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言文复习之翻译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复习之翻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考纲,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2、回顾近几年江苏高考题,了解考查重点。

3、结合相关例句,掌握翻译技巧。

学习重难点

翻译技巧的掌握与准确运用

学习流程

一、考什么

考纲: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分值:8-10分)

二、怎么考

直击高考(关注红字和加横线的句子)

(2016·江苏卷)(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2015·江苏卷)(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2014·江苏卷)(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2013·江苏卷)(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2012·江苏卷)(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2012·江苏卷)(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2011·江苏卷)(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亦守仓库。

(2010·江苏卷)(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俊,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2009·江苏卷)(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我来总结:

三、合作探究

(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翻译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翻译

(二)

3、(2013年江苏卷)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译文: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4、(2013年江苏卷)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译文: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三)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四)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翻译

(五)

8、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应该为“以(之)为”,翻译时应该把“之”补充出来。

9、(2012年江苏卷)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译文:(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物托付给他。

另外有些不调整就难以理顺的句子比如互文、合说,应该分译。

互文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合说例:1.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翻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六)

10、(2010年江苏卷)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非同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11、(2009年江苏卷)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呢?

(状语后置)

总结:文言文翻译口诀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五、学以致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相如闻,不肯与会。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6、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7、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8、沛公安在?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我来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赛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辕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浩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條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浩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浩中忌者言,言大父逆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觐歇预。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墨,特耕而不获耳,蔗襄尚不敢不勤。”文浩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姑“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戎,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料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书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闲,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已。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辙塞耳不敢听。

七、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内容,准确理解和把握翻译方法。

2、完成《凤凰学案》《陈公弼传》8句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