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明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并能用简单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探索。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难点: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角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语言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提高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3.PPT课件4.学生用书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各种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拿出三角板和量角器,展示给学生,并讲解角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个点叫做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边。
”教师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角的大小是多少?”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生用书,让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自己动手测量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书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黑板上的角,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其他学生听后,判断描述是否准确。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如何判断两个角是否相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征,会认读角的大小,并能够用图形表示角。
这一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角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角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角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征,会认读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认读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能够用图形表示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角的概念。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点。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的生活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
2.准备一些角的模型,如纸板做的角。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拼图等。
4.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片中的角。
让学生初步感受角的存在,对角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性质,解释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能够用图形表示角。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用纸板做的角进行拼图,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角的概念。
4.巩固(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角的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角的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角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的特征,能够辨别各种角,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学习角的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认识角的概念上还比较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辨别各种角,并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辨别各种角,并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难点: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辨别各种角,并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角的大小比较工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角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观察、操作各种角的大小比较工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特征,总结角的定义。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制作各种角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的空间观念。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如下:•有一个顶点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 角的特点: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概念、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角的大小。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其特点。
4.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制作角,加深对角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特点、大小。
2. 生活中的角。
3. 动手操作:制作角。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角,并描述其特点。
3. 动手制作一个角,拍照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特点及大小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特点及大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活动一、活动二、小结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含义。
2. 学会画角,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画角的方法,直角、锐角、钝角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直尺、圆规、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学具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4. 巩固练习:设计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角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角2. 定义: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 特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画5个不同大小的角,并用彩笔标注直角、锐角、钝角。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观念。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如门的开关、剪刀的开合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角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2. 新课:在讲解角的定义时,教师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通过图像、实物等直观教具辅助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精选3篇)《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关于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角。
角是一种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角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2、学生分析: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依据课程标准及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②过程与方法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让学生在认识角的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b、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景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c、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在头脑中抽象出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角、知道角,能够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角。
2、让学生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大小过程中学会方法,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角、三角尺、两根小棒。
教师:活动角、三角尺、白板课件、卡纸做的角相等的大小两个三角形、一个与上面角不相等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1、导入“角”。
这是一张课程超市的图片,图中有哪些物品?都有什么形状?这些物品虽然形状不同,可是它们的面上都藏着一个新的图形,它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2、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实物图:(五角星)。
师示范指角的方法:这个尖和尖上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谁会像这样来指一指它面上其它的角?再让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尺找一找它的角并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二、联系生活,认识角。
1、找角。
看看这幅图上的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
学生指一指。
将其中的角从图上请下来,说明这些图形都叫做角。
你发现角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2、认识角的名称。
角都有一个尖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我们通常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到角的另一条边做一个记号,表示出角,现在观察这几个角,它们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同桌之间说一说。
3、画角。
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师演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线,(两条可不一样长),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以及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分类角。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建立。
2.直角、锐角、钝角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和图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角的理解。
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同时,呈现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类型的角。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些实物,如三角形、圆形等,将这些实物摆放在桌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角。
然后,让学生互相观察,判断彼此形成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4. 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生活中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如:钟表上的角、剪刀的角等。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角的分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6. 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自己对角的理解是什么。
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的特点。
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特点。
2. 角的识别和应用。
3. 角的画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特点,角的识别和应用。
2. 教学难点:角的画法,角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直尺,量角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定义和特点,展示角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角。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生活中的角,并尝试画出角。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出不同类型的角,并尝试解释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和特点。
2. 角的识别和应用。
3. 角的画法。
七、作业设计1. 画出不同类型的角,并尝试解释其特点。
2. 观察生活中的角,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角的定义和特点。
但在角的画法部分,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含有角的实物,如书本的封面、墙角、钟表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在哪里还见过角?角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在新课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角的定义,即“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或实物操作,向学生展示角的构成要素,包括顶点和边。
此时,教师应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认识角【教学设计】-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2.学生了解角的种类,能够分类;3.学生理解角的作用,能够应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度量,分类以及应用;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及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教师准备黑板、白板、草稿纸等教学工具;3.教师准备习题集等作业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周围的角,如校园中的交通信号灯等,使学生对角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讲授(20分钟)1. 角的概念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解释角的概念,如“两条直线或射线所夹的平面部分称为角,通常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如∠ABC”,让学生了解角的一般性质,并巩固学生的记忆。
2. 角的度量教师讲解角的度量,如“用角的两边所在直线作为半平面,从中心点O上去做射线,与两边相交于点A,B,在射线OA、OB所在半平面内取一个角AOC来作比较,若∠AOB=∠AOC,则∠AOB的度数就是∠AOC的度数,一般来说用角度度量角的大小。
”3. 角的种类教师通过图形示例引导学生熟悉各种特殊的角,如钝角、直角、锐角等,并举出各种角的度数的例子。
4. 角的应用边角关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学习了定点、定直线的角的概念和性质之后,学生就能够利用输入某个角的度数,求另几个角的度数。
第三步: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在黑板、白板上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判断这些图形中是否存在特殊的角,并尝试求出这些角的度数。
第四步: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情况等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角的概念、度量、种类、应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案。
六、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并对上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章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对角的概念和特点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建立起对角的基本认识,能够分辨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角的概念,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2.操作教学法: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角的概念。
3.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角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点。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的存在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使用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实际测量和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角的概念进行解答。
如:“哪个角是直角?哪个角是锐角?哪个角是钝角?”学生相互讨论,巩固对角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生活中的物体具有角?学生举例说明,拓展对角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认识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
共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道例题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随后的试一试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第二道例题是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所形成的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
接下来的试一试让学生通过做活动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的含义。
想想做做安排了四道题,大体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2题,意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第二部分为第3、4题,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提高对角的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它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一些常见多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第二学段继续认识角、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作好铺垫;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积累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3、学会用尺子画角.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5、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三角板、硬纸条、图钉、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师问:平常大家喜不喜欢看动画片?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就先请大家看一个动画片(课件播放几何王国动画片)2、师:动画片看完了,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这些图形分别叫什么?这几个图形中有一个新朋友角,它也是几何图形的一种.那到底什么是角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3、在学习这节课之前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请大家一起来读学法指导。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感受角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活动,亲手操作,观察和体验角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角的模型和图片,以及一些折纸、拼图等操作材料。
2.教学环境: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剪刀、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哪些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角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和拼图,观察和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角,并能用角的特征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这一章节的内容包括角的定义、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角的初步概念,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各种角,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能正确指出生活中的各种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特征。
2.直角、锐角、钝角的区分。
3.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角。
2.动手操作法: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剪、折、拼等,增强对角的认识。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带有角的图片和生活用品,如三角板、剪刀、硬纸片等。
2.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和数学游戏。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房屋、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角,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角的概念和特征,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并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角的概念。
2.能够用眼观察物体中的角。
3.能够正确地用口语形容角的大小。
4.能够体验直角、钝角、锐角。
二、教学重点
1.角的概念,认识角。
2.角的大小的描述。
三、教学难点
1.表示角的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1.通过一些真实物品展示角的概念。
2.学生观察物品中的角,并自己期待一个直观感受。
3.引导学生发现角是由什么构成的。
4.播放视频,深入浅出的讲解角的概念,并出示实例。
2. 角的认识
1.让学生们自己在课堂上用手形模拟角,并口头表述观察。
2.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标准的角,如直角、钝角、锐角等,并探讨它们的特征和特点。
3.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角,如电视、电脑、手机、家具等等。
3. 角的大小
1.给出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口头描述和命名各角度的大小。
2.出示用数字或字母标识角的标准方法,并要求学生们掌握。
3.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模拟,找到用手模拟角度大小的方法。
4.运用影视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受直角、钝角、锐角。
4. 拓展活动
1.让学生们自由搭建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把角的概念运用其中。
2.出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让学生们自己计算多边形中各角的度数,从
而熟练掌握角的大小。
五、教学总结
在本堂课中,让学生们更深入的认识到了角的概念和大小表示方法,掌握了直角、钝角、锐角等的特征和特点,并且学会了通过各种方法来发现、描述和定义角。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学要求】(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
(板书课题:认识角)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一)感知角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
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边顶点边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三)搭角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四)辨角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角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角的概念,并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角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引导和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含义,并能够正确判断各种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角,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描述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感受角的存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理解角的性质。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圆规、剪刀、硬纸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硬纸片,一把剪刀。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了一把剪刀,请问这把剪刀有几个角?”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各种生活中的角,如:三角板、剪刀、直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名字。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直角、锐角、钝角的含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剪刀将硬纸片剪成一个角,然后观察和讨论角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学画角。
【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图片、三角尺。
一、生活,引入新知
(一)板书“角”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
理解的?或者说说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角?
(二)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画角: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说说你画的角是怎样的?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
让学生指一指。
接着出示三角尺。
师: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尺,找到角了吗?(生找)在大家的努力下,学生很快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上的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让我们把生活中的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的样子。
(课件演示)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拿出你的三角板,咱们感觉感觉,咱们用小手心摸摸这儿,咱们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师:下面我们听听角怎么介绍自己?电脑说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
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开的大小,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二)找角
师: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指一指,并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三)辨角
师: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
(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的用“×”表示。
火眼金睛――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四)数角
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五)画角
1.教师示画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
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边),对,有什么要画什么?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
2.学生试着画角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
(评价生作品)
(六)比角
1.比一比
(1)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
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时,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2)(出示三个钟面)书上85页第3题。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说一说。
2.判一判
红角和蓝角之争
课件出示:(略)
3.做一做
(1)今天老师用图钉作角的顶点,两根硬纸条作角的边做了一个角。
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和老师比一比。
能否再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
演示一下,你是怎样使角变大的,又是怎样使角
通过作角,你们有何发现?
学生总结讨论:
归纳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板书)
(2)角的大小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
例如,我们在做手工时,合拢剪刀,角就(变小),夏天,打开扇子,角就(变大)。
课件演示变大、变小的动态过程。
(3)老师这里有两个角,你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为什么?你想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
学生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七)折一折,剪一剪
1.折一折:用手中的长方形折出一个角。
2.剪一剪:剪一刀,看剩下几个角?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师: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历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
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
角呢?请大家课后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编辑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