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b693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8.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学习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使我明白了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B: 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成绩能否提高。
C: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答案】C【解答】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一面对两面,去掉能否;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故选B。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
请给下列句中的画线字标注读音。
①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________②力恶其不出于身也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卷我屋上三重茅久别重逢B: 故人不独亲其亲举目无亲C: 男有分,女有归改邪归正D: 盗窃乱贼而不作兴风作浪(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1358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3.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划句于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 因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坠江,车上15人全部遇难,这一事件震惊中外,耸人听闻。
B: 节假日的郁瓜;公园,人卢鼎沸,其处热闹极了。
C: 许多教师在平凡的凶位上默默无私的本献指,儿[分年,看见学牛行Hi息,使倍感欣慰D: 脚手架上的工人们全程儿下没有交流,却配合得天衣无缝。
【答案】C【解答】1234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1)对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 自非亭午夜分自:从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B: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佁然不动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C: 以其境过清以:因为不以疾也疾:快D: 则素湍绿潭素:白色(的)空谷传响响:回声(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甲】【乙】两文的第二自然段都写了水,请结合文本进行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答案】A(2)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c1918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b.png)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分)1.请在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和正确答案。
(1)青林翠竹,。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李白《行路难》中暗用姜太公得遇周文王、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白一红,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地表现天气寒冷的诗句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数说犀尊”是国博首次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策划的展览。
展览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
展览最为特殊的一点是,犀尊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展厅中,它依旧安静地伫.立于“古代中国”展厅,却通过数字技术与“数说犀尊”展厅实时联动。
(1)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承载.zǎi 伫.立zhùB.承载.zài 伫.立zhùC.承载.zài 伫.立chùD.承载.zǎi 伫.立chù(2)请你依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数说犀尊”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写下的看展体验,其中修辞方法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石窟艺术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独特形态之一,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
B.“复活”的文物,让人们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C.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根深蒂固、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e20545402d276a200292eed.png)
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4题每题2分,5题3分,共11分) (共5题;共11分)1. (2分) (2020七下·达县期末) 下列选项中画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选聘(pìn)哺(bǔ)育怏(yàng)怏不乐不可捉摸(zhuō)B . 挚(zhì)痛碾(liǎn)谷海市蜃(shèn)楼夺眶(kuàng)而出C . 攥(zuàn)着憎(zēng)恶诲人不倦(huǐ )踉踉跄跄(niàng)D . 猥(wěi)琐羸(léi)弱慷慨(kǎi)淋漓悲天悯(mǐng)人2. (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A . 坦荡如砥争妍斗艳震耳欲聋不言而喻B . 一泻千里纵横决荡忍俊不禁刻骨铭心C . 贯穿始终潜滋暗长不折不扣因地制宜D . 盘虬卧龙一如即往略胜一筹藏污纳垢3.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 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 . 2012年2月,林书豪引领纽约尼克斯队豪取7连胜,并打破多项联盟记录,这让此前赛事成绩平平、鲜为人知的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C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 .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李思哲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今年中考数学试卷渗透了一些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系数远超去年。
B . 通过这次英语电视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C . 为了防止车辆失窃事件不再发生,小区保安部门加强了安保措施。
D . 江都区能否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5. (3分) (2017八上·江都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钱学森的主要事迹和他获得的荣誉,以及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阻力回国的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a582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f.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B: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C: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D: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也有时很任性。
【答案】D【解答】D项,语序不当。
也有时很任性应改为有时也很任性。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节选自《论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①吾日三省吾身省:__________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③太丘舍去舍:__________④元方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甲】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十二章》,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C: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道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b13f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e.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 针对各种交通乱象,自治区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 通过在学校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答案】D【解答】A项,不合逻辑,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主客颠倒,应表述为:我对这个节目很熟悉;B项,语序不当,整治并排查逻辑顺序不对,应是排查并整治;C项,成分残缺,通过……使连用,使句子缺主语,应去掉使。
故选D。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鸣之不能通其意公将鼓之(《曹刿论战》)B: 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岳阳楼记》)C: 骈死于槽枥之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 其真不知马邪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马之千里者A: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 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3091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f.png)
吉林省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15分)得分1.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的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饱览河山,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心中充满厚重的家国情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诗人们用他们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文字,带领我们穿越千年,去体味他们各自的人生百味。
(1)漫步河边,我们可以体会“,君子好逑”“,在水一方”(《诗经》)的思慕渴求。
(2)登上黄鹤楼,我们可以观看“,”(崔颢《黄鹤楼》)草木茂盛的秀美风光。
(3)徜徉西湖,我们可以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盎然生趣。
(4)亲临边关,我们可以感受“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报国之志。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或许是松原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徊太久,一登上松原的舞台,渐次màn (①)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②)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松花江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江面增加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来到镜湖岸边,虽看不到荷叶田田、芦苇荡漾,但用不了两个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秀美,一定会给松原的绿带来古典的几分诗韵。
2.给语段①处填写汉字,②处填写拼音。
①màn()延②弥.()漫3.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4.“绿意弥漫在松原的大街小巷”一句中“弥漫”一词的句子成分是()A.主语B.谓语C.状语D.定语5.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二、阅读(45分)得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f082aa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b.png)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
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
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
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________。
打破生活的平静便是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
真庆幸,我还没有老。
即便真老了又怎么样,不是有句话叫□□□□(反义词:未老先衰)吗?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
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____。
在我看来,这就是不xū()此生。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羁绊.()不xū此生()(2)联系前文,在第二自然段横线处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语境,结合括号内给出的反义词,第三自然段□□□□处应该填入的成语是(4)在第四自然段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②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③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A.②①④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2.古诗文默写。
(1),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联诗“,”,现在可用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4)骊歌响起,毕业在即,回首初中三年,我们感慨良多,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有言:“,”相信自己,未来我们一定能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80892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7.png)
2023年吉林省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的答案。
1~4题每句1分,第5题(1)~(3)小题每题2分,第(4)小题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
(《十五从军征》)2. 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描绘辕门外的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苏东坡借用典故表示希望朝廷对自己委以重任,到边疆抗敌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岁月有时就像一本回忆录,偶然间将其拾起,掸去①yǔn落的尘埃,铺平泛黄的褶皱,心怀素念,一字一句地念完,感动之余,便会觉得即使在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子里,也能将寻常的风景看到泪流满②襟.,叫人不禁慨叹光阴的易逝,欢愉的短暂。
回眸驻足间,沿着来路留下的深浅印记,一路寻去,有花香鸟语,也会有雨雪风霜。
冷暖如流,多少往昔掺杂着【甲】的点滴,悄悄地浸润在这【乙】的岁月里。
纵然时光不语,【丙】。
当你瞬间的蓦然落笔,岁月便帮你填满了最美的期许。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并为②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字母)①_________(A. 殒 B. 陨)②_________(A. jīn B. jìn)(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字母)【甲】_________(A. 微小 B. 琐碎)【乙】_________(A. 有声有色B. 无声无息)(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①也无需担心能否运筹帷幄②而你依然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让人想起③无需刻意的起承转合A. ②③①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①③②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721be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b.png)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分)(1—5题每句1分,6—7题每题2分,8题4)1.文化传承,滋养生命!让我们在魅力古诗中漫溯畅游吧!辛弃疾梦回沙场,“,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功名;苏轼打猎,“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朝廷,壮心不已;岑参戍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畏严寒,恪尽职守;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诸葛亮临危受命,“,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心系社稷,忠贞不二。
他们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经典不衰,成就永恒!让我们在文化清流中潜滋暗长吧!2.中国经典神话故事浓缩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
请机灵的你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神话故事名称,使每个问的这行文字前后四个字各为一个成语。
示例:横七竖八仙过海市蜃楼。
①庖丁解中豪杰②精益求阔天空3.小语想借用去山区度假见到的一幅写景对联,但上、下联均忘记了一个字,小语只记得上、下联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聪明的你帮她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绿水本无忧,因皱面下联:青山原不老,为白头4.小文说:“今年春晚毛不易的歌曲《如果要写年》给了我们写作的启示——要学会着眼于小处,从人物、环境反映春节的特点,不落俗套!”请睿智的你仿照歌词形式,写出两条写“春”的思路。
示例: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要写一场瑞雪落满通明的老街,写孩子的新装、老人的笑脸……如果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要写站台上那一双双期盼的眼,写母亲的眺望、游子的情切……写作思路:如果要写春,。
如果要写春,。
4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ceb38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8.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B: 漫步于风光秀美的汉江河畔,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仔细调查,认真研究,不可掉以轻心。
D: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但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答案】D【解答】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导致缺主语,删去通过;B项,搭配不当,月光与传来搭配不当,可将从远处传来改为洒遍山川;D项,搭配不当,蓬荜生辉是形容他人的到来使自己感到光彩,不能用来形容油画使他人居室添彩。
故选C。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威后)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节选自《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②有粮者亦食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的这种思想相照应?【答案】'探求', '吃,给……吃'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或: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404eb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3.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B: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
C: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一起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
D: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答案】C【解答】C项,轮流和一起语意有矛盾。
删去一起。
故选C。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下列画线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 阅十余岁:经过释担而立:放下B: 竟不可得:竟然睨之久而不去: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C: 山门圮于河:倒塌但微颔之:点头D: 棹数小舟:划(船)笑而遣之:打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5](https://img.taocdn.com/s3/m/b8243da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b.png)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摘抄法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法。
即把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摘抄下来。
小文有摘抄优美语段的好习惯,下面是他摘抄的有关“美学”的语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
美是无形的,是抽象的,它不是具体的实相,而是感觉对于外物的体验,心灵对于世界的映现,是心物相结合的结果。
由于心物不是恒定的,无论是心或是物都是变化着的,这就决定了美的yìng现并不是恒定的,而需要恰当时机和必要条件。
美()在心,()在物,()是心物感应的结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句诗中体现的是生命的倏忽易逝以及那不可挽回的时光,作为承载.心灵的生命也不可能恒常不变。
而恰恰在无常和多变中,心灵和外物在某一时刻的遭遇和互鉴,显现出了永恒的美。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承载.yìng现2.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但而且并且B.因为而且所以C.既不也不而D.一边一边一边3.在语段中方框内填入标点符号,错误的一处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B,江月何年初照人C?”A.“”B.,C.?4.下列对于语段中画横线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美是什么”这一问题。
B.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关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
C.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
D.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3)不是任何事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
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
”(4)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名句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意义,被赋予一种新的生命,成为后人表达自己情感、思想的媒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https://img.taocdn.com/s3/m/c817667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e.png)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15分)得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或许是长春这座城市的冬天过于长吧,绿在这座城市的门外徘huái①()太久,一登上长春的舞台,渐次蔓延起来的绿意也就如关东汉子开怀畅饮一样,豪迈豪放得一发而不可收,好像不把整个城市都染成绿色不罢休似.②()的。
之后没几天,绿意弥漫在长春大街小巷,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
正所谓城中有林,林中有景,满眼绿色,草木葱茏……湖岸边长堤上绿荫如盖、水韵□,水面波光潋滟、绿意□,给这个北方的湖面增添了几分江南的娟秀与温柔。
荷叶田田、蒹葭苍苍,给长春的绿带来了几分古典的诗韵。
(摘编自《长春日报》) 1.在语段①②处填写正确的汉字或拼音。
2.在语段□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盎然氤氲B.氤氲盎然3.下列语句中与“把一座城市变成了绿的海洋、绿的世界”一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陈毅《梅岭三章》)B.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C.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D.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聂鲁达《统一》)4.语段中“蒹葭苍苍”的出处是。
5.古诗文默写填空。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3)李白《行路难》中“,”两句,以姜子牙、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突破时间局限,打通空间阻隔,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
阅卷人二、阅读(45分)得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024年吉林省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
![2024年吉林省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文字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d4d91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4.png)
2024年中考模拟预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4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8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明的独特ɡònɡ____献。
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
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测也”。
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
从节气到气节,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是否在回望来路时无愧于自己守住了天地人生的()?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横线处填汉字。
(2分)(1)gòng_____献(2)收藏.()2.给方框内填入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2分)A.冒号逗号B.逗号冒号C.逗号逗号D.句号冒号3.下列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气节节气节点B.节点节气气节C.节气节点气节D.节气气节节点4.孔子很多语言以成语形式沿用下来,根据画横线句内容,请你写下一个四字成语。
(2分)5.古诗文默写填空。
(7分)(1)诵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领略月圆之夜潮应月生,月乘潮起的奇观,仿佛月与潮皆具生命;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感受比“月光如水”更空灵澄澈的美妙境界,满院月光,碧空皓月;吟陆游《游山西村》“□□□□□□□,□□□□□□□”,徜徉高悬明月、淡淡清光中,静谧的色彩与乡土情趣,让人悠闲而惬意。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8d69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0.png)
人教版吉林吉林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B: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C: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培养着故乡的儿女。
D: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答案】C【解答】A项,搭配不当,将培养改成哺育。
故选C。
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B: 而后作(振作)C: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 国恒亡国破山河在C: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D: 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百里奚/举于市。
B: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必先苦/其心志(4)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 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 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BDDC(5)①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能够改正。
吉林省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d8a11d4693daef5ff73d65.png)
吉林省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下列所列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颇”、“盛”、“集”、“棋”笔画都是11画。
B.“星罗棋布”与“人文景观”都是并列短语。
C.画波浪线句子是个单句,主干是“景观颇具价值”。
D.语段画线句运用了排比和对比的修辞,表现了泉州所具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古诗文默写。
(10分)①荡胸生层云,②,洪波涌起。
③今我来思,④,带月荷锄归。
独怜幽草涧边生:,任重而道远。
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3.按提示填空。
(3分)《白杨礼赞》运用象征的手法,作者由对白杨树的品格,通过联想,过渡到对的礼赞;《囚绿记》运用咏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绿”的思念及对的向往与追求;《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4.综合性学习:桥的探究。
(7分)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的,根据形状命名的,根据习俗命名的,以抒情方式命名的。
请从下列选项中给①②③④处选填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2分)选项:A放生桥B销魂桥C赵州桥D钥匙桥(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2分)(3)请仿照示例,架设一座无形的“桥”。
(3分)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5.名着阅读。
(9分)(1)填空。
(4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
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佛授职为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2)简述格列佛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情节。
(50字左右)(5分)。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d63e5f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f.png)
吉林省松原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15分)得分1.填写文言诗句。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现在常用来形容进人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寓有哲理,给人启迪。
(4)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修辞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句子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
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卢纶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①抒发和描述。
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祥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浪过来的经历②____“列规层楼""投飞波"“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尸的。
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金戈.之声()②马革裹.尸()(2)在①②处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选项是()A.分号顿号B.顿号问号C.号句号D.顿号省略号(3)“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4)"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这里的"他”是指南宋著名爱国词人()A.陆游B.范仲淹C.辛弃疾D.苏轼阅卷人二、阅读(45分)得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空,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闵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7题15分)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1.策之不以其道, 。
(韩愈《马说》)2.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3.崔颢的《黄鹤楼》中通过眼前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的两句诗是: , 。
4.《登幽州台歌》中作者独自登台远望,看到天地苍茫辽阔,愈发显得自己卑微渺小,使作者感到无比孤独无助而伤感落泪的语句是: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我登上山顶,[A]拂去了心头的疲惫,[B]丝丝山风袭来,[C]燥热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①我回首仰望,葱茏草木掩于山间,悬崖峭璧,像是斧劈一样,透着粗犷与危耸。
眺望远方,碧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峦,还有不远处的城市,一切景物尽收眼底。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蕴沁入每个人的心间。
为了体验别处风景,也考虑到同学们的身体状况,我们下山选择了乘后山的索道而行。
后山因为..也别有一番幽静之美。
..无前山的磅礴大气,但是(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2)“粗犷”一词中“犷”的读音是“”。
(3)画线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将其中的“”改为“”。
(4)[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
(只填序号)(5)语段中①处应该用的标点是 ( )A.;B.,C.。
D.!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道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C.你要是走过淮河,乘着轮渡,轮渡扯着呜呜咽咽的笛声,就有些像这种固定不变的东西。
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7.关于重音表达的效果,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我”。
(别人不知道)B.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知道”。
(有人认为我不知道)C.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你”。
(保护环境的还有没有别人我不知道)D.我知道你注意保护环境,重音为“环境”。
(我知道你对环境的态度)第二部分阅读(8~23题45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本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文学家。
(1分)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 )10.第二段突出了潭水怎样的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分)11.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3分)12.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
(每联不少于5字)(2分)上联:下联:(乙)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15题。
(5分)绝句①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绝句》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②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3.“迟日江山丽”中“迟日”意思是。
(1分)14.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2分)15.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16分)在河之洲①东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发生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企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
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
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
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
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
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
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
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
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
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
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
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各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
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
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起,细如蚁穴,大如车轮。
《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
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
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
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有删减) 16.第③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4分)17.文章第⑦段中说“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试从文中找出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分)18.文章结尾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单加以概括。
(4分)19.文章以“在河之洲”为题有何深意?(4分)(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
(9分)水倒流的奥秘①以前,曾听过一首歌,有这样几句歌词:“如果水倒流,落叶飞回枝头,还有多少爱人到白头;如果水倒流,一切可以从头,还有多少眼泪不再流。
”水能倒流,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不可能的。
然而,最近笔者到新疆哈密去旅游,却亲眼见识了水倒流的奇观,真的是水往高处流,而且存在多处这样的情况。
②这个奇观出现在哈密西山乡喀尔里克山山脚下,距哈密市区50千米。
为验证水往高处流,当时有人曾叠了两只纸船,纸船确实随着水流逆势而上。
③当地村民说,这种现象已存在好几年了。
发生水倒流的地段在一个小山坡上,山坡总长度在60~70米,小山坡的垂直高度在3~5米。
这个小山坡上的水渠比较富有特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个弯,而且它拐弯的地方都比前一个弯要高,拐弯处的水流明显减慢。
④有专家推测,水之所以能从低处向高处流,原因是某一段的水源头较高,导致水的推动力较大,即使某段高低分明,水流也会像海水发生潮汐现象一样逆势而上。
⑤前两年,有人在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梁化林场的山路上,也发现过水倒流的现象。
那里距惠州市区也是50千米。
明明是上坡路段,但当在坡底停车挂空挡时,车子会自动溜上坡去,而且车子越重,车子上坡的速度会越快。
⑥那里的地名叫沙弗岗,在一段约200多米的一个V形路面上,有心人用油漆在上面写了“怪坡”两字。
⑦“怪坡”两字的“怪”字在下,“坡”字在上,有人拿一瓶水往“怪”字倒去,不一会儿水便向“坡”字流去。
有人解释说,这是错觉现象,是特殊地势造成的。
据说..曾有聪明之人,拿了广口玻璃器皿装上水进行试验,却看到器皿的水平线是下坡端高、上坡端低。
这就用事实说明,斜坡貌似上坡,实为下坡,乃眼睛的错觉造成的。
⑧但还是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种“错觉说”。
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独辟蹊径的解释——这些特殊地段的特殊现象是该地段重力反位倒转特性使然。
原因是此地周围有强磁矿场,发生了重力高低位置的奇异倒转现象,这是水能倒流的真正谜底。
⑨不过,这种解释需要科学试验来证实,例如,证明当地确实有强磁矿场。
(选自《百科知识》) 20.第③段中“发生水倒流的地段在一个小山坡上,山坡总长度在60~70米,小山坡的垂直高度在3~5米。
”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2分)21.文中水倒流的奥秘有哪些解释?请简要概括。
(3分)22.第⑦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三)名著阅读(5分)2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好,好,再讲一个!”“有一个灶神爷,坐在炉灶里,面条儿扎进了他的脚心,他哎哟哎哟地直叫:‘哎哟,疼啊,我受不了了,小老鼠!’”讲着,外祖母抬起一只脚,晃来晃去,假装非常痛苦,好像她就是那个面条儿扎进了脚心的灶神。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
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要求:“再讲一个,老太太!”还说,“走,跟我们一起去吃晚饭!”餐桌上,他们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我吃西瓜,还有香瓜。
不过,这一切都是偷偷进行的,因为船上有一个人,禁止所有的人吃水果,他看见了会毫不犹豫地夺过水果来给你扔到河里去的。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我”是指。
(1分)(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3分)(3)这一情节中,可以看出外祖母怎样的生活态度?(1分)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与写作(24—25题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4.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