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必然性及偶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摘要: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偶然使然?在辛亥革命的发生问题上,学者们有的坚持偶然发生论,还有的讲推迟发生论。我认为,辛亥革命的发生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它们在这个事件里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必然性虽然占着统治地位,但是也必须要有偶然性作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二者共同创造了历史。
关键字:辛亥革命必然性偶然性预备立宪思想转变
距离1911年的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是后人对它的讨论仍然很多,很多人在纠结一个问题:辛亥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只是偶然使然?所以在辛亥革命的发生问题上,学者们有的坚持偶然发生论,还有的讲推迟发生论。所谓的偶然发生论,即辛亥革命是由一些偶然事件造成的,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推迟发生论则认为辛亥革命肯定是会发生的,但是可能不是辛亥年发生,可能会等到时机更成熟一些再发动。
我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既不是单纯的历史必然,也不全是偶然事件。辛亥革命应该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共同作用导致的。
(一)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因素:
张波先生说过:“近代中国的革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1】毛泽东也说:“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了;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了。这个革命的过程,现在还未完结。”【2】由此我们
可以将近代中国的革命看成一种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中国革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不是终点站。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导致革命必须发生的。
1.改良、改革到“革命”的转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初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提出各种思想、主张,力图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如地主阶级提出的“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的改革思想;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等,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或改良的思想或活动。
但是,由于清政府和旧中国社会积弊太深,这些改革要求或运动都未能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运动官员自身的现代化修养不足,对办洋务运动经验不足、管理方法不当,期间中饱私囊现象很多。另外,西方列强不想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派聘请的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敲诈勒索,牟取暴利,使洋务企业难以发展顽固派的百般阻挠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洋务运动最终终于失败。
甲午战争以后,国人逐渐认识到,光学习西方的技术还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协调,技术是很难发展的。于是,人们的探索方向转到政治制度上来。他们总结甲午海战中日本胜利中国战败的原因是: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中国没有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所以,甲午战争之后,要求在政治制度上进行革新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一种即维新派,他们要求效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等人;另一种即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代表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王开玺先生说过:“我们如果从人类社会运动形式的选择或心理层面来分析,就一般情况而言,面对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只要有可能,人们都会首先选择社会的改良或改革,竭力避免公开的暴力对抗。”【3】很显然,古老守旧的中国人也不会成为例外。所以,首先得到支持的是维新派。革命党的各种起义均告失败。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均视革命党人为“乱臣贼子”,“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4】待得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一些原来鼓吹热衷于改革运动之人,才被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孙中山先生虽是著名的革命到人,但是1895年之前他也是一位力图改良以救国的改革者。曾在1894年不远千里赶赴天津,向李鸿章上书,提出改良主张,希望清政府还能重新“奋起”。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改良者们终于认识到改良之法行不通。梁启超也由原来的拥护维新运动转到支持革命。正如他在1902年发表于《释革》一文中所说,革命是“天演中不可逃避之公例”。【5】
故此,改革、改良的思想均败给了革命的思想,革命的发生便有了一定的必然性,但是这也是需要其他方面的推促。“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6】现在的情形时,“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
“上层”即清政府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2)清政府统治下的各阶层离心离德
清政府越来越腐败堕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凡清廷能从自身找到一点原因认真进行改良或改革的话,革命也不会来的如此迅猛。“当较温和的改革、改良,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之时,人们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激烈的暴力革命手段。”【3】清政府真的已经失去人心了,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清政府如何失掉的人心。
从鸦片战争战败后开始,国人就对清政府日益不满。甲午海战之后,“下层”终于产生变革政治制度的思想。维新变法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慈禧太后血腥镇压,守旧势力再度活跃。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守旧势力利用义和团大肆盲目排外,向各国宣战,导致1900年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慈禧外逃,清政府名誉扫地,连忙向八国联军提出议和。1901年,急于回京的清政府未作出任何抗争,全部接受了列强提出的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随后,义和团运动被血腥镇压。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人们对清政府越来越失望,政治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就是前面提到的由维新派转化而来的立宪派,另外还有变得更坚决的革命派。立宪派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与革命派联手先对付清政府,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直接与清政府合作,建议清政府实行政治制度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但革命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推翻清政府。此时,革命力量在迅速壮大,反清革命团体纷纷建立,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05年,反清革命团体还联合起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革命派的活动严重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
慈禧考量现实,接受了立宪派的主张,准备实行新政。1900年7月以后,清廷迭次发布谕旨,要求在各方面切实进行整顿。1901年1月,清廷以光绪皇帝之名义发布了一条谕旨。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1905年7月召开的御前会议,最终决定派遣亲贵大臣到欧美对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由于思想的转变和立宪派的股东,五大臣考察政治回来后,向清廷反复陈述立宪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指出立宪不仅可使“皇位永固”、“外患减轻”,而且可以抵制革命的爆发,达到“内乱可弭”的目的,主张仿行宪政。1906年9月,清政府颁布了仿行宪政的上谕。
从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到1906年正式开始仿行宪政,再到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不仅不能满足立宪派开国会的要求,而且试图将权力集中到满清贵族手中,其“皇族内阁”的成立就是一个表现,从而引起了立宪派和地方官员的不满,使他们逐渐对清政府失去希望。清政府预备立宪的失败,导致社会各阶层离心离德,各阶层都产生了要求变革现状的强烈愿望,越来越相信革命派的主张。
清政府本可以认真进行改革,维持他们的统治,但是清政府各项措施没能给国民带来切实的改革成果,国民为了生存必然会发动革命。(3)革命派的准备
如果说“上层不能”与“下层不愿”是革命发生两个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