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中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高考地理成绩在全国排名第22名,全国总分730分,其中综合类占36分,单项选择146分,综合题16分;地图1张,空间位置图1张。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和公式(完整版)。

地理学有七大板块,如地壳、构造、大陆、气候、河流、湖泊、岛屿、山脉、冰川等基本要素。

本部分主要以简单的题为主,考试内容包含地理时区划分、地理热点知识、全球气候变化等有关地理知识。

在此整理了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地理学基础知识与技巧、气候环境知识与气候类型知识、地理基本要素知识。

一、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以北京时间为例):以北京时间为例,北京时间是凌晨1点55分为北京时间,其区域为中纬度地区,东起黑龙江漠河,西至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北至蒙古额尔古纳河,南抵越南中北部黎母山。

中国时间是从北京开始到南北极(南至海南北至内蒙古),时间为每年5月1日0点40分至7月31日24时(南北极相差1小时);而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所用到时间是从当地时间凌晨1时到6时(南北极相差1小时),所以两者之间有明显的时差。

而西藏地区所用到时间是从当地时间凌晨2时开始到5时24时结束这一小时之间(南北极相差1小时)。

1、为了便于时间的计算,将时间划分为10个时区。

将上述时间和经度按照时区所涉及的范围进行划分。

北京时间和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在经纬度上是相反的关系:如果北京时间是凌晨1点55分为北京时间(经度),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在经纬度上则是相反的关系;如果北京时间是在凌晨1时55分为北京时间(经度),西藏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则是在经纬度上则是相反的关系;同样,西藏自治区从当地时间凌晨1时40分至5时50分为经纬度上也是相反的关系;在经纬度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是以经度为时轴划分时间的。

通过上述划分方法得出了两个时间坐标系的经度和经纬线位置(经度坐标系为赤道经度点所在位置);经度坐标系是以经纬度来确定位置的时区划分方法的基础工具(1);经纬线坐标系是以经线处所经过时间点的经度位置为依据的经纬度坐标系(1);(2)时区表方法:首先根据表来确定时间(经度坐标系)经纬度;其次在将以上划分方法运用到地理学习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做地理题而只是简单地对各个经纬点进行计算。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地理时区和时差的计算

时区和时差的计算1、东加西减左西右东,知西求东用加法,知东求西用减法;2、跨日界线,从东经进入西经减一天,西经进入东经加一天;日界线 地方时向东,时间越早,地方时用“+”0º180º180º东经西经向西,时间越晚,地方时用“-”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东“+”西“-”)如:杭州市(120°E)为10时,求北京(116°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杭州的地方时-4×4分=10:00-16分= 9:44如箭头 A 、B 、C :日期不变如箭头D 、E :日期加一天如箭头 F 、G :日期减一天许多国家还采用夏令时DST, 比如美国每年4月到9月实行夏令时,时间提前一个小时;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东部是西五区-5,两地的时差是13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3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2小时;如果北京是中午12:00美国纽约:00:00夜里;但地理时差为13个小时;但你在美国和中国打电话,就是12个小时时差;因为美国有:day time saving.就是说美国人把表调快1个小时,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天是亮的,你下班5点,其实地理时间才4点;这样天就晚一个小时才黑;这个day time saving会在10月29号停止,也就是说纽约和北京就13个小时时差了;练习题1、已知北京东八区的时间为5月21日10时,问1莫斯科东三区是什么时间2华盛顿西五区是什么时间2、已知伦敦中时区的时间为5月25日18时,问1北京东八区是什么时间2旧金山西八区是什么时间3、已知东八区为5月4日10时,求东二区时间4、已知东二区为5月4日4时,求西3区的时间5、已知西12区为5月31日1时,求东12区的时间。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 7.5 舍大于 7.5 入),区时差=时区差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时间为世界时,也称标准时间,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8、日期分割: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自然的日界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 (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间是几点,“今天”的范围此时就占全球二十四分之几),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9、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要加一天。

10、晨昏线中隐藏的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18: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昼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 0: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夜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00。

11、公转:速度:1 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候、热带草原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候消失。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1.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一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2.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二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

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3.高一地理科目知识点必修一篇三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有关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有关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有关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班级:姓名:座号:一、地方时计算1.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东经125°地方时=9时30分+ 分钟=9时30分+40分=10时10分,也就是说,当东经115°为9时30分的时候,东经125°的地方时为10时10分。

例2:A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地为东经90°,求B地的地方时。

解析:因为B在A的西面,所以:B地地方时=10:20- 分钟=10:20-120分钟=8:20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所求经度=已知经度±例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A、悉尼(150°E)B、上海(120°E)C、洛杉矶(120°W)D、阿克拉(0°经线附近)解析:伦敦正午时为12:00,经度为0°;而区时为20:00的地方应该在伦敦的东部,则: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20°E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1.已知A、B两地的时区和A地的区时,求B地的区时: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从东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加1天;从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减1天。

高中地理必修1《地方时、区时、日期计算》

高中地理必修1《地方时、区时、日期计算》

“乾坤大挪移”— —
1、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所在地经线为__6___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地 经线为_18____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 经线为___12__时,夜半 球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 __24___时。
——会判读晨线和昏线及经度
A FE G
O B
A
PN
B
“乾坤大挪移”— 图解

18点
A
A 6点
E O
F
G
24点 P
12点
12点
B
24点
B
18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地经线为__6___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地经线为_18____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___12__时,夜半球 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__24___时。
如下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8点
A 1、AB为( )线
P

12阳时
6时
B
地方时计算一 简单的计算
我国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约为 东经 73°,我国的最东端在黑龙江的东部 经度约为东经 135°,试算一下东西时差?
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
方时是几时几分? 答案:14点4分
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②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 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秒。
时间差
90°W
经度差

N
自转方向
东+西-
90°E
180°
120°E
106°E
已知南康当地时间为10点,请问北京当地 的时间为多少?(注南康经度约115°E)
时间差4分钟
90°W
经度差 1°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

高考地理中的时间计算与日期界线一、地方时及其计算1.地方时及产生原因: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靠东的地点比靠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靠东的地点比靠西的地点时刻早。

2.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二、时区、区时及其计算1.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2.区时及其计算(1)区时:中央经线经过的地方时。

(2)区时的计算: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用该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可概括为“同减异加”;“+”“-”号的取舍:若B时区位于A时区的东侧,用“+”,反之用“-”)3.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一般从光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一定是地方时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又密切联系。

两个地点的地方时,可以相差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数个小时。

三、日期界线2.人为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这条线开始。

高一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人教版 0

高一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人教版 0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一 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相对偏东的的地区最先日出→东早 西晚→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 二 计算的基本原则 每相差15°/时 每相差1°/4分 三 计算公式 己知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时间=A地时间±(AB地的经度差×4分/1°)
(B地位于A地西侧用-;位于东侧用+) 例子:己知东经110°的地方时为12时,求东经120°的
十一、西一到西十一区,东西十二区并合为一个时区.
(3)每一个时区以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标 准 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4)中央经线指能整除15的经线.
120°E 北京
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 °的 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时区的确定
时区号=己知经度/15
余数大于7.5 商加1为所求
当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 的区时为1984年12月31日22点时,北京时间是 多少?
5月1号14时
5月2号2时
0时 120°E
180°
A
上图表示南极点上空俯视图的,假设阴影部分表 示1月7日,空白部分表示1月6号,A点的时刻为?
1月6日18时
当广州为10月1日中午12点,纽约(西五区) 时间为多少?
当西12区是1998年12月31日10时5分,东12区 的时间为多少?
当北京时间是1982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东 京(东九区)的区时应该是多少?
余数小于7.5 商为所求
(2)中央经线的确定:时区号×15° 北京(116°E)的时区号 35°W的时区号
(3)区时的计算 己知A地区时,求B地区时. 步骤:先确定AB地的时差. AB同在西经度或东经度时区号相减,大减小; AB分别在东经度和西经度,时区号相加. 公式: B地区时=A地区时±AB地时差 (B在A的西侧用-;B在A的东侧用+) 例题:西五区的区时为12时,求东五区的区时?

高一地理计算区时等方法

高一地理计算区时等方法

◆区时的计算●方法1公式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2数轴法: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是进行区时计算的好方法;计算时遵循东加西减、一区一时的计算法则,注意日期的变化;●区时的性质:①严格按照各时区中央经线地方时与太阳光照的关系来确定某时区的时刻,同一时区不会因经度的变化而改变区时;②严格按照“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区区计较,整时换算”进行区时计算;③由于区时是对时区跨经度15°而言的,有平面二维空间区域,具有相对统一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同区同时,使用方便,克服了时间在钟点上的混乱;实际上,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了采用统一的时间,一般都不严格沿经线划分时区,而是按自己的行政边界和自然边界来确定时区;●区时的计算方法: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号数:已知经度÷15°②已知两地所在地区,计算两地时差:异区相加,同区相减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后取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差值;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正负号选取原则:东加西减;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注意事项: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加一天;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所得数的绝对值,即为所求时刻,日期减一天;例题3:已知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东经116°的地方时是;而另一地点的地方时为6点56分,它所在的时区是区;答案:19时44分西5●时区图的判读第一,地球上划分日期的经线的确定例题4: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①.甲地时间为: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B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②.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C③.北京为: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 B解题思路:1在地球上使日期发生变化的地方有两处:一处为180°经线;另一处为时间是今日0点或昨天24点处;因此,如图1AB与BC两条经线中,有一条必为180°经线,而另一条则为7月6日的24点或7月7日的0点所在的经线,那么,哪条是180°经线呢2180°经线的确定根据地球运动方向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圆心为北极点,180°经线的东侧比西侧的日期要晚一天;而图中经线BC东侧为7月6日,西侧为7月7日,则经线BC为180°经线;确定了180°经线的位置,其它经线的度数就迎刃而解了;第二,变换图形,化解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时区图,我们习惯于侧视平面图;若将题目上的俯视图转换为侧视的平面图,问题就变得清晰了;根据题目条件,全球只有两个日期且互相平分;因此题图可转换为图4;这样,甲地时间及北京东八区时间就一目了然了;例题4第③小题的计算方法:先根据题目条件转绘为如上图,则:X=7月7日3时+8-3=7月7日8点第三,对时区图的再认识在时区图的学习中,一是不仅要重视时间的换算,同时要注意全球日期的分布;例如:当全球只有一个日期时,太阳直射在哪条经线上北京时间是多少例如当全球1/3的地方为7月6日,2/3的地方为7月7日时,北京时间为多少反之,当全球1/3的地方为7月7日,2/3的地方为7月6日时,北京时间是多少二是要重视图形的变换,化繁为简;只要是计算时间的题目,不论是文字题还是图表题,均要转化为侧视平面图,使题目直观明了;例如:已知50°W为某月3日20点,求北京的区时是几点先将题目转绘为如上图,从图上可知:①两地时区差为3+8=11,则两地相差11小时②因北京位于50°W东面,故北京比50°W早11小时;根据时间计算的东加西减的原则,北京的区时为3日20时+11时=4日7时;三、日界线●日界线的划分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相差一天;在解题过程中同样强调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帮助思维;●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以免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完整性,实际上并不完全在180度经线上,而是有几处偏移成为折线;因此,越过180度经线日期的变化就有三种可能:如箭头A、B、C:日期不变如箭头D、E:日期加一天如箭头F、G:日期减一天●日界线的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自转东移;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位置西移,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静止的;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在海洋上通过,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边,继续沿180°经线到南极为止;自然日界线隐形而规则,和地球上对应经线平行;④意义性: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日界线的用法:以任何时刻过人文日界线,东12区比西12区早一天,更换日期,钟点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线两侧时间不连续,但钟点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线只能以0时通过,两侧时间是连续的;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时间计算专题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求=T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三、国际日期变更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总结)高一地理计算公式与计算时区

(总结)高一地理计算公式与计算时区

(总结)高一地理计算公式与计算时区距离计算1.原理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2.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km地方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2.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入公式计算。

3.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区时计算1.计算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相隔时区数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

3.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

1=°4min ,15°=1h。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

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先天黑,即时间比西方要早。

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

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 地的地方时±经度差× 4分钟/1°,如果B在A的东面则用加,在西面则用减。

经度差的计算,若都是在东/西经区则减,若分属东西经区则加。

【几个练习题练练。

学习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注重基础很重要,还记得老师说的那个基础练出的状元彭蔚吧!】1、当120o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20)2、当20oE为1点时,求40 oW为几点?(前一天21点)3、当80oW为16点时,求70o E为几点?(第二天2点)时区的换算全球360个经度,若用360个时间标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麻烦。

于是,我们人为将地球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

对应24h每天,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有了划分的时区,计算两地的时间差我们可以先求出两地所在时区,再用时区差来计算】中央经线:每个时区正中央的那根经线。

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度的整数倍,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 (15°×8=120°)。

①若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商为时区数②若所得余数> 7.5°时区数为所得商+1。

时区差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用时区数轴,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⑴在零时区两侧(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的换算:所求地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时区(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学术用语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一.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一)时区的划分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全]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时区、地方时的计算)考点详解(1)时区定义: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间隔为15°。

自西向东依次为:零时区、东一区...东十一区、东西十二区、西十一区...西一区。

每一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做中央经线,例如北京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为120°E,如下图红线所示。

原理:①地球是一个球体,旋转一周为360°;②一天共有24h,因此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③24个时区对应着360°,因此每个时区的经度间隔为15°。

图1 世界24个时区的分布图(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①计算时区。

经度÷15°,四舍五入。

例如我国某地经度为110°E,则110°÷15=7.33,因此四舍五入,该地位于东七区。

如果我国某地经度为85°E,则85°÷15=5.67,因此四舍五入,该地位于东六区。

②计算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有两个原则: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即东边的地区,永远比西边的地区日出早;计算东边的地方时时用加法,计算西边地区的地方时时用减法。

如下图所示,北京(东八区)早上5点,那么此时西十区的地方时是几点?因为西十区在北京西边,因此要用减法;且中间间隔了18个时区(10+8),因此要减18个小时。

因此西十区的地方时为:5:00-18=(24+5)-18=11:00,即为昨天的11点。

图2 地方时的计算例题图3 例题答案:B精讲精析:(1)分析甲城市的工作时间。

如上图所示,甲城市机动车流量较高的2:00、12:00应该为上班、下班高峰期,即甲城市的工作时间为2:00~10:00到12:00。

(2)分析北京的工作时间。

一般来说,北京6点左右日出,18点左右日落,工作时间为8:00~18:00。

(3)分析时差。

甲城市2:00上班,而北京8:00上班,即甲城市比北京时间早6个小时。

(4)计算时区。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

高一地理计算时间知识点时间在地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地球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分布等诸多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时间有关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围绕这些地理计算时间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时区计算地球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经度。

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度0°作为起点,向东西两个方向依次增加或减少。

当我们要计算某一地点相对于格林尼治时间的时差时,只需将其所在经度除以15即可。

例如,某地经度为135°E,那么它与格林尼治的时差为9小时(135°/15=9)。

二、经度和时间的换算经度换算为时间的方法,可以通过乘以4再除以60。

即一个单位的经度对应15分钟的时间差。

例如,在120°E处,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120°×4÷60=8)。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理位置的经度来计算相应的时间差,便于理解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三、地球自转速度计算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根据测算,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

在高一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计算地球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速度可以用日平均自转速度来表示,共计24小时。

而实际上,地球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速度自转,所以我们需要计算地球在不同时刻的自转速度。

假设地球自转一周共360°,即每小时自转15°,那么我们可以用360°除以24小时,得到每小时自转15°的结果。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推导出其他时间段的自转速度。

例如,要计算某一地点早上8点到中午12点之间的自转速度,可以首先计算这段时间的总自转角度,即4小时×15°/小时=60°。

然后再将这个角度除以时间的差值,即60°/4小时=15°/小时,得到所需的自转速度。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doc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中图版)3、晨昏线: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分界线为晨线。

4、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3°26′)——夏至、冬至。

5、地方时的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6、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小于 7.5 舍大于 7.5 入),区时差=时区差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的地方时间为世界时,也称标准时间,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

8、日期分割:地方时为 0 点的经线(自然的日界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 (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间是几点,“今天”的范围此时就占全球二十四分之几),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9、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要加一天。

10、晨昏线中隐藏的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间是18: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昼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 0:00;晨昏线与此时出现极夜最低纬度的切点处的地方时间为:00。

11、公转:速度:1 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候、热带草原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候消失。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

高一地理地方时区时计算

3.地球自转一周360°用掉24h,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计算尺度。

1=°4min ,15°=1h。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太阳光总是从东方扫向西方。

所以,东方总先见到太阳,先正午,先天黑,即时间比西方要早。

每条经线都把太阳位于其天顶时当做正午12点,两个正午之间划分为12个小时,于是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标准。

这样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如果我们知道了A地的地方时,如何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1°,如果B在A的东面则用加,在西面则用减。

经度差的计算,若都是在东/西经区则减,若分属东西经区则加。

根据地方时推算经度例:当衡阳市八中太阳当顶时,我们手表上的时间为12时30分,问衡阳市八中所在地的经度为多少?12时;信息1:太阳当顶,即地方时为信息2:手表上的时间是“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的地方时;解题思路:通过求已知地点与未知地点的地方时之差,得出两”的原则,求衡阳市地的经度差,再根据“地方时东早西晚八中所在地的经度。

:12时30分-12时=30分钟首先求两地的时间差是:30分钟/4(分钟/1°)=7.5°时间差转换成经度差120°-7.5°=112.5°E最后两者想减得出八中所在地的经度:【几个练习题练练。

学习千万不可眼高手低,注重基础很重要,还记得老师说的那个基础练出的状元彭蔚吧!】1、当120º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12:20)2、当20ºE为1点时,求40 ºW为几点?(前一天21点)3、当80ºW为16点时,求70ºE为几点?(第二天2点)时区的换算全球360个经度,若用360个时间标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麻烦。

于是,我们人为将地球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

重要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

重要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

重要地理时区计算的规律1、确定日出日落时刻:1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2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3某地日落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时可以用正午时刻+一半昼长,或者,子夜时刻-一半夜长+1日。

5春分或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

6赤道上全年昼夜平方,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2、确定太阳高度:一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1昼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大于零,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12点时。

2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零,最小值出现在子夜,即地方时0点时。

3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等于零。

二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直射那一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

2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线有两条,这两条纬线分布在直射纬线的两侧,与直射纬线的纬差相等。

3某一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纬线与直射纬线的纬差。

三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分布规律:1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2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4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南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3、确定日期分界线: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该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另一条日期分界线为地方时0点所在的经线,该线即是前一日的24点,也是后一日的0点。

10点经线向东到日界线日期早一天;0点经线向西到日界线日期迟一天。

2当太阳直射点在东经度上,0点则在西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大半。

3当太阳直射点在西经度上,0点则在东经度,地球上日期早一天的范围占小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时区(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学术用语之一。

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地理各地的时区的计算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

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

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
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

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

(7.5E至
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
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

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

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

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
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

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
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

为了避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

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

今曰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

公式如下:
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
时推导。

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

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曰出曰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

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

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

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
曰出时间=12-昼长/2 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12+昼长/2 或曰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
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高一地理考试答题规范
1.精读问题
突出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考查。

描述主要表现在观察的细致、全面,表达的准确、简洁;而阐述事物的能力则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又表现为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理性思维水平,这一能力明显表现就是能否使用简洁、准确的学科术语进行描述和阐释。

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每一道题都有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和意图,只有审出这一点,才能明确答题方向。

要圈出问题中的,如行为动词指出、说明、描述、分析、阐述、比较等。

抓住,首先抓住行为动词,明确考核能力层次;其次抓住宾语名词,明确考核目标;最后抓住条件状语,明确时空限定。

2.多读材料
精读背景图表、材料,要把握细节,全面提取信息,多次重复读背景资料。

3.提取背景信息,调用答题框架
读图表要先看图名,再看图例和坐标单位,后观察图表中具体事项,确保信息无遗漏。

经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自己能理解的文字信息。

要根据提取的背景
信息调动知识框架。

答题时思路要开阔,思维要流畅、灵活;在确定了答题的方向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

4.规范表述
(1)分点作答,条理清晰,抓住主次,逻辑性强。

从背景资料直接提取的答案放前面。

高考题目在答案中非常强调抓问题的主要方面,所以对影响地理事物诸多因素中,要抓住最主要的因素,切中要害,实在没有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多多益善,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尽可能放在前面,以免给阅卷老师造成主次不分、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的不良印象。

注意题目分值,分值高要注意扩展答题要点,扩展中不能与题目矛盾,不能出现错误表述。

(2)文字尽量少而精,注意突出,注意不问不答、多问多答、先问先答的答题规范。

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根据目前高考综合题的评分标准,则不如多答。

(3)尽量具体详细。

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可作适度模糊处理。

如旧金山沿岸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答为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不必具体指出洋流名称。

(4)尽量应用地理术语。

如大气环流、河流径流等语言,是衡量考生答题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

答案要先定性描述,然后具体分析。

(5)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字迹潦草不容易使阅卷教师找得分点。

高一地理城市化复习资料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