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
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与分析(一)课型类别、教学环节与时间配z这次提供的三门课程都是新课程。
一个是新的计算教学课程“两位数减去两位数放弃减法”,另一个是新的几何知识课程“周长”,另一个是几何知识概念课程“角度的大小”。
本次开设的3节课就教学环节而言大致都可分为:引入部分――揭示课题――展开研究――巩固应用。
(二)课堂提问分析(包括提问技能水平和提问行为)表1课堂提问技能水平检查表(片段)管理识别推理创建批评教师a/6451教师B/866/教师C/765/占所列问题的038.8%29.6%29.6%/对照表2教师提问行为分析(一)教师a教师B教师C占问题总数的百分比类型常规管理问题19.2%//记忆问题26.9%50%25%推理问题34.6%41.43%45%创造性问题19.2%8.57%27.5%表3学生答案类型分析表1班2班3占问题总数的百分比类型无答案007.5%机械判断23.1% 30% 5%1认知水平回答15.4%31.43%25%推理回答53.8%31.42%40%创造性评价回答26.9%7.14%25%结论:教师的提问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推理问题占30%以上,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教师之间仍存在差异。
(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44.4%,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
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篇一: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季燕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是国际数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
《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总体目标也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的。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思考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
它是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加有益。
2、培养学生的学合作交往能力。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
第一次课例研究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定稿
以“引导自学”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第一轮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合肥屯溪路小学胡燕敏2012年10月18日2012年3月28日,北师大项目组的张东娇教授、马健生教授、高益民博士、余清臣博士、徐志勇博士与研究助手,以及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兄弟学校的领导来到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创建的专家工作日活动。
在众位专家与教育局领导的建议下,在征求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博雅教育”概括学校的文化特征及其实践。
落实与实现“博雅精神,儿童世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就就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求实、平等、担当的品质就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校一开始选定的主题为“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经过第一轮课例研究研讨活动,将主题进一步确定为“以引导自学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
课例研究成员我校接到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的关于“课例研究”活动的通知后,校长与教导处主任积极讨论、制定课例研究活动计划,挑选授课老师、参加此次课例研究的数学课题组骨干老师14人以及语、音、体、美、课题组组长12人,同时聘请了包河区数学教研员隗智林老师,期望此次活动不但能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更有助于校内教研文化形成。
做课教师情况:课程内容介绍:教学内容就是: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前后知识点链接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
2012年10月11日下午2点-5点进行了第一次课例研究活动,唐胜兰老师上课,课后每位老师依次汇报观察结果、隗智林老师、张东娇教授与陈罡校长点评。
现将第一轮课堂观察与诊断汇报如下:一、分项诊断报告(一)教师教学行为1、课堂教学程序表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瞧出: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清晰,对“引导自学”课型五环节把握到位。
第一次课例研究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定稿
以“引导自学”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第一轮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合肥屯溪路小学胡燕敏2012年10月18日2012年3月28日,北师大项目组的张东娇教授、马健生教授、高益民博士、余清臣博士、徐志勇博士和研究助手,以及包河区教育体育局、兄弟学校的领导来到合肥市屯溪路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创建的专家工作日活动。
在众位专家和教育局领导的建议下,在征求学校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博雅教育”概括学校的文化特征及其实践。
落实和实现“博雅精神,儿童世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求实、平等、担当的品质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校一开始选定的主题为“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第一轮课例研究研讨活动,将主题进一步确定为“以引导自学型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
课例研究成员我校接到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的关于“课例研究”活动的通知后,校长和教导处主任积极讨论、制定课例研究活动计划,挑选授课老师、参加此次课例研究的数学课题组骨干老师14人以及语、音、体、美、课题组组长12人,同时聘请了包河区数学教研员隗智林老师,期望此次活动不但能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更有助于校内教研文化形成。
做课教师情况:课程内容介绍: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前后知识点链接等: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
2012年10月11日下午2点-5点进行了第一次课例研究活动,唐胜兰老师上课,课后每位老师依次汇报观察结果、隗智林老师、张东娇教授和陈罡校长点评。
现将第一轮课堂观察与诊断汇报如下:一、分项诊断报告(一)教师教学行为1、课堂教学程序表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清晰,对“引导自学”课型五环节把握到位。
重点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
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表2??? 教师提问行为分析表(一)结论(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44.4%,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
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2)创造性问题设计已逐步被教师重视,但教师之间还存在差异。
从表2可、(四)???? 课堂练习分析三节课练习时间均在5分钟至7分钟之间,练习题总数多的有22题(因为是计算课),少的有5题。
从练习题的类型看,集中在序列记忆,理解推理和综合应用方面。
结论1:概念课的教学,教师从重视知识的结论(如公式,定理等)逐步转化为重视让学生获得结论形成的过程。
从两堂概念课的教学过程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能为课堂教学创设合作操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操作、探究交流的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创新能力(五)????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分析??????????????? 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情况分析表从上表看,师生问答占总课时的50%以上,用于小组合作和学生自学的时间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感悟到研究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行为观察分析诊断报告1200字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行为观察分析诊断报告1200字小学数学课堂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强的科目,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不尽人意,那么,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行为观察,如何进行分析诊断?1. 学生的认知状态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有限,因为他们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都停留在直觉感受上,不能把握深层次的抽象概念,比如“相等”、“减法”、“加法”等等。
有些学生甚至对于简单的数学概念也感到困惑,导致理解混乱或不到位。
因此,认知状态的分析诊断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性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认知,例如,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启发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思维方法的传授,加强学生数学基础的融会贯通,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2. 学生的思维方式小学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觉、实验和操作为主。
他们对于数学问题的处理方式较为直观,易受感性因素影响,而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有些学生在解题时,缺乏透彻的思考和推理,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运算混淆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刺激,鼓励学生探索、尝试,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启迪他们的思维,例如通过画图、动手操作、相关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规律。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驱动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兴趣不浓厚的学生往往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有些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显得缺乏热情,不愿意参与和思考问题,缺乏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设计趣味化的数学题目,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应该多给学生鼓励,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秀表现,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阶段,本文将对小学生数学学情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和成绩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 学习态度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持积极态度,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2. 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其中一些学生善于归纳总结,能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另一些学生则偏向于死记硬背,缺乏灵活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学习环境良好的学生通常学习积极性更高,成绩更好;而家庭学习环境差的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困扰。
三、教学方法分析1. 互动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循序渐进教学数学知识是逐步累积和深化的,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3. 多元化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成绩分析通过对小学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较大的盲区,需要教师加强针对性教学。
五、总结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持积极态度,并有较好的学习方法。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以上是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希望能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课堂观察报告
《认识周长》课堂观察分析报告、现场观察的背景及目的2、教学变量控制课时计划40分钟,(实际用时40' 37〃),有8位老师在听课的同时跟随8个四人小组进行观察、记录,基本上可以了解到学生最真实、最全面的反应。
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书第五册第41~43页4、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性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过程性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测量计算等手段和方法,探索发现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
2、学生通过商量、交流、互指互说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观察目的(1)借助于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特点,评价得失。
实践反思,促进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专业成长。
(2)对教学的时间分配、小组活动、练习配置、语言互动进行专项分析,提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建议,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借助课堂教学的观察,探索“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6主要观察技术的选择。
(1)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
(2)逐字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程序表(3)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统计。
二、观察结果记录及诊断分析(一)时间分配表1:主要课堂教学行为时间分布初步结果分析:从表1、表2、表3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自发的进行学习和探究的。
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周长的含义,在动手实践中学会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进一步建立起周长的表象,发展了空间观念。
整堂课基本上能做到师生共享,共同参与。
教学环节用时分配,情景引入、观察思考、理解周长含义用时10' 29〃,占整节课的25.5%,而测量计算用时29' 21〃,占72.4%。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少,学生对图形的概念又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测量计算,寻求周长不同的计算方法等数学活动中,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的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的质量分析报告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对其数学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提高措施。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知道学习数学的目的。
然而,在一些学校的数学课堂上,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教师对于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改进措施: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上,要通过设计合理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练习”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讲解,学生进行机械的练习。
这种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其学习兴趣。
改进措施: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游戏学习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题目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能力。
三、缺乏巩固与拓展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然而,在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学生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很快就会遗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改进措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巩固练习和拓展问题,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思考。
在学期末,可以进行综合性的考核,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
四、评价方式单一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忽视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只要答对就好”的心态,对于错误答案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指导。
改进措施: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开放性问题、思维导图等形式,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观察诊断报告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观察诊断报告一、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在整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步学习会感到困难。
像12,13等,或者用语言表述“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它是代表分数概念的符号或者数学语言,学生听说过,也可能见到过,但是他们并不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更不会写这些符号。
学生只认识分数的“外貌”特点,而并非了解分数所表示的真正含义。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
因此分数教学不能从符号入手,而应该从分数的产生入手,也就是从实际生活入手。
教材第91 页主题图呈现的教学内容,以儿童的生活情境为素材,使学生在玩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画中的情境,提供了分月饼、分苹果、分西瓜等平均分的素材和原型,通过思考,将其中的数学信息进行交流、表达出来,不仅认识到“平均分”的普遍存在,也认识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打下基础。
从两个学生平均分月饼引入12,在此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到14,学生写分数、读分数,多次的感悟,从而使学生抽象、概括,认识到像这样的数是分数,使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分数的含义。
但教材没有出示文字表述,而是从“平均分”入手,使学生经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为各部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建构知识的网络,通过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又起到促进作用。
主题图中出示了五个与分数学习有关的小情境,后面的例题的情境也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为: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2、能正确地读、写分数;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学习分数的重要性。
三、前测及分析(一)前测卷及统计(注:正确率1表示做对人数占做的人数的百分率,正确率2表示做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一、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氛围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观察对象及方法本次观察的对象是一所小学的数学课堂,观察的教师为该校数学教研组的教师,观察的方法为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相结合。
三、观察结果及分析1、学生学习状态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也比较踊跃。
但也有部分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并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2、教师教学方法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该校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多样化,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同时,教师也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课堂氛围在观察中还发现,该校数学课堂的氛围比较活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频繁。
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该校数学课堂中的学生学习状态良好,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课堂氛围也比较活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
因此,我们建议该校数学教研组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一、引言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课堂观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评估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课堂观察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运算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表”,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二、观察表的设计与使用1、观察表的设计原则观察表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重点;要选择合适的观察项目和指标;要确保观察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1. 引言
本报告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诊断分析,旨在评估和改进
教学质量。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进行了总结和建议。
2. 教学环境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教室环境相对安静和整洁,为学生提供了
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教师的授课内容准备充分,使用了多种教学
资源和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3. 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和练。
讲解
部分内容深入浅出,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示范和练环节帮助学
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了合作研究的机会。
然而,在部分课堂中,教师的示范和练环节的时间较短,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4. 学生参与度
观察中发现,学生在教师提问时积极参与,并能够给出正确的答案。
然而,在部分课堂中,学生的回答过于简单和模式化,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解释。
5. 教学评估
课堂中的评估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口头提问和课堂练。
建议引入更多形式的评估方式,如小组讨论、个人写作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6. 结论与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准备和教学方法得到了肯定。
然而,需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以及丰富评估方式。
建议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思考和解释问题。
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个人的学术潜力。
以上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诊断分析报告,希望可以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
《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初探分数知识的课堂观察报告引言本次课堂观察报告旨在探讨初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情况。
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和建议。
观察过程本次观察选择了一所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堂。
课堂主题是分数的引入和基本概念。
观察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3. 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观察结果经过观察,我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示范演示、小组合作和游戏等。
这些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分数知识的探索欲望。
2.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3. 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而另一些学生则存在一定的混淆和错误。
这可能与他们对基本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有关。
建议基于以上观察结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教师可以继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分数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更多的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分数问题,增强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针对理解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找出他们的困惑点,并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分数概念。
3. 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学习材料,如分数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游戏。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结论通过本次课堂观察,我初步了解了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情况。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影响。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以促进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注意:本报告的观察结果仅为初步结论,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一)
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一)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什么是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是指老师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以及通过一系列诊断工具,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落实教育措施的一份报告。
为什么需要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1.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发现问题,制定对策;2.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根据学生的表现安排课程和教学活动;3.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4.为后续的评价工作提供数据的基础。
怎么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1.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课前准备、参与度、听课效果、回答问题的质量等;2.利用诊断工具:如课堂测验、教学质量调查、教学反思等;3.分析和评估: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的根源;4.制定对策和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落实教育措施;5.撰写诊断报告:将诊断结果和方案整理成一份报告,供教师和管理层参考。
诊断报告的内容和格式1.报告题目:简明扼要地概括报告内容;2.学校和班级信息:学校、班级名称、报告时间等基本信息;3.学生表现综述:从整体上梳理学生的表现和状态;4.诊断分析和建议:分析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5.结语:对报告进行总结和点评,提醒教师和管理层注意问题。
总结课堂观察与诊断报告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落实教育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效率。
在撰写诊断报告时,应遵循一定的内容和格式要求,从整体上梳理学生的表现和状态,分析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对报告进行总结和点评。
注意事项1.确保观察准确:观察需要细致入微,避免出现主观判断的情况;2.避免简单评价:评价不应过于简单化,需要针对性地分析学生的表现和问题;3.报告内容客观中立:报告应尽可能客观中立,避免出现情绪化或过于主观的评价;4.保护学生隐私权:报告需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保证信息的安全性;5.报告应实用可行:制定的教育方案和措施需要实用可行,避免脱离实际情况。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龙港办事处寄宿制小学姓名:徐会艳时间:2016年10月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一、观察背景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育的本质是重在参与。
积极融入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有助于学生良好素养的形成。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很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但在实际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学生课堂参与广度不够、热情不高、深度不够的情景,众所周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种种形式下,迫使教师们不得不寻求更高效的教学模式。
鉴于此,课堂参与度的观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观察程序说明(一)课前会议在交流中韦老师提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五年级教材第六单元的内容,属于探究性课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早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
本课将以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的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思维空间;并鼓励学生多观察,敢猜想,善于发现,细心总结,通过观察发现和合作交流完成探究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为了让学生突破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这一重难点,我们观察员建议给学生充足的实验、观察、分析及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所以确定本节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二)细化分解观察点针对韦老师的说课内容,并结合观察量表,我们观察小组商讨决定本节课将从“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学生应答质量”两方面内容进行观察,记录并汇总具体数据。
小学生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大全
小学生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大全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生数学学情分析报告范文大全篇1一学期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教研组整体教学水平非常均衡,教学成绩较好,优秀率较高,整个级部60%以上的同学是优秀,有的班级78%的同学达到优秀,几乎消灭了不及格的现象。
为自己的付出欣喜为孩子的进步欣喜。
忧的是我所在的两个班级出现极不均衡的现象,平均分相差达到4个百分点。
原因在哪呢?在平时两个班水平差不多,可是到了期末考试却出现了这样的差距。
仔细分析,我认为是孩子的自律能力上有问题,也就是还需要从良好地学习习惯抓起;再一个原因是较差班有30%左右的同学还需要谈心辅导,这部分同学的家长都是在商场做生意的,而且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思想上还不够重视,有时几次与家长联系都没有时间,所以在下一步这部分孩子的学习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抓好孩子的作业共同培养孩子良好地学习习惯。
当然考试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主观与客观原因,要认真分析,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深挖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认真写好教案努力形成“有序、有情、有趣、有效”的课堂,打造“生态课堂”。
二、增强上课技能,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课堂上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趣味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小学数学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报告小学数学共开设了3节课,涉及到二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3个年级,执教的3位老师中有2位教龄在10年以上,其中一位教师是备课组长,区首届教学能手。
另外一位教龄5年。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一)课型类别、教学环节与时间配置本次所开设的3节课均为新授课,一节是计算教学新授课《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节是几何知识新授课《圆周长》,另一节是几何知识概念课《角的大小》。
本次开设的3节课就教学环节而言大致都可分为:引入部分——揭示课题——展开研究——巩固应用。
(二)课堂提问分析(包括提问技巧水平和提问行为)表1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表2 教师提问行为分析表(一)表3 学生回答的类型分析表结论: 教师提问方式正在转变,推理性问题占30%以上,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已逐步被教师重视,但教师之间还存在差异。
(1)提问具有包容性和启发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3节课中,教师所提推理性问题共56个,占问题总数的%,相应地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停留在机械判断是非上。
反映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只是把教材问题化,即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一问一答,在形式上很热烈,实际上却没能触动学生的思维,而是居高临下的设疑、激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平衡”,从而激起求知欲。
(2)创造性问题设计已逐步被教师重视,但教师之间还存在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三堂课中,创造性问题所占问题总数的比例分别是%、%、%,说明教师已经在重视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通过创造性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创设展示思维过程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维会非常活跃,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会闪现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课堂教师听答行为分析教师听答行为情况分析表结论:教师能注意听答,尊重学生,但缺乏鼓励性倾听和反射,未充分关注个体差异。
(四)课堂练习分析三节课练习时间均在5分钟至7分钟之间,练习题总数多的有22题(因为是计算课),少的有5题。
从练习题的类型看,集中在序列记忆,理解推理和综合应用方面。
结论1:概念课的教学,教师从重视知识的结论(如公式,定理等)逐步转化为重视让学生获得结论形成的过程。
从两堂概念课的教学过程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能为课堂教学创设合作操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合作操作、探究交流的实践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创新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
如《圆周长》一课,教师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的合作与实践,得出了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又如《角的大小》一课,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摆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结论。
结论2:计算教学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的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所生活的家庭、文化环境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数学现实,因此他们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当一个数学问题出现时,每个学生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从计算课的教学过程看,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空间,通过自主探索突出算法多样化,如53-19一题,学生想出了7种口算的方法,从而学生的发散思维力得到了训练。
(五)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分析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情况分析表从上表看,师生问答占总课时的50%以上,用于小组合作和学生自学的时间年级之间存在差异。
(六)课堂情景分析1、创设良好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长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
听说西方的孩子如出现“43+57=99”这类错误,教师的评价是“很好,与正确答案很接近。
”教师的这种宽容、激励,有利于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个性健康是建立在有安全感的心理背景下的。
从三节课来分析,教师注意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具有安全感的心理环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具体教学行为表现为(1)当学生有不同见解时,教师满怀热情地给予赞赏和激励。
如二年级《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一课,学生在老师的赞赏和激励下,表现得自信且思维活跃,一道题想出了7种算法。
(2)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启发和诱导。
如《圆周长一课》学生创造性地想出用滚动法、绕绳法可以测圆周长后,教师进一步设疑:“那电风扇叶片旋转的轨迹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怎么测”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启发学生,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研究圆周长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研究从哪里入手呢学生又有困惑,教师点拔“你猜猜看圆周长与哪个量有关,有怎样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三堂课,三名执教老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把课本中地例题、讲解和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概念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不但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教学中,教师舍得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交流的机会,多一点体验,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重视课后小结,逐步提高课堂小结质量。
从三堂课的小结情况看,三位老师都注意了课的小结,但从小结的深度看,似乎停留在对知识内容的小结。
课堂小结一般可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知识内容的小结;二是对知识研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作简要的小结。
三位老师对知识内容的小结比较多,也比较注意,但对学习过程的小结较欠缺,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转变观念。
对学习过程的小结,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一个简要的回顾,理清思维的过程。
我们是怎么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是通过哪些方法、手段、步骤来研究的,这是一种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思考和学习,更为重要。
从元认知的角度看,学习过程的小结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自我回顾、检验、调整、评价与监控,可以更好地促进以后的学习。
三、反思与建议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转变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
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
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数学情感的作用,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
第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注重激发他们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三,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投入,提倡具有愉悦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
第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转变学习方式,关注合作学习的有效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小组合作学习便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之一。
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
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合作交流只流于形式,怎样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并让学生也体会到合作的意义呢?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要求,当然要求的提出可以“建议”的形式,并说明这些是参考建议,小组可以用自己的方法组织活动,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二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关心以下问题:(1)行为的参与度一种是积极观察、思考、认真讨论,亲自实验操作,写写、画画、算算等;另一种是旁观,不积极讨论。
(2)情感参与一种是兴趣浓厚,态度认真,有了一些收获流露出成功的愉悦;另一种是表情淡漠,有厌倦情绪、依赖他人。
(3)认知参与度一种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或寻求规律,从特殊事例到类似问题;另一种是机械仿效,条件不清,不善于由此及彼。
第三合作交流。
教师在组织交流之前要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好要交流的内容,使学生在交流时有话可说,从而提高交流的效率。
第四小组竞赛。
教师可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三)转变教师角色,关注学习中的不断“反思”。
教师是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执行大纲和教材,也不只是原原本本地按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本质特征。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达进行反思,对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
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