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读---夫妻关系与原生家庭

合集下载

九种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讲解学习

九种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讲解学习

九种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1、完美主义:你的爸妈一直是要逼着你做超过你自己的能力的事。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人,情绪是焦虑,行为是强迫性的,语言是“必须要···应该要···”,做得到也是焦虑的紧张的,做不到会自卑沮丧。

他不能犯错的,他对自己这样,对爱人孩子也是做不到的,这样会伤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里,最少你得看到我,完美主义的人是不懂得感激人的,你做得再多她会觉得应该的;夫妻关系里,第二,还需要欣赏;第三崇拜,特别是女性对男性,男性需要被看到被欣赏被崇拜。

2、过度高压:任何话不允许你说,只有他们说。

这个家只有他说,没有你说,因为这样你做了许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外向的人,被高压,会逆反,如果父母继续高压,孩子一味逆反长大后可能会行为偏差,用固执来保护自己,用来对抗,在独立自主方面会过度反应。

内向的人,被高压,会退缩在里面,比较危险。

被高压长大的孩子,不管内向外向,都缺安全感,我不能独自自主,都是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任何我独立完成的,都增加了我对自己的信任。

3、过度溺爱:总是让你去做明知不可以做的事,事实上是顺着你的心意去做的。

被溺爱的孩子,是任性的,有手段的,听到爸妈说不能时,他就出手段了,父母就给了。

自我为中心的,更加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

被溺爱的小孩,内心是空洞的。

经常用愤怒来控制别人的,所以愤怒很多。

4、过度保护:父母总是过份担心,过度焦虑,什么事都不让你做,要帮你做。

心理咨询里,过度保护的,是特别难做的。

被拿掉的是独立自主和价值感和安全感,剩下只有爱的能力和联结的能力。

人强大的前三个能力都被拿走了。

这三个被关掉的话,生命力是不强大的。

长大后再去做,是非常难的。

这样的孩子特别有爱,特别容易和人联结。

对自己说:5、过度惩罚:虐待性,常常被关到一个地方之类。

爸妈一般都是自己也被打过了的。

父母都不是坏人,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为了打下去,他一定会一大推指责孩子:你错,你不好。

爱的法则,家排

爱的法则,家排

爱的法则----家族系统排列中关系的法则一、伴侣关系1、性的法则:性行为造成的连接产生的动力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2、成功的亲密关系需要牺牲和转移儿童期对父母的连接。

3、成功的伴侣关系需要保持双方能量的更新来保持彼此的吸引力。

4、妻子是妻子,丈夫是丈夫,伴侣的连接才有可能建立。

5、前任伴侣的退出才有现任的可能,必须被承认和看到。

6、后任伴侣要站在前任伴侣和妻子(丈夫)之间。

7、平衡的法则,双方平等而不是相同。

相同程度的付出和接受满足对方,并坦然从对方接受克服原生家庭的模式和价值观影响,彼此间平衡满足的感觉是彼此间平等的唯一标准,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约束,爱与系统的平衡无关,爱是种子,不是土壤。

8、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于女人9、伴侣关系优于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伴侣关系的延续10、不忠和三角关系的法则:当一方把另一方当孩子看待,通常另一方会找情人安心生活在三角恋中的女人还沉浸在父亲的女儿的角色中没长大负责伴侣关系的良知只维护连接的本质,平衡,不管专一的事嫉妒的人会无意识的要对方离开,会把伴侣推远11、伴侣中无法生育的一方没有权利要求对方留下来,如果留下,要加倍的敬重。

12、再婚的男人如果站在两个女人之间会被拉向第一个女人。

13、无意识把伴侣推开的系统动力:早期信念的影响:如我不值得爱,我会导致不幸,害怕被抛弃原生家庭的全盘接受,模仿父母的经历无意识认同系统亏待的某人对某些个人职责的补偿14、同性恋的系统牵连被迫在系统中代表一个性别相反的人被迫在系统中代表一个被排除,被唾弃的人被性别相反的父母控制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二、亲子关系1、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2、孩子必须面对和接受付出和接受的失衡。

3、当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时,爱最完美。

4、家庭层阶标准:新的关系系统优于旧的夫妻关系优于原生家庭关系伴侣和孩子必父母更重要5、孩子会表面跟随父母中强的一方,实际跟随弱的一方。

6、孩子需承认和服从父母“让自己的孩子幸福美满。

各种家庭模式下孩子的性格特点

各种家庭模式下孩子的性格特点

各种家庭模式下孩子的性格特点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各种家庭模式下孩子的性格特点原配家庭在心理学中,我们将原配的夫妻和孩子称为原生家庭。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是在原生家庭中完成的。

对于孩子来说,其脾气秉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是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

孩子长大成人后,会始终带着原生家庭的特点,并将它带入自己新组建的家庭。

可见,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在原生家庭中,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孩子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更多的信息由是父母传递给孩子的。

我们说,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对孩子说,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孩子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并逐渐被同化。

在孩子还不具备判断力的时候,被同化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是不分好坏的,父母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恶习同样会被孩子学到。

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行为都是对的,他会很自然地去模仿。

在外人看来很不好的习惯,在自家孩子看来那是很正常的。

因此有的时候人们会说,“你跟你爸爸一样”,“你真是遗传了你妈妈的性格了”等等,其实这不一定是基因的遗传,而是孩子模仿出来的。

原生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在家庭中就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有了孩子就不能再为所欲为了。

父母良好的自身行为约束比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更具教育意义。

许多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

原生家庭在早期生活经历中占主要位置。

原生家庭指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最长久。

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大于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比例分别是33%、31%。

原因是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长期目睹父母争吵,父母间相互敌意、贬低对方,都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不信任感、怀疑、困惑等消极情绪,也容易让孩子有归己心理,感到自责内疚,这会使孩子迁就、讨好、懦弱、缺乏主见甚至自卑,以后很可能造成孩子人际关系障碍,难以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

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 ,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尽管家庭是传递爱,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但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

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1.糟糕的婆媳关系;2.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

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是多么难过。

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

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

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

心理学对婚姻与家庭关系的理解与干预

心理学对婚姻与家庭关系的理解与干预

心理学对婚姻与家庭关系的理解与干预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家庭则是婚姻的基本单位。

然而,婚姻与家庭关系存在种种问题和挑战,这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对整个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一系列的困扰。

因此,心理学对婚姻与家庭关系的理解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婚姻与家庭关系,以及心理学干预的方法和意义。

一、婚姻与家庭关系的心理学理解1. 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婚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

心理学将其视为相互依存、互惠互助、情感和亲密度持久稳定的关系。

在夫妻关系中,男女双方通过交流、支持和理解建立起情感的连接,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各种压力。

2. 父母与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是家庭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认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爱、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家庭系统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互动、相互影响的系统。

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情绪都会对其他成员产生影响,家庭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取决于成员之间的协调一致和平衡。

二、心理学干预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方法1. 婚前咨询婚前咨询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干预方式,它旨在帮助准备步入婚姻的夫妻理解彼此的期望、共同价值观,并提前解决潜在的冲突和问题。

婚前咨询通常包括沟通技巧的培养、冲突解决策略的学习以及适应婚姻生活的心理准备。

2. 婚姻治疗婚姻治疗是一种专业的心理学干预方法,用于处理已经出现问题的夫妻关系。

婚姻治疗师通过与夫妻双方的沟通和调解,帮助双方找到问题的根源,改善夫妻间的沟通和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

3.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一种针对整个家庭系统的心理学干预方法。

家庭治疗的目的是帮助家庭成员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联系,解决家庭中的冲突和问题。

家庭治疗常采用家族系统理论和结构化治疗模式,通过改变家庭中的动态和角色分配,促进家庭的发展和健康。

三、心理学干预对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意义1. 增强夫妻间的沟通和理解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学习更有效的沟通技巧,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

心理学培训课件 原生家庭再不幸,也还有一条路能通往幸福

心理学培训课件 原生家庭再不幸,也还有一条路能通往幸福

原生家庭再不幸,也还有一条路能通往幸福!第一个板块是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许多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

原生家庭在早期生活经历中占主要位置。

原生家庭指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最长久。

我是出生在内蒙的汉族女孩,父母是本本分的普通农民,还有两个哥哥。

父母没有太多的文化,所以我和哥哥们的教育,父母并没有做出很多的培养规划,在父母眼里,只要识点字就足够了。

记得在我高考前夕,因为95块钱的报名费,父母的做法深深的扎着我的心:直到被老师告知还有最后一天截止报名,我硬着头皮和爸爸说出了我要想高考的想法,爸爸却瞪着眼,对我嚷:“作为一个女娃,我能让你识字已经很不错了。

你还真想让老子供你上大学吗?我的儿子们都没有上高中,你一个女娃已经花了我很多钱,再过两年给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再帮你大哥换个媳妇就是我对你最大的指望了。

”当听到爸爸这段话,瞬间感觉一根针被深深的扎进心脏,让人刺痛到无解。

我恨爸爸,我狠自己的出世,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降生在这样的家庭!通过各种恐吓、自残的手段,比如哭闹、绝食等等反抗父母,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把自己饿的连床都下不来了。

妈妈实在没办法就跪在我面前求我说:“女儿你比妈妈要好,年轻而且识字,可以离开这片黄土,除了考大学,你还有很多的路可以走。

而妈妈这一辈子只能留在这里。

”虽然妈妈并没有说太多的大道理,可是我还是听进去了,开始心疼她,和同龄人比我是不幸的,但和妈妈比起来,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比她幸运的多。

记得刚步入社会,我给自己树立了顽强的信念目标,就是挣钱,唯有挣很多的钱才实现我的价值,摆脱自己原有的命运。

慢慢的,我开始改变了爸妈的生活,在亲邻眼中我是爸妈的骄傲,我是妈妈嘴里最有出息的孩子!虽然看着自己活在家人和朋友的赞许声中,可现实却是压抑,内心痛苦!原生家庭带个我的价值观与信念,深深地影响了我,并缠绕在其中,无法自拔……在我奋斗却迷茫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只有更多的知识和智慧能够帮助我走出自我的困惑。

有这3种特征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更优秀

有这3种特征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更优秀

有这3种特征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更优秀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有老人帮忙带娃吗?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肯定答案:有。

的确,随着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多的老人参与到了孩子的养育过程中。

我国老龄中心调查数据指出,超过66%的老人都在帮子女带娃,其中,在孩子读幼儿园之前,这个比例高达77.7%。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只要身体健康、时间允许,都愿意帮助子女分担育儿压力。

与此同时,希望孩子能沐浴更多家人的爱,更有安全感,成长更全面。

然而,因为两代人的代际矛盾,和婆媳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时难免事与愿违,不仅一家人变得鸡飞狗跳,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受到消极影响。

要避免这个问题,还得从认知和行为入手。

如果老人具有以下三种特征,就可以有效缓解婆媳矛盾,帮助孩子成长得更优秀、更向上。

1 守住一个原则:尊重小夫妻的相处模式小区里有这样一对夫妻。

起初,两个人感情甜蜜,总是手牵手散步聊天,惹来很多邻居艳羡。

后来,有了孩子,因为夫妻俩都上班,生活节奏紧张,丈夫便将老家的母亲接过来,帮忙照看孩子。

对待小孙子,老奶奶可以说很用心在照顾,只是一家人的相处免不了矛盾重重。

婆婆接受不了儿媳的生活方式,总是在儿子面前挑唆:“你媳妇真的太懒了,为什么自己不能洗衣服,要你来洗啊?”“你是娶了个败家媳妇吧,天天收快递,家里的钱哪够她糟蹋的?”起初,丈夫还耐着性子跟老母亲解释:“她工作很辛苦,我洗几次碗没什么的”“她是给全家买东西,没有乱花钱。

”但老母亲根本不听,还是各种挑刺,并且不打招呼就跑到儿媳房间,到处翻东西,势必要找出儿媳不贤惠、不顾家的证据。

原本不太和谐的婆媳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孩子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尤其是在有公婆、夫妻、孩子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和谐,拥有第一决定权,这个家庭就会幸福安稳。

反之,如果公婆占据了发言权,干涉小夫妻的相处模式,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要么导致糟糕的婆媳关系,要么产生严重的恋子情节。

心理学中原生家庭的概念

心理学中原生家庭的概念

心理学中原生家庭的概念原生家庭(Primary family)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时开始所附属的家庭系统。

它由一个个体和他/她的父母或监护人组成,通常是一个较小且密切相关的系统。

原生家庭是个体进行社会化和个人发展的起点,对个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欧文·D·恩格尔(Irvin D. Yalom)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他认为原生家庭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原生家庭内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以及家庭的价值观和信念等,都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留下深远的烙印。

原生家庭的成员概括为父母和子女。

父母在原生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儿童最早的依恋对象,也是为儿童提供物质、情感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父母的品质、行为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发展。

父母之间的关系对个体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例如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冲突可能会影响到原生家庭氛围的稳定性。

原生家庭对个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塑造了个体的情感发展。

个体从父母那里学会了如何表达爱与亲密、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等等。

原生家庭是否提供了稳定、温暖和支持性的环境,对个体的情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原生家庭还塑造了个体的认知发展。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态度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个体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此外,原生家庭还塑造了个体的行为发展。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性格特征产生影响。

例如,原生家庭中是否存在暴力、冲突或者家庭成员之间是否有有效的沟通,都会对个体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结起来,原生家庭是个体最早经历的家庭系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人格和行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品质、行为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氛围和价值观,都会在个体的心理构建中留下深远的烙印。

关于原生家庭的心理观点

关于原生家庭的心理观点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在心理学领域,原生家庭被视为个体情感、性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

许多心理学家和研究者都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对其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家庭氛围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和谐、温暖、支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尊、自信、乐观等。

相反,冷漠、暴力和矛盾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创伤和情感问题,如抑郁、焦虑、自卑等。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父母的情感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能够使个体更加健康地发展社交技能,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此外,家庭教育和教养方式也对个体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的教育观念、期望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心理健康。

相反,过度控制、惩罚和忽视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孩子的焦虑、抑郁和行为问题。

综上所述,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为了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家庭成员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和支持的家庭氛围,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发展。

同时,个体也应该努力克服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自我成长和发展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

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

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摘要健全的夫妻关系是健康家庭教育的前提,主要包括良好的婚姻,健康尽责的父母,有效的沟通,公平的争吵,良好有效的家规。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

家庭权利失衡,家庭责任失衡,外遇都会影响健康的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是不能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的。

孩子像是一面镜子,反应出父母的内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身教更重于言教。

孩子是小船,父母就是托起他的河,只有父母的境界提高了,孩子才会跟着水涨船高。

关键词: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原生家庭外遇家庭权利家庭责任一、健全的夫妻关系是健康家庭教育的前提健全的夫妻关系首先包括,良好的婚姻。

良好的婚姻关系需要有两个真诚相连、自我实现的灵魂之间的平等关系,好让夫妻在漫长的婚姻旅途中,因为拥有对方的爱,而能在精神及心灵上继续成长。

其次,健康尽责的父母。

尽责的父母拥有一份自我约束的爱,他们既爱自己,又能自律,是能将自我管理好的成人。

孩子不需要负担来自父母自身的冲突,这样的父母不会让孩子为他们完成生命中一切。

孩子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关爱、感觉、决定以及想象的能力去走自己的成长之路。

再次,有效的沟通。

例如:“我想你明天早上9点钟把我的西装拿出去洗衣店干洗,可以吗?”他还会努力了解别人是否听清他的意思,而不是笼统地说:“我的衣服脏了!” 同样,良好的沟通者还具有给予正面回馈的能力和勇气。

例如他会这样说:“当我要跟你说话时,你却拿起报纸来看,我觉得很不舒服,好像被你拒绝了一样。

”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面对面的接触是必要的,它代表着愿意说出真心话、愿意面对对方以解决误会——这其实是一种爱的表达。

另外,公平的争吵。

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夫妻双方都想解决因差异而引发的冲突,但他们不会长期停留在冲突当中,不会为了怕吵架而佯装和谐,他们努力地了解彼此和达成协议。

例如:丈夫说:“你迟到了20分钟!”太太说:“不,我只迟到了15分钟”。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原生家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原生家庭是指一个人成长的最初家庭环境。

在这个家庭环境中,个体接受了亲密关系、价值观、行为模式等各种影响。

这些影响往往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与作用。

首先,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个体在原生家庭中学会了最早的人际交往方式。

父母的关注、关爱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都对个体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温暖、关爱的原生家庭能够培养出个体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一个冷漠、疏离的原生家庭则可能导致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其次,原生家庭对个体的情绪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是情绪支持与调控的最初来源。

在原生家庭中,个体学会了如何表达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以及处理冲突和挫折。

父母的言行举止、情绪表达方式等对个体情绪的形成和调节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面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个体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机制,而负面的情绪表达方式则可能导致情绪问题的出现。

此外,原生家庭还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对个体的认同和评价会影响到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在一个恩爱、支持的家庭中,个体往往会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健康的自尊心。

然而,在一个批评、压抑的家庭环境下,个体可能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问题。

最后,原生家庭还对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价值观传递的主要场所之一。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文化氛围等,都会对个体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在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爱与关怀的家庭中,个体可能会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健康的行为模式。

相反,在一个消极、冲突频发的家庭环境中,个体可能会形成消极的价值观和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总的来说,原生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是多方面而复杂的。

它们涵盖了个体的社交能力、情绪发展、自我认同、自尊心以及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形成。

因此,为了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个体,家庭成员应该关注和重视原生家庭的影响,并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健康成长。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介绍原生家庭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家庭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个体发展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最早、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原生家庭心理学涉及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婚姻家庭研究中。

1. 家庭系统家庭系统是指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网络。

家庭系统由父母和子女构成,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并共同塑造家庭的氛围和气氛。

家庭系统理论指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系统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成员的问题或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系统。

2.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个体早期生活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亲属。

原生家庭不仅提供了个体的物质需求,还对其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个体在原生家庭中接受到的关怀、爱护和教育将会对其今后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2.1 家庭亲密关系家庭亲密关系是指家庭中成员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敬重、支持和爱的关系。

在亲密的家庭关系中,成员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感受和需求。

亲密的家庭关系有助于个体发展出健康的自我认同和社会技能,从而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

2.2 家庭功能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满足个体生理和心理需要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家庭功能包括情感支持、教育培养、社会化和提供安全感等方面。

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能够满足个体的需要,提供稳定的环境和积极的成长条件。

3. 家庭模式家庭模式是指家庭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沟通模式和行为规范的总体模式。

家庭模式是家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个体的社会化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家庭模式会影响个体的性格特点、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

3.1 家庭沟通模式家庭沟通模式是家庭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有些家庭在沟通中偏向于表达情感和倾听他人,而有些家庭则更注重问题解决和信息交流。

研究发现,家庭良好的沟通模式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

3.2 家庭冲突处理模式家庭冲突处理模式是指家庭成员在面对冲突和分歧时的处理方式。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3)照看环境:绝对的亲子分离具有破坏性的后果, 会损害良好依恋的形成。尤其3年以上的剥夺会产 生严重的社会、情绪和智力问题。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成人依恋的表现形式
A. 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 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 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形成这个纽带可以说是坠入情网,维持这 个纽带就如爱着某人,失去对方就好象哀 悼某人。那种失去的威胁会带来焦虑。真 正的失去会带来悲伤。每一种情况都可能 引发愤怒。能保持住这种纽带而没有外在 威胁,是一种幸福。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依恋的类型
1.安全型(有适度的分离焦虑) 母亲在场能够安心地玩玩 具,并不总是依偎母亲,对陌生人反应积极。当父母离开 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 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 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系统层次
1社会、文化、政治、经济 (性别、信仰、种族等) 2社区、工作、朋友 3扩大家庭 4核心家庭 5个人
垂直的压力源 家庭行为模式、神话、秘密、传承
时间
水平的压力源
1发展的生命周期转折期 2无法预测的意外死亡、慢性疾病、意外
水平和垂直的压力源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二、控制论
儿童的分离焦虑经历:反抗、失望、超脱
家庭治疗相关重要理论
影响因素
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
(1)婴儿的气质特点和智力水平:儿童依恋模式的 类别反应了儿童应对压力的敏感性。智力缺陷儿 童对母亲发展依恋比较缓慢。
(2)母亲的照看方式:安全型的母亲是敏感的、合 作的、接受的和易接近的;回避型的母亲是不敏 感的、拒绝的;对抗型的母亲是冷漠的、抗拒的、 横加干涉的。

原生家庭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原生家庭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原生家庭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原生家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的文化、价值观等。

2. 家庭系统: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家庭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情感都会影响整个系统。

3. 家庭功能:家庭的功能包括情感支持、社会化、心理支持、教育和身体保健。

4.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分工,包括父母的地位、子女的地位等。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影响因素1. 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父母的管教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

2. 家庭氛围:家庭的气氛对个体的情感和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包括家庭的和睦程度、亲子关系等。

3. 父母的心理健康: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的焦虑和抑郁会影响子女的情绪和行为。

4. 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家庭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个体的性格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家庭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理论1. 父母依恋理论:父母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对其情感和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

2.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家庭系统的平衡和不平衡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

3. 家庭功能理论: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的功能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的功能不良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行为来了解家庭的功能和结构。

2. 问卷调查法:研究者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养方式等。

3. 临床案例法:研究者通过临床案例的方式了解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中家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 促进家庭和睦:通过了解原生家庭心理学的知识,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亲子关系、伴侣关系,促进家庭和睦。

韩林语:心理学视角分析夫妻关系

韩林语:心理学视角分析夫妻关系
韩林语:心理学视角 分析夫妻关系
在美国人因离婚容易而离婚、韩国人因婆媳关系闹僵而离婚、德国人因 不断攀升的失业率而离婚、巴西人因男人的忠诚度不够而离婚(当然这
都是指主要原因,并非全部)的同时,中国人又是为了什么而离婚呢?
我认为,我国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现代人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一旦婚后的现实与婚前的期望产生 矛盾且不可调和,离婚就是必然的选择。社会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
五、社会对离婚态度的改变。如今,人们对离婚的态度越 来越包容,不再像以前接近封建的时候那样,把离婚作为 耻辱。这就使许多曾经不敢离婚的人鼓起了勇气。“认知 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社 会文化理论”也认为社会行为受文化的价值观影响。所以, 整个社会对婚姻的态度转变,也是离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二、结婚和离婚程序简化了,离婚变得容易。“社会文化 理论”强调社会行为受文化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角 色的影响。《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即是一种社会规范,当 它变得简化的时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以前一 些嫌麻烦而不离婚的人的一种“鼓励”。
三、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其在各方面开始追求独立。社会发展水平和妇 女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离婚率是成U形关系的。妇女经济地位低的
充满了埋怨,双方积极的行为被忽略,而消极的行为被夸大。现在有很多夫妻
或情侣分手的原因都是很潇洒的四个字 ——性格不合。的确,多元的生活方式 和互动模式、多元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流动使很多在婚前观念很统一的伴侣后来 产生了分歧,但是我认为更为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少沟通。
社会整个的忙碌运转使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深 入的交流,即使是夫妻,如果不主动进行沟通的话,也会 慢慢变得无话可说。而当家庭聚合力减弱,这个“群体” 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丧失的时候,群体的关系也会随之破裂。

原生家庭是指离异吗

原生家庭是指离异吗

原生家庭是指离异吗
原生家庭不是指离异。

原生家庭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新生家庭就是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

我们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

当我们的家庭还是原生家庭时,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生活。

当我们有了新生家庭后,在这个新生家庭中妻子与丈夫二人要结合为一体,应该尽量在精神和物质上从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或影响中走出来,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见。

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疗理论,就是要解读这本难念的经,其中原生家庭的观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

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

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

人要认识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看似夫妻的问题,实质不是夫妻问题,
而是原生家庭(各自父母的家庭)带来的心理成长问题;
以前没有得到的满足,现在要加倍得到。

过去的心理创伤,在与亲密的人互动关系中最常浮现,
成为一种“病症”,而不是“病根”。

原生家庭指人从小成长的家庭,也就是有父母照顾的家。

原生家庭塑造人的个性,影响人格成长,培养管理情绪的能力,为个人成长后人际互动的模式定型。

人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模式叫做“原生情结”。

每个人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开始自己的成长历程的。

例如:家中排行、成长背景、内在誓言(也可以说是成长经验中的“座右铭”,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种理念,成为我们人生的最高指导原则。

成长背景无形中灌输我们很多信念,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断影响着我们。

)可以说,原生家庭也是影响我们最早,持续力也最久的环境及系统。

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由剧《新结婚时代》看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个性、价值观不同,是导致离婚第一大原因,其次才是第三者介入和性生活不和谐。

所谓价值观不同,就是与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人的个性、价值观是在原生家庭形成的,特别是我们中国人。

婚姻不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一桩婚姻背负着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利益的沉重包袱。

对“婚姻”这两字的解释,婚就是指男方家庭,姻则是指女方家庭。

王海瓴最新小说《新结婚时代》在这方面就有生动的描写,顾小西和何建国“城乡结合”的婚姻冲突就是在两个家庭的影响下升级,成功地演绎了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巨大影响。

对父母婚姻模式的继承性
小说中何建国的原生家庭中,父亲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家庭中大事小事自己说了算,母亲对父亲俯首听命。

因此,何建国虽受过高等教育,他的“原生情结”却是要求自己的配偶一切围绕着自己转,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婚姻概念就是如此。

恰巧他遇到的那位女性顾小西,是来自父亲照顾母亲的家庭,因此,顾小西不会认同丈夫的一切由男人说了算的想法。

顾小西对家庭的影响力使丈夫的权力欲、权威受到了挑战,一有机会他就会使用从父亲那儿习得的强势行为。

对父母婚姻模式的排斥性
如一位女儿从小看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很强的处事能力,在生活中处处受到他人欺侮,那她长大后,可能就会期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很强势的男人,在她的头脑中,父亲的懦弱是自己痛苦生活的根源,所以,在她自己的婚姻中,她就要无论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因此,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原生情结”,会在成长后在夫妻相处中不受意识控制地重复出现。

从而使很多夫妻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了父母的行为方式,以致婚姻中关系中夫妻双方的行为、认知、情绪等也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时刻,以超凡的强度,被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

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

原生家庭与夫妻关系解决对策
不同的原生家庭,在家庭文化、关系模式、家庭规则方面自然不同,两个来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的人,带着各自家庭的影子组成新的家庭,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也处理不好这种差异的话,上演的不是两败俱伤,也是心力交瘁的生活剧。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就在不知不觉间复制着前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代代相袭,进入无法挣脱的死循环:这就需要我们要潜意识主宰状态转成意识主宰状态,了解过去带来的影响,并学会如何从“原生情结”中剥离出来。

第一、心灵回溯在婚姻中成长
“心灵回溯”即当事人由当前人际关系引发的强烈情绪深入意识,探讨过激的情绪在原生家庭中的根源。

个人特别愤怒或过度受伤的“情绪过激”反应,通常是与小时候的原生家庭“原生情结”有关。

夫妻双方可以借着“原生情结”被引发的机会,做一次哪怕是痛苦的心灵回游,了解自己在成长历程中曾发生的事.学习用现在的、较为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检视探寻自己和对方性格形成的源头,走出父母婚姻的阴影,帮助彼此成长,在成长中重建美好、和谐的婚姻关系。

因此,认识彼此内在心理状态,也是解决冲突、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不可缺的一环。

特别指出,“心灵回溯”是相当情绪化的过程,有些人甚至会暂时产生心理退化(regress)的现象,重新经历儿时的伤痛,陷入强烈的情绪当中,一下子分不清楚自己到底人在何处、身处何时(在过去某段对日或是现在)。

在你深入探索心灵脆弱的部分时,任何“批评”、“论断”、“越界”(cross—over),或对你所吐露的心事做种种负面臆测与阐释,都可能使你再度受伤。

所以,身旁最好有人关心你、支持你,懂得细心倾听,给你安全感。

虽然,心灵回溯可以在一个人独处时自行运用,不过,身边若有安全的人来帮助我们一步步经历上述过程,将会更有效果。

第二、清理各自的原生家庭
夫妻双方各自会从自己生长的家庭里带来不同的规则。

如何把两个家庭版本的规则变成一个版本,是婚姻中非做不可的必修功课。

分析各自原生家庭里的种种陷阱,利用好拥有的资源,制定出一个我行我素、他边走边退的双边协议,最后成功实施双方达成的协议。

第三、觉察过度强烈的情绪反应
对大多数人而言,有着某些特别敏感、一触即发、人际杀伤力特强的“痛点”,这些“痛点"往往最容易被亲近的人引爆。

许多人在外面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但一回到家就会大发雷霆。

日常生活中,每当自己对某些事或情境产生超乎寻常的情绪反应时,就要加以留意,尤其是那些特别强烈,又一再出现的情绪,很可能背后掩藏着“原生家庭”里的“原生情结”。

第四、分清此刻和过去的界限
一种强烈情绪宣泄出来后,要留意哪些是针对现在的人和事的,哪些是借题发挥的,属于过去的。

不要把属于过去对父母的情绪掺杂进来,投射并发泄在丈夫(妻子)身上,令对方莫名其妙和不能接受。

在过去和现在的情绪之间设一道防火墙,不让过去的情结继续纠缠在现在的婚姻里。

第五、找出新的应对模式
与所有的社会系统一样,家庭有它基本的需求:价值感、安全感、成就感、亲密感等等。

我们的小家庭缺什么补什么,多什么去什么。

丈夫自己仅有的那点价值感、成就感还不够,还需要妻子的欣赏,妻子就给他一点,这可事半功倍的机会。

丈夫想成为决策者,就送他点权力。

他想成为父亲那样的权威者,就多给他点面子……这些招式省心省力还低成本,不妨试试。

我们每一个人从小生活的家庭,不仅塑造了我们的形象、性格,还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生活模式。

有反省能力的人,会对这些模式进行修改、取舍。

她们的生活会过得有滋有味。

另外,再生家庭与原生家庭的交往,要保持平衡状态。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结论
人们最深刻的改变是情感层面上的改变,觉察彼此的情感、寻找良性的情感互动,满足彼此的心理需求,就不会被动地复制原生家庭的婚姻模式了。

有了上述的认知后,我们应警惕自己,莫让过去的创伤延续妻到现在,勿用愤怒向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讨债”,而要以理性、爱心慢慢解决问题,还可能一不小心创造出一份天下独一无二的浪漫婚姻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