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在教育领域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多样化,给教师、家长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困扰。
背景中的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抢夺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深层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可能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为了更好地应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界需要深入探讨现有的教育对策并提出新的教育对策,以提高对策实施的可行性。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家长应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的有效性及可行性,通过分析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原因和现有的教育对策,提出新的教育对策并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旨在为学校、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在减少学生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学校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挖掘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
通过探讨现有的教育对策和提出新的对策,可以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
对策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更好地评估和选择合适的教育对策,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对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探讨引言:自闭症儿童是一种存在于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的固定模式。
其中,攻击性行为是许多自闭症儿童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问题,给儿童和家庭带来很大困扰。
本个案研究旨在探讨自闭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原因和应对方法,以为专业人士和家长提供指导。
一、个案背景:个案T是一个8岁的自闭症男孩,被家人描述为常常出现攻击性行为。
T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打人、咬人和抓人,不仅在家庭环境中出现,也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发生。
家人对此十分困惑和焦虑,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T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攻击:包括打人、踢人、抓人等。
2.言语攻击:口头上的辱骂和攻击性语言。
3.自我伤害:自残行为如强行舔舐伤口或头部撞击墙壁等。
4.抢夺和破坏行为:将他人的物品抢走或破坏。
三、攻击性行为的可能原因:1.沟通障碍: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沟通障碍,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攻击行为可能是一种无声的沟通方式。
2.感知过敏:自闭症儿童对感官刺激非常敏感,可能因为其中一种感官刺激而产生攻击行为。
3.大脑发育异常: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存在异常,可能与攻击性行为有关。
四、应对方法:1.约定规则:与T进行沟通,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约定,让他了解何为积极行为和何为不当行为。
同时,要为他提供正反馈,鼓励他积极遵守规则。
2.沟通训练: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训练,提高T的沟通能力,让他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3.处理感官刺激:尽可能避免T敏感的感官刺激,如噪音和光线过强等,提供一个安静和稳定的环境。
4.替代行为培养:帮助T寻找其他适宜的行为方式来宣泄情绪,如提供安全的砸东西或使用宣泄性玩具等。
结论: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能涉及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沟通障碍、感官过敏和大脑发育异常。
攻击性儿童个案研究报告
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摘要:攻击性儿童频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对课堂教学带来干扰,而且不利于自身及其他学生的身心发展。
笔者针对一例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个案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征和成因,探讨矫正个案攻击性行为的策略和方法,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发现和讨论一些共性的问题。
关键词:攻击性儿童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攻击性儿童主要表现是比较频繁做出攻击行为,情绪不稳,行为异常;存在着社会认知偏差,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上不符合实际。
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捣乱,有时会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
这样不但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其他学生带来不良的示范行为,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本文通过一例攻击性儿童的行为矫正进行个案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以期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案例背景资料1.1个案基本情况姓名:小乐性别:男年龄:10岁(1997年2月出生)年级:四年级辅导时间:一学期表现的行为:该生与班上的同学关系比较紧张,与同学相处时经常发生冲突,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冲动、任性等个性特点。
经常做一些怪异的行为以吸引老师及同学的注意。
不喜欢别人说他是非,当听到别人说他不是时就脾气很火爆,采用攻击的行为作为回应。
大家进行集体游戏时,他不能耐心等待,经常搞破坏,如有同学不能顺他意,就算老师在旁也会采用过激的行为攻击同学。
每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后能认识错误,可是过了一天还是会我行我素。
1.2个案的家庭和学校背景1.2.1家庭背景:小乐一家三口,父母都在外打工,主要由爷爷和叔叔照顾。
小乐每个星期能见到他父母的时间比较少,大多的家庭教育都要靠他爷爷和叔叔去完成。
1.2.2学校背景:小乐是由普校转入培智学校。
对于该生多动、爱记仇、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家人都认为与他在普校经常被同学欺负、被同学嘲笑、愚弄有关,家人让他不要去理睬那些孩子,同时也希望老师加强对他孩子的教育。
但每次与同学发生争吵,同学们一致都说是他的不是。
原来的学校不认为该生被同学嘲笑、愚弄。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摘要:李辉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管教方式的简单粗暴,自幼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关怀而产生烦躁、易怒等现象,特别是近来父亲对其态度以及母亲对他的态度,使其觉得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自己是多余的,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
并在老师请家长后与家长出现激烈的冲突,对任何人的强烈的攻击性。
通过两个月的时间的治疗使求助者的心理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以及身边的亲人。
一、个案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
在小学阶段,攻击性行为是学生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
也是众多教师头疼的问题。
本文针对一名具有明显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的心理辅导,详细讲述了对于攻击性行为儿童的心理干预方法。
1、个人情况:李辉,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
该生主要表现为对于同学、老师以及家长的敌对心理和敌对情绪。
在学校和家庭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
2、家庭情况:父母均为本市人,父母在其三岁时离异,李辉判由其母亲抚养,由父亲支付部分生活费用和扶养费用。
李辉的母亲在生育李辉以后,身体一直不好,基本不出去工作,靠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李辉的姥姥、姥爷的接济生活。
在李辉5岁的时候,由于其母亲无力承担李辉进幼儿园的费用,而将其送回父亲的身边。
回到父亲身边之后,李辉的一切生活费用由其父亲承担。
李辉的父亲收入不稳定,经常因为为李辉花钱的问题和其继母产生矛盾。
李辉回到父亲的身边之后,与父亲的矛盾日益激烈。
李辉的父亲已经再婚,并育有一子,已经9岁。
父亲比较偏疼幼子。
李辉的爷爷奶奶对这个孙子很是怜惜,对其百般溺爱,百依百顺。
3、在学校的表现:上五年级以后,李辉有了一些改变。
在小学的大部分教师的评价中,李辉在课堂上的纪律很不理想,而且有过多次打架斗殴的纪录,学习成绩处于中等。
上五年级之后,李辉上课不再捣乱,而是认真听讲,下课也不再打闹了。
专制型单亲家庭教育下学生攻击性行为分析与矫正个案研究
专制型单亲家庭教育下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矫正个案研究一、辅导对象概况李某,男、11岁。
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身材高大,脾气暴躁,桀骜不驯,师生心中的厉害角色,人际关系很差。
父母离异,跟随母亲,母亲为普通中学体育教师。
二、求助过程及情况分析一个夏日午后,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谢老师,不得了了,李某在教室里发脾气呢。
”我赶到教室后,只见一片狼藉,所有的课桌椅都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第一排的桌子甚至被他举到了教室的最后,没有一把椅子端正的放着,教室的地上满是同学们的课本,作业本,文具……,李某正狠命地踩着。
他看到我之后,顿时嚎啕大哭,扭头冲出了教室。
我一直跟着他追到校园围墙的角落,在角落里他一直哭得很伤心,还不时用拳头敲打、用头撞击墙面。
一直等他冷静下来,我和他有了如下对话:我:孩子,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李:我不小心把眼镜摔坏了。
我:不小心摔坏了眼镜,回家让妈妈重新带你去配一副,好吗?李:这是上周才配的新眼镜,我妈知道了会打死我的。
我:不会的,孩子。
妈妈可能会批评你不爱惜东西,但是绝不会打死你。
相信我,好吧。
李:我妈妈肯定会打死我的,肯定会的。
我:那你是不是因为心里害怕妈妈打你,才会拿教室里的东西撒气呢?李:是的,我回去会被我妈打死,我也不让他们好过。
断断续续的叙述中,我才知道他是因为新配的眼镜摔坏了,担心回家后被妈妈责打,所以发泄。
我心里非常不解,损坏一副眼镜对于他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难题,为何他会有如此大的强烈反应呢?并且迁怒于与此毫无关系的同学们呢?三、心理健康辅导目标与方案我从李某身上可以看出:由于他妈妈恨铁不成钢,用暴力方式管教孩子,使李某产生了严重爱的缺失,造成孩子个性的扭曲,久而久之,李某变得多疑、抑郁、倔强和古怪,并由于受到他妈妈长期打骂的不良影响,使他从小得到暗示,认为武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以暴制暴,助长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对自己的行为愈加不加控制,在暴力发泄中看到别人的惧怕从而找到满足。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10篇汇编
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10篇汇编儿童问题行为矫正个案研究报告(一)案例介绍某男孩,独生子,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再犯。
根据老师的回忆,之前有其他大学心理系同学到班上做团体心理辅导,在辅导中,这个男孩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其他同学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其他同学合作, 玩建构游戏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很认真的用积木塑料构建房子、桥等各种建筑,他跑到另一个小朋友那桌面前,看了一下,迅速地从他们搭好的房子中拿走两块拱形的积木。
这时,另一个小朋友喊了起来:“快放下,是我们的。
”可他没理会,就往自己的桌子走去。
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一把抓住他的衣服,他一转身拿起积木就向另一个小朋友的头上砸去,嘴里还喊着:“打死你!”这时别桌的小朋友纷纷退开,好像知道他要打人的样子。
像这样的问题他发生过许多次。
一些小朋友因为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
根据老师的反映,这个男孩在平时表现还好,但是一旦碰到有竞争的游戏或者没法平均分配的东西时,就会表现得很有倾略性,以打、踢、推、咬等方式攻击其他其他同学来占得优势或者抢夺玩具。
我和这名男孩接触的时候'他表现得比较高兴'愿意拿东西和我分享,也缠着我和他一起玩,但是还是表现了比较强的好动性和控制性,要求我按照他的方式玩,一旦我没达到他的要求或者和他意见向左的时候,就会出言顶撞甚至言语威胁,让我比较惊讶。
在家庭访谈中得知,这名男孩的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半个月回家一次,所以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他妈妈身上。
男孩的妈妈说,因为是年纪很大了才得到这个孩子,所以在孩子四岁前对其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
后来男孩的妈妈听说别人的小孩小时候呗这么娇惯,后来在外面偷钱被人抓住打残废了,心里很慌张,怕自己的小孩以后也会变坏,于是管教变得非常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还是会尽量满足,但是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就会置之不理,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
行为矫正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教案
行为矫正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教案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
儿童骂人、打人、故意损坏他人物品等,属于攻击性行为。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的对象是重庆市冷水小学五年级2班的留守学生小林。
该生智力发育正常,但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不合群、容易冲动,经常无故对同学发脾气或欺负同学,喜欢破坏同学的东西。
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
二、研究目的探索如何通过个案研究的形式,并找出相应的个案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同时,根据个案出现异常的行为,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行为矫正的手段,最终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
三、研究方法本个案研究采用了观察法、分析法、行为矫正训练等方法对个案的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
四、造成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1.学业成绩差造成心里的自卑,因此利用他的不良行为来掩盖他对学习任务的恐惧2.父母离异,缺乏母爱和安全感,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获得他人的关注。
3.高年级了好面子,害怕同伴发现他们不会读或不会写会嘲笑他,所以会通过一些暴力的行为试图把自己变成一个厉害的角色。
五、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方案的实施1.换组换环境在和小林谈话中,征求其意见,把他调到和一位成绩中等、为人善良的男生一桌,并私下交待让这位学生好好帮助小林的功课并督促其完成。
效果:小林与这位同桌间的摩擦明显比和以前同桌的摩擦少,并且能和新同桌一起共同参与完成课外兴趣活动中的一些合作任务。
但有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去招惹其它同学。
2.提高学业热情让各科老师多加关注小林学科作业上的进步,在其擅长的知识点上给予及时的表扬,并且在课堂上为他提供回答的机会,只要有进步,就让全部同学对他表示祝贺和鼓励。
让家长回家后加强对其学业的辅导力度,并对良好的表现给予玩耍时间和内容上的放宽。
效果:逐渐意识到应该在课堂上多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获得更多关注,上课的小动作明显减少,并且乐意去努力尝试完成自己觉得困难或不感兴趣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引言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攻击性行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对此感到困惑和无奈。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肢体攻击、言语攻击、抢夺、打架等,这些行为给学生自身和周围的人造成了困扰和伤害。
如何有效地对待和处理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对孩子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一些家庭中可能存在亲子关系紧张、父母暴力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2. 社交环境:孩子在学校和社交圈中的互动也会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一些不良的交往经历、沟通问题、欺凌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3. 心理因素: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会对其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情绪不稳定、自卑感、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对于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孩子本身,而是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长应该尽量创造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成长空间,学校应承担起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良好行为的责任。
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商,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支持:社会环境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应该鼓励家庭、学校和相关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有效减少和遏制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方法,让广大的教师和家长汲取经验和教训,正确的教育学生促进其发展。
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并运用“爱心+耐心”的灵活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尽心尽力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一、前言小学生中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学生的习惯养成培养不到位,其次是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造成的,当然也与家庭教育方法粗暴分不开。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很容易造成学生自身不良的发展,如学习不刻苦、上课精力不集中、好斗等;还容易造成班级秩序的混乱,引起躁动,特别不利于班级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还可能影响到在社会上的声誉;有时还可能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影响家庭与学校的交往和联系等等。
矫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师需要关心、耐心、爱心,积极和家庭联系,达成共识,使用适当的方法,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正确的调整其心理因素,让学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正常发展。
为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统计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二、研究对象的状况描述周刚,男孩,1996年10月出生,是家中的独子。
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一、二年级时稍微调皮,但不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主要目标。
上三年级时,上课经常爱插嘴,言语带有取乐性质,脑筋灵活,但是就是喜欢捉弄同学,表现出脾气暴躁,好打架。
尤其是四年级的时候,下课后,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儿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死命抱住其它男孩搞恶作剧,一会儿又挥拳欺侮小同学,有时还跑到其它班级去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受他欺侮的学生来办公室告状。
由于他的不良行为,同学们都挺怕他的,没人愿意理睬他,更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周刚的原班主任一提起周刚就连连摇头,对他没有好办法,有效的办法也只能让他安静一天、半天。
小学阶段ADHD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
小学阶段ADHD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ADHD是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的简称,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ADHD分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
近年来,ADHD儿童群体的数量有所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
小学阶段,ADHD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主要有上课无法专注听讲,无法静坐,易出现异常行为干扰课堂秩序等。
笔者所教班级有一名混合型的ADHD儿童小A,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笔者两年中对小A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等措施,小A的行为习惯出现了较大的改善。
一、案例陈述小A,男,13岁,患有多动症,目前就读于六年级。
他相貌端正,身高相较于同班同学偏高,四年级曾因无法控制情绪休学一年,其间为了强身健体而学习了武术,五年级转回原班学习。
访谈调查发现,其家庭情况如下:父母均为工薪阶层,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平时少有时间陪伴孩子,教育方式常以沟通开始,暴力收场,家庭氛围紧张。
后因孩子无法控制情绪,父亲辞职陪读。
但是父母拒绝正视孩子的问题,对于校方的约见约谈采取漠视态度。
通过观察及访谈发现,其同学关系如下:班级学生对其比较友善,由于小A基本不与女生交流,所以矛盾较少。
但是男生都非常害怕小A,近半数男生都与他发生过肢体冲突,对其敬而远之。
小A的课堂表现如下:听不懂课,跟不上进度,上课无精打采,毫无规则意识,来回走动,自由出入教室,甚至在课堂上因为一些小事就对同学大打出手,不接受任何老师的批评与指示。
课间也多次与邻班同学发生冲突。
其父陪读其间,父子俩也曾在走廊上拳脚相向。
二、综合分析小A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冲动、暴躁,攻击行为强。
由于父母的拒绝承认,小A的行为模式自一年级初步显现后直至五年级开学都未得到有效的干预。
家庭中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易激起小A的激烈反抗,以暴制暴的解决方式在小A心中埋下暴力能够解决一切的种子,从而丧失情绪管理。
小A和同学们的关系比较疏离,无法与同伴进行平等交流,这使得小A跌出同学圈之外,也助长了小A暴力行为的气焰。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日益凸显。
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在遇到挫折、不满、焦虑等情绪时,以言语或身体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儿童本人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也对周围的其他儿童和教师工作产生了困扰。
对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在个体因素方面,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是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的和睦与否、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都与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息息相关。
学校因素是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校的教育环境、教师是否能够有效的引导儿童发展等都与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关系。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观等,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不仅对攻击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还对被攻击者和周围的人员造成巨大的伤害。
攻击性行为不仅容易导致身体伤害,还可能导致心理创伤,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
攻击性行为也容易破坏学校的正常秩序,影响教学效果和学校的正常运转。
针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教育对策,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情感管理技能和行为控制能力。
1. 培养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针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培养儿童的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
儿童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处理负面情绪,在遇到挫折或激烈的情绪时,能够理智地进行情感调控,避免以攻击性的方式来释放情绪。
2.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儿童需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动机,并且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角色扮演、情境演练等方式,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3.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也是帮助儿童克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关注的话题。
攻击性行为在小学生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言语上的攻击,有的是身体上的攻击,有的是行为上的攻击。
这些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会严重影响到攻击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针对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对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不良: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但是许多孩子生长在一个家庭教育不佳的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缺乏耐心和关爱,或者是家庭中存在家暴等问题,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2. 学校环境不良:有的小学生在学校的环境中遭受到了很多的欺凌和暴力,也会促使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救助。
3. 心理问题:有的小学生可能患有一些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缺陷、自控能力差等,这些心理问题都会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4. 社会环境:部分小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比如一些网络游戏、暴力影视作品等,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造成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1. 家庭教育: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提倡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让父母懂得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教育和指导孩子,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充分的关爱和保护。
2. 学校环境:学校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友爱,加强对学校暴力和欺凌事件的处理,保护每一个学生的权益,减少学校暴力事件的发生。
3. 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应对挫折的心理韧性,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4. 社会环境:加强对社会环境的引导,减少不良影响的渗透,提倡健康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以上对策主要是从家庭、学校、心理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对策的探讨,通过这些对策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攻击性行为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发展阶段的群体,他们的心智和行为都还在不成熟的状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
这些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造成困扰,也可能会给小学生自己带来不良影响。
对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教育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原因分析1. 特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言语攻击、身体攻击、物品破坏和情绪爆发。
这些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小学生们在情绪上受到了刺激,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2. 原因分析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特点三个方面:(1)家庭环境: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内部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对小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庭环境不稳定或者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睦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2)学校环境: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行为。
一些学校存在着严厉的惩罚制度或者教师缺乏关怀和理解也会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3)个体特点:个体特点主要指的是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包括性格、情绪、心理健康等方面。
有些小学生天生喜欢动手动脚,或者由于受到了外界刺激,导致了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这包括夫妻之间的关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
(2)家长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尊重小学生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
对于一些攻击性行为,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而不是简单的惩罚。
(3)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小学生进行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2200字》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目录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1)一、案主基本情况 (1)二、案主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2)三、个案分析 (2)(一)行为分析与判断 (2)(二)问题形成原因 (2)四、辅导过程 (3)(一)第一阶段:加强认识教育,创设集体教育氛围 (3)(二)第二阶段:强化不相容行为,发挥幼儿的长项 (3)(三)第三阶段:巩固教育成果,消除不良行为习惯 (3)五、结论 (4)参考文献 (4)目前,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小学生,许多学校都会采取严肃批评、请家长等教导方式,这虽然是无奈之举,但是也只能暂时的缓解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我的观察和研究中,我发现规则约束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小学生不肯接受这一行为,整体呈现出一种消沉情绪,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因此,为此类孩子推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心理辅导个案在当代社会非常重要。
一、案主基本情况(一)个人情况:小光(化名),男,9岁,独生子女中。
他是班上个子最高,最强壮,热爱阅读,识字能力强。
见识相比于其他同龄孩子多,但言语不多。
在班上爱欺负其他小学生,经常与别的小学生发生争执,甚至直接粗暴攻击他人,但其本人却没能认知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不仅仅影响了班上的秩序,其自身也为此受到排斥、导致情绪异常。
(二)家庭情况:父母均为高学历知识分子,兴趣爱好广泛,工作繁忙,但尽可能陪他,常带他外出旅游,还特别注意他的饮食规律。
妈妈对他要求很严,对其犯错有体罚的举动,家庭关系和睦。
二、案主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表现小光在班上霸气十足,常动手打人、抓人、踢人,骂人。
经常将别的小学生的玩具扔掉,当其他人和他理论解释的时候,他看你气急了就不吱声。
小学生生气地推了推他,一挺身便动手打了起来。
当阅读的时候,别的小朋友也会探讨自己读过的好玩的书,他便抢过来说:“让我看一下。
”如果别人不给,他会抓着人家手臂抢。
在画画时,他常常独自占据一张大桌子,绝不允许他人前来,也偶尔会拿着画笔到他人纸张上作画,并说自己“为他作画”。
7岁小学生攻击性行为能箱庭干预个案研究
矗
三 、干 预 过 程 (一 )第一次 自发性箱庭作品(见 图 1) 时 间 :2016年 11月 9日 题 目:怪物大战 来 访者 (w)自述 :“第一场战争结束后还有第二场 战争 ,战争 是 不能停下来 的 !,,‘‘动物们都是不 听话的 ,一头狮子不 断地咬死 其他 动物 ,因为它是动物之王 ,我愿 意成 为它 。” 研究 者 (笔者 )体验 :治 疗开始 前 ,w快 速 冲进 辅导 室 未 向 笔 者打 招呼 。笔者 与他约定 好简单 的要求 后 ,他便 独立摆 起沙 盘 。他用狮 子代表 自己 ,摆 了几个 面 向不 同方 向的动物 (动物往 往 是与人类理性 判断相对应 的本能 、直觉 、冲动和 阴影 的象征 ),
关系亲密 ;但父亲较 为严 厉 ,发 现孩子有 问题后对 孩子多次采用 打骂 等暴 力手段 ,因此 w与 父亲 的关 系相对疏 远 。w 的父,中午将
W放 在午托班 ,所 以奶奶 经常在 午托班 与学校之 间跑 。孩 子基
本上不听奶奶 的要 求 ,随处乱跑。
老师 1:“上课 几乎 不会 听课 ,上课 画画 ,没有 小朋友 和他 班 主 一起 玩 ,大 家都很 害怕他 ,他 随时会 出现打 人的行 为 ,多 任 及 次打 同学 、打 老 师 。” 科任 老师 2:“课 堂上 随时会 跑 出课 堂 ,一天大概 跑 出去 5次 ,每 老 师 次跑 出去一 两节课 不愿 意回 来 ,他 喜 欢无忧 无虑地 呆在
.
学校适 应度 :在课 堂上 随处乱跑 ,一 直很难 融入班 级 ,注意
表 1 社 会 成 员 反 馈 表
社会 成 员
反 馈 情 况
妈妈 :“小时候 上幼儿 园的时候没做 到按 时上学 ,一周去 两 家长 三天 ,很 随意 ,在 家里很 难管,主要是他不听。”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与纠正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与纠正的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1-09-20T09:33:02.3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月中作者:唐仁花[导读] 攻击性行为,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进行的暴力行为,其包括话语攻击和行为攻击。
小学生常常被视为童真的拥有者,其攻击性行为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涵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症状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纠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桂林市龙隐小学唐仁花广西省桂林市 541004摘要:攻击性行为,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进行的暴力行为,其包括话语攻击和行为攻击。
小学生常常被视为童真的拥有者,其攻击性行为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涵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症状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纠正其不良行为,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实践研究;引言:据新闻报道,2018年,湖南沅江市一女子被发现死于卧室,凶手是其年仅12岁的儿子。
2021年,警方通报一起“弑母藏尸”,弑母者为年仅14岁的少女。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致伤致亡等社会事件频发,且明显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究其原因还是现代教育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不足,如许多少年在犯罪前已经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却未得到充分关注。
因此,为预防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演变为惯习乃至走向犯罪,有必要对其成因和症状加以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成因分析(一)家庭环境:亲子关系不佳与教育方法不当1.亲子关系不佳家庭无疑是小学生行为养成的首要场所,不佳的亲子关系会直接导致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曾提出著名的模仿法则,他认为大多数都由模仿习得,并且遵循着距离法则。
也就是说,人的距离越相近,行为就越相像。
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小单元的环境中,孩子将会无意识地沿袭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近年来,小学生攻击性行为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秩序和师生的安全。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攻击性行为教育是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提出对策。
一、教育引导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多数是因为其心理不成熟和情绪无法自我调节所导致。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自我情绪,并寻求更合理的方式处理情绪。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教育小学生需要了解情绪的类型和情绪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校可以设立情绪教育课程,引导小学生了解各种情绪,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2. 紧急止暴教育对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学校需要对其进行紧急止暴教育,让他们明确攻击行为的后果,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行为有可能造成伤害。
同时,学校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安全保卫常识,帮助他们了解如何保护自己。
二、家长参与除了学校教育引导,家长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加强家庭教育,做到以下几点。
1. 监督孩子时间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电子游戏和电视等媒体,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 建立良好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稳定、和谐的孩子会更加理智和成熟,将更有可能形成稳定的人格成长,不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3. 培养良好习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身体健康、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及时干预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干预机制,及时发掘和处理有攻击性的小学生。
1.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一旦发现有孩子存在攻击性行为,需要及时做出反应。
学校应该尽快联系家长,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
2. 针对性干预学校发现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后,需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的小学生,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参与,共同关心和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当今社会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可以损害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因此,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非常重要。
首先,在学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学校应多开设有关态度参与和法律规
定的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关系观念和行为原则,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坚
持人权和公平正义,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利益,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预防和
解决攻击性行为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加强和建立处理被攻击行为的有效程序。
学校应建立一套具体、有序的
纪律管理制度,耐心的让学生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对攻击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纪律,建立起有效的处理攻击行为的步骤,并充分调动教师、家长和政府开展有力的预防攻击行
为活动。
再次,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教育。
要改变小学生的空间环境和游戏环境,限制小学生的
对攻击的体验及和引导他们根据学校法规进行行为,培养小学生自觉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在营养跟不足的情况下,要多提供更多民间慈善机构、义工服务等,帮助贫困孩子们获得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帮助减少攻击性行为。
最后,学校应定期组织有关对抗性行为的座谈会,在学校开展有关预防和严厉打击攻
击性行为的宣传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建立学校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反馈
机制,更好的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也会给学校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
因此,探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势在必行。
导致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家庭教育缺失、社会环境恶劣和个体原因。
对于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导致个性变得孤僻、自闭、冷漠不羁。
对于社会环境恶劣,小学生日常接触的人都是成年人,他们的行为和用语也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和行为。
此外,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与个体原因也有关联,如性格偏执、易怒、缺乏自信等。
要解决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应该从教育和心理治疗入手,提出以下对策:一、加强家庭教育,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适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把家庭打造成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这样孩子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攻击行为。
二、促进学校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除家庭教育之外,学校教育也很重要。
学校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孩子树立和改善社交能力和情商,杜绝暴力、游戏等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
三、加强心理治疗,减少攻击性行为如果小学生出现了攻击性行为,家长和学校应及时介入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通过心理治疗,帮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和原因,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四、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人际关系良好乐观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因此父母和学校应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其应对压力和逆境的能力。
通过以上对策,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有望得到改善。
家长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防范因为攻击性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及矫正个案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问题研究,探讨解决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的方法,让广大的教师和家长汲取经验和教训,正确的教育学生促进其发展。
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并运用“爱心+耐心”的灵活方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尽心尽力的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一、前言小学生中个别孩子具有攻击性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学生的习惯养成培养不到位,其次是教师对学生关注不够造成的,当然也与家庭教育方法粗暴分不开。
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很容易造成学生自身不良的发展,如学习不刻苦、上课精力不集中、好斗等;还容易造成班级秩序的混乱,引起躁动,特别不利于班级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还可能影响到在社会上的声誉;有时还可能造成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影响家庭与学校的交往和联系等等。
矫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师需要关心、耐心、爱心,积极和家庭联系,达成共识,使用适当的方法,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正确的调整其心理因素,让学生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正常发展。
为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在完成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统计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二、研究对象的状况描述周刚,男孩,1996年10月出生,是家中的独子。
现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一、二年级时稍微调皮,但不是老师和同学关注的主要目标。
上三年级时,上课经常爱插嘴,言语带有取乐性质,脑筋灵活,但是就是喜欢捉弄同学,表现出脾气暴躁,好打架。
尤其是四年级的时候,下课后,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儿在楼梯上跳上跳下,一会儿死命抱住其它男孩搞恶作剧,一会儿又挥拳欺侮小同学,有时还跑到其它班级去惹是生非,几乎天天都有受他欺侮的学生来办公室告状。
由于他的不良行为,同学们都挺怕他的,没人愿意理睬他,更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周刚的原班主任一提起周刚就连连摇头,对他没有好办法,有效的办法也只能让他安静一天、半天。
据周刚自己说,爷爷和爸爸脾气都很急躁,易怒,不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绪。
据同学反映,周刚爸爸很凶,如果不听话,首先是“屁股伺候”。
与其父交谈,其父显得力不从心,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了,打也打,骂也骂,可就是……只能靠你们老师了……”通过五年级一学年的转化和这学期近几周的养成教育和观察,周刚有了较大的变化,现在是班上的纪律委员。
三、分析与讨论根据心理学理论中有关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攻击性行为是指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①。
(一)攻击现象分析通过交谈,我发现周刚每次打人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三种:(1)别人讲了他一、二句,或无意中碰了他一下,他就会怒发冲冠冲上去打人;(2)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不管当时是否真的“不平”,他总是爱出手相“助”;(3)没有任何理由莫名其妙地打人。
我认为周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另外,周刚打人以后,还会对被打的人及知情的人发出警告:“不许告诉老师或家长,否则我会打得更狠。
”一旦事情被老师或家长知道,对他经过教育时,他会承认错误,甚至痛哭流涕地保证不再打人,但事后,他会我行我素,管不住自己再次打人。
通过我和同事分析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不是出于本性,是由于不良行为习惯,且缺乏自控能力造成的。
(二)攻击行为原因1、自身心理因素在认知方面,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对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的认知有偏差,不能正确地理解人际交往,以至于对自己被排斥的境况不能理智归因。
如周刚,常常把盲目大胆视为“英雄”行为,把打架看作是“勇敢”,认为使用暴力对自己有利,缺乏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
从性格来看,他显得外向,喜欢热闹,不拘小节,好胜心强,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情绪不稳定,容易因为小事情发生冲动;在意志方面,也明显地表现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从动机方面看,他的攻击动机带有鲜明的情绪色彩。
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学习、模仿是很有关系的。
社会学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作是由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②。
在现代社会,影视中的暴力内容往往对青少年产生攻击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本来就喜欢打斗的青少年,观看了暴力节目后,会增加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甚至直接模仿影视中的暴力行为,并引以为傲。
周刚告诉我,他很喜欢看这种暴力影视,看到那激烈的打斗场面,他会特别兴奋,忍不住手舞足蹈,甚至马上会找个人试一下。
这样,他的攻击性行为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2、不良的家庭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奠基性的作用。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抚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龙瓒教授的家长教教报告会的讲话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拒斥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③。
这些冷漠拒斥的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
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就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使孩子失去控制自己攻击性冲动的锻炼机会。
家长往往还有另一个特点,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打屁股,打耳光,这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不但达不到控制攻击性的目的,反之却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怎样对待他。
”所以,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常靠体罚来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
经过家访,周刚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家庭。
他的家庭教育就是一个极好的反面典型。
3、非现代化的学校教育现在,学校教育还是过于强调对未来社会成员的甄别选拔功能,以至于中小学也成了对未来社会成员的预备选拔机构,人为地将儿童等级化。
通过考试、评选三好学生等名目繁多的竞争活动,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班级成了学生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竞技场。
学生以优等生为荣,以与优等生交往为荣,对劣等生或稍动心思或弃置不顾,甚至不少孩子不愿与劣等生同桌,加剧了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恶性发展,最终导致习惯性的攻击性行为。
由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偏重认知发展,忽视情意发展,统一的教育模式大班化教学,让老师无力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不力,尤其缺乏学生生活力的教育。
所谓“生活力”,即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生存,儿童必须懂得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能内化这些观念,形成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学校教育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说教方式,学生好的道德行为并不能得到有效强化,长期以往,反而加剧了一些儿童情感发展的不协调,社会生活的不适应。
四、矫正对策与效果教育专家说,教学有法,法无定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同样适用。
我对周刚采取的教育对策,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我得意地称之为“冰火较量”。
(一)调位事件开学初,按照班级常规,需要调整学生座位。
根据个性互补原则,我安排了一名学习成绩优秀,性格比较温顺的女孩子与周刚同坐在第三排。
女孩虽然老大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
周刚可是喜出望外(据同学说,以往他都是单人一桌,且在教室最后角落),不知他是否在想:这回我抄作业不用发愁了?!第一天,相安无事。
第二天早读,我正在讲台上改作业,那女孩的妈妈心急火燎地走进教室,忧心忡忡地对我说:“老师,麻烦你帮彤彤调个位置,她说同桌很会骂人,打人的……这样子,我们彤彤功课肯定会受到影响的……”“我又没打过你家园园……”还没等我解释,周刚已经吼起来,就差没跳起来了。
我赶紧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他。
我想,我应该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的心声,以一种理解的态度鼓励其尽情倾诉,从而达成互相信任,心理兼容,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我想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试着用我的趋同理心引起他的心理共鸣。
我主动找他单独谈心,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跟他说:“早上园园的妈妈讲的话让你觉得很委屈,是吗?”看他眼泪都快涌出来了,我感觉我的初级共情法奏效了。
“不过,退一步讲,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看你?你想过吗?”我试着探询道。
他摇摇头,原先僵硬的表情趋向缓和。
“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我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努力!你愿意吗?”他没有回答,只是腼腆地一笑,我也会意地笑了。
看来,孺子犹可教也!我暗暗庆幸。
我和周刚之间初步建立了良好的、信任的医患关系。
我赢了!(二)“班级钥匙谁来管”经历了上次的调位事件,我觉得“建立良好的班级群体情感气氛”至关重要。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任何一个群体的建立都是以情感为纽带的。
所谓群体情感气氛,是指一个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态度和感受。
它可以是融洽的,也可能是对抗的。
这种情感气氛是由群体中的成员共同酿成的。
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生活得很充实,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有安全感,有依恋感,从而消除种种不良行为的发生。
反之,如果一个群体是对抗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情感对立,互不信任,你争我夺,四分五裂,那么,生活在这种群体中的成员就会失去安全感、互惠感,其结果必然引发种种破坏、攻击等不良行为。
调位置事件中,周刚的反应如此强烈,证实了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是多么重要。
因此,我尝试用情感疏导策略进行正面转化。
我想让全班同学懂得,任何一个同学的进步都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
大家要珍惜问题同学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在出现反复的时候不至于丧失信心,不至于指责埋怨。
于是,在班队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其事地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会犯错误。
只不过有的人犯错次数多一点,有的人犯错次数少一点。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呀。
假如别人整天在背后谈论你的缺点,你肯定会觉得很难过,很懊恼,是吗?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老师看中的是你们的未来!”说完,我特意把目光停留在周刚身上。
只见他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我想他是心神领会了。
在一次“班级钥匙谁来管”的主题班会上,他主动要求管理班级钥匙,这举动着实令大家吃惊,许多同学也由此改变对他的一些看法,我顺水推舟,让他担任班级的纪律委员,想用此甜头来“粘住”他。
他欣然从命,并且干得有声有色。
真希望周刚的角色表现成功,那就意味着他会换位思考了。
我又赢了!(三)“糖衣炮弹”威力不够然而好景不长。
一天,隔壁六(1)班的一个小个子男孩泪流满面地被一群孩子簇拥着推推搡搡地来到我面前,我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抽泣着。
旁边的同学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达。
原来是周刚无缘无故地拉下了他的裤子,还扬言即使告诉班主任他也不怕,老师还怕他呢!我一听火冒三丈,本来他的行为已经够令人气愤的,更何况他还把我的鼓励视为无能!我当即把他“请”到办公室,义正严词地指出其行为的恶劣,并责令他马上向那位同学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