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子研修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实施方案

永吉县西阳镇大岗子九年制学校

为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特拟定此方案,切实提升我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现代化学校。

一、学校简介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目前学校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但学校生源整体质量较低,学校特色不够突出,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家长会不认可,新型教学模式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且教师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学习信息技术,缺乏督导检查与评估,规划没有落实到位。

二、学校现状分析

1、信息化基础设施

硬件建设:学校共有18个普通教室,学校有信息教师一名,负责对学校网站以及硬件设施维护;学校每个教师配备一台计算机,办公室能直接上网。

软件设施:学校资源的积累、使用、更新情况一般。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教育资源方面总体而言,资源不丰富、与实际需要脱节;校外的资源库使用比较少,教师之间缺乏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相当部分的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资源,数字资源缺失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很大障碍。

3、师资水平

青年教师居多。学校大多数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能力,能在自己教学中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不多。

4、学生信息化应用

因为地处农村,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十分有限。

三、工作目标

采用整校推进的混合式研修模式,到2019年,对学校教师开展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全员培训。

到2022年底学校力争建成数字校园、教学资源库、互联互通。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和兄弟学校共享资源。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开展通识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出台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已有的备课制度、上课制度、

听评课制度等进修修订,使之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加大WIFI覆盖范围,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不断改进探究教学的设计,提高探究在教学中的比例,改善信息化演示课件的质量,增强课件的可读性,开展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四、主要工作项目

(一)整校推进模式实施与保障机制

1、校长领衔,全员参与

⑴组建团队,明确责任。

成立由冷艳冰(校长)为组长,由林德军(副校长)、孙德福(村小校长)、朱明业(村小校长)、杨金库(教导主任)、孔丽艳(教导主任)、高美莹(师培主任)、王慧(信息技术教师)为组员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明确校长为整校推进工作第一责任人,带领管理团队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

⑵制定规划,完善制度

结合上级有关文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校本研修主题,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学校的教研、培训、备课、上课等规章制度,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各环节中,以破解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以观课议课、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引领教师学技术、用技术、

用好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到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转变。

⑶内容选择,模式创新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选取相应内容,内容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具体内容为:A2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A4数字教育资源管理、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B7家校交流与合作、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教师要从中选择3项微能力,要涵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中的三个方面。

指导教师选学和参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研修。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的校本教

研活动。在教研组内开展微能力应用的研究活动,选拔优秀案例在校内开展示范引领活动,开展帮扶结对子、学科练功竞赛等活动,营造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技术应用氛围,有序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

2、骨干先行,示范引领

在学校教师之间开展骨干教师示范引领活动,幅射带动其他教师共同发展。

3、鼓励创新,积累经验

提高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能力。重点学习希沃电子白板、101PPT等适合使用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4、开发形成本地培训资源,引领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优质课大赛、练功竞赛等方式,收集优质资源,校内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引领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

填写学校整校推进工作手册,内容涵盖:整校推进目标任务、实施流程、职责分工、考核要求、校本研修活动设计、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实效等方面。将提升工程2.0工作纳入学校教师考核。

(二)开展能力测评的主要措施

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由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具体负责校

本应用考核工作。

1、学习路径,成果分享

教师要根据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从中选择3项微能力,要涵盖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中的三个方面。

平台学习(25学时)。教师根据选择的内容,通过培训平台完成25学时的线上学习任务。

线下实践(25学时)。教师根据微能力要求,进行线下的实践练习,课堂实践应用,提交能力测评作品。

2、考核办法,证书发放

教师的能力考核侧重于评估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教师提供的证据应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要求。要严格证据的有效性,凡提供的证据未包含教师本人的影像的或不能确定是教师本人制作的,应视为无效证据。

在组织能力考核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应用证据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80——100分的,可评为优秀等次;得分在60——80分的,可评为合格等次;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等次。

3.组织实施

具体实施过程由学校信息化2.0管理团队按计划有序开展工作。

4.管理保障

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领导小组;下发能力测评考核标准。

5.结果应用

与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相关

(三)缩小教师应用能力差距的主要措施

制定教师帮扶结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结对关系,采用教研组内和组间帮扶的方式,信息技术好的帮扶信息技术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