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和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特征及其周长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梳理、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自主复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梳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特征及其周长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特征描述、周长计算示例等。
•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
•黑板或白板,用于展示知识框架和解题过程。
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法:通过提问或展示实例,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梳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复习心得和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记忆,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2.展示实例: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复习梳理)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特征。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复习周长计算方法。
•长方形周长:2 × (长+ 宽)•正方形周长:4 × 边长3.引导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框架。
三、巩固练习1.填空题:补充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周长计算方法。
3.计算题:直接给出长和宽(或边长),计算周长。
4.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周长知识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新课标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今后学习其他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直观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平面图形,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此基础上,学习这部分内容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周长公式,并能应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 1.认识四边形,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知道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 1.通过动手操作,能剪、围、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四边形认识四边形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认真观察,思考哪些图形是四边形,并找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找四边形的结合图形和交流讨论的结果,明确什么样的图形特仔细观察,找出身边哪形2.把四边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涂一涂略3.下面的图形中是四边形的有(①②③④⑥⑦)。
黑板……) 在钉子板上围出几个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四不管是围四边形,剪四边形,还44 4.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四边形。
自己画一画 思想就是把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认识四边形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把下面的四边形按要求分类。
(1)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①④⑤⑥。
(2)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有①②④⑤⑥⑦⑧。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有⑤⑥。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册次:上学校:教师:铺新)1.课件出示下列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共20张PPT)
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关键内容确定
✓ 周长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关键内容确定
周长的意义是让学生从实际动手探索,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周长的一般的含义 后,应用长、正方形的特征进行探索,推导并抽象概括出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现了知识的 形成性过程。
4.单元整体框架
✓ 整合后的单元安排
单元教学安排
把“正方形和长方形”单元双线合并成以周长为主线的单元,淡化公式教学,增加周长度 量单位累加的经验,同时把“四边形的认识”与周长概念教学相融,并将单元标题列为
“图形的周长”
教学一般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特殊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 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内容要求方面,《数学课程标准》(202X版)指出:能恰当 地选择单位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测量;结合实例认识周 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学业要求方面,《数学课程标准》(202X版)指出:知道什 么是图形的周长;会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 和正方形的周长。
在教学提示方面,《数学课程标准》(202X版)指出:图形的 认识与测量的教学,要将图形的认识与图形的测量有机融会,引 导学生从图形的直观感知到探索特征,并进行图形的度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紧扣概念本质,发展核心素养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目录页
1.单元主题解读
2.单元目标分析
3.关键内容确定
核心素养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教学设计1.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2. 学会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够计算其周长和面积;3.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2. 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 学会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和直尺等教学工具;2. 学生准备作业本和铅笔等学习用具;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长方形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说出长方形的特征;2. 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一张正方形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与长方形进行对比,说出正方形与长方形的不同之处;3.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例如长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等。
Step 2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周长= 2(长+ 宽);2.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面积= 长×宽;3. 同样的,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即周长= 4 ×边长,面积= 边长×边长;4.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Step 3 拓展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10m,宽是5m,周围围了一圈石子,请问需要多少石子?2.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作业本上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3. 学生向全班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Step 4 总结复习(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2. 教师提问学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方法;3. 学生回答问题并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看一看、围一围、指一指、量一量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图形与几何的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36~38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39~40页教学周长的含义;第41~42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43~47页是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教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长。
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三、设计意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
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的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入手,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说说周长计算的方法,学生会用加法和乘法计算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有效地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打好基础。
让学生思考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能说到用线绕、用滚动法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渗透了一种“化曲为直”的思想,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聚焦模型本质,发展空间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数学教育获得全面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
“图形与几何”这一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领域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是训练和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平面空间图形的认识与计算的重要教学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的建立一般是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生可以在观察与操作中培养空间观念,也可以在探索与思考中,理解与掌握中,在应用与实践中去提升、发展、巩固空间观念。
在对这一单元进行整合教学时,我们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制定,寻找整合点,确定关键点,策划分布点,最后落实分布点。
我将从以下几个版块来进行详细阐述:单元分析(一)扣课标,聚焦核心素养《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认识的内容。
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抽象认识,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个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方法,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
所以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量感、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围绕教材,关注知识生成“四边形”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和特征的构建是螺旋式的,层层递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加深认识,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贯穿在人教版“图形与几何”领域里,内容编排如下所示。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分析与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分析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主要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是学生继学习平面图形之后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可能会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判断平面图形是否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2.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准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等。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提纲
2、赵老师的身高是165( 厘米
)。
3、橡皮擦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6( 平方厘米 )。
4、一个阳台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米 )。
5、一张超市会员卡的面积是35(平方厘米 )。
6、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平方厘米 )。 7、一张茶几面的面积大约是60( 平方分米 )。
8、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00( 平方厘米 )。
考考你,第六关
将下面个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0㎡ 700c㎡
4500d㎡
4d㎡
1㎡
(4500d㎡ )>( 30㎡ )>( 1㎡ )>( 700c㎡ )>( 4d㎡ )。
(四)面积的计算
1、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解决问题
1.一张油画长15dm,宽10dm,要给它做个画 框,再配上玻璃。画框长多少分米?玻璃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桌面的大小用( 平方分米 )来测量比较适合。
2、橡皮擦表面的大小用(平方厘米 )来测量比较适
合。
平方米
3、篮球场的大小用( 平方厘米)来测量比较适合。
4、一枚邮票的大小用( 平方米 )来测量比较适合。
5、一块菜地的大小用(
)来测量比较适合。
考考你,第三关。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块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 )。
8000米=( 8 )千米
87平方分米 =( 8700)平方厘米 1400平方分米 =( 14 )平方米 30 米 =( 300 )分米
7平方米=(700)平方分米=( 70000)平方厘米
2100平方厘米=( 21 )平方分米 90平方分米=( 0.9 )平方米 70厘米=(0.70 )米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案
举例:针对周长计算的难点,可以设计一些变式题目,如求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后的周长、将两个长方形拼接后的周长等,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加深对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针对面积单位的难点,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身边的物品面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单位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形成对图形的直观认识;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通过实际操作和想象,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长方形是一种四边形,其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四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其面积和周长,展示长方形在实际中的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晰、准确。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但是,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公式计算周长和面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交流和分享,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具(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计时器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的黑板、桌椅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整理与复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巩固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熟练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逐步形成空间观念,熟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进一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的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整理与复习。
首先,请看学习目标。
知识的整理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如框架图、知识树)。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从书上的79——88页找一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知识的整理。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相信已经整理的很好。
我们接下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温馨提示:2号记录,其他人说一说,整理完成记录卡,时间3分钟。
(1号最后到展示台前展示。
)小组展示。
二、知识点练习同学们的归纳能力真强,把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整理的很具体全面。
现在我们来练一练。
1、找一找,( )图形是四边形。
2、画一画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画一个。
3、填一填(1)(2)4、用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如图) 长 3米 2厘米宽 2米 2分米周长6厘米 12分米 边长 5米 周长 12分米(1)(2)(3)第( )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三、易错题练习1、判断。
(1)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2)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比正方形的周长要长。
( )(3)正方形的周长是8米,边长是2分米。
( )(4)求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2”,求正方形的边长用“周长×4”。
( )2、选择(1)甲与乙的周长相比。
( )A 、甲的长B 、乙的长C 、同样长(2)A 与B 的周长相比。
( )A、A的长B、B的长C、同样长3、张伯伯一面靠墙(如图)用篱笆围了一块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菜地,篱笆长多少米?四、课堂检测1、填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长方形是一个有四条边的四边形,其中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一定相等。
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我们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度、边长、对角线等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识别和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3. 能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和一张正方形的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比如课本、桌子、电视等等。
你们能找出教室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吗?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我们通过模型和图示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我们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5. 应用: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一定相等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七、作业设计答案:(1) 长方形,因为它的相对边长不相等。
(2) 正方形,因为它的四条边都相等。
答案:(1) 周长:20cm,面积:60cm²(2) 周长:36cm,面积:1296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们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并尝试应用这些性质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单元视角下的结构化教学以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合实践为例
二、案例描述
1、教学内容与目标
1、教学内容与目标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长方形的定义、 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正方形的定义、特征和面积的计算。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 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理解它们的特征和应用,并且能够熟练地进行周长和面积 的计算。
2、教学过程
2、教学过程
单元视角下的结构化教学以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整合实践为例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案例描述
03 三、案例分析
04 四、结论与启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教育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单元视角 下的结构化教学越来越受到。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整体到部分,以单元为视角, 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 本次演示以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整合实践为例,探讨单元视角下的结 构化教学的实施和应用。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几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 往只单个知识点,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内在,导致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因此,我们提出了单元视角下的结构化教学,以“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为 例,进行整合和实践。
(1)引入主题 首先,我们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主题。我们展示了几个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物品,例如书本、课桌、瓷砖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征。然后,我 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些物品的形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些 形状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单元的主题。
2、教学过程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整理教学提纲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整理(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4、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对边相等)一一四个角(都折直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边长是多少厘米?4、 长方形周长计算:1、长+宽+长+宽。
2、先算出2条长、2条宽各是多少,再把结果相加。
3先算长+宽的和,再用和X 2。
5、从一张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5、 正方形周长计算:边长X 4=正方形的周长片中,剪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剩 6、 正方形边长=周长十4长方形的长=周长十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十2 —长下部分是一个长()厘米,宽()厘1、一个长方形,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米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 长是多少厘米?2、 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3倍。
要在这块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 笆长多少米?3、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4米,宽比长少8米,如果沿这块菜地跑5圈,跑了多少 米?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单元知识梳理】 1、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 长)。
2、 长方形一一四条边(正方形一一四条边(都相等)3、 物体某个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
&明明从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 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部分12、用3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7、一个正方形池塘,边长是 60米,它的四周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的全长大约是多少米?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多少厘 米?8 —个长方形操场,长 55米,宽35米 小华沿操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13、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9、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50米,宽50米, 围着这个操场跑3圈,一共跑了多少 米?10、 用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 大正方形,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厘米?周长呢?11、 用5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 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段或长方形,拼成的正方形或长 是多少?14、用两个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15、用四个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3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下面这样不同白—形,这两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成正方 方形的米?16、把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21、用一根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17、把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418、把一张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剪开,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9、张大妈打算用篱笆围出一块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一面靠墙,长12米,宽7米,篱笆可能长多少?20、小亮家利用一面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4米,宽8 米,篱笆至少长多少米?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2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3、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4、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25、用1根1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边长18 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围成正方形后,这根绳子还剩多少厘米?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周长是多少厘米?的□□□5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分析与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分析与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
同时,通过计算周长和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知识,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它们的特征,能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原理,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教室、书本、桌面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等。
让学生观察、操作,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卡纸制作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测量它们的边长、周长和面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数学是⼈们认识⾃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具。
它是⼀门古⽼⽽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的应⽤越来越⼴泛,作⽤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长⽅形和正⽅形》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长⽅形和正⽅形》知识点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
3、长⽅形的特点:长⽅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都是直⾓,对边相等。
4、正⽅形的特点:有4个直⾓,4条边相等。
5、长⽅形和正⽅形是特殊的平⾏四边形。
6、平⾏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相等。
②平⾏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形的周长=(长+宽)×2或长×2+宽×2 长⽅形的长=周长÷2-宽 长⽅形的宽=周长÷2-长 正⽅形的周长=边长×4 正⽅形的边长=周长÷4【篇⼆】⼩学三年级数学《长⽅形和正⽅形》教案 教学内容:⼈教版教科书第85页例题4及做⼀做练习⼗九第1、2、3题。
教学⽬标: 1、让学⽣探索长⽅形、正⽅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形、正⽅形的周长。
让学⽣学会解决有关长⽅形、正⽅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培养学⽣的观察⽐较、分析推理能⼒和空间想象⼒。
2、经历探索活动,进⾏归纳,概括出长⽅形、正⽅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让学⽣体会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常⽣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长⽅形和正⽅形周长的计算⽅法,会求长⽅形和正⽅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形和正⽅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导(3分钟) 1、(课件出⽰长⽅形和正⽅形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2、你能分别指出这个长⽅形和正⽅形的周长吗? 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起来探究长⽅形和正⽅形的周长计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
知识整理
1、一个长方形,宽是6厘米,长是宽的3
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
长是多少厘米?
2、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15米,长是宽的
3倍。
要在这块菜地周围围上篱笆,篱
笆长多少米?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4米,宽比长少8
米,如果沿这块菜地跑5圈,跑了多少
米?4、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
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
边长是多少厘米?
5、从一张长7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
片中,剪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剩
下部分是一个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6、明明从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
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
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部分
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知识整理
【单元知识梳理】
1、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2、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物体某个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
4、长方形周长计算:1、长+宽+长+宽。
2、先算出2条长、2条宽各是多少,再把结果相加。
3、先算长+宽的和,再用和×2。
5、正方形周长计算: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
6、正方形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7、一个正方形池塘,边长是 60米,它的四
周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的全长大约是
多少米?
8、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
小华沿操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9、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50米,宽50米,
围着这个操场跑3圈,一共跑了多少
米?
10、用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
大正方形,拼成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厘米?周长呢?
11、用5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
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
米?12、用3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
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是()厘
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多少厘
米?
13、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
14、用两个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的
长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的图
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15、用四个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3厘米的
厘米?
16、把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
5
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7、把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4
周长是多少厘米?
18、把一张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纸对折成两
个长方 形再剪开,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9、张大妈打算用篱笆围出一块长方形菜
地,这块菜地一面靠墙,长12米,宽7米,篱笆可能长多少?
20、小亮家利用一面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
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4米,宽8米,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21、用一根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
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10厘米,宽8
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3、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长5分米,
宽3分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4、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4厘米,宽是1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25、用1根1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边长18
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围成正方形后,这根绳子还剩多少厘米?
26、小英拍了一张照片,要给照片做一个木
质相框。
相框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
厘米。
准备1米长的木条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