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数学知识点浙教版

初三数学知识点浙教版

初三数学知识点浙教版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知识点1.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也相等的图形)解读:(1)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做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2)全等形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即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3)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就是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形状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知识点2.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知识点3.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解读:(1)正确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明确“对应”关系.(2)明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来自于书写,且要明确相似比具有顺序性.知识点4.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之比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解读:(1)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种;(2)应结合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来理解相似三角形;(3)相似三角形应满足形状一样,但大小可以不同;(4)相似用“∽”表示,读作“相似于”;(5)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比叫做相似比.知识点5.相似三角的判定方法(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其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三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6)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都相似.知识点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射影定理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

九年级下浙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浙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浙教版数学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各种数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九年级下浙教版数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学习的参考。

一、代数运算在九年级数学的学习中,代数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首先,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包括整式加减法运算法则和整式乘除法运算法则。

此外,还需要了解二项式的乘法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等常用的代数运算法则。

二、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解决代数式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九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因式分解方法,如公因式提取法、差平方分解法和配方法等。

通过掌握这些因式分解的方法,能够简化代数式,便于进行进一步的计算和求解。

三、二次根式九年级下学期还学习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运算。

我们需要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并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变形和求值的计算。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应用,如勾股定理中的勾和弦等。

四、平面图形的性质九年级下学期,我们继续学习了有关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命名、有关角的定义和判定、多边形的性质和计算等内容。

另外,还需要学习平行线和三角形的性质、相交线的性质等关于平面图形的定理和证明。

五、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九年级下学期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们将学习并应用立体图形的性质和计算,如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和圆锥等。

通过学习立体几何,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立体图形的特性,还能培养空间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统计与概率最后,九年级下学期还将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我们将学习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怎样进行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

同时,还将学习概率的概念、概率的计算和概率的应用等内容。

总之,九年级下浙教版数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和多样。

我们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和巩固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技能,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

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知识点归纳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科学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下册数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部分,也是为了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是九年级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和加深计算能力的关键。

九年级下册浙教版数学主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有理数的比较大小。

了解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性质,能够运用有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二、代数方程代数方程在九年级下册的数学中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代数方程,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关于代数方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性质也是九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中,平面图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和计算面积、周长等相关知识。

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与平面图形相关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几何思维。

四、数列数列作为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数学概念,也是九年级下册浙教版数学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数列,学生能够了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判断数列的等差和等比性质,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应用数列的知识。

五、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通过学习统计与概率,学生能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数据的表示方法,掌握统计分析、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同时,学生还能够认识到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起来,九年级下册数学浙教版涉及了有理数的运算、代数方程、平面图形的性质、数列,以及统计与概率五个方面的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1. 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 的三角函数。

如果∠a 是Rt △ABC 的一个锐角,则有;t ;c ;sin 的邻边的对边斜边的邻边斜边的对边A A anA A osA A A ∠∠=∠=∠=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的一些边、角,求出另一些边、角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当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公共点叫做切点;当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以下定理:相离;直线与相切;直线与相交;直线与,那么,的距离为到直线,圆心的半径为如果O ⊙r d O ⊙r d O ⊙r d d l O r O ⊙⇔>⇔=⇔<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性质: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圆的切线。

2.2.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通常我们把圆外这一点到切点间的线段的长叫做切线长。

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作的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2.3.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 三视图与表面展开图3.1. 投影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影子叫做投影。

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由平行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射叫做平行投影。

可以把太阳光线、探照灯的光线看成平行光线,它们所形成的投影就是平行投影。

3.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物体在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主视图,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俯视图,在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叫做左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合称三视图。

产生主视图的投影线方向也叫做主视方向。

浙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学内容整理

浙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学内容整理

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1、锐角三角函数(1)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 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A sin ;c aA A =∠=斜边的对边sin(2)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 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A cos ;c bA A =∠=斜边的邻边cos(3)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 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A tan ;baA A A =∠∠=的邻边的对边tan特殊的三角函数值若090=∠+∠B A ,则B A cos sin =,即)90cos(sin 0A A -=;B A sin cos =,即)90sin(cos 0A A -=; BA t a n 1t a n =正切与正余弦之间的关系: AAA cos sin tan =同角的正余弦关系:1cos sin 22=+A A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用计算器求相应的三角函数的值 3、解直角三角形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了直角外的5个元素,只要知道其中的2个元素(至少要有一个是边),求其它3个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依据:(1)三边间的关系:勾股定理222c b a =+ (2)锐角间的关系:090=∠+∠B A ;(3)边角间的关系:c a A =sin ,c b A =cos ,b aA =tan ;(4)面积公式:ch ab S ABC 2121==∆ 直角三角形可解的条件及可直接解的直角三角形的解(1) 已知两边或已知一边及一锐角,则此三角形可解,即在已知的两个条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

(2) 可直接解求解的直角三角形分为以下四种情况:① 已知两条直角边a ,b 其解法为22b a c +=,由ba A =tan 得A ∠,A B ∠-=∠090. ② 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如a )其解法为22a c b -=,由ca A =sin 得A ∠,A B ∠-=∠090. ③ 已知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如a ,A ∠)其解法为A B ∠-=∠090,A a b tan =,22b a c +=或Aa c sin =④ 已知斜边和一锐角(如c 和A ∠)其解法为A B ∠-=∠090,A c a sin ∙=,B c b sin ∙=或22a c b -=不可解直角三角形的解法除直角外已知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的直角三角形都是可解的直角三角形,对于不可角的三角形,通常借助于解方程的思想求解。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以下为大家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

一、数与代数1、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有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其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实数平方根与立方根:平方根的定义、性质,立方根的定义、性质。

实数的概念: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的运算:与有理数运算类似,但要注意无理数的运算。

3、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分式: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

4、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及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及应用。

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二、图形与几何1、三角形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

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性质及应用。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2、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方法。

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判定方法。

3、圆圆的基本性质:垂径定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交。

正多边形和圆。

4、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性质及作图。

位似:概念及性质。

三、函数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 = kx + b(k、b 为常数,k ≠ 0)。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

2、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 = k/x(k 为常数,k ≠ 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3、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一般式 y = ax²+ bx + c(a ≠ 0)、顶点式 y = a(x h)²+ k(a ≠ 0)。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知识点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知识点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知识点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智力密集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数学知识点对于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的知识点涵盖了各种数学概念、公式和技巧,以下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一部分:代数与函数1.1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种函数形式,它的定义如下:y =ax² + bx + c (a ≠ 0)。

其中,a、b、c为常数,且a不等于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具有顶点、对称轴和判别式等特点。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需要掌握求解二次方程、确定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应用二次函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等相关知识和技巧。

1.2 指数与对数指数与对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指数的定义如下:aⁿ,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

指数运算有乘法法则、除法法则和幂运算法则等。

对数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用log表示,例如logₐM = n,其中a为底数,n为真数,M为对数值。

学习指数与对数时,我们需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规则,以及它们在科学计算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几何与向量2.1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和体积问题。

在九年级下学期中,我们将学习到常见的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包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等。

2.2 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相似与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的常见概念。

相似三角形指的是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而全等三角形则是对应边和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通过相似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进行各种三角形的证明和计算,包括角度计算、边长比例计算和面积计算等。

第三部分:概率与统计3.1 概率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分支,是实际问题中常常遇到的概念。

我们将学习到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包括基本概率、条件概率和事件间的关系等。

掌握概率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对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2 统计统计是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一门学科。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反比例函数:形如y =xk (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他形式xy=k 1-=kx y xk y 1=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 y=-x 。

对称中心是:原点3.性质: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比之前所学习的一次函数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性学习。

在做题时,培养和养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 二次函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二次函数:一般地,自变量x 和因变量y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一般式:y=ax^2+bx+c(a≠0,a 、b 、c 为常数),则称y 为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种形式。

一般式 y=ax 2 +bx+c(a ≠0)顶点式 2()y a x h k =-+ 224()24b ac b y a x a a-=-+ 交点式 12()()y a x x x x =--3.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轴:2b x a =- 对称标:24(,)24b ac b a a-- 顶点坐与y 轴交点坐标(0,c )4.增减性:当a>0时,对称轴左边,y 随x 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边,y 随x 增大而增大 当a<0时,对称轴左边,y 随x 增大而增大;对称轴右边,y 随x 增大而减小5.二次函数图像画法:勾画草图关键点:○1开口方向 ○2对称轴 ○3顶点 ○4与x 轴交点 ○5与y 轴交点6.图像平移步骤(1)配方 2()y a x h k =-+,确定顶点(h,k )(2)对x 轴 左加右减;对y 轴 上加下减7.二次函数的对称性二次函数是轴对称图形,有这样一个结论:当横坐标为x 1, x 2 其对应的纵坐标相等那么对称轴122x x x += 8.根据图像判断a,b,c 的符号(1)a ——开口方向(2)b ——对称轴与a 左同右异9.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抛物线y=ax 2 +bx+c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x 1, 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c=0(a ≠0)的根。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较全)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较全)

浙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较全)1、有理数:(1)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5、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6、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4、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 (b+c)=ab+ac 、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8、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9、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0、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11、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第三章实数1、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如:-3,0、231,0、…,,、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浙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知识点:1.定义:形如y =x k(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y 是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说明:1)y 的取值范围是一切非零的实数。

2)反比例函数可以理解为两个变量的乘积是一个不为0的常数,因此其解析式也可以写成xy=k ;1-=kx y ;xk y 1=(k 为常数,k ≠0) 3)反比例函数y =xk (k 为常数,k ≠0)的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分母为自变量x 的分式,也就是说,分母不能是多项式,只能是x 的一次单项式,如x y 1=,x y 213=等都是反比例函数, 但21+=x y 就不是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

2.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于反比例函数y =xk 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知道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3. 反比例函数的画法:1)列表;2)描点;3)连线注:(1)列表取值时,x ≠0,因为x =0函数无意义,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 值(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3)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折线(4)由于x ≠0,k ≠0,所以y ≠0,函数图象永远不会与x 轴、y 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4. 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 y= -x ;对称中心是:原点5. 性质:说明:1)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不连续,在讨论函数增减问题时,必须有“在每一个象限内”这一条件。

2)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两个分只可以无限地接近x 轴、y 轴,但与x 轴、y 轴没有交点。

3)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4)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 ,b )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 ,b )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6. 反比例函数y =xk (k ≠0)中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初中浙教版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浙教版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浙教版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运算- 正数、负数、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乘方、开方运算- 绝对值的概念及运算-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2. 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乘法、除法运算-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公式法、分组分解法3. 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代数式的化简- 代数式的求值:直接代入、化简后代入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的建立、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不等式的建立、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5.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建立- 解法:代入法、消元法(加减消元、代数乘法消元)6.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建立- 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7.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表示法-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映射、单调性、奇偶性- 函数图像的绘制与识别8.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直线)与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双曲线)与性质9.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抛物线)与性质- 顶点、对称轴的求法- 最大值、最小值问题10. 序列与数列- 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数列的求和: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法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邻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 直线与角的关系:平行、相交、垂直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类、按角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定理、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3. 四边形-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梯形的性质与中位线定理4.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圆心、弦、直径、半径- 圆的基本性质:弧、弦、直径的关系 - 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5. 圆的计算- 扇形、弧长、圆锥的体积计算-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圆与圆、圆与多边形的位置关系6. 空间几何- 空间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体 -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图形的计算:体积、表面积7.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比的计算与应用8. 解析几何初步- 坐标系的建立与应用- 直线、圆的解析表达式- 点、线、圆之间的距离与角度计算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的概念与绘制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与意义 - 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概率的定义与计算-。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分式方程与分式不等式1.1分式的定义与性质-分式的定义:分式是由整式(多项式)与非零常数的商组成的表达式。

-分式的性质:分式一般可化简为最简形式。

分式的最简形式是指分子与分母之间互质,即它们没有公共因子。

1.2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分式等式称为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使分式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分式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的求解步骤:通常使用消元法,将含有未知数的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多项式)方程。

1.3分式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定义:分式的大小关系称为分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的解集:分式不等式的解集就是满足分式不等式的所有实数。

1.4解分式方程与分式不等式的方法-满足分式等式条件且在分母非零的定义域内的解即是方程的解。

-解分式不等式的方法:找出使分式不等式的分子或分母变号的点,然后根据各个变号的区间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第二章几何与立体几何2.1角-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相交的射线或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角的分类: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角的度量:利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以度(°)为单位。

2.2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判定: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关系可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2.3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具有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称为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判断它们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之比等于对应边长之比的绝对值。

2.4平行线与比例-平行线与比例的定义:平行线的概念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它们的每一对相对线上的点的终点分别平行连接,这样的直线称为平行线。

比例是指两个有序线段长度的比值。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对应角相等,平行线与截线的交角为内错角;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互补;与平行线相交的两直线任意一对同位角互补。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形如\(y =ax^2 +bx +c\)(\(a\)、\(b\)、\(c\)是常数,\(a ≠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 =\dfrac{b}{2a}\)。

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left(\dfrac{b}{2a},\dfrac{4ac b^2}{4a}\right)\),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left(\dfrac{b}{2a},\dfrac{4ac b^2}{4a}\right)\),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y = ax^2 + bx + c\)(\(a\)、\(b\)、\(c\)为常数,\(a ≠ 0\))(2)顶点式:\(y = a(x h)^2 + k\)(\(a ≠ 0\),顶点坐标为\((h, k)\))(3)交点式:\(y = a(x x_1)(x x_2)\)(\(a ≠ 0\),\(x_1\)、\(x_2\)为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4、二次函数的平移抛物线的平移实质上是它的顶点\((h, k)\)的移动(点的移动规律),遵循“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规律。

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抛物线\(y = ax^2 + bx + c\)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x_1\)、\(x_2\),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的根。

当\(\Delta = b^2 4ac > 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Delta = b^2 4ac = 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Delta = b^2 4ac < 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浙教版九下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e),记作sinA ,即sinA =斜边的对边A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 ,即cosA=斜边的邻边A ∠∠A 的对边与∠A 的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 ,即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 的三角函数.注意:sinA ,cosA ,tanA 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的 “sin ”没有意义,其中A 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

明确:0<sina <1,0<cosa <1. 若∠A 与∠B 互余,则有:sinA=cosB ,cosA=sinB ,tanA ·tanB=1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角角度sin αcos αtan α30°21 23 33 45°22 22 1tanA=∠A的对边∠A的邻边60°23 21 3Sin α,tan α随着锐角α的增大而增大; Cos α随着锐角α的增大而减小.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只有下面两种情况:(1)已知两条边;(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的一些边、角,求出另一些边、角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坡比: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记作i ,即i =水平宽度竖直高度,坡度通常用l :m 的形式。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

从三角函数的概念可以知道,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i =tan 坡角,显然,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四边形是梯形,通常的辅助线是过上底的两个顶点引下底的垂线,这样,就把梯形分割成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仰角、俯角的定义:从下往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浙教版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Δ= b -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 -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_______Δ= b -4ac当a>0时,函数在x= -b/2a处取得最小值f(-b/2a)=4ac-b/4a;在{x|x{x|x>-b/2a}上是增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函数的值域是{y|y≥4ac-2)/4a,正无穷);②[t,正无穷)奇偶性:当b=0时为偶函数,当b≠0时为非奇非偶函数。

周期性:无解析式:①y=ax +bx+c[一般式]⑴a≠0⑵a>0,则抛物线开口朝上;a⑶极值点:(-b/2a,(4ac-b )/4a);⑷Δ=b -4ac,Δ>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b-√Δ]/2a,0)和([-b+√Δ]/2a,0);Δ=0,图象与x轴交于一点:(-b/2a,0);Δ②y=a(x-h) +k[顶点式]此时,对应极值点为(h,k),其中h=-b/2a,k=(4ac-b )/4a;③y=a(x-x1)(x-x2)[交点式(双根式)](a≠0)对称轴X=(X1+X2)/2 当a>0 且X≧(X1+X2)/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a>0且X≦(X1+X2)/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此时,x1、x2即为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将X、Y代入即可求出解析式(一般与一元二次方程连用)。

交点式是Y=A(X-X1)(X-X2) 知道两个x轴交点和另一个点坐标设交点式。

两交点X值就是相应X1 X2值。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 如果抛物线与x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那么当时,函数的值是0,因此就是方程的一个根。

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没有公共点,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

这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三种情况:没有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浙教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浙教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浙教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数学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课堂中的一门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浙江教育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并从具体例子中讲解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九年级下册的内容。

下册主要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的相似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等知识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坐标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

例如,给定一个平面点A(x1, y1),点P(x, y)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可以通过计算坐标之间的差值来确定。

此外,还需要学会画图并解答有关坐标的问题,这锻炼了学生的几何思维和图形分析能力。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是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之间的边长比例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几何问题。

例如,在解决建筑设计中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来估计物体的高度或长度。

在实际生活中,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两个物体是否相似。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也是九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学会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如直线与圆的相切、相离和相交。

在具体应用中,这项知识可用于解决有关几何的问题。

例如,在规划城市交通路线时,我们需要知道某条道路是否与现有的圆形广场相交,以此来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路线。

平面向量是九年级下册数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理解向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向量的加减乘除运算。

向量运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旋转和变形等几何变换。

在实践中,向量运算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当我们研究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时,可以利用向量的概念和运算来描述和计算。

通过以上几个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浙江教育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图形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些知识点不仅仅是数学课堂上的内容,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Rt △ABC 中,如果锐角A 确定,那么∠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e),记作
sinA ,即sinA =
斜边
的对边
A ∠
∠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cosine),记作cosA ,即cosA=
斜边
的邻边
A ∠
∠A 的对边与∠A 的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 ,即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 的三角函数.
注意:sinA ,cosA ,tanA 都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单独的 “sin ”没有意义,其中A 前面的
“∠”一般省略不写。

明确:0<sina <1,0<cosa <1. 若∠A 与∠B 互余,则有:
sinA=cosB ,cosA=sinB ,tanA ·tanB=1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角
角度
sin α
cos α
tan α
30°
21 23 3
3 45°
2
2 2
2 1
tanA=
∠A的对边∠A的邻边
60°
23 2
1 3
Sin α,tan α随着锐角α的增大而增大; Cos α随着锐角α的增大而减小.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只有下面两种情况:
(1)已知两条边;(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
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已知的一些边、角,求出另一些边、角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坡比: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记作i ,即i =
水平宽度
竖直高度
,坡
度通常用l :m 的形式。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

从三角函数的概念可以知道,坡度与坡角的关系是i =tan 坡角,显然,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四边形是梯形,通常的辅助线是过上底的两个顶点引下底的垂线,这样,就把梯形分割成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仰角、俯角的定义:
从下往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仰角,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俯角。

右图中的∠1就是仰角, ∠2就是俯角。

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
在数学中,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相同,结果总数为n ,事件A 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为m ,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n
m
A P
)(。

无论哪个或哪些结果都是机会均等的;部分与全部之比,不要误会为部分与部分之比。

事件的概率表示:列表、树状图。

在用列表法分析事件发生的所有情况时往往第一次在列,第二次在行。

表格中列在前,行在后,其次若有三个红球,要分红1、红2、红3。

虽然都是红球但摸到不同的红球时不能表达清楚的。

实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概率
l
(3)
(2)
(1)
尽管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但只要保持实验条件不变,那么这一事件出现的频率就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大而趋于稳定,这个稳定值就可以作为该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所以通过大量重复实验,用一个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由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交,这时的直线叫做圆的割线;(2)相切: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与圆相离。

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量化
如果⊙O 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d r⇔直线l与⊙O相交;
2.d r
=⇔直线l与⊙O相切;
3.d r⇔直线l与⊙O相离。

由于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因此直线l一定与圆相切。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经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圆的切线。

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判定定理:
(1)根据切线的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即经过半径的并且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常用的辅助线有两种:
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的一点,那么连接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线半径,再证明所作半径与这条直线垂直即可;
2、如果已知条件即没有给出圆上一点,也没有指出直径上的点,那么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明垂线段的长度等于半径的长即可。

三角形的内切圆:
定义: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连接内心和三角形的顶点平分三角形的这个内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和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类比:
顶点与切点间的线段长与三角形三边关系: 如图,⊙I 切△ABC 三边于点 D 、E 、F , 则AD=AF=)(2
1
BC AC AB -+ BD=BE=
)(21
AC BC AB -+ CE=CF=)(2
1
AB BC AC -+
特别地,当∠C=Rt ∠时,如图,四边形CEID
是正方形, 内切圆的半径
)(2
1
AB CB CA CD r -+== rl S ABC 2
1
=
(其中r 、l 分别是内切圆的半径和三角形的周长)
当两个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两圆相切,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相切的两个圆,除了切点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圆的外部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圆外切;相切的两个圆,除了切点外,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圆内切。

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经过两个圆心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设两圆心的半径为R 和r(R>r),圆心距为d ,则: 1.d R r =+⇔两圆外切; 2. d R r =-⇔两圆内切。

相切两圆也组成轴对称图形,通过两圆的圆心的直线叫做连心线,是他们的对称轴,由此我们得到相切两圆的连心线的性质: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经过切点。

图2
图1
T
当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两圆相交(如图1);当两个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两圆相离,相离的两个圆,如果一个圆上的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外部,我们就说这两个圆外离(如图2),如果一个圆上点都在另一个圆的内部。

我们就说这两个圆内含(如图3) 观察上图,可以得到:
设两个圆的半径为R 和r,圆心距为d,则 (1)两圆相交⇔ R- r < d <R+ r; (2)两圆外离⇔d >R+ r; (3)两圆内含⇔d <R- r (R >r );
根据两圆相切,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解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第4章 投影与三视图
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成的角叫做视角。

我们把视线不能达到的区域叫做盲区。

投影:
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光线叫做投射线,影子(也叫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因为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所以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成
为平行投影.
r
R R
(3)
(2)
r
(1)
O1
O2
o1
o2O1O2
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当小棒、三角形等纸片与投影面平行时,它们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全等,当小棒、三角形等纸片与太阳光线平行时,它们的影子形成一个点,一条线.。

由平行的投射线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由同一点出发的投影线所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影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

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

在画三视图时,三个三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