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短文两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2.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
1、体味文中的美丽景色,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旷达的心态对待生活。
学习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
一、导学预习
1、解释下列词语:
交辉四时俱晓歇
乱颓竞未复与
2、翻译重点句子: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同桌轮译课文,检查效果,将译的不通畅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4、理解文章结构思路,为背诵做准备。
二、激情导入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
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那会是一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答谢中书书》。
三、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又是养生家,他斋戒自摄,修炼诚笃,寿至81岁。他推崇道家养生思想,提倡调神、养性、保精、导引、按摩等方法。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四、写作背景
1、解题:
“答谢中书书”两个“书”字连一起,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前一个“书”与“谢中”连读指的是一个人。
2、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五、合作研讨
1、这篇文章是一副清丽的山水画,作者在文中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它的特点?
2、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
4、全文为了说明这个“美”字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
5、写了哪些景物?
6、这些景物是杂乱无章的吗?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六、质疑探究
1、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3、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的世界,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概呢?
4、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5、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6、找出本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七、知识拓展
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一)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八、课堂检测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朝代);古人常以官职为号,文中“康乐”就是(朝代)诗人的号。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昔日欲颓.
(2)能与其奇.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4)夕日欲颓.
(5)沉鳞
..竞跃
(6)欲界
..仙都
4、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九、布置作业
1、背诵这篇课文。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及语言,描绘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处景物。
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一、导学预习
1、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陵.( ) 与其奇.者( ) 荇.
( ) 寝.( ) 夕日欲颓.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 )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
户( ) (5)但少闲人..( ) (6)晓雾将歇.
( )
3、《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 期间。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 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4、翻译下列的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情境导入
静悄悄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像笼着一层轻纱,如梦如幻。面对如此美景,不由的让人想起描绘月光一些古代文人墨客。古有一人:他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抒情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游承天寺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
三、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四、合作研讨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