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四章微粒分散系理论
(完整版)药剂学复习重点归纳_人卫版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2.剂型: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Dosage form)3.制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药物制剂,简称药剂学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作用性质,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调节药物作用速度,靶向作用,影响药效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药典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概念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系指药物在体外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贮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药用溶剂的种类(一)水溶剂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
其理化性质稳定,能与身体组织在生理上相适应,吸收快,因此水溶性药物多制备成水溶液(二)非水溶剂在水中难溶,选择适量的非水溶剂,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醇类如乙醇、2.二氧戊环类 3.醚类甘油。
4.酰胺类二甲基乙酰胺、能与水混合,易溶于乙醇中。
5.酯类油酸乙酯。
6.植物油类如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作为油性制剂与乳剂的油相。
7.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乙醇混溶。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溶剂的介电常数表示在溶液中将相反电荷分开的能力,它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
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能,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药物溶解在溶剂中达饱和时的浓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亦可用质量摩尔浓度mol/kg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来表示。
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
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
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能够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一些重要意义:
1. 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微粒分散体系可以将水不溶性药物转化为更易溶解或更易吸收的形式,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延缓药物的释放:微粒分散体系可以通过控制粒子大小和分散度来延缓药物的释放,从而实现长效稳定的治疗效果。
3. 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在微粒分散体系中,药物分子可以被包裹在分散介质中,从而提高其稳定性,防止化学反应或失效。
4. 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微粒分散体系可以通过改变粒子的表面性质和大小来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和特异性,从而实现更准确的治疗效果。
5. 改善制剂工艺和生产效率:微粒分散体系可以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制剂和生产,从而提高制剂工艺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有望推进药物研究和开发,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微粒分散体系
I
I0
24 3V 2 ( n 2 n02 ) 2
n 2n 4
2
2
I
I0
24 3V 4
2
( n2 n02 n2 2n02
)2
0
I—散射光强度;I0_ —入射光强度;n —分散相的折射率; n0 — 分散介质的折射率;—入射光波长;V —单个粒子的 体积;ν —单位体积中粒子数目。
17
五、微粒的电学性质
• 微粒带电原因:电离、吸附、摩擦。
(一)电泳(electro phoresis)
• 定义:微粒分散系中的微粒在电场作用 下,向阴极、阳极做定向的移动。
• 微粒受力:静电力、摩擦力
E / 6r
粒子越小,移动越快
18
(二)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
微粒表面带同种电荷,通过静电引力,使反离
• 1980年已制得热力学稳定的氢氧化铝 溶胶,说明制备热力学稳定的微粒分散系 是可能的。
23
二、动力学稳定性
• 动力稳定性表现在: 布朗运动 沉降 • 粒子的沉降(上浮)速度符合Stokes方程:
V 2r 2 ( 1 2 ) g 9
防止沉降方法 1. 减少粒度(增加均匀性) 2. 增加粘度 3. 降低密度差 4. 防止晶型转变 5. 控制温度变化
力学、光学、电学性质) • 微粒分散系的物理稳定性(动力学、
热力学)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1
第一节 概述
• *分散体系: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 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 按分散相粒子大小分类: • 微粒分散体系:1nm~100µm • 微粒给药系统: • 微粒分散体系的特点:多相、热力学不稳定、
药剂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
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章药物溶出的形成理论1、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2、(理解)药物的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表示dC /dt=KS(Cs-C)S:固体的表面积Cs:溶质在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固体表面饱和层浓度)C:t时间溶液主体中溶质的浓度第三章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盐、硫酸化物、磺酸化物)1、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溴铵、度米芬)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脂肪酸甘油酯(W/O型辅助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O/W型乳化剂分散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元醇型脂肪酸山梨坦(W/O型乳剂)聚山梨酯(O/W型乳化剂)聚氧乙烯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2、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3、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WbHLBbWaHLBaHLB**+=HLB=∑(亲水基团HLB)+∑(亲油基团HLB)+74、Kraff点:当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相对应的溶解度即为该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5、昙点: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加热升温时可导致表面活性剂析出(溶解度下降)、出现浑浊,此现象称为起昙,此时温度称为昙点(或浊点)。
第四章微粒分散体系1、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称为单分散体系,大小不均一的体系称为多分散体系。
其测得方法有: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吸附法、Stokes沉降法。
2、Stokes 定律:ηρρ9)21(*2gr r V -=3、絮凝与絮凝剂: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离子选择性的被吸附在微粒表面,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而降低表面带电量及双电层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颗粒聚集而形成絮状物,但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这种现象叫做絮凝,加入的电解质称絮凝剂。
微粒分散体系-精品医学课件 (2)
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粗 Suspension 分 Sol 散 Emulsion 体 Microcapsule 系 microsphere
粒径 100nm-100μm
nanoemulsion 胶
Liposome
体
nanoparticle 分
Nanocapsule
散 体
Nanomicell
系
粒径 <100nm
临界聚沉浓度
三、 空间稳定理论
(一) 实验规律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高分子对微粒保护作用的影响
(a)较小相对分子量高分子;(b)中等相对分子量高分子;(c)较高相对分子量高分子
敏化作用(sensitization) :高分子在粒子表面覆
盖度q =0.5时絮凝效果最好,微粒聚集下沉
(二) 理论基础 1、两种稳定理论
3
r3( 0)g
在高度为dh的体积内粒子所受的总扩散力:
F扩散 Ad ARTdC
粒子总数为: LCdV LCAdh
每一个粒子所受到的扩散力:F扩散
ARTdC LCAdh
RT LC
dC dh
(二)沉降与沉降平衡
达平衡时,重力与扩散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扩散
1)体积限制效应理论: 两微粒接近时,彼此的吸附层不能互相穿透 2)混合效应理论: 微粒表面上的高分子吸附层可以互相穿透。
四、空缺稳定理论
亦称自由聚合物稳定理论。
五、微粒聚结动力学
快聚结 慢聚结
架桥聚结 聚合物
有效覆盖 微粒表面
小部分覆盖 微粒表面
空间保护作用 架桥聚结
★
Tyndall现象的本质 是粒子对光的散射
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基础理论
三、微粒分散系的光学性质
当一束光照射到微粒分散系时,可以出现光的吸
(二)沉降——Stokes’定律
• 粒径 较 大 的 微 粒 受 重力作 用 ,静 置 时 会 自 然 沉降 , 其沉降速度服从 Stokes ’ 定律: (4-11)
r愈大,微粒和分散介 质的密度差愈大,分散 介质的粘度愈小,粒子 的沉降速度愈大。
2r 2 ( 1 2 ) g V 9
– 小分子真溶液(<10-9m;<1nm) – 胶体分散体系(10-7~10-9m;1~100nm) – 粗分散体系(>10-7m;>100nm) • 微粒:直径在10-9~10-4m的微粒,其构成的分散体系统称为 微粒分散体系。如微米与纳米级大小的各种给药载体/系统。
微粒分散体系的特殊性能:
①多相体系:
微球表面形态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y of ADM-GMS(阿霉素明胶微球)
微球橙红色,形态圆整、均匀,微球表面可见孔 隙,部分微球表面有药物或载体材料结晶。
2.激光散射法——动态光散射法
• 对于溶液,散射光强度、散射角大小与溶液的性质、溶质 分子量、分子尺寸及分子形态、入射光的波长等有关,对 于直径很小的微粒,雷利(瑞利)散射公式:
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
< 50nm 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皮, 通过毛细血管末梢或
淋巴传递进入骨髓组织。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3.0m的微粒能很快被单核吞噬 细胞系统吞噬,浓集于巨噬细胞丰富的肝脏和脾脏等部位。 人肺毛细血管直径为2m,>2m的粒子被肺毛细血管滞 留下来,<2m的微粒则通过肺而到达肝、脾等部位。 。 注射> 50m 的微粒,可使微粒分别被 截留在肠、肾等相 应部位。
11-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2.高分子聚合物在固体微粒表面上的吸附构型 高分子在溶液中具有一定的挠曲性和一定数量 的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能吸附在固体微粒 表面上而使吸附的高分子具有一定形状。 其吸附的高分子构型取决于固体微粒和高分子 聚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固 体微粒表面吸附点的数目、高分子聚合物的链 长与活性基团的数目和位置、高分子聚合物在 溶剂中的溶解度等都是影响其吸附构型的重要 因素。 这样可将吸附高分子聚合物的构型分成六种形 式。
当微粒的半径大于1μm后,微粒的平均 位移只有0.656μm/s,已不显著,在分散 介质中受重力场作用而匀速运动,此时 应按Stoke′s定律,其沉降或上浮的速 度u以下式表示:
2a (ρ − ρ ) g u= 9η
2 0
式中,a——微粒的半径;g——重力加 速度;η——分散介质的粘度;ρ和 ρ0——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
吸附高分子的构型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稳定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对微粒分散系的稳定作用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方面:高分子吸附层存在,产生一 种 新 的 斥 力 势 能 ─ 空 间 斥 力 势 能 (Steric Repulsive Energy);高分子的存在减小微粒 间的Hamaker常数,因而也就减少了范德华引 力势能;带电高分子被吸附会增加微粒间的静 电斥力势能。 总的势能VT: VT= VA + VR + VS 中, VA—— 吸 引 势 能 , VR—— 静 电 斥 力 势 能 , VS——空间斥力势能。
当微粒半径a>1μm后,则微粒就要沉降 或上浮,动力稳定性较差。因此为了减 小微粒沉降或上浮的速度,则通过增加 分散介质的粘度,加入增稠剂,调节微 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使ρ≈ρ0。这 样可提高此微粒分散制剂的稳定性。 但最主要的是减小微粒的半径,当微粒 半径a从 10μm减小为 1μm时,其沉降 速度从4.36×102μm/s降低为 4.36μm/s,相差100倍。
药剂学第四章微粒分散系理论
三、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
粒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 骨髓、肝、脾、肺、肾、肠等 靶向制剂
四、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
单分散体系 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 多分散体系 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 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积径、有效粒径等 测定方法
电子显微镜法 –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 (SEM)
激光散射法
一、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与反絮凝 微粒分散度大,有聚集趋势 ,微粒荷电,阻碍聚集, ζ电位在20— 25mV,效果最好。
絮凝剂,反絮凝剂
絮凝(flocculation)
系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 解质称絮凝剂。
反絮凝
系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 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 反絮凝剂。 絮凝剂和反絮凝剂。量的多少
吸附层:由吸附的带电离子和反离子构 成。 扩散层:由少数扩散到溶液中的反离构 成。
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亦称扩 散双电层,即带相反电荷的吸附层和扩 散层。 ξ-电势(zeta-potential)即双电层之间
的电位差。
第三节、微粒分散体系稳定性
。 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粒径 的变化,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和 分层。
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相 分散介质 真溶液 直径<10-9m
胶体分散体系 直径 10-7-10-9m 纳米乳、纳米 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
粗分散体系 直径>10-7m 微囊、微球、混悬 剂、乳剂
二、微粒分散体系特性
1. 多相性,相界面 2. 粒径小,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热
难溶性药物制成混悬剂时,微粒的大小往往不 一致,当大小微粒共存时,微粒的溶解度与其 微粒的直径有关,在体系中微粒的半径相差愈 多,溶解度相差愈大,混悬剂中的小微粒逐渐 溶解变得愈小,大微粒变变得愈来愈大,沉降 速度加快,致使混悬剂的稳定性降低。故制备 混悬剂时,除考虑粒径大小外,还应考虑其大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分析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药剂学试题-理论-液体制剂部分
药剂学试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药剂学(pharmaceutics)GMP OTC二.单项选择题1.必须凭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是()A.柜台发售药品B.处方药C.非处方药D.OTC2.GMP是指下列哪组英文的简写()A.Good Manufancturing PracticeB.Good Manufancturing PractiseC.Good Manufancture PractiseD.Goods ManufancturePractice3.《中国药典》最早颁布于()A.1930B.1950C.1949D.19534.下列哪一部药典无法律约束力()A.国际药典B.中国药典C.英国药典D.美国药典5.研究剂型及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称为()A.生物药剂学B.工业药剂学C.现代药剂学D.物理药剂学6.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A.BPPC.JPD.AP三.配伍选择题A.新药B.处方药C.非处方药D.制剂E.剂型1.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2.OTC药品指的是()3.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称为()4.根据药典、局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四.多项选择题1.按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特性将剂型分为()A.混悬液型B.无菌溶液型C.胶体溶液型D.真溶液型E.乳浊液型2.药剂学的任务有()A.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B.新辅料的研究与开发C.中药新剂型的的研究与开发D.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E.医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A.药剂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B.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C.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D.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E.剂型可影响疗效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D 4.A 5.B 6.B三.配伍选择题:1.E 2.C 3.A 4.D四.多项选择题:1.ACDE 2.ABCDE 3.ABCDE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名词解释:介电常数(ε)溶解度助溶增溶渗透压等渗溶液二.单项选择题1.在苯甲酸钠的作用下,咖啡因溶解度由1:50增大至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A.增溶剂B.助溶剂C.潜溶剂D.组成复方2.下列溶剂中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A.水B.丙二醇C.液状石蜡D.二甲亚砜3.配制复方碘溶液的正确操作是()A.先将碘化钾配制溶液,再加入碘使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刻度B.先将碘加入适量水中,然后加入碘化钾使形成复盐进行助溶,最后加水定容C.先将碘和碘化钾充分混合,然后加入适量水使形成复盐进行,最后加水定容D.先分别将碘和碘化钾各加入适量水溶解,然后混匀,最后加入水定容至刻度4.下了哪种溶剂不能作为注射剂的溶剂()A.注射用水B.注射用油C.乙醇D.二甲亚砜5.相似者相溶,“相似”指的是()A.形态相似B.密度相似C.分子量相似D.极性相似三.配伍选择题:1.微粉化能增加溶解度()2.加入碘化钾助溶()3.pH升高,溶解度增大()4.加入表面活性剂可增溶()5.pH升高,溶解度降低()四.多项选择题:1.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A.温度B.溶剂的极性C.溶剂量D.药物的晶型E.药物的分子量2.难溶性药物微粉化的目的()A.改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B.改善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C.有利于药物的稳定D.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E.改善制剂的口感3.对方程dC/dt=DS/Vh(Cs-C),叙述正确的是()A.此方程为Arrhenius方程B.dC/dt为药物的溶出速度C.药物的溶出速度与(Cs-C)成正比D.方程中dC/dt与K成正比E.溶出介质的体积越大,药物的溶出速度越小4.可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A.微粉化B.加入助溶剂C.加入增溶剂D.制成固体分散体E.制成包合物五.问答题: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2.举例说明助溶的机制?3.分析影响固体药物在液体中溶出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D 5.D三.配伍选择题:1.E 2.C 3.A 4.D 5.B四.多项选择题:1.ABD 2.AB 3.BCD 4.ABCDE五.问答题:1.答:混合溶剂法;助溶剂助溶法;增溶剂增溶法;制成可溶性盐法;制成固体分散物或包合物法等。
第4章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任何两个粒子之间都存在范德华引力,它是多个 分子的色散力、极性力和诱导偶极力之和,其大小与 粒子间距离的六次方成反比,称为六次律。
(二) 双电层的排斥作用能
静电斥力是由于微粒荷电,在微粒表面形成双电 层。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
(三) 微粒间总相互作用能 微粒间的势能为吸引势能VA 与相斥势能VR 之和 若令总势能为V,则 V = VA +VR
RTt 3rN A
t-时间;T-热力学温度;η -介质粘度;r-微粒半径;NA-介质微粒数目
r愈小,介质粘度愈小,温度愈高,粒子的平均位
移愈大,布朗运动愈明显。
(二)Stoke’s定律
粒径较大的微粒受重力作用,静置时会自然沉降 ,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
2r ( 1 2 ) g V 9
第二节
微粒分散系的物理化学性质
一、微粒的动力学性质 <10-7m布朗运动明显 二、微粒的光学性质 低分子---光透射 粗分散体系---光反射 交体分散体系---光散射---丁铎尔现象---粒径 四、微粒分散系的电学性质 电泳\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一)Brown运动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撞击微粒的结果。 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而扩散现象又是 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 布朗运动使很小的微粒具有了动力学稳定性。 微粒运动的平均位移Δ可用布朗运动方程表示:
势能曲线的最高点恰好为零,势垒消失,体系由
稳定转为聚沉,这就是临界聚沉状态,这时的电
解质浓度即为该微粒分散体系的聚沉值。 将在第一极小处发生的聚结称为聚沉 (coagulation),将在第二极小处发生的聚结叫絮 凝(flocculation)。
常州大学349药学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科目名称:349、药学综合(药理学部分)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言掌握药物、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熟悉新药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过程。
了解药物和药理学发展简史。
了解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转运、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概念及特点。
掌握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的特点及米-曼速率过程。
熟悉药物跨膜转运与体内过程的关系。
熟悉血浆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
了解房室模型、非房室模型及生理模型概念。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的两重性、受体理论、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效能、效价等概念。
掌握药物的量效关系的概念及意义。
熟悉受体分类、信号转导类型。
了解影响药物作用及相互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在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建立按传出神经系统突触传递过程中的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分类的概念。
掌握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储存与消除。
根据药物作用的机制与效应掌握传出神经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了解受体的分类与生物效应。
第五章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掌握阿托品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主要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毒表现及处理和禁忌症。
掌握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主要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掌握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阿托品和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的解毒机制及原则。
熟悉毛果芸香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对外周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眼、腺体选择性作用,区别它们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熟悉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
了解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阿曲库铵、琥珀胆碱、胆碱酯酶复活剂等药的应用。
第六章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掌握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并比较其不同。
掌握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药普奈洛尔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药剂学 1~10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科学。
#2、剂型是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形态。
#3、药物制剂是指药物具体的品种。
#4、药剂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药剂学的基本理论;2)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3)新技术与新剂型;4)新型药用辅料;5)中药新剂型;6)生物技术药物制剂;7)制剂机械和设备的研究与开发;#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①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②1963年版(第二版)药典分为两部(中药,化学药与生物制剂);③2005年版(第八版)药典分为三部(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品;④2010年版药典是第九版(现用),自1985年(1985年版,第四版)起每隔5年修订和补充新内容的《中国药典》出版发行;不定期发行的药典三部1953、1963、1977年版。
#6、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2)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临床前(非人体)研究工作的管理规范。
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
第二章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选择题)1、药物溶剂的种类:①水;②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醚类、酰胺类(二甲基亚酰胺)、亚砜类(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媒)等7种。
2、药物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溶剂的极性大小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极性大的容剂介电常数、溶解度参数大,反之数值小.数值越相近的溶剂和溶质,越能互溶。
3、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有特性溶解度和平衡溶解度。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与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得填A,错误得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得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得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得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得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得布朗运动与重力产生得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得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得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得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得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得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得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得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间得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表面得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表面得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间得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得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6.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设计
药剂学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制剂的设计一、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1.概述概念:一种或多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质中所形成的体系小分子真溶液(直径<10-9m )微粒分散体系分类胶体分散体系(直径在10-7 ~10-9m 范围):主要包括纳米微乳、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等,他们的粒径全都小于1000nm粗分散体系(直径>10-7m ):主要包括混悬剂、乳剂、微囊、微球,他们的微粒在500~100μm 范围内微粒:10-9 ~10-4m 范围的分散相统称微粒多相体系,出现大量的表面现象微粒分散体系特殊的性能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粒径更小的分散体系还有明显的布朗运动、丁铎尔现象、电泳现象性质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溶解度,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提高药物微粒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在体内分布上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具有缓释作用2.微粒分散系的主要性质与特点单分散体系: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多分散体系: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微粒粒径表示方法: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粒径、有效粒径测定方法:光学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库尔特计数法、Stokes 沉降法、吸附法小于50nm 的微粒能够穿透肝脏内皮,通过毛细血管末梢通过淋巴传递进入骨髓组织静脉注射、腹腔注射0.1~0.3μm 的微粒分散体系能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最终多数药物微粒浓集于肝脏和脾脏等部位7~12μm 的微粒,由于大部分不能通过肺的毛细血管,结果被肺部机械性的滤取,肺是静脉注射给药后的第一个能贮留的靶位若注射大于50μm 的微粒指肠系膜动脉、门静脉、肝动脉或肾动脉,可使微粒分别被截留在肠、肝、肾等相应部位微粒的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是微粒扩散的微观基础,而扩散现象又是布朗运动的宏观表现纳米体系:丁铎尔现象微粒的光学性质粗分散体系:反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低分子的真溶液:透射光为主,不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电泳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学中的意义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微粒的电学性质微粒的双电层结构:吸附层、扩散层布朗运动重力产生的沉降:服从Stokes 定律V= 絮凝与反絮凝二、流变学基础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牛顿流动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切应力S 与剪切速度D 成正比。
(完整版)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校园变美了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校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美景,如花草树木、建筑物、操场等。
2. 让学生思考校园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同学们的影响。
3. 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观察和思考用文字表达出来。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校园环境的能力。
2. 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发现美景。
2. 如何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感受转化为文字。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校园的美景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 准备作文纸和笔,供学生写作使用。
3. 准备一些关于校园环境变化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六、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美景,如花草树木、建筑物、操场等,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美景。
2. 让学生思考校园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同学们的影响。
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植、操场的翻新等方面进行思考。
3. 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观察和思考用文字表达出来。
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再动笔写作。
4.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5. 学生完成后,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七、作业布置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观察到校园的美景,并用文字表达出来,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同学们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为一课时,40分钟。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对校园美景的观察和感受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在作文中是否体现出对校园环境变化的关注和思考。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校园绿化工作人员来课堂分享校园环境变化的历程和心得。
2.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校园环保知识竞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和S2分别为半径为 r1、r2的药物的溶解度, R 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难溶性药物制成混悬剂时,微粒的大小往往不 一致,当大小微粒共存时,微粒的溶解度与其 微粒的直径有关,在体系中微粒的半径相差愈 多,溶解度相差愈大,混悬剂中的小微粒逐渐 溶解变得愈小,大微粒变变得愈来愈大,沉降 速度加快,致使混悬剂的稳定性降低。故制备 混悬剂时,除考虑粒径大小外,还应考虑其大
第三节、微粒分散体系稳定性
。 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主要表现为粒径
的变化,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和 分层。
一、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与反絮凝 微粒分散度大,有聚集趋势 ,微粒荷电,阻碍聚集, ζ 电位在20— 25mV,效果最好。 絮凝剂,反絮凝剂
絮凝(flocculation)
系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 解质称絮凝剂。
第二节微粒分散系的性质与特点
一、分散体系热力学性质 表面自由能 Δ G = σ Δ A
表面积增加 Δ A ,热力学不稳定 σ 降低;表面活性剂
二、分散体系、微粒的动力学性质
(一)Brown运动 布朗运动 (二)Stok’s 定律
重力沉降
沉降速度符合斯托克斯(Stokes)定律: V= 2 r 2(ρ1 –ρ2 ) g ----------------------------------9η
第四章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概述 主要性质与特点 物理稳定性
本章重点
掌握微粒分散系的相关概念及范围,微粒分散系 的特性 熟悉微粒分散系的重要性质与特点 掌握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动力学稳定 性、Stokes定律。 熟悉絮凝与反絮凝的概念及DLVO理论 了解空间稳定理论、空缺稳定理论、微粒聚结动 力学
小的一致性。
三、微粒大小与体内分布
粒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 骨髓、肝、脾、肺、肾、肠等 靶向制剂
四、微粒大小与测定方法
单分散体系 微粒大小完全均一的体系 多分散体系 微粒大小不均一的体系 几何学粒径、比表面积径、有效粒径等 测定方法
电子显微镜法 –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 (SEM) 激光散射法
Tyndall现象
散射与反射
1。散射光强和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 2。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大, 散射光越强 3.散射光强和分散体系的浓度成正比 4.散射光强和质点的体积成正比
四、微粒分散体系的电学性质
(一) 电泳
电泳速度与粒径大小成反比
(二) 微粒的双电层结构
当VA>VR时,很快聚集在一起,不易再分散。
三、空间稳定理论
空间稳定作用—微粒间大分子
高分子,阻碍微粒接近 与溶剂、微粒的亲和力 分子量大,效果好 溶剂影响
四、空缺稳定理论
自学
五、微粒聚结动力学
自学
粒度 溶液剂 分子性 好
胶体分散体系 溶胶剂 1-100nm 粗分散体系 混悬剂 差 ﹥100nm
反絮凝
系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 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 反絮凝剂。 絮凝剂和反絮凝剂。量的多少
常用的有枸橼酸盐、枸橼酸氢盐、洒石酸盐、 洒石酸氢盐、磷酸盐及氯化物等。
第三节 二、DLVO理论
(一) 微粒间的Vander Waals吸引 能 (二) 双电层的排斥作用能 (三) 微粒间总相互作用能 (四) 临界聚沉浓度
布朗运动
好
差
差
好
微粒分散体系 500nm-100μm
反离子、吸附层、扩散层 动电位 ζ 微粒越小,动电位ζ 越高
吸附层:由吸附的带电离子和反离子构
成。
扩散层:由少数扩散到溶液中的反离构
成。
双电层(electric double layer)亦称扩 散双电层,即带相反电荷的吸附层和扩 散层。 ξ-电势(zeta-potential)即双电层之间 的电位差。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分散体系
分散相、分散介质 小分子真溶液 <10 –9 m nm 胶体分散体系 10 –7 ~10 –9 m 1-100nm 粗分散体系 > 10 –7 m 100nm 微粒分散体系 10 –9 ~10 –4 m 1nm100μm
第一节 概述
势垒随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 降低,当电解质浓度达到某一值时,势能曲线为 零,体系由稳定转为聚沉。
混悬剂的微粒间有静电斥力,同时也存在着引力,即 范德华力。 V:为位能
VT=VR+VA
VT:微粒之间总位能。 VR:排斥力位能。 VA:吸引力位能。 当VR>VA时,不易聚集。 当VA很小时,可形成疏松的聚集体,振摇易分散。
(1)微粒的沉淀 微粒沉降速度可按Stockes定律计算: V为沉降速度,r为微粒半径, ρ1和ρ2分别为 微粒和介质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η 为 分散介质粘度。 Stockes公式的运用条件: ①混悬微粒子均匀的球体; ②粒子间无静电干 拢;③沉降时不发生湍流,各不干拢;④不受 器壁影响。
三、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
1. 多相性,相界面 2. 粒径小,表面积大,表面自由能高,热 力学不稳定 3. 聚结不稳定性
微粒分散系的性能与作用
1. 溶解速度与溶解度高
2. 3. 4. 5.
分散度高、稳定性 体内分布选择性 某些微粒可起缓释作用 改善药物体内稳定性
Ostwald Freundlich方程:
一、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定义 分散体系:是一种或几种物质高度分散在某种介 质中所形成的体系。 分散相 分散介质 真溶液 直径<10-9m 胶体分散体系 直径 10-7-10-9m 纳米乳、纳米
脂质体、纳米粒、纳米囊、纳米胶束 粗分散体系 直径>10-7m 微囊、微球、混悬 剂、乳剂
二、微粒分散体系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