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合集下载

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6.完成后的上颌第一磨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颊面:似梯形,牙冠宽度大于牙冠长度,禾缘宽度大于颈缘宽度;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颊沟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轴嵴较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1/3。
(2)舌面:与颊面大小相近或稍小,较圆突;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两尖之间有远中舌沟通过,外形高点位于中1/3。
授课进度
第1次课
课型
小班
课题
实验一
教学资源
《牙体形态雕刻》
课时
6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牙体测量
根据形态辨认恒牙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游标卡尺
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牙体测量的方法。
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
辨认牙体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PPT+讲授+板书
牙体模型牙列模型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容
教学活动
(3)切端:切端位于牙体长轴的唇侧。
4.完成后的上颌尖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唇面:呈五边形,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牙尖偏近中,唇轴嵴将唇面分为近中唇斜面和远中唇斜面,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位于中1/3与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
(2)舌面:似唇面但略小,舌隆突显著,舌轴嵴将舌窝分为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1复习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点
2学习雕刻流程
3学会雕刻器械的使用
4总结
PPT展示
文字介绍
模型展示




实验四右上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雕刻
【步骤方法】
1.描绘近、远中面初步形态,描绘近、远中面的外形高点,.形成近、远中面外形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雕刻右上颌中切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右上颌中切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中切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切端多余之蜡,初步形成中切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切缘:使切缘平直,远中略倾舌侧,切嵴不宜太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远中切角梢圆钝。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形成外形高点,在切1/3雕出两条发育沟,注意不宜雕得太深。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画出舌窝的位置和形态,先将舌面雕刻成凹面,然后雕出舌窝、舌隆突及边缘嵴。

8.修整完成:仔细检查各部形态,精修完成。

[实验结论][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上颌尖牙牙体外形的雕刻,掌握该牙的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的特点;熟悉雕刻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操作技术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 雕刻左上颌尖牙[实验用品]上颌石膏模型,红蜡片(50mm8mm),雕刻刀,酒精灯,火柴[方法和步骤]1.刮去上颌模型上左上颌尖牙。

2.制蜡卷:取红蜡片,置酒精灯上烤软,卷成实心,压在石膏模型上尖牙的位置。

3.初步形成轮廓:逐步去除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及牙尖多余之蜡,初步形成尖牙的轮廓;将各轴面角刮圆钝,并完成各轴面的合适外形高度。

4.完成颈部雕刻:形成圆钝、连续、光滑的颈缘线。

5.完成牙尖:使牙尖稍偏近中,远中斜缘长于近中斜缘。

6.雕刻牙冠唇面形态:在颈1/3处形成外形高点,在唇面由牙尖顶至颈1/3雕出近远中两个斜面及唇轴嵴,并在唇轴嵴的两侧各雕出一条发育沟。

7.雕刻牙冠舌面形态:使舌面略小于唇面,画出近、远中舌窝的位置和形态,然后雕出舌窝、舌轴嵴、舌隆突及边缘嵴。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精品-ppt】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精品-ppt】
从垂直方向逐步削除牙冠和牙根近中面和远中面多余之 蜡。留下的蜡形,可比颊面稍大1mm,以便将来修改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4. 描绘形成近中面形态
(1)用上述方法,定牙体长 轴线d,画出冠长、根长的平 行线a、b、c:ab=15.0mm, bc=28.0mm,然后以d为中心, 根据冠厚(21.0mm),颈厚 (18.0mm)分别作出牙冠和颈 根的厚度线。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007 4 2
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 医学院 oral anatomy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一 实验目的、要求
1. 通过对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牢固掌握 其解剖形态及生理特点。
2. 掌握前磨牙雕刻的方法、步骤。
3. 进一步训练雕刻的基本方法,达到能自如 地运用握笔式和掌拇指握式方法进行雕刻, 并能自如地运用支点。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3)根据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冠根 外形特点,参照标本、模型或挂图描 绘出近中面的冠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5.形成轴面雏形
完成舌面及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 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且突, 然后用雕刻刀进行初步修整,使牙冠牙合面 形成长方形,各轴面相交线角圆钝,外形高 点及接触点适宜。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gtGT)anAN#3huHU)aoBO!4hvIV-boCP$5i vJ W+cpC P%6j wJ W0dqDQ%7kxKX0erER&7k yLY1erFS*8l yMZ2fs FT(9mzMZ3gtGT(anAN#3huHU)aoBO!4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1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1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从垂直方向逐步削除牙冠和牙根近中面和远中面多余之 蜡。留下的蜡形,可比颊面稍大1mm,以便将来修改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4. 描绘形成近中面形态
(1)用上述方法,定牙体长 轴线d,画出冠长、根长的平 行线a、b、c:ab=15.0mm, bc=28.0mm,然后以d为中心, 根据冠厚(21.0mm),颈厚 (18.0mm)分别作出牙冠和颈 根的厚度线。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二 器材
白蜡块(大约60×30×20 mm3长方体)、尖牙 雕刻标本一套、雕刻刀、游标卡尺、玻板或硬 纸板、笔、座标纸、白帕子。
三 方法步骤
1.了解下颌第一磨牙各部位尺寸(表)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上颌尖牙测量统计表(平均数)单位:mm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4)完成牙合 面雕刻:参照标本模型的牙合 面形态, 用雕刻刀仔细修改牙合 面的尖、窝、沟、嵴形状,将 相交的棱角修整圆钝,牙合 面各部位光滑,完成牙合 面雕刻
2007 4 2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8. 雕刻中注意事项
(1)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低而圆钝,舌尖高而锐。 (2)牙合面五个牙尖顶的位置要正确,各个牙尖三角 嵴的长、宽比例要适当,窝沟的深度要合适。 (3)在雕刻牙合 面窝沟时,一定要留出适当的边缘嵴 厚度。 (4)远中颊牙合 角较圆钝,远中尖位于此。其三角嵴 方向是由远中颊牙合 角指向牙合 面中央。
下颌第一磨牙 冠长 根长 冠宽 颈宽 冠厚 颈厚

下颌第一磨牙1:1雕刻

下颌第一磨牙1:1雕刻

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一、石膏框架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 测量牙体规格摹刻离体牙时,需预先测量并记录牙体规格。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描绘框架及标志物把牙体规格及外形高点、邻接点、牙尖根冠分界线,描绘4个轴面的中轴用耐水铅笔转移到石膏棒上。

方法:图1 下颌第一磨牙五面观要求:上述标志物应尽可能精确。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3.石膏框架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从唇舌、近远中入手切削均可。

先休整二侧,再修整另二侧。

如有必要,可预先在石膏棒上记录方位(颊、舌、近中、远中)。

底座四周应平整。

要求:切削成形的框架应与牙体规格一致。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4.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方法:为防止后续操作中标志线的消失,现阶段用小雕刻刀在四个轴面沿着尺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

沟痕浅为好,不宜过深。

要求:刻入的中线需与描记的中线一致。

图2下颌第一磨牙牙冠高度、厚度的确定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二、二面体形成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近中牙体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近中牙体形态。

因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远中沿近中切削,故无需描绘远中牙体形态。

近中面大远中面小图3 近中面积大于远中面积图4 描绘近中牙体形态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要求:为防止沾水后,铅笔印痕消失,需使用耐水铅笔。

描绘近中牙尖形态后,需用牙形尺检查。

检查时需使尺和石膏牙的中轴和根冠分界线的¡十字¡相吻合。

如出现形态偏差,需立即修改,否则将影响牙的整体平衡感、协调感。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 二面体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上下推拉,切削到线。

为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用小雕刻刀。

再次用牙形尺检查二面体形态。

要求:近远中牙体形态应与牙形尺一致,不多切,不少切。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三、四面体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颊舌面成形及牙合面主沟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颊侧牙体形态及舌侧牙尖(邻接点以上)形态。

下颌第一磨牙1:1雕刻

下颌第一磨牙1:1雕刻

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一、石膏框架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 测量牙体规格摹刻离体牙时,需预先测量并记录牙体规格。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描绘框架及标志物把牙体规格及外形高点、邻接点、牙尖根冠分界线,描绘4个轴面的中轴用耐水铅笔转移到石膏棒上。

方法:图1 下颌第一磨牙五面观要求:上述标志物应尽可能精确。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3.石膏框架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从唇舌、近远中入手切削均可。

先休整二侧,再修整另二侧。

如有必要,可预先在石膏棒上记录方位(颊、舌、近中、远中)。

底座四周应平整。

要求:切削成形的框架应与牙体规格一致。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4.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方法:为防止后续操作中标志线的消失,现阶段用小雕刻刀在四个轴面沿着尺刻入中轴、根冠分界线。

沟痕浅为好,不宜过深。

要求:刻入的中线需与描记的中线一致。

图2下颌第一磨牙牙冠高度、厚度的确定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二、二面体形成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近中牙体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近中牙体形态。

因近中面大于远中面,远中沿近中切削,故无需描绘远中牙体形态。

近中面大远中面小图3 近中面积大于远中面积图4 描绘近中牙体形态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要求:为防止沾水后,铅笔印痕消失,需使用耐水铅笔。

描绘近中牙尖形态后,需用牙形尺检查。

检查时需使尺和石膏牙的中轴和根冠分界线的¡十字¡相吻合。

如出现形态偏差,需立即修改,否则将影响牙的整体平衡感、协调感。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2. 二面体切削成形方法:用石膏切刀上下推拉,切削到线。

为提高工作效率尽量不用小雕刻刀。

再次用牙形尺检查二面体形态。

要求:近远中牙体形态应与牙形尺一致,不多切,不少切。

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下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方法三、四面体成形1:1牙体雕刻实训课件1.描绘颊舌面成形及牙合面主沟形态方法:参照线图正确描绘颊侧牙体形态及舌侧牙尖(邻接点以上)形态。

磨牙解剖形态

磨牙解剖形态

第四节磨牙类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侧,上下左右共12个,位于前磨牙远中者称第一磨牙,位于第一磨牙远中者称第二磨牙,位于第二磨牙远中者称第三磨牙。

磨牙牙冠体积大,由第一磨牙到第三磨牙依次减小。

其形态结构尖、窝、沟、嵴等多而复杂,一般有4-5个牙尖。

牙根多为2-3根。

磨牙具有磨细食物的作用,是发挥咀嚼功能最大的牙。

一、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6 岁左右萌出, 故称为六龄牙, 是上颌牙中体积最大的。

(图2-4-1)1.牙冠(dental crown)(1)颊面(buccal surface):外形似长方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牙合缘长于颈缘,牙合缘由近、远中颊尖的四条牙尖嵴连续组成。

有两个颊尖,近中颊尖略宽于远中颊尖, 两尖之间有颊沟通过,约与颊轴嵴平行,近中颊尖的颊轴嵴显著,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

外形高点在颈1/3 处。

(2)舌面(lingual surface):大小与颊面相近或稍小,外形高点在舌面的中1/3 处,舌轴嵴不明显。

牙合缘由近、远中舌尖的四条牙尖嵴组成,有两个舌尖, 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两尖之间有舌沟通过。

远中舌沟由两舌尖之间延续到舌面的1/2 处。

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

(3)邻面(proximal surface):近中面呈梯形,颊舌面厚度大于牙合龈高度,颈部平坦,近中接触区在牙合1/3偏颊侧,远中面不如近中面规则, 稍小, 远中接触区在牙合1/3处的中1/3 处。

(4)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呈斜方形, 结构复杂,如峰谷起伏,沟嵴错综。

牙尖(dental cusp):一般有四个牙尖,即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

颊侧牙尖较锐,舌侧牙尖较钝,近中颊尖略大于远中颊尖, 近中舌尖最大, 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

斜面(inclined surface):每一牙尖均有四个斜面,即颊尖的颊斜面、颊尖的舌斜面、舌尖的颊斜面、舌尖的舌斜面,其中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其余三斜面均有咬合接触。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

近远中径>牙合颈径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
三个颊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
颊沟:至颊面中1/3,末端有点隙,与牙体长轴
平行
远颊沟:至颊面牙合1/3,末端无点隙
近远中颊尖颊轴嵴与颊沟平行,远中颊尖
颊轴嵴突出,远中尖颊轴嵴不明显
颈缘较平,颊颈嵴弧线与牙颈线一致
外形高点:颊颈嵴
颊面观
17
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
达舌面中部,末端无点隙 舌轴嵴不明显 牙颈线较平 外形高点:舌面中1/3 第五牙尖(卡氏尖):近中舌尖的舌侧,既不达牙合
面,也无髓角 5.30%-42.17%,欧洲人多见
舌面观
2
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
3、邻面:近似四边形(梯形),大小似颊面或稍小
颊舌径>牙合颈径 颈部平坦,颊缘较直,舌缘圆突 近中面宽大平坦,
三根均为扁根,舌根较粗壮 根干占根长的2/5,根分叉:根颈1/3与根中1/3交界处 根颈1/3横剖面:圆长方形
9
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
恒牙上6 萌最早,颊舌相近舌稍小, 两面分有颊舌沟,偶见五尖近舌有, 近颊舌尖宽远中,外形高点与4 同; 合面斜方四边构,近颊远舌锐角收, 近中舌尖主功能,斜嵴相连颊远中, 远中稍小近中窝,唯颊斜面无咬合 。 (解释) 上颌6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齿,颊、舌面的大小相近,舌 面要稍小些,颊、舌面分别有颊舌沟,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五 牙尖出现,近中颊牙宽于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外 形高点与4相同在颊颈嵴处,合面呈斜方形,由4个边缘嵴及4个 点角组成,近中颊合角及远中颊合角为锐角,近中舌尖为主功能 尖,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斜行相连成斜嵴,斜嵴将中央窝分为稍 大的近中窝和较小的远中窝,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
12

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牙体形态雕刻技术标准教案
教学难点
去棱角 二次等分线的确定
教学方法
PPT+讲授+板书
牙体模型 牙列模型
课前准备
查找相关文字资料及图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时间分配
1复习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特点
2学习雕刻流程
3学会雕刻器械的使用
4总结
PPT展示
文字介绍
模型展示




实验五 右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形态雕刻
【步骤方法】
1.描绘近、远中面初步形态 ,描绘近、远中面的外形高点 ,.形成近、远中面外形
(3)禾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呈斜方形,近中颊禾角及远中舌禾角为锐角,远中颊禾角及近中舌禾角为钝角;近中舌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舌尖,近中舌尖三角嵴和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形成斜嵴;中央窝较大,约占禾面2/3,远中窝较小,约占禾面1/3;发育沟有近中沟、颊沟和远中舌沟。
7.完成的下颌第一磨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2)舌面:似唇面但略小,舌隆突显著,舌轴嵴将舌窝分为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
5.完成后的上颌第一前磨牙蜡牙冠应具备的解剖特点
(1)颊面:呈五边形,牙冠长度大于牙冠宽度,牙尖偏远中,颊轴嵴较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1/3。
(2)舌面:小于颊面,较圆钝,舌轴嵴不明显,外形高点位于中1/3,舌尖偏近中。
(3)禾面:外形为六边形,颊尖宽度大于舌尖宽度。颊尖较锐利,舌尖较圆钝,近中沟跨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
4.牙颈成形
5.禾面成形
(1)修整牙尖斜度
(2)确定各个牙尖的大小
(4)确定三角嵴的走向与形态
(5)雕刻副沟
6.修整完成 润饰牙体表面 勾勒牙颈线 检查流畅性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PPT课件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PPT课件

谢 谢!
牙合 面观察要求:牙合 面外形应是 长方形,颊面向远中舌侧倾斜,远中 颊牙合 角较其它牙合角圆钝。舌侧高 于颊侧,近中高于远中。颊缘宽于舌 缘,近中边缘长直,远中边缘短突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6.形成颈缘曲线
在牙冠各面绘出颈曲线,其中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 度,并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略突于根部。
在边缘处,留出边缘嵴宽度 用雕刻刀雕出斜面,此斜面 将与颊舌侧三角嵴斜面形成 近远中窝。然后根据所画的 标志线,用雕刻刀分别沿三 角嵴线向两旁雕出斜面,两 斜面相交凸起为三角嵴,相 交凹下为发育沟,至此初步 形成牙合面形态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3)雕刻牙尖 参照牙合 面每个牙尖大小位置在颊面及舌面 上分别画出5个牙尖的牙尖嵴、颊、舌轴嵴的标志线,用雕刻 刀依次形成斜面。颊面的两斜面相交凸起为颊轴嵴,两颊轴 嵴间凹陷处为颊沟;舌面的两斜面相交凸起为舌轴嵴,两舌 轴嵴间凹陷处为舌沟。
平均值mm 7.5 14.0 11.0 9.0 10.5 9.0 1.0 0.0
放大2倍值mm 15.0 28.0 22.0 18.0 21.0 18.0 2.0 0.0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复习下颌第一磨牙
颊面Leabharlann 舌面邻面 牙合面 牙根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 按上表数据在座标纸上反复练习下颌 磨牙颊面和近中邻面的图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3)根据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冠根 外形特点,参照标本、模型或挂图描 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5.形成轴面雏形
完成舌面及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 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且突, 然后用雕刻刀进行初步修整,使牙冠牙合面 形成长方形,各轴面相交线角圆钝,外形高 点及接触点适宜。

五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五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五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实验五] 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一、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下颌磨牙的解剖形态并能识别;
二、内容:
1、描绘|6颊面、近中面、牙合面的外形(1:3);
2、雕刻|6小蜡牙(1:1)
三、器材:
(见实习四)
四、标本:
大牙模型、石膏牙模型、(1:1)小蜡牙模型、离体下颌磨牙。

五、方法:(同实习四)
六、数据:
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值(mm)放大三倍值(mm)冠长7.622.8 根长12.938.7
冠宽11.233.6
颈宽8.926.7
冠厚10.531.5
颈厚8.625.8
七、绘图:
八、雕刻步骤:
原则上与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步骤基本一致。

但下颌第一磨牙的大体外形:长方形,且有5个牙尖。

九、思考题:
1、雕刻完成后其外形有何特点?
2、牙合面5个牙尖三角嵴的大小及伸展方向如何?
3、中央窝位于何处?
4、区别上、下颌第一磨牙。

实验5下颌第一磨牙的描绘

实验5下颌第一磨牙的描绘

实验五下颌第一磨牙的描绘学习时间:20分钟一、实验内容:1. 描绘参照线。

2. 描绘牙体轮廓线。

3. 描绘标志线和标志点。

4. 完成描绘。

二、目的要求: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对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描绘,以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

2. 熟悉下颌第一磨牙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为雕塑牙体打好基础。

3. 掌握牙体描绘的方法步骤。

4. 掌握外形高点的确定方法。

三、实验器材:透明三角尺、直尺、绘图铅笔、橡皮、白纸(或坐标纸)、牙体标本、模型、三倍大牙体线图、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三倍大牙体浮雕图。

四、方法和步骤:1. 根据牙体测量的数值,熟悉下颌第一磨牙各部分尺寸并放大三倍,掌握各部位比关系。

(表5-1-5)2. 描绘颊面形态(1)在三倍大牙体线图根据图中所标示的画出冠根分界线a1以及中线b1,然后在中线b1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1、d1、e1线。

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在纸上用铅笔画出一长为 5.5cm、宽为3.5cm 的长方形,模拟石膏棒的大小,然后根据冠长和根长做出冠根分界线a2以及中线b2。

然后在中线b2上隔1cm做平行冠根分界线的c2、d2、e2线。

(图5-1-37,38)(2)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c1与牙体轮廓线有2个交点,测量2个交点距离中线a1的近远中向的2 个数值,并将该2个交点转移到c2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d1、e1线与牙体轮廓线的交点转移到纸上。

图5-1-37 , 38 颊面形态的描绘(3)根据三倍大牙体线图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和牙尖的位置、形态在纸上描绘出来。

(4 )根据表中的数值,结合三倍大牙体线图的图形,描绘出颊面的颈缘线。

(5)将上述所画的各点连起来就描绘出颊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根据下颌第一磨牙颊面冠根外形特点,并对照标本、模型、挂图进行修整,也可用三倍大牙体投影薄膜进行检查所描绘的图是否准确。

(6 )确定外形高点:在三倍大牙体线图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远中面图上,将颊侧虚线所示的外形高点线相连,并与颊面图相交画颊面外形高点线,颊面的外形高点就在这条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下颌第一磨牙的外形绘制与雕刻
一、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下颌磨牙的解剖形态并能识别;
二、内容:
1、描绘|6颊面、近中面、牙合面的外形(1:3);
2、雕刻|6小蜡牙(1:1)
三、器材:
(见实习四)
四、标本:
大牙模型、石膏牙模型、(1:1)小蜡牙模型、离体下颌磨牙。

五、方法:(同实习四)
六、数据:
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值(mm)放大三倍值(mm)冠长7.622.8
根长12.938.7
冠宽11.233.6
颈宽8.926.7
冠厚10.531.5
颈厚8.625.8
七、绘图:
八、雕刻步骤:
原则上与上颌第一磨牙的雕刻步骤基本一致。

但下颌第一磨牙的大体外形:长方形,且有5个牙尖。

九、思考题:
1、雕刻完成后其外形有何特点?
2、牙合面5个牙尖三角嵴的大小及伸展方向如何?
3、中央窝位于何处?
4、区别上、下颌第一磨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