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理之地名篇
浅议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关隘
浅议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关隘关隘,是古代人们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或者是在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它常常因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诸如函谷关、潼关、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关隘名,这时候,弄清关隘的具体地理位置就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了。
如果坐火车沿陇海线路过陕西宝鸡,沿途你会多次看到“大散关旅游”的巨幅广告,不由让人立即联想到陆游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
说起陕西,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关中地区,提到关中地区必然要涉及到著名关隘——潼关。
因为人们常说的关中地区又称“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其位置就在渭南市潼关以西到宝鸡市宝鸡峡以东,大体范围在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杨凌一带。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是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
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
古人云“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多出将帅,典出《晋书·姚兴载记》。
在甘肃省也有几处重要的关隘。
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后,为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玉门关、阳关。
作文魅力陕西范文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省份。
它不仅有着数不清的历史古迹和名胜古迹,还有着许多人杰地灵、文人墨客的故事和传说。
陕西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观光,而陕西的作文魅力更是无穷无尽,让人叹为观止,不可挡。
陕西的作文魅力源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陕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她涌现出了数不清的文化巨匠和名家名篇。
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陈寿、司马迁等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无论在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陕西的文化宝库是最为璀璨夺目的。
因此,陕西的作文中无论是描写历史、文化还是风景、民俗等方面,都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陕西的作文魅力体现在其多彩的地域特色。
陕西位于中国中西部,地理位置独特,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和商贸中心。
她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风景,还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比如陕北的黄土高原地貌和壮观的关中平原,孕育了陕北民歌和关中古风的创作,诞生了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苏颋等,形成了以“壶口瀑布、悬空寺、云冈石窟、宝鸡石窟”为代表的旅游风景。
这些特色都可以被融入到陕西的作文中,让作文更加丰富多彩,魅力十足。
陕西的作文魅力也在于其灵活多变的文学风格。
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陕西的文学风格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如唐代文学以“清新俊逸、明快坦率”为主要特点,宋代文学以“细腻深婉、含蓄朴实”为主要特征,明代文学注重表现民族英雄和民间英雄,清代之后则出现了一批以“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为代表的新文学派别。
而在现代的陕西文学中,也可以看到多种多样的文学风格和角度,如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实验性文学等,充分展现出其灵活多变的文学风格,极具魅力。
陕西的作文魅力更在于其生动形象的描写和丰富多彩的语言。
陕西地区的文化风情多样,作家们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用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细腻的刻画和鲜活朴实的语言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山坡羊·潼关怀古朗诵
山坡羊·潼关怀古朗诵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搞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合,像是大浪巨涛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眺望古都长安,思绪起伏不定。
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怜悯;一朝覆灭,百姓还怜悯。
中心本散曲由潼关而怀古,抒发了对社会各界人民的同情。
“启,百姓痛:亡,百姓痛”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阐明了统治者压制人民的本质。
赏析张养浩前往陕西途中驻跸潼关古塞,怀古恩今,写出了这一抒情名篇。
前三句写下驻跸潼关所见到,由远至近,既就是写景也就是抒情,含蓄地抒发了心中波澜起伏的情感。
“共聚”和“怒”写下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壮丽与水的B90之势勾勒出,有力地衬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痛伤感之情。
“望西都”四句点题怀古,直面昔日帝都的遗址,作者进行充份的想象,注重了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一语道破封建社会朝代兴衰的本质。
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衰的对照里,作者把人民的凄惨命运阐明出,既就是历史的归纳,也就是现实的充分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
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
潼关,雄伟险要的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啊!想到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看去。
潼关以西三百里,就是西京长安,从秦汉至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安设都。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显露出来一座座巍峨壮丽的古都,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龙争虎斗,威震一时,然而如今踪影果时,剩去的只有黄土一片。
西望长安,真叫人迷茫远不止啊!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不,他最伤心的是历代人民。
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的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
川陕古道上的七盘岭和七盘岭诗
川陕古道上的七盘岭和七盘岭诗孙启祥【摘要】There are four Qipan Ridges alongside the ancient Chuan - Shan Road, and from north to south are the Qipan Ridge near Baocheng City, the Qipan Ridge on the east coast of Jialing River ( in the Tang Dynasty) , the Qipan Ridge northeast of Guangyuan (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Qipan Ridge near Wulian.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people have confused these Qipan ridges, especially by the east coast of Jialing River in the Tang Dynasty for the Qipan Ridge northeast of mistaking the Qipan Ridge on Guangyuan 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ases are Mr. Zhang Bangyan in the Qing Dynasty, who wrongly argued for the poetry Wupan Ridge (also named Qipan Ridge) on the east coast of Jialing River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ang Appreciation Dictionary, which also mistook the Qipan Ridge near Baocheng City for the Qipan Ridge in Guangyuan.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them. Poems about the Qipan ridges are good, unique and colorful in expressing one's emotion and desire, chanting the Nature, recording the world, being bold or deep, eulogizing one ridge in one poem, or eulogizing two ridges in one poem.%川陕古道上有4座山岭名七盘岭,自北向南依次为褒城七盘岭、嘉陵江东岸七盘岭(唐宋时)、广元东北七盘岭(明清以后)和武连七盘岭。
终南文化的概念
终南文化的概念终南文化是指中国西北地区终南山地区所孕育和承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南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内涵内容,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终南山地区位于陕西省境内,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
终南山以雄奇险峻的山峰和奇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不仅给人以宏伟壮丽之感,也蕴含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终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终南山得以提供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以及这里的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
终南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既包括对自然景观的表达与崇拜,也包括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包括了人们对于生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山水文化、诗词文化、书法文化等都是终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文化因素在终南山地区融合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终南文化现象。
终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对自然的尊崇、人文的关怀和真理的追求。
终南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流传,强调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融,强调道德伦理的尊重和实践。
同时,终南山地区也是佛教和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佛教讲究“人即佛,佛即人”,强调人的超越自我、互相关爱,所以佛教思想也对终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则强调“虚无即道,无为而治”,提倡并追求天人合一和心灵的宁静。
这些思想与价值观在终南山地区的文化中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包容、和谐、开放的文化氛围。
终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绘画艺术。
终南山地区的山川秀丽、自然风光独特,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他们以山水为题材,以终南山的美景为灵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这些作品以景物的写实、墨色的运用和意境的创造为特点,充分展现了终南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山水诗情。
终南文化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是诗词创作。
终南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文人墨客来这里寻找诗意和灵感,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
浅谈陕北文化
陕北旅游与文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或者具体来说是一个陕北人,我有着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豪爽,讲义气,能歌善舞,他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拘小节,他们骁勇善战,。
虽然他们曾经被当局鄙夷的称为蛮夷之族,但不可否定的是他们确实是中华大地上少有的英雄儿女。
下面就请跟随我的讲述走进陕北这个贫瘠的土地所孕育的富有神秘传奇的文化中吧。
希望您对陕北的解读不仅是安塞腰鼓,黄土高原,窑洞这么浅显简单。
陕北地区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们都在陕西的北部,所以称做陕北。
是革命老区。
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
基本地貌类型是黄土塬、梁、峁、沟、塬,是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壑分割后留存下来的高原面。
一·初识陕北陕北是中国的革命圣地。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区域”。
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白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走上这块历史舞台,从而演出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陕北成为华族(汉代以后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
在陕北形成了以秦汉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北方草原文化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文化个性。
秦汉以前,陕北一直是畜牧区。
西汉以后,农耕业才大量发展,成为半农半牧区。
一直到隋唐时期,陕北南界的黄龙山仍然是农耕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天然分界线,这种状况在宋代以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从陕北地名中,可以看出古代民族的地理分布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曾指出:“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大部分是地名。
”因为地名是各民族文化起源,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
文言文名篇·愚公移山全文及翻译
文言文名篇·愚公移山全文及翻译文言文名篇·愚公移山全文及翻译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
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
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
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陕西简介
陕西秦腔
秦腔,我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位 置为今宝鸡市的凤翔与岐山,称“西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 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 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 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四、华清池
这里作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和游览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 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以资游幸。 冬天温泉喷水,在寒冷的空气中,水汽凝成无数个美丽的霜蝶,故 名飞霜殿。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官。秦、汉、隋各代先 后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 到了唐玄宗时又大兴土木,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 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唐代华清池是帝王妃嫔 游宴的行宫,每年十月到此,年终返回。唐天宝六年(747)扩建后,唐 朝第七个皇帝玄宗每年携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在此赏景。据记载, 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 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飞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杨贵妃的 卧室。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 凝脂”。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五、华山
• 华山,又称西岳,为五岳之一,位于中国陕 西省渭南市华阴市,秦、晋、豫黄河三角洲 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 中原之门户。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 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 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 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 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
山坡羊潼关怀古
“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聚”和
“怒”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 了山河的动态和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 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而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生动的比喻,突出了山河的雄伟壮丽,有力 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为 全曲奠定了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情感 基调。
分层分析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 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 「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 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 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 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 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 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 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 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 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 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 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 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 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写法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
而议论。意蕴深邃,感情沉郁,雄浑苍茫的 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 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散曲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 代感,既突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沉郁 风格。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鉴赏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鉴赏杜甫《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鉴赏《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登岳阳楼》原文翻译及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品简介】《登岳阳楼》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感怀之作。
此诗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
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
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下瞰洞庭,视野广阔。
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
【注解】洞庭水:即洞庭湖。
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
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汉中汉文化的内容
汉中汉文化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汉中是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个古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汉中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文化之乡,历代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被世人称赞为“蜀汉之地、中国之根”。
汉中汉文化的传承源于秦代,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时,有众多工匠和士兵定居在这里,使得当地文化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铁器生产和建筑技艺方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传统工艺。
汉代时,创立了蜀汉王朝的刘备曾在汉中建都,使汉中成为了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许多宫殿、庙宇和古迹,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中汉文化最为著名的要属汉中木版年画。
这种传统的年画起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汉中木版年画以其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富有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的高尔夫”。
印有典故、寓意、祝福等各种画面的木版年画,传统的制作工艺细致繁复,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一幅作品。
汉中木版年画不仅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更是一种体现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珍贵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汉中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古代,曾经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汉中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些名篇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也使得汉中成为了文人墨客的胜地。
汉中还是中国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出产的汉中青瓷,工艺精湛,色彩雅致,被誉为“中国瓷器之乡”。
汉中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其艺术品和建筑物中,更体现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节日中。
比如每年的春节,当地民间会举行大型的庙会和花灯灯会,民众穿着传统的汉服,吃着特色美食,庆祝传统的节日,弘扬汉文化。
当地人民习俗淳朴,劳作勤勉,尊重传统礼法,注重人情义理,传统的汉中文化精神贯穿于当地人们的生活中,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
汉中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过秦论(上)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
过秦论(上)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办天宇之间,囊括四海的意图,并统天下的雄心。
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
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
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
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
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
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
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
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
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
唐诗三百首之崔颢《行经华阴》
唐诗三百首之崔颢《行经华阴》###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唐诗三百首之崔颢《行经华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作品赏析】崔颢写山水行旅、登临怀古诗,很善于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融合起来,使意境具有辽阔的空间感和悠久的时间感,更加瑰丽神奇。
在名作《黄鹤楼》中,就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再现了茫茫天地、悠悠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引起无穷感慨。
在这首诗中,他再次使用这个手法。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必有所往;所往之地,就是求名求利的集中地-“咸京”(今陕西西安)。
《旧唐书·地理志》:“京师,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所以此诗把唐都长安称为咸京。
诗中提到的“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秦关”、“汉畤”等都是唐代京都附近的名胜与景物。
当时京师的北面是雍县,秦文公曾在这里作鄜畤(畤,谓“神灵所止之地”,即后世神坛之类),到汉高祖作北畤止,这里共有五畤,诗中的“汉畤”即指京师北面的这个古迹。
而京师的东南面,就是崔颢行经的华阴县。
县南有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又称太华,山势高峻。
神话传说这里是“群仙之天”,曾由“巨灵手劈”,所以“仙掌之形,莹然在目”(《云笈七签》)。
华山各峰都如刀削,最峭的一峰,号称“仙人掌”。
汉武帝观仙人掌时,立巨灵祠以供祭祀,即为“武帝祠”。
诗中称“天外三峰”的,是指的芙蓉、玉女、明星三峰(一说莲花、玉女、松桧三峰)。
华阴县北就是黄河,隔岸为风陵渡,这个边是秦代的潼关(一说是华阴县东灵宝县的函谷关)。
华阴县不但河山壮险,而且是由河南一带西赴咸京的要道,行客络绎不绝。
诗的前六句全为写景。
写法则由总而分,由此及彼,有条不紊。
起句气势不凡:以神仙岩穴的华山压倒王侯富贵的京师。
在这里,一个“俯”字显出崇山压顶之势;“岧峣”两字加倍写华山的高峻,使“俯”字更具有一种神力。
我的家乡凤翔
我的家乡凤翔【府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升凤翔郡为凤翔府。
治所在天兴(今凤翔),唐时为长安西边重镇,曾建为西京。
唐末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眉县、周至等地。
末年李茂贞据此称歧王。
宦官韩全海曾劫唐昭宗至此。
清代扩大,相当今麟游、扶风、眉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
【路名】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置凤翔路。
治所在凤翔府。
凤翔路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麟游、扶风、周至以西,甘肃葫芦河流域以东,崇信、平凉以西,和宁夏同心、海原以南地区。
【县名】凤翔县位于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
宝鸡市东北。
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
面积1179平方千米。
凤翔县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虢王镇、彪角镇、横水镇、田家庄镇、糜杆桥镇、郭店镇、南指挥镇、陈村镇、长青镇、柳林镇、姚家沟镇、尹家务乡、唐村乡、董家河乡、范家寨乡、汉封乡,233个行政村,8个社区。
人口51.5万人。
〖地理环境〗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为山地丘陵,地形起伏。
沟谷发育,水土流失强烈。
南部为黄土台塬,西北高、东南低。
除西北部的平缓丘陵和西南部的千河谷地外,塬面完整开阔,地势起伏不大。
气候:属半湿润、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40.2℃。
极端最底气温—1 9.2℃。
年均降水量610毫米,无霜期207天,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和冰雹。
河流:境内有雍水河、横水河等25条河流,均属渭河水系。
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煤、陶瓷粘土、石料等。
其中石灰石总储量为3.3亿吨,是我国少有的石灰石优质矿。
交通:有凤麟(游)、凤宝(鸡)、凤冯(家山)、凤岐(山)等干、支线公路多条,形成了三纵六横为骨架,12条支线连接各乡镇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宝中铁路穿境而过,宝鸡机场位于县城东5千米处。
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各乡镇的交通网络。
〖县域经济〗耕地5.04万公顷。
商洛简介新版
曲道回廊错落有序,被称为“玉皇殿”。 再向前是“蝙蝠堂”堂大可容2023人,内 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受惊吓,便展 翅乱飞,声音之大,如雷贯耳。
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乾佑河相对,为3 个突兀旳尖峰,形成笔架状,叫笔架山。 中间一峰叫“对峰台”,山势峥嵘,四壁 悬绝,巍峨壮丽,既像杭州旳“飞来峰”, 又似桂林旳“独秀峰”,故有“西北奇峰” 之称。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 山青峰峭立,满山草木葱翠;河中卵石堆 砌,砂子细洁如玉,是一处灵境胜地。
翻检《禹贡》得知,丹江始航时间当在春 秋战国之前。《唐书》载丹江为唐“贡道”, 是丹江航运之鼎盛时期。然丹江自古多险 滩,龙驹寨到竹林关,名“流岭峡”或“月日 峡”,谷底狭窄,乱山夹峙,奔流若沸,系 丹江著名旳险段。寨河虽险,然险境自有 历险之情趣,正是弄潮儿大显身手之所,恰 系探险旅游之好去处。何况如今有诸多水 库,以调整水位,绝无大险之虞。
青龙峡,俗称东峡。全长7km,险峻异常。 峡谷两面,绝壁千仞,藤萝摇缀。更为奇 特旳是两面旳悬崖峭壁上,茂密地生长着 海桐、姜木、樟树、铁杉等宝贵旳常绿乔 木,广展绿冠,象厚厚旳墨绿色毡毯,为 人类造就了避暑作休闲旳佳境。
黑龙峡,俗称西峡。沿石燕寨西进,就是 奇险、神秘旳黑龙峡,全程约10km,因峡 谷窄长,水在石槽中湍流,在石潭里回漩, 在阳光旳折射下,闪闪发光,犹如金丝串 珠,人称金丝峡黑龙峡段,集“险、奇、 幽、美”于一处。
金丝峡生物生存条件好,生长旺盛,森林 覆盖率高达89%,有种子植物130多科, 1696种,尤其是气候、土壤、日照等自然 条件宜于兰科植物,因而分布集中。如能 研究开发,可成为兰科主要基地之一。同 步,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三种,二类保护 动物8种,省级要点保护动物多种。属国家 要点保护旳植物就有20余种。诸如:红豆 杉、洪洞、水曲柳、大果青插、鹅掌秋、 秦岭冷杉、青檀等。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五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活动开始后,班长小秦搜集了一些关于西安的资料,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西安南望秦岭连绵,北依渭水天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成为众多王朝的定都之地。
半坡遗址贮.藏着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遗迹,迄于西周时期的丰镐都城,始皇帝在此成就一统天下的传奇。
阿房宫的断壁残yuán上有着杜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凄然感叹,大明宫含元殿台基旁上演万国来朝的恢弘之仪,汉唐时期的辉煌盛景将长安推至巅.峰。
西安这座城,yì立东方,有文化的吟叹,有历史的回响。
1.请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汉唐时期的辉煌盛景将长安推至巅.峰( )(2)半坡遗址贮.藏着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遗迹(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断壁残yuán( )(2)yì立( )二、名句名篇默写3.你和小组同学们打算通过经典诗文对答活动体悟华夏大地自然之美。
自然无字书,山水案头文。
欧阳修说“(1),在乎山水之间也”,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踏上亲近自然的旅程。
随白居易游春日钱塘湖,领略“(2),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旖旎风光;随范仲淹览边塞苍茫,体悟“塞下秋来风景异,(3)”的西北边疆异景;携手苏轼、怀民夜游承天寺观“庭下如积水空明,(4),盖竹柏影也”的月光之澄澈。
“凄神寒骨,(5)”是柳宗元访小石潭,因空旷无人的环境和自身遭际而深感凄清;“它没有婆娑的姿态,(6)”是茅盾在西北赞白杨树精神的呼喊。
立足三秦,放眼华夏,我们在行走中,寻找精神的远方。
三、名著阅读4.经典无国界,阅读经典可以丰富阅历,涵养性情。
自古以来对公平和正义一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请从下面两部名著中选其一,从主旨或人物形象上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四、基础知识综合5.班长小秦根据搜集的资料拟写了一段介绍陕西的文字,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秦岭资料
秦岭山地理位置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
东汉班固的《两都赋》中已有“秦岭”之名。
历史上曾为秦国之地,故称秦山或秦岭。
大致位于北纬32°30′~35°,东经103°~113°。
西以临潭、迭部、舟曲境内的岷迭山系与昆仑山脉为界;东至河南伏牛山麓;北界西段自临潭北部的白石山(海拔3908米)起,东延至天水东南的火炎山(2559米),再往东以秦岭北麓的大断裂带为界,北界东段入河南境则以黄河南岸山地为界;西南以甘、川省界为界;南临汉江与米仓、大巴山分界;东南直抵郧县。
名称由来中国有许多名川大山,但以秦岭最为独特。
秦岭作为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单纯地体现在生态环境上,而且体现在历史和文化上。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座山脉像秦岭这样该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
追溯关于古代对秦岭的历史记载,其中描述我国古代的山脉分布的专著首推《禹贡》,《禹贡》中对华夏大地的山脉有“三条四列”之说。
作者认为,秦岭居中,列为中条;次则有“三河两戒”之说,而秦岭分地络之阴阳;昆仑有三龙,而秦岭为中龙;葱岭有三干,而秦岭为中干,等等。
所以,秦岭在很久以前,就成为华夏大地的重要山脉。
秦岭古称“南山”,《诗经》有“节彼南山”,《禹贡》称“终南惇物”,《山海经》亦称“南山”等等。
根据历史记载,南山之名由来已久。
《史记》中谓“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秦汉而后,东方朔有“南山天下之险也”。
特别经韩愈贬潮州诗“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之名随韩诗而远扬。
南山亦称终南山,左传有“终南九州岛之险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则说:“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
到了清同治年间,更有毛凤枝著《南山谷口考》,“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凡南山谷口北向者,得一百五十”,正是陕南秦岭的山地。
地貌特征东西长约1600多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不等。
居甘、陕南部和豫西,并有小部分伸入鄂西北,呈两端微向北翘的“一”字形。
【经典诗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意:我本想替圣上除掉有害的事情,岂肯因为年迈衰老而顾惜自己的老命呢?这两句是说,我反对迎佛骨,是为朝廷去除弊政之举;尽管招来一场大祸,我仍将老而益坚,坚持自己的主张,决不顾惜这来日无多的生命!诗句用流水对,浑成一体,抒发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胆气豪迈,如见其刚直不阿之态。
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⑴一封朝奏九重天⑵,夕贬潮阳路八千⑶。
欲为圣明除弊事⑷,肯将衰朽惜残年⑸!云横秦岭家何在⑹?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⑺,好收吾骨瘴江边⑻。
【注释】⑴据日本藏《又玄集》,此诗题作《贬官潮州出关作》。
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正月,韩愈上书谏迎佛骨,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赴潮州途中。
[左迁]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降职为左迁。
[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
[侄孙湘]侄孙韩湘,字北渚,公元823年(穆宗长庆三年)登进士第,官大理丞,是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⑵[一封]指韩愈《谏迎佛骨表》。
封,指谏书。
[朝(zhāo)奏]早晨送呈谏书。
[九重(chóng)天]指皇帝。
⑶[潮州]又称潮阳郡,州治在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
[路八千]言长安和潮州间相距遥远。
⑷[圣明]对唐宪宗李纯的颂词。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明]一作“朝”。
[事]一作“政”。
⑸[肯]岂肯。
[衰朽]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这时韩愈已五十二岁。
⑹[秦岭]即终南山,又名南山、太乙山。
横亘在陕西省南部,为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⑺[汝]你,指韩湘。
[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应,一作“须”。
⑻ “好收”句意思说,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代后事。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韩愈用其意。
[瘴(zhàng)江边]充满瘴气的江边,指贬所潮州。
秦川八百里千古一长安意思
秦川八百里千古一长安意思
秦川八百里千古一长安这句话可以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解释:
地理位置:秦川是指陕西关中平原的地理区域,东西长约800里,也就是现今的陕西省,而长安就是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市,古时候的长安城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曹魏、西晋、前赵、前秦、后秦等多个朝代的都城,以及唐朝的东都。
所以“秦川八百里”是指秦川这片土地的范围,而“千古一长安”则是强调长安这座城市在千古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历史:长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城市,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尤其在唐朝时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
因此,长安对于中国历史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千古一长安”的说法。
文化:长安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卓越,更是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流连其间,留下了大量名篇佳作。
正因如此,长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千古一长安”便是形容在中国文化史上,长安的地位无可替代。
综合来说,“秦川八百里千古一长安”这句话主要是强调长安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中国古代的不朽影响。
如今的西安,仍然保留了许多古代文化遗迹,东长安街、大雁塔、兵马俑等景点都成为了长安历史的见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
在西周时成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 称。 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长治久安”之意,设立长安。丝绸之 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朝时期,因隋文帝杨坚曾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 兴城” 唐朝时复称长安。 元称“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更名为西安,取名“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 得来。
03
地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描述自然方位的、
歌功颂德的、 寄托思想感情的
为什么许多城市的名字中有“州”?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咸阳
咸阳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咸阳地址九岐山之南、渭河之北, 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 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土的陶
文,以为商鞅在此置“咸亨”、
“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
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下面考一考大家,猜猜下面城市的具体方位
江阴 汉阴
沈阳 衡阳
渭南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宝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延安
榆林
铜川
安康
汉中
商洛
周至
原名盩厔县,盩厔是周旋、折旋之意的假借 字,曲折之意是它的引申义。唐李吉甫《元 和郡县志》说:“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 以县名”。盩厔(周至)县名沿用2000余年, 是陕西省最悠久的县名之一。1964年国务院 颁布的《简化汉字总表•附表》规定,改为 周至县
CONTENT
01
中国行政区划图
为什么有山东、山西地名起源
据记载,陕西这个名称始于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
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陕 原以东曰“陕东”,由周公管辖;陕原以西曰“陕西”, 由召公管辖。陕西因此得名。 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宋
陕西在口语中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 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 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为防止他北 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咸阳为中心的观 众地区。这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大家猜一猜,还有哪些省份得名与陕西相似?
02
你知道陕西有多少个市吗?
西安、咸阳、延安???
其实有9个哦
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
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式设陕西行省,并将今陕 西南部地区并入管辖;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 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简称为“秦”的起源 秦最初指代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 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 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立秦国,从 此,陕西开始有“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