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人物形象具体分析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崔莺莺人物形象《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元稹的《莺莺传》为原本,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脱胎而来的元代汉族戏曲剧本,是我国古典喜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主要叙述了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两人的恋情却遭到相国夫人的百般阻扰,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西厢约会、私定终生并且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获得圆满结局的故事。
《西厢记》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实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更是在与其对于女主角崔莺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借用金圣叹曾经给予崔莺莺的性格特征做出的评价有云:“无双,天下之至尊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有情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灵慧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矜尚女子也。
”在此,便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首先,一开始我们便可以得知崔莺莺乃是已故相国大人的千金小姐,芳龄十九,端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兼具温文贤淑。
不可不谓之是大家闺秀,人比花娇。
君不见张生在普救禅寺大雄宝殿初见莺莺,便“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张生萤窗苦读二十年,原本满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安邦定国的大志,原意奔赴长安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只为飞黄腾达的锦绣仕途,只怕是在见到崔莹莹的花容月貌之后全抛在脑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唯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而之后的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要用武力强行围困普救寺抢走崔莺莺,来作自己的压寨夫人。
以及莺莺烧香时原应两耳清净不问七情六欲的和尚也心神不定,由此可轻易得见崔莺莺的气质非凡,清丽脱俗。
再也,论才情,崔莺莺那是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无论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黹女红,秋千蹴球,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更是有才女之誉。
借着崔莺莺月夜焚香拜月,张生隔墙观望,继而吟诗曰:“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而崔莺莺随即和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人物分析
《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人物分析崔莺莺是唐代传奇小说中人物画廊里具有独特命运和性格的人物。
她既不同于出身低贱而最后跨进了名门望族中的李娃;也不同于被弃后饮恨而终,仍然燃烧着复仇火焰的霍小玉。
她是一个出身上流社会的少女,在通过内心的重重矛盾,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桎梏以后,却被一个用情不专、负心薄幸的人所抛弃。
这个爱情故事就是如此简单,而且又是中外古今许多爱情小说中反复出现过的情节。
然而一经小说家元稹给以独辟蹊径的艺术处理,或者说他找到了描写莺莺命运和性格特异的角度和色调,却成为一曲凄恻的哀怨的恋诗。
《莺莺传》的独创性在于,它不是孤立地、静态地去描写莺莺的爱情生活,而是在感情的流程中,揭示她的内心美。
这当中至少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从爱情的特定性出发,表现得有特色;二是把爱情描写作为揭示人物美好灵魂的组成部分来对待。
莺莺出身名门望族。
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自幼就把风神灵秀的莺莺塑造得很美。
因此,莺莺给予我们的深刻印象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
加之封建礼教的熏陶,赋予她举止端庄、沉默寡言的大家风范。
所以在她初见张生时,采取的态度是矜持、防卫、不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秘密。
然而在她灵魂深处,却燃烧着青春的烈火,有向往,也有追求,经常以诗言情,属文吟咏,寄托自己潜藏着的思绪。
初见张生虽“双脸销红”,羞于应对,却由于“怨慕者久之”,在面对眼前这位“性温茂,美风容”的年轻书生时,自然产生美好的印象。
张生的《春词》二首,又使她看出了张生才情富赡,“才”与“貌”一经结合,“怨慕”久之的莺莺开始萌发了对张生的感情。
这时的莺莺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喜悦,感到灵魂进入了一个新奇的自由的境界,终于鼓起了回诗约会的勇气。
然而她毕竟是未经世面的纯真少女,一旦张生真的出现在她的眼前,她又感到十分惊惧。
难堪的局面应该怎样收拾呢?倾诉衷情,私订终身,她一时不敢;不关痛痒地虚以应对,又难以表述“怨慕”之情。
这时她采取了完全违反自己初衷的行动,“斥责”张生“非礼之动”。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崔莺莺人物形象《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元稹的《莺莺传》为原本,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脱胎而来的元代汉族戏曲剧本,是我国古典喜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主要叙述了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两人的恋情却遭到相国夫人的百般阻扰,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西厢约会、私定终生并且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获得圆满结局的故事。
《西厢记》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实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更是在与其对于女主角崔莺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借用金圣叹曾经给予崔莺莺的性格特征做出的评价有云:“无双,天下之至尊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有情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灵慧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矜尚女子也。
”在此,便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首先,一开始我们便可以得知崔莺莺乃是已故相国大人的千金小姐,芳龄十九,端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兼具温文贤淑。
不可不谓之是大家闺秀,人比花娇。
君不见张生在普救禅寺大雄宝殿初见莺莺,便“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张生萤窗苦读二十年,原本满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安邦定国的大志,原意奔赴长安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只为飞黄腾达的锦绣仕途,只怕是在见到崔莹莹的花容月貌之后全抛在脑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唯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而之后的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要用武力强行围困普救寺抢走崔莺莺,来作自己的压寨夫人。
以及莺莺烧香时原应两耳清净不问七情六欲的和尚也心神不定,由此可轻易得见崔莺莺的气质非凡,清丽脱俗。
再也,论才情,崔莺莺那是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无论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黹女红,秋千蹴球,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更是有才女之誉。
借着崔莺莺月夜焚香拜月,张生隔墙观望,继而吟诗曰:“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而崔莺莺随即和曰:“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
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关于《西厢记》中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敢于在当时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之下歌“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西厢记》确有着惊世骇俗的巨大力量。
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旧中国宋朝时代的腐败一百零八好汉们一次一次地被抓,每次都逃了出来,一次一次的被暗忖,杀手们却一次一次的失败,说明了好汉们的实力又如此的强。
最后,卢俊义的一个梦结束了这个故事……作者王实甫呕心沥血精心塑造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莺莺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性格非常丰富复杂。
王实甫笔下的莺莺,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她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既深谋又远虑,提醒丈夫高中后勿恋异乡花草、停妻再娶。
《西厢记》中的莺莺无疑是一个完美动人且又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西厢记》粗看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作者却能写得复杂曲折,跌宕有致。
情节的曲折复杂又用貌似重复的手段给予表现。
尤其是对崔莺莺的感情描写最为细致。
从全剧看,围绕张崔之恋,全剧在组织富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之主线的同时,前四本的十六出还每出都分解成小的戏剧冲突,其中关键的几出情节曲折,甚至一波三折,在情节描写上极有魅力。
莺莺的感情几波几折,送简--赖简——再送简——酬简,看似重复实则变化莫测。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元代是一个较开放的朝代。
《崔莺莺(一)》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崔莺莺(一)》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崔莺莺(一)》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崔莺莺是元稹《莺莺传》中的女主人公。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这样残酷黑暗封闭的环境泯灭了崔莺莺对青春、对爱情、对美满幸福生活追求的火焰。
(三)封建礼教的教化,压制了崔莺莺的人性为了加强对崔莺莺施行封建礼教的灌输,崔夫人专门聘请了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一位思想迂腐意识守旧性情固执的老夫子担任崔莺莺的私塾老师。
这位道貌岸然的老学究,每天从清晨天亮到黄昏日落,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向崔莺莺讲述“四书五经”,讲解封建伦理道德,传授妇女应遵循的“三从四德”,宣扬妇女应接受“七出”责罚的封建礼教,企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
《西厢记》之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浅析崔莺莺人物形象《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元稹的《莺莺传》为原本,从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中脱胎而来的元代汉族戏曲剧本,是我国古典喜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主要叙述了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两人的恋情却遭到相国夫人的百般阻扰,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西厢约会、私定终生并且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获得圆满结局的故事。
《西厢记》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其实描绘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更是在与其对于女主角崔莺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
借用金圣叹曾经给予崔莺莺的性格特征做出的评价有云:“无双,天下之至尊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有情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灵慧女子也;双文,天下之至矜尚女子也。
”在此,便由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首先,一开始我们便可以得知崔莺莺乃是已故相国大人的千金小姐,芳龄十九,端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兼具温文贤淑。
不可不谓之是大家闺秀,人比花娇。
君不见张生在普救禅寺大雄宝殿初见莺莺,便“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张生萤窗苦读二十年,原本满心“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安邦定国的大志,原意奔赴长安一心只为考取功名只为飞黄腾达的锦绣仕途,只怕是在见到崔莹莹的花容月貌之后全抛在脑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唯叹“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而之后的孙飞虎倾慕崔莺莺的美貌,要用武力强行围困普救寺抢走崔莺莺,来作自己的压寨夫人。
以及莺莺烧香时原应两耳清净不问七情六欲的和尚也心神不定,由此可轻易得见崔莺莺的气质非凡,清丽脱俗。
再也,论才情,崔莺莺那是才思敏捷,多才多艺,无论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针黹女红,秋千蹴球,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更是有才女之誉。
聊斋志异之崔莺莺解析
聊斋志异之崔莺莺解析崔莺莺是《聊斋志异》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下面将对她的形象与故事展开解析。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机智的女子,她的聪明才智和独立自主的性格使得她成为了读者心中的女神。
在《聊斋志异》中,崔莺莺的故事非常多,但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聊斋正义》中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崔莺莺是一个普通女子,但她却继承了祖父的禅学修为,成为了一名了不起的道士。
她清楚地认识到许多人所做的事情是违背道义的,而她作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时刻保持着对正义的追求。
故事中,崔莺莺遇到了一个苦命的女子,她是被自己的丈夫虐待的。
决心为她讨回公道的崔莺莺,展现出了她丰富的智慧与过人的能力。
她巧妙地运用了禅学的原理,从而化解了种种困难,最终使得那个凶恶的丈夫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中,崔莺莺的形象可谓是令人钦佩的。
她是一个勇敢正义的人,她不忍看到他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她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不畏艰难险阻。
她渴望正义,追求善良,这些特质都使得她的形象变得十分深刻。
与此同时,崔莺莺的故事也传达出了作者的思想理念。
在《聊斋志异》中,作者曾多次探讨了正义与邪恶、善与恶的辩证关系。
而崔莺莺的故事,则是作者试图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他对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的抵制。
总的来说,崔莺莺是《聊斋志异》中一位引人注目的形象,她的聪明才智、独立自主的性格以及对正义的追求让人印象深刻。
她的故事也使得读者对作者的思想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通过解析崔莺莺的形象和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聊斋志异》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畅销小说,更是一部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巨作。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
深度解析《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著作《西厢记》是一部让人读来口角生香的古典文学作品。
除去情节的引人、文字的优美外,集中笔墨刻画的女主人公崔莺莺形象也是非常特别,可以堪称为就是男人心中崇高形象的典型和巅峰。
出来的女主角崔莺莺,她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性格非常丰富复杂,同时也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她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她既深谋又远虑,提醒丈夫高中后勿恋异乡花草、停妻再娶。
无疑是一个完美动人且又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
崔莺莺作为元杂剧中中最为经典的角色,也是西厢记中重要角色,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则是人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的期冀,因此崔莺莺这一形象有为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崔莺莺出身名门,外表俊美。
在王实甫《西厢记》中第一本第一折中,曾这样写:“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边。
未语前先腼腆,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转,行一步可人怜,谢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似垂柳晚风前”。
细致地描绘出崔莺莺的面容如花般明艳,身似柳般娇弱,声音婉转动听的深居内院娇贵的的大小姐形象。
同时在第一本戏中,王实甫就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极力的渲染崔莺莺之美,从侧面烘托出了崔莺莺的貌美。
当在张山佛殿中偶遇当正在花前伫立的崔莺莺时,顿时惊呼起来;“呀!正撞着五百年前的风流业冤”,“眼花缭乱口难言。
魂灵儿飞在半天”,“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连“铁石人”也会动心,可见崔莺莺容貌之美。
之后在普救寺中的和尚,本是清心寡欲,六根清净之人,但和尚们也同样被莺莺的美貌所吸引。
剧中写道,当崔氏一家为老相国做法事时,本该庄严肃穆的场面,却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磐敲”。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1 崔莺莺的形象概述
崔莺莺是中国古典小说《莺莺传》和《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
她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女子,不仅有才情,更是一个有品德和思想
的女性形象。
2 《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是一个聪明机敏、富有才情的女子。
她
在男子身边作为侍女,却展现了才华和智慧,成功地为自己和主人解
决了许多问题。
在曹衣身边,崔莺莺还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和独立主张,拒绝了曹衣的追求,最终也没有被时代偏见和男权主义征服。
3 《西厢记》中的崔莺莺
与《莺莺传》中的崔莺莺不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更为浪漫,她
是一个用诗词歌赋抒发内心情感的女子。
她不仅能够为自己善辩,还
能用诗词与张生爱情相通,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典的爱情故事之一。
4 崔莺莺的形象特点
崔莺莺与其他女性形象相比,有着独特的气质和特点。
她是一个
集才华、聪明和独立于一身的女性形象,传达着自信和坚强的力量。
崔莺莺具有迷人的个性和魅力,不仅被男性角色所吸引,更是现代女
性追求的典范。
5 崔莺莺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崔莺莺这一形象充分展现了妇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她性格独特、才情出众、独立自主、坚韧不拔,这些特点可启发现代
女性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展现自信和勇气。
同时,崔莺莺还表现出了不屈服于男权社会的品格,给女性争得了应有的尊
重和权利。
6 结论
崔莺莺这一形象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她勇敢、自信、才华横溢,是现代女性追求自我意识的榜样,更是中国文
化中的珍贵遗产。
西厢记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崔莺莺是小说《莺莺传》以及《西厢记》中的主要角色,那么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如何?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希望对你有帮助!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崔莺莺是小说《莺莺传》以及《西厢记》中的主要角色,根据相关的描写可以看出崔莺莺是一个有着反抗精神、向往爱情的知识女性,但同时她又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人。
由于崔莺莺身处于相国之家,可以说她从小就受着极为优渥的教育,因而,她也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激情的性格。
总而言之,崔莺莺的人物形象还是非常良好的。
说起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很多人都会根据崔莺莺对于爱情的态度来进行判断。
在小说中,崔莺莺面对着张生的疯狂追求,显示出一种相爱不敢爱的姿态,随后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张生,就开始命令红娘前去关心张生,并且给张生一定的启发和暗示。
虽然崔莺莺并没有直接前去张生的房间中,但也可以看出崔莺莺是一个有条不紊的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依旧能够掌握分寸,把握好理智。
而崔莺莺其实也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着崔老夫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她依旧不曾气馁过,默默地等到着张生的爱情。
总而言之,《莺莺传》和《西厢记》中描绘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崔莺莺人物形象,在《西厢记》中,崔莺莺一直都是一个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而在《莺莺传》中,崔莺莺面对张生的薄情寡义也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尽力地让自己变得有骨气。
崔莺莺在被张生抛弃后,面对张生的求见,她并没有放下身段去和他见面,而是直接告诉张生他们已经不复当年。
崔莺莺性格特点崔莺莺是小说《莺莺传》以及《西厢记》中的女主角,小说中的崔莺莺有着非常明显的性格特点,崔莺莺性格特点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温柔、勇敢和叛逆。
小说中,崔莺莺用温柔和美丽深深吸引了进京赶考的张生,张生面对着温柔的崔莺莺也是爱慕不已。
除此之外,崔莺莺则用自己的勇敢默默承受着相思之苦以及崔老夫人的严词,同时崔莺莺也是封建时代中接触的叛逆者,她明明知道和张生不会有结果,但是还不愿意就此放弃这份爱情。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教学目标1.理解莺莺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的性格2.理解莺莺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的性格3.理解莺莺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4.理解莺莺性格的成因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崔莺莺,大家知道吧,西厢记里的女主角。
她那可是个活泼可爱的姑娘,真让人心生喜爱。
她的聪明才智绝对是一绝,别看她是个大家闺秀,脑袋瓜子却灵活得很。
光说她跟张生的那段情,简直让人感动得要流泪。
她心思细腻,懂得如何通过巧妙的对话来打动对方,真的是个爱情高手呢。
那段“月明点滴,花下相逢”的情景,哎呀,简直浪漫得让人想起自己年轻时的爱情故事。
再说她的性格,莺莺这小姑娘可不是那种柔弱无力的女儿,她可是有主见的。
面对家庭的压力,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真是个女中豪杰。
那些家长里短,别人眼里的束缚,在她眼里不过是小事。
她追求爱情的勇气,让人忍不住想为她鼓掌,真是“勇敢追梦”的最佳代言人。
她爱张生,也明白自己该如何把握机会,心里那份坚定,谁能不佩服呢?说到她跟张生的互动,真是充满了火花!两人一见如故,张生那种书生气息和莺莺的活泼碰撞在一起,像火花四溅的烟花,瞬间点燃了彼此的心。
莺莺的调皮可爱,加上张生的温文尔雅,哎呀,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机智幽默,能把张生逗得笑得前仰后合。
你看,他们之间的那种默契,简直让人觉得爱情就该是这样,轻松又有趣,像一场无忧无虑的游戏。
莺莺的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挣扎与坚持。
她不甘心被束缚,想要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她的勇敢和智慧,真是为那个年代的女性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她们不愿被定义的心声。
她知道,在爱情面前,不能妥协,不能放弃,心中那份坚定,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她不断向前。
再说她的情感,真的是一波三折。
莺莺爱得真挚又坚定,但生活总是给她开玩笑。
她的爱情经历了很多波折,家里的阻挠,张生的犹豫,种种困难都没能让她退缩。
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爱是值得追求的。
那种执着,哎,真让人动容。
她总是能从困难中找到力量,向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努力。
即使前路荆棘密布,她也从未想过放弃。
崔莺莺的故事,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爱情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崔莺莺形象分析
崔莺莺这一文学形象历经了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几百年的发展,早已深入人心,人们或是为她的命途多舛而不胜唏嘘,或是为她的作假矫情而哑然失笑,再或是为她终获真爱而欢欣鼓舞,感同身受。
多少年来,莺莺形象自然而然真爱而欢欣鼓舞,感同身受。
多少年来,莺莺形象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那些未能获得真爱的少女们羡慕、向往的对象,甚至成为了自由婚姻的形象代言者。
在作品中,王实甫对崔莺莺精心描写,将其刻画成一个外貌及灵魂都十分完美的女人。
第一,崔莺莺的形体及外貌都是极美的。
王实甫在这一面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精细描写,不惜溢美之词。
她一出场便是“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这样的她不禁使张生发出了“你倒是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观”张生第二次见到莺莺是在《联吟》一折中。
这时,在月光的笼罩下,莺莺又展现出另一种风韵:“看他容分一捻,体露半襟, 香袖以无言,垂罗裙而不语。
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庙朱扉; 如玉殿嫦娥,微现蟾宫素影”在《闹斋》这一这种,作者用他人的反应衬托莺莺的美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
”当然这种不遗余力的描写不仅使莺莺的美跃然于纸上,还使读者不禁怀疑,张生是否仅仅是看上了莺莺的美貌?但是,我认为在古时,由于封建礼教的压制,人们不得不遵从“男女之大防”不能深入的交往,才子与佳人的的爱情往往始于惊鸿的一瞥,有了一见钟情这个前提,男女才可能真心交往,互生爱慕。
而且,俩人在以后通过联吟,寺警,逼试,赖婚等一系列事件坚定了他们的爱情。
因此,我认为张生不仅仅爱上的是莺莺的美貌。
第二,莺莺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莺莺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初识王实甫笔下的崔莺莺,不由觉得她异常的矫情,做作而扭捏,全不像时下的女子,敢爱敢恨。
可是细究一下,却又全在情理之中。
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的父母一定是按照封建礼教规范女儿的行为。
《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 本科学年论文
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西厢记》崔莺莺形象分析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汉语言文学1201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6年 5月 2 日《西厢记》崔莺莺人物形象分析内容摘要《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在中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
共5本21折5楔子,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所著。
《西厢记》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当时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西厢记》中剧作家王实甫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崔莺莺在“情与礼”矛盾挣扎中人性觉醒的美好形象。
崔莺莺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娇俏小姐,却在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刻产生了对爱情的诉求。
当崔莺莺遇到风流俊雅的张君瑞,四目交投,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
但是由于崔夫人的赖婚,崔莺莺大胆要求红娘为自己穿针引线,送去诗简,约来张君瑞,口里却说叫张君瑞“下次休是这般”。
张君瑞应约而来时,她又翻脸借故不认账赖简,把张君瑞教训了一顿。
她责怪红娘,怒斥张君瑞,则充分体现了崔莺莺的矫情与做作。
但当崔莺莺意识到爱情的甜蜜以及闭锁深闺的忧闷以后,她勇于冲出了封建的藩篱,热情的奔向了属于自己的爱情,争取自己的婚姻自由。
崔莺莺的光辉形象,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称赞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关键词】崔莺莺情与礼矛盾人性目录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崔莺莺的“情与礼” (2)(一)崔莺莺的“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崔莺莺的出身 (2)2、崔莺莺的教育 (2)(二)崔莺莺的“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情窦初开的少女 (3)2、陷入爱情的莺莺 (3)二、崔莺莺对于爱情的态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崔莺莺的爱情至上原则 (4)(二)崔莺莺对于爱情的恐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莺莺“人性”的觉醒 (5)结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教学目标1.理解莺莺既爽直又含蓄,既秉礼又多情,既孝顺又刚直,而且颇具反抗心;既稚拙娴静,又聪慧灵变而多才多艺的性格2.理解莺莺善于考察情人,在情势变化时敢于和善于主动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和行动,追求爱情和维护幸福,打破情场中女方被动不利的格局,居高临下,靠自己的德美智勇而获取最终胜利的性格3.理解莺莺鄙视高官厚禄、名利富贵,将爱情看作高于一切4.理解莺莺性格的成因一、受封建礼教压抑的崔莺莺崔莺莺是封建社会里反封建礼教的勇士。
我们从人性的角度,探究崔莺莺由一位封建礼教熏陶的相国小姐,冲破重重阻力,和白衣书生张生结合的艰难过程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寻求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
闭锁深闺的她,深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封建礼教泯灭了崔莺莺的人性,试图将崔莺莺培养成为封建礼教的典范。
崔莺莺她虽然长得如花似玉,容貌秀丽,感情丰富,但却长期闭锁在深闺后院,与世隔绝,接受封建礼教的教育,成为一位闭锁深闺蒙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者。
(一)黑暗的封建社会,压抑着崔莺莺的人性崔莺莺出身于封建社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之家。
她父亲是当朝权重位高的丞相。
他当然也是封建礼教的守护神。
她母亲是封建门阀制度的奉行者,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她主观上十分疼爱自己女儿,希望女儿生活幸福,婚姻美满,但是她从封建礼教出发,按照封建礼教来规范女儿言行,调教女儿习性,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的封建礼教的典范,实际上她是在不断地在损害着女儿的真正幸福,压制着女儿的人性。
出生在这样一个封建势力强大,封建礼教浓郁的家庭,崔莺莺的人性早已被践踏。
(二)闭锁深闺后院,阻隔了崔莺莺人性萌芽崔府深宅后院,高墙壁垒,与世隔绝。
崔夫人常年四季将崔莺莺闭锁在深闺后院,从不让她踏出崔府大门半步。
养在深闺的崔莺莺,好象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避免了接受社会上所谓的“异端学说”,防止她做出离经叛道的行为,为她设定了一个真空世界。
分析崔莺莺的形象
分析崔莺莺的形象崔莺莺是《西厢记》里是重要人物形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分析崔莺莺的形象的文章,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在我国古代文学形象中,崔莺莺作为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的代表,在文人笔下不断变化着。
长久以来,崔莺莺的外表、性格、言行举止,随着作家的个人喜好、一个时代的大众审美趋向而有所损益。
一、唐代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源起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其中的莺莺才貌双全,哀怨隐忍,对张生一往情深地付出却终遭遗弃,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文中对莺莺外貌的描写比较简略,只是概括地说其天生丽质,无需装饰——“常服晬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
颜色艳异,光辉动人。
”张生救了莺莺一家后,其母郑氏“厚张之德甚”,让莺莺“出拜尔兄”,莺莺“久之,辞疾”,直至郑氏发怒才“久之,乃至”,表现出莺莺既有封建社会女子的矜持,又有少女的腼腆羞涩。
受传统礼教的束缚,莺莺在恋爱过程中,内心的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如张生赠之以《春词》,莺莺回诗,与张生订下幽会之期,见面之后却“端服严容”,数落张生,告诫他“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
在张生已绝望的情况下,莺莺却又自荐枕席,一夕之后又十几日“杳不复知”,张生于是又写诗传情,“自是复容之”。
这过程显示了莺莺内心充满了犹豫与挣扎,既强烈地渴望爱情,又害怕承担为爱情放下尊严的后果。
张生将去长安,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
后张生“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崔已阴知将诀矣”,为张生鼓琴送行,却终于“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
莺莺已经预料到被始乱终弃的命运,虽然难以割舍却自觉无力抗争,在张生未表示出离弃之意时就主动放弃了。
虽然她比张生先提出分手,实际上她的感情要比张生持久得多,她对爱情和幸福有不可遏制的眷恋、向往,所以张生的一点点没有保证的温存,都被莺莺看做可以重燃希望的鼓励,如张生走后的第二年,又寄信给莺莺,莺莺积极地回信赠物,“玉取其坚洁不渝,环取其始终不绝”,倾诉己之相思的同时也希望张生的感情坚定。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 《崔莺莺待⽉西厢记》(简称《西厢记》,⼜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约写于元贞、⼤德年间(1295~1307年)。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浅析《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形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崔莺莺是唐元稹传奇《莺莺传》、《莺莺六⼳》、《红娘⼦院本》、⾦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主⾓,不同年代、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意图是不同的,因⽽,崔莺莺在不同的作品中刻画出来的⼈物形象也会有所不同。
⼀、唐元稹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 在唐元稹传奇《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是爱情悲剧的主⾓,她并⾮豪门⼤族,⾝份并⾮相国千⾦,也不是有权有势世家豪族之⼥,对爱情的表达坦诚、率直,⽆矫情做作。
她具有美丽、善良、纯洁、勇敢、忠贞的⼀⾯,并且有着积极丰富美好的内⼼世界,当张⽣向她表⽩的时候,她的那颗追求爱情的⼼灵被深深的打动了!但同时,崔莺莺也是⼀位受封建礼教侵害,常常不⾃觉地表现出保守与过分的矜持等等性格特点。
⽐如作品中:她的家⼈为张⽣设宴时,她先是“久之,辞疾”,在长辈发怒后,才“久之,乃⾄”。
故事的最后,崔莺莺感到⾃⼰“不能以礼定情,致有⾃献之羞,不复明侍⼱栉”,⽽张⽣也遗弃了莺莺,造成了最后的悲剧。
总之,《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个性是真诚的,对爱情的表达是直率坦诚的。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的莺莺 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崔莺莺的形象,较之《会真记》,显得更为鲜明丰满。
⼀⽅⾯,她长于深闺,却向往外⾯的`世界;少⼥怀春,萌发对爱情、⾃由的追求。
另⼀⽅⾯,母亲“治家严肃”,从⼩就被禁锢的莺莺,也知书识礼,深深懂得应遵守礼教的规范。
张⽣的出现,及其⽉下吟诗、请兵退贼等举动,激发了莺莺对眼前的年青书⽣的情思;然⽽,她虽渐渐爱上张⽣,但内⼼却翻起了巨澜,产⽣强烈的冲突。
因为,这既要冲破⽼夫⼈的管束,更要冲破礼教对她的束缚。
试评论崔莺莺形象的独特价值。
试评论崔莺莺形象的独特价值。
崔莺莺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女性角色,她的形象具有独特的价值。
以下是对崔莺莺形象的独特价值的评价:1.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崔莺莺形象展现了一个勇敢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女性典型。
她不甘受制于传统礼教和家族安排,勇敢地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奋斗,不惧社会压力和舆论眼光。
她以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勇气,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和个性发展的价值。
2.爱情的坚贞和牺牲:崔莺莺对自己的情感坚守和牺牲精神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她对贾宝玉表达了深切的爱情,但出于对贾府道德和家族利益的考虑,最终选择了自愿献身于不幸的命运,保护了贾宝玉以及他的家族的名誉。
崔莺莺的牺牲体现了道德和情感之间的冲突,也凸显了她对爱情和家族责任的忠诚。
3.反映女性命运的悲剧:崔莺莺的形象反映了古代女性命运的悲剧。
她是一个被迫害和被囚禁的女性,处于家族和社会压力下的困境之中。
她的遭遇折射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女性命运的无奈,使人们对封建礼教对女性造成的束缚和伤害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关注。
4.对社会和伦理观念的挑战:崔莺莺的形象向人们展示了对传统社会和伦理观念的挑战。
她对封建礼教和家族道德的质疑以及她个人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决心,使人们反思现存的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并引发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思考。
总的来说,崔莺莺的形象通过她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坚守爱情与牺牲精神、展现女性命运的悲剧以及对传统社会和伦理观念的挑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她是一个对抗旧有观念,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女性典型,以及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找寻。
这使得她在文学作品和女性形象塑造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红楼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独特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莺莺人物形象具体分析1.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要分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必须要从崔莺莺所处的历史环境说起。
王实甫给故事设定的年代是唐贞元年间,但的实际上是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崔莺莺丞相之女的身份,也说明其生长环境的典型性。
封建纲常和封建礼教宣扬的是妇女要遵从夫权、政权、神权的意识统治,守好“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行为约束。
正如剧中借红娘之口对所说的“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得辄入中堂”莺莺的生活环境跃然纸上,严格苛刻的家规,严酷冰冷的礼教信条下,崔莺莺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那就是受父母之命,遵媒妁之言嫁给门当户对的尚书之子---郑恒。
封建礼教的封锁和教化压抑了莺莺的性格,但却没有泯灭她对青春、对爱情、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火焰,最终成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2.外在形象描绘《西厢记》中崔莺莺的外在形象之美的描绘是通过张生的一系列反应来间接引入的,先给观众丰富地想象空间,然后步步推进,逐层雕琢,这正是王实甫独具匠心之处。
《惊艳》一折中,张生在普救寺第一次见到莺莺,立即“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这种夸张的惊艳之感,让观众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绝世美貌、风姿绰约的东方美女的形象出现。
而莺莺这个久居深闺的大家闺秀遇到了儒雅风流的书生张生后的反应也是耐人寻味的:两人四目相对,崔莺莺在察觉陌生男子的偷窥之后,并没有立即回避,而是回头觑视,这一细节的渲染,无疑为后来莺莺公然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埋下了伏笔。
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中,这一细微的动作也是不被允许的。
对崔莺莺外在形象的进一步渲染是见到张生的莺莺心绪不宁,由红娘陪着在佛殿前细语漫步,被张生远远看见。
只见莺莺白皙的面庞上宫中流行的新月般的弯眉“斜侵入鬓云边”,更叫张生心生爱慕。
【胜葫芦】则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
(旦云)红娘,你觑: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
(末云)我死也!未语人前先腼腆,樱桃初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张生正看得入神,突然听见莺莺的话语“寂寂僧房人不到,满阶苔衬落花红。
”那婉转的音调、盈盈的体态让莺莺的形象更加楚楚动人。
随口吟出的词章,更显示出莺莺良好的文化修养,带给张生精神上的享受和震撼。
“我死也”,就是张生自然而然的强刺激情绪反应了。
《联吟》一折中,张生第二次见到莺莺是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
在这种昏暗柔美的光影效果下,虽然无法清晰的看到莺莺的面容,但袅袅婷婷的身影,更具一种体态之美。
再一次让张生神魂颠倒:“看他容分一捻,体露半襟,香袖以无言,垂罗裙而不语。
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庙朱扉;如玉殿嫦娥,微现蟾宫素影。
真是好女子也呵。
”《闹斋》一折中,莺莺终于展现了全貌:【得胜令】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妖娆,满面而扑堆着俏;苗条,一团儿真是娇。
樱桃小口,高挺的鼻梁,白皙粉嫩的皮肤,不盈一握的腰肢,莺莺美丽的形象终于清晰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乔牌儿】大师年纪老,法座上也凝眺;举名的班首真呆劳,觑着法聪头做金磬敲莺莺的美貌引得和尚们也乱了方寸,忘了修为,争着观看,竟然把同伴的头当成了金磬来敲。
看到这里,观众们都能够理解张生为情所困的原因了,世间哪一个男子能不为这样的容貌动心?莺莺就像一幅画、一首歌给人以美的享受,追求美正是人的天性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本就是无可指责的。
它不应该因身份、地位、金钱、权力的悬殊而有差别。
但崔莺莺的美绝不仅仅限于外貌,她的才情,她的个性,也都是深深吸引张生的因素。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用完整的叙事和恢宏的架构,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
3.内在性格塑造莺莺的才情自不必说,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温柔、多情、矜持、聪慧、勇敢、叛逆等诸多性格特点共同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美丽勇敢的女性形象。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忧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一个“怨”字把莺莺对礼教束缚下的对命运的无奈和即将消逝的青春岁月的种种不甘心表露无遗。
这种隐含的“怨”,其实正是莺莺性格发展的基础,为她后来的勇敢叛逆行为埋下了伏笔。
莺莺原本与以崔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维持表面的平静,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人物、特定的事件推动下,平静被打破了。
张生的出现,触动了莺莺的心弦。
对于张生试探表白“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莺莺大胆回应“空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两人互生情愫。
在“隔墙酬韵”和“佛寺闹斋’之后,莺莺多情的一面完全展现了:“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
想着他昨夜诗,依前韵,酬和得清新。
”【寄生草】想着文章士,旖旎人: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
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莺莺和张生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但长期的教化又使莺莺在真情和传统专制的控制下摇摆不定,表现的出矜持的一面。
《西厢记》中把莺莺的心动神移,却又刻意隐藏,对红娘将信将疑,却又无比依赖的种种情景刻画的细致入微。
她求红娘代自己去看生病的张生,一口一个“好姐姐”,待红娘捎回张生的信笺,却又假装生气,训斥红娘“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嘴里“着他下次休是这般”,却让红娘捎回一首明为写景,实为约会的回信:“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待张生参透玄机翻墙而来时,莺莺又板起脸来斥责了张生一番。
几番思想斗争之后,莺莺最终还是选择了爱情,与张生勇敢的结合在一起。
莺莺的叛逆之路是经历了崔夫人的三次悔婚行为而渐渐坚定起来的。
第一次悔婚是张生借杜确之手退兵之后,两人原以为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实现,不料崔夫人假借宴席,要两人兄妹相称,实际上是想阻断了两人的结合之路。
莺莺震怒,指责崔夫人“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袄庙火,碧澄澄清波,扑剌剌将比目鱼分破。
急攘攘因何乞搭地把双眉锁纳合。
”莺莺在怨恨中辗转反侧,开始思索自己该何去何从:“云敛晴空,冰轮做涌,风扫残虹,香皆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夫人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他做了影儿里的情郎,我做了画儿里的爱宠。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已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在两人诗信往来,逐渐了解和深化感情之后,莺莺下定决心,彻底反叛,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终于和张生走在了一起。
不得不说,正是以崔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成为了莺莺走向反叛之路的助推剂。
崔夫人的第二次悔婚是得知张生与莺莺已私定终身,木已成舟后假意答应了婚事,却要求张生进京赶考,求取功名。
放言“得官啊,来见我,驳落啊,休来见我。
”这实际上是崔夫人为阻断两人婚姻设置的又一个障碍。
她认为如果张生得中,未必还会想着莺莺,如果没中,自然没有脸面回来。
崔夫人显然低估了张生的实力,更没有料到张生和莺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莺莺也早已不是以前那个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女儿,她的这种行为,只会引起莺莺更强烈的反感,却不会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退却半步。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前茶饭怕是不待要吃,恨塞满惆怅胃。
蜗角虚名,蝇头小利。
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对爱情至上的莺莺来说,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蝇头小利。
送别时她嘱咐张生,“这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便是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虽然自己决心已下,唯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对张生的依依不舍化作细细叮咛“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这时,一个厌弃名利、追求幸福、执着爱情、感情细腻的痴情女子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崔夫人的第三次悔婚是听信了侄儿郑恒的话,认为张生已另娶,要把莺莺嫁给郑恒。
莺莺一开始不知道内情,信以为真,有些听天由命的感觉,待到知道真实情况后,再一次勇敢的站到了斗争的行列,和张生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张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至此,一个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婚姻的叛逆者的形象完整地矗立在我们眼前。
莺莺多情叛逆的性格特点在争取个人幸福的斗争中表露无疑,但斗争的过程中,莺莺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崔莺莺性格中聪慧的一面也令人赞叹。
一开始,莺莺就明确了自己要达到与张生终成眷属的目标,但又要争取让母亲能真正接纳张生,承认自己的婚姻,最大程度上保持家庭的和睦和婚姻的稳定。
因此,看似软弱的斗争方式,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过于激烈的方式,往往只会带来悲剧性的后果,这正是莺莺的聪慧之处。
莺莺原本的生活虽然隐藏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易逝青春的感怀,但没有争取新生活的动力,张生的出现无疑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让莺莺心里荡起涟漪,也使貌似平衡稳定的母女关系暴露出种种矛盾,这种矛盾既是莺莺和利用崔夫人之间的母女矛盾,更是向往自由爱情的青年男女与封建制度的矛盾。
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争取新生活,莺莺一切机会作出努力。
首先,在孙飞虎围困普救寺的事件中,莺莺虽然也惶恐不安,但同时也意识到了其中的机会:一个解除与郑恒的婚约,获得自由之身的机会。
周围的人个个束手无策的时候,莺莺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与牺牲自己,与贼人为妻。
崔夫人怎会答应,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答应莺莺的另一种方案:与退贼的英雄结为秦晋之好。
莺莺用冷静的头脑和过人的胆识一步步向设定的目标迈进。
借崔夫人和众人之手,名正言顺地解除原来的婚约,同时也给张生创造了机会。
虽然有些冒险,却是莺莺在当时的环境中不可多得的机会。
这正是体现莺莺聪慧的闪光点之一。
不少看过《西厢记》的人都对红娘这一角色印象深刻。
认为红娘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与莺莺相比,丫环红娘更为真实、勇敢、聪明、率真。
其实囿于社会地位、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的不同,莺莺的情感反应和言谈举止以及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可能和红娘完全一样的。
莺莺所接触的人中最为亲密的只有红娘,在莺莺不可能直接接触家人以外的人时,红娘就是莺莺达成自己愿望的有效工具。
红娘的态度如何,会不会是崔夫人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监视器,是莺莺的顾虑所在。
因此,莺莺小心谨慎的利用自己的聪慧,看似反复任性的种种举动,让人误解的种种行为,实则是她聪慧的另一面。
她派遣红娘去张生那里探望,一口一个“好姐姐”“好姐姐”,等到红娘捎来张生的书信,却佯装发怒“小贱人,这东西那里将来的?我是相国的小姐,谁敢将这简帖来戏弄我?我几曾看惯这东西?告过老夫人,打下你这小贱人的下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