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册课时训练题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乙酸课时训练题(有参考答案)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乙酸课时训练题(有参考答案)3.3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乙酸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练基础落实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和乙醇有一种能消耗完2.下列物质不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是( )A.金属钠 B.CuO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C.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4.下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5.在实验室制得1 mL乙酸乙酯后,沿器壁加入0.5 mL紫色石蕊试液,这时紫色石蕊溶液将存在于饱和Na2CO3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
对于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分为两层,石蕊溶液仍呈紫色,有机层呈无色B.石蕊溶液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蓝、紫、红色C.石蕊溶液分为两层,上层呈紫色,下层呈蓝色D.石蕊溶液分为三层,由上而下呈红、紫、蓝色6.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和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①金属钠②溴水③碳酸钠溶液④紫色石蕊溶液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具有一个醇羟基的有机物A 7 g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生成10.2 g乙酸某酯,经分析还有1 g A剩余,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练方法技巧――物质的分离方法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9.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乙醇和乙酸 B.乙醇和水C.醋酸和水 D.苯和水题号123456789答案练综合拓展10.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
厦门一中高一下化学课时训练
厦门一中高一下化学课时训练班级座号姓名第三章重要的有机物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三课时)一、选择题1.将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一个氮原子,得到一种类似苯环结构的稳定有机物,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78 B.79 C.80 D.812.能说明苯分子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长度均相等③邻二氯苯只有一种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⑤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3.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A.溴和CCl4B.苯和溴苯C.硝基苯和水D.汽油和苯4.苯的结构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苯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5.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是()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6.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A.苯B.硝基苯C.溴苯D.四氯化碳7.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的四氯化碳褪色8.下列物质通过完全燃烧,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A.甲烷B.乙烯C.苯D.丁烯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不溶于水且比水轻B.苯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作香料C.用冷水冷却苯,可凝结成无色晶体D.苯属于一种烃10.浓溴水中加入苯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的原因是()A.加成反应B.溶解作用C.取代反应D.氧化反应11.下列反应中能够说明乙烯、苯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A.加成反应B.取代反应C.聚合反应D.氧化反应12.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苯B.氯化铁C.乙烷D.乙烯13.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所需要氧气最多的是()A.C6H6B.C2H6C.C2H4D.C4H614.学生使用的涂改液是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涂改液中含有苯及其同系物,下列有关涂改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苯的同系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苯及其同系物是涂改液的溶剂C.涂改液危害人体健康,应该慎用D.苯及其同系物对人体无害,可以使用15.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各50 mL。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题(含答案)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化学反应的速率课时训练题(含答案) 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实践基础的实施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速度的物理量b.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速率就快c、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物质的质量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有mol?l-1?s-1或mol?l-1?min-12.以下措施必须提高化学反应速率()a.增大反应物的量b.增大压强c、提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3.甲、乙两容器内都在进行a→b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mola,乙中每分钟减少 2mol,则两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a.甲快b.乙快c.相等d.无法确定4.将以下四种X溶液加入10ml 2mol?在L-1盐酸烧杯中,加水稀释至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20ml3mol?L-1 x溶液b.20ml2mol?l-1的x溶液c、 10ml4mol?溶液L-1d.10ml2mol?l-1的x溶液5.100ml6mol?当L-1的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时,有必要在一定温度下减缓反应率,但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固体硫酸钠B.稀盐酸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钾溶液6.为了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学生a和B分别设计如图a和图B 所示乙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图a所示的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生成的速度来比较反应速率b.若图甲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的c.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了检查图B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关闭a处的活塞,并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实践方法与技巧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技巧7.向4.0l容器中充入0.70molso2和0.40molo2,4s末测得剩余so20.30mol,则v(o2)是()a.0.10mol?l-1?s-1b、 0.025摩尔?l-1?s-1c.0.50mol?l-1?s-1d、 0.0125mol?l-1?s-18.将5.6g铁粉投入盛有100ml2mol?l-1稀硫酸的烧杯中,2min时铁粉刚好溶解完全部的如果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反应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a.v(fe)=0.5mol?l-1?min-1b、 v(h2so4)=1mol?l-1?最小-1c.v(h2)=1mol?l-1?min-1d、 v(feso4)=0.5mol?l-1?最小-1题号12345678答复练综合拓展9.复合胆红素在一定波长的光照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课时检测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课时检测练习题及答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c、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d.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分析:失电子反应为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在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一种物质。
答案:b2.以下陈述中正确的一个是()a.氧化剂中的每一种元素在反应中都得到电子b、还原剂可以是同一反应中的反应物或产物c.失电子多的还原剂,还原性不一定强d、阳离子只是氧化性的,阴离子只是还原性的解析:氧化剂中至少有一种元素得到电子,并不一定是每一种元素都得到电子,故a项错误;还原剂一定是反应物,在同一反应中,还原剂不可能做生成物,故b项错误;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故c项正确;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如fe2+具有还原性,阴离子不一定只有还原性,如mno-4具有氧化性,故d项错误。
回答:C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转化是( )a、浓硫酸→ so2b。
Fe2+→ 三氧化二铁+c.h2s→so2d.hco-3→co2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转化,即过程被还原,元素的价态被还原。
a项,元素s由+6组成→ + 4.在B项中,元素Fe由+2组成→ + 3.C项,元素s由-2组成→ + 4.D项,元素价无变化。
答案:a4.在2febr2+3cl2==2fecl3+2br2的反应中,氧化元素为()a.feb.brc、 Fe和brd。
氯解析:被氧化的元素是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元素,即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在上述反应中fe元素从+2价升高到+3价,br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是铁和溴两种元素,c项符合题目要求。
回答:C5.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可能出现在溶液中:Z2+2A2+==2A3+2Z-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c、氧化顺序为xo-4>Z2>B2>A3+d.x2+是xo-4的还原产物分析:根据相关规律,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烷烃课时训练题(带参考答案)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烷烃课时训练题(带参考答案)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2课时烷烃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实践基础的实施1.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烷烃同系物的熔点和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室温下的状态从气态转移到气态变到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则为固态b、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烷烃同系物的密度逐渐增加c.烷烃跟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它们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烷烃同系物会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根据下列数据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物质甲烷乙烷丁烷戊烷沸点-162℃-89℃-1℃+36℃a、大约-40摄氏度。
低于-162摄氏度c.低于-89℃d.高于+36℃3.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烃分子中,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其余的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这一系列化该配合物的一般分子式为CnH2n+2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c、在烷烃分子中,三个相邻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d.、ch4、ch3ch2ch3互为同系物4.丁烷(化学式C4H10)是家用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
它也被用作打火机的燃料,如下所示: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室温下,C4H10是一种气体b.c4h10与ch4互为同系物c、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d.c4h10进行一氯取代后生成两种沸点不同的产物5.已知丙烷的二氯化物有四种结构,其六氯异构体为()a.2种b.3种c.4种d.5种6.以下同等质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b.c2h6c.c2h2d.c5h127.一氯醇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不同沸点的烷烃。
他们是()a.(ch3)2ch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3练方法技巧――类比法8.有一种硅化合物的组成最简单,叫做硅烷。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课时检测练习题(带答案)
【高一】高一化学下册课时检测练习题(带答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推论一个反应与否为水解还原成反应的标准就是( )a.是否有氧元素参加反应b.与否为转让反应c.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d.与否为化合反应或水解反应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答案:c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粉身碎骨浑不怕,英洛华无罪在人间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解析:a、b、d均就是可燃物的冷却,就是水解还原成反应;c中:caco3=====高温cao+co2↑,不为水解还原成反应。
答案:c3.以下类型的反应,一定出现电子迁移的就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转让反应d.为丛藓科扭口藓水解反应解析: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电子转移。
答案:c4.以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下列各化学反应,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mg+2hcl===mgcl2+h2↑b.h2+cl2=====点燃2hclc.cuo+h2=====△cu+h2od.cacl2+na2co3===caco3↓+2nacl解析:只要就是反应前后存有元素化合价滑行的化学反应,都属水解还原成反应。
答案:d5.有关水解还原成反应实质的观点中恰当的就是( )a.是否有电子转移b.与否存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与否存有原子的重新组合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偏移),而外部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与是否有氧元素参加无关。
答案:a6.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水解b.一定被还原成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化合价降低为0解析:元素以单质形态(游离态)存有时,化合价为0,元素以化合物形态(化合态)存有时,化合价存有正价或负价之分后。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练习5.3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附参考答案)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时训练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名片”中航天、军事天文等领域的发展受到世界瞩目,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无机金属材料C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 2.含硅元素的物质有很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可用作木材防火剂的原料B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 2C .青花瓷胎体的原料为高岭土[Al 2Si 2O 5(OH)4],若以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Al 2O 3·2SiO 2·2H 2OD .光导纤维主要成份为Si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常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备粗硅B .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C .3NH 与HCl 气体反应生成4NH Cl 不属于氮的固定D .2SO 有毒,不能做食品添加剂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B .常用氢氟酸(HF)来刻蚀玻璃C .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烧碱、石灰石、石英D .实验室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各项操作中,会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A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B .向饱和的Na 2CO 3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直至过量C .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直至过量D.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直至过量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支持镁的燃烧B.CO2的水溶液不能导电C.干冰与SiO2都不能与酸反应D.呼吸面具中CO2与Na2O2反应利用了CO2的氧化性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4OH-=Mg(OH)2↓+2CO A.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2H2O23B.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I-=2Fe2++I2+3H2O-+H2OC.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OH-=SiO23-刚好沉淀完全:D.向NH4HSO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24-=BaSO4↓+H2OBa2++OH-+H++SO24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下列由实验或已有知识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SO2可用于杀菌、消毒,但不可用来加工食品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说明二氧化硅不是酸性氧化物D.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10.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国产飞机C919用到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减少燃煤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危害D .铵盐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在储存铵态氮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玻璃和水泥的原料中均有石灰石B .陶瓷由黏土高温烧制而成,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 .耐高温的石英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D .在雷雨天,空气中N 2和O 2可反应生成NO12.关于以下科技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3.(1)写出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__。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练习7.1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训练(附参考答案)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课时训练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防疫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聚丙烯B.聚碳酸酯C.二氧化氯D.丁腈橡胶2.下列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A.Na2CO3:纯碱B.FeSO4:绿矾C.:丙三醇D.:3−甲基己烷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况下,11.2L戊烷分子数为0.5 N A B.0.5molC3H8分子中C—H共价键个数为2N AC.11.2L一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 D.30g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为7N A4.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A.CH4和C2H4B.烷烃和环烷烃C.C2H4和C4H8D.C5H12和C2H6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烷与氯气光照取代产物中一氯甲烷是气态B.甲烷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D.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主要燃料是丙烷6.下列关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B.无机物可能含有碳元素C.无机物的熔点一般较高D.常温下有机物都是液体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少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B.过量铝粉加入NaOH溶液中,生成Al(OH)3C.等物质的量的Cl2和CH4在强光照射下,恰好生成CH3Cl和HClD.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生成Fe(OH)3胶体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C.所有的烷烃均互为同系物D.分子式符合C n H2n+2(n≥1)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9.有(a),(b),(c)的分式均为C5H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1 个B.a、b、c分子中5个碳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的有2 个C.a、b、c分子中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有2 个D.a、b、c分子中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三种10.“有机”一词译自“Organic”,词源解释为“属于、关于或者源自生物的”。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高一化学练习第8章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时训练(附参考答案)
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课时训练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药品不属于人工合成的药物的是A.阿司匹林B.青霉素C.抗酸药D.麻黄碱2.2019年6月,屠呦呦团队宣布,新一代抗疟药物解决了疟原虫耐药性问题,该药物主要成分是A.石墨烯B.结晶牛胰岛素C.青蒿素D.多巴胺3.药物的种类很多,下列常见药物中属于抗生素的是A.青霉素B.维生素AC.补钙剂(有效成分碳酸钙)D.胃舒平(有效成分氢氧化铝)4.尿素是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尿素是一种氮肥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C.尿素在水中可以电离出+NH4D.尿素的分子式为CH4N2O,是一种有机氮肥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B.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而需要干燥的沙土来灭火C.生铁是广泛使用的铁合金,其抗腐蚀性比纯铁强D.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具有一定毒性,食品中需控制其用量6.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和三氯化铁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C、Si、S都是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三种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D.新型材料聚酯纤维、人造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7.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其水溶液可用作防腐剂B.乙炔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医疗上血糖过低患者补充营养D.脂肪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可用于制革工业蛋白质的水解反应9.“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高一化学下学期课时训练40(人教版)(第一节_化学能与热能)
化学·必修2(人教版)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水平检测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解析:分子拆成原子是断开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原子组成分子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释放能量。
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答案:D3.已知2SO2+O22SO 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解析:判断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关键看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
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就放热,B项正确;A、C两项错误,都没有考虑总能量差;放热反应只表明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而加热是反应的条件,两者无必然联系,许多放热反应也必须加热才能开始进行,D项错误。
答案:B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解析:煤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A项正确;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中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能,B项正确;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生成CO2,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项错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D项正确。
答案:C5.下列能源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风能D.氢气燃烧产生的热能答案:D6.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每课一练(人教版
必修2)
练基础落实
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
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
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推知该原子的周期序数
B.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原子的周期序数,前20号元素中,阳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减去1,阴离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对应原子的周期序数
C.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就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知道原子的周期序数,还不能确定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
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b;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
关系是()
A.a>b>c>d B.b>a>d>c
C.c>b>a>d D.b>a>c>d
练方法技巧——元素推断的方法
6.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
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为()
A.C、Al、P B.O、P、Cl
C.N、Si、S D.F、S、Ar
7.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8.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七周期填
周期序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类
数
2 8 8 18 18 32 32
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练综合拓展
9.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
请选出各组中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
元素组例外元
素
其他元素所属类型
编号
(a)S、Na、Mg、Al
(b)P、N、Sn、As
(c)K、Ca、Al、Zn
素;④同主族元素;⑤
金属元素;⑥非金属元素。
10.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写出A、B、C三种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C项正确。
]
3.A
4.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周期序数和族序数共同决定,只知道其中一个,不能确定它在同期表中的位置,故C项错误,D项正确;若知道元素的核电荷数,利用周期表的排布原则,可确定其位置,A项正确;原子形成简单阳离子时,失去其最外层电子,其电子层数比对应原子电子层数少1,形成阴离子时电子层数不变,B项正确。
]
5.B[由于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由阳离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则b>a,阴离子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则d>c,故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b>a>d>c。
]
6.B[已知A、B、C为短周期元素,据图示分析,可知A元素位于第二周期,B、C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已知B、C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设B的原子序数为x,C的原子序数为(x+2),A的原子序数为x+1-8=x-7,得x+(x+2)=4(x-7),x=15。
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元素中,相邻四种主族元素呈“T”形的位置
关系有如下两种情况:、;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如
下所示:、,这些元素应处在第ⅢA~第ⅦA族。
] 7.B[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时,要明确一、二、三周期是短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种,四、五、六周期为长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种,同一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1。
]
8.C[由本题图表所示的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的关系可归
纳出:当周期序数n 为奇数时,此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类是(n +1)22;
当n 为偶数时,此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类数是(n +2)22。
因此第八周期
所容纳的元素种类数是(8+2)22=50。
]
9.(a)S ⑤ (b)Sn ④或⑥
(c)Zn ① (d)Ca ②
10.(1)氮 硫 氟 (2)三 ⅥA
(3)2NH 3+
H 2SO 4===(NH 4)2SO 4(或NH 3+H 2SO 4===NH 4HSO 4) 解析 A 、B 、C 均为短周期元素,从三者的相对位置及周期表的结构来看,A 、C 一定处于第二周期,B 处于第三周期,若A 的原子序数为x ,则C 的原子序数为x +2,B 的原子序数为x +8+1。
由题意知:x +x +2=x +8+1,x =7,所以A 、B 、C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分别为氮元素、硫元素、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