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最新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设计
![最新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1f7afe7375a417866f8ff8.png)
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_龙口一中校; 9区;设计人:王文丽一、学习目标1. 知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 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3. 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重要途径2、难点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b5E2RGbCAP三、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习成果课前预习案一、精华回放及原因二、合作自学:(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虚心求教,善于质疑,学会交流,懂得分享)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1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___________ ,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________________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p1EanqFDPw(2)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①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幵___________ ,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 。
DXDiTa9E3d②另一方面,体现__________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________ ,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2dbe0caaedd3383c4d3a2.png)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复习重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要克服的错误倾向。
【知识梳理】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判断。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①文化创新可以适应和回答社会实践中出现动力的新情况、新问题文化创新与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社会实践的关系的资源和条件。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可以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意义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发展②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否则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要求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基本途径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途径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文化创新要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3)人民群众与文化创新③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④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4)坚持正确方向【课堂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议一议:文化创新有的来源于社会实践,有的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提示:(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2)创作者的灵感是属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文化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归根结底来源只能是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
(3)推动文化创新,必须强化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这是中国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06f1dcd580216fc710afde3.png)
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认真阅读课本P4~P9页勾画出主要知识,。
3.预习自学部分要求所有同学都能掌握,合作探究部分要求AB层全部完成并有自己的思考,C层尝试完成合作探究部分,课后训练案可先不做。
4.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标识出来以备课堂上小组讨论、突破。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学习重点、难点】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前预习案【教材助读】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_______________。
2、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基本途径之二:文化创新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表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化创新应克服错误倾向和坚持正确方向。
(1)文化创新必须克服的两种错误倾向:①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克服“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错误倾向。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1ff669065ce0508763213a8.png)
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一、学习目标:1、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2、掌握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三、巩固练习: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因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③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新的成果服务;④文化创新的动力和灵感来自社会实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当代中国,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做到()①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②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③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漫画在现代中国的报刊中比比皆是,然而漫画并非“原产”于中国,而是向西方画界学习得来的。
目前漫画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此回答3—4题。
3、漫画之“漫”,就在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简略的笔触对某些行为或人进行批评或讽刺,以警示世人。
由此可见()A、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B、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C、文化创新是文化魅力之所在D、文学艺术是文化繁荣的前提4、漫画是中国人向西方学来的,现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说明()A、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C、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D、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B组5、下列对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③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④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原始的爱尔兰人的踢踏舞并未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但《大河之舞》对踢踏舞作了艺术性的改编,并把大量的非爱尔兰元素融入其中,为《大河之舞》走上国际市场作了一个豪华大剧作,结果风靡全球。
高中政治 第5课 文化创新(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5课 文化创新(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4820f524b73f242326c5f7c.png)
高中政治第5课文化创新(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前预习】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二)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克服文化发展的错误方向。
(1)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即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2.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1)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4)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高中政治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642dc97aeaad1f347933f0f.png)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考纲要求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3.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理解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的方向二、知识梳理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2.文化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
3.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4.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又表现为不断。
5.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7.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的过程、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又是一个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四、误区警示1、文化创新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3、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所以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
4、文化创新只要体现时代精神。
五、体验高考1.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创新班,)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创新班,)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d2cad219998fcc22bdd10dde.png)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创新班,)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文化创新的途径2.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二.知识梳理(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2、在文化继承中实现文化创新(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体现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是的重要基础。
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为营养,充分吸收的有益成果。
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为我所用。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克服“守旧主义”和“’”的错误倾向,既固守本民族的,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的倾向。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的错误倾向,既一味推崇,根本否定的倾向。
3、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一)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的作用(P46)2.人类知识的总量激增,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3.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二)“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横向+纵向、社会+个人)(三)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1.社会: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2.个人: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知识整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f04b7bdd3383c4ba4cd26d.png)
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2019-2020年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一、本课地位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分析判断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分析判断文化现象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雅与庸俗等的能力。
(2)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一)设计理念(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观察文化现象、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生成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践行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教学过程中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4)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文化现象——“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品评、设计、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5)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目的品评与思辩课前视频:《茉莉花——文化南京》观看视频感受南京独特的文化内涵,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提出探讨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二政治必修3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
![高二政治必修3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98381cf18583d0496459b8.png)
5.2《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3、感悟文化创新,激发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学习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学习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B案----自主学习】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
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之间的,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________________。
2.涵义: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的过程。
由此可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要求:(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_______________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文化创新要把握好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的错误倾向,又要克服“”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1bf53e50b4e767f5bcfcee3.png)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备注【自主探究】企业文化创新的新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创新,成为对提高企业竞争为其有重要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
当前,企业文化创新出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新趋势,一是确立双赢价值观的趋势。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过去企业奉行你死我活的单赢价值观,带来了为打垮对手而不择手段以致恶性竞争的弊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崛起,催醒了从合作中获得创新资源的双羸价值观,二是选择自主管理模式的趋势。
主张激发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形成对企业的强烈的价值认同和巨大凝聚力,实现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
三是既重视高科技又注重“以人为本”的趋势。
要发挥科技竞争力,又要充满人文关怀、创新服务。
四是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的趋势。
实践证明,企业家只有具备了融通古今中外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管理经验与民风民俗,善于应对市场变化的智慧,才能具备不断创新的实力,获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自主探究(1)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动力。
企业文化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
(2)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体现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趋势;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是企业文化的源泉,是推动企业文化创新的动力,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可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不断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并不断提高竞争力,这表明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新的国际国内的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创新,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
必须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创新的新趋势,使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集体教案5第五课文化创新.doc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集体教案5第五课文化创新.doc](https://img.taocdn.com/s3/m/69272bbd4b35eefdc9d3338b.png)
2、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仓情识寸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
(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4)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备注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课堂探究:(1)采风活动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2)采风活动对于文化创作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探究提示: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
◇课堂探究:(1)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那些作品?读后有何感受?
(2)鲁迅和高尔基的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不同?
◇探究提示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课堂探究:(1)从上述文学艺术的发展的事例看,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探究提示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课堂探究:(1)“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你能否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从中看到道德继承中的文化创新?
◇探究提示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
2、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3、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
◇课堂探究:(1)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2)你能否运用上述观点,并结合实例,对文化创新的意义作出说明?
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5fe99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b.png)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2.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面向世界、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等。
3.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文化创新的具体案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我国文化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鼓励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尝试文化创新。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文化创新的发展,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文化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激发其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文化创新为什么重要?”“文化创新有哪些基本途径?”等。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文化创新的具体案例,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创新案例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例如,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传统文化创新的代表作品,让学生置身于文化创新的情境中,激发其学习兴趣。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41b2b2080eb6294dd886cf9.png)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知识目标: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理解“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赏析雕塑、美术、音乐作品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二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到文化创新,我先问同学们几个问题。
贵溪有个少民族乡叫什么?(樟坪畲族乡)你们有来自畲族乡的同学吗?你们了解樟坪畲族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畲族乡的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吗?如果语文老师要求你们编一个反映畲族乡新世纪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的电影剧本,你们认为最需要干什么?我们鹰潭著名剧作家姜朝皋就编创了反映畲族发展情况的舞台剧《七彩畲乡》)。
让我们看材料—:著名剧作家姜朝皋说《七彩畲乡》这台山歌剧反映的地点就是我们鹰潭的樟坪畲族乡,反映的人也是畲族人,反映的事是这个乡近几年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部歌剧搬上舞台,是以传统为根基,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使舞台绚丽多彩,色彩斑斓。
在创作和再创作的过程中,剧作家和艺术家、演员多次深入樟坪畲族乡进行采风,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这部山歌贴近生活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的创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的创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633fdb469eae009591bec36.png)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的创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3.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理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预习案一、知识梳理(利用课前15分钟,通读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画,初步掌握课本重点)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②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③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1、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与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
4、综合说明为什么要鼓励文化创新?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也可更好的推动世界的发展3.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①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②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d0e382240c844768eaee02.png)
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确创新的意义,使学生更加认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2、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教学难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教学方法】采用学案教学和课堂活动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
本课就专门讲述有关文化创新的内容,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填空《第二教材》P291)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但说到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P48探究1,体会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⑴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思维提升: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⑵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活动一:处理P50探究3归纳:书法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无疑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活动二:举例徽班进京→京剧产生;杂技《天鹅湖》归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政治 文化生活《第五课 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fa93f6bd97f192379e91e.png)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实现文化创新,需要(1)基本内涵:①②③(2)基本要求: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需要有、、(3)基本原则: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必须克服、、、错误。
二、小组合作探究:1、《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如何待母?现在的中学生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两种“孝”有何异同?(学生探究、讨论,发表意见)2、思考: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否矛盾?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⑵文化交流中,“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合作、共处。
3、思考并回答教材P55页的探究活动第一种态度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本民族文化,主张全盘西化。
第二种态度属于“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
第三种态度正确处理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我们应该采取第三种态度,因为只有这种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能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10分)①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
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