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合集下载

注会审计·作业答案·第十章【范本模板】

注会审计·作业答案·第十章【范本模板】

第十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C.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D。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也可以使用审计抽样2。

以下关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而影响审计风险B.无法量化抽样风险,所以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对其进行评价和控制C.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测试目标,会导致抽样风险D.只要合理控制,抽样风险可以避免3.下列选项中,关于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量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属性抽样是一种用来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B。

变量抽样用来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以支持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用于控制测试C。

属性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而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的金额有关,用于细节测试D。

PPS抽样是运用变量抽样的原理得出的与总体发生率有关的结论4。

在样本设计阶段,需要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应收账款的总体时,不用考虑单个重大项目,直接对应收账款账面余额进行抽样B.在控制测试中,如果要测试用以保证所有发运商品都已开单的控制是否有效运行,注册会计师将所有已发运的项目作为总体通常比较适当C。

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在细节测试中,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为每个货币单元D。

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5。

审计抽样3个案例

审计抽样3个案例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

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

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

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其他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

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要求:(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180 120 000(元)【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

第10章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章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章审计抽样习题+案例第10 章审计抽样习题参考答案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

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

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

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

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风险。

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审计抽样考点(强化练习)

审计抽样考点(强化练习)

审计抽样考点(强化练习)1、问答?A注册会计师对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在对甲公司2014年度营业收入审计时,为了确定甲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注册会计师拟从甲公(江南博哥)司2014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甲公司2014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

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要求:(1)根据随机数表,假定A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请代A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2)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审定金额为100.03万元,假定甲公司2014年度营业收入账面价值为1800万元,并假定错报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甲公司2014年度营业收入的总体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1)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5463、3661、3342、2011、5313。

(2)平均错报=(100.03-100)/10=0.003(万元),估计的总体错报=0.003×4000=12(万元),估计的总体账面金额=1800+12=1812(万元)。

2、判断题在实质性程序中,审计抽样只能在实施细节测试时使用。

正确答案:对3、单选下列有关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可以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B.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C.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抽样风险成反向变动关系,即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有助于降低抽样风险,反之,较低的专业胜任能力将使抽样风险增加D.注册会计师在实施传统变量抽样时,可以采用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差额估计等方法估计总体错报金额。

审计抽样练习题(打印版)

审计抽样练习题(打印版)

审计抽样练习题(打印版)# 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审计抽样的目的是:- A. 减少审计成本- B. 提高审计效率- C. 确保审计质量- 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审计抽样中,非统计抽样与统计抽样的区别在于: - A. 抽样方法- B. 抽样规模- C. 抽样风险- D. 抽样结果的应用## 二、判断题1. 审计抽样中的样本量越大,审计风险越低。

()2. 审计抽样只能用于财务报表审计。

()## 三、简答题1. 简述审计抽样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

2. 描述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 四、案例分析题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审计师,你正在对公司的存货进行审计抽样。

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以下任务:- 存货总账面价值:1000万元- 存货数量:10000件- 审计抽样方法:系统抽样- 样本量:100件### 任务一:确定抽样间隔1. 计算抽样间隔。

2. 描述如何确定第一个样本项目。

### 任务二:样本检查1. 列出样本检查的主要内容。

2. 根据样本检查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 任务三:样本结果的推断1. 根据样本检查结果,推断总体可能存在的问题。

2. 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 五、计算题某公司年度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审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来评估销售收入的准确性。

审计师选择了以下参数:- 预期错误率:2%- 可接受错误率:1%- 审计风险:5%1. 计算样本量。

2. 如果样本检查结果显示2个错误,计算实际错误率,并判断是否接受总体。

请注意,以上练习题仅为模拟,实际审计抽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审计准则进行。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审计抽样的相关知识。

第十章 审计抽样参考答案

第十章 审计抽样参考答案

第十章审计抽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C3.D4.A5.C6.C7.B8.D9.A 10.D11.A 12.C 13.B 14.C 15.B 16.C 17.A 18.B 19.A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D2.BCD3.AC4.ABCD5.ABCD6.AD7.ABCD8.ABCD9.ABC 10.ABCD11.AC 12.AC 13.ABCD 14.ABD 15.BCD16.ABCD 17.ABC 18.AB 19.AC 20.BCD三、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对7.对8.错9.对 10.错11.对 12.对 13.错 14.错 15.错 16.对 17.对 18.错 19.对 20.错四、名词解释1.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2.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3.总体变异性是指总体的某一特征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

4.属性抽样法是一种用于推断总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项目所占比率的统计抽样方法。

5.差额估计抽样是单位平均数抽样的一种变形,通过比较样本的审定值和账面值计算两者的平均差异,并用样本的平均差异额来估计总体实际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平均差额,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项目个数求得总体的四季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异总额,最后可将账面价值加上差异总额以推算总体的实际价值总额。

6.比率估计抽样是差额估计抽样方法的变异,其原理与差额估计抽样方法极为类似,是以样本审定值与账面值的比率关系来估计总体实际值与账面值之间的比率关系,然后再以该比率去乘以总体的账面值,从而求出总体实际值的估计金额的变量抽样方法。

7.单位平均数抽样是一种古典的变量抽样方法,通过计算样本平均值,将平均值与总体项目数相乘,从而得出审定的总体价值。

8.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有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审计抽样练习

审计抽样练习

审计抽样练习(一)判断题1.审计抽样是根据被选取项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或帮助形成关于总体的结论。

( )2审计抽样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进行。

( )3.统计抽样不存在非抽样风险。

( )4.根据样本的差错率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差错率是变量抽样。

( ) 5.统计抽样的成本一般比非统计抽样的成本高。

( )6.非统计抽样需要职业判断,而统计抽样不需要职业判断。

( )7.无论使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抽样目险和非抽样风险。

( )8.在进行细节测试时通常使用变量抽样。

( )9.属性抽样是用来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变量抽样是用来估计总体差错金额。

( )10.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一般不使用审计抽样。

( )11.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留下了书面证据,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进行控制测试。

( )12.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是审计抽样的一种。

( )(二)单项选择题1.在实施下列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

A.风险评估程序B.实质性分析程序c.实质性程序D.细节测试2.注册会计师考虑对总体进行分层的前提是( )。

A.总体项目存在重大的变异性B.总体由具有不同特征的项目组成c.总体所包含的项目数量巨大D.总体的重大错报风险高3.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之间是( )。

A.反向变动关系B.同向变动关系c.同比例变动关系D.反比例变动关系4.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非抽样风险5.在关于销售业务的审计中,不适宜采用审计抽样的是( )。

A.确认赊销是否均经过批准B.确认销货发票是否均附有发运单副本c.审查大额或异常的销售业务D.确认销货发票副本上是否标明账户号码6.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5万元'而实际的差错额为8万元。

此时'注册会计师已经承受了()。

审计抽样练习——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审计抽样练习——固定样本量抽样法

审计抽样练习
1、根据以下资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准备在X公司2010年度所开具的全部发票中,采用固定样本量抽样法随机抽取若干发票进行控制测试,检查样本发票是
否有对应的安装验收报告。

审计人员确定的预期总体偏差率为1%,可容忍偏差率为4%,信赖过度风险为5%。


(3)控制测试中常用的风险系数如下表:
控制测试中常用的风险系数
请根据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水平、预期总体偏差率和可容忍偏差率等因素,利用“样本量确定表法”和“公式法”分别确定此次样本抽样的规模。

解:
根据样本量表查得:N=156
根据公式法:N=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R)÷可容忍偏差率(TR)=6.3÷4%≈157。

第十章审计抽样.docx

第十章审计抽样.docx

第十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误拒风险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细节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误受风险;选项C属于控制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信赖不足风险;选项D属于控制测试中采用抽样方法而导致的信赖过度风险。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误拒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非抽样风险D.误受风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率,误受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果。

只有非抽样风险对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B.误拒风险C.信赖不足风险D.误受风险【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C属于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其中误受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果,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误拒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率,注册会计师会将不存在重大错报的认为存在重大错报而扩大细节测试的范围,所以会影响审计效率,但一般不会导致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故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

【该题针对“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知识点进行考核】4.存货总金额为5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6.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12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

A.误拒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经典例题解析:审计抽样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经典例题解析:审计抽样

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经典例题解析:审计抽样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经典例题解析:审计抽样【例题1.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

在针对应收账款实施细节测试肘,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概率比例规模/150 ;11666. 67 (元);第二个错报所增加的错报上限= 2000000 /150 =6200(元)。

总体错报上限= 40000+11666. 67+6200=57866. 67(元)。

【例题4.简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6年度财务报表。

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一直为60个。

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注册会计师决定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测试该项控制在全年的运行有效性。

相关事项如下: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16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在确定样本规模后,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

选取的一个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银行存款账户予以代替。

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I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

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作为该项控制运行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假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

测试样本后,发现l例偏差。

当信赖过度风险为 10 010 、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为 1 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 3.9 。

要求:计算确定总体规模,并简要回答在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某项手工执行的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时,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的影响。

针对事项至,假设上述事项互不关联,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审计案例练习题

审计案例练习题

练习题第1章审计业务承办与审计计划案例1.注册会计师张某任职旳会计事务所旳一种客户是一家出名上市公司,该公司董事长是张某旳哥哥,请问张某可否承办该家公司旳审计业务?该事务所可否承办该家公司旳审计业务?该事务所应如何解决此等事宜?2.天地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大成集团财务报表业务。

大成集团由1家母公司,4家子公司、3家采用权益法核算旳合营公司、以及其他投资实体15家构成。

天地会计师事务所委派注册会计师甄沙担任集团项目合伙人。

集团项目组根据所理解到旳具体状况,拟定了审计计划,部分内容如下:(1)在拟定构成部分时,应当根据公司会计准则,以合并财务报表旳合并范畴以及控制为基础加以拟定,将大成集团中1家母公司和所下设旳4家子公司作为集团财务报表旳构成部分。

(2)集团项目组在拟定重要构成部分时,拟定存在下列特性之一旳构成部分即为重要构成部分:①单个构成部分对集团具有财务重大性;②单个构成虽然不具有财务重大性,但仍也许存在导致集团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旳风险。

(3)为保证审计质量,集团项目组在与构成部分旳注册会计师沟通中明确各自旳责任:构成部分旳注册会计师对构成部分所有发现旳问题、得出旳结论以及形成旳意见负责,集团项目合伙人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对集团审计意见负责,如果由于构成部分旳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构成部分存在旳重大错报,由此导致旳审计风险集团项目组免责。

(4)基于集团审计旳目旳,只有计划规定由构成部分旳注册会计师执行构成部分财务信息旳有关工作时,集团项目组才需要理解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如果集团项目组仅在集团层面对某些构成部分实行分析程序,就不必理解这些构成部分旳注册会计师。

(5)在制定集团总体审计方略时,集团项目组拟定集团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水平,并按照比例分派旳方式,拟定各构成部分旳重要性水平,对于各构成部分旳重要性旳汇总数不能高于集团财务报表整体旳重要性水平。

(6)集团项目组在针对评估旳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行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决定对所有重要构成部分进行审计,对于不重要旳构成部分实行在集团层面实行分析程序,如果已经执行旳工作不能获取充足、合适旳审计证据时,再追加某些重要旳构成部分进行审计。

审计抽样练习题

审计抽样练习题

审计抽样练习题审计抽样练习题在审计过程中,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整体数据集合的特征。

通过对样本的检查和分析,审计人员可以得出对整体数据集合的结论。

审计抽样练习题是审计人员在培养抽样技能和提高审计能力方面的重要工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审计抽样练习题。

1. 抽样方法在进行审计抽样练习题时,审计人员通常会使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常见的抽样方法包括无偏抽样、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

无偏抽样是指每个数据点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间隔选择样本;随机抽样是指通过随机选择样本来代表整个数据集合。

2. 抽样误差在进行审计抽样练习题时,审计人员需要考虑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整体数据集合中选择样本而导致的估计误差。

抽样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样本的大小和抽样方法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样本越大,抽样误差越小;而采用无偏抽样方法可以减小抽样误差。

3. 抽样策略在进行审计抽样练习题时,审计人员需要制定合适的抽样策略。

抽样策略包括确定样本的大小、选择抽样方法和确定抽样的时间点。

通常情况下,样本的大小应根据整体数据集合的大小和可接受的抽样误差来确定;抽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的特征和审计目标来确定;抽样的时间点应在审计过程的早期确定,以便及时调整抽样策略。

4. 抽样调整在进行审计抽样练习题时,审计人员可能需要对样本进行调整。

抽样调整是指通过对样本进行加权或修正来代表整体数据集合。

抽样调整的目的是减小抽样误差,并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常见的抽样调整方法包括比例调整和金额调整。

比例调整是指根据样本中的比例来调整整体数据集合的比例;金额调整是指根据样本中的金额来调整整体数据集合的金额。

5. 抽样结果的解释在进行审计抽样练习题时,审计人员需要对抽样结果进行解释。

抽样结果的解释应基于对样本的检查和分析,以及对整体数据集合的了解。

审计人员应清楚地说明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抽样结果的解释应简明扼要、准确清晰,以便相关方能够理解和接受。

审计抽样练习题

审计抽样练习题

审计抽样练习题一、绪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商业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审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而在审计过程中,抽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用来获取关于被审计单位的可靠信息。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题目来讨论和练习审计抽样的应用。

二、题目一:金额抽样法某审计师对某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根据以往经验,审计师决定采用金额抽样法进行抽样。

已知该公司共有500个客户,应收账款总额为1000万元。

审计师希望在10%的风险水平下,以95%的置信度进行抽样。

请问该公司应该抽取多少个样本?三、解答:金额抽样法是一种通过以某个金额为阈值,确定样本中金额是否超过该阈值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审计的方法。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样本容量:样本容量= (Zα/2 * σ / E)²其中,Zα/2是风险α/2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的Z值,对于95%的置信度,Zα/2 ≈ 1.96;σ是总体标准差,该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的标准差未知,我们可以假设它与过去几年相似,因此可以使用历史数据的标准差来估计;E是容许误差,也就是判断样本金额是否与总体金额有显著差异的阈值。

一般来说,我们会设置为总体金额的5%。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计算:样本容量= (1.96 * σ / 0.05)²在这里,我们需要估计总体标准差σ。

假设过去几年的数据显示客户的欠账金额的标准差为5万元,那么我们可以代入该值进行计算:样本容量 = (1.96 * 5 / 0.05)²≈ 384.16由于样本容量必须为整数,所以我们需要向上取整,最后得出结论:该公司应抽取385个样本。

四、题目二:物品抽样法某审计师对某仓库的库存进行审计,希望通过物品抽样法来评估库存的准确性。

仓库中共有10000个物品,审计师打算抽取10%的样本进行检查。

请问应该抽取多少个样本?五、解答:物品抽样法是一种通过以某个数量为阈值,确定样本中物品是否超过该阈值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审计的方法。

审计抽样习题及答案

审计抽样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正确反映变量抽样法的基本步骤的是:A、确定总体和抽样单元——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进行测试——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B、确定总体和抽样单元——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进行测试——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C、确定总体和抽样单元——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进行测试——确定样本量——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D、确定样本量——确定总体和抽样单元——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进行测试——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2、变量抽样主要运用于:A、内部控制测试B、实质性程序C、非统计抽样D、判断抽样3、统计抽样所作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所允许的误差范围是指:A、精确限度B、总体规模C、总体标准差D、样本容量4、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对销售收入的赊销批准控制进行测试时,由于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程度而影响了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是:A、信赖不足风险B、误拒风险C、信赖过度风险D、误受风险5、下列关于属性抽样法基本步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B、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C、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一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D、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6、下列抽样方法中可用于估计总体的数量金额的是:A、发现抽样法B、属性抽样法C、变量抽样法D、判断抽样法7、下列情况中可以采用审计抽样进行审查的是:A、检查总体的完整性B、抽样单位较少C、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D、审计事项包含的数量较多,需要对审计事项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做出结论时8、抽样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A、审计人员对审计效率的考虑B、审计人员对审计效果的考虑C、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的考虑D、审计人员对审计程序的考虑9、审计人员采用系统选样法进行随机抽样,要从1000个应收账款记录中选择10%的记录进行测试,其抽样间距为:A、2B、4C、8D、1010、下列样本选择方法中,不符合随机原则的是:A、简单随机选样法B、系统选样法C、分层选样法D、随意选样法二、多项选择题1、在确定审计对象的总体时,要考虑的方面有:A、总体的相关性和完整性B、总体中项目的可辨性C、总体中项目的同质性D、总体中项目的充分性E、总体项目的差异2、内部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包括:A、误受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E、重大错报风险3、下列选项中,运用属性抽样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确定审查总体B、确定抽样参数C、确定样本量D、选取样本E、撰写审计报告4、下列选项中,变量抽样法的基本方法有:A、单位均值估计法B、比较分析法C、差异估计法D、比率估计法E、趋势分析法5、与统计抽样相比,非统计抽样的特点有:A、使用方便、灵活,能够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B、依据主观判断确定样本量,一般不采用随机原则选取样本C、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推断总体特征,易导致审计结论不够准确D、不能对抽样误差和抽样风险进行计量和控制E、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样本选择6、下列关于属性抽样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属性抽样一般适用于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的业务测试B、属性抽样将重点放在了对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进行定性评价上C、被测试的控制程序只有留有书面证据,才能运用抽样方法D、属性抽样中,可靠性程度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标和主观经验确定E、属性抽样中,样本的误差率代表着总体的错误率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变量抽样的具体步骤是:1.根据审计目标确定总体和抽样单元;2.确定抽样参数;3.确定样本量;4.选取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测试,得出各样本的审计值以及样本审计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5.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 例题

抽样调查  例题

例题1:某进出口公司出口一种名茶,为检查每包的重量,随机抽取样本100包,检查结果如下:某出口公司茶叶抽查结果解:①根据样本资料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方差②计算抽样平均误差087.010087.0===-nxσμ ③根据给定的置信度1-а=%,得到Z=3 ④计算抽样极限误差和置信区间 (克)261.0087.03=⨯=⋅=∆--xxz μ 可以%的置信度保证,这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为:261.03.150±=∆±--xx ,即在——克范围内。

例题2:某乡水稻总面积20000亩,以不重复抽样方法从中抽取400亩实割实测求得样本平均亩产645千克,标准差千克。

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千克,试对该乡亩产量和总产量作估计。

解:已知N=20000,n=400,645=-x ,s=,2.7=∆-x)(3.15010015030克===∑∑fxf X 87.0)(2=-=∑∑ffX X σ①抽样平均误差为(千克)6.3)200004001(4006.72)1(22=-=-=-Nn n xσμ ②根据给定的2.7=∆-x千克,确定亩产量和总产量的上下限 亩产下限(千克)8.6372.7645=-=∆-=--xx 亩产上限(千克)2.6522.7645=+=∆+=--xx 总产量下限=20000×=(万千克) 总产量上限=20000×=(万千克) ③根据26.32.7==∆=--xxz μ,查表得:1-а=% 因此,可以%的置信度保证,该乡水稻平均亩产在至千克之间,总产量在至万千克之间。

例题3:某企业在一项关于职工流动原因的研究中,从该企业前职工的总体中随机选取了200人组成一个样本。

在对其访问时,有140人说他们离开该企业是因为同管理人员不能融洽相处。

试对由于这种原因而离开该企业的人员的真正比例构造95%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n=200,1401=n ,1-а=95%①根据已知条件计算:%702001401===nn p 032.0)1(=-=nP P p μ②根据给定的置信度95%,查表得概率度Z= ③计算抽样极限误差%4.6032.096.1=⨯=⋅=∆p p z μ 则比例的上下限为%4.6%70±=∆±p p结论:可以95%的置信度保证,该企业职工由于同管理人员不能融洽相处而离开的比例在%至%之间。

审计抽样及答案详解

审计抽样及答案详解

审计抽样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是()。

A .误受风险B .误拒风险C .信赖不足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2.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审计结论与客户的客观事实不符,这种可能性属于( )。

A .非抽样风险B.抽样风险C .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3.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A. 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B.实质性分析程序C.风险评估程序D.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4.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就会存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抽样中需要控制抽样风险的唯一途径是()。

A .减少样本规模B.不选择统计抽样,而是选择非统计抽样C .控制样本规模D .提高审计风险5.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控制测试中主要指( ),它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A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B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C .可接受的信赖不足风险D .重大错报风险6.注册会计师张怡在审查华西公司的购货及付款业务时,怀疑华西公司的有关职员伪造请购单、验收报告及进货发票,以达到虚构进货交易而支付现金的目的。

为确定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张怡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应当采用( )。

A .均值估计抽样B.停一走抽样C.发现抽样D.固定样本量抽样7.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l 000、账面金额为1 000 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300 个项目作为样本。

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注册会计师将300 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3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70 元。

那么,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 . 970 B. 970 000C. 30 000 D. 291 0008.可容忍误差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应考虑()。

课程资料:审计抽样案例

课程资料:审计抽样案例

【案例1】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法时,注册会计师确定的选样间隔是3000元,在样本中发现了3个注册会计师推断的错报=3000+750+1000=4750元【案例2】注册会计师准备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法,通过函证测试XYZ公司20x5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

20x5年12月31日,XYZ公司应收账款账户共有602个,其中:借方账户有600个,账面金额为2300000元;贷方账户有2个,账面金额为3000元。

【案例解析】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假设注册会计师准备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通过函证测试ABC公司20x6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

20x6年12月31日,ABC公司应收账款账户共有935个,其中:借方账户有905个,账面金额为4250000元;贷方账户有30个,账面金额为5000元。

4 确定样本规模和确定样本量(1)考虑总体的变异性:将总体分成两层,第一层包含250个账户(单个账户的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5000元),账面金额共计2500000元;第二层包含650个账户(单个账户的账面金额小于5000元),账面金额共计1250000元;(2)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为10%;(3)可容忍的错报为150000元;(4)预计的总体错报为30000元;(5)查表得到样本量为86;(6)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这个样本规模是适当的,不需要调整。

5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1)注册会计师根据各层账面金额在总体账面金额中的占比大致分配样本,从第一层选取58个项目,从第二层选取28个项目;(2)注册会计师对91个账户(86个样本加上5个单个重大项目)逐一实施函证程序,收到了80个询证函回函;(3)注册会计师对没有收到回函的11个账户实施了替代程序,认为能够合理保证这些账户不存在错报。

序号步骤分析6 推断总体的错报及考虑抽样风险(1)在收到回函的80个账户中,有4个存在高估,列表如下:(单位:元)账户总体账面金额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错报金额单个重大账户500 000 500 000 499 000 1000 第一层2500 000 739 000 738 700 300第二层1250 000 62 500 62 350 150合计4250 000 1301 500 1300 0501450【事实错报】序号步骤分析6 推断总体的错报【非统计抽样需要分层】(2)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和经验认为,错报金额与项目的金额而非数量紧密相关,因此选择比率法评价样本结果:推断错报金额第一层1015=300÷739000×2500000第二层3000=150÷62500×1250000本节内容不再单独进行脉络梳理,将在《阶段性专题一:审计抽样》中进行总结和演练。

审计抽样作业

审计抽样作业

• 三、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 4000万元,由60笔赊销业务形成,审计人 员按照时间顺序将这60笔赊销业务连续编 号为001至060,并随机抽取15笔进行审查。 这15笔赊销业务账面余额为625万元,经审 定实际应为600万元。 • 要求:若采用差异估计法推断,在不考虑 精确区间的情况下,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账 面余额是多少?
• 要求:“资料3”中,如果采用差异估计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公司2000批产品的入账价值应该为 多少?
• 590+(58.2-60)/200×2000)=572(万元)
• 一、审计人员欲从编号为0001的 2000 张 顺序编号凭单中按系统选样法选出 25 张作 为样本。若确定的选样起点为 326 ,则第 25张凭证的编号为多少?所能选到的最小 的凭单编号和最大的凭单编号应分别是多 少?
• • 326+(21-1)※2000∕25=1926 1926+80-2000=6
• 4000-(625-600)*(60/15)=3900(万元)
• 四、2008年4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7年度财 务收支进行了审计。甲公司主要从事中小型机电 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 下: • 资料:审计人员在审计产成品账时发现,甲公司 2007年共生产了2 000批产品,入账价值为590万 元。审计人员选取了其中账面价值共60万元的 200批产品作为样本进行审查,发现其中有52批 产品的入账价值有误。经过审计核实后,这200 批产品的入账价值为58.2万元。
• 二、B注册会计师对X制造公司的产成品成本进 行审查时获得如下资料:全年共生产2000批产品, 入账成本为5 900 000元,审计人员抽取其中的 200批产品作为样本,其账面总价值为600 000元, 审查时发现在200批产品中有52批产品成本不实, 样本的审定价值为582 000元,分别用均值估计法、 比率估计法、差额估计法,估计本年度产品的总 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 章审计抽样习题参考答案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 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

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

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

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

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风险。

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4.审计师应分别采用何种方法对各种抽样风险进行控制?【答】(1)对I类抽样风险的控制。

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都是将正确判断为错误的风险,我们称其为I类风险或α风险。

对I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扩大审查的样本规模。

因为增大样本规模,可以提高样本对审计总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有效。

(2)对Ⅱ类抽样风险的控制。

与I类风险相对应,过度依赖风险和误受风险都是将错误判断为正确的风险,我们称其为Ⅱ类风险或风险。

控制Ⅱ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抽样方法。

因为抽样方法越科学,抽样过程的精度就越高,抽样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越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Ⅱ类风险控制在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审计抽样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答】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1)样本的代表性。

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2)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3)由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

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师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审计师素质。

审计师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抽样的工作质量。

对审计抽样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容:(1)审计抽样的技术控制。

尽可能选择更科学、更准确的抽样技术,使样本规模的确定更合理,样本的选择更具代表性;(2)审计抽样的实施控制。

在审计抽样的全过程中保证其有效和合理地得以实施;(3)审计抽样的管理控制。

审计组织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审计抽样质量控制体系,并配套一系列必备的实施措施,使审计组织对每个审计抽样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化、规范化,使审计组织的整体审计工作质量得以提高。

6.在采用抽样方法实施审计的过程中一般应经过哪些基本程序?【答】(1)确定被审查总体的范围;(2)确定样本规模;(3)选取样本项目;(4)审查样本项目;(5)形成审计结论。

7.在确认被审计总体的范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被审查总体与具体审计目标的相关性。

确定被审查总体的范围必须与具体审计目标直接相关,这样,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结论才能实现具体审计目标。

(2)被审查总体中项目的同质性。

被审查总体中的项目应具备相同或相类似的性质,否则将影响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3)被审查总体中项目的可辨性。

被审查总体中的项目应具备明显的、共同的可辨识标志,以利于抽样方法的实施。

例如,这些项目是否有预先编号,排列顺序如何都将影响某些抽样方法的实施。

(4)被审查总体中项目的充分性。

被审查总体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一是为保证证据的充分性,二是为保证抽样的准确性。

当总体中的项目很少时,就不能实施抽样。

8.在统计抽样中,样本规模的确定取决于哪些基本因素?【答】(1)总体数量;(2)总体偏差水平;(3)审计结论的精确度;(4)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9.什么是随机原则?它对样本的选取有何影响?【答】随机原则是指在选取样本时,总体项目选中与否完全是由概率因素决定,主观因素不起任何作用,因而每一个总体项目都有同等被选中的机会。

影响:一般来讲,样本项目的选取越遵循随机原则,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高。

10.在审计抽样中经常采用的选样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随机数表选样法;(2)系统选样法;(3)分层选样法;(4)货币单位选样法;(5)整群选样法。

11.运用随机数表选样的步骤是怎样的?【答】(1)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

(2)从随机数表中任选一行或任何一栏开始,按照一定的方向(上下左右均可)依次查找,符合总体项目编号要求的数字,即为选中的号码,与此号码相对应的总体项目即为样本项目,一直到选足所需的样本量为止。

12.系统选样法如何使用?该方法有哪些特点?【答】使用方法:系统选样法又称等距选样法。

使用系统选样法时,审计师首先计算抽样间距,然后从第一个间距中选择一个随机起点,以随机起点作为开端,按照计算的抽样间距等距离地选取样本。

特点:系统选样法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但只有在总体的特征随机分布于总体中时,选择的样本才具有代表性。

13.为什么要对总体进行分类?【答】分层选样法是按照一定标准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或类型,然后再对各层次或各种类型的项目进行随机选样。

严格地讲,分层选样法并非一种独立的样本选择方法,它必须结合随机数表法、系统选样法等方法使用。

但使用该方法可以使审计师将样本的选择与总体中的关键项目联系起来,并能针对不同的层次采用适当的审计技术。

而且,由于分层选样法将相对同质的项目划为一类,可提高样本在其所在层次的代表性;在针对相同总体选择同样规模的样本时,分层选样比纯粹的随机选样产生的误差小,对于情况比较复杂,项目之间特征差异较大的总体的样本选择更具优越性。

14.货币单位选样法如何使用?【答】货币单位选样法是以总体金额(元)作为样本单位进行选样的一种方法。

在该方法下,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因此,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率。

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

应用金额单位选样法的步骤如下:(1)将负数金额从总体中删除;(2)计算总体项目的累计金额表;(3)根据所需的样本规模,按照随机数表法或系统选样法选取随机数字。

(4)找出选取的随机数在累计金额表中的位置,与此相对应的项目,即为样本项目。

15.什么是整群选样法?【答】整群选样法是先将总体项目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群,然后使用随机数表选样或系统选样方法,按群选取样本项目的一种选样方法。

16.什么是统计抽样法?统计抽样有何优点?【答】统计抽样方法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与审计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样本的选取,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规模并对总体进行推断的一种审计方法。

其优点:(1)通过科学地确定样本规模,避免判断抽样法中样本过多或过少的现象;(2)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样本选择,减少了人为的偏见;(3)审计师能够将抽样风险数量化,并加以控制;(4)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所得出的审计结论具有科学的依据。

17.什么是属性抽样法?它最适合在哪类审计测试中使用?【答】属性抽样法是一种用来推断总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项目所占比率的统计抽样方法。

属性抽样法比较适用于内部控制中凭证的处理、工资的计算、存货计价、折旧计算等业务的测试。

18.什么是发现抽样?该方法有哪些特点?【答】发现抽样法是属性抽样法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假定:如果总体差错率等于或高于某一特定比率,那么至少可找出一个偏差。

特点:这种抽样方法常用来寻找舞弊性质的重大差错,在预期总体差错率很低,并且审计师又想得到某个样本来证明有差错存在时,使用这种方法比较合适。

19.什么是变量抽样法?变量抽样法有哪几种基本方法?它最适合在哪类审计测试中使用?【答】变量抽样法是一种能够对总体的数量余额做出估计的统计抽样方法。

基本方法:(1)单位均值法;(2)差异估计法;(3)比率估计法;使用:应用变量抽样法,可直接对涉及数额、余额的被审计项目的正确性进行测试,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实质性测试之中。

20.什么是判断抽样法?该方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审计师在具体运用时需要注意什么?【答】判断抽样审计是审计师的主观专业判断与统计抽样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审计师根据长期的审计工作经验对审计对象各事项发生差错和舞弊可能性的大小进行判断的基础上采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的方法。

特点:主要特点是使用方便、灵活,能够充分利用审计师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

具体运用: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判断抽样方法,其基本步骤和所需考虑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