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2)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第三节,主要包括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热器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电阻发热、电流发热和热传导三个过程。

2.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主要包括电阻发热和焦耳定律两个方面。

3. 电热器的应用:电热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烙铁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电流的热效应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通过学习电流的热效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流的热效应及其应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热器模型、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热水壶加热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热水壶是如何加热水的原因。

2. 电热器的工作原理:讲解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阻发热、电流发热和热传导三个过程。

3. 电流的热效应:介绍电流的热效应,讲解电阻发热和焦耳定律的概念。

4. 电热器的应用:分析电热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等。

5. 例题讲解: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解释电饭锅加热饭的现象。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通过一个电阻器的电流和电阻,求解电阻器产生的热量。

7. 板书设计: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阻发热、电流发热、热传导。

电流的热效应:电阻发热、焦耳定律。

电热器的应用:电热水器、电饭锅等。

8. 作业设计:题目1:电热水壶的电阻为40Ω,电压为220V,电流为多少?题目2:电热水壶加热1升水,将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消耗多少电能?答案:题目1:电流 = 电压 / 电阻= 220V / 40Ω = 5.5A题目2:电能 = 电阻× 电流² × 时间= 40Ω × (5.5A)² × 1小时 = 1225J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热器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电热器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 苏科版(I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 苏科版(I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 苏科版(II)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变形公式;2、熟练公式的应用;3、知道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公式应用;教学重点:用电器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教学难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 、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为:Q=,电流通过导体做功,若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 W====。

串联电路中I一定,R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

并联电路中,U一定,R越小,I越大(I是平方倍增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

2、什么是纯电阻电路?什么是非纯电阻电路?3、纯电阻电路的电学公式有哪些?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学公式有哪些?二、例题讲解例1、小明同学在家里用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给暖水瓶中1.5Kg的水加热10min,水温从20℃恰好升高到100℃。

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小明家的电能表标着3000r/KWh,在这10min内能表的转盘转多少转?例2、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1)在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消耗的电能(2)求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例3、小明同学的玩具电动车上,有一微型直流电动机,小明将它接在图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移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1)当○v示数为0.3V时,电动机不转动,此时○A示数为0.3A。

求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多大?(2)当○v示数为3V时,电动机正常转动,此时○A示数为0.4A。

求电动机的发热功率及对外做功的机械功率。

同步练习:1、小李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电热驱蚊器”,它的发热元件是一个阻值为1.0×104Ω的电阻。

将这个电热驱蚊器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电源两端电压为220V时,100s内产生的热量为 J。

2、近年来,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供电线路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电线换成更粗的,使他的电阻,电流在导线上产生的热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第3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目的⑴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⑵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⑶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及适用条件。

⑷会对一些家庭电热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⑸结合本节教学,培养重视实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及其构造,培养观察能力,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正地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课重点有: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发热原理、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有: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四、学生知识基础:知道常见的电热器和作用,对控制变量法比较熟悉。

二、教学用具热得快、电烙铁、电炉、电烘箱、电饭锅各一只;学生电源、5欧姆电阻、10欧姆电阻、20欧姆电阻、电热丝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各n组、投影片等。

三、教学过程⑴复习引课师:将5欧姆、10欧姆、20欧姆三只电阻串联后接到学生电源上,电源电压调到9V,观察并迅速触摸三只电阻,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生:实验、体验、分析和猜测。

师:导体对通过它的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会使得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通电后电阻将有发热现象,而且同样的电流,同样的时间,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较多。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板书)。

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家里有哪些用电器?其中哪些电器主要是为了产生热量?生:思考、回答、交流理解性记忆的方法。

师:各种用电器里都有导体,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就要发热,那么,考虑到电热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呢?生:……师:家用电器连续作用较长时间后,要停用一会儿,这是为了散热,防止用电器的温度过高而烧坏;而电器长期停止使用时,隔一段时期又要通电,这是利用电热来驱潮。

可见,电热既可供我们利用,也要防止它造成的危害,今天我们专门来讨论这上面这些问题。

板书标题。

⑵学习新课①电热的利用学法选择:观察、列例、听讲、分析等。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5.3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word教案 (2)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5.3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word教案 (2)

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能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焦耳定律的内容;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4、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学习难点:用试验的方法探究焦耳定律学习过程:一、自学答疑1、电饭煲、电热油汀、电水壶、电熨斗、电热蚊香工作时,将转化为。

我们把这些电器统称为。

2、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叫做。

3、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4、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是由、的电组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二、合作探究活动: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方法:2、画出研究电流大小对产生热量影响的实验电路图3、总结结论: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与导体的电阻成,与通电时间成,这就是。

4、电热的公式?单位?常用公式有哪些?5、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一些实例吗?(至少各举一个)三、精讲点拨例1、一个10Ω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为1A,通电10s产生的热量为多少J?例2、电热杯中电热丝的电阻为55Ω,额定电压为220V,正常工作时每分钟产生多少热量?每小时消耗多少KWh的电能?例3、有一电水壶的规格“220V1000W”,该电水壶正常工作时,内部电热丝的电阻多大?在额定电压下把1Kg、20℃的水烧开需要多长时间?(不计热损失)四、交流展示,讨论总结1、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成正比。

这个规律叫定律,可用公式表示。

2、电热器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加热设备,它主要组成部分是,它是由、的电组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热器工作时是将能转化为能。

3、下列电器中,不属于电热器的是()A、电饭锅B、电热水器C、空调D、电熨斗4、关于电热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有利的B、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不利的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D、电视机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电热5、有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均相同的电风扇、电烙铁、日光灯,各自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比较它们产生热量的多少,结果是()A、一样多B、电风扇最多C、电烙铁最多D、日光灯最多6、假设所有导体都没有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7、把两根电热丝串联接到电源上,发出热量较多的一定是()A、通过电流较大的B、两端电压较大的C、电阻较小的D、以上三个都对4、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熨斗面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因为()A、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熨斗的电阻,导线消耗的电能很少B、导线的散热比熨斗快C、通过导线的电流远小于通过熨斗的电流D、导线外有绝缘皮隔热8、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热器电流热效应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热器电流热效应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热器电流热效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3章第3节《电热器电流热效应》。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定义、掌握电流热效应的计算公式、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热效应的定义,知道电流热效应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流热效应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节能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热效应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应用。

难点:电流热效应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电热器(如电热水壶、电暖器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电热器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2. 知识讲解:(1)电流热效应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热效应。

(2)电流热效应的计算公式:Q=I^2Rt,其中Q表示电流产生的热量,I表示电流强度,R表示电阻,t表示时间。

(3)电流热效应的应用:电热器、电饭锅等家用电器。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热丝,通过它的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10分钟,求电流产生的热量。

学生根据公式Q=I^2Rt进行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流热效应: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的现象。

计算公式:Q=I^2Rt应用:电热器、电饭锅等家用电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家庭电路中为什么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答案:铁丝或铜丝的电阻较小,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较少,无法达到及时熔断的效果,无法保护电路。

2. 请计算一个电阻为5Ω的电热丝,通过它的电流为4A,通电时间为20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

答案:Q=I^2Rt=4^2×5×20×60=16000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电热器的实物图片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1.课前预备(1) 学习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明白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2.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3. 了解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2)温故知新:1.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当电流通过电水壶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两个电阻R 1:R 2=3: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 ,相同的时刻内,R 1和R 2中电流做功之比W 1:W 2= ,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 1:P 2= ,R 1和R 2在相同的时刻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 1:Q 2= 。

3.两个电阻R 1:R 2=3:2,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 1:I 2= ,相同的时刻内,R 1和R 2中电流做功之比W 1:W 2= ,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 1:P 2= ,R 1和R 2在相同的时刻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 1:Q 2=2.学法指导(1)引领激活:(2)范例点评:例: 图中a 、b 、c 、d 是四个将有等量、等温水的相同容器,容器放入电阻丝,R a 、R b 、R c 、R d ,且R a =R c <R b =R d ,如下图,咨询通过相同的时刻,四个容器水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分析:要求得水温度高低,即在求谁放出的热量多;要求四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从高到低的顺序,第一要求A 、B 产生的热量谁多?C 、D产生的热量谁多? 依照Q=I 2Rt 可知Q B >Q A依照Q=U 2t/R 可知Q C >Q D答案:Q C >Q D >Q B >Q A3.师生互动(1)课堂交流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热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总热量等于电流通过各部分导体产生热量之和,即Q=Q 1+Q 2;电流通过各部分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其电阻成正比,即Q 1/Q 2=R 1/R 2〔2〕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总热量等于电流通过各支路产生热量之和,即Q=Q 1+Q 2 ,各支路电流产生热量与其电阻成反比,即Q 1/Q 2=R 2/R 1(2)误区警示例: 以下运算热量的公式中,哪一个是焦耳定律的普遍适用公式〔 〕A 、Q=UItB 、Q=U 2/RtC 、Q=I 2RtD 、上面三个差不多上分析:焦耳定律讲述了电能转化为内能,也确实是电流产生热量时的有关规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热效应》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热效应》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热效应》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热效应》。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热效应的概念、电热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热效应。

2. 电热器原理: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加热的目的。

3. 电热器的应用:电热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电取暖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热效应的概念,知道电流热效应的产生原因。

2. 掌握电热器的工作原理,能够分析电热器的工作过程。

3. 了解电热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热效应的概念、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电流热效应的产生原因、电热器的工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热器实物、导线、灯泡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热水器工作过程中的热量产生,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热效应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热效应的产生原因、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电热器工作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参数的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热器实例。

六、板书设计电流热效应:1. 概念: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2. 产生原因:电阻、电流大小、时间。

3. 应用:电热器。

电热器工作原理:1.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

2. 热量转化为加热效果。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热效应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结合实例,分析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计算如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a. 电路图略。

b. 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1 = 10Ω,R2 = 5Ω,电源电压为 U= 12V。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3)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如何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为人类服务,了解电流热效应带来的危害及防止的措施。

(4)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设计记录表格、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体会替代的研究思想。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焦耳定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习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实例和危害的防止措施,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3)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焦耳的事迹,培养学生不懈追求的科研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课重点有: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发热原理、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难点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实验激趣: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灯泡,用手触摸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风扇,摸触电动机部分,都有什么感觉?提出问题:为什么?师: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了,电能转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叫电热器。

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讲授新课(1)电热器电流热效应师生交流:1.家里还有哪些用电器通电后会发热?2.课本中的家用电器有何共同点?我们使用这些电器是为了得到哪一种能量?学生归纳:教师总结:1.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了,电能转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叫电热器。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下《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WORD教案2【学习目标】1、明白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的外表;2、了解单相电能表的技术指标数据;学会认读电能表;3、明白电能的计量单位,以及常用单位和国际主单位间的换算关系;4、会利用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圈数或指示灯闪耀的次数运算电路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课前预备】1、摸索:了解你家庭中每月上交的电费是多少?电费的多少说明了什么?每月上交电费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从你家每月用电多少和用电价格方面来考虑) 自己家上月交电费 ;电费的多少说明 ; 每月上缴电费的多少可能和 有关。

2、家庭用电器在使用时我们用电能来表示消耗电的多少。

用来测量电路消耗多少电能的外表叫什么?3、观看家中的电能表,了解电能表盘面上有哪些技术参数?能否说出每个参数的含义? 家庭中常用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 V ;技术参数 “电流规格10(40)A ” 中的10A 表示 。

技术参数“300 r/kWh ”表示用电1千瓦时电能表的转盘就转动 圈(r 表示转的圈数)。

4、电能表计量电能的单位叫什么?俗称什么?它和国际主单位焦耳是如何样的换算关系? 电能表的计量单位是 ,符号 ,俗称 。

2kW ˙h = 度= J5、试着读一下家中电能表的度数,你会读吗(能够家长帮忙)?读数时要注意什么?小明家电能表上月底的示数和本月底的示数如图所示。

请你读数:上月用电 KWh ,本月用电 KWh ,则本月消耗的电能为 度,若每度电的价格是0.52元,则小明家本月应交电费 元。

【课堂例题】例1、小华同学家的电能表上的一些技术参数如右表所示,由表可知:小明家的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 ;连续工作的最大电流是 ;承诺在短时刻内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电能表的转盘每转6000圏,接其后面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

分析:例2、一块家用电能表上标有3000r/KWh 字样,表示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 r 。

15.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5.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教案 15.3 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 电热器的原理: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电热器的工作原理。

2. 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运用焦耳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焦耳定律。

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丝、导线、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利用电流产生热量的装置?2. 知识讲解:(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2)电热器的原理: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3. 例题讲解:例题:一个电阻丝的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5分钟,求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解答:根据焦耳定律,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I^2Rt=(2A)^2×10Ω×5×60s=12000J。

4. 随堂练习:练习题:一个电阻丝的电阻为5Ω,通过它的电流为3A,通电时间为10分钟,求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解答:根据焦耳定律,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I^2Rt=(3A)^2×5Ω×10×60s=27000J。

5. 实验操作: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下电阻丝产生的热量,验证焦耳定律。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焦耳定律:Q=I^2Rt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电阻丝的电阻为15Ω,通过它的电流为4A,通电时间为3分钟,求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5.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5.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5.3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第3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⑵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⑶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及适用条件。

⑷会对一些家庭电热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辩正地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重视实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及其构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重点: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发热原理、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难点: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教具热得快、电烙铁、电炉、电烘箱、电饭锅各一只;学生电源、5欧姆电阻、10欧姆电阻、20欧姆电阻、电热丝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等各n组、投影片等。

板书设计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一、电热1、电热的利用:电热器(1)原理(2)组成(3)优点2、防止电热的危害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验、体验、分析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思考、回答、交流理解性记忆的方法。

通过举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生活到物理观察、列例、听讲、分析思考分析、交流、发表意见听老师讲、同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所思考,启发学时会有思索举例并观察电烙铁、电烫斗、电饭锅、电烤炉等生思考、掌握电电热的概念,引导学生回答焦耳定律的学习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有时多,有时少,同学猜想一下,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即电热与那些因数有关(1)猜想(2)设计实验(实验使用什么方法)(3)学生实验(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学生猜想:2.学生小组讨论、思考。

学生代表回答。

3.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5)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4.学生代表实验总结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巩固加强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如果电流只是通过象定值电阻这样的纯电阻导体,则我们还可以用电功公式结合欧姆定律推出欧姆定律,也可得到几个使用的计算电热的公式。

校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校九年级物理下册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

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焦耳定律的内容(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4)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提高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体会物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设计思路:通过电阻的发热来得出电流的热效应,从而进一步引导出电流的发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疑问,再通过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来验证,得到焦耳定律,并给予一定的分析、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施教策略:通过例一的讲解,对比Q与W的异同。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焦耳定律。

突破策略:通过学生用手触摸感受电流的热效应可能与电阻有关,引导学生猜想,方案设计新老教材均可。

配合适当的记录供分析总结。

四、教学资源焦耳定律实验装置一套、5欧姆电阻、10欧姆电阻、20欧姆电阻、热得快、电烙铁、五、教学设计什么不同,为什么?导体对通过它的电流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会使得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通电后电阻将有发热现象,而且同样的电流,同样的时间,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较多。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板书)。

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家里有哪些用电器?其中哪些电器主要是为了产生热量?师生活动复备与点评各种用电器里都有导体(超导体除外),只要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就要发热,那么,考虑到电热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呢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有时多,有时少,同学猜想一下,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首先请大家猜想想一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去猜想,可能有:电流、电压、电阻、时间……)1、设计实验要知道是否真的与这些因素有关,但是要研究这么多影响的因素,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用什么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出示焦耳定律演示器)验证你们的猜想?请大家把这两种电路画出来电路接通后,电阻发热,但是我们怎样判断哪个电阻发热多呢?(根据仪器不同,可能是用观察两根火柴谁先被点燃、温度计的示数或玻璃管内的液体的上表面)2、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回答:在通电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第三节《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 (2)

第三节《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 (2)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 (2)[设计意图]学生关于操纵变量法的实验的印象应该讲是比较深刻的,然而在结论的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咨询题,专门是焦耳定律如此有三个变量的公式,而且关于电功和电热在认识上和运算上都存在着误区,因此针对如此咨询题,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学生自主复习,教师重点强化训练的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练习,对典型实例分析讲明,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明白得和分析、运算能力。

[复习目标]1、认知目标复习〔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明白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了解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2〕通过复习明白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白焦耳定律的公式;2、技能目标培养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操纵变量法和串并联电路特点的认识;能正确认识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把握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运算方法;能够用电热的知识讲明实际生活中的咨询题。

3、情感目标表达通过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辨证地观看分析咨询题的能力;[复习重点和难点]1、复习重点识不电热器,明白电热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明白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白焦耳定律的公式并会运算电热;施教策略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分析归纳2、复习难点对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的认识以及会用电热的知识讲明实际生活中的咨询题。

克服方法典型例题讲解,对比〔或类比〕分析,强化训练[教具和学具]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课前预备]1.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量的过程,当电流通过电水壶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成正比。

那个结论是______国科学家__________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它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3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1、了解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

3、了解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点以及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材料特点4、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会和了解自然规律的基本途径: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探究(检验猜想)——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实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变量法。

2、初步学会和体验实验中对比的作用。

3、进一步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接受实践出真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知方面:焦耳定律。

2、技能方面: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及其实验设计,探索结果的归纳总结。

3、情感方面:科学探究兴趣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难点:1、实验设计及其方法(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变为可以直接观察比较的现象的设计)。

2、导体放出的热量Q与I2成正比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综合诱导型探究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000毫升圆底烧瓶2只(内装煤油,瓶塞固定两根玻璃管,并密封瓶口);电阻丝A和B各一根,大型示教电流表1只;10欧姆滑动变阻器、低压电源及电键各1只;电子秒表1只;导线若干;电灯和电炉、电茶壶、电烙铁等电热器。

同学们能否根据刚才实验现象及结合生活经验猜测影响电流产生热量的因素?根据同学们的猜测总结得出;电热Q可能与I、R、t有关。

那么,对电热Q与多个量有关的情况,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它们间的关系呢?很好,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前在什么时候用过?(三)实验探究总结规律控制变量法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那如何研究Q与R的关系呢?请画出电路图。

能否在这个电路图中研究Q与I的关系呢?怎样定性比较电热的多少以利于直接观察?个别学生上讲台感受热,并把感受向全班同学说明。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设计) (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第3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材分析和设计意图本节是在欧姆定律、电流的磁效应、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及电功等基础知识学习后,电学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点,电热器主要部件的性能和作用,其中焦耳定律是继欧姆定律后又一重要电学定律,是本章的重点,在初中整个电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焦耳定律阐述了通电导体放出热量与相关因素的定量关系,教材是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直接引出焦耳定律,因此,做好影响通电导体放热因素的定性实验是理解焦耳定律的前提和关键,而该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思想更为重要,更有普遍意义。

因此,本节内容是加强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协作、学会探究从而学会学习的良好课题。

根据现代教学思想及认知心理学,结合本节内容特点及本校实际设备条件,本节课的教学程序我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设计,即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与学习情景(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设计实验、揭示存在问题、动手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各个环节,经历类似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科学猜想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丰富的联想和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争辩。

好的情境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演示实验1,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电流通过哪些用电器会发热,课内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电流产生的热量有些的有益的,有些的有害的,这样既引入了新课,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演示实验2,学生通过比较观察提出:“为什么灯炮和导线的发热情况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导线在接入大功率用电器时会显著发热?”并进一步提出本节探究的主题“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指出科学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想方法,它不是无根据的幻想,而是有客观根据的,经过讨论,学生猜想电热Q可能与I、R、t有关。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三、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三、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

学习课题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电流的热效应,会用焦耳定律及变形公式解答有关电热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会用电热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电路的分析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规律,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电热与电功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想想你周围的用电器,为什么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热?热量是从哪里来的?进行新课:1、电热器观察下列用电器,回答问题。

热得快电炉电熨斗电热水壶电热毯电饭煲思考并回答:(1)这些用电器的共同点是:内部具有电热丝。

他们都是利用电流做功,将转化为的装置,这类装置统称为。

微波炉、电磁炉因为没有所以不属于电热器。

(2)电流的热效应:通过导体时,导体的现象;电流通过电热器时会产生热量,因此电热器是利用效应工作的装置。

(3)电流热效应的运用:可以判断导体中是否有电流。

的大小,实验时,只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

(3)研究与通电时间的关系时,应该使电阻丝的阻值和电路中的电流(改变/不变),延长通电时间,观测液体温度的变化。

实验电路: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做导线,将右图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R1为镍铬合金丝;R2为铜丝且R1>R2)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电路,通电一定时间后切断电源,分别观测不同电阻丝所在液体温度的变化。

(2)保持通电时间相同,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大小,观测其中一根电阻丝所在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3)延长通电时间,继续观测液体温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左边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快。

结论1:在、相等时,导体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现象2:增大电流后,温度计的液柱升高得快。

结论2:在、相等时,导体中电流越,产生的热量越多现象3:延长时间后,温度计的液柱在不断地升高结论3:在电流、电阻相等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总结: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产生的热量与导体本身的、通过导体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苏科版初三下)⑵[设计意图]学生关于操纵变量法的实验的印象应该讲是比较深刻的,然而在结论的表达上也存在一定的咨询题,专门是焦耳定律如此有三个变量的公式,而且关于电功和电热在认识上和运算上都存在着误区,因此针对如此咨询题,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学生自主复习,教师重点强化训练的方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和练习,对典型实例分析讲明,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明白得和分析、运算能力。

[复习目标]1、认知目标复习〔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明白它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了解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2〕通过复习明白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白焦耳定律的公式;2、技能目标培养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操纵变量法和串并联电路特点的认识;能正确认识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把握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运算方法;能够用电热的知识讲明实际生活中的咨询题。

3、情感目标表达通过电热的应用及其危害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辨证地观看分析咨询题的能力;[复习重点和难点]1、复习重点识不电热器,明白电热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明白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白焦耳定律的公式并会运算电热;施教策略学生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分析归纳2、复习难点对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的认识以及会用电热的知识讲明实际生活中的咨询题。

克服方法典型例题讲解,对比〔或类比〕分析,强化训练[教具和学具]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课前预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过程,当电流通过电水壶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 能。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正比,跟___________ 成正比,跟 ___________ 成正比。

那个结论是 ______ 国科学家__________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它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3. 两个电阻R:R2=3: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时,两端的电压之比U:U2= ______ ,相同的时刻内,R和R2中电流做功之比W:W2= ___________ ,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____ , R1和R2在相同的时刻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Q2= ______ 。

4. 两个电阻R1:R2=3:2,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2= ____ ,相同的时刻内,R1和R2中电流做功之比W1:W2= _________ ,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______ , R1和R2在相同的时刻内产生的热量之比Q仁Q2= _________[教学过程]教学时期及时刻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差不多知识点复习〔用时5分今天我们复习本章第三节: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课前也叫大伙儿进行了预复习,而且留了几个练习题,那么学生回答:1、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叫电热器。

学生回答:2、电流通过导体我就本章的要紧内容提几个咨询题,钟〕看大伙儿对差不多的概念的复习把握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通过咨的如何。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询答检1、什么叫电热器?跟通电时刻成正比。

Q= I 2Rt验学生2、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其数学表学生回答:3、在电能全部转自主复达式是什么?化为内能时,习的成3、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Q=W=Ult=Pt=U/R t。

效能的电路还能够用哪些公式求热量?学生回答4:第三题的所有第4咨4、课前预备第3和第4题的答案哪个答案差不多上3:2 ;第四题询更是同学回答一下?的所有答案都为2:3。

贯穿了也确实是能够这么讲:在串联电路中,电学的除了电流相等外,其他物理量〔在时学生回答:是!所有重刻相冋时〕都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除了电压相等外,其他物理量都与电阻成反比,是不是?那个规律期望大伙儿能灵活运用,解题时专门方便而且省时。

〔能够将过程用到的公式写在黑板上〕要公式二、进行本节课复习要紧有三个目标〔幻灯片复习〔共打出或在黑板上板书〕:38分钟〕1、了解电热器及能量转化〔1〕例题2、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复习及讲解时期运算电热方法学生回答:C答案。

因为这〔用时3、讲明生活中的电热现象三个用电器中只有电烙铁是25分钟〕下面一起来看如此一题:电热器,它正常工作时能够例1 :将一只"220V100W 的白炽灯.把电能全部转化成为内能。

一台” 220V100W 的电视机、一把” 220V100W的电烙铁分不接到电热器及220V的电源上。

在相同的时刻内,电其能量转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学生回答:电热能够加热物化〔〕体、取暖、驱潮,但电热也A.白炽灯B.电视机会带来危害,比如热量不能C.电烙铁D. 一样多及时散发出去会烧坏用电器培养学请同学回答并讲明什么缘故?甚至引起火灾。

生全面答得专门好,那么哪位同学了解电热辨证地的应用以及危害?分析咨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电热也不例询题夕卜,大伙儿看待事物都应该用辨证的观点全面地去分析观看。

教学时期及时刻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实验复习电热运算例2 :在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 i、R2是两个电阻圈,R>R,电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接通电路,一会儿观看到两电阻圈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讲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_能转化为_能.假设连续进行以下实验:(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去卩,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㊁Z运口、口阻值较大.严丿接通电路,也鼻心经历时刻…R豫t i,R上的火图1柴先被点燃.这讲明学生回答:电能转化为内能学生回答:在电流和通电时刻相同的情形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学生回答:在电阻和通电时刻相同的情形下,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学生回答:操纵变量热效应学生板演:l=U/R=220V/40W=2/11A,R=『/P=(220V) 2/40W2 2=1210Q ,O=I Rt=(2/11A)X 1210 QX 600s=24000J学生回答:因为电炉是电热器,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因此能够用Q=W =Pt来解更简单。

此题是泰洲05年中考试题改编,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操纵变量法实验认识,专门是在前提和结论的语言表达上要准确完整。

向学生指出有关电功电功率的运算题合理选择公式专门重要(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去卩,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接通电路,经历时刻t2, R上的火柴先被点燃,比较发觉t2小于t i.由此推理。

〔3〕实验米纳的是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依据的是电流的效应。

请冋学们一定要注意,那个实验的结论都有两个相同的前提条件,许多同学会将时刻相同疏忽了,甚至全然没有前提条件的结论差不多上不完整的。

例3:” 220V 40W"的电炉,在照明电路上,使用10min产生了多少热量?大伙儿看到该同学的解法,是正确的。

但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呢?教师板演:•••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Q=W=Pt=40W 600s=24000J 也就讲该题能够用焦耳定律的公式,但因为它属于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热量,因此能够用Q=W勺公式来解,因此运算电炉〔电热器〕发热有两种解法。

〔类似中考指导上例题〕教学时期及时刻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例4: 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1 Q,线学生回答:小明对「南京05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0.8A,因为电动机工作时电能没有年中考电动机正常工作.(1)在求电动机正常全部转化为内能,大部分电题把电工作1 min所消耗的电能时,有以下两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电动功和电种不同的解法小明解W= Ult = 2V机工作时电功大于电热热进行X 0.8 A X 60s= 96J 小华解:W了对比2 2=I Rt = (0.8A) X 1 QX 60s = 38.4J1min内这台电动机所转化并让学你认为哪位同学做得对,请作出的机械能生判判定并讲明理由.(2)求电动机正常工W =W—Q= 96J 一38.4J =定,加作lmin所转化的机械能是多少?57.6 J深学生教师:实际上小明求出来的是电流做对这两的功,而小华求的是电流所做的功的个物理一部分电热,对电动机来讲的能量的明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白得随着去年中考显现了简答题这种新题型,生活中与电热有关的咨询题也要弓1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外省市类似的题也常考到,而且我们的课本简答题训练上就有好几题。

例5: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如何热,什么缘故?〔类似课本17页第1题〕简答题第一要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字'’,然后能联系相关物理知识摸索学生回答: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依照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因此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如何热。

强调答简答题咨询题,在表述上要切合题意,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请大伙儿再摸索一题学生回答:把电阻线断处接上后,由于接触不良使接触的方法、语言上的注意点例6: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线断了,他爸爸将电阻线接上后连续使用,在使用中发觉接头处烧焦了。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讲明烧焦的缘故。

〔04年大连中考题,课本第25页第3题〕处的电阻增大〔或接触处形成大电阻〕,相同时刻内电流通过该点产生的热量多,使得接点的温度专门高,使接头处被烧焦了。

通过以上的例题讲解分析,同学们对本节内容应该有一疋的把握,下面大伙儿一起来做几个题目强化一下刚复习的知识点。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错误多的题及时用投影纠错〕教学时期及时刻分教师主导学配〔2〕学生练习反馈时期〔用时13分钟〕1、以下运算热量的公式中哪一个是焦耳定律的普遍适用公式〔〕A、Q=UltB、Q=U/Rt2C、Q=l Rt D 、上面三个差不多上2、电炉丝坏了,去掉1/4后仍接在原电源上,在相同时刻内产生的热量与原先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 4:3 B . 3:4 C . 4:1 D . 1:43、图中a、b、c、d是四个将有等量、等温水的相同容器,容器放入电阻丝,R a、R?、R?、Ri,且R a=R;vR>=Ri,如下图,咨询通过相同的时刻,四个容器水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