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第【1】篇〗本节课在列表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类似归一、归的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学好本节课知识,将为学习用列表等方法解答求两积之和(差)等实际问题奠定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基础。

1、本节课是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例题从三个小朋友买相同笔记本的信息,分两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条件并进行整理,通过呈现表格让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随后学生很自然的自主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第二个问题。

2、在练习中安排了与例题结构相同的实际问题,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3、在解答第二个问题时,有大部分同学想不到方法,要从小明的信息算出单价,再用除法求出小军能买多少本。

这是本节课的障外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第【2】篇〗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了6、7的加减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会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根据情境图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以情境图为媒介,提问题、列算式、说算理。

在教学中,我首先复习6、7组成。

指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在教学加法时让学生合作摆小棒,通过摆的小棒图来说图意,并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观看的顺序不同所以能列出的算式就不同,并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出结果。

在教学减法时也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分成两部分,说出这幅小棒图的图意,根据图意列出算式,让学生多说为什么用减法,加深对减法算式的含义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大部分都能根据一图从不同的方向观看就能列出不同的算式。

但是还有个别学生对减法算式的含义理解的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我在教学时自己的语言还不够精炼。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组织教学让课堂有序,更深入的钻研教材,争取在课堂上不留问题。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在学习了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直观图示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意义,并学会计算。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为后续的加减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意义。

- 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加、减法的思维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6和7的加、减法的意义。

- 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法,但对于较大数的加减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通过口算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与6和7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如6个苹果、7个香蕉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新课讲解① 6的加法教学:- 实物演示:展示两组苹果,每组3个,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总数。

- 列出算式:3 - 3 = 6,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

- 举一反三:通过变换苹果的数量和组合方式,让学生尝试列出其他6的加法算式,如2 - 4 = 6。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和7,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让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小棒若干、若干、数学卡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儿歌,我们一起去听听?(出示并齐读儿歌课件)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

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2.同学们,你们从儿歌中能找出几只小松鼠呀?(5只)老师把这五只小松鼠请下山,并且给它们编了号(课件出示五只编号的小松鼠),你能给这些小松鼠排队吗?瞧,有两只小松鼠迟到了,该怎样给它们编号呢?(6,7)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

[设计说明:学生在儿歌游戏中体会数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内容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一)认识数字6、7及书写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2.同学们,知道小松鼠要来,我们的小朋友可高兴了,他们赶紧开始打扫教室。

(1)请你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数一数有多少。

(2)同学们自由回答(3)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4)让学生先说再上来示范数。

(5)师小结。

结合学生回答,小结:老师现在明白了,6可以表示6个小朋友、6张学生桌。

7可以表示7个人,七把椅子。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6和7的加减法是基础且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规则,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我对6和7加减法教学的反思。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首先,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在教授6和7的加减法时,我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的选择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教学、游戏化学习、小组合作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游戏化学习则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提问、讨论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

教学难点的突破6和7的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借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我通过反复练习、错误分析和个别指导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此外,我还利用了数线、计数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理解数的增减变化。

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课堂节奏的控制,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教学节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的及时性教学评价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我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批改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这种及时性的评价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辅材料、网络资源等。

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方法。

《6和7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加减法》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后的一节巩固性练习课。

目的是强化学生掌握一图四式和利用6和7的分成进行加减法计算,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之处有以下的几方面:1重算理、算法的渗透与理解。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的魂,在本练习课中,我侧重学生的理解一图4式的意义中理解算理,在利用6和7的分成中巩固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学生更加明确了计算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创设情境串,把整节课的内容、环节进行整体呈现。

本节课是计算的练习课,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很好的形成,又加上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分散精神,因此,设立了小精灵带我们去游乐园玩的一系列情境,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练习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

本课的设计中,设计了“我会填、我会算、我会用”等题型,以 6和7的分成为基础,以一图四式为依托,由浅入深地对6和7的加减法进行练习。

4初步渗透一些函数思想。

在“我会填,也会想”中,让学生填完结果后,观察两个数相加、相减的两个数与结果的关系,学生发现:一个数不变,加的数越大,结果就越大;原来的数不变,减去的越多,剩下的就越少。

从而初步渗透了函数思想。

5评价的手段丰富、形式多样。

课上,采用小组评价、个人奖励、个人自评、生生评价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交流互动自然、流畅,有效地组织和调控课堂。

6注重方法的小结。

在每一环节中,学生以小结、问题、注意的地方等提示帮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不足之处: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虽然课上都采用了小组加分奖励和扣分的方法调控学生的听课状态,但第四小组的同学们还是不太理会我的要求,他们只管做他们喜欢的事情,如果我能慢下来,等等他们,关注他们多些,可能要好些。

6和7的加减的教学反思6篇

6和7的加减的教学反思6篇

6和7的加减的教学反思6篇6和7的加减的教学反思篇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采用愉快教学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且让这一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是说不清算理。

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熟练计算,我设计了大密度的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我把练习题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游戏:小猫钓鱼、蝴蝶送信、松鼠过河、摘苹果等,把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充满生气。

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做一道题,使第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

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

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大密度的练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出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习题过多过难,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再如练习的形式变了,但习题的内容单一,只是把平时开火车的练习赋予了新的名字。

如果练习的内容再新颖多变一些,我想效果会便更好。

通过本次计算课研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方法的指导,习题的精心设计十分重要。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吃透教材,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和7的加减的教学反思篇2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引言关于6和7的加减法教学,本文将对目前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6和7的加减法运算。

当前教学内容目前,教学主要集中在教授6和7的加减法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学生首先学习6和7的数字概念,然后学习如何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操练。

此外,老师还使用口算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问题分析尽管目前的教学方法包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生可能在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方面存在困难。

其次,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缺乏足够多样性。

最后,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时间不够充分。

改进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教学效果,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方案:1. 多元化教学手段除了传统教学方法外,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互动学习,利用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教材,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分组教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学习难度过大或过小而产生的挫败感或无聊感。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例如,一些学生可能喜欢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理解和记忆运算规则,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适合通过游戏和实践操作来学习。

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资源。

4.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以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三篇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三篇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三篇在上课伊始,我首先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口算题,复习6、7的组成,为本课6、7的加法做铺垫。

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三篇,望大家喜爱。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一本节内容是同学在学习了6、7的熟悉和加减法的基础上绽开的,是对前几节课的一次应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将有利于同学将所学的学问同生活的实际状况相联系,并初步体会到原来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它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整个学问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的开头,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所以在教学中,重点是让同学理解图画所表达的意思,知道所求问题的所在。

教材从易到难,先教学用加法列式解决问题。

在书本创设的情境中,我先让孩子们依据看到的信息(左边4个小伴侣,右边2个小伴侣)接着,就让小伴侣熟悉了这两个符号,由于大括号和问号比较熟识和形象,小伴侣也把握得较快,也能依据图意很快列出算式。

接着,要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了,这是一个教学难点,需要同学肯定的(逆向思维)。

也是一样的,先从创设的情境入手,我引导小伴侣们解释图意:一共有7个向日葵,已经摘了3个,还剩下几个?当让同学列算式时,有一部分小伴侣就写成7—4=3,我发觉其实他们并未理解题目的意思,假如这题是自由列式,我信任许多小伴侣将会列成3+4=7。

一个缘由是答案过于显而易见,不能让孩子们感觉到问题的所在,还有一个缘由是对于难点的教学,我并未让孩子们亲自去探究新知,去试着理解题意的不同。

对于第一个外因,我应当在教学中引导孩子学会收集信息,依据知道的信息来提出问题,这样来贯穿全课,可能孩子才能精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其次个缘由,我想,我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我得先让同学们比一比两幅图中大括号和问号位置的区分;然后再让他们想想问号的位置不一样了,书本老师的问题是不是也不一样了呢;接着,经过分组争论,说出图中隐含的问题,最终在依据问题列算式。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薛笋
6和7的加减法是在1到5的加减法基础上学习的.讲课的方法和情境都差不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有以下的反思:
1孩子的直观性较强,要用具体的事物来教他们抽象的数字,认识数和数的加减都是如此.
2算加法比减法容易.加法他们算的较好,减法算得慢.有图片时他们善于提加法问题,提减法问题提得少.
3他们是特别喜欢学具,但是是随意的摆着玩,不按老师说的去做.
4算加减法单独的算式会算,由一定难度的比如变换提的类型,他们有的就不会作.
5这节课中有一图两式的,突破这个困难,还需要多加练习,部分同学不会.
6一年级的同学,不会讨论,让他们讨论,他们有的不知道干啥,老师要多加引导,让他们会讨论,需要讨论时,及时参与到讨论中,,并且讨论的有效果.。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6、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计算6、7的加减法;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6、7的加减法的口算计算。

三、教学重点•学生掌握6、7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面对较大的数学口算题如何运算。

五、教学方法•观察听讲、举手发言、示范练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1.热身:老师与学生打招呼,通过提问学生小结当天的天气情况,并由学生自由交流述说。

2.发散: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我们要在山上采草莓,我们要打多少只篮子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自学:老师让学生自学6、7的加减法口算运算方法,并通过翻阅课本、查找网络等形式,让学生独立理解和领悟口算方法。

4.合作探究:老师将6、7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分为多道,然后让学生分组,并由老师把题目分发给学生看题目,在班内组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口角计算标准,让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切磋、互相提高口算能力。

5.清理答题卡:每组结束后,老师在黑板上呈现答案,同时在口算基础上梳理知识点。

6.结束:教学结束时,老师需要让学生总结当天所学的6、7的加减法口算运算方法,并交流大家在口算中的困惑和进步,以促进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由简单到复杂的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本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分组口算、小组合作等方式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的环境中更加深入地学到东西。

同时,本堂课注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采用“打招呼”、“发散”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思想开放、乐观豁达。

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日后学习中难题的挑战。

针对学生在大班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基本的数学口算能力,本堂课能够切实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第【1】篇〗学什么1.熟练的数出数量是6和7的事物,会读、写6和7,知道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组成。

3.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4.掌握“一图四式”,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什么重点:6和7的组成,有关6和7的加减法。

难点:6和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区分;理解“一图四式”。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等活动,让学生构建6和7的概念。

2.引导学生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有关6和7的加、减法。

3.学会看情境图写算式,通过“一图四式”体会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4.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教1.利用主题图和直尺、鱼缸图,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促进数概念的形成,培养数感。

①出示“学生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教室里有几个学生做值日?你是怎么数的?用几表示?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或7)?6(或7)还可以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数量是6个(或7个)的物体,让学生数数,在数的过程中体会“5以后在数1个就是6,6以后再数1个就是是7”自然数累加的过程,感知5、6、7之间的数序。

结合数数,抽象出6和7,学生观察6和7的字形,并用6根(或7根)小棒摆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加深对6和7的认识。

②出示“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位置,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师课件出示只写出0、1、2、3、4、5的直尺,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找到6和7的位置。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0~7各数,并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发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③出示“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分6和7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

教师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一共有几缸鱼,在引导学生数“从左往右数,第7缸是哪一缸?”比较“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之后,再同桌进行模仿练习,如,“左边6缸是指什么?从左往右数第6缸是指什么?”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一年级数学上册《6、7》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6、7》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6、7》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上册《6、7》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做到了数学活动不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推想、合作与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去体会新知识的那种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我对本节课教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结合上课和对本课新的理解,说说我本课的不足。

1、课堂中对学生学习情况没有及时掌握和关注。

课堂中有个别学生没有及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我没有关注到,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

2、时间分配不太合理,有些前松后紧。

由于时间紧,巩固练习比较匆忙,练习不到位,没有体现出层次性。

如果在教学6时,在节约出时间分配给后面7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俗话说“十指连心”、“心灵手巧”。

为了使学生对数的组成产生更深的记忆,我试图想通过手、口、脑三者的结合,从而使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但因为我考虑不周,学生在说6和7的组成时手势各有各的方法,我当时也没有指出说明。

4、在课快结束时,我看到其他班有的学生出来活动了,就以为停电了,已经下课了,所以后面游戏快速结束,也没有全课小结。

本节课,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紧紧抓住知识的系统结构,通过逐个突破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本人水平有限,在上课的过程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这有待我以后继续努力,不断探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6、7》教学反思2《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

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6、7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6、7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复习5以内加法和减法编数学故事。

二、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三、学习新知。

1、看信息窗,提问题,有多少只猴子?2、学生回答4+23、怎样计算呢?学生摆小棒探究左面4根小棒,右面2根小棒。

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所以4+2=6师:用你的六根小棒在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生1:5+1=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5+1=6生2::1+5=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左面1根小棒,右面5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1+5=6你们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定律,加法交换律生3:2+4=6生4:3+3=64、猜数游戏教师在黑板上放上磁贴,手捂着,告诉学生藏着6个珠子,露出一个,学生猜手底下藏着几个?用算式怎样表达6-1,怎样计算呢?学生用小棒探究,先数6根小棒,拿出一根,还剩?6-1=5,小组内依次练习:6-2 6-3 6-4 6-5 6-65、练习6、解决信息窗第二个问题左边有5个同学,右边有2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学生摆小棒探究5+2=7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2+5=7 3+4=7 4+3=7 1+6=7 6+1=77、编数学故事找七个学生到台前,先请一个离开,孩子们编数学故事,练习7-1,7-2 7-3 7-4 7-5 7-6 7-7四、巩固练习:1、摘苹果,练习6、7的加减法2、看图列算式3、看图列式,重点理解大括号的意思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相对来说知识点还比较少,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的孩子来说,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又相对比较短,如果我们在这节课呈现的形式,活动太多就更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所以这节课以教材为中心,通过插图来解决想所期望的目标。

但也有不少需要反思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还不够。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不
久,活泼好动,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内
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盲目性很强,人云亦云,目标非常容易转移。

为了不在课堂上尽量的不出现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应该练习多样
化,学生动笔比较少,课堂语速有些快。

通过这节课,我产生一个困惑:就是问题预设的不够合理化,问
号解释的不够清楚,课件与信息应该一目了然。

课堂上由于各方面的
限制似乎又不能很好的做到学校的自主教学。

该如何提问,才能兼顾
全班的学生?
由于这节课是一节集体备课活动,为了尽量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
会站起来回答问题,所以我是尽量的多做题,这样就有很多学生站起
来回答问题的,虽然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比平常的课堂要多,但是由
于是平时对个别学生的爱不够吧所以有点紧张,还是没有照顾到一些
比较内向的孩子。

这是值得我最深思的地方。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6和7的加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掌握6和7的减法运算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练习题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例如:- 6+3等于几? - 8-6等于几?2.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并解释其规律。

2.1 加法运算教师可以用以下例子向学生解释6和7的加法运算方法: - 6+1=7 - 6+2=8 - 6+3=9 -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一些加法运算练习,以 consolodiat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2.2 减法运算教师可以用以下例子向学生解释6和7的减法运算方法: - 7-1=6 - 8-1=7 - 9-1=8 - …同样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一些减法运算练习。

3.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纸上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 1. 6+4=? 2. 7-5=? 3. 6+6=? 4. 7-3=?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或者教师统一进行批改。

4.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并拓展他们对6和7加法减法的理解。

例如: -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的题目,并交给同学解答。

- 给学生一些有关6和7的实物,让他们根据实物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课堂总结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内容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教师可以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作业可以包括解决一些加法和减法运算题目。

六、板书设计加法运算:- 6+1=7- 6+2=8- 6+3=9减法运算:- 7-1=6- 8-1=7- 9-1=8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9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材分析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本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二部分内容的第2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数字6和7、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6和7的组成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系统学习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计算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教学环节,首先教材呈现一副“小朋友放风筝”的情景图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了解图中数学信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计算,并列出不同的算式,培养学生观察情景图和交流数学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呈现教材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目的是引导鼓励学生从树的棵数,风筝的状态等不同角度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由于学生已具有了“5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在体现算法多样化方面重点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算一算”,教材设计两个集合圈,左边集合圈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在前面已经出现过,学生都能理解。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右边集合圈里那条虚线的意思。

在巩固练习部分教材安排了“练一练”和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1题是读示意图,列式计算的练习,通过理解图意,巩固6的加减法。

第2题是6、7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课后教材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练习加减口算。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新浪博客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新浪博客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新浪博客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加减法是基础中的基础,而6和7的加减法又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作为一名教师,我对6和7的加减法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口算、笔算和应用题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我发现,通过口算和笔算的练习,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6和7的加减法,而在解决应用题时,学生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了学习的实用性。

【2.学生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他们的表现调整教学进度。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掌握6和7的加减法上没有太大问题,但部分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理解还较模糊,需要重点辅导。

【3.教学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在6和7的加减法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解决简单的应用题也不再是难题。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针对部分学生对进位和退位概念模糊的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这个方面的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原理。

【2.加强练习,尤其是针对易错题和难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

【3.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
通过对6和7的加减法教学的反思,我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进位和退位讲解不够透彻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根据这次反思的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和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addition and sub traction exercises of 6 and 7
《6和7的加减法练习》教学反思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周二,田校长说区教研员程红老师要来随堂听新老师的课,结果包括田校长、郑校长和文新的很多老师也都来到了我的课堂,让我既感到了有点受宠若惊,学校对我们新老师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视;又觉得一下子紧张很多,第一次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的课。

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进一步掌握6、7的组成,7以内的顺序,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理解图意,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熟练地口算6、7的加减法;2在数一数、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理解算理,学会应用;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意识到爱护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场景一:(教学数的顺序)多媒体出示一把尺子。

t:这是什么?(尺子)这把尺子上的有些数字都模糊了,请你来帮它添上数字?
按顺序来读。

(多媒体出示有规律的数组)让学生说说少了什么数字。

(四秒钟后消失)
(1)1,2,3,5,6,7;
(2)8,7,5,4,3,2,1.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特别是让学生说说少了什么数字,都睁大眼睛找,且找到之
后有一种特别的兴奋感。

这类题目,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体验成功之后的喜悦感。

尺子的灵活应用,可以使学生掌握数的
顺序,也为以后要学得数轴作铺垫。

特别是“0”起点的理解,有
的学生产生了矛盾,认为应该是从“1”开始,这里可以让学生有
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添数的时候,我的处理过于简单:指着刻度
线让学生说。

以“0的后面是1”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来说可以更好
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场景二:(教学基数与序数)出示兔子图。

t:图上有什么?(很多兔子)一群兔子在做排队游戏,上
面有几只?下面有几只?左边有几只?右边有几只?(学生说,
老师和学生一起数)
t:这时候又来了一只小白兔,它也加入了游戏的行列。


细观察,从上到下数,小白兔排在第几?从下往上数,小白兔排
在第几?(学生交流)
t:你能像老师那样来提问题吗?还可以怎么问?
s:从右往左数,小白兔排在第几?(学生回答,一起数)
s:从左往右数,小白兔排在第几?(学生回答,一起数)
s: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这一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来问,学生来回答,学生
的积极性很高,提得问题也很到位。

说明学生在一定的引导下,
也能自己来学习,这样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反而比老师一味
地教要高,以后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经常引导学生自己来学习。


我问“从下往上数,小白兔排在第几?”时,有一个学生数地比
实际大了一,我当时的处理方法是一起数了一遍,结果他还是坚
持自己的意见,我当时以为他是故意在捣乱,接着学下面的内容了,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上来数一遍,让他自己来发现问题。

在回答学生提地前两个问题,都顺序地过去了,但在回答学生提
地第三个问题时,学生之间就有矛盾了,有一些学生说是有16只,比实际多了一只,矛盾原因是中间的白兔是交*的。

我当时的处理
过于简单化了,认为这不是这堂课的重点就直接带着学生一起数
了一遍。

课后老师的评价认为这一点非常可惜,没有抓住课堂生
成资源进行发掘与运用,本来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亮点。

确实,很多知识都是相互渗透的,必须紧紧抓住现成的资源,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学到知识,这一点是我以后要非常注意的。

场景三:(教学看图列式)展台出示1-6的扑克牌。

t:这是什么?(扑克牌)有哪些?你能拿出两张组成6吗?
我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

(1和5)(2和4)
t:你可以怎么列算式呢?(1+5=6 5+1=6)
t:现在再看看上面,剩下什么?(3)要组成6少了什么?
(3)
t:可以怎么列算式?(3+3=6)有没有第二种方法了?为什么?(加号两边的数是一样的)
展台出示1-7的扑克牌.
t:现在哪有几张牌?你能拿出两张组成7吗?我请小朋友上来试试看。

(1和6,2和5,3和4)
t:你可以怎么列式计算呢?(学生列算式)
扑克牌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用它来教学比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两点:一是巩固6、7的组成,二是复习看图列式。

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有兴趣学,比较认真。

但这个活动的时间花费有点多。

场景四:出示图1
t:请你来列一下算式。

s:3+2=5; s:2+3=5
出示图2
t:现在图上有什么变化?(有一条斜线)这条线表示什么?(表示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
t:请你来列一下算式,你能列几个?(5-3=2,5-2=3)
t: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 s:……
3、出示的天鹅图
t:下面我们要到湖边去欣赏一下风景,这里有什么?(天鹅、荷叶、树)
t: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7表示什么?“?”在哪里?
t: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s:……
t:那怎么来列算式呢?(7-3=4)
t:为什么用减法?“7”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s:……
出示51页小鱼图
t: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说)
t:怎么列算式?(6+1=7)
看图列式对于刚接触数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其中理解图意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学会看图就成了老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了。

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画而忽略了最关键的“?”,要引导学生“?”在哪问题就在哪。

这里学地“一图二式”是为后面要学的“一图四式”作准备的,正如郑校长说地,我没有先从本单元来进行整体的理解后进行设计,导致可能给学生学习后面的“一图四式”带来了一些困难,这一块应该好好改进一下。

场景五:出示笑脸图。

t:仔细观察,红色的笑脸有几个?黄色的笑脸有几个?蓝色的笑脸有几?
学生数,交流。

t:根据这些,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s:红色笑脸比黄色笑脸多几个?
s:一共有几个笑脸?
s:第一行加上第二行的笑脸。

4+5=9
s:红色笑脸加上黄色笑脸,再加上蓝色笑脸。

4+3+2=9
这是一题开放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的表现让我有点吃惊,提地问题很到位,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高。

由于还没学过连加,我引导学生分步计算,这也是我的一个败笔,没有抓住现实的资源进行教学,趋势而上,今后一定要多加注意。

这堂课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要学会如何去找自己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才能不断地进步。

结合听课老师给我的意见,我觉得以下几点是我要特别注意改进的地方:
1、正确理解教材,要从整体上设计教学过程;
2、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资源进行发掘与运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3、重视数学语言的规范;
4、对自己的亮点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努力寻求理论支撑点,善于反思。

5、要学会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其语言背后的不同内涵,要展示并放大学生的学习历程;
6、指导好小组合作流并有实效。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