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电磁学公式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电磁学所有概念-知识点-公式

高中物理电磁学所有概念-知识点-公式

十、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 =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

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

高中物理电磁场公式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强调:(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完整版)高中电磁学公式

(完整版)高中电磁学公式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I =Qt(I=nesv ) 2、电阻定律:(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R=R 1+R 2+R 3 +……+R n并联:11112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R R R R 1212+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U=IR R UI=(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εR r+ ε r路端电压: U = ε -I r= IR R 输出功率: P 出 = I ε-I 2r = I R 2电源热功率:P I r r =2电源效率:η=P P 出总=U ε =RR+r(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IRt 2电功率 :P=IU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I Rt U Rt 22= P=IU =(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Rt 2P=IU >I r 2(6) 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ε0`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ε=n ε0 内阻:r=n r o(7)、伏安法测电阻:R U I=(二)电场和磁场1、库仑定律:221r Q Q kF =,其中,Q 1、Q 2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k 叫做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2、电场强度:(1)定义是:qF E =F 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q 为检验电荷。

单位牛/库伦(N/C ),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描述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注意:E 与q 和F 均无关,只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

(适用条件:普遍适用)(2)点电荷场强公式:2r QkE =k 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Q 为场源电荷(该电场就是由Q 激发的),r 为场点到Q 距离。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电磁学所有概念-知识点-公式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电磁学所有概念-知识点-公式

高中物理电磁学所有概念-知识点-公式十、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

高中电磁场公式汇总

高中电磁场公式汇总

高中电磁场公式汇总在高中物理中,电磁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电荷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场公式:1.充电粒子的电场强度:E = k * Q / r^2其中,E是电场强度(单位是伏特/米),k是电力常数(9.0 * 10^9 N * m^2 /C^2),Q是充电粒子的电荷(单位是库仑),r是充电粒子到观察点的距离(单位是米)。

2.静电场能量密度:u = 1/2 * ε * E^2其中,u是能量密度(单位是焦耳/平方米),ε是真空介电常数(8.85 * 10^-12F/m),E是电场强度(单位是伏特/米)。

3.电动势:ΔV = E * d其中,ΔV是电动势(单位是伏特),E是电场强度(单位是伏特/米),d是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移(单位是米)。

4.电动势能:U = Q * ΔV其中,U是电动势能(单位是焦耳),Q是电荷(单位是库仑),ΔV是电动势(单位是伏特)。

5.电动势功率:P = U / t其中,P是电动势功率(单位是瓦),U是电动势能(单位是焦耳),t是时间(单位是秒)。

6.电容电压:V = Q / C其中,V是电容电压(单位是伏特),Q是电容器内的电荷(单位是库仑),C是电容(单位是库仑/伏特)。

7.电容电流:I = C * dV/dt其中,I是电流(单位是安培),C是电容(单位是库仑/伏特),dV/dt是电容电压的时间导数(单位是伏特/秒)。

8.电感电压:V = L * di/dt其中,V是电感电压(单位是伏特),L是电感(单位是亨利),di/dt是电感电流的时间导数(单位是安培/秒)。

9.电感电流:I = 1/L * ∫V dt其中,I是电流(单位是安培),L是电感(单位是亨利),V是电感电压(单位是伏特),∫V dt是电感电压的时间积分(单位是伏特*秒)。

10.磁场强度:B = μ * I / (2πr)其中,B是磁场强度(单位是牛顿/伏特),μ是真空磁导率(4π * 10^-7 牛顿/伏特),I是电流(单位是安培),r是观察点到电流的距离(单位是米)。

电磁学常用公式

电磁学常用公式

电磁学常用公式库仑定律:F=kQq/r²电场强度:E=F/q点电荷电场强度:E=kQ/r²匀强电场:E=U/d电势能:E₁ =qφ电势差:U₁₂=φ₁-φ₂静电力做功:W₁₂=qU₁₂电容定义式:C=Q/U电容:C=εS/4πkd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加速匀强电场:1/2*mv²=qUv² =2qU/m偏转匀强电场:运动时间:t=x/v₀垂直加速度:a=qU/md垂直位移:y=1/2*at₂ =1/2*(qU/md)*(x/v₀)²偏转角:θ=v⊥/v₀=qUx/md(v₀)²微观电流:I=nesv电源非静电力做功:W=εq欧姆定律:I=U/R串联电路电流:I₁ =I₂ =I₃ = ……电压:U =U₁ +U₂ +U₃ + ……并联电路电压:U₁=U₂=U₃= ……电流:I =I₁+I₂+I₃+ ……电阻串联:R =R₁+R₂+R₃+ ……电阻并联:1/R =1/R₁+1/R₂+1/R₃+ …… 焦耳定律:Q=I²RtP=I² RP=U² /R电功率:W=UIt电功:P=UI电阻定律:R=ρl/S全电路欧姆定律:ε=I(R+r)ε=U外+U内安培力:F=ILBsinθ磁通量:Φ=BS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E=nΔΦ/Δt导线切割磁感线:ΔS=lvΔtE=Blv*sinθ感生电动势:E=LΔI/Δt高中物理电磁学公式总整理电子电量为库仑(Coul),1Coul= 电子电量。

一、静电学1.库仑定律,描述空间中两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由库仑定律经过演算可推出电场的高斯定律。

2.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在空间中形成之电场,导体表面电场方向与表面垂直。

电力线的切线方向为电场方向,电力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

平行板间的电场3.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间之电位能。

本式以以无限远为零位面。

4.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在空间中形成之电位。

高中物理电磁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公式大全总结一、电场部分。

1. 库仑定律。

- 公式:F = k(q_1q_2)/(r^2),其中k = 9.0×10^9N· m^2/C^2,F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q_1、q_2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

2. 电场强度。

- 定义式:E=(F)/(q),其中F是电荷q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E表示电场强度。

- 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 k(Q)/(r^2),Q为场源电荷的电荷量,r为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 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E=(U)/(d),U是沿电场方向两点间的电势差,d是这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3. 电势与电势差。

- 电势的定义式:φ=(E_p)/(q),E_p是电荷q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

- 电势差的定义式:U_AB=φ_A - φ_B=frac{W_AB}{q},W_AB是电荷q从A 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4. 电势能。

- E_p = qφ,q为电荷量,φ为该点电势。

5. 电容器的电容。

- 定义式:C=(Q)/(U),Q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U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C=(varepsilon_rS)/(4π kd),其中varepsilon_r是相对介电常数,S是极板的正对面积,d是极板间的距离。

二、磁场部分。

1. 磁感应强度。

- 定义式:B=(F)/(ILsinθ)(当I与B垂直时,θ = 90^∘,B=(F)/(IL)),F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I是导线中的电流,L是导线的长度。

2. 安培力。

- 公式:F = BILsinθ,θ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当θ = 0^∘(电流与磁场方向平行)时,F = 0;当θ = 90^∘(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BIL。

3. 洛伦兹力。

- 公式:f = qvBsinθ,q为带电粒子的电荷量,v为带电粒子的速度,θ为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高中物理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磁学公式总结高中物理磁场公式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F),I:电流强度(A),L:导线长度(m)}3.洛仑兹力f=qVB(注V⊥B);质谱仪{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 /qB;(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c)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二倍弦切角)。

强调:(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高中物理电磁感应公式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 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电磁学公式

电磁学公式

电磁学常用公式库仑定律:F=kQq/r²电场强度:E=F/q点电荷电场强度:E=kQ/r²匀强电场:E=U/d电势能:E₁=qφ电势差:U₁₂=φ₁-φ₂静电力做功:W₁₂=qU₁₂电容定义式:C=Q/U电容:C=εS/4πkd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加速匀强电场:1/2*mv² =qUv² =2qU/m偏转匀强电场:运动时间:t=x/v₀垂直加速度:a=qU/md垂直位移:y=1/2*at₂=1/2*(qU/md)*(x/v₀)²偏转角:θ=v⊥/v₀=qUx/md(v₀)²微观电流:I=nesv电源非静电力做功:W=εq欧姆定律:I=U/R串联电路电流:I₁=I₂=I₃= ……电压:U =U₁+U₂+U₃+ ……并联电路电压:U₁=U₂=U₃= ……电流:I =I₁+I₂+I₃+ ……电阻串联:R =R₁+R₂+R₃+ ……电阻并联:1/R =1/R₁+1/R₂+1/R₃+ …… 焦耳定律:Q=I² RtP=I² RP=U² /R电功率:W=UIt电功:P=UI电阻定律:R=ρl/S全电路欧姆定律:ε=I(R+r)ε=U外+U内安培力:F=ILBsinθ磁通量:Φ=BS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E=nΔΦ/Δt导线切割磁感线:ΔS=lvΔtE=Blv*sinθ感生电动势:E=LΔI/Δt高中物理电磁学公式总整理电子电量为库仑(Coul),1Coul= 电子电量。

一、静电学1.库仑定律,描述空间中两点电荷之间的电力,,由库仑定律经过演算可推出电场的高斯定律。

2.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在空间中形成之电场,导体表面电场方向与表面垂直。

电力线的切线方向为电场方向,电力线越密集电场强度越大。

平行板间的电场3.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间之电位能。

本式以以无限远为零位面。

4.点电荷或均匀带电球体在空间中形成之电位。

导体内部为等电位。

高中物理磁场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磁场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磁场公式大全1. 磁场基本概念磁场是指物体周围带有磁性的物质或电流在周围形成的作用力场。

磁场是一个矢量场,具有大小和方向。

2. 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公式磁感应强度(B)是磁场中单位面积垂直于磁力线方向上的磁通量密度。

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为:B = φ / A其中, B: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φ:磁通量,单位为韦伯(Wb)A:磁场垂直于的面积,单位为m²3. 洛伦兹力公式在磁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 = qvBsinθ其中,F:洛伦兹力,单位为牛顿(N)q:带电粒子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v: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单位为米/秒(m/s)B:磁感应强度,单位为特斯拉(T)θ: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4. 安培环路定理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磁场中的环路积分为零:∮B∙dl = 0其中, B:磁感应强度 dl:环路线元5. 洛伦兹定理洛伦兹定理指出在磁场中,电荷体系受到的洛伦兹力为:F = q(E + v × B)其中, F:洛伦兹力 q:电荷量 E:电场强度 v:速度 B:磁感应强度6. 磁场能量密度磁场的能量密度表示为:u = (B²/2μ₀)其中, u:磁场能量密度μ₀:真空磁导率7. 磁场力对物体做功磁场力对物体做功的公式为:W = qvBsinθd其中, W:做功 q:电荷量 v:速度 B:磁感应强度θ: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8. 磁场力矩磁场力矩的计算公式为:τ = r × F其中,τ:磁场力矩 r:力臂 F:受力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磁场相关的公式大全。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高中电磁学这部分的知识啊,那公式可真是不少!咱们来好好捋一捋。

首先得说库仑定律,这就好比是电磁学世界的“基本法”。

公式是 F= k * (q1 * q2) / r²。

其中 F 表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k 是静电力常量,q1 和 q2 分别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则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想象一下,两个小小的电荷就像两个调皮的小精灵,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由这个公式决定。

再来说说电场强度的公式 E = F / q ,这里的 E 代表电场强度,F 是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 是电荷量。

就好像电场是个大舞台,电荷在上面表演,而电场强度决定了它们表演的力度。

还有电势差的公式 U = W / q ,U 是电势差,W 是电场力做的功,q 还是电荷量。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把衡量电场中能量变化的尺子。

说到电磁学,怎么能少了安培力的公式F = BILsinθ 呢?F 是安培力,B 是磁感应强度,I 是电流强度,L 是导线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θ 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做实验,那导线在磁场里晃悠,就是靠着这个公式来计算安培力的大小,才搞清楚导线为啥会那样摆动。

还有洛伦兹力的公式F = qvBsinθ ,F 是洛伦兹力,q 是电荷量,v是带电粒子的速度,B 是磁感应强度,θ 是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这就像是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装上了指南针。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nΔΦ / Δt 也是至关重要的,E 是感应电动势,n 是线圈匝数,ΔΦ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Δt 是变化所用的时间。

这个公式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发电机能发电。

磁通量的公式Φ = BS ,Φ 是磁通量,B 是磁感应强度,S 是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

想象一下磁场像水流一样穿过一个面,磁通量就是流过的水量。

这些公式啊,就像是电磁学世界的密码,掌握了它们,就能打开这个神秘世界的大门。

在解题的时候,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找准对应的公式,才能轻松应对。

高中物理电磁学(超完整)

高中物理电磁学(超完整)

例 9: 如图所示,一匀强电场中的正方形上四点的电势 Ua=15V,Ub=3V,Uc=-3V,则Ud=____V.该正方形的中心处的电势 为______V.
例 10: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的三角形各顶点的电势 Ua=7v,Ub=-5V,Uc=1V,请画出该电场的电场线方向和等势面。
8
三、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电势能:ε=Qφ ΔεAB=qUAB 电场力的功 W=qUAB=ΔεAB 做功与路径无关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平衡 直线加速 偏转
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感应 静电平衡 电容器 电容:C=Q/U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的能的性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其中重点是对电场基本性质的理解、熟练运用电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带电粒子在电 场中的运动。
2. 电势差
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 移到另一点B 时,电场力做的功与电荷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两点的电势差即U AB
WAB q

3. 电势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是指这点与电势零点之间的电势差,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
做的功.令B 0 , A U AB A B . 4. 电势能
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叫电势能,它是相对的,与参考位置(势能零点)的选择有关.
电荷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b、c、d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是Ed>Eb>Ea>Ec
C. 这四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是Eb>Ea>Ec>Ed
D. 无法比较场强大小
例 5: 画出下列电场线: ① 等量同种电荷之间的垂直平分面上
② 等量异种电荷之间的垂直平分面上

高中电磁感应公式大全

高中电磁感应公式大全

高中电磁感应公式大全高中电磁感应公式大全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我们需要掌握一系列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公式。

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在解决问题时提供计算依据。

下面是高中电磁感应公式的一些常见和重要的例子: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第一定律):ε = -dΦ/dt这个公式描述了当磁通量Φ随时间发生变化时,感应电动势ε的大小和方向。

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Φ代表磁通量,t代表时间,dΦ/dt表示磁通量的变化率。

2. 洛伦兹力公式:F = q(v × B)这个公式描述了一个带电粒子在磁场B中受到的洛伦兹力F的大小和方向。

其中,q代表电荷量,v代表带电粒子的速度,×表示向量叉积。

3.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μ(H + M)这个公式描述了磁场B的强度与磁场强度H和磁化强度M之间的关系。

其中,B代表磁感应强度,H代表磁场强度,M代表磁化强度,μ为真空磁导率。

4. 感应电流公式:I = ε/R这个公式描述了感应电动势ε驱动下的感应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关系,符合欧姆定律。

其中,I代表感应电流,ε代表感应电动势,R代表电阻。

5. 感应电动势公式:ε = Blv这个公式描述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所感受到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B代表磁感应强度,l代表导体的长度,v代表导体的速度。

6. 感应电动势公式(旋转导体):ε = BωA这个公式描述了旋转导体所感受到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其中,ε代表感应电动势,B代表磁感应强度,ω代表角速度,A代表导体的面积。

这些公式是高中电磁感应学习的基础,通过掌握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磁感应的知识。

在解决与电磁感应相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从而推导出所需的结果。

同时,通过实验和实践,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公式的物理本质及其应用范围。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电荷、电场、磁场等内容。

在高中阶段,学习电磁学是学生们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将对高中电磁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电力作用。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k |q1 q2| / r^2。

其中,F为电力,k为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大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2. 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描述了单位正电荷在某一点所受的电力。

其数学表达式为:E =F / q。

其中,E为电场强度,F为电力,q为测试电荷。

3. 高斯定理。

高斯定理描述了电场线通过闭合曲面的总通量与该曲面内的电荷量之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Φ = Q / ε0。

其中,Φ为电场线通量,Q为闭合曲面内的电荷量,ε0为真空介电常数。

4. 安培环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描述了沿闭合回路的磁场线积分等于该回路内的电流总和。

其数学表达式为:∮B·dl = μ0 I。

其中,∮B·dl为磁场线积分,μ0为真空磁导率,I为通过闭合回路的电流。

5. 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描述了电荷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到的合力。

其数学表达式为:F = q(E + v×B)。

其中,F为洛伦兹力,q为电荷量,E为电场强度,v为速度,B为磁感应强度。

6. 毕奥-萨伐尔定律。

毕奥-萨伐尔定律描述了导体中电流元产生的磁场。

其数学表达式为:dB = μ0 I dL / (4πr^2)。

其中,dB为磁场强度变化,μ0为真空磁导率,I为电流,dL为电流元长度,r为距离。

以上是高中电磁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总结,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学的相关知识,并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如。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勤加练习,加深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一)直流电路1、电流的定义: I =Q t(微观表示: I=nesv ,n 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2、电阻定律: R=ρSL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R=R 1+R 2+R 3 +……+R n并联: 11112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2121R R R R +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 U=IR R U I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εR r +路端电压: U = ε -I r= IR电源输出功率: P 出 = I ε-I 2r = I R 2电源热功率: P I r r =2电源效率: η=P P 出总=U ε=R R+r (3)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 电热:Q=I Rt 2 电功率 :P=IU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I Rt U R t 22= P=IU =R I 2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 >R I 2(4)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ε0`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ε=n ε0 内阻:r=n r o (二)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电场强度:(定义式) E =q F (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q 无关) 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2r kQ (注意场强的矢量性) 2、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差: U = qW (或 W = U q ) U AB = φA - φB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U = - W3、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差的关系: E = dU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① 加速: Uq =21mv 2 ②偏转:运动分解: x= v o t ; v x = v o ; y =21a t 2 ; v y = a t a = mEq (三)磁场1、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

电磁学公式

电磁学公式

电磁学公式
电磁学常用公式库仑定律:F=kQq/r² 电场强度:E=F/q 点电荷电场强度:E=kQ/r² 匀强电场:E=U/d 电势能:E₁ =qφ 电势差:U₁₂=φ₁-φ₂静电力做功:W₁₂=qU₁₂电容定义式:C=Q/U 电容:C=εS/4πkd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加速匀强电场:1/2*mv² =qU v² =2qU/m 偏转匀强电场: 运动时间:t=x/v₀垂直加速度:a=qU/md 垂直位移:y=1/2*at₂ =1/2*(qU/md)*(x/v₀)² 偏转角:θ=v⊥/v₀=qUx/md(v₀)² 微观电流:I=nesv 电源非静电力做功:W=εq 欧姆定律:I=U/R 串联电路电流:I₁=I₂=I₃ = …… 电压:U =U₁ +U₂ +U₃ + …… 并联电路电压:U₁=U₂=U₃= …… 电流:I =I₁+I₂+I₃+ …… 电阻串联:R =R₁+R₂+R₃+ …… 电阻并联:1/R =1/R₁+1/R₂+1/R₃+ …… 焦耳定律:Q=I² Rt P=I² R P=U² /R 电功率:W=UIt 电功:P=UI 电阻定律:R=ρl/S 全电路欧姆定律:ε=I(R+r) ε=U外+U内安培力:F=ILBsinθ 磁通量:Φ=BS 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E=nΔΦ/Δt 导线切割磁感线:ΔS=lvΔt E=Blv*sinθ 感生电动势:E=LΔI/Δt。

高中电磁学公式

高中电磁学公式

三、电磁学(一)、直流电路1、电流强度的定义: I = Q t(I=nesv ) 2、电阻定律:(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R=R 1+R 2+R 3 +……+R n并联: 11112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R R R R 1212+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 U=IR R U I=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εR r + ε r路端电压: U = ? -I r= IR R输出功率:P 出 = I ε-I 2r = I R 2 电源热功率: P I r r =2电源效率: η=P P 出总=U ε =R R+r(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IRt 2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I Rt U R t 22= P=IU =(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 ?I r 2(6) 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ε0`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 ε0 内阻:r=n r o(7)、伏安法测电阻: R UI =(二)电场和磁场1、库仑定律:221r Q Q k F =,其中,Q 1、Q 2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k 叫做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2、电场强度:(1)定义是:q FE =F 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q 为检验电荷。

单位牛/库伦(N/C ),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描述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注意:E 与q 和F 均无关,只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

(适用条件:普遍适用)(2)点电荷场强公式:2r Qk E =k 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Q 为场源电荷(该电场就是由Q 激发的),r 为场点到Q 距离。

(推荐)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推荐)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

(推荐)高中电磁学公式总结高中电磁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概念,以下是关于高中电磁学公式的总结:电磁学公式1.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与感应电流之间的关系是:E=nΔ∅/Δt,其中E是感应电动势,n是线圈匝数,Δ∅是磁通量变化量,Δt是时间变化量。

2.电阻定律:电阻的计算公式,根据欧姆定律,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公式表示为:R=ρL/S,其中R是电阻,ρ是电阻率,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横截面积。

3.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F/IL,其中B是磁感应强度,F是磁场力,IL是电流和长度的乘积,即安培力。

4.电流磁效应定律:通电导线产生磁场的计算公式,根据安培环路定理,长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分布为B=μnI/2πr,其中B是磁场强度,μ是磁导率,n 是线圈匝数,I是电流强度,r是距离导线的距离。

5.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电磁波的方程组,包括波动方程、散射方程和波动折射率方程等。

电磁学公式推导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I=U/R。

2.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的电流之和,即∑I=0。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即E=W+Q。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公式:由于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为e=-n(d∅/dt),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t)·(△I/△t)=-(△I/It)·(△∅/△t),其中It是总时间。

5.洛伦兹力公式: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力为F=qvBsinθ/2πr(洛伦兹力)。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电磁学公式的总结。

这些公式是电磁学的基础,也是解决电磁学问题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它们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和具体情况来进行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 I =
Q
t
(I=nesv ) 2、电阻定律:( 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 1+R 2+R 3 +……+R n
并联:
111
12
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
R R R R 1212
+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
U=IR R U
I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εR r
+ ε r
路端电压: U = ε -I r= IR R 输出功率: P 出 = I ε-I 2r = I R 2
电源热功率:
P I r r =2
电源效率:
η=
P P 出总
=
U ε =R
R+r
(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I
Rt 2
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I Rt U R
t 2
2
= P=IU =(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 >I r 2
(6) 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ε0`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 ε0 内阻:r=n r o
(7)、伏安法测电阻:
R U I
=
(二)电场和磁场
1、库仑定律:2
21r Q Q k
F =,其中,Q 1、Q 2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量,r 表示它们间的距离,k 叫做
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 2、电场强度:
(1)定义是:q
F E =
F 为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q 为检验电荷。

单位牛/库伦(N/C ),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描述电场具有力的性质。

注意:E 与q 和F 均无关,只决定于电场本身的性质。

(适用条件:普遍适用)
(2)点电荷场强公式:2
r Q
k
E =
k 为静电力常量,k=9.0×109Nm 2/C 2,Q 为场源电荷(该电场就是由Q 激发的),r 为场点到Q 距离。

(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
(1) 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式:d
U
E =
(2) 其中,U 为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d 为这两点在平行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3、电势差:q
W U AB AB
=
AB W 为电荷q 在电场中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单位:伏特(V ),标量。

数值与电势零点
的选取无关,与q 及AB W 均无关,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4、电场力的功:AB AB qU W =
5、电势:q
W AO A
=
ϕ
AO W 为电荷q 在电场中从A 点移到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数值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有关,但与q 及AO W 均无关,描述电场具有能的性质。

6、电容:(1)定义式:U
Q
C
=
C 与Q 、U 无关,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单位,法拉(F ),1F=106μF=1012pF
(2)决定式:kd S
C πε4=
7、磁感应强度:IL
F
B
=
(L I ⊥) 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与F 、I 、L 无关。

当I // L 时,F=0,但B ≠0,方向:垂直于I 、L 所在的平面。

8、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r
mv qvB 2
=
轨迹半径:qB
mv r =
运动的周期:qB
m
v r T ππ22==
(三)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 1、磁通量:BS =
Φ(条件,B ⊥S )单位:韦伯(Wb )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
n
E
∆∆Φ
= 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BLv E = (条件,B 、L 、v 两两垂直)
3、正弦交流电:(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1)电动势瞬时值:t E e
m ωsin =,其中,最大值ωnBS E m
=
(2)电流瞬时值:t I i
m ωsin =,其中,最大值R
E I m m =
(条件,纯电阻电路)
(3)电压瞬时值:t U u
m ωsin =,其中,最大值R I U m m '=,R '是该段电路的电阻。

(4)有效值和最大值的关系:2
m I I =
2
m U U =
(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
4、理想变压器:
2
1
21n n U U =(注意:U 1、U 2为线圈两端电压)
1
2
21n n I I =(条件,原、副线圈各一个)
5、电磁振荡:周期
LC
T π2=,
LC
f π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