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ppt课件.
五上《鹬蚌相争》ppt课件完美版
![五上《鹬蚌相争》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f245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8.png)
分析寓言故事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意义,如引导 员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等。
3
寓言故事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阐述寓言故事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启示作用,如倡 导和谐共处、互谅互让等社会风尚。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寓言异同
01
东西方寓言的起源与发展比较
比较东西方寓言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各自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鹬蚌相争故事情节梳理
01
02
03
故事背景
介绍鹬蚌相争的故事背景 ,包括时间、地点、主要 角色等。
情节发展
详细梳理鹬蚌相争的情节 发展,包括起因、经过、 高潮和结局。
故事主题
阐述鹬蚌相争故事所表达 的主题,即双方互不相让 、争执不下所带来的后果 。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鹬的形象
分析鹬的性格特点、行为 表现以及其在故事中的作 用。
《刻舟求剑》
介绍刻舟求剑的故事内容,探讨其中反映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自相矛盾》
阐述自相矛盾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中揭示的逻辑矛盾、言行不一 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寓言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2
寓言故事在教育中的应用
探讨寓言故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如培养学 生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等。
评价反馈
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 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同时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作业,促进彼此 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鹬蚌相争的故事情节和 寓意
02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 相互争斗和合纵连横策 略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1865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5.png)
目 录
• 故事背景与来源 • 故事情节梳理 • 角色形象塑造与特点分析 • 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意义 • 文学艺术手法鉴赏与比较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类似寓言故事 •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01
故事背景与来源
鹬蚌相争故事简介
01
02
03
故事概述
鹬和蚌相互争斗,结果两 败俱伤,让渔翁得利。
两篇寓言都传达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但《鹬蚌 相争》更侧重于表现互不相让的愚蠢行为。
与《狐假虎威》比较
两篇寓言都涉及动物形象,但《鹬蚌相争》更注重表现内 在性格和行为逻辑,而《狐假虎威》则更注重外在形象和 欺骗手段。
与《画蛇添足》比较
两篇寓言都表现了愚蠢行为,但《鹬蚌相争》中的愚蠢行 为是双方互不相让导致的,而《画蛇添足》中的愚蠢行为 则是多此一举、自作聪明导致的。
04
双方都不肯让步,持续 争斗不休
结果及其寓意分析
渔夫路过,看到鹬和蚌相争不下,便将 它们一起捉走了
鹬和蚌都因为自己的固执和争斗而遭受 了不幸
寓意:不要因小失大,要看到长远的利 益;不要过于固执己见,要学会妥协和 合作。同时,也警示人们要注意周围的 环境和形势,避免因为自己的争斗而陷
入更大的危险之中。
情节梳理
鹬啄食蚌肉,蚌夹住鹬嘴 ,两者僵持不下,最终被 渔翁捕获。
寓意提示
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寓 意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斗 ,以免两败俱伤,让第三 者得利。
寓言出处及作者介绍
寓言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
作者介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 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 ,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文言文鹬蚌相争(共9张PPT)
![文言文鹬蚌相争(共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08dd2e26fff705cd170a2c.png)
?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 惠王/曰:“善!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群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故/愿王/熟计之/也。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 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后人通过这个故事得出了一个成语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 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久相支,以弊群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 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鹬 蚌 相 争
蚌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故/愿王/熟计之/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故/愿王/熟计之/也。 ?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877e69168884868762d6aa.png)
白话文版
学习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鹬蚌相争的过程,体会课
文中蕴含的哲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 事。 • 3、学习课文运用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 写作方法。
一直河蚌轻轻地张开两片壳,和暖的阳光 照在他身上,他觉得舒适极了。柔柔的微风吹 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一只鹬鸟走到河蚌身边,看见河蚌那鲜 嫩的肉,禁不住口水直流,就一嘴朝河蚌的肉 啄去。
河蚌痛得“哎哟”一声,急忙关闭两片壳, 鹬鸟的长嘴,还没来得及取出来,被河蚌的两 片壳紧紧地钳住了。
鹬和蚌相争的起因就是:鹬( 啄 )
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阳的唇已经吻住
了山峰。
太阳渐渐投入了大山的怀抱,别的河蚌纷
纷钻进河里去了,其他的鸟儿也忙着归巢。
•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 蚌肉吃。 • 蚌: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 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 蚌肉吃。 • 蚌: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 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阳光明媚,水鸟飞来飞去,
河蚌们争先露出水面,爬到沙滩来享受阳光。
嘴巴尖而长的鹬
外壳坚又硬的蚌
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14自然段,交流讨论: • (1)那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鹬和蚌相争的起因?请把起 因概括的批注在相关句子的旁边。 • (2)鹬和蚌是怎样争的?找出描写鹬和蚌争斗时的语 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它们的心情和激 烈的场面,写下批注。 • (3)鹬和蚌相争了多长时间?请在文中划出来。他们 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 • (4)鹬和蚌相争的结果怎样?他们错在哪里?这则寓 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24版六年级寓言《鹬蚌相争》ppt课件图文
![2024版六年级寓言《鹬蚌相争》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b9ce7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2.png)
目录
CONTENTS
• 寓言故事背景介绍 • 鹬蚌相争角色分析 • 故事情节梳理与解读 • 寓言深层含义探讨 • 图文结合,生动呈现寓言场景 • 拓展延伸与课堂互动
01 寓言故事背景介绍
CHAPTER
鹬蚌相争故事起源及流传
起源
该寓言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 讲述了鹬和蚌因为各自的利益而争 执不下,最终被渔翁得利的故事。
警示人们不要因贪欲 而陷入争斗,最终可 能得不偿失。
学会谦让和合作,实现共赢
鹬和蚌如果能够互相谦让,就不 会被渔翁轻易捕获。
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共同利用资 源,实现更大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谦让和合作 是解决问题、实现共赢的重要途
径。
培养宽容心态,化解矛盾冲突
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够化解矛 盾冲突,促进和谐共处。
职场竞争
在职场中,有些人为了争夺职位、权力等利益而不断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这种行为不仅会 破坏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也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声誉。最终,往往是得不偿失, 甚至可能因此失去更多的机会和利益。
02 鹬蚌相争角色分析
CHAPTER
鹬鸟特点及其在故事中作用
01
02
03
外形特征
鹬鸟是一种长嘴、长腿、 生活在河边的水鸟,以小 鱼小虾为食。
流传
这个故事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被 众多文人墨客引用和改编,成为了 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
寓言所蕴含道理与启示
道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双方争执不下,只会让第三者得利。
启示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权衡利弊,避免因为一时 的冲动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同时,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理 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25鹬蚌相争ppt课件
![25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f447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1.png)
25鹬蚌相争ppt 课件•故事背景与寓意•文本解读与赏析•角色形象塑造与特点•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目•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技巧•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录故事背景与寓意01CATALOGUE鹬蚌相争故事来源古代寓言鹬蚌相争最早出自于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通过鹬和蚌的争斗,阐述了双方争斗不休只会让第三方得利的道理。
文献记载《战国策·燕策》等古籍中均有对鹬蚌相争故事的记载,表明该故事在古代已被广泛传播和认可。
一种水鸟,以捕食小鱼虾为生,具有尖锐的喙和敏捷的身手。
鹬蚌渔翁一种水生软体动物,外壳坚硬,内藏珍珠,以过滤海水中的微小生物为生。
故事中的第三方角色,利用鹬和蚌的争斗,轻易地将它们捕获。
030201故事中角色介绍寓意及现实意义寓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双方争斗不休,只会让第三方得利,警示人们要避免无谓的争斗,以免让旁观者得利。
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场合都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通过鹬蚌相争的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避免两败俱伤、让第三方得利的智慧。
同时,该故事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而忽略了背后的风险。
文本解读与赏析02CATALOGUE03“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结局的描写简洁明了,突显了双方争斗的后果。
01“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此句突显了鹬的自信与急迫,通过对话形式展示情节发展。
02“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蚌的反击表现了其不甘示弱的态度,也预示着两者相争的激烈。
关键语句分析通过动物间的对话和争斗来隐喻人类社会的竞争和冲突。
寓言风格故事情节紧凑,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
简洁明了故事虽小,但寓意深远,提醒人们要审时度势,避免不必要的争斗。
意蕴深刻写作风格及特点文本结构梳理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详细叙述鹬蚌相争的过程,包括双方的言辞、动作和心态变化。
描述渔翁得利的结果,以及鹬蚌的无奈和悔恨。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279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7.png)
故事内容与主要角色
• 故事内容: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河蚌身 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 钳住。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出嘴来。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 去了。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一天、两天不下 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 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活,总要饿 死!”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 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寓言故事
采用寓言的形式,通过鹬 蚌相争的故事,传达深刻 的道理。
夸张手法
对鹬和蚌的争斗过程进行 夸张处理,增强故事的趣 味性和可读性。
讽刺意味
通过鹬蚌相争的讽刺意味, 揭示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类 似问题和矛盾。
04
主题思想与价值观体 现
故事主题思想概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故事通过鹬和蚌的争斗,最终被渔翁捕获的情节,传达了双方争斗不休、互不相让, 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主题思想。
目录
• 故事背景与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形象塑造与表现手法 • 主题思想与价值观体现 • 知识拓展:相关成语、典故及文化内涵 • 思考讨论与课堂互动
01
故事背景与简介
鹬蚌相争故事起源
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形容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 局面
演能力。
小组讨论: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1 2
竞争与合作 引导学生讨论鹬和蚌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它们 最终因争斗而两败俱伤的结果,从而认识到竞争 与合作的重要性。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9086e183c4bb4cf6ecd114.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6/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keji an/yuw en/162/
时间慢慢地溜走, 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
一只河蚌轻轻地张开两片壳,和暖的阳光照在它身 上,它觉得舒适极了。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 心旷神怡。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就会有死蚌肉吃。”
河蚌反唇相讥道:“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 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河蚌和鹬鸟互不相让, 怒目相视,都好像要 把对方吃掉一样。
yù bàng lián yī
鹬蚌涟漪
kuàng yí qián huǐ
旷怡钳悔
鹬蚌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kejian/yingyu/
演一演:
两人一小组表演鹬蚌 相争,看谁演得最好?
这时,从 船上走下一个 渔夫,他看见 了河蚌和鹬鸟, 走过去,轻而 易举地把它们 捉住了。
练一练:
渔夫提走了鹬和蚌,此时 渔夫心里想 鹬鸟心里想 河蚌心里想
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 生活中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 相让,争执不下,只会落得 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争》ppt课件
![《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3a711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6.png)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 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 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 谁。
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 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 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复述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 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里去啄肉。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 不放。
鹬蚌相争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 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里去啄肉。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 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 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 不 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 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 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 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 这河滩上!”
09、1、4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 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 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 盾呢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 什么道理?
比喻双方争执两败 俱伤,便宜第三者。
[提示]
这是一则十分生动的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大 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 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 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 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 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 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早已成为大家常用的成 语。
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 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 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 太阳。
24-小古文文言文《鹬蚌相争》ppt课件
![24-小古文文言文《鹬蚌相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c3dd14767f5acfa0c7cd35.png)
思考: 为什么双方互不相让? 互不相让的结果如何?
翻译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翻译: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 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思考: 渔翁会怎么看待相争的鹬和蚌?
翻译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翻译: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 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
翻译
思考: 故事中的鹬、蚌、渔翁,分别指哪三个国家? 苏代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
思考: 故事中的鹬、蚌、渔翁,分别指哪三个国家? 苏代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
答:故事中的鹬、蚌指赵国和燕国,渔翁指秦国。 苏代说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服赵王不要攻打燕国, 而应该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攻占。
思考: 从这篇短文中,你可以看出苏代是个什么样的人?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
替而箝其喙。鹬曰:
晒
同“钳”,把东西夹住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用作动词,下雨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
互相放弃
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
同“擒”,捕捉
翻译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翻译:赵国将要出战燕国,苏代替燕国 对惠王说:“……”
翻译
今者臣来,过易水 翻译:今天我来的路上,路过了易水。
翻译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翻译: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 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 的嘴。
翻译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 翻译:鹬说: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 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 “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 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就会饿死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 蚌:“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 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 上!”
(鹬鸟)说道:“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 雨,就会有死蚌肉吃。”
(河蚌)就对鹬鸟反唇相讥道:“今天不放 你,明天不放你,也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 滩上。”
河蚌和鹬鸟互不相让,怒目相视,都好 像要把对方吃掉一样。
此时,鹬心里会想 些什么呢?蚌心里又 会想些什么呢?
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
从中得利。他告诉我们(做事要权衡得失,
相互谦让,如果像鹬蚌那样互不相让、争
执不下,只会两败俱伤,损人也不利己。)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自己 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 互有摩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 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代受燕王的委托, 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 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 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 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 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接下来 ,苏代开始讲了他的故事---
第一PPT模板网
•
鹬(yù)——
蚌
• 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
阳光明媚,水鸟飞来飞去,河蚌们争先露出水面,爬到沙 滩来享受阳光。
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讨论: •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鹬和蚌相争的起因?请把起因 概括的批注在相关句子的旁边。 • (2)鹬和蚌是怎样争的?找出描写鹬和蚌争斗时的语 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当时它们的心情和激 烈的场面,写下批注。 • (3)鹬和蚌相争了多长时间?请在文中划出来。他们 为什么要一直相持下去? • (4)鹬和蚌相争的结果怎样?他们错在哪里?这则寓 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 了一只熊…… 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 事呢?(注意环境、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活动描写)
选择一项或两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讲给
父母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搜集一些寓言故事,读一读,体
会它蕴含的道理。
出 自 《 战 国 策 燕 二 》
者 得 而 并 禽 之 。
死 鹬 。 ” 两 者 不 肯 相 舍 。 渔
日 不 出 , 明 日 不 出 , 即 有
“有 今死 蚌 。 ” 蚌 亦 谓 鹬 曰 :
“ 今 日 不 雨 , 明 日 不 雨 , 即
蚌 合 而 箝 其 喙 。 鹬 曰 :
蚌 方 出 曝 , 而 鹬 啄 其 肉 ,
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 蚌:“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 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和鹬鸟互不相让,怒目相视,都 好像要把对方吃掉一样。
鹬鸟好久没吃东西了,饥肠辘辘。 蚌也好久没有回到水里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但……
• 鹬:“干死你!就要干死你!” • 蚌: “饿死你!就要饿死你!” • 鹬:“干死你!” • 蚌:“饿死你!”
……
《鹬蚌相争》中的鹬和蚌互不 相让、相持甚久的原因:他们都只想 (伤害对方,打败对方 ),没想到这 样做的结果会是( 两败俱伤 )。
就这样,鹬和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 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他们一齐捉住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渔夫没费一点力气, 就把鹬和蚌一齐捉住 了„„
——
拓展延伸
鹬蚌相争
《战国策》
蚌方出曝(pù),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 )。 鹬曰(yuē):“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 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 者得而并禽之。
注释: 方——才。 曝——晒的意思。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即——就会。 谓——对……说。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
时间慢慢地溜走了,太水,
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 蚌:“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 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太阳渐渐投入了大山的怀抱,别的河蚌纷
纷钻进河里去了,其他的鸟儿也忙着归巢。
•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
选做题:
对照课文,看看下面的句子表达的是那些段的内容?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 其喙。 一只河蚌刚刚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 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 儿里去啄蚌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 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 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 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 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一只河蚌( 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 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 (伸到)壳儿里去(啄)蚌肉。河 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 (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和蚌相争的起因就是:鹬( 啄 )
肉,蚌( 夹 )鹬 。
相争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 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 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 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 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 在这河滩上!”
• 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