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信仰迷失与重建的思考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与重塑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与重塑【摘要】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着信仰迷失与重塑的挑战。
随着宗教信仰的消失和新信仰的兴起,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不断加剧。
科技发展对信仰的影响也日益显现,社会变革和文化认同危机更是给信仰带来了冲击。
当代中国社会急需对信仰进行重塑,加强信仰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稳定社会发展。
未来,中国社会信仰将更加多元化,同时也需要更加包容不同信仰观念,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信仰重塑的必要性和信仰多元化与包容性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这样,中国社会的信仰才能向更加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迷失、信仰重塑、宗教信仰、新信仰、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科技发展、社会变革、文化认同、信仰重构、信仰多元化、包容性、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与重塑在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迷失与重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宗教信仰逐渐淡化,人们开始面临信仰的真空和迷失。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也受到了挑战,使得信仰体系面临危机和重新构建的压力。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但同时也让人们对传统信仰产生怀疑和挑战。
社会变革的洪流冲击着人们的信仰根基,使得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信仰的意义和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化认同也受到了挑战,人们正在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和信仰重构的挑战。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的信仰正在经历着一次深刻的变革和重塑,这不仅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2. 正文2.1 宗教信仰的消失与新信仰的兴起宗教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出现了消失与新兴起的现象。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宗教信仰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的信仰形式。
诸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传统宗教在当代社会并没有像古代那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逐渐变得理性和现代化,许多宗教故事和传统信仰在现代社会已显得无法让人们产生共鸣。
关于当代社会道德信仰及其重建
关于当代社会道德信仰及其重建当代社会由于科技进步、文化多元化、社会变革,道德伦理观念的缺失和淡漠越发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道德信仰至关重要。
道德信仰是人类社会的基石,是各种社会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然而,当代人们的道德信仰已经出现了严重失衡。
在逐利、逐功、逐名的时代,人们普遍没有了纯粹的道德信仰。
许多人把钱和名利看得比道德更重要,甚至无所谓道德范畴的存在。
这使得人们在交往、决策、行为等方面失去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和指引,导致了社会里充满了欺骗、贪污、偷盗、虚伪、丧失公德心等行为,威胁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重建道德信仰成为一项亟待实践的伟大事业。
这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一方面,从教育入手,强调道德教育需贯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各个学习阶段,不断加强青年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加强制度和法律的建设,让道德规范成为强制性的法律要求和社会标准,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认同感和合法性感。
还有,各界加强倡导和传播正面价值观念,吸引更多的人倾向道德信仰,使之成为一种公认的价值或信仰。
同时,个人也应该自律,努力重视道德信仰。
个人不仅应该做到不辱母校、不辱人民、不辱国家这样的主流价值观念,更应该识得道德信仰的重要性,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领社会风尚,为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任务是紧迫的和重要的。
让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道德信仰在人们心中重新占据重要位置,成为令人敬重的一种保护伞,为我们的个人、组织和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支撑。
公共精神的失落根源与矫治
热点述评Highlights Review公共精神是指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关注整体发展和公共事务的价值趋向,是具有强烈的参政意识、协作态度、批判精神,掌握公民技能等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表现的总称。
培育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伴随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发展,个体化社会特征愈加明显,相应的公共精神的培育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人们对个体获得的关注度增加,助长了片面的工具理性主义的发展,导致公共精神的失落。
转型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及公共精神失落的表现公共精神是人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看待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人们对于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和社会事业等的关注与关心。
社会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从单向度向更为多元、开放的格局转变,转型期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挑战,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导致公共领域的裂变,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公民教育,需要全面构建公共精神,发挥公共精神对于人们思想塑造和行为引导的重要作用。
公共精神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我们通常从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三个维度阐述公共精神的培育问题。
其中,公共意识包括团结协作、民主与法治、社会公德等方面,公共关怀是指人们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等的关心程度,公共参与则是指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或在公共秩序中表现出的自觉行为。
就目前而言,我国公民公共精神失落的现状如下:其一,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不强。
公共参与意识是公共精神的核心,强烈的参与意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现实情况是,当前许多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等的关心程度不够,或是民主参与意识不强,这一点在基层民主活动中的表现更为突出。
其二,公民的公共参与知识不足。
公共参与是公共精神的具体体现,且是有效开展公共活动的重要保障,但公民参与需要一定的公民知识作为支撑,如法律法规和政治常识等。
长期以来,公众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较少,社会对于政府职能、体制运行等相关知识的普及不够。
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
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摘要】中国社会信仰面临着危机与重建的挑战。
传统信仰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衰落,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成为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难题。
中国当代社会信仰也在不断变革与重建之中,宗教信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
中国社会信仰呈现出多样性与包容性,并且未来发展的前景也值得期待。
为了重建中国社会信仰,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重建策略,重视社会信仰的重要性,并展望中国社会信仰的未来前景。
通过对中国社会信仰的深度思考与探讨,可以引导社会信仰向着更加蓬勃发展的方向持续前行。
【关键词】中国社会信仰、危机、重建、背景、现状、传统信仰、衰落、挑战、当代社会、变革、宗教信仰、影响、多样性、包容性、未来发展、重建策略、重要性、未来前景。
1. 引言1.1 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背景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宗教信仰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许多年轻人对传统信仰缺乏认同感,导致信仰传承的中断。
社会发展带来的道德沦丧、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使人们对信仰需求增加,但信仰提供者的匮乏使危机更加严峻。
中国的宗教政策对信仰组织和信徒施加了一定的限制,给信仰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阻碍。
当代中国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商业化文化也使人们的精神空虚感更加凸显,需要信仰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也催生了信仰的重建。
从古老的中国传统信仰到当代的宗教信仰,人们正在重新审视和重新思考自己的信仰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在逐渐增加,促进了中国社会信仰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危机与重建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国社会信仰发展的重要契机。
1.2 中国社会信仰的现状中国社会信仰的现状可以说是多元且复杂的。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传统信仰系统逐渐受到挑战和冲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崩溃和衰减。
许多人的信仰观念逐渐模糊,对宗教和传统信仰的信仰度也在下降。
一些人转而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传统信仰的依赖度减弱。
信仰缺失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
信仰缺失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信仰是指个人对于世界的看法和对于人生的追求,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动力之一。
信仰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和勇气,让人坚定不移地迈向自己的目标。
然而,在当今社会,信仰缺失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对于生活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急需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信仰缺失的存在问题十分严重,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信仰缺失导致人们缺乏目标和动力。
没有了信仰,人们往往迷失在现实的琐碎中,失去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可能会感到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动力去做任何事情。
这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堕入消极的情绪中,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另外,信仰缺失还容易导致人们对道德价值观的淡化。
信仰通常会与道德观念紧密相连,人们通过信仰来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宗教信仰譬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都有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
然而,当信仰缺失时,人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行为的对与错。
可能会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并且对社会秩序和公共道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缺乏信仰的人们往往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容易产生冷漠、自私和冷酷的态度。
同时,信仰缺失还导致人们缺乏社会责任感。
信仰能够激发人们的善良和同情心,让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公益活动。
然而,当信仰缺失时,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种情况下,社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解决信仰缺失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个人应该通过重塑信仰来找回自己的方向和动力。
信仰是个人内心的追求,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信仰。
这可以是宗教信仰,也可以是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通过信仰,个人可以树立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为之努力奋斗。
此外,个人还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践行社会责任。
只有在个人层面上建立起信仰,才能有力量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信仰的力量与迷失的灵魂
信仰的力量与迷失的灵魂信仰是人类心灵的一支支柱,它赋予我们力量,引导我们向前。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诱惑和迷失中,很多人的灵魂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
本文就探讨信仰的力量和迷失的灵魂,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和应对方法。
一、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人类灵魂中最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于宇宙、生命、人生等存在意义的知觉、感受和认识。
信仰不仅指宗教信仰,也可以是对道德价值、人生意义等方面的强烈坚持和追求。
首先,信仰赋予人力量。
当人们面临挫折、困境和痛苦时,信仰可以激发内心的勇气和毅力。
宗教信仰中,人们相信神明或佛菩萨的怜悯与庇佑,他们将信仰视为生命的指南,从而在最困难的时刻找到前进的勇气。
其次,信仰提供人们精神寄托。
每个人都经历着各种情感波动和精神疲惫,信仰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慰藉。
例如,信仰使人们相信善良和正义永远存在,即使环境恶劣,也能坚守道德底线,成为他人的榜样。
最后,信仰让人们追求价值与意义。
信仰使人们对生命、宇宙、人生的意义产生深入思考,并为之努力奋斗。
很多大师、先贤都是信仰者,他们的信念和追求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
二、迷失的灵魂尽管信仰有着巨大的力量,但我们同时也面临着迷失的灵魂。
现代社会的诱惑和压力使得很多人的信仰迷失,灵魂迷茫。
首先,消费主义文化导致信仰的浮躁和泛化。
在物质生活豪华和物质享受丰富的时代,人们更加追求短暂的快乐与眼前的满足,而忽视了精神追求。
这种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使得信仰变得泛化和虚无,无法给人带来真正的力量。
其次,现代社会的多样性与自由让信仰变得微弱。
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宗教并存的社会中,人们的信仰选择更加丰富多样。
而信仰的微弱意味着人们的灵魂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冲击,犹如迷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最后,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洪流也使人们的信仰更容易被干扰和颠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各种信息,其中包括对信仰的质疑和攻击。
这种信息的碰撞和多元化使得人们难以坚守自己的信仰,并引发灵魂的迷茫。
信仰的力量从迷失到找到自己
信仰的力量从迷失到找到自己信仰的力量:从迷失到找到自己一、引言信仰是人生中重要的支撑力量,它能引导我们在迷失的时候找到自己。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信仰是我们将事物看作是不可见的,但是可信的。
”本文将探讨信仰之于我们的意义,并分享一些从迷失到找到自己的故事。
二、信仰的意义信仰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力量,它不仅驱动我们前行,还给予我们力量去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它能帮助我们找到意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信仰是对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的坚定信念,是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动力。
三、信仰的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可能迷失自己。
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信仰可能被动摇甚至丧失。
无论是失去工作、遭遇失败还是经历人生的转折点,我们都可能感到迷茫和无助。
在这个时候,重新找回自己的信仰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信仰的寻找在迷失时,我们要学会寻找并遵循自己的信仰。
这需要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么。
而信仰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和改变。
在寻找信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阅读经典著作、追随教导者的故事、沉浸自然环境中或参与社区活动等。
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敢地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信仰。
五、信仰的力量一旦我们找到自己的信仰,它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力量。
信仰可以激发我们内心的勇气和毅力,使我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逆境。
它也能提升我们的道德标准,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信仰给予我们希望和庇护,使我们在困苦中持续前行。
六、我个人的故事作为一个曾经迷失过的人,我最终通过寻找信仰找到了自己。
在经历了一段人生中的低谷之后,我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通过阅读大量的哲学著作、参与志愿活动以及倾听他人的经历,我慢慢地找到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我的信仰如今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支柱,这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七、结语信仰的力量无可估量,它能从迷失中帮助我们找到自己。
相信自己拥有独特而有价值的存在,相信世界中存在着善良和正义,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
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
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信仰及其文化内涵信仰虽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但信仰本身却并不是精神冥想的产物。
信仰说到底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它具有着丰厚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信仰蕴含并展示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信仰是隶属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
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生是以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为基础的。
人的自我意识虽然以个体人的存在为载体,但它的本质是类的,是群体的。
这种类性和群体性表征着人的本体生成中其精神世界的社会性本质,意味着人的精神世界中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性。
马克思曾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4页。
)。
这说明,蕴含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类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人类自我社会文化生命的肯定和维系。
而且,在人的整个的生命历程中,这种肯定和维系成为一种最根本的精神渴求。
这种渴求超越着人类的个体存在形式,在人类的活动中逐渐积淀为一种富有生命底色意识的内在精神模式,它为人类的全部行为实践确定动机和目的,并制约着同类之中个体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也就是说,这种模式在人类的全部行为实践中已成为一种根基性的信念,我们看到这种信念作为一种超越每个个体的统摄性的精神共有,正是人的信仰。
是人的信仰承载着人的本质中的最重要的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性,而个人与社会关系也据此成为信仰最根本的内蕴。
富有人类精神生命本色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造就着人类的最根本的信仰,反过来,人类的各种形式的信仰,又从最根本上表征和表示着人的本质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运行与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又是一个不断地运作发展、不断地走向科学形态的历史过程。
这就意味着由此而获得本体根据的信仰也是生生不息、不断地升华发展的。
因此,对信仰蕴含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还必须具有历史的辩证的眼光。
破解信任危机 重塑公众信心
破解信任危机重塑公众信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
而人民群众的信仰的基础来自于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来自于对整个社会的基本信任。
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整个国家和社会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回顾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影响社会公众信任的事件,从“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郭美美炫富到“尚德诈捐门”,从“三鹿奶粉事件”到长春“问题疫苗事件”,其中所隐藏的欺骗欺诈行为无一不让人瞠目结舌,一步步挑战着人民群众的信任底线。
如何一招招破解当前的社会信任危机窘境,怎样才能一步步重塑公众信心,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体,应在其中起到牵头带动、带头表率的作用。
一、加强思想引领,增强破解信任危机的急迫感和责任感。
公信力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情绪稳定器、压舱石,“苏丹红”“地沟油”等事件侵害的是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权利,侵蚀的是社会的信任“额度”,更是在侵蚀我们党的执政根基。
所有的信任危机最后都会指向我们党的为民服务宗旨和执政能力水平,信任危机不得到有效缓解乃至解除,人民群众就不会“听党话、跟党走”,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就难以落到实处。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此要有清醒认识,组织部门要就当前群众身边的信任危机开展走访调研,摸清现实情况,对广大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校正思想上的偏差和误区,补足认识上的短板和“空白”,切实增强政府部门破解信任危机的急迫感、责任感。
二、强化责任担当,增强破解信任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红十字会虽然对“郭美美事件”作出了澄清,但为时已晚;政府试图通过封锁突发舆情来息事宁人,但却适得其反,引发群众更大的不信任。
这些都说明政府部门在破解信任危机方面缺乏有效手段,存在着本领不足的危险。
各级宣传部门是主要责任机关,要强化宣传部门舆情引导能力和水平,在负面舆情出现时尽早摸准事实,发出权威声音,引导正确方向。
相关政府部门是第一责任机关,要强化政府部门正确发声的能力和水平,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涉及本部门的信任危机,要及时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努力把信任危机降到最低,把公众信任度提到最高。
信仰缺失方面整改措施
信仰缺失方面整改措施信仰是指人们对于宇宙、生命和价值的根本观念,是指导人们行为与思想的信仰体系。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仰缺失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信仰缺失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不良后果,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整改信仰缺失的现状。
首先,教育是解决信仰缺失问题的关键。
传统的宗教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信仰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对于宗教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于其他信仰体系的了解和尊重,促进多元宗教共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通过家庭的宗教活动,让孩子接触到信仰的温暖和力量。
其次,宣传是解决信仰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于宗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宗教的核心价值和意义。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途径,开展宗教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广大民众的宗教素养。
同时,也可以举办宗教文化展览、讲座等活动,让社会各界的人们更加了解和尊重宗教。
第三,政府管理是解决信仰缺失问题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
宗教机构应该合法合规地进行宗教宣传、教育和活动,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宗教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宗教事务的正常秩序。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宗教界的扶持力度,鼓励宗教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挥宗教的正能量。
第四,社会组织参与是解决信仰缺失问题的重要途径。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宗教活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
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为信仰缺失者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重建信仰,重新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安宁。
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开展宗教交流活动,促进不同信仰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
最后,个人的努力也是解决信仰缺失问题的重要方面。
个人应该自觉地学习宗教知识,加强自身的宗教信仰,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信仰,在多元宗教的社会中保持宽容和理解。
个人还应该通过参与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体验宗教的力量和价值,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信仰观念。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与重塑
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与重塑作者:李倩倩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7年第2期李倩倩(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信仰是人的心灵寄托,但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信仰经历过外部冲击和内部衰败后使得现实民众的信仰出现迷失,面临着信仰“真空”化、吸引力和约束力弱化、呈现多元化和功利化等问题。
本文将从当代国人的信仰现状着手,具体阐述社会信仰迷失的表现,通过探寻当前中国社会信仰迷失的根本原因是外来文化本土化问题引起的信仰的断层,希望能够从“根文化”中找寻归宿来激励全体国民共筑精神信仰。
关键词:中国社会;信仰迷失;重塑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103-2作者简介:李倩倩(女,1996—)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类14 级本科生,2016 年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出国留学人员。
0 引言信仰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的终极追求,也是实际世界的精神寄托,其为一种终极性价值观念体系[1]。
一般来说,信仰主要包括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种基本形式。
在人的发展中,若产生信仰迷失,就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否定。
探讨转型时期的信仰迷失、原因及重塑问题,对于个体精神的需要、社会秩序的稳定、精神文明的和谐以及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当前社会的信仰迷失在《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中鲁迅说过:“值得珍视的惟有民魂,只有它涌动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可当下的中国,在社会体制和利益结构深度调整下,在外来和本土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国人的灵魂深处对原有的信仰体系进行质疑,但新的信仰体系还尚未确立。
如果人没有精神信仰,就会缺乏心灵慰藉、缺乏充实信仰、缺乏精神动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若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则会没有希望,不能真正地富裕强大起来。
当整个社会群体陷入一个信仰迷茫或缺失的状态时,对整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
论社会转型视角下公共意识的缺失与重构
论社会转型视角下公共意识的缺失与重构
公共意识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认识到的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公共责任意识和公共利
益意识等。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公共意识也发生了变化,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缺失的
问题。
因此,重构公共意识成为当下社会转型中的重要问题。
首先,社会转型使公共意识的认知混乱,缺失了共同价值观。
在过去,人们对于公共
意识的认知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导致
了不同文化、不同群体之间价值观的冲突和分化,使得人们对于公共意识迷惘不清。
其次,缺乏公共责任意识也是当前公共意识缺失的问题之一。
在当今社会,个体主义
意识渐渐占据了人们的心理,导致每个人更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认
识却相对淡漠。
这使得公共事务和社会治理难度加大,更需要人们有强烈的公共责任和使
命感。
最后,缺乏公共利益意识也是导致公共意识缺失的问题之一。
很多人更多的是关注自
己的利益,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很容易忽略整个集体、社会的利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损
害了公共利益,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共意识。
针对公共意识的缺失,需要建立新的公共意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重
构公共意识的途径包括:加强文化的认同感,强调多元文化间的共存,保持对公共利益的
认识,提高公共责任意识,塑造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创造精神的公共意识等。
总的来说,公共意识的缺失是当代社会转型面临的一个挑战,只有通过建立新的公共
意识,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进程,实现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处理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迷失信仰结论作文800字
迷失信仰结论作文800字迷失信仰:人类精神世界的困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信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们内心的寄托,是精神世界的支撑。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信仰似乎正在逐渐迷失。
本文将探讨人类迷失信仰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找回信仰。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类迷失信仰的原因。
科技的飞速发展是导致人们信仰迷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和碎片化。
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难以辨别真伪,导致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怀疑。
社会的变革和竞争的加剧也使得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对未来感到迷茫和不安,从而失去了对信仰的坚定信念。
人类迷失信仰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当人们失去信仰时,往往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无法找到精神寄托。
这可能导致人们陷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对社会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信仰的缺失还可能导致道德观念的混乱,人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那么,人类应该如何找回信仰呢?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思考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关注内心的声音。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参加宗教活动等方式,重新接触和了解传统的信仰体系。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建立与信仰的联系,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也是找回信仰的重要途径。
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可以互相启发和支持,共同探索信仰的真谛。
人类迷失信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找回信仰。
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接触和了解传统的信仰体系,以及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我们可以重新建立与信仰的联系,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支柱,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勇气,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信仰,不断探索和追求,让信仰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重建社会的信仰
重建社会的信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信仰愈发单薄,对于信仰的追求也逐渐淡漠,这也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上。
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道德风气日渐扭曲,人们的心理更加受到摧残和煎熬,使人们感到心灵上的空虚和迷茫。
因此,重建社会的信仰,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重建社会的信仰,首先要从信仰的内涵和意义入手。
信仰是人们对于自己在世界中的存在和价值的认知和把握,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建社会的信仰,就是要重新认识和回归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体系,让人们在信仰中寻求安慰,找到人生道路,并从信仰中获得力量,使人们越过困难,克服挑战,成为坚强、希望、向上的人。
其次,重建社会的信仰,也要强调人性的尊严和价值。
人性的尊严和价值是社会的基石,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当今社会,有太多的人被迫放弃了他们的尊严和价值,他们甚至渴望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和帮助。
因此,重建社会的信仰,不仅要依靠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支持,还要发展具有现代价值的信仰体系,以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
此外,传承文化,弘扬正气也是很重要的。
只有传承文化,才能更好的弘扬传统价值观,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信仰的核心理念。
深度文化的底蕴是社会价值观的内在支撑,助力于建立道德秩序。
同时,弘扬正气,也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的生活态度,建立自己的信仰。
最后,教育也是建立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果我们想要重建社会的信仰,就必须重视教育的力量。
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信仰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传递经典来帮助青少年和广大人民建立起正确的信仰观念,通过学习来发展更好的品格,都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
同时,在高校、社会等不同场合,也应该开展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活动,以便帮助更多的人建立自己的信仰观念。
综上所述,重建社会的信仰是建立一个美好、稳定的社会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通过回归传统文化,发展现代价值观,传承文化,弘扬正气和重视教育的方式,帮助人们构建自己的信仰观,进而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实现人类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民众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的迷失与重塑
中国民众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的迷失与重塑中国民众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的迷失与重塑政治信仰是信仰在政治生活领域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政治治理模式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民众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的迷失与重塑,欢迎大家阅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与冲击,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也开始淡化甚至迷失,我国正在经历一个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舆论引导、榜样示范等多途径重塑社会民众正确政治信仰的新时期。
关键词:转型时期政治信仰迷失政治信仰重塑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受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的影响,我国部分社会民众政治信仰迷失现象严重,对中国梦的实现是极其不利的,重塑我国社会民众的政治信仰是亟待解决的一件事。
一、我国社会民众政治信仰迷失的表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后的中国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但市场经济具有功利性质,注重个人利益,容易诱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物质利益和物质生活的相对突出也使得人们对政治的观念和信仰相对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使人产生了消极情绪,这也是人们信仰变化的一个理由。
其次从政治方面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由人治社会、权威政治向法治社会、民主政治转变。
意识形态的制约程度也比改革之前有所放松,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度统一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人们则更加注重吸收自己所看重的思想文化,信仰向一主多元转变。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开始淡化。
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变革的要求,部分党员干部不能经受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谋私、、贪赃枉法等现象出现蔓延,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和形象,使部分民众对执政党有了不信任的想法,对实现共产主义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质疑。
中国亟需建立公共信仰
近年来,我经常读到这样的文字:当代中国问题如山如海,主要原因是在于中国人缺乏信仰,或者是有了信仰而无法积极地认同,所以,有了信仰等同于无用。
至于某某宗教信仰体系似为文明最高境界,也针对这些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总是以为一旦整个社会有了其信仰之后,这些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从宗教信仰面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诚信问题,其思维逻辑与建构方式,实际上是以一个宗教信仰的特殊性来面对整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实在是具有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偏向。
这种期待与建构,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其他价值体系或信仰方式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近日,《人民日报》则发表了评论员文章《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把信仰与国家、人民、力量等重要概念相提并论,实际上即是把人民的信仰视为核心价值观得以实践的主要方式与根本基础,特别是立足于国家、社会与个人三大层面的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努力践行,作为当代中国信仰复兴与建设的根本路径。
《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中国亟需建立公共信仰文/李向平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量”为题,明确指出了“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这就在改革开放以来,非常明确、相当重要地,把个人的人生信仰与整个国家、社会的价值观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把个人的信仰置于从社会到国家的价值观体系之中,而且被深度赋予了从中华文明传统到世界文明价值的普遍内涵。
换言之,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因为具有了从国家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个人的信仰及其关怀,方才具有了一个切实的认同方式。
为此,当代中国信仰的复兴及其重建的问题,实际上即是与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构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样才不会使个人的信仰落空,才会使各种宗教信仰结构紧紧围绕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主动而深入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在宗教信仰与文化建设层面的实践与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信仰迷失与构建的思考李家筠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人生的“主心骨”,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问题,它能“最内在地激起和最深远地震撼着一个民族生存的强力”(海德格尔)。
今年5月14日,全国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会议尖锐指出,对于造假之风,除补齐制度“短板”外,还必须注重信仰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
信仰危机,道德缺失,价值观扭曲,已纠缠着国人,也煎熬着我国社会各个阶层。
深入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民理念和文化认同,构建全社会共同信仰,是摆在党的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信仰危机的主要表现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无论是个体信仰、社会信仰,还是世俗信仰、政治信仰,都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化倾向的乱象。
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精神空虚,信仰迷失。
心理学上把人性中的情绪、记忆、联想、直觉、思维、学识等等人类的心灵活动,统称之为精神。
当前,公众个体生命的精神空虚主要表现为人生目标模糊,社会感知麻木,缺乏社会担当精神,跟着感觉走,甚至没有信仰、“集体无意识”。
我们前不久深入农村、基层企事业单位的调查显示,“没有信仰”和“说不清”信仰什么的比例超过7成,甚至还包括一些党员干部。
价值扭曲,私欲泛滥。
正历转型期的国人,在市场“结果导向”的牵引下,对金钱、地位的追求欲望迅速攀升,这本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随着私欲膨胀,诚信崩塌,泥沙俱下,使信仰得以建立和巩固的支柱——“敬畏”之心被冲刷得踪影难觅,无所畏惧、不择手段的严重超越道德底线的事件频现媒体,低俗娱乐节目充斥荧屏,“实用主义”之风吹向各个领域,甚至党政部门,道德越底,司法不公见怪不惊,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于是形成了价值观念严重扭曲,是非莫辨的信仰乱象。
“现在的中国社会,又处在了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有人如是说。
前不久,北大钱理群教授一句我们“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上了微博后,被迅速转发3.5万次(5月3日《中国青年报》),真还值得深思!鼓吹“神秘”,热衷迷信。
我们对待价值观和信仰,历来是有破有立,边破边立,但破易立难一直困扰着我们。
当传统信仰随一些历史事件淡出人们潜意识,我们党所倡导的新的信仰,如爱国爱党、核心价值观等等,却因市场经济洗礼、宣传工作乏力、外来文化浸扰等诸多原因,没有真正广泛入家入户、入心入脑时,为寻求精神寄托或者解脱,人们往往求助诸如求签问卦、看相算命、神医高人、星宿风水等伪信仰。
据有关资料,2011年,全国算过命的人就高达3.62亿之众!甚至一些党员干部也“不问苍生问鬼神”,在“神灵”的指点下,他们腐化堕落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落马的从福奎、黄胜便是例证。
信仰认同趋于功利化、世俗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尴尬。
全国解放后,我们信仰的是共产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尽管有个人崇拜之嫌,但在那个极其艰难困苦的年代,我们靠着这个信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后来,国门洞开,本已文化多元的中国,涌来了更多的舶来品,共产主义这个全中国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渐渐被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权欲物念等等价值观击退,我们坚守的理想信念似乎只能从榜样身上找到,但榜样似乎都还缺少大众的广泛认同。
2009年,教育部“大学生信仰问题”课题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信仰负面数据比以往类似题目的调查数据结果有较明显增长,出现了功利化、世俗化和无信仰的趋向。
可见,社会逐利、文化多元化的状况也对人们的信仰产生了直接影响,对社会的主导信仰产生了强烈冲击。
二、出现信仰危机的根源分析理想目标与现实状况不合。
理想是信仰的体现和具体化。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特别是现实与期望形成巨大反差,人们往往会跌入悲观失望的深渊,原有的理想信念也随之崩溃,这是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加之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分配不公、就业难和反腐形势严峻等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形成了社会期待与现实的巨大心理落差,致使人们对国家前途信心不足,对共产主义信仰迷茫。
西方势力对我国的演变分化。
私有制生产关系和市场机制加快了向全球扩张的速度,拜物教教化人们像崇拜神一样地崇拜商品、货币和资本,金钱成了支配人们思想和行为最普遍、最强大的力量。
同时,它们渲染、鼓吹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平等,主张文化价值的普世性,输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在这些背景下,社会出现价值观混乱、意识形态淡漠和缺乏政治热情等现象在所难免。
有些人甚至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对西方自由主义却极其崇尚。
倡导的主流信仰未能成为整个民族心底里的一种理性的文化自觉。
上世纪初叶,在内忧外患,国难当头的背景下,我们毅然否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三纲五伦五常”和“四维八德”,把“爱国主义”、“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作为主流信仰,凭着这个信仰,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们的主流信仰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也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变革而变迁,先后经历了从理性化、单一化到盲从化、“宗教化”、狂热化,再到主体化、理性化。
但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民众对政府的政治认同从原来政治挂帅的意识形态灌输,开始向经济发展转变。
在改革之前,由于受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使中国社会中传统的价值观形成了一个历史断层,而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各种新的价值观如昙花般绽放,此落彼起,然而谁也填补不了社会价值观的巨大空白,反而把政治运动中通过意识形态所灌输而建立的政治信仰冲击得体无完肤,导致近年来民俗信仰出现了多元化、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信仰的迷失或信仰危机。
如今,我们民族的共同文化认同在哪里?共同的信仰是什么?立足中国特色,立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已经做出了回答。
但要唤起民众理性的文化自觉与回归,恐还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倡导和解读之下。
信仰教育没有较好地分清层面。
信仰是开放的,它涵括神圣和世俗两大层面(卓新平)。
如果把政治信仰也作为一个层次,信仰就有三个层面。
长期以来,我们几乎是填鸭式地向所有国人灌输共产主义信仰,只强调崇高,而忽略大众,结果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分清层次。
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信仰,属于政治信仰,是神圣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不移,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望而生畏。
因为政治信仰无法完全取代世俗的精神信仰。
当前,若普通群众能对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和谐、公正、仁爱和共享”的主流核心价值观耳熟能详,并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那么这一价值体系才能上升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主流信仰。
值得注意的是,主导新时期的这一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取代政治信仰,而是把世俗的精神信仰和政治信仰有机地统一和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不仅要坚守这一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还要更加坚定政治信仰。
党内自身不纯洁因子玷污了党的形象。
在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同生死、共患难,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用真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人格力量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天下。
人民真正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共产党员和自己心连心。
现如今,党内纯洁性有所降低,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了,对老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
共产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者,本应为人民谋福利,但一些党员干部却置党纪国法不顾,大搞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叫人们怎么去相信这些“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相应地,一些领导干部的作风也变味了,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暗潮涌动,“潜规则”大行其道,社会风气遭到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被扭曲。
共产党员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了落差,人民群众不信任党的干部。
人民群众不信任党的干部,又怎能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和教育与当前最迫切最突出的现实问题脱节。
在作为塑造信仰的重要因素——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与中国本土文化脱节;马克思主义教育普遍流于形式,从理论到理论,单调呆板,缺乏吸引力;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解决当前最复杂最紧迫问题的研究和教育不够,致使人们认为社会主义无法解决如腐败、公平、贫富分化等问题。
三、构建信仰的路径选择“信仰不仅关系着个体的精神气质和生命质量,更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价值取向。
”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导向、符合我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特色的信仰体系,是摆脱信仰困境、解决信仰危机的唯一出路。
建立道德和规则意识。
道德和规则意识不仅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保障,而且是建立信仰的基础。
建立规则意识关键是要让人们变被动“服从命令”为内心“尊重契约”。
良好的规则和规则意识,是一种在尊重公众意志的基础上,公众为维护共同秩序,平等自由的参与而订立的契约,而不是强者的逻辑,弱者的服从。
在契约下,公众守不守规则,不是与哪个管制者周旋,而是内心中不仅把自己当做主体,而且把另一个可能受自己行为影响的人也当做主体。
所以,亚当·斯密说,社会中一个人心里的安全感来源于别人对道德和规则的敬畏。
当我们的许多规则是在公众缺位,依赖“强者的管制逻辑”建立起来,而不是依赖内在的权利平等、程序正义、公正执行,不是依赖公众自治、公共契约的理念建立起来,规则如何会得到自觉运行?如何不会产生权力寻租、司法寻租和霸王条款等本身破坏规则、且为了利益而与制度博奕的现象?当遵守规则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的时候,我们就会真正领悟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含义,也会猛然醒悟:建立规则意识胜于遵守规则!再者,寻求社会道德与规则的“最大公约数”,严惩超越社会道德与规则行为,也是建立道德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手段。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舆论一律”和“唯我独革”的年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乃至审美偏好。
如何让这种“多元”实现共生共荣、自由竞争、和平消长,寻求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最佳途径。
这需要把握现实社会利益博弈的规则化、透明化、公平化,促进现行社会管理制度的修复和完善,乃至必要的重建,以及修复、提振国民情绪和社会心态,涵养社会改良的信念和耐心等三个节点。
基于此节点,我们认为,在公共领域,当今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恪守道德、“敬畏”规则。
作为社会管理者,一方面要竭力倡导这一“公约数”,另一方面,自身也要自觉接受监督和制衡,尊重规则和程序,对超越这个“最大公约数”的人、事和行为,要严厉打击,决不能停留在“谴责”层面。
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
信仰对象只有具有本身内在的魅力,才能够促使人们自主地将其作为终极的价值;并且,不管自己面临着何种境遇,都会对其不离不弃,产生一种持久的坚定性。
因此,必须首先建构信仰本身的理论魅力。
信仰的理论魅力来自两个方面:真理和价值。
信仰揭示的应该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真理,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
信仰的“价值”魅力主要表现在信仰本身的核心理论必须关注人们的内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