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图8-10b所示,当晶体受到一定外力压缩作用 时,硅离子和氧原子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这种离子间相对位置的改变使分子间的电场 发生不平衡,在晶体的上面出现负电荷,晶 体下面出现正电荷,这就产生了正压电效应
• 图8-10c所示,当晶体在拉力作用下,晶体两侧 会出现与压缩时相反极性的电荷。
• 图8-10d和图8-10e表示了石英的逆压电效应,其 本质是被束缚在晶体中的电荷与外电场相互作用 产生形变,引起晶体的压缩或拉伸。
• 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称压电晶体,亦称换能器 (transducer)。 • 正压电效应:对晶体两端施加压力或拉力时, 晶体的两侧表面会出现异名电荷产生电场分布 效应。 • 逆压电效应:当晶体的两端施加一交变电场时, 晶体厚度有所改变,即晶体沿着电轴方向出现 压缩或拉伸
• 压电晶体:自然生长的单晶体(石英、电气 石);人工培养的单晶体(硫酸锂、铌酸锂、 酒石酸钾钠) • 图8-10表示SiO2结晶形成的石英晶体的压电效 应原理。 • 图8-10a表示晶体在无外力时,两侧不带电荷
• (3)背材(阻尼吸声块):作用是吸收背向 辐射的声能,最好使背向辐射的超声全部透进 吸声块中并衰减掉,不再反射回压电元件。 • 背材由耐磨的环氧树脂薄膜、钨粉、二氧化钼、 铁氧体、橡胶粉组成。 • (4)声隔离:通常在压电晶片、吸声块和壳 体之间加软木、橡皮、尼龙等材料进行声隔离, 消除金属制成的壳体与晶片之间产生的振动耦 合对超声能量辐射的影响。
• 为了能分清回波个 数和发射的先后次 序,超声回波使用 脉冲波束,即每发 射一个脉冲接收几 个回波,这种成像 方法称为脉冲回波 法。
• 脉冲回波测距,就是测定发射脉冲与回波之间的 时间间隔t,算出反射界面与探头之间的距离。 由于声脉冲通过同一路径一往一返,这时距离S 即为:
• c受频率的影响很小,通常忽略不计,生物组织 取其平均值为1540m/s。
• 实际上,Dmin比理论计算值大数倍。如果病 灶处于Dmin内,则反射信号在脉冲尚未发射 完就已返回探头,已无法接受而漏掉,所以, Dmin以内ude距离称为“盲区” • 为了缩短盲区,只有缩短脉冲宽度τ,但这样 又可能使发射超声能量减少,影响灵敏度。 • 通常在适当缩短τ的同时,提高超声频率,使 能量不至于减少,即缩短盲区,又不影响灵敏 度。
• 1、点声源的超声场 对于单个振子,当它的 尺寸极小时,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点声源。根 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它所产生的超声场是 没有指向性的球面波 图8-13 • 2、两个点声源的超声场 两个点声源所产生 的超声场是由两个点声源子波叠加的结果,其 超声场呈一定的指向性分布而形成声束,称为 超声的指向性。
• 接受超声时,利用正压电效应将从人体组织返 回的超声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由接收电路 进行信息处理 • 实际工作中大多采用间歇脉冲工作方式,因此, 同一探头可以分别完成发生和接收功能。 • 分类—单晶片与多晶片
• 单晶片探头是最基本 的结构:主体和壳体 组成 • 1、探头主体 发射和 接收超声的功能部分, 由压电晶体、面材及 背材构成。性能主要 取决于晶片材料、晶 片直径与厚度、面材 前保护层的耦合、背 材的阻尼吸收等
• ②从穿透深度的角度来看,工作频率越高, 则衰减成正比地增加,必然使探测深度减 小。若要求较大的穿透深度,就必须选用 较低的工作频率。 • 工作中应在工作深度与频率之间取合理的 折衷。 • 探测距离较大的不宜采用较高频率。如: 肝脏、妊娠子宫等超声探测2-3.5MHz
• 要求深度不大的可以用较高频率提高分辨 力。如眼球、乳腺等探查一般选7-10MHz。 • 另外,探测组织的距离不大,但衰减很快, 即半衰距非常小或者超声穿透的界面较多, 如颅脑、肺等,也不宜选用较高频率,一 般1-2MHz
• 如果r»λ ,则可把λ ²忽略,则
• (1)近场特性:圆晶片辐射场中,超声能量 基本上集中在半径为0.96r的圆柱声束中,直 到最后一个极大声强处。由(8-27)式可知, D越大,λ 越小,L越大。近场区是一个花瓣区, 由于干涉和衍射是声压和声强起伏很大,不能 用于超声诊断的死区,希望越短越好。
• 图中,θ通常称为主瓣的半扩散角。 • 超声传播方向上声能量密度最大的轴线称为声 轴,其周围-3dB(-50%)范围内的声场分布区 称为声束,声束横截面的直径称为束宽。 • 当超声振源的线径远大于波长时,超声波就集 中成一束,并以θ角扩散,所形成的超声场根据 声程将其分为近场和远场。图8-16
• 近场:靠近振源的超声场,其瞬间声压和质点振 速不同相,称为近场(菲涅尔区) • 远场:距振源一定距离后的超声场,其瞬间声 压和质点振速同相,称为远场(夫琅禾费区) • 根据理论推导,近远场交界面离探头表面的声 程L: • r是圆形晶片的半径
• 4、脉冲波的超声场 • 三种波形:单尖脉冲、具有几个周期的窄脉冲、 方波调制脉冲 图8-17 • 对脉冲波的超声场用傅立叶变换进行分析,即 将脉冲超声波分解为多个正弦(或余弦)波的 叠加,从而通过分析各个频率的正弦波的声场 分析脉冲波声场,即:
• 可见,脉冲超声波可以分解成一系列谐波分量, 其最大能量发射的频率称为中心频率f0, f0=1/τ。 脉冲持续时间τ越短,中心频率f0越高。一个脉 冲的声能往往集中于中心频率附近,其总声压 P将是n次谐波对应声压平方和的平方根,即:
• 上式表明,脉冲超声波的频率响应正是综 合了各谐波分量频率响应特性的结果。另 外,求宽频带脉冲超声波的近场长度和半 扩散角时,应先求出各个谐波的近场长度 和半扩散角,然后求其合成结果。
二、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原理
• 医学诊断中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利用超声波在传 播路径上遇到不均匀介质界面发生反射的物理特 性。 • 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脉冲,当超声遇到人体组织 和脏器界面时即有反射回波,检测这些回波信号 并对其进行接收放大和信号处理,最后在显示器 上出现。
• (2)远场特性:远场声源和声强比较平稳, 可以用作超声诊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远场区中,当声程x>5L 时,声压P将随着距离x的增加而明显减弱。在 2L处,声强变为原来的1/2,而声束半径增大 为1.35r,半扩散角θ可由下式计算:
• 一般要求半扩散角在3.5º 以下。为减少远场扩 散,常常对声束进行聚焦
• 上述讨论是连续波的讨论。 • 超声治疗主要利用大功率的连续超声波 • 医学诊断中常用脉冲超声波。脉冲超声波易于 发射和接收,同时脉冲波的检测可以基本避免 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灵 敏度。
• (1)面材(保护层):作用是防止压电元件与 人体组织经常直接接触导致磨损、碰坏或氧化 等。探头与人体组织接触的端面加有保护层。 选用衰减小、高耐磨、柔顺性好的材料,其声 阻抗应接近人体组织的声阻抗。 通常将保护层 兼作为声阻抗匹配层,其厚度为λ/4
• (2)压电晶片(压电振子):是探头的关键元 件,决定探头电能与声能的互换能力。 • 材料:多采用锆钛酸铅,近年新材料聚氟乙烯用 来制成薄膜探头 • 晶片几何形状和尺寸根据临床需要来确定 • 晶片厚度与工作频率相关,晶片越薄,频率越高。 频率在1~10MHz时,一般单晶片圆形探头压电 体的直径8~12mm左右,两面有涂银薄层,焊接 导线作为电极。
• 连续波—脉冲波 • 基本原理:超声脉冲回波法,就是把几兆 赫至几十兆赫的高频超声脉冲发射到生物 体内再接收来自生物体内的反射波(回 波)。 • 超声脉冲回波法,通过检测回波脉冲就可 以获得有关超声脉冲在介质内反射界面的 位置信息和方位信息。
• (一)基本原理 • 人体组织和脏器具有不同的声速和声阻抗,因 而在界面上会反射超声波(又称回波)。 • 这些分界面两边介质的声学差异不大,所以大 部分超声将穿过界面继续前进。当遇到第二个 界面时,又将产生回波,并仍有很大部分超声 能量穿过第二个界面继续前进;这样可以产生 第三个、第四个回波。超声在组织中衰减,因 此接收回波个数有限。
• 2.脉冲重复频率 • 脉冲重复频率Fp:每秒超生脉冲发射的次数, 它由电激励的频率所决定,即: Fp=1/T • T表示脉冲间隔时间,即脉冲发射周期,也是 声波往返可利用的最大时间。 • 脉冲重复频率Fp 决定了仪器的最大探测距离。 Dmax=cT/2
• 3.脉冲宽度 • 脉冲宽度τ指超声波脉冲的持续时间。最小探测 深度与脉冲宽度的关系密切。 • 探头即发射脉冲又能接受脉冲,只有当探头在发 射脉冲停止以后,处于静止的期间,才能接收。 • 当反射波回到探头的时间大于脉冲宽度,发射脉 冲与反射脉冲才可能被分别接收到。 • 最小探测深度:
• 运用这个原理,将探头的扫描运动与显示器上光 点的扫描运动巧妙配合,把回波信号作为光点的 亮度调制信号,即用亮点来显示反射回波的界面, 这样就构成不同的扫查与显示形式,从而制成相 应各种形式的医用超声诊断仪器。 • A-MODE,B-MODE,M-MODE,D-MODE
• (二)成像参数 • 参数分类:声系统参数、图像特性参数、电气 特性参数 • 1.超声频率 • 指超声成像系统的工作频率。 • 两个方面作最佳选择: • ①从分辨力的角度来看,增高超声波频率,可 以改善分辨力。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则波束 的指向性越好(近场距离大,而发散角小), 横向和纵向分辨力都能提高。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
制作:窦汝海
第二节 超声探测的物理基础
一、超声的发射与接收
• 产生超声波的具体方法很多,在医学超声诊断中 大多采用压电晶片的超声换能方法来产生超声波 • (一)压电效应 • 1880年法国物理学家居里兄弟发现。 •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 effect):机械能与电 能相互转换的物理现象。
• 其指向性函数为:
• 式中,d表示两个点声源之间的距离,λ表示点 声源辐射声波的波长。 • 当d=λ时其指向性图案如图8-14所示,可见, 此时点声源S1,S2在能量集中的主瓣旁边还出 现了一些副瓣
• 3、圆形单晶片振源的超声场 圆形晶片处于发 射状态时,就像一个往复振动的活塞,因此常 称为圆形活塞振源,简称圆活塞或圆探头,它 是医学超声诊断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探头。 • 设定:①圆形晶面声源由无限多个点声源组成 ②圆形晶面各点为同相位、同速率的振动③声 场中任一点M的声压是晶面所有点声源辐射到M 点叠加的结果,其指向性如图8—15所示
• 在医学诊断中: • 超声波发射是利用压电晶体的逆压电效应, 即应用交变电压使压电晶体产生机械振动, 振动频率与所加交变电场的振动频率一样, 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声波; • 超声波接收是利用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 即把超声反射波对压电晶体的机械压力转换 为电信号。
• (二)超声探头 • 在医学超声中,能实现电能与声能相互转换的 装置称为换能器,又称探头(probe)。其作用 是产生和接收超声。 • 使用最多的是压电式超声换能器,利用逆压电 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晶体振动的机械能,使晶体 振动而产生超声波,发射至需要检测的人体组 织内。
• 2、壳体 起支撑、密封、绝缘、承压、屏蔽以 及保护压电元件的作用,也是探头与仪器的电 气信号连接的插接部件。
• (三)超声场能量的空间分布 • 不同的超声源、不同的传播条件将形成不同的 超声能量分布。 • 超声场:在医学超声诊断中,将超声源能量作 用的弹性介质空间称为超声场,用以描述波动 状态。 • 理论上,一般根据医学物理学中的惠更斯—菲 涅尔原理为理论基础进行超声场的理论分析
• 超声仪器中广泛应用压电陶瓷材料,如钛酸钡、 钛酸铅、锆钛酸铅等多晶体结构。 • 多晶体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产生机制与单晶体 石英有所不同,多晶体压电陶瓷由于其内部结 构存在许多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小区域分子集 团,类似于铁磁体的磁畴,或称电畴。经过人 工对这种材料外加强极化电场处理后,使压电 陶瓷中杂乱无章的电畴基本上转到与极化电场 一致的方向;当极化电场除去后,电畴基本保 持不变,而且成为很强的剩余极化。图8-11 • 处理后的材料再施加较小的交变电场时,这些 电畴将发生转动,其长度将沿外电场方向发生 交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