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1. 运动的描述与描绘- 运动的定义:位置变化的现象。

- 描述运动的要素:位置、时间、路径。

- 运动的分类: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

- 运动的描述方法:图象法、数学方法等。

2. 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速度是位移的导数。

- 加速度的概念: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的导数。

3. 速度与位移的图象关系- 位移-时间图象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 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 速度-时间图象与位移-时间图象的关系。

4.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表述: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将保持不变。

-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

-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5. 牛顿第二定律与力-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力的概念:导致物体发生变化或状态改变的原因。

-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牛顿第三定律与作用-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表述:任何作用力都与一个相等大小、作用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相对应。

-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和关系:成对作用,力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对象不同。

以上是高一物理必修一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希望能够帮到你!。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1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1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11篇)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1篇1、功(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计算式: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W=Fscosα。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J就是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lm位移所做的功。

2、功的计算⑴恒力的功:根据公式W=Fscosα,当00≤a0,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α=900时,cosα=0,W=0,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力不做功;当900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第2篇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

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1)Vt=gt(2)h=1/2gt^2(3)Vt^2=2gh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先驱者对自由落体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物体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则下落得越慢。

亚里士多德,前384年4月23日-前322年3月7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_学。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9篇)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9篇)高一物理知识点大全篇一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a用Δv与t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二、力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三、牛顿运动定律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 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4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重力弹力摩擦力1、力:按照力命名的依据不同,可以把力分为①按性质命名的力(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②按效果命名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改变运动状态.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3、弹力:(1)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条件:①接触;②形变。

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3)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

(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4)大小:①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____计算,②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4、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m<p="">(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的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4)注意事项: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已知两分力求合力有唯一解,而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如不限制条件有无数组解。

要得到唯一确定的解应附加一些条件:①已知合力和两分力的方向,可求得两分力的大小。

②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可求得另一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已知合力、一个分力F1的大小与另一分力F2的方向,求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若F1=Fsinθ或F1≥F有一组解若F>F1>Fsinθ有两组解若F<fsinΘ无解<p="">(3)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或处理问题的方便需要进行分解。

(4)力分解的解题思路力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接着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因此其解题思路可表示为:必须注意: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物体。

矢量与标量既要由大小,又要由方向来确定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矢量由平行四边形定则运算;标量用代数方法运算。

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在规定了正方向后,可用正负号表示其方向。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二)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完整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高一物理知识点整理一、力学1. 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4.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热学1. 热量的传递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

2. 热量的单位:焦耳(J)。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所做的功与吸收的热量之和。

4.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传递总是朝着热量的高处流动。

三、光学1.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一定比例。

3. 理想凸透镜成像公式:$\frac{1}{f} = \frac{1}{d_o} +\frac{1}{d_i}$。

4. 理想薄凸透镜成像特点: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虚像。

四、电学1. 电阻定律: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为电阻。

2. 等效电阻公式(串联):$R_{\text{eq}} = R_1 + R_2 + R_3 + ...$。

3. 等效电阻公式(并联):$\frac{1}{R_{\text{eq}}} =\frac{1}{R_1} + \frac{1}{R_2} + \frac{1}{R_3} + ...$。

4. 雷诺法则: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引起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

五、核物理1. 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2. 半衰期: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的时间特征,指衰变物质剩余一半所需的时间。

3. 核聚变:两个轻核聚合为较重的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4. 核裂变:较重的核分裂为两个轻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几个中子。

以上即为高一物理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X—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图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速度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⑵、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 2、从V —t 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在t .轴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正......,在t .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为负....。

⑵、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⑴、 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0V )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 .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⑶、 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比较图线的斜率大小)补充一: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补充二: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 与速度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 方向相同....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增大...。

⑵若a 与V 方向相反....时,不管..a .如何变化,.....V .都减小....补充三:利用纸带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纸带问题的核心公式:◆(1)求某点瞬时速度V: V t/ 2 =V =s t =TS S NN 21++ ◆(2)由21aT s s s n n =-=∆- 求加速度a;逐差法求加速度:高一物理下知识点总结1。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 定义:有质量但不存在体积与形状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1.2 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 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1.3 位置、位移和路程- 位置: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矢量。

- 路程: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标量。

1.4 速度和平均速度- 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平均速度: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1.5 加速度-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矢量。

- 表达式:a = Δv/Δt第二章:力和运动2.1 力的概念-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 分类: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非接触力(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F = 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3 摩擦力-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4 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表达式:F = 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 m/s²。

第三章:能量与动量3.1 功和能量- 功: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 能量: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

3.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3 动量和冲量- 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

- 冲量: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全1. 动力学-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除非有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学-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动能=1/2mv²。

- 动能定理:物体的净作用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增量。

-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在弹性碰撞中,动能和动量都得到完全保存,而在非弹性碰撞中,动能和动量不完全保存。

3. 电学- 静电学:讲述了电荷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科尔施定律:描述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公式为U=IR。

- 电阻和电导:电导是电阻的倒数,衡量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

-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路径,电流在其中流动。

- 安培定律:描述了通过闭合电路的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磁通量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 恒定电流:流经电阻的电流强度相等,电路中各处电势差之和为零。

4. 光学-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的偏折现象。

-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从同一角度反弹回去的现象。

- 光的色散:不同频率的光在通过介质时,会被折射的程度不同而产生分散现象。

- 镜面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和公式。

- 球面镜的焦距:描述球面镜的聚焦效应。

5. 热学-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物体热平衡状态下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间传递的能量。

- 热传导和热对流:物体内部的热传导和物体表面的热对流现象。

- 热容量和比热容:物体吸收一定热量时的温度变化程度。

6. 声学- 声波的传播:描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规律。

- 音速:描述声音在特定介质内传播的速度。

7. 其他- 重力:物体间的吸引力,描述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与质量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最新4篇

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最新4篇

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最新4篇高一年级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篇一研究静摩擦力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

0≤F=f0≤fm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力的等效/替代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

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篇二一。

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2、曲线运动的速度: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二。

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特例)1、定义: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叫做初速度。

如果初速度是沿水平方向的,这个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速度: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即为Vx一直保持不变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Vy=gt③合速度:V2=Vx2+Vy2=V02+(gt)2 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 tanθ=Vy/V0=gt/V03、平抛运动的位移:①水平方向X=V0t②竖直方向y=1/2gt2 ③合位移S2=x2+y2=(V0t)2+(1/2gt2 )2 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tanα=y/x=V0t/?gt2=2V0/gt三。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1. 力与运动1.1 力和质量•力(F)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质量(m)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

1.2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若合力为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3 运动的描述•位移(s)是物体位置改变的量度,是由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与方向。

•速度(v)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加速度(a)是速度变化率。

1.4 运动图像的描写•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相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相等。

2. 力对物体的影响2.1 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依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其对角线的大小,方向沿对角线方向。

•非平行力合成:使用力的三角法,将合力的矢量图形学表示为力的几何图形。

2.2 力的分解•平行力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合力,其和等于原力。

•非平行力分解:使用力的三角法,将力的矢量图形学表示为力的几何图形。

2.3 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当一个物体上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力矩和力偶:力矩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转动效应的量度。

3. 能量与功3.1 功与能量•功(W)是力对物体所做的效果量度。

•能量(E)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工能力。

3.2 功与能量的转化•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物体不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3 动能与势能的计算•动能的计算: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势能的计算:势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物体处于的位置高度。

4. 电与磁4.1 电荷和电场•电荷:是物体上电性质的宏观表现。

•电场:是电荷在空间周围所产生的势能分布。

4.2 电流和电阻•电流(I):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阻(R):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高一上学期物理章节及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物理章节及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物理章节及知识点第一章:运动和力学1. 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2.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4.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概念和计算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第二章:牛顿力学1. 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2. 平衡力和非平衡力3. 摩擦力和弹力4. 垂直上抛运动和万有引力5. 弹性力和胡克定律第三章:动能与功率1.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2. 动能定理和力学能守恒定律3. 机械功的定义和计算4.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第四章:匀速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2. 角度与弧长的关系3. 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4. 向心力和离心力5. 牛顿万有引力和开普勒定律第五章:物体的平衡1. 杆的平衡条件和平衡力的分析2. 杠杆原理和浮力3. 浮力和物体浮沉平衡4. 牛顿力学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第六章:机械波的传播1. 机械波的类型和传播特征2. 波的干涉和叠加原理3. 驻波和共振现象4. 声波的传播和声强的计算第七章: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速度2.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3. 光的透射和色散现象4.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的干涉现象第八章:光的电磁波特性1. 光的电磁波特性和光的偏振2. 光的光程差和相干条件3. 光的光谱和光的衍射现象4. 光的多普勒效应和光的吸收第九章:电场与电势1. 电荷与电场的关系和库仑定律2. 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计算3. 电势差和电势能的概念4. 电位和电势差的计算5. 电场的叠加原理和静电屏蔽第十章:电流与电阻1.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2. 电路中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3.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的计算4. 电阻器的特性和理想电源以上是高一上学期物理的章节和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你将建立起对物理学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本学期的物理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为将来深入学习和应用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上)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量表示的量,如长度、时间、质量等。

物理量需要有一个单位来衡量它的大小。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通用的物理量和单位体系。

2.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

直线运动可以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来描述,而曲线运动需要使用向心力、切向力等概念来描述。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运动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4.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两个物体间引力大小和方向的定律。

该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有关,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5.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一种二维运动,可以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和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来描述。

在地球表面的平抛运动可以近似看作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 常见力学问题的解法解决力学问题需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平抛运动等物理定律和公式。

需要注意正确地选择参考系和坐标轴,并应用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7. 能量和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等几种形式。

功是力对物体做外力的移动,用于计算物体的能量变化。

8. 动量和冲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可以看作是质量乘以速度。

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的乘积,用于描述物体在短时间内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

9. 守恒定律守恒定律是描述物理量在某种条件下不变的定律,包括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

守恒定律可以用于分析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和关系。

10.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一种二维运动,需要使用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

圆周运动有一个重要的性质是角动量守恒,可以应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圆周运动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下)1. 波的描述波是沿介质传播的能量传递现象,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

波的描述需要用到波长、频率、振幅、速度等物理量。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一必修一物理学问点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外表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互相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互相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说明:①FN两物体外表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

应详细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互相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依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确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μ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讨论力学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1.依据题意选取适当的讨论对象,选取讨论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讨论处理尽量简便,讨论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高一上学期所有物理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所有物理知识点

高一上学期所有物理知识点学习物理是理解自然规律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高一上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

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和测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图表表示方法。

2.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的加速度与受力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互相作用。

二、引力和运动1. 引力的性质:质量与引力的关系,引力常数。

2. 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3.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与物体浸没或浮出液体的关系。

三、功、能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 功:力对物体的作用产生的效果。

2. 功的计算:力的作用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关系。

3. 功与能量转化: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4.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中的机械能总量在没有外力做功时保持不变。

四、机械波1.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纵波和横波。

2. 波的特性:波长、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的反射规律。

2.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规律。

六、光的成像1. 光的成像方式:凸透镜和凹透镜。

2. 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七、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场:正电荷、负电荷和电场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

2. 电流与电路:电荷在导体中的传导和电路的基本组成。

3.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八、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变化率和线圈匝数的关系。

3. 感应电流和涡流的产生:闭合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引起的电流。

4. 电磁感应的应用: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原理。

九、物体的热学性质1. 热量与温度:热量传递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2. 热容和相变:物体的热容和物质的相变过程。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运动与力学1.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运动的基本概念: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变化率等2.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方向、质点力学模型、引力与加速度、摩擦力与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受力分析与能量转化3. 万有引力与运动规律-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向心力与卫星运动、离心力与人造地球卫星- 运动的规律:圆周运动的速度与半径关系、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半径关系4. 力的分解与合成- 合外力与合外力矩:受力分析与力的合成、力矩的定义、平衡条件等- 动态平衡:单摆与能量转化、杠杆与平衡条件、绳子与滑轮的平衡问题5. 动能与动能定理- 动能与势能:势能与重力、势能与势能差、势能定理等-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功的定义、功与能量转化、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的关系二、热学与热力学1. 温度与热量- 温度的概念与量度:温标、温度计、等温变化等- 热量的传递与储存:传热方式、热平衡与热传导、热容与热量的关系等2. 物态变化与热力学过程- 物态变化:内能与外界能量转化、升华、凝固、沸腾、熔化等-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定律、绝热过程与等熵过程等3. 热机与热机效率- 热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热力学功、效率的定义与计算、卡诺热机与热转化效率等4. 热量传递与热传导- 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 热传导与材料特性:导热性与热导率、材料导热性的影响因素等三、电学与电磁学1. 电场与电势- 电荷和电场:静电力的性质、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势差与带电体的位置关系等- 电势与电势能:电势与能量转化、电势能与电势差的关系等2. 电路与电阻-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概念与电流强度的计算、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等- 稳态电流:欧姆定律、串联与并联、电功与耗散功率等3. 磁场与磁效应- 磁场的描述与分析: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的关系等- 磁场的作用与应用:垂直磁场中的带电粒子、磁悬浮与超导磁铁等4. 电磁感应与电动势- 在恒定磁场中的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的概念、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法拉第定律等- 运动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动生电动势的产生、发电机的原理与实现等5. 变压器与电磁波-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自感与互感、变压器的原理与应用等-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特性、光的概念与光速等以上是高一物理重要知识点的总结,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理解与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7篇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7篇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识点总结7篇【一】1、质点:(1)没有外形、大小且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个抱负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3)一个物体是否能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所讨论的问题中物体的外形大小和物体上各局部运动状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视的次要因素,要详细问其详细分析。

2、加速度(A)(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转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转变量跟发生这一转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样,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假如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四周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4、匀速直线运动(A)(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如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依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一样,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高一物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篇二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一样,则物体做直线运动;(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假设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第几秒〞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一时刻或*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一样。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1. 质点(A ) ( 1 )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

2、 参考系3、 路程和位移(A )4、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A )5、 匀速直线运动(A )6、 加速度(A )7、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 1、实验步骤:(1)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并接好电路(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3)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5)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 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1) AB BC 2TBC CD 2T(2) aCD BC(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 (减速: v t =v o -at )(2) - v tV 。

.v J。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 o t+at 2/2 (减速:s=v o t-at 2/2 )2 2 2 2 (4) 位移推论公式:S t(减速:St)2a2a(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山=aT 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9、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x — t 图象和v-t 图象(A )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v t =gt .H=gt 2/2, v t 2=2gh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A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11、力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13、弹力(A)14、摩擦力(A(1 )滑动摩擦力:f二卩F N说明:a、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无关.(2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 m (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15、力的合成与分解(B)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19、力学单位制(A)1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 •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

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17、牛顿运动三定律(A和B)「1 •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牛顿第一定律<2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I产生加速度的原因「1.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牛顿第二定律』2•表达式:F合=ma3. 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产生加速度4. 力的单位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牛顿运动定律•’•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N' 「1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彳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1_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r1 .已知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牛顿运动定律2 •已知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应用3 •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关系的桥梁物理 1 知识点小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G廿R参考系1.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 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 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 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 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 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vv它通过的距离3. 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 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 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 t 2 t12. 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 , h。

3. 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 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 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 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 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一一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

单位是m/s。

sv -t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 t 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 t v oa t2. a不由△ 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牛顿第二定律)。

3•变化量=末态量值一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1. 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丰tan a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 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2. 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 。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T 提出假设T 运用逻辑得出结论 T 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 T 对假说进行修正 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 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 g )。

g=9.8m/s22. 重力加速度g 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 vt2= 2gs 竖直上抛运动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 a=-g ,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 ,注意矢量性)1.速度公式:v t v 0 gt1 2位移公式:h v 0t - gtv 0—,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g2也 2g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1 2 1.基本公式:s v o t at 222. 平均速度:v t v 0 at3.推匚论:(1) 1v v t平均速度2(2)s 2 s 1s 3 s 2 s 4 s 3s aT 2(T 表示间隔时间)(3) 初速度为 0的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 S 之比:S 1 : S 2 : S 3:S n 1:3:5: : (2 n 1)(4) 初速度为 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 t 之比:t 1 : t 2 :t 3 : t n 1:2 1 : .3 2: n n 1s m s n、 、(5)a 2 (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 T 逐差法)m n T2(6) V t V o 2as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3.上升的最大高度: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1. 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2•安全距离耳停车距离3. 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4. 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1. 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 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3. 弹力有无的判断:(1)定义法(产生条件)(2 )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