降低溶液的界面张力,但是能在液
珠的界面上形成强度较高的界面膜,而且还能提高液相的粘度,因
此也是性能优良的乳化剂。 1)天然高分子
(1)魔芋胶
主要成分魔芋甘露糖,M=104 ;
(2)瓜尔胶 是从种子瓜尔素中提取得到,为非离子型、带支链的多糖-半 乳甘露糖, M=2×105 ;
③ 使用混合表面活性剂或添加其它物质,发挥其协同效应,提 高乳液的稳定性;
图 7-3 油/水界面生成的复合膜示意图
关键要素:一为水溶性,另一为含有与水形成氢键的有机物;
4)提高乳状液分散介质的粘度
根据斯托克斯的沉降速度公式:
由上式可知:外相粘度赿大,液珠的运动速度赿慢,液珠的 运动速度进赿间的碰撞机率减小,有利于乳液的稳定。
图 7-1Hale Waihona Puke O/W 型乳液界面双电层示意图
扩散双电层的作用及影响: ① 由于电荷的排斥作用,使之阻止或减弱了液珠的碰撞,从而 减少了液珠分子的聚结,有利于乳液稳定性提高; ② 当液珠碰撞时,首先接触双电层,而真正的液珠分子间的碰 撞几率大大降低,或者说乳状液的界面膜增厚,乳液稳定性提高;
③ 当在乳状液中加入电解质时,双电层将变薄,会引起乳状液
滤纸润湿法:能快速展开的为 O/W 型
2、影响乳状液类型的因素 1)乳化剂的亲水性(HLB值) 易溶于水的乳化剂易生成 O/W 型乳状液,反之相反; 2)相体积 当水相体积<26%时,只能形成 W / O 型 乳液;
当水相体积> 74%时,只能形成 O/W 型乳液;
当水相体积介于二者之间时,二者均有可能形成; 3)乳化剂分子构型 钾、钠等一价金属脂肪盐乳化剂,易生成O / W 型乳液; 钙、镁等二价金属脂肪盐乳化剂,易生成W / O 型乳液;
的稳定性降低; ④ 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由于有较强的扩散双电 层存在,会使乳液稳定性得以提高。
3)提高界面膜的物理性质 ① 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有利分子的定向排列,界面膜强度 提高,乳液稳定性提高;
图 7-2 表面活性剂形成界面膜示意图
② 选择疏水链较长、支化度小、亲水基在一端的表面活性剂, 由于其易形成胶束,且界面膜的强度高,故适合作乳化剂。
4)乳化器材料性质
亲水性强的器壁易得到O / W 型乳液;反之相反。
表 7-1 器壁性质对乳状液类型的影响
注:塑料为聚四氟乙烯;
第三节
乳化剂
一、乳化剂类型
表面活性剂型
高分子型 乳化剂分类
天然产物型
固体粉末型
1、合成表面活性剂类
1)阴离子型乳化剂
一般制作O/W型乳状液,HLB值在8-18之间,亲水性强。 羧酸盐 如三乙醇胺的脂肪酸盐、肥皂等
类型: ① 水包油型(O/W),即内相为油,外相为水; ② 油包水型(W/O),即内相为水,外相为油;
2、乳状液的稳定性
从热力学角度讲,乳化为非自发过程,故乳状液是一种不 稳定体系。为了尽可能降低乳状液的不稳定性,可从两相间界面稳 定上着手来提高乳状液稳定性。 1)降低两相间的表面张力 作为乳状液,体系必然存在较大的界面,因而必定存在一定的 界面能,所以,这种体系总要力图减小界面,降低界面自由能,从 而最终使乳状液发生破乳、分层。因此,选择优异的表面活性剂作
乳化剂是形成乳状液的首要条件,也有利于稳定性的提高。
如涂料印花使用的增稠剂乳化糊A(A帮浆),是煤油和水组成 的,当加入平平加O后,煤油-水的界面张力由 40mN/m,降至 1mN/m;乳化体系界面的能量降低,体系稳定性提高。
2)提高界面电荷
通常情况下,O/W 型乳状液中,液珠多半呈电负性;而 W/O 中液珠呈正电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乳状液的界面都会形成双电 层,如图 7-1 所示。
⑤
使用固体粉末作乳化剂 只有固体粉末既能被水润湿,又能被油润湿时,会停留在
界面上,才能起到乳化剂的作用。如如炭黑、碳酸钙、石英、粘土、 金属的碱式硫酸盐、金属氧化物(以及水合氧化物)以及硫化物等。
图 7-4 固体粉末的润湿性与乳状液类型示意图
根据Young公式可得:
式中:
-
固/油 间的界面张力;
第二节
乳化作用
一、乳状液
1、定义 将油、水和乳化剂放于一起,在一定温度下,通过强剪切力搅 拌迫使一相以微滴状分散于另一相中,此时相界面的面积增大,体
系的稳定性降低,形成乳状液,这一过程称之为乳化。
组成:油、水、乳化剂; 分布:① 以液珠形式存在的一相称为分散相或内相;
② 连成一片的相称为分散介质或外相;
第七章 乳化剂与分散剂
第一节 概述
基本概念:
乳化: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其中一相以微滴状分散于另一相
中,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乳化形成的溶液称为乳化液;起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 化剂。如棉布精练时精练液中的肥皂。 分散:若一相以微粒状固体均匀分散于另一液相中,这种作用
称为分散作用。
分散形成的溶液称为悬浮液;起分散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分 散剂。如还原染料悬浮体染色。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1)醚型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酚醚类
脂肪酰胺的环氧乙烷加成物
聚氧乙烯烷基胺醚类
(2)酯型
① 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作W/O乳化剂 单酯: 双酯: ② 山梨糖醇酐脂肪酸类
Span系列(司派):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 W/O型;
Tween系列(吐温):山梨糖醇酐脂肪酸聚氧乙烯, W/O型; ③ 聚氧乙烯甘油醚脂肪酸单(双)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