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案 [丰碑]备课教案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快快拿去用吧!《丰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录象激_情感1、通过初读,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2、观看录象,感受红*爬雪山时环境的恶劣。
3、自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当时环境的恶劣。
4、指名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中体会环境的恶劣。
并想像可能还有什么状况发生?5、老师带读。
二、自读、自悟,理解文章内容(一)提出问题:面对重重困难,红*战士们能否经受住考验的?1、自读课文并画出重点语句,边读边体会,2、小组争辩。
3、全班沟通。
(接受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1)将*A、将*让马(与士兵同心协力)B、听说士兵被冻死,很难过。
(一愣步履踉跄眼睛迷离)C、面对冻死的士兵,很生气。
(阴云密布肌肉抽动肌肉抖动)D、第13自然段:吃惊——自责、内疚——难过——崇敬。
(怔怔泪珠闪烁缓缓地庄重的*礼)读中通过理解词语感悟将*的情感变化。
(2)*需处长(读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点词语感悟*需处长的精神。
(一尊塑像倚着单薄)B、想象*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什么?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理解题目、解题。
1、理解题目、解题:此时,你对题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2、老师小结:*需处长像一座丰碑,矗立在*路上,指引道路。
四、理解最终一段的含义。
1、齐读最终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3、看录象,共享红*成功时的喜悦。
2023年《丰碑》教案范文 (精选3篇)

2023年《丰碑》教案范文(精选3篇)《丰碑》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初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4、学习课文第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上课性质:社渚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上课时间:1999/12/30溧阳市周城中心小学五(5)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在这伟大的长征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2、揭题,读题:22、丰碑3、你见过怎么样的碑?你知道丰碑是什么碑吗?择义:丰1 高大2 容貌美3 多4、出示投影(老红军冻死的情景):假如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丰碑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二、学生自学课文:1、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划一划,课文是怎样描写老战士冻死时的神态的?(3)想一想,你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4)议一议,为什么要把军需处长称为一座丰碑?2、学生讨论。
三、整体读课文:1、假如要在这丰碑上刻一个人的名字,你准备刻谁的名字?为什么?教师板书:军需处长舍已为人2、速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军需处长的什么事?3、课文哪几小节写了这件事?指名读课文3—13小节。
教师板书:壮烈牺牲4、指名读1、2、14自然段,说一说分别讲了什么?教师板书:艰难前进、严峻考验、必将胜利5、指导分段。
6、:抓主要事件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一、二段:1、放风沙录音,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
讨论:你听到了什么?指:狂风呼啸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指:大雪纷飞2、我们的队伍怎样了?想象说话:装备很差,也许这支队伍没有什么?3、齐读第一段。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丰碑》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碑》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丰碑》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内容:赣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第十册第8课《丰碑》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浓烈。
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但由于他们过着幸福优越的生活,对红军长征的艰难险恶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我将在本节课通过抓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的语句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体会、感悟,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高贵品质,激发学生内心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恶劣、思索、依靠、塑像等词语。
2、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描写的学习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献身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将军的神态的描写,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质疑1、背景引入,介绍长征:同学们,在七十多年前,为了反动派作斗争,为了北上抗日,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丰碑》教案7篇

《丰碑》教案《丰碑》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丰碑》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丰碑》教案篇1一、平江区校长示范课1、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2、授课时间: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3、授课地点:平江实验学校电教室二、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课前准备: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2、小卡片,字幅。
五、教学过程:(一)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
《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2、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
4、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1、打开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
2、同学们注意,开头一段话中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突出交代了什么情况,用了哪些词语?(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
1、行军途中,红军不光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看下一段课文是怎样写的?2、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3、“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4、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四)1、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
《丰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丰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丰碑》,由李本深创作。
《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寒冷冰冻死的感人故事,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丰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丰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攻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
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查字典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信任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坨啸劣酷袭僵倚秃塑豹覆莹特殊留意:啸 (xiào ) 劣(liè) 塑( s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订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白? (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探讨。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同样老师信任大家通过阅读思索,互相沟通,肯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依据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沟通。
5、在全班进行沟通。
设计,小学,教学《丰碑》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重视情感体验。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5篇〕《丰碑》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别人,为了____,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参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1、文字投影片二框2、音乐一段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板书课题丰碑〔bei〕“碑”字正音、辨形。
“丰碑”是指什么?课文中的“丰碑”到底是指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开,找找答案。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呢?2、师范读课文,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考虑: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教流问:知道军需处长是做什么工作的?军需处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呢?4、介绍时代背景《丰碑》这是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当时物质条件极端贫乏,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为了____不少____战士倒下了。
课文中的军需处长就是其中的一个。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考虑、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主要讲什么?6、指名分段,讨论分段段意:一〔1〕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困难地前进。
一〔1—2〕二〔2〕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二〔3—7〕三〔3—13〕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三〔8—11〕四〔14〕讲红军队伍一定会获得成功。
四〔12—14〕二、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找出这一段的一个中心词。
什么叫困难?2、讨论:从哪儿看出红军在困难地前进?你找了哪些词语?〔1〕“冰坨”是什么意思?这里用大冰坨比喻什么?这里用大冰坨比喻大雪冰封的云中山。
〔2〕“狂风吼叫、大雪纷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吞掉”说明风雪之大,大得要把这之队伍吃掉。
《丰碑》教案八篇

《丰碑》教案八篇第一课时一、初读感受1、自己读课文,读精确,读通顺。
2、谁情愿挺身而出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一句话,也可以几句话。
二、再读质疑1、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或有问题的地万,请在书上做上记号。
①人被冻死是很痛楚的,为什么军需处长死的时候这样镇静、安详?②课文中两次写到将军"愣",分别是什么意思?③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丰碑"?④将军为什么庄重地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⑤为什么"成功肯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2、全班沟通自己的问题。
三、合作争论问题1、方法:自由组合,几人一组争论刚才提出的自己感爱好的1一2个问题。
第二课时一、重点学习争论㈠人冻死时是非常痛楚的,为什么军需处长被冻死时那样"镇静、安详"?1、出示第7小节,指名朗读。
2、争论:为什么他死得这样安详、镇静呢?3、想象一下他牺牲前的所做、所想〔为什么坐下来,为什么吸烟,为什么左手向前伸?〕4、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重点朗读9一13小节。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2、挺身而出展示。
3、老师点拨、指导。
三、升华情感1、为什么被雪掩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2、为什么成功肯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3、背诵你喜爱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丰碑一尊塑像——→一座丰碑《丰碑》教案篇7《丰碑》教案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技能目标: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按思想感情进展改变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改变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改变;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掩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预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路迢迢,寒风凉。
《丰碑》教案合集6篇

《丰碑》教案合集6篇《丰碑》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__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22、丰碑军舍需己处为长人严峻考验?沉着坚定《丰碑》教案篇2《丰碑》教案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能力目标:深刻领悟__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路迢迢,寒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
历经艰难险阻。
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
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
《丰碑》的优秀教案7篇

《丰碑》的优秀教案《丰碑》的优秀教案7篇《丰碑》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切入点:“丰碑”的表面意思是什么?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阅读切入点;文章哪些地方你深深的感动了,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课时: 2板书设计8、丰碑老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按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化顺序记叙,抓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描写。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
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坨啸劣酷袭僵倚秃塑豹覆莹特别注意:啸(xiào ) 劣(liè) 塑( s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
《丰碑》教学设计 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

《丰碑》教学设计丰碑说课及教案设计(优秀10篇)《丰碑》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继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
当时供应非常困难,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过云中山时被冻死了。
课文赞扬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教学时要抓住军需处长冻死这一情节作重点分析,体会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还要抓住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等表情),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
另外要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词语。
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正确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理解有关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同学们,在六十年代前,为了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为了北上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途中,条件极为艰苦。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5、丰碑),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长征途中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1、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
(2)、特别指导。
劣lie、润run、覆fu的读音,碑、豹、润、覆的写法。
2、学习新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冰坨:坨,是成块成堆的东西。
冰坨就是冰山。
文中是说整个云中山冰封雪冻,看去简直就是一座冰山,气候极其严寒,行军艰难。
严峻:严厉、严格。
丰碑:本指高大的石碑。
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文中指冻僵了的军需处长。
《丰碑》教案6篇

《丰碑》教案6篇《丰碑》教案篇1《丰碑》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培养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的能力。
3、学习写文章时把重点的内容写详细,把其它内容写简略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从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及将军的心情变化,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难点: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视频显示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二)略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质疑,设置悬念:将军最忧虑的是什么?(三)研读第三至十三自然段。
1、范读,初步感知。
2、品读第七自然段。
视频显示冻死的军需处长,抓住关键词,读悟老战士的品质。
3、读议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自悟,体会将军的心情变化。
(2)视频显示配文插图,展开想象,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丰碑的含义。
(四)略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释除悬念,将军此时的忧虑不存在了。
(五).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22、丰碑军舍需己处为长人严峻考验?沉着坚定《丰碑》教案篇2《丰碑》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义;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海拔20xx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
(教师板书课题)(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课文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2024最新-丰碑 《丰碑》教案优秀13篇

丰碑《丰碑》教案优秀13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如下是敬业的小编演员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3篇丰碑的相关文档,欢迎阅读。
丰碑篇一顺南街小学创新教学教案设计大赛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试用)第22课[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中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2、通过对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来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
3、弄清文中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
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含义;2、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讲读第三、四段。
2、通过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来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策略一、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
学生读1、2段。
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在艰难地行进着。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环境是这样的恶劣。
战斗也是那样的残酷,敌人随时可能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时将军的情感是怎样的?(担心。
)那么将军担心的理由是什么?(由于当时“冰天雪地”,“混沌迷蒙的飞雪”,“风像狼似的嗥叫”。
)二、讲读课文(第三、四段):多媒体出示:轻声自由读第三段,思考:(1)红军在行军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用“——”划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变化的词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交流问题:(1)、红军在行军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老战士冻死了。
2023最新-《丰碑》教学设计4篇

《丰碑》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壶知道编辑帮大伙儿分享的《丰碑》教学设计4篇,欢迎参考阅读。
《丰碑》教学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丰碑”的含义。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质疑。
学生有可能提:“丰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师:是呀,课文为什么要用“丰碑”作题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读的时候,再想想,看看自己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二)、学生对课文充分质疑。
学生大致有以下三个大问题不明白:1、将军为何向军需处长敬军礼?2、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3、为何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那还会属于谁呢?”(三)、探讨第一个问题:课文为何以“丰碑”为题?(含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问题)1、请一生读第13自然段。
师:“晶莹”是什么意思?“晶莹的丰碑”又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把什么比作什么?那么,这座晶莹的丰碑就是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
身体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2、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与晶莹的丰碑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生可能会说两方面相似:⑴、颜色;⑴、外形。
还有哪些方面相似呢?师引导学生体会在精神上更相似。
①、同学们,是什么原因使军需处长冻死了呢?生的回答有两种可能:a、天气冷使他冻死。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9篇人教第十册《丰碑》教学设计篇一《丰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红军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课文语言朴素,以将军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人物形象饱满,读罢令人难以忘怀。
教学这篇课文时,以下几点我做得较突出:一、孕伏铺垫,境中激情课文所叙述的内容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与学生生活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可能因知识的储备有限而难以入境,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准确把握,而且还会影响他们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领悟。
因此,设计时,我在第一个教学环节就让学生充分交流了所查资料,回忆了以前学过的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阅读了红军过草地,爬雪山时的相关资料,了解了环境的恶劣……从而让学生迅速跨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发挥想象,升华情感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感情走向课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生活体验、感受各不相同。
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更深入地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世界融为一体,我在教学中多次设计了适合学生想象的情境,如学完军需处长死后神态、外貌、衣着等描写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想一想,牺牲前他可能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更深入地了解了军需处长的内心世界;再如,将军得知这位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可能会怎么想?体会将军此时的懊悔、愧疚,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最后战士们受到军需处长精神的鼓舞,走过他身旁时,可能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红军战士,你会对军需处长说些什么?……总之,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更深入地挖掘了课文的中心。
三、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文章意境优美,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因此,课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如第七自然段要读得悲壮感人,我指导学生怀着对冻死的老战士的崇敬,怀念之情,读出一种庄严、悲痛的情调,语速稍慢,语调平直,而且指导时注重学生的感悟。
《丰碑》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丰碑》教学设计(精选16篇)《丰碑》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562 更新时间:2003-10-30 录入:xxywja ]1.情景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支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的红军队伍,他们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发生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手势示意生齐读课题——“丰碑”)2.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什么是“丰碑”?[板书: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板书:军需处长]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把军需处长和丰碑联系起来呢?请用“ ”把它划出来。
4.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谁能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5.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
6.自由读第7自然段,小组合作:根据这一段内容设计问题,问题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样这两个词语。
点拨:⑴从哪里看出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为什么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牺牲时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说明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a看到战士没有在冰天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所以……b自己把所有的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连自己都没有,尽到了职责…… c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所以……)⑵巡视参与讨论。
引导:①镇定、安详是什么意思?②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③从哪里还能看老战士有着这种“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品质?[出示句子“单薄破旧的衣服……身上。
”指名读——抠“贴”要读重音,为什么单薄,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
换词读。
(出示:……裹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披在……)]7. 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8.指导朗读、师生评议。
(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你能读给大家听吗?)9.谁还想通过读来表达自己对军需处长的感情?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2024年《丰碑》教案范文汇编六篇

2024年《丰碑》教案范文汇编六篇《丰碑》教案篇1(约1370字)《丰碑》教案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能力目标:深刻领悟__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路迢迢,寒风凉。
敌重重,军情忙。
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
历经艰难险阻。
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
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
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二、感知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三、细读探究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3、师小结二、研读领悟:(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穿着的语句,读中探究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3、军需处长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桌讨论,再交流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5、指导朗读第7节(出示多媒体课件)《丰碑》教案篇2(约1968字)教学要求: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021年有关《丰碑》教案3篇

2021年有关《丰碑》教案3篇《丰碑》教案篇1[设计理念]l、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重视情感体验。
2、运用合作讨论式教学解决学生理解难点。
3、重视朗读体验,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加深感染。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感受1、自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谁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把课文读听听?3.读了这__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一句话,也可以几句话。
二、再读质疑1、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或有问题的地万,请在书上做上记号。
①人被冻死是很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死的时候这样镇定、安详?②课文中两次写到将军"愣",分别是什么意思?③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丰碑"?④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⑤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2、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
三、合作讨论问题1、方法:自由组合,几人一组讨论刚才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1一2个问题。
第二课时一、重点学习讨论㈠人冻死时是十分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被冻死时那样"镇定、安详"?1、出示第7小节,指名朗读。
2、讨论:为什么他死得这样安详、镇定呢?3、想象一下他牺牲前的所做、所想(为什么坐下来,为什么吸烟,为什么左手向前伸?)4、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重点朗读9一13小节。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2、自告奋勇展示。
3、教师点拨、指导。
三、升华情感1、为什么被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2、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3、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附板书:丰碑一尊塑像-----→一座丰碑《丰碑》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
掌握“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碑教案 [丰碑]备课教案
[丰碑]备课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丰碑》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提示准确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描写军长和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4、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军需处长的表现,产生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军需处长的语句,体会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皑皑的云中山脚下,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冒着风雪,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着。
这支红军队伍正在艰难地爬雪山。
在天寒地冻、漫天飞雪的云中山,红军战士会遇到什么困难?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创造意境,读中感悟。
自由品读课文,板书课题,进一步走进军需处长,来理解课题《丰碑》的真正含义
三、以读悟文,用心感受。
师生交流:
师:“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艰难的前进-----”这只部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仔细默读第二段,找出描写有关词语
师:首先军长听到了有人冻死的消息。
他是什么表情?怎么做的?
生:朗读“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
师:为什么“愣了一下”?生: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没想到。
师:
来到人群中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
再次朗读课文中此处的描写。
出示生范读。
自己有感情读。
生:
1、战士们都已经穿上了棉衣,能够抵御严寒,胜利前进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2、我不能让战士们看出我很冷,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能影响大家的情绪。
师:从“一身破旧的单衣”“贴”体会军需处长穿着少是冻死的;
师:他为什么没穿棉衣?他的棉衣哪里去了?
生:
1、可能因为环境艰苦,旧棉衣也不够一人一件,发到最后,他自己没有了。
2、行军途中,他看到掉队的伤员,把棉衣送给了更需要的战友……
师: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仿佛真的看到:在风雪中一位穿着单薄破旧的老战士,他那瘦弱的身影从雪山的那一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过来。
他累极了,他只想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下来歇一歇,可这一歇,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多么伟大的战士啊!
师:将军看到这样的情景,他在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指名读,出示投影。
生:
师:此时此刻将军是什么样的心情?
用“愤怒”的语气朗读。
指名读
师:正当他怒不可遏时,有人小声告诉他,
学生接读。
师:这时,他的情感从愤怒突然转为冷静他缓缓地举起了右手,庄严的行了一个军礼。
师:军长本来认为是军需处长失职致使老战士被严寒冻死,他非常愤怒。
但当他得知眼前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居然就是军需处长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内疚、悲痛、敬佩、感动之情一齐涌上心头,将军的眼睛湿润了……
军需处长全心为着他人的崇高品质是值得崇敬的,将军为有这样的好干部而自豪;这么好的军需处长自己不了解,刚才还迁怒于他,他为此而内疚、自责。
师:
在严寒面前,有一件棉衣就能继续前进,就能活下去,而军需处长这个管棉衣的人,在这样及其寒冷的天气里,把棉衣让给了别人,也就是出示投影。
师:引导学生想象:军需处长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一件棉衣?冻死前他可能在想什么?小组讨论。
师:此时此刻军长是什么样的心情?
师:军长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庄严的行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
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
敬佩呢?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比敬佩之情再来读第二自然段吧!读出将军从着急愤怒冷静敬佩的复杂心情。
师:读到这儿,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军需处长?
板书: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克己奉公
学习课文,理解“丰碑”。
1、“丰碑”本义是什么?从这画面上看是指什么?
2、为什么作者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大家分组讨论。
生: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四、拓展思维训练。
1、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丰碑
军
需
处
长
单薄破旧安详镇定
舍己为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