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变化_黄健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二章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jwc/2004/jiaocai/zwwxbj/2.htm中国知识界翻译尼采著作的活动肇始于1904年。
这一年,王国维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以文言形式翻译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一著的两章(分别题为《灵魂三变》、《小人之德》)。
但直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知识界翻译尼采著作才形成一定规模。
1919年,茅盾根据英国翻译家奥斯卡·列维(Oscar Levy)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英译本翻译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最富批判性的两章即《新偶像》与《市场之蝇》。
第二年,鲁迅用白话文翻译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全部10节,1918年他曾用文言形式翻译了该序言的前3节。
与鲁迅同年翻译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的还有张叔丹。
也是在这一年,刘文超翻译了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Menschliches, Allzumenschliches)一书第一卷的第九章《自身与自身之人类》。
1922年,梅翻译了《匝拉杜斯特拉这样说》,内容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和第一卷的前十二章。
这一时期在翻译尼采著作方面最有声势、影响也最大的是郭沫若。
1923-1924年,他兴致勃勃地翻译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题为《查拉图司屈拉之狮子吼》)第一卷的全部22章和第二卷的前4章,分26次刊登在《创造周报》第一——三十九号上,后来(1928)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将这些译文结集以《查拉图司屈拉钞》为题出版单行本。
1925年,包寿眉和徐志摩翻译了尼采《超善恶》(Jenseite von Gut und Böse)的部分章节,分别以“哲人之格言”与“超善与恶节译”为题刊发。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迎来中国知识界翻译尼采著作的小高潮。
1928年,林语堂翻译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走过去》一章,送给被迫离开厦门大学的鲁迅;1935年,他又翻译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市场的苍蝇》一章。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口河北师范大学屈连胜摘要:鲁迅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巨人。
伟大的思想家.其中的一大原因是他能够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他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
还能够认真地整理古籍并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西方文化.他绝不盲从.而是批判地吸收。
鲁迅思想是受过尼采深刻影响的.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却并没有被尼采盲目地牵着鼻予走。
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和自身的特定条件与尼采思想进行了有益的对接.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契舍点,对之进行了合理接纳。
对于尼采思想消极性的一面也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鲁迅这种自觉地文化选择意识对我们当令这个较为浮躁的快餐社会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尼采;接纳;疏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批判;选择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化是晚清以来尤其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们共同的追求。
鲁迅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主张.并初步阐明了接受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鲁迅一生思考的都是心性层面的问题,主张。
尊个性而张精神”,关注人性的健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
而作者笔下的林老板算是一个颇为正宗的小商人。
论才干.很有几分,要资产,也说得过去,他理应经得起较为频繁的一定的打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却难以立足。
只有如此构思和描写,作者才能尽可能在一个短篇里更深刻更广泛地反映和揭示当时国民党地方当权者的赖取豪夺流氓无赖本质、日本军阀给别国人民造成灾难的普遍性以及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从而使作品形象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更深远。
综观作品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构思上恰当地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既遵循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又高度发挥了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说到《林家铺子》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而清晰,这可说是由其跌宕起伏的构思派生出来的.二者实为一体;主要表现在书中每一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结及其意自显上。
多维文化视域中的鲁迅_中日视野下的鲁迅_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多维文化视域中的鲁迅——“中日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王初薇由厦门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北京鲁迅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中日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4日至26日在厦门大学举行。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前身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日本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日本山形大学、日本福山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日本的鲁迅研究学者,与我国海峡两岸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近60名专家学者一起,在鲁迅曾经工作过的厦门大学,围绕“中日视野下的鲁迅”、“鲁迅与日本”、“鲁迅与外国文学”、“鲁迅与中国新文化运动”、“鲁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性别视野下的鲁迅”等学术议题,通过主题发言的方式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日本驻广州总领馆总领事田尻和宏先生、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先生作为嘉宾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期间,还举办了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家族第三代人的对话、日本东北大学的“鲁迅在仙台”图片展、日本话剧《远火——仙台的鲁迅》选段播映赏析等活动。
鲁迅的仙台时期“仙台时期”被公认为是鲁迅生命中极其重要的阶段,也历来受到学界重视。
早在1937年,日本学者就开始了对鲁迅在仙台活动的调查和资料收集。
多年来陆续发现的鲁迅的学业履历书、入学志愿书、日俄战争的幻灯底片、成绩表等珍贵资料,都在本次的“鲁迅在仙台”图片展中集中展出。
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来自日本仙台市的两个鲁迅研究专门机构——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东北大学鲁迅研究课题组带来了厚重丰硕的研究成果。
阿部兼也(日本东北大学)代表仙台鲁迅研究事务局首先对仙台的鲁迅研究史作了系统回顾。
大村泉(日本东北大学)则代表日本东北大学鲁迅研究课题组介绍了课题组目前的研究动态。
课题组成员坂井建雄(日本顺天堂大学)和窪俊一(日本东北大学)负责的是对鲁迅“解剖学笔记”的研究:坂井建雄从解剖学研究者的角度细致地考察了鲁迅多维文化视域中的鲁迅的“解剖学笔记”,发现鲁迅的部分笔记未提交藤野先生修改,鲁迅明显在幻灯片事件之前就已经失去对医学的热情,并据此推测寒假期间鲁迅在东京的经历可能是他弃医从文的真正动机;窪俊一指出,将东北大学医学部图书馆保存的当年鲁迅在校时的图书、藤野先生的藏书,及鲁迅同在仙台医专的同班同学的课堂笔记等资料,与鲁迅的笔记作比较,可以弄清当时鲁迅所接受的医学教育,了解当时鲁迅的学习状况。
鲁迅与尼采
鲁迅与尼采王汉清中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当封建地主阶级从奴隶主阶级手中夺得政权之后,为了巩固政权,以便使自己的皇位传至子孙万代,进行了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的统治。
虽经二十几次王朝变易,但是一直没有跳出专制主义的窠臼。
直至清朝嘉庆年间,这潭死水日渐腐烂发臭。
1840年,列强的枪炮使这个封建社会改变了古帝国的面目,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面对这康乾盛世之后的一蹶不振,中国也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为了挽救中国亡国灭种的危险,他们纷纷把视野扩展到西方,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停滞落后的中国。
这些西方思潮冲击着旧中国的传统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这种影响和渗透对20世纪初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学革命的展开以及一些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对中国有影响的西方众多的思想家当中,尼采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郭沫若、茅盾等著名作家都有过重大的影响。
一尼采在中国的影响尼采(1844——1900)的思想和著作主要形成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
巴黎公社革命运动虽然遭到失败,但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尼采作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极为矛盾的。
他一方面要挽救资本主义的没落,一方面力图抵制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大发展。
他的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重新估价一切”,超人学说和权力意志论。
他的超人学说以为由于社会的压迫和分工的琐细,人已经被歪曲变形、支离破碎,人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
因此,必须超越这样的凡人(包括超越自身内部的平庸)成为健康的完整的人类,即超人。
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只是极少数的天才,广大群众只不过是他们使役的工具。
因此,任何群众思想的觉悟和力量的发展都只能是超人成长的障碍和威胁。
尼采还提出了最坚强最高尚的生命意志不在微不足道的生命挣扎,而在战斗意志、权力意志。
鲁迅创作意识中的尼采思想影响
鲁 迅 创 作 意 识 中的 尼 采 思 想 影 响
回 马 志伦
内容摘要 : 鲁迅 , 曾被认为是“ 中国的尼采 ” ( 徐 志摩语 ) , 这个评价 或许并不全面 , 却是道 出了尼采对 于鲁迅 的创作 意识 曾经 产生 过深 刻影 响 的事 实 。1 9 0 2 年 ,鲁 迅东 渡 日本 ,开始 接触 尼采 的 学说 。在 日本 的七 年
象记 》 )在 日本 的七 年( 1 9 o 2 —— 1 9 o 9 )是鲁 迅从一 个维 新派 的拥
护 者转 变 成进 化论 者 的转 折 期 ,
尼采 的学说作 为达 尔文进化学 说 的一 个分支 ,对于鲁 迅 的创 作意 识 产 生 过 深 远 的影 响 ,成 为 日后 鲁迅从 医学救 国到文 学救 国思想 转化 的重要推手 。
邦, 由是转 为人 国。人 国既建 , 乃 始雄 厉无前 , 屹然 独见 于天下 , 更 何 有于肤 浅凡庸 之 事物哉 ? ”
( 《 坟・ 文化偏至论 》 ) 他进 而认为 : “ 然 欧美 之 强 ,莫 不 以是 炫天 下 者 ,则根柢在 人 ,而 此特 现象之
末, 本 源深而难见 , 荣 华 昭而易识
( 1 9 O 2 —— 1 9 0 9 ) 是 鲁 迅 从 一个 维 新 派 的拥 护 者 转 变成 进 化 论 者 的转 折 期 , 尼 采 的学 说 作 为达 尔 文 进 化 学 说 的 一
个分支 , 对于鲁迅的创 作意识产 生过 深远 的影响, 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关键 词 : 鲁迅 尼采 思想 创作 意识
机器 、 轮舟 、 开矿和 邮政等实 业上
鲁 迅 早 期 的 文 章 ,一 再 提 到 尼 采
的名 字 ,并 翻译 了代 表尼 采超人 哲学 的《 查 拉 图斯 特拉如是 说》 的 序 言。鲁迅说 : “ 个性 张 ,沙聚之
成年鲁迅的兴趣和思想变化
鲁迅一生有两次职业转换:一次是“弃矿学医”——鲁迅中学时读的是南京矿路学堂,后来他去日本留学,一开始还保留着对矿务的兴趣,曾经和同学合编过一本《中国矿产志》,但1904年24岁的鲁迅又进了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读了不到两年,1906年就自动退学,“弃医从文”了。
鲁迅这样的职业转换,大概很难为今天的中国人所理解。
我看到一位中学生专门为此写了一篇作文,以“现代人”的眼光,作了这样的评价:“他学的矿务,并非热门专业,这是‘输在起跑线上’;学完矿业没有直接就业,这是没有早点立足社会;学矿业又去学医,中途改行,浪费了多少大好青春!留学归来仍未从医就业,成了待业青年;之后弃医从文——专业不对口;从文后,写的既不是政府御用文章,也不是传统文言文,甚至还抨击政府,批评时弊,是个反动青年,而且是生活动荡、收入不稳的反动青年!”这位中学生的“黑色幽默”,倒是引发了我们的好奇心:鲁迅当年为什么要“弃矿学医”?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先说鲁迅为什么要学医。
他曾经这样谈到自己的“医学梦”:“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期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这是鲁迅个人的一个童年创伤记忆。
鲁迅从来没有写过母亲,却连写两篇文章谈父亲:一篇叫《五猖会》,讲父亲怎样强迫自己背书,他由此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隔膜,让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另一篇是《父亲的病》,写直到父亲临终前,才突然感悟到父子之间的同样刻骨铭心的生命的血缘关系,却已经来不及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只能大声疾呼:“父亲!父亲!!”父亲却吃力地回应说:“……不要嚷。
……不……”“我”还是叫着:“父亲!!!”一直到父亲咽了气。
多年后,鲁迅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喊声,“每听到时,就觉得这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因为打搅了父亲最终的安宁!这是一个更加刻骨铭心的有罪感和永远的痛苦!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刻骨铭心的生命创伤,童年记忆,成为鲁迅要“弃矿学医”,而且是西医的最重要的动因。
鲁迅的尼采情节 - 副本
张家口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论文学号20081071128姓名高秀红专业语文教育完成时间:2011年6月15日题目:浅谈在鲁迅作品中找尼采内容摘要被称为“中国的尼采”的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确实不难看出,他受尼采影响很深,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尼采痕迹,充斥着浓郁的尼采味。
如:他从尼采那里接受的“超人”说,则转化成自己作品中的阿Q、狂人、疯子、祥林嫂等。
在《影的告别》中“影”的形象与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影子》一章的意象也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鲁迅尼采尼采情结尼采痕迹尼采味一、鲁迅的“尼采情节”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奠基人。
他最早接触尼采思想是在留学日本期间(1902-1909)。
五四运动前后,他先后两次翻译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的序言,并在此期的杂文与书信中多次提到尼采。
1918年鲁迅用文言文翻译了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题为《察罗堵斯德罗绪言》)全部10节中的前3节;1920年,他又用白话文将这篇序言全部译出。
鲁迅特意在第二次翻译后写了一个“附记”。
在“附记”里,鲁迅扼要介绍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特点,认为该书“并不能包括尼采思想的全体”,内容上“免不了矛盾和参差”,“用箴言集成,外观上常见矛盾,所以不容易了解”①,并表示:“译文不妥当处所很多,在将来译下去之后,再回上来改订。
”②“附记”的主体部分是逐节归纳该序言的思想内容,并对其中一些“含有意思的名词和隐晦的句子”做了简明的解释。
这篇“附记”是鲁迅一生中讨论尼采学说最集中的文字,值得关注。
1925年,鲁迅的杂文集《热风》出版之后,由于作者多次称引尼采的语句过阐发尼采的思想,时人便送给他“中国的尼采”这一称号。
这一称号究竟是谁最早提出,今已无从查考。
不过,曾任《新青年》编辑且与鲁迅颇有交情的刘半农给鲁迅一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的联语,则是有据可查的事实,据说鲁迅自己也认同这副联语的评价③。
鲁迅晚年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预感与忧思
文化鲁迅晚年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预感与忧思文/王彬彬鲁迅逝世于1()36年10月19H,距“七七事变”爆发 尚有八九个月。
如果说,“七七事变”之前,日本对中国 的侵略还是一种局部霸占,那“七七事变”则意味着H本 是以侵占全部中国为目标了。
鲁迅没有看到“七七事变”以及后来的情形,但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鲁迅 便预感到日本会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
国土全面沦陷,人 民都成为亡国奴,是鲁迅晚年深重的担忧。
当“九一八事 变”发生时,中华民国诞生才20年。
中华民国是推翻满 清统治后建立的。
满清作为异族侵略者,入主中原,统 治中国260多年。
鲁迅生于1881年,30岁以前,都是满清 统治下的草民,用鲁迅自己的话说,作为汉人,是满人的 奴隶。
当作为满清的奴隶时,鲁迅有着强烈的反清思想。
满清统治中国260多年,不但以暴力迫使汉人在身体上屈 服.还以各种手段对汉人“治心”,即在精神上愚弄、麻 醉汉人,使汉人在心理上和在精神上认同满清的统治、奴 役。
当辛亥革命发生时,极力要捍卫、维持满清统治者,并非全是满人,也有许多汉人。
甚至当满清政权已然垮 台、民国已然成立,还有些汉人以遗老身份无限怀恋满清 王朝,时刻梦想满清皇帝的复辟,也真有汉人主导的复辟 闹剧发生。
这情形,鲁迅在书上读到过许多,在现实生活 中也曾见识过许多t摆脱此一异族的统治才20年,又要成 为彼一异族的奴隶,这怎能不令鲁迅有无尽的哀伤?满清 统治者费尽心机对汉人进行“治心”,手段也不可谓不 高明,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而日本如果全面占领了中 国,也必然会对中国人民进行精神上的愚弄、麻醉,让 中国人民不但在身体上臣服于日本统治,在精神上也认 同甚至迷恋日本的统治——而这,才是晚年鲁迅最为深 切的忧虑。
“九一八”之后,鲁迅便清醒地意识到,日本的侵略 野心决不会停止膨涨,国联的调解也好.日本国内自由主 义者的呼吁也好,中国军政要人和学界名流的劝告也好,都不可能让日本停止、放弃对中国的侵略。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从鲁迅对尼采的接纳与疏离看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口河北师范大学屈连胜摘要:鲁迅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巨人。
伟大的思想家.其中的一大原因是他能够辩证地对待中西文化.他在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
还能够认真地整理古籍并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面对西方文化.他绝不盲从.而是批判地吸收。
鲁迅思想是受过尼采深刻影响的.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鲁迅却并没有被尼采盲目地牵着鼻予走。
而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和自身的特定条件与尼采思想进行了有益的对接.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契舍点,对之进行了合理接纳。
对于尼采思想消极性的一面也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鲁迅这种自觉地文化选择意识对我们当令这个较为浮躁的快餐社会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尼采;接纳;疏离;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批判;选择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化是晚清以来尤其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们共同的追求。
鲁迅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就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主张.并初步阐明了接受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鲁迅一生思考的都是心性层面的问题,主张。
尊个性而张精神”,关注人性的健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的。
而作者笔下的林老板算是一个颇为正宗的小商人。
论才干.很有几分,要资产,也说得过去,他理应经得起较为频繁的一定的打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却难以立足。
只有如此构思和描写,作者才能尽可能在一个短篇里更深刻更广泛地反映和揭示当时国民党地方当权者的赖取豪夺流氓无赖本质、日本军阀给别国人民造成灾难的普遍性以及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从而使作品形象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更深远。
综观作品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在艺术构思上恰当地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
既遵循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又高度发挥了艺术的相对独立性。
说到《林家铺子》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而清晰,这可说是由其跌宕起伏的构思派生出来的.二者实为一体;主要表现在书中每一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结及其意自显上。
鲁迅的日本观1200字以上作文
鲁迅的日本观年级:初二字数:1200字以上体裁:应用文论点:鲁迅在日本人身上学到了有利于中国人的品质,作为一个真正的爱国斗士,他是只考虑自己民族的好坏,而不在乎其他国家的盛与衰,兴与亡的。
近年来,在形形色色的批判、污蔑鲁迅先生的言论中,最为犀利,也最为恶毒的一种是指责鲁迅一生,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从未骂过日本人,甚至还和日本友人密切来往,因此是所谓的“汉奸”云云。
更有甚者,将鲁迅的《提三义塔》中“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搬出来大做文章。
由此我们得到三个问题:1、鲁迅为什么很少骂日本人?2、鲁迅真的没有骂过日本人吗?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一种骂?3、鲁迅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国人受辱之际,依然结交日本朋友?首先需要强调的是:鲁迅并没有理由不骂日本人。
先来分析鲁迅出国留学的原因:从《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不难看出:鲁迅对所谓的中医医道已经抱有很大偏见,他不愿再将人们的生命交付给毫无科学根据的迷信与药方,于是出国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学习西医。
然而当时由于西洋各国大都路途遥远,路程耗费巨大,个人难以负担得起,而鲁迅正值家道中落,生计艰难,只有日本路途近,花费少,因而只好作此选择。
所以鲁迅去日本留学纯属无奈之举,并非心向往之。
再来看鲁迅日本留学时的经历:“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这是鲁迅初到仙台就学时的情景,“物以稀为贵”极含有讽刺意味,想必深明睿智的鲁迅也早就意识到,自己受到的优待背后,不是尊重,而是更加深刻民族歧视。
“‘你改悔罢!’……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
”“‘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日本学生公然挑衅是再明显不过的了,难道当时的鲁迅会无动于衷?一定不会,反而通过接连不断的对弱势种族的歧视,已经使鲁迅渐渐明白:救活几个垂死的病人,并不能挽救一个弱小、受人践踏的民族,使之强大,使之自由。
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
鲁迅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清醒的现实主义(节选)王瑶鲁迅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于本世纪初他在日本留学的时期。
这是有它的时代和社会的原因的。
经历了家境破落和接受了如《朝花夕拾·琐记》中所写的那种晚清学堂教育的青年,怀着爱国主义的深厚感情,来到了东方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热忱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在那里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吸收了丰富的近代思想文化的养料。
他接触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最早向中国介绍了镭的发现、进化论和生命发展学说,同时也接触和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政治学说,又从广泛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感受到了被压迫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情绪和愿望;更重要的是但是日本是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活动的中心,鲁迅十分关心地注释和思考了正在热烈展开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中国前途与命运的斗争。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鲁迅确立了他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献身于社会变革与民族解放事业的志向。
但与此同时也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从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中,寻找出对改造中国社会最有实效的思想武器。
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明确提出,一方面,必须“洞达世界之大势”,“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广泛吸收各种有用的外来思想,努力促进思想的现代化,反对固步自封的国粹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另一方面,又必须深求中国之国情,“弗失固有之血脉”,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对外来思想加以选择与改造,实现外来思想的民族化,反对生吞活剥的教条主义。
正是在这个“如何对待外来思潮”的严峻问题上,鲁迅开始形成了他的注重中古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考察问题的现实主义的精神。
这样,如同一切向西方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一样,他也接受了外国思想文化的广泛影响;但不同的是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他从为全面地无条件地肯定任何一种外来西乡是中国应该遵循的真理,他对各种外来思想都采取了一种有所取舍的批判态度,面对这种取舍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其是否适合中国社会的需要。
尼采哲学的翻译介绍与影响
尼采哲学的翻译介绍与影响摘自《陈应年:20世纪西方哲学理论东渐述要》在西方哲学东渐史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这就是尼采哲学最早是通过赴日留学生或在日本逗留流亡的中国学者传入中国的。
梁启超1902年第一次把尼采传入中国,是受到日本西方哲学著作的影响。
1904年王国维学习、研究德国哲学,从康德开始,经过叔本华、尼采,再回到康德。
他涉略的哲学家很多,但他潜心研究和热情传播的却是康德、叔本华和尼采。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1907年撰写《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破恶声论》,同样是受到在日本流行的尼采思想的影响。
五四运动前后,尼采思想受到我国思想界的重视与宣传。
陈独秀曾多次援引尼采思想以开导和启发中国青年。
新文化运动中,尼采思想受到文学界的大力推崇。
郭沫若、田汉、茅盾都曾宣传过尼采的“超人”哲学。
1922年《民铎》杂志出版“尼采专号”,广泛地介绍了尼采的学说。
特别是1923年郭沫若译《查拉图司屈拉抄》在《创造周报》上连载发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尼采的某些著作在哲学、文学界受到广泛的欢迎。
如《扎拉图士特拉如是说》有郭沫若译本(创造社,1928年版)、萧赣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徐梵澄译本(生活书店,1936年版)、雷白韦译本(中华书局1940年版)、高寒译本(贵阳文通书局,1947年版);其他译作有:《朝霞》(梵澄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快乐的知识》(梵澄译,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看那这人》(高寒译,文通1947年版;刘恩久译,沈阳文化书店1947年版)。
评论著作有《超人哲学浅说》(李石岑著,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尼采哲学与法西斯主义之批判》(苏联勃伦蒂涅尔著,段洛夫译,潮锋出版社,1938年版)、《从叔本华到尼采》(陈铨著,重庆在创出版社,1944年版)。
这些原著的翻译表明尼采哲学在中国读者中颇有市场。
茅盾1920年写了《尼采的学说》一文,内容涉及尼采传略及著作、尼采的道德论(上、下)、进化论者尼采、社会学者尼采。
鲁迅的民族主义情结及其思想历程——兼答朱献贞先生的批评(一)
鲁迅的民族主义情结及其思想历程——兼答朱献贞先生的批评(一)鲁迅一生经历了根本性的思想转变,这种转变并不像瞿秋白所说的从进化论到阶级论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可以这样说,鲁迅的一生都没有摆脱民族主义情结的纠缠,并经历了从民族主义到世界主义再回归民族主义的思想转变。
这是五四一代启蒙知识分子的共同的思想历程,它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
对鲁迅的民族主义情结和民族主义回归的思想历程,学术界尚没有足够的重视与研究。
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并回答朱献贞先生《鲁迅“厌恶西化”吗》①]一文对我的批评。
像大多数第一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一样,民族主义是向西方学习的根本动力,而且民族主义情结伴随着鲁迅的一生。
辛亥革命前后的鲁迅是一个激烈的民族主义者。
他从进南京矿路学堂到留学日本,最初的动机便是科学救国。
鲁迅最初选择了学医,是受到了父亲病故的刺激,痛感中国缺乏现代医学,立志以医学救国。
到日本仙台医专学习又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更激发了民族意识。
他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当留日学生发起拒俄运动时,鲁迅写作了《斯巴达之魂》,慷慨激昂地鼓吹民族主义。
这个时期,鲁迅虽然意识到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别求新声于友邦”,但并没有成为一个世界主义者,而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最初认为中国的问题是科学技术落后以及满清政府腐败无能,还没有认识到根本问题是中国文化即国民性的弊病,更不认为西洋文明胜过中国文明。
这是当时那一代新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
鲁迅在日本拜章太炎为师,受到了章太炎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章太炎虽然政治上是一个革命者,但在文化思想上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的思想核心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章太炎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排满,这是那个时代对民族主义的理解。
同时,他也有强烈的反西方列强的思想,宣称“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
”(《革命军约法问答》)他把民族主义扩展到文化领域,认为西方文明不如中华文明,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封建之变相”。
鲁迅思想与《药》主题解读
鲁迅思想与《药》主题解读一、《药》主题思想的一般解读之不足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小说单元中有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药》。
对于《药》的主题思想,高中教材教参上的观点普遍认为,小说通过华老栓、夏瑜形象的描写,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充分暴露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狰狞嘴脸,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脱离群众,革命不彻底的错误,唤醒人们觉悟起来,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要对主题有深刻地理解,就必须对作者及写作背景作深入研究,《药》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写的一篇小说,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底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但把《药》的主题说成“更重要的是”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者“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脱离群众”,这种说法带有观念性,是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不了解所致,因而显得牵强和武断,有“强加于文”之嫌。
文本的解读是对文本的重新认识,这里面自然有解读者自己的认识在内,但文本的解读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作者的原意,要联系作者所处时代的特殊性,认真结合作者的经历、思想等。
因此,对文本主题思想的解读,必须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虽然这是极其困难和复杂的),《药》是如此,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是如此,任何作家的任何作品都是如此。
二、浅谈鲁迅思想的核心及复调性人都是社会的人,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则受身世、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
鲁迅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与自幼的家庭变故、少年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日本留学时西方思潮的熏染等有着密切关系。
“有谁从小康之家而陷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清世人的真面目……”(鲁迅:《自序》),自幼受到的家庭变故的伤害,不可忽视的影响了鲁迅以后的对人世凉薄的认识,他虽然极度孝顺母亲,但母子间思想的距离和奉母命成婚,也是鲁迅心中难以摆脱的一个阴影,影响了鲁迅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识,这一认识在先生的作品《药》中有深刻体现。
关于伊藤虎丸的_鲁迅与日本人_
作为“回望鲁迅”大型丛书的一种,伊藤虎丸先生的《鲁迅与日本人》是这套丛书中仅有的外国人写的关于鲁迅的书。
这本书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它所提供的研究视角,并不限于鲁迅一人,而实系“亚洲”,这也许从该书的副题“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即可看出。
至于《鲁迅与日本人》的书名,据作者的解释,是想通过鲁迅,“与日本人的交流”的意思(《后记》)。
因此,作为日本人的伊藤虎丸,他写作此书,首先是面对日本读者、对日本的历史和现状发言的。
同时,他也渴望以此为桥梁,谋求一条中日两国人民的真正理解与沟通之路。
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深受竹内好一代知识分子影响的有良知的学者,伊藤虎丸具有一种强烈的反省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序言》里,他从“中国近代文学为什么受冷落”的现象谈起,继而说及“日本———学习西方近代文化的优等生”时,将原因解释为:“对我们来说,中国近代文学没意思,不是正因为我们由衷地憧憬西方,并将西方作为惟一应该学习的权威,甚至在某种情况或某些领域内恨不得变成西方人,因此也就感受不到了`落后'的其他亚洲国家文学的兴味了吗?换句话说,我们不再对本国文学所具有的个性拥有自信心和自豪感,不也是这种表现之一吗?”正是在对日本人这种一味追随西方,丧失了本民族的个性的“优等生”意识的反省和批判的过程中,作者恰恰在鲁迅的身上发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或者反过来,在发现了鲁迅之后,他找到了反省和批判自身(日本人)的契机,并由此出发,思考亚洲的近代问题。
在此之前,竹内好曾区分了东方进入近代时的两种文化形态,一种是“转化型”(回心型),另一种是“转向型”,虽然“转化”和“转向”在“变化”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转化”是以抵抗为媒介的,“转向”则没有媒介。
而所谓“抵抗”,就是“坚守自己”(即把自己坚持下去的意思),也可以称作自主或独立的精神。
在他看来,日本是“转向型”,而鲁迅则是“转化型”的。
上承竹内好的关于伊藤虎丸的《鲁迅与日本人》杨立青这一思想,伊藤虎丸认为日本的近代由于没有抵抗,丧失了自主或独立的精神,造成“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思维在社会上的支配地位,导致“战后民主主义运动”的彻底失败。
尼采鲁迅思想之比较论文
尼采鲁迅思想之比较研究摘要:尼采对鲁迅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思想性格、情感方式、思维特征、艺术技巧,一直到个人好恶。
本文主要分析了鲁迅接受和扬弃尼采思想的主要原因和对鲁迅与尼采的思想精神性格气质等异同进行比较。
关键词:鲁迅;尼采;异同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在鲁迅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尼采思想对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鲁迅早期思想的性质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五四时期,刘半农说鲁迅是“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对这种评价也表示认可。
鲁迅逝世后,《鲁迅风》创刊号上发表的《鲁迅的杂文》一文认为,“鲁迅是由稽康的愤世,尼采的超人,配合着进化论,进而至于阶级的革命论的。
”巴人在《鲁迅与高尔基》一文中认为,“初期的鲁迅是以尼采思想为血肉。
”徐志摩在《热风》中,更是称鲁迅为中国的尼采。
尼采是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人生哲学家,其思想和著作主要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七八十年代。
“他的思想可以概括为‘重新估价一切’、超人学说和权力意志论。
他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地一切偶像和传统,重新估定价值。
他的超人学说认为由于社会的压迫和分工的琐细,人已经被歪曲变形,支离破碎。
因此必须超越这样的凡人(包括超越自身内部的平庸),成为健康的完整的新的人类,即超人。
而能到达这种境界的只是极少数天才,广大群众不过是他们役使的工具。
因此任何群众思想的觉悟和力量的发展都只能是超人成长的障碍和威胁。
尼采还提出最坚强最高尚的生命意志不在微不足道的生存挣扎而在战斗意志、权力意志。
他认为这种趋向权力的冲动是唯一的基本冲动,由此而产生的思想行为都合理而伟大。
”而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尼采面对19世纪弥漫整个欧洲社会精神领域消极沮丧沉闷的气氛,开始自己的思考。
而鲁迅也在中国所面临的危机面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开始对其表示怀疑。
受尼采“重新估价一切”口号的激励,鲁迅大胆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坚信必须首先彻底摧毁原有的腐而不朽、破而不败地传统文化体系,文化才能向前发展。
鲁迅与创造社的平行与对立
鲁迅与创造社的平行与对立作者:刘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0期摘要:鲁迅与创造社成员同为日本留学归来的学者,同样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他们在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别却是对立、平行的。
通过伊藤虎丸的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他们之所以不同,受到历史因素、环境因素等各方面影响。
鲁迅主要是受到明治时期泛滥的尼采的超人哲学,追求精神,个性独立,因而属于政治青年的范畴;创造社受到大证时期解读的尼采的“本能主义、自我扩张”的影响,因而属于文学青年范畴。
本文主要以政治青年和文学青年为线索,探讨二者的不同特点及造成鲁迅与创造社不同的各方面因素。
进而阐发伊藤虎丸先生在鲁迅研究方面的专业性及一个日本学者的谦逊、良知和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对于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鲁迅;创造社;政治青年;文学青年;尼采[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02一、日本一代有良知的学者灵魂正如孙玉石给这本书所作的序的标题一样,笔者在此引用了孙先生的“日本一代有良知的学者灵魂”作为开篇标题。
生于20年代和30年代的这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过去一段历史的民族性的深刻反省和反思。
伊藤虎丸就是这群人之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长期以来,伊藤虎丸一直和中国的学界进行密切的友好互动与往来,并且在往来中查找两国在民族特性方面的差异,最后不得不总结出了“交好容易理解难”这样的话。
由此可以看出,伊藤虎丸已经对中日两国的民族差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透彻的挖掘,同时更反映出他对于中日两国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与交流的热切心愿。
当日本刚刚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刚刚开始萌芽那种强烈的自觉的反思之时,伊藤虎丸就已经从大的背景,从整个亚洲国家民族命运的视野,来思考中国现代文学所可能提供给今人的历史的启示。
“民族自身特性”的探求,既是二战之后日本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失败进行反省的内在动因,也说明了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对于自身对于社会对于民族以及自身进行反省的传统与与生俱来的能力。
鲁迅对尼采的评价
晚期1927年之后
• 此期,鲁迅对于尼采几乎无一赞词,对 其超人哲学则对了尖锐的批评。鲁迅在论 述“拿来主义”时指出:“尼采就自诩过 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 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
• 二.鲁迅主要肯定尼采箭”,也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恭维”,认为 尼采的文章是前无古人的;同时,他也认为尼采 的超人“太渺茫”,“见车要翻了,推他一下” 的主张的作法是可笑的;诅咒女人是没有道理的。 并认为尼采的一些著作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处。 可见,他随着阅历的增长与对于中国事情的熟悉, 对尼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期的鲁迅,在对于 尼采的评论中,批判的成份增多了,但主要还是 肯定的。
鲁迅对尼采的 评价
早期
一.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称尼采是“个 人主义之至雄者“ ”若夫尼采,斯个人主义之至雄杰者 • 矣,希望所至, 惟在大士天才;而以愚民 为本位,则恶之不殊蛇蝎。” • “尼采之所希冀,则意力绝世,几近神明 之超人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很佩服尼采的 • •
中期(从五四到19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2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22010 (总第198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198鲁迅在日本期间对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变化黄 健(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摘 要: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对尼采思想的接受,是他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特点是在他的思想结构中又掺合着较浓厚的现代主义思想元素,形成了一种拨正进化论思想的内在动力。
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思想元素的交织,使鲁迅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既使他的思想充满悖论,形成一种张力,也使他获得一种思想创新能力。
尼采的“权力意志”、“惟大士天才”,以及有关卓越个人、独特个体的学说,都对鲁迅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鲁迅早期思想;尼采哲学;进化论;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0)02-0109-07如果说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通过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获得了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重大飞跃,大大开拓了他认识现代文明的视野①,那么,1902年东渡日本求学之后,鲁迅又通过对尼采思想的接受,获得了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其中,最显著的变化特点是,鲁迅由此逐步地完成由传统的知识结构向现代的知识结构、传统的思想谱系向现代的思想谱系、传统的依附型人格向现代的独立型人格的历史性转变,进而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当中,能够为现代中国探寻一条“外至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1]的文化发展方略,以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2]虽然有学者认为鲁迅在日本接受尼采影响,主要是接受了一个所谓“日本化”的尼采影响,与真正的尼采思想有较大差异,[3]但不论如何,鲁迅接受尼采的影响,则是他对接现代文化思潮的一个新起点。
一般来说,“进化论”所代表的近代文化思潮凸显了理性主义的主导作用,而尼采所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则具有较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元素。
②鲁迅在日本通过对尼采的接受,改变了他原先以进化论(理性主义)为主导的单一思想结构。
换言之,进化论和现代主义的两种收稿日期:2009-10-07作者简介:黄健,男,江西九江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① 鲁迅在《朝花夕拾·琐记》中谈到接受进化论影响时说:“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②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不等于非理性(irrational)。
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学说,其特点是主张通过对人的直觉、本能、潜意识的重视,来探讨理性所不能穷尽的认识领域,故非理性主义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涵义。
非理性主义的兴起,既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一种认识和反思,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时代呼唤和预言。
它改变了以往西方哲学以理性主义为中心的单一发展模式,开创了新的哲学思维方式,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元素同时交织在鲁迅的思想结构之中,既使他的思想充满悖论,形成一种张力,也使他获得了思想创新的能力,使他的思想发展总是能够迅速对应现代文明,展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价值立场和思想风采。
鲁迅坚持以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点,同时又广泛吸收现代主义及所包含的非理性主义元素,以拨正理性主义的局限,这使他在现代中国发展的特定时期,总是能够以一种总体超越的思想态势,“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
[4]一在日本求学时通过对尼采的接受,鲁迅开始认识到转换传统的知识谱系,建立全新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正如他后来指出的那样:“孔孟的书我读的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
”[5]相对现代文明的知识谱系来说,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具有为内陆性农耕文明体系所规约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性、体悟性和经验性的特点。
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在基本的文化机制、知识结构、体系和话语及其表述上都与西方相异,因而在现代西方文明获得世界发展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就不可避免地遭遇来自西方的整体性或曰全面性的冲击,并将有可能导致中国传统体系、体制的崩溃,除非中国传统能够成功地完成自身的创造性转化。
可以说,对现代中国而言,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知识谱系,将面临着如何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以及如何完成自身变革的问题,因为这已成为现代中国如何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
受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并走向现代文明的影响,当时大批的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求学,鲁迅是其中一员。
来日本之后,鲁迅的眼界大为开阔,以往相信进化论,使他对中国面临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立场和标准,新的知识结构也开始建立,但对于近代中国生存与发展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他依然找不到解决的最佳答案。
譬如,相信进化论,鲁迅认为科学能救治中国,并一生都坚持这一信念,但同时他对科学及其理性的绝对功能又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他指出:“为当防社会入于偏,日趋而之一极,精神渐失,则破灭亦随之。
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
”[6]从思想发展上来说,鲁迅产生这种忧虑,与他在日本接受尼采的影响,认识现代主义及其所包含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学说不无关系。
西方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强调理性的知识学说一直占据思想界主流。
在被称作“理性的时代”的18世纪,启蒙思想家在以“理性之光”反抗“上帝之光”时,指出万物皆应服从理性法则,认为理性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也是每个人的天赋,具有威力无比的力量,建立一个永恒正义的理性王国,乃是人类的神圣使命,如黑格尔就认为人类所有的精神形式只有在“理性的顶峰”(绝对知识)才能得以完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西方唯科学主义盛行,人们把科学看做知识、智慧和真理的唯一合理形式,把对理性的崇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理性一举成为“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并主宰着整个世界。
由此,理性在逐渐演化成技术理性中,形成了一种准宗教的信仰形式,并构成对人性的奴役。
这种情形引起了西方思想界的反省,受卢梭的影响,康德就展开了对理性的反思。
他认为必须要为人的道德理想、精神信仰、自由意志立法,将它与知识、科学、理性分别开来。
到了19世纪,现代主义哲学则开始对理性进行全面批判。
叔本华对“人本质上是理性的”这一观点给予了强烈的批判,指出“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理性只是“作为意识为满足因维持他的多种需要而有的复杂的目的的工具”。
[7]尼采则将非理性的本能看做人性的本质,并用浪漫抒情的方式向世人发出惊世骇俗的言论:“上帝死了”、“重估一切价值”,并大力宣扬“强力意志”、“酒神精神”、“超人”等主张。
他以音乐为例指出,音乐艺术以其“非理性的本质”直接诉诸于生命的内核,惟有这种源自生命本体的意志和精神,才能展现生命力的强大,生命的意义将在自由意志的流淌、狂喜和迷醉中,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
因此,他宣称要“心情激动地叩击现代和未来之门”。
[8]现代主义的兴起,引发了西方知识谱系的又一次更新。
鲁迅正是在日本求学时通过对尼采的接受,接触到这种更新的西方知识谱系,进而开始调整他以往只“相信进化论”的知识结构。
在日本弘文学院学习期间,鲁迅便开始阅读尼采的著作。
他逐渐认识到尼采的“非物质”、“超人”、“权力意志”等学说的独异性,像尼采所主张的只有“坚定个性”的人才能立足于世,把艺术看做“权力意志”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即高度扩张自我、表现自我的人”等等,都与以往的进化论学说不同。
尼采的这种建立在桀骜不驯的人格与个体意志的思想学说,给鲁迅以新鲜而强烈的思想震撼。
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文章里,他大力推崇尼采,指出尼采“不恶野人,谓中有新力,言亦确凿不可移”,[9]并将尼采定为“个人主义之至雄桀者”。
在他看来,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发展以施蒂纳为开端,经叔本华、尼采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种建立在“个人”亦即“权力”的主张,使鲁迅对整个现代主义思潮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并由此深深地感到转换知识谱系、建立新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①二知识谱系的现代转换,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建构,使鲁迅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地,其特点是现代主义及所包含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元素开始植入鲁迅的思想结构之中。
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学说,进化论与现代主义对世界的总体认识、评判和把握都存在着重大差异。
进化论致力于世界总体秩序的维护,强调稳定性(渐进式演化)、谐和性和统一性,而现代主义侧重于世界的差异性,注重对象性的主体感知和把握,关注个性、差异性、矛盾性或对立性。
现代主义通常将世界看做一种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冲突、对立是它的显像,源自主体的“力”、“意志”则是它的本质。
鲁迅通过对尼采的接受,认识到了现代主义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指出:“盖五十年来,人智弥进,渐乃返观前此,得其通弊,察其黑甚暗,于是氵孛焉兴作,会为大潮,以反抗破坏充其精神,以获新生为其希望,专向旧有之文明,而加之掊击扫荡焉。
”[10]在现代主义看来,理性不能作为世界的标准,理性主义的最高精神支柱已然坍塌———“上帝已经死了!”上帝也同样要接受审判。
尼采大胆地质问:“上帝到哪里去了?”他还借一个狂人之口大声地喊道:“我老实对你说,我们杀了他———你和我!”[11]杀死了上帝,摒弃了理性,尼采将宇宙看做源源不断地创造卓越的生命个体的“永恒之流”,指出世界就是要在这种永远奔腾的生命之流中,展现卓尔不群的生命个体的意志。
在他看来,生命不会因为个别生命的消失而中止,因为生命意志展现的是生命力的意志,这是真正的“权力”或曰“强力意志”,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他宣称:“一个生命体首先想要发泄其力量———生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自我保存是它的间接的通常的结果之一。
”[12]鲁迅赞同尼采的主张,在《摩罗诗力说》中,他就认为:“平和为物,不见于人间。
其强谓之平和者,不过战事方已或未始之时,外状若宁,暗流仍伏,时劫一会,动作始矣。
”[13]在鲁迅看来,世界发展的永不枯竭之动力就来自生命之“力”和“意志”。
他高度赞扬拜伦的“一剑之力,即其权利,国家之法度,社会之道德,视之蔑如”的精神,指出“权力若具,即用行其意志,他人奈何,天帝何命,非所问也。
若问定命之何如?则曰,在鞘中,一旦外辉,彗且失色而已”。
[14]显然,生命之“力”和“意志”,①受尼采影响,鲁迅的兴趣进而扩展到整个德国文化。
在“弃医从文”来到东京后,他将学籍转入东京独逸语学会所设的德语学校,打算能够更好地利用德文阅读和翻译德国作品,其中也包含将来有机会赴德国留学深造的愿望,只是后来由于二弟周作人在日本结婚,母亲与三弟生活需要他来负担,他才不得不放弃了留学德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