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我为大家说的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燃烧与灭火是研究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具体直观体现,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学生熟悉,倍感亲切。
通过学习,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为生活服务,科学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思想。
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更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燃烧的做法。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分析: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及初中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我采用了引导启发、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类比归纳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学生以空间与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乐趣。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了信息量。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三.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四.教学过程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同时补充:实验的改进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任满足其一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4、应用5、谈一谈,遇到火灾自救的措施6、理解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7、小结8、课堂练习9、课外任务:调查与研究。
五、板书设计(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燃烧与灭火》 说课稿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燃烧与灭火》。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 1 的内容。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进一步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现象。
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使学生能从化学视角认识燃烧和灭火,增强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氧气性质的巩固和应用,又为后面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性质和一些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但对于燃烧的本质和条件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在设计实验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缺乏耐心和细心。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灭火原理的应用。
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一《燃烧和灭火》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10C班耿绍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燃烧和灭火》。
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
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2)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3)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2)渗透“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点。
(3)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分析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过渡引出新知识,可以使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新知识的顺利建构。
1、为了解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两个重点问题,用“引导探究教学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一、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燃烧和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堂课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并学会正确灭火的方法。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2.认识燃烧所需的条件;3.掌握常见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常见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燃烧所需的条件,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燃烧的基本过程(20分钟)a.引入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概念;b.通过实例展示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引导学生理解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30分钟)a.讲解燃烧所需的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源;b.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意识到燃烧过程中的三个条件的重要性;c.通过实验演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常见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30分钟)a.介绍家庭和学校常见的火灾事故;b.讲解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电器、远离明火等;c.引导学生讨论应对火灾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如拨打火警电话、使用灭火器等。
4.实验演示(30分钟)a.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观察;b.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进行思考和总结;c.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燃烧和灭火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小组讨论、教学互动等。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等。
五、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程度和准确性等;2.实验报告评价: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小组讨论评价:对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理策略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六、板书设计(教学重点:)燃烧的基本过程燃烧的条件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了解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及应用方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等。但在本节课中,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燃烧条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2.灭火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不够熟练;
3.实验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安全事故;
4.对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了解不足。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知识掌握情况;
2.与学生交流,获取他们对课堂的反馈;
3.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评估教学效果。
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性;
2.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保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5.课后作业:布置富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鼓励学生继续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奥秘。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火灾事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引发他们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学习兴趣;
2.提问引导: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会燃烧得如此猛烈?如何有效地进行灭火?”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燃烧的基本概念、燃烧的三要素以及常见的灭火方法,并学会正确、迅速地进行简单灭火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燃烧的三要素的理解。
2. 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正确使用。
3. 灭火操作的训练及灭火常识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所学的有关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例如:“什么是燃烧?”、“燃烧的三要素是什么?”等。
2. 知识讲解(25分钟)a. 燃烧的概念和三要素通过教师讲解和示意图的展示,介绍燃烧的定义和三要素(燃料、氧气和引燃温度)。
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燃烧的过程和机理。
b. 常见的灭火方法讲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如水灭火、泡沫灭火、二氧化碳灭火等,并讲解其灭火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灭火器材的外形和使用方法。
3. 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发生过的火灾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就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分析和解答。
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并引导他们讨论灭火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4. 灭火操作实践(25分钟)在教室外进行灭火操作的实践,通过设置模拟的火灾场景和准备好的灭火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安全,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学生可以轮流进行实践,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身体验灭火操作的过程。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灭火操作的准确性和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讨论的质量以及实际操作的效果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五、板书设计燃烧与灭火什么是燃烧?三要素:- 燃料- 氧气- 引燃温度常见的灭火方法:注意事项:- 水灭火 - 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 泡沫灭火 - 距离火源远离- 二氧化碳灭火 - 避免过度使用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到灭火的重要性以及正确使用常见灭火器材的方法。
燃烧与灭火说课教案(知识借鉴)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第一课时一、说教学设想由于《燃烧与灭火》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设疑、引导为辅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
二、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位于上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
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对于旧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新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二)教材处理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交流与讨论”中的“分别加热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改为“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玻璃棒”。
这样改动,让学生更容易从实验现象分析出实验的探究意图。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评价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来突出这节课的重点。
难点:应用燃烧的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
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理论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等。
九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需求和获取新知识体验的需求,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2.学生在火灾案例分析时可能难以把握关键信息,影响分析效果;
3.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充分参与互动。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加强实验前的操作指导,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实高分析能力;
3.优化课堂时间安排,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互动。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但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燃烧和灭火的原理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2.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可能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操作失误;
3.部分学生对火灾安全意识不够重视,缺乏防范意识。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并及时给予反馈;在案例分析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火灾演练: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火灾应对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关键知识点。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
4.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课堂互动不足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提前进行实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加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生生互动: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互相交流看法,共同完成任务。
-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2.多媒体课件:包含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3.互动白板:用于展示实验过程、记录讨论结果、进行实时反馈等。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科学原理,互动白板则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搜集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燃烧条件和可能的灭火方法。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来自XX中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下面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内容:
课标要求:让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前面已经学习了氧气可以助燃、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等有关燃烧的知识,本节内容是对这些知识的归纳和提升,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学情:我是按学生的认知、能力、心里基础三个方面来分析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燃烧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在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具体实验设计方面不熟悉;而心里上又非常渴望体验、渴望展示。
教学目标:我认为这三个方面:1、运用对比法、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2、通过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器的使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创新能力。
3、通过燃烧和灭火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的意识。
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难点是:怎样运用对比法得出燃烧的条件。
教法:我选择了“抛锚式”教学法来组织整个课堂。
“燃烧的条件”是“锚点”,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应用拓展自然成为相辅相成的三根锚链。
三、教学实施
为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我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燃烧和灭火”。
首先提出问题: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出第一根锚链:燃烧条件的探究。
然后引发学生的猜想,根据学生对燃烧现象认识,猜出燃烧所需的一些
条件。
于是,我设计出三组对比演示实验,在第一组实验过程中将一根木柴和一根玻璃棒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得出燃烧是需要可燃物的;第二组实验中点燃两根蜡烛,其中一根用烧杯罩住,对比暴露空气中的另一根蜡烛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第三组实验中将一小块木柴和一小块煤炭,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得出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的。
同时并对着火点进行分析,而且提示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对下面的实验打下铺垫。
紧接着观看磷燃烧的实验视频,通过白磷和红磷是否燃烧的现象,反推燃烧时三个条件的存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通过图片展示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让学生知道火是一把“双刃剑”,同时引出锚链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这个环节我设计的是“灭火大比拼”:给每组提供蜡烛和器材,请一位同学点燃蜡烛,其他东西根据实验器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它们熄灭,看哪组用的方法多?这样设计符合新教材从实例到理论的理念。
最后大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
探究出了燃烧的条件,推出了灭火的原理,而“学化学是为了用化学,用化学是为人类生活服务”引出第三根锚链:应用拓展。
灭火器及消防知识,轻松巧妙地把化学与应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火灾自救以及逃生的安全知识。
设计一个应聘消防员面试公告,4道面试测试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
最后教大家一段火灾逃生口诀,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火灾上学会保护自己。
揭开情景引入魔术谜底,首尾前后呼应。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以及2道练习题。
到这里课就该结束了。
四.教学反思
一次有趣的实验探究也许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好课也许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
因此设计好每一次实验探究、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终身热爱化学,用化学知识服务人类,是一位化学教师的终身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