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原文
苏格拉底的申辩原文摘要:一、苏格拉底申辩背景1.苏格拉底被指控腐蚀雅典青年2.审判前苏格拉底的反应3.审判过程及其结果二、苏格拉底的申辩1.对指控的回应2.苏格拉底的自辩3.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劝告三、苏格拉底的命运1.陪审团的投票结果2.苏格拉底的反应3.苏格拉底的死亡四、苏格拉底申辩的影响1.对西方哲学的影响2.对后世思想家的启示3.申辩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正文:苏格拉底的申辩原文,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面临审判时所作的自我辩护。
苏格拉底被指控腐蚀雅典青年,破坏雅典民主。
在审判过程中,苏格拉底坚决否认对自己的指控,并试图通过申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申辩中,苏格拉底首先对指控进行了回应。
他强调自己从未主动腐蚀雅典青年,而是与那些主动寻求他指导的人交往。
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而非恶意。
接着,苏格拉底进行了自辩。
他指出,自己之所以被控,是因为批判了当时的政治领袖和流行观念,揭示了许多人的无知和伪善。
他强调,一个哲学家应该关心人类的灵魂和道德品质,而非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势。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对雅典的热爱,希望能帮助雅典变得更好。
在申辩的最后,苏格拉底对陪审团提出了劝告。
他希望陪审团成员能够审慎对待自己的职责,不要被情绪和舆论左右,而要依据事实和理智作出判断。
他告诉陪审团,他们的决定将关系到苏格拉底的生命,以及整个雅典的道德风气。
然而,尽管苏格拉底竭力为自己辩护,陪审团最终还是以多数票判处他死刑。
苏格拉底拒绝逃亡,选择喝下毒药“毒砒霜”自尽。
他的死亡,使他的申辩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
苏格拉底的申辩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展示了哲学家对真理和道德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个人信念和良心的忠诚。
苏格拉底的申辩,不仅成为后世哲学家思考人性和道德问题的启示,还影响了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苏格拉底的申辩 读后感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后感苏格拉底的申辩读后感一:引子《苏格拉底的申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部作品,记录了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为自己进行申辩的过程。
这部作品以其思辨性和哲学性而闻名,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苏格拉底的聪明才智和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所感动和震撼。
二:正文1. 苏格拉底的申辩之前的背景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是被控煽动青年悖逆、蔑视信仰和引入一个新的神明。
此案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困境和它对新思想的排斥。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面对这些指控进行自身辩护的机会。
2. 苏格拉底的辩护策略和思考方式在自己的申辩中,苏格拉底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辩证法,他并没有举出实例来反驳指控,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的辩论对手自相矛盾,揭示出他们的无知和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苏格拉底试图证明自己并没有对雅典社会造成任何危害,他只是在追求真理,让人们思考他们所谓的信仰和文化。
3. 苏格拉底的智慧和纯真在申辩过程中,苏格拉底展现了他的思辩才能和智慧。
他通过真理的追问和批判,揭示了人们对伦理和道德的漠视。
他虽然被控煽动青年悖逆,但他反驳说他只是在让人们自省和思考他们的信仰和行为是否合乎道德。
4. 苏格拉底的遭遇和结局尽管苏格拉底以聪明的辩证法为自己进行了申辩,但最终他还是被控状所制,并被判处死刑。
尽管他提出了其他惩罚的建议,但他的辩护并没有改变雅典社会众人对他的看法。
在面对死刑时,苏格拉底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表现出了他高尚的品质和纯真的灵魂。
三:结尾1、本文涉及附件为了更好地理解《苏格拉底的申辩》,本文附上了该作品的原文版本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资料和评论。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文所附的附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在《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有一些法律名词被提及。
在此附上这些名词的注释,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1) 控状:指起诉书或控告书,即对被告提出指控的文件。
《苏格拉底的申辩》:并非申辩之典范,而是一名哲学家的自白
公元前399年,希腊雅典,在这座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城邦里,501名陪审员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审判。
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敬神、败坏青年”的罪名。
由此,苏格拉底展开了西方哲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场申辩,但他却未能说服陪审员,最终以121票之差落败,被判处死刑。
如果了解“此时的雅典”和“苏格拉底的罪行”的读者,对于这个结果或许不会太意外。
因为,此时的雅典,刚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的蹂躏中获得一丝喘息之机;此时的雅典,民主派刚从“三十僭主”的血腥残暴的寡头统治下夺回政权;此时的雅典,早已不复伯里克利时期的辉煌与荣光,随处可见的是人性堕落与追名逐利的戏码。
于是,在频繁的政权交替之下的雅典公民如惊弓之鸟,已然容不下对权威与民主的丝毫质疑。
然而,在这座已然沉睡的城邦里,苏格拉底却一直在扮演着“马虻”(叮咬马的苍蝇)的角色——他指出粗糙民主的虚伪与不足;指出人们的无知与愚昧;他甚至指出当权者的昏庸与荒谬。
他说雅典就像是一匹很大的马,因其大且逐渐老去而日益懒惰,而他自喻为“马虻”,不断叮咬着,省察着,刺激着这匹马,试图唤醒这座城邦和他的市民。
更何况,这只“马虻”被认为与曾经的寡头统治者交往甚密,于是,对他的指控成为必然。
事实上,控告者并非要置他于死地,但苏格拉底在最后的申辩中,明知妥协便可有生的机会,而他分明是在“求死”——他选择忠于自己的信仰和精神,为自己申辩,为光荣的雅典申辩,也为哲学申辩。
在他一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审判中,依然试图唤醒他的同胞们:他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他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他说“高贵的公民啊,你是雅典的公民,这里是最伟大城邦,最以智慧和力量而闻名,如果你只关心钱财,斤斤于名声和尊荣,既不关心,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和自己的灵魂,你不感到惭愧吗?”即便最终被判处死刑,也只是从容而平淡地留下一句“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但最后,这份申辩彻底“失败”,苏格拉底败诉身亡,从这个意义而言,这份“失败”的申辩,绝非申辩之典范,而是一名哲学家的自白。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苏格拉底的申辩[真理与修辞]雅典的人们,我的控告者们是怎么影响你们的,我不知道。
至于我,我自己也有点浑然自失了,他们说得可真是充满说服力。
而他们说的话里,简直没有真话。
他们信口雌黄,其中有一句尤其让我惊讶,就是所谓,你们必须小心被我欺骗,因为我说话很聪明。
他们真不害羞,不怕会被我用事实马上驳倒,即,我无论如何不像说话聪明的——这在我看来是他们做的最可耻的事——除非是,他们把说真话叫做说话很聪明。
而如果他们这么说,我会成认我是个演说者,但不是他们那种。
而这些人,如我所说,说的话里,很少或根本没有真话,但你们听我说的都是真话。
宙斯在上,雅典的人们,你们听到我说的并不像他们精心设计的词句那样,不是刻意修饰的辞令和名目,都是我临场口占的字句——我相信我说的是光明正大的——你们中谁也不要期待别的说话方式。
当然,诸位,在我这个年纪,是不该像孩子一样到你们这里来胡扯。
雅典的人们,我热切地求你们、恳请你们,如果你们听到我申辩的这些话,觉得和我在市场上的钱庄柜台边或别的地方常说的是一样的〔你们中很少人在那里听到过〕,你们不要因此而惊讶或者喧哗。
因为是这样的:现在我第一次到法庭上来,已经是七十高龄的老人。
我整个是这里的言辞方式的门外汉。
比方,要是我在这儿真的是一个外邦人,你们一定同意我用从小习惯了的口音和方式说话,那么,同样,我现在向你们提出这个正当请求——至少在我看来,它是正当的——你们不要管我的说话方式〔这方式也许更糟,也许更好〕,只是看我用这个方式表达出的想法,看我说的是否正当。
这是法官们的德性,而演说者的德性就是说真话。
[案情真相]那么,雅典的人们,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首先针对那些最初的虚假控告和那些最初的控告者做申辩;其次,针对后面的控告和后面的控告者申辩。
而很久之前〔有些年头了〕你们面前就有了很多控告我的人,说的根本不是真话。
比起阿努图斯等人,我更怕他们,虽然阿努图斯他们也可怕。
诸位,那些人更可怕,你们中很多人从孩童时代就被他们说服了,听他们控告我,其中同样没有真话,他们说,有个苏格拉底,是个智慧的人,是关心天上的事的学究,还考察地下万物,把弱的说法变强。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的申辩
《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的申辩》导语: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申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用他犀利的辩证方法和深刻的思考方式,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本文将对《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和苏格拉底的申辩进行全面评估,并对苏格拉底的申辩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1.1 苏格拉底的生平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的思想和行为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真理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他在雅典市集中行走,向人们提出问题,探讨正义、美德和道德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言行举止引起了雅典市民的广泛关注和争论。
而这也成为了苏格拉底申辩思想的源泉。
1.2 苏格拉底的申辩方法苏格拉底的申辩方法以对话为主要形式,他借由提问和追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自我反省和思考,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苏格拉底认为真知只存在于自己内心深处,而非外部知识的获取。
他的申辩方法不仅仅是为了辩证,更是为了引导人们认识自己、认知事物和真理。
二、《申辩篇》中的苏格拉底2.1 苏格拉底的辩护词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以他独特的申辩方式对控诉他的人进行回应,同时也表达了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他毫不妥协地维护了自己的信念和思想,并将自己的申辩与普遍的人性和道德联系在一起。
这种不畏强权,坚守信念的精神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2.2 苏格拉底的审判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坚持着自己对信仰的忠诚,以及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追求。
尽管最终被判处死刑,但苏格拉底的申辩思想却历久弥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三、对苏格拉底申辩思想的理解和评价3.1 个人对苏格拉底申辩思想的观点苏格拉底的申辩思想受到了后世无数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推崇。
他不仅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引领了人们对真理和正义追求的道路。
他的申辩方法和对话方式影响着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苏格拉底的申辩思想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追求真理、探究道德、坚守信念的品质令人敬佩。
(完整版)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真理与修辞]雅典的人们,我的控告者们是怎么影响你们的,我不知道。
至于我,我自己也有点浑然自失了,他们说得可真是充满说服力。
而他们说的话里,简直没有真话。
他们信口雌黄,其中有一句尤其让我惊讶,就是所谓,你们必须小心被我欺骗,因为我说话很聪明。
他们真不害羞,不怕会被我用事实马上驳倒,即,我无论如何不像说话聪明的——这在我看来是他们做的最可耻的事——除非是,他们把说真话叫做说话很聪明。
而如果他们这么说,我会承认我是个演说者,但不是他们那种。
而这些人,如我所说,说的话里,很少或根本没有真话,但你们听我说的都是真话。
宙斯在上,雅典的人们,你们听到我说的并不像他们精心设计的词句那样,不是刻意修饰的辞令和名目,都是我临场□占的字句——我相信我说的是光明正大的——你们中谁也不要期待别的说话方式。
当然,诸位,在我这个年纪,是不该像孩子一样到你们这里来胡扯。
雅典的人们,我热切地求你们、恳请你们,如果你们听到我申辩的这些话,觉得和我在市场上的钱庄柜台边或别的地方常说的是一样的(你们中很少人在那里听到过),你们不要因此而惊讶或者喧哗。
因为是这样的:现在我第一次到法庭上来,已经是七十高龄的老人。
我整个是这里的言辞方式的门外汉。
比如,要是我在这儿真的是一个外邦人,你们一定同意我用从小习惯了的口音和方式说话,那么,同样,我现在向你们提出这个正当请求——至少在我看来,它是正当的——你们不要管我的说话方式(这方式也许更糟,也许更好),只是看我用这个方式表达出的想法,看我说的是否正当。
这是法官们的德性,而演说者的德性就是说真话。
[案情真相]那么,雅典的人们,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首先针对那些最初的虚假控告和那些最初的控告者做申辩;其次,针对后面的控告和后面的控告者申辩。
而很久之前(有些年头了)你们面前就有了很多控告我的人,说的根本不是真话。
比起阿努图斯等人,我更怕他们,虽然阿努图斯他们也可怕。
诸位,那些人更可怕,你们中很多人从孩童时代就被他们说服了,听他们控告我,其中同样没有真话,他们说,有个苏格拉底,是个智慧的人,是关心天上的事的学究,还考察地下万物,把弱的说法变强。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一、真理与修辞1、控方警告(1)提醒法官小心被苏格拉底奇葩,因为她说话很聪明。
(2)内在含义:小心苏格拉底以刻意修饰的辞令与名目掩盖事实的真相。
2、苏格拉底申辩(1)形式:临场发挥,因此不可能就是精心设计的词句。
(2)内容:事实与真相。
(3)法官应当关注说话的内容而非说话的方式。
二、案情真相1、两种控告(1)最初的控告(2)后来的控告2、谣言(1)内容:苏格拉底就是个智慧的人,就是关心天上的事的学究,考察地下万物,把弱的说法变强。
(2)传播:在人民最轻信的年林被想当然的接受而无人申辩。
(3)三类传播者/控告者①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云》)②恶意中伤者:用嫉妒或污蔑中伤。
③真心攻击她的人: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
3、申辩顺序首先针对很久前的控告,再针对莫勒图斯刚刚的控告。
三、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智者之知(1)诬蔑的内容“苏格拉底行了不义,忙忙碌碌,寻求地上与天上之事,把弱的说法变强,并把这些教给别人。
”(2)智者的教育智者教育城邦中的年轻人并收取财物。
而苏格拉底认为她并不懂的智者声称自己拥有的知识,能够循循善诱的交给年轻人关于做人与做公民的德性,因此也没有试图教育别人。
2、无知之知诬蔑的来由:智慧(1)德尔斐的神谕:凯瑞丰问德尔斐就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皮提亚女祭司说没有人更智慧。
(2)苏格拉底的理解①困惑:自认为没有智慧,那么最智慧到底就是什么意思。
②企图驳斥神谕:拜访据说很智慧的人,企图找到比自己更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对她们进行审视,却发现她们并不智慧,并因此招来忌恨。
人们以为苏格拉底在什么问题上驳斥别人,她自己在那个问题上就就是智慧的。
a、政治家:别的很多人以及她自己觉得她很智慧,但其实不然。
b、诗人:作诗并不靠智慧,而就是靠自然,灵感被激发。
诗人并不理解自己所说。
c、匠人:因为懂的技艺,就以为在其她事情上也就是最智慧的,以至于遮蔽了技艺的智慧。
③理解:人的智慧价值很小,在神面前什么也不就是。
苏格拉底申辩篇
苏格拉底申辩篇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备受推崇的一位哲学家。
他以他的思辨能力和申辩技巧而闻名于世。
苏格拉底的申辩方式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提问和辩论,他试图揭示真理并让人们思考。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这句话取自他与智者们的对话中,当时他试图找出谁是真正智慧的人。
他发现那些自诩聪明的人实际上知识很有限,而那些谦虚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苏格拉底申辩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引导他人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无知之处,并通过辩论找到真理。
苏格拉底的申辩技巧在他的《对话录》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例如,他经常采用概念的分析和推理的方式引导对话,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他还善于提出问题的问题,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逻辑和原则。
通过这种方式,他可以帮助他的对话伙伴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并最终找到答案。
苏格拉底的申辩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真理的发现。
他相信通过辩论和思考,人们可以摆脱迷信和偏见,接近真理。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而人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辩论和争论来逼近真理。
然而,苏格拉底的申辩方式也不是没有争议的。
有人认为他的讲话方式过于挑衅和批评,对他的对手不够尊重。
但是,苏格拉底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对话和辩论来寻求真理,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他人。
他的目标是启发人们的思考,而不是仅仅为了争论而争论。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的申辩方式以其独特的思辨能力和优秀的辩论技巧而闻名。
他通过提问、辩论和思考来推动真理的发现。
虽然他的方式有时争议颇多,但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摆脱偏见,接近真理。
苏格拉底的申辩方式对哲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和研究。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一〕雅典人啊,你们如何受我的原告们影响,我不得而知;至于我,也几乎自忘其为我,他们的话说得娓娓动听,只是没有一句真话。
他们许多假话中,最离奇的是警告你们要提防,免受我骗,因我是个可怕的雄辩家。
无耻之极!他们无耻,因为事实就要证明,我丝毫不显得善辩,除非他们以说真话为善辩。
他们若是以真话为善辩,我还自认是演说家——不是他们那种演说家。
他们的话全假,我说的句句是真;藉帝士的名义,雅典人啊,不像他们那样雕词琢句、修饰铺张,只是随想随说,未经组织的话。
自信我说的全是公道话,你们不必多心,反求节外生枝之意;我这年纪的人绝不至于像小孩那样说谎。
可是,雅典人啊,恳切求你们,在我的申辩中,若听到我平素在市场兑换摊旁或其他地方所惯用的言语,你们不要见怪而阻止我。
我活了七十岁,这是第一次上法庭,对此地的辞令,我是个门外汉。
我若是真是一个外邦人,你们就会原谅我,准我说自幼学会的乡腔;现在我也如此要求,似乎不过分:不论辞令之优劣,只问话本身是否公正。
只是审判官应有的品德,献辞者的本分在于说实话。
〔二〕第一步,雅典人啊,我应当先对第一批与原告及其伪辞进行答辩,然后再对第二批的。
在你们以前,积年累岁,已有许多对我的原告,说些毫无事实根据的假话。
安匿托士等固然可怕,这批人更可怕,我怕他们过于安匿托士等,雅典人啊,你们多数人自幼就受他们影响,相信他们对我毫无事实的诬告。
他们说:“有一个所谓智者苏格拉底,凡天上地下的一切无不钻研,辩才且能强词夺理。
”雅典人啊,他们传播这种无稽之谈,他们是我凶恶的原告,因为听其宣传者往往以为,钻研这类事物的人必也不信神。
这批原告人数既多,历时又久,他们早在你们幼年最易听信流言蜚语时向你们注入这种诬告之辞,当时说是尚在孩提,或是方及童年。
他们单方挂了案,作为原告从不到案,因为没有被告的另一造出来答辩。
最荒唐的是,他们的姓名不可得而知而指,只知其中有一个喜剧作家。
凡挟妒与包藏祸心向你们宣传的人,或本身受宣传再去宣传,这些人最难对付。
大学语文15苏格拉底的申辩
课文小结
• 苏格拉底的信仰是:一、人的高贵来自德 性(普遍、真实、坚实的至善),它超越 各种特殊利益而不为其所制约;二、为了 此信仰信心不逆进行学习;三、信守诺言, 遵守契约。
课文小结
• 四,成为你自己 • 生命的本质——成为你自己
苏格拉底之死
• 拒绝逃跑 • 饮下毒堇汁而死 • 服从这个城邦的公民和法官、以及陪审团所审判 的结果,服从契约。 •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 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 打发走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请大家坚强点!” • “克利托,你过来,我们曾向克雷皮乌斯借过一 只公鸡,请你不要忘记付钱给他。”
哲学
• “爱智之学” • 柏拉图: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 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 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哲学定义:“就是对于 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 爱因斯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 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 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苏格拉底
• “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头脑高超而不介意于世俗的 成败,相信自己是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并 且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确生活的最重要的条 件。” • 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预示了斯多葛派和犬儒学 派。斯多葛派主张最高的善乃是德行,一个人不 能够被外部的原因剥夺掉德行;这种学说已经隐 含在苏格拉底声称他的法官们不能损害他的那篇 论辩之中了。犬儒学派鄙视世上的财货,这种鄙 夷表现在他们逃避文明的舒适生活上;苏格拉底 能够赤着脚衣衫褴褛地生活,也是出一个作恶者,是一个怪异的人,他窥 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坏的说成是好的,并且以 这一切去教导别人。” • 判决的定谳和被告方面所要求的惩罚两者之间作 出选择 • 三十个米尼的罚金 • 对他仇视的真正理由——差不多可以肯定地说— —乃是人们认为他和贵族派有勾结;他的学生大 部分都是属于贵族派的,而且其中当权的几个已 经证明是极有危害性的。然而,由于大赦的缘故, 这种理由便不能公开提出来了。(罗素《西方哲 学史》)
苏格拉底的申辩
啊,雅典人,你们听到我的原告们讲话时感觉怎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我是几乎被他们那富有说服力的语言给搞得简直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了——他们是真厉害,几乎没说一句实话就能取得的这样的效果。
虽然他们说了很多假话,让我为之倾倒的却只有一句——我是说他们居然警告你们,听我说话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被我的雄辩所蒙蔽!他们真应该为这话感到惭愧,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缺陷一开口说话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他们说雄辩的力量,说的是真理令人信服的力量,那么我承认我是雄辩的;而如果不是,我只能说这些人很无耻。
但是我这样的雄辩和他们的雄辩是多么不一样啊!你看,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几乎没有说一句真话,或者不会多过一两句真话,但是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将是完全的事实,我不会像他们那样玩弄一些美丽的辞藻,其实那没有一点趣味。
我决对不会的,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因为我确信这是对的,我也觉得像我这把年龄了,不应该在你们眼里看起来象个年轻的演说家似的,大家别指望我那么无聊!而且我对你们大家有一个请求,是这样子:如果你们听到我在我的辩护中间用我平时习惯用的那些说法,就像你们在市场上,在造币场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会听到的那样,我希望你们不要觉得吃惊,更不要因此打断我。
因为我也七十多了,还是第一次到法庭上来,我对这儿说话做事的方式完全都不了解,所以我希望你们把我当成一个外乡人,如果这个外乡人说话带着他的乡音,你们会原谅他。
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过分的要求。
永远不要太在乎说话的方式,说话的方式有的好,有的不好。
你们应该注意的是我的话是否合乎正义,对这个一定要留心!让讲话的人真实地讲话,让裁决者公正地做出裁决。
首先,我需要回答的是很早以前针对我的指控和那些指控我的人,然后我会回答后来才出现的那些。
其实一直有很多人指责我,那些原来指责我的人,他们虚假的控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跟现在的阿内图斯还有他的伙伴们比起来,我更怕原来那些人。
阿内图斯的指控也很危险,但是更危险的是另位一些人,从你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开始用他们的谎言占据你们的理智,他们说有一个叫苏格拉底的家伙,一个智者,这个人沉思冥想天上地下种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专门用来颠倒黑白。
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观后感
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观后感《〈苏格拉底的申辩〉观后感》篇一读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就像是在观看一场跨越千年的精彩辩论。
苏格拉底站在法庭上,他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他不是一个会被轻易打倒的人。
他一开口,那股子智慧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他的申辩,可不是那种低声下气求原谅的话,而是充满着哲理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我觉得吧,苏格拉底有点像那种在一群盲目从众的人里,唯一清醒着的家伙。
当时的雅典人啊,就像一群嗡嗡乱飞的苍蝇,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观念牵着鼻子走。
而苏格拉底就像是拿着苍蝇拍的人,他想把那些错误的观念拍死,可那些苍蝇却反过来咬他一口,说他是个坏家伙,要审判他。
这多可笑啊,就好比一群学生因为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而讨厌老师,还要把老师赶出学校一样。
他在法庭上所说的那些话,有时候我得反复读好几遍才能理解个大概。
他说自己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也许在当时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大言不惭。
可是我想啊,他真的就像是一个礼物,只不过这个礼物有点“扎手”。
他不断地问那些所谓的智者,把他们问得哑口无言,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颗大石头,把那些虚假的平静全都打破了。
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的生活。
在我们的小圈子里,有时候也会有那种大家都默认的“真理”,可这些“真理”可能就是错的。
就像我们以前总觉得学习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那些成绩不好但有其他特长的孩子就被忽视。
这时候要是有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站出来,说:“嘿,你们这想法不对啊。
”那估计也会被很多人反对。
他的申辩虽然最后没有让他逃脱被判刑的命运,但他的精神却像是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星。
他那种为了真理可以不顾一切的态度,真的很让人敬佩。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样的处境下,我可能早就吓得屁滚尿流,什么真理不真理的,先保住自己的小命再说。
可是苏格拉底没有,他就像一个孤胆英雄,即使知道前面是悬崖,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他难道不害怕死亡吗?我觉得他可能也害怕,但是他更害怕失去真理。
这就像在黑暗中,他宁愿朝着那一点微弱的真理之光前行,哪怕那可能是个陷阱。
苏格拉底的申辩全文阅读
苏格拉底的申辩全文阅读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科学的重镇雅典,并享有浓厚的知识海洋影响。
他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西方第一颗宇宙的创始人。
他曾在雅典和古苏格兰历史上的多次出现中发挥关键作用,他也是有名的“苏格拔底案”的一部分,是被定义公正的经典表现。
苏格拉底于399年被指控为贪婪、懒惰、浪费和恐惧引起的危机之一,当时他被判处死刑,不得不面对被处死的危险,他进行了一次著名的申辩,由此开始了他获得永恒不朽的历史地位。
苏格拉底案发生在一次著名的法庭上,当时一个叫阿米氏的官员控告苏格拉底推翻了雅典的宪法,以及实施了毁灭性的政策,甚至构建了激进的崇拜。
在法庭上,阿米氏提出苏格拉底应该被判死刑,但苏格拉底表现出勇敢和冷静,他开始进行他知名的申辩,他清楚地指出雅典当时的法律制度是多么的复杂,他在法庭上引用了大量的古代相关的文献,以证明自己的无辜,并试图说服孤立的法官,希望他们能够改变他的判决。
他在法庭上表明他的获得无辜对雅典有帮助,并且他的实施的政策被认为是负责任的,但是他的表现在他的朋友中仍然遭受了不尊重,甚至被斥责。
无论如何,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表现得很高贵,他甚至把担子放在自己身上,以使雅典免受可能会发生的灾难。
最终,苏格拉底未能说服法官,而他最终被判处死刑,但是他在申辩期间极其高尚的表现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也为他赢得了永恒不朽的历史地位。
他的申辩以其宽厚的智慧和自信的外表闻名,同时也体现了苏格拉底的礼貌,重要的是,他的申辩体现了他对公共权利及宪法的尊重和敬仰,他以自身的受害者的身份注重考虑到别人的情况,这也反映了他的伟大的哲学思想。
就此而言,苏格拉底的申辩全文阅读,是观察哲学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是每一个学习哲学和探求宇宙真理的人最好的资料。
苏格拉底的申辩对今天社会仍然十分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伦理的重要性与关系,他的呼吁把法律应用在公共权利问题上,也呼吁我们重新审视社会的价值观,这些之中蕴含着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哲学观点。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后感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后感《苏格拉底的申辩》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哲学思辨的经典之作。
作者柏拉图通过对苏格拉底的对话记录,展现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过程,以及他对自己信仰和哲学思想的坚守。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道德、真理等重要问题,也让我对自己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反省和启发。
在书中,苏格拉底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和坚定让人深为敬佩。
他在法庭上被控犯有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的罪行,但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者妥协,而是坚定地捍卫自己的信仰和思想。
他认为真理和正义是最重要的,即使面临死亡的威胁也不应该放弃。
苏格拉底的申辩过程充满了智慧和辩证的思考,他通过对话的方式揭示了对方的矛盾和错误,展现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辨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除此之外,书中还反映了当时雅典社会的道德和政治现实。
苏格拉底所受到的指控和审判,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异见者和思想家的打压和排斥。
在一个权力和利益至上的社会里,真理和正义往往被忽视和践踏。
苏格拉底的申辩不仅是对自己的辩护,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质疑和批判。
他试图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唤醒人们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反思自己的信仰和行为。
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让我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反省。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的申辩》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哲学思辨的经典之作。
通过苏格拉底的申辩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坚持和勇气,也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道德和政治现实。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道德、真理等重要问题,也让我对自己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反省和启发。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得到启发和思考,探索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是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一位出色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思想总是被黑暗的阴影所笼罩,最重要的是他的审判令人哀伤。
据记载,苏格拉底受到政府的审判并被判处死刑,这几乎肯定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苏格拉底穷其一生来思考宇宙的物理本原,他发现宇宙有规律可循,他所发现的规律对科学和哲学乃至西方文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但古希腊的当权者拒绝承认那些反映他们统治阶级的革命和思想的存在。
因此,政府对苏格拉底进行了无理的审判,判处他死刑,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虽然苏格拉底在审判中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并没有忘记他所弘扬的思想。
在最初的申辩中,他突出了他珍视的哲学理念,特别是关于自由思想的观点,他总是在拒绝被禁锢和批评他思想观念的威胁,并以此尊重他难以保护的思想自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格拉底的处境也可以理解为他强烈的抵抗斗争的表达,这更令人伤心。
他为追求和保护自己的理想和想象而持续奋斗,政府最终是用死刑来惩罚他,看来早期世界的权力机构是没有容忍思想异端者的存在。
因此,苏格拉底是早期思想界的杰出代表,他深刻地记录了古代迷雾的足迹,不仅仅是他的审判,更重要的是他的申辩,证明了他的正义感和追求自由想法的勇气。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一、真理与修辞1.控方警告(1)提醒法官小心被苏格拉底奇葩,因为他说话很聪明。
(2)内在含义:小心苏格拉底以刻意修饰的辞令和名目掩盖事实的真相。
2.苏格拉底申辩(1)形式:临场发挥,因此不可能是精心设计的词句。
(2)内容:事实和真相。
(3)法官应当关注说话的内容而非说话的方式。
二、案情真相1.两种控告(1)最初的控告(2)后来的控告2.谣言(1)内容:苏格拉底是个智慧的人,是关心天上的事的学究,考察地下万物,把弱的说法变强。
(2)传播:在人民最轻信的年林被想当然的接受而无人申辩。
(3)三类传播者/控告者①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云》)②恶意中伤者:用嫉妒或污蔑中伤。
③真心攻击他的人: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
3.申辩顺序首先针对很久前的控告,再针对莫勒图斯刚刚的控告。
三、哲学生活的根据:针对第一拨控告者的辩护1.智者之知(1)诬蔑的内容“苏格拉底行了不义,忙忙碌碌,寻求地上和天上之事,把弱的说法变强,并把这些教给别人。
”(2)智者的教育智者教育城邦中的年轻人并收取财物。
而苏格拉底认为他并不懂的智者声称自己拥有的知识,能够循循善诱的交给年轻人关于做人和做公民的德性,因此也没有试图教育别人。
2.无知之知诬蔑的来由:智慧(1)德尔斐的神谕:凯瑞丰问德尔斐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皮提亚女祭司说没有人更智慧。
(2)苏格拉底的理解①困惑:自认为没有智慧,那么最智慧到底是什么意思。
②企图驳斥神谕:拜访据说很智慧的人,企图找到比自己更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对他们进行审视,却发现他们并不智慧,并因此招来忌恨。
人们以为苏格拉底在什么问题上驳斥别人,他自己在那个问题上就是智慧的。
a.政治家:别的很多人以及他自己觉得他很智慧,但其实不然。
b.诗人:作诗并不靠智慧,而是靠自然,灵感被激发。
诗人并不理解自己所说。
c.匠人:因为懂的技艺,就以为在其他事情上也是最智慧的,以至于遮蔽了技艺的智慧。
③理解:人的智慧价值很小,在神面前什么也不是。
苏格拉底的申辩核心内容
苏格拉底的申辩核心内容
唉哟,这个故事好长呀!不过我还是要说哦,我可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
昨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历史课,讲的就是一个叫苏格拉底的大叔的事情。
他啊,是个好厉害的哲学家,可是因为他说了太多真话,被那些大人讨厌了,还被抓去法庭上审判。
哎哟喂,法官叔叔们都好严肃呀,连我的小手都忍不住发抖。
苏格拉底可真是聪明呢,他的辩解说得好听极了!他说呀,“我不是做坏事的,我只是想问问题,问大家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啥用啊?”他还说,人们不懂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不知道自己错了,就一直做错事。
哎呀,老师一边讲,我一边听,感觉好像有个小火车“咚咚咚”地在我脑袋里跑,真是太好玩了!
后来,苏格拉底还是被判了罪,唉,这样的人真是可惜呢。
可是我觉得,他的那些话就像小小的种子,撒在大家心里,会慢慢长成大大的智慧树。
咦,不对,我好像也想要去问问老师,为什么有些人会不喜欢别人问问题呢?咚咚咚,真想知道呢!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苏格拉底的申辩》有感
【摘要】
我们已经度过了生命最初的二十多个年华,我们正在步入人生中最绚烂的青年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或者正在形成。
对于怎样看待自己,怎样正确的把握自己,我们却知之甚少,也从未认真踹度过。
读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
蔡月华混合0801 0800000118
【正文】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于公元前399年70岁时被判处死刑。
据记载,他是一个大好人,是各种美德的典范:智慧、谦逊、节制、勇敢、正义、公正守法、不贪财等等。
可是,在雅典这样一个民主制的国家里,他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呢?柏拉图的著作《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就是他在法庭上的辩词,这些辩词说明了他被判处死刑的前因后果,并且集中的表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他说:尽管我并不以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他运用了简单的逻辑证明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谁是最智慧的。
首先,他让神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他更智慧了。
所以他就是当时人当中最智慧的了。
然后,出于对自己的不够智慧这一事实的自知之明,他找到了一个政界受敬仰的人士,他指出,如果神是对的,那么他就是最智慧的人,于是人们常常信奉的那些所谓的最智慧的人就不是真正最只会的人了;反之,如果人们一贯信以为真的那个政客是最智慧的,那么神就是不对的,除非神在撒谎,而神撒谎与本性不合。
这就犯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要么神是错的,要么人们心中认为最聪明的人不是最聪明的。
苏格拉底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想,他是要求我们认识自己,同时客观的去看待神灵,打破习惯性的思维,不要盲目的给别人带上万能的光环。
其实,苏格拉底被控告的原因在于:亵渎旧的神灵,创立新的神;蛊惑青年,教唆他们反对他们的父亲。
本质上,哪怕是法律上,他的这些罪名都是不成立的。
因为从头到尾他只是在与各种各样的人谈话,考问他们的智慧,启发思考,并没有创立新神和教唆青年的动机。
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他的思想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教育人们要认识自己,要确立独立思考的原则。
而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对于其他任何人的看法都要抱着换衣的态度,只相信经过自己头脑认为真的东西。
那么,理所当然的,旧的神与父亲的权威,都是应该被怀疑的对象。
实践证明,青年人听了苏格拉底的谈话以后,往往就不那么驯顺了。
我想,苏格拉底其实只是在起一个推动者的作用,因为本质上,思考的还是人们自己,并且人们有权利接受苏格拉底的教化,最佳的结果是人们在自己仔细思考后接受苏格拉底的思想。
我们需要认识自己,需要知道人应当怎样活着,是盲
目的活着还是自觉地活着,是浑浑噩噩的活着还是时常反思,时常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自觉的人。
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要指出这个问题呢,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他询问了很多人,上至官员,下至工匠,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而实际上他们只对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有精确的知识,对于其他的只是则不知其所以然,是没有经过追问的。
然而他们却已不知为知。
所以苏格拉底得出: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无知,才会谦虚而不自大,才会去进行思考、求知,进而知道自己的局限,从而提升自己。
人生的支柱就是通过这一求知过程得到的真知,也就是人生的信念,是回答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的答案。
那么,苏格拉底确立的信念有哪些呢?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德性。
它回答了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
有人认为是金钱、权利、地位,但是,苏格拉底认为这完全本末倒置了。
不是德性出于钱财,而是钱财出于德性,不出自德性的钱财是可耻的,这样的人堪比野兽,斤斤计较于一己之所得,灵魂不能得到提升。
人的高贵来自德性,德性就是普遍的善,超越各种利益而不为其所制约。
第二,为了信念不惜牺牲生命。
他本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认为生命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为了保全生命而丧失尊严,不择手段的以求苟活,就会为人所不耻。
这跟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出一辙。
逃脱死亡不难,难的是逃脱罪恶;想苟活并不难,可是这样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三,信守诺言,遵守契约。
苏格拉底认为,既然诺言和契约都是经过独立思考而确立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遵守呢?人若出尔反尔,何为其人!
苏格拉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一个觉醒者,“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的悲剧命运也是难以避免的。
【总结】
作为读起思想的我,思考着苏格拉底留给后人的一个问题:你情愿象原来那样,既没有他们的智慧,也没有他们的无知呢,还是愿意既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无知?我想我选择前者,智慧是无止境的,但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便可以永无止境的追求它,从而人生也就有了存在的价值,有了活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