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六课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六课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五、拓展阶段师:那除了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还可以用刮画、泥塑、手工制作、版画等形式去创作,甚至我们可以把这些表情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总要伴随着风风雨雨,体会着人生的喜怒哀乐,今后希望你们能在爸爸妈妈、老师和爱的陪伴下,笑对人生,快乐成长!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欣赏,启发学生将课题和生活进行联系,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态度。

)六、板书设计作品展示区五官(眉眼嘴)背景色彩(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要突出画人物的表现方法,同时给学生打开设计思维的空间,迸发更多设计灵感)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本节课通过两种不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地发现面部表情通过五官表现。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猜一猜的方式了解到面部可以通过眉、眼、嘴猜出表情;通过去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去思考,感知学习,为构建新知打下基础。

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掌握的水平;作业要求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对学生极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和多样性,本节课效果不错,同学们热情高涨,对人物的五官表情把握很到位,作品的完成效果较好,充分的展现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与改进《喜怒哀乐》是五年级人教版的一节绘画课,学习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的表情变化及规律,并尝试用绘画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比较多,而对表现哀愁、愤怒的情绪缺少经验,为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的表情变化规律,我在整堂课中正确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到位。

整堂课营造情境自然流畅,环节设计有创意,课堂中采用了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通过游戏教学,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动力,再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如何去表现面部表情特点。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课题:喜怒哀乐课型:造型•表现时间:学习目标:1、观察人物五官变化与情绪的表达,学习喜怒哀乐的表现方法。

2、欣赏古今中外名画中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模仿各种表情,体会不同的情绪,画一下人物的喜怒哀乐。

教学重点:观察人物的表情,了解五官的表情特征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画人物的不同表情,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

学生:画纸、画笔。

板书设计:喜怒哀乐五官特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欢迎大家来到美术教室,我们今天即将在这里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大家高兴吗?2、今天老师要当一次导演,来我们班选几个演员,谁想当演员举手。

3、描述场景一:马上就到五一劳动节假期了,大家都归心似箭,你的爸爸妈妈把你接回家,你推门一看满桌子都是你喜欢吃的水果蔬菜,旁边还有你喜欢的玩具和你心仪已久的漂亮衣服,这时候的你是什么情绪,脸上有什么表情呢?(学生做出笑脸的表情,选一名同学上台做出笑的表情。

大家观察五官变化。

老师播放课件;这位同学表演的非常到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大家掌声送给他。

描述场景二:天刚下完一场大雨,马路上到处是积水,你穿着刚买的新一幅走在马路上,这时一辆汽车飞驰而过,路上的积水溅了你一身,新衣服都被污水弄脏了,这时候的你是什么情绪,脸上有什么表情呢?(学生做出愤怒表情,老师选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做出愤怒的表情,其他同学观察他的五官变化。

播放课件;嗯这位同学的牙齿真白,平时肯定注意经常刷牙,有当演员的潜质,大家掌声送给他。

)描述场景三: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假期最后一天的晚上了,你吃过晚饭,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突然想起了你的作业一点也没有写呢。

这时候你是什么情绪,脸上又是什么表情呢?(学生做出愁苦的表情,选一名同学到讲台做出相应的表情,教师播放课件;嗯,皱着眉缩着眼,马上就要哭了,表演的真棒。

大家掌声送给他。

)描述场景四:你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狗,非常可爱,它陪伴了你无数个日日夜夜,陪你一起哭一起笑,可是最近它得了一场大病,很不幸离你而去了。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杜雪艳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

2、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

3、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重点难点重点:观察人物的各种表情,了解其变化的五官特征。

难点: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表情进行写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大师的人物头像作品。

2、学生准备:小镜子、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游戏:老师做表情,你们会吗?请拿出你的画笔来试一试,比比谁画的表情多!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结识一位远在西方的法国小姑娘——蒂皮。

(出示图片1)她会跟动物说话,特别跟非洲的野生动物合得来,用眼睛跟它们交流,用心灵与它们沟通。

我们快来见见她的野生动物朋友吧!二、探索表现1、(出示图片2)这是蟒蛇“扑通”,小蒂皮很喜欢它,用手摸摸它觉得软绵绵的。

瞧,她觉得舒服哩!同桌相互做一下这种舒服的表情。

舒服的时候,五官的特征是怎样的呢?交流总结。

2、(出示图片3)这是“阿布”,小蒂皮的大象哥哥,他们只要在一起,就会觉得很高兴,很幸福。

当小蒂皮坐在它的头上,双手搭拉在它的两只大耳朵上的时候,真不知道世上还有比这更快活的了。

你能把小蒂皮这种高兴、幸福的表情表现出来吗?拿出镜子做一下这种表情,交流五官特征。

3、“阿布”也会发脾气,瞧(出示图片4)在这种情形下,小蒂皮脸上会出现怎样的表情呢?学生上台表演,交流五官特征。

结合大师的作品,找一找类似的表情。

4、老师也猜想了她的一种表情,用画笔画下来了。

思考:①表情有怎样的特征?②从哪看出来的?刚刚示范的是以线来表现的,有怎样的变化?交流小结绘画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看看画家们还有哪些表现方法?小结:涂抹5、最终,小蒂皮还是拦住了“阿布”(出示图片5),“阿布”是从来都不会伤害小蒂皮的。

在小蒂皮的世界里,她把大象视为哥哥,和狒狒相伴,与鸵鸟“林达”共舞,就连最危险的豹子她也尝试着去和它接近(出示图片7、8、9、10)。

【教学设计】喜怒哀乐_美术_

【教学设计】喜怒哀乐_美术_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课前活动教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每出示一张词语卡片,同学们就模仿词语做动作,我们看看谁反映最快、动作最敏捷。

(同学们真棒,头脑灵活,反应机敏,各种表情、动作很到位。

)铃声一响,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导入(出示课件)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生:囧。

通过孩子们对这个字的描述引出本节课的题目《喜怒哀乐》。

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本节课。

(二)新授1、游戏一:观察模仿秀要求:看视频并模仿人物的表情。

请大家仔细看视频。

大家看的都非常仔细,说能根据刚才的视频,听着音乐上来模仿一下?生:(表演)这几个同学都表演的非常认真,表情很丰富,掌声送给他们。

发现我们班的同学不但画画好,而且还极具表演天赋!一个人的表情主要是通过哪些部位体现出来的?板书:眉毛、眼睛、嘴巴2、游戏二:眼疾嘴快看图片说出不同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发生了哪些变化?(出示不同表情图片)生:嘴巴上翘,眉毛往下弯……我们古代的人也根据我们总结的规律总结了画决;我们一起读一下:出示画决的内容: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

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画人乐,眉弯眼弯嘴大开。

出示不同画法的表情画,让学生们找到不同。

(教师示范——画表情)出示不同形式表现表情的名画。

(欣赏国画、油画、版画等作品)3、游戏三:妙笔生花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画一幅有表情的人物头像。

作业要求:(1)构图饱满(2)突出人物表情的五官特征4、巡回辅导老师应在巡回指导中把学生共性的不足给予解决,也可让画的好的学生给学生展示一下,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5、作品展示。

你表现的人物是什么心情,你在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生:——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品给出简短的评语,从构图、线条、表情等方面均可。

6、拓展:师:咱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创作出表情生动活泼,主题突出的作品,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观察事物,多留心生活中人物的表情,回家画一幅全家福,表现你们幸福美满的家庭。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案教学过程:一、亲近学生,激趣导入给学生带来两个不同的消息,展现学生不同的表情。

从而揭示本课课题——《喜怒哀乐》。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欣赏人物不同的表情,了解表情通过五官表现。

为了让学生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以及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在发生改变时五官的变化,所以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两个游戏:(1)猜表情(2)表演成语我随后进行小结:人的表情会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而表情的变化会作用在人的眼睛、眉毛、嘴巴等五官上。

因此,我们要画好人物,就要通过细致地观察人物脸上五官的变化。

三、示范引导,小试牛刀出示了课本里的一段内容――《我国古代画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泪下落;画人怒,立眉瞪眼牙紧咬;画人愁,皱眉缩眼嘴角掉。

古代画诀以四句话简明概括了画人物表情的方法,学生每朗读一句,我便示范一个表情的画法,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画表情的方法与步骤,通过示范,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画人物的喜怒哀乐也不是那么难画呀!此时学生兴趣很高,个个都跃跃欲试。

我顺势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画纸,画出喜怒哀乐四个表情。

这时我播放了一首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尽情享受绘画所带来的乐趣。

四、欣赏名作,拓展延伸学生通过小试牛刀,已经初步掌握了表情的表现方法,但还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我以一段过渡语进入第四个环节:很多著名的画家在画人物时,注重于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因此画出了许多精典的传世名作,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画家们是怎样画的呢?接下来我利用课件展示并引导欣赏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头像表情,并请学生猜猜人物可能身处的背景,在学生回答完成后,出现完整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与作品的关系。

五、课堂创作(播放音乐)师:看了这么多的作品,老师猜大家肯定也想用绘画的表现手法,来描绘自己的心情,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再动笔之前,老师提醒大家,认真听要求,谁听的最认真相信等下你会画的最棒!作业要求:1、用线描的形式大胆自由的画一种表情2、运用夸张、想象、变形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的特征.温馨提醒:1、构图大胆,饱满2、根据画面需要适当的添加背景,让画面更加充实,生动!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画自己的表情,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3课 喜怒哀乐-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 喜怒哀乐-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喜怒哀乐-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学习喜怒哀乐的表情描绘。

•学习如何运用颜色和画法表达情绪。

•完成一幅情感表达的画作。

二、教学目标1.了解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通过对喜怒哀乐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能够运用颜色和画法表达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表现形式。

2.颜色和画法在表现情感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画作表达情感。

2.如何将情绪转化为画作中的视觉元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先和学生们谈论几种情感,引导学生说出不同情感的表现形式并谈论它们的特点,例如,喜怒哀乐等。

鼓励学生们说出有趣的故事或个人经历来说明情感表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认识到情感表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学习喜怒哀乐的画法分别介绍表现喜怒哀乐的画法及技巧,包括描绘眼睛、嘴巴、眉毛等关键部位的表情和姿态。

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物和社会现象,提高他们对情感表达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3. 学习颜色的意义及运用介绍常用颜色的意义,包括红色代表愤怒和热情,黄色代表快乐和愉悦,蓝色代表悲伤和忧愁等。

同时,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颜色去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用深灰色代表孤独和忧郁的情感。

4. 情感表达的画作创作由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们在画纸上运用喜怒哀乐的表情和颜色来表现一个或多个情感,同时鼓励他们注重画面的设计和构图,让视觉效果更加生动和感人。

5. 课堂总结由学生或教师用自由发言方式诉说自己所画的画作,分享你们在绘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

最后,教师针对今天的教学提出一些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们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估•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程度。

•学生对画法和颜色运用的熟练度。

•学生对情感和人性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们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喜怒哀乐》的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的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喜怒哀乐》。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情绪表达,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不同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并学会正确表达和处理情绪。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区分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并用适当的词语和表情来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不同情绪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表达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不同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并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情绪卡片、表演道具。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情绪。

例如:描述一个小朋友在公园玩耍时,遇到不同的人和事,他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和例子,了解和认识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

3. 情绪体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表演等方式,体验不同情绪的表达和影响。

例如: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情绪,用词语、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并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表现。

4. 情绪调整: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关心他人的感受。

例如: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如何应对不良情绪,如生气、伤心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喜怒哀乐1. 喜:快乐、高兴、兴奋2. 怒:生气、愤怒、恼火3. 哀:悲伤、难过、失落4. 乐:快乐、愉悦、满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喜、怒、哀、乐四种情绪造句。

答案:示例:今天我考试得了满分,我感到很高兴。

(喜)2.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他们的一件喜事和一件坏事,并描述他们的情绪变化。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情绪的认识和表达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情绪体验和调整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指导和练习。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喜怒哀乐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喜怒哀乐教学设计及反思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习生活中人物变化的形象。

2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相貌特征。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背后的心理活动教学难点:把握理解喜怒哀乐的表情特征,进行想象表现三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个游戏。

听好我的要求,我来说你们跟着做表情,准备好了吗?请听好:师:“几个好朋友约好一起去玩,一起做游戏,很开心很快乐,你们应该做个什么样的表情呢?”生:“有的拍手唱歌,有的很开心。

”师:“假期如果你们吃了各种的瓜果,又去喝冷饮,肚子疼很痛苦,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呢?”生:“有的捂着肚子,有的面部狰狞,嘴里发出呻吟声”师:“2008年汶川地震,天崩地裂的一瞬间,教室消失了,家园不见了,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亲人,你们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生:“非常难过很伤心。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反应机敏,表情到位。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心情可以引起表情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喜怒哀乐》板书师:“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表情歌》请大家仔细看认真读。

”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起,画人哀,眉呈八字嘴下歪,画人怒,双眼睁大眉倒竖,画人乐,嘴巴张大眼眯着。

(二)尝试探趣、创作表现通过这首表情歌,我们学习了解了人物各种表情五官的不同变化,才能在以后的绘画中使人物更加形象逼真。

师:“今天能与同学们一同分享这快乐时刻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我想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下面请看怒:“首先画出头部的大体轮廓,画面构图要饱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第二步勾画五官的形态,注意线条的疏密、流畅;最后略加整理完成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优秀学生作品吧!欣赏完后,教师布置学生绘画(三)尝试探趣,创作作品通过课件展示,欣赏了人物的脸型,发饰,眼、眉、鼻、嘴、耳的各种不同表现方法,再利用“技法点击”掌握作画步骤,提醒学生运用知识同时鼓励创新,适当夸张,以及用线的粗细,疏密、深浅和虚实。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方案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

- 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喜怒哀乐情绪表达。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绪。

-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创造性表达情绪。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

- 学生能够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对象本方案适用于小学中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1.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2. 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的特点3. 情绪的表达与调节4.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绪的认识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情绪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教师讲解情绪的定义,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种情绪的特点。

3. 课堂活动:-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体验过的喜怒哀乐情绪,并说明原因。

第二课时:情绪的表达与调节1. 情绪的表达:- 教师讲解情绪表达的方式,如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

- 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情绪的调节:- 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倾诉等。

- 学生分组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3. 课堂活动:-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遇到的情绪调节场景。

第三课时:情绪管理的重要性1.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情绪管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学生讨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情绪管理的实践:- 教师介绍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时间管理、情绪日记等。

- 学生分组制定个人情绪管理计划,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3. 课堂活动:- 学生进行情绪管理主题演讲,展示自己的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

2. 情绪表达与调节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情绪日记等方式,评价其情绪表达与调节能力。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出不同情绪的表情变化,掌握线描人物头像的基本作画步骤2、利用口诀,画出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

3、提升学生敏锐的观察水平,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以后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表现人物头像的不同情绪。

难点:人物表情的刻画,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

三、教学准备:教师:PPT、范画、线描笔等学生:8开素描纸、线描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视频中,乐乐、忧忧、每个动画形象都代表着一种情绪,只要她们按下按钮,小宝贝就会有不同的情绪。

人的情绪有很多种,我们最常见的四种情绪有喜、怒、哀、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四种表情在绘画中应该怎样表达。

(二)明标释标1、我能观察出喜怒哀乐的表情有哪些变化,并且掌握线描人物头像的作画步骤。

2、我能利用口诀,画出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

3、我能提升自己敏锐的观察水平,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教授新知1、讲故事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他这个天发生的故事。

(看来这位同学的这个天过的真是跌宕起伏啊!)谁能说一说,不同情绪下的马浩然同学,他的五官有什么变化吗?生举手回答。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准确,看来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

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一段口诀,只要记住这段口诀,你就会画不同的情绪了。

出示口诀: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翘。

(师示范)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师示范)画人哀,眉掉眼垂嘴向下。

(师示范)画人乐,眉弯眼弯嘴大开。

(师示范)2、讲解线描人物头像步骤*先画出脸部和头发的外轮廓*再画出头发和发饰的形态*画出五官的造形结构(复习三庭五眼示意图)*完成整幅头像的描写3、创作练习请同学们看桌子上老师放的四个不同颜色的纸条,请你随机抽取一张带有不同情绪的纸条,利用线描的方法画一幅带有情绪的人物头像。

要求:构图饱满、画面干净、情绪刻画明显。

4、展示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5、总结提升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希望快乐永远伴随大家,每天都能够开开心心,开怀大笑。

《6喜怒哀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6喜怒哀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下册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绘画等手段,了解和表达喜怒哀乐四种基本情绪的表现方式。

让学生掌握绘制情绪的技巧,提升其审美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并学会通过美术作品传递和感知他人情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其情感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的表现方式,并能够通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情绪下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元素的运用,使其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收集有关喜怒哀乐的图像资料、视频素材以及绘画工具等。

教学中需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美术教材、画纸、颜料等。

此外,还需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通过这些都是组织一个成功艺术课堂所必需的元素。

除了这些基本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学生们感到自在和舒适,从而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意味着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不必担心他们的作品会被批评或嘲笑。

这种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敢于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技巧。

同时,教师也应该用鼓励和赞赏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的作品,无论其水平如何。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的艺术课堂不仅需要画纸、颜料等物质基础,更需要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不仅可以学到技能,还可以在艺术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和节奏。

四、教学过程:1. 引子主题情境导入在这一环节,我们开始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唤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我们展示各种人物的肖像画,通过描绘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喜、怒、哀、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快乐的时刻、愤怒的瞬间、悲伤的回忆和欢乐的节日等。

喜怒哀乐说课稿

喜怒哀乐说课稿

喜怒哀乐说课稿一、说教材《喜怒哀乐说课稿》是根据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主要面向初中学生。

本书以喜怒哀乐四种情绪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和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与喜怒哀乐情感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并正确运用它们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喜怒哀乐情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应对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喜怒哀乐情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理性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与喜怒哀乐情感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 运用学习到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教学难点:(1) 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情感词汇和短语。

(2) 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四、说教学设计本课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导入新课、呈现新课、合作交流、拓展延伸、课堂总结。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喜怒哀乐情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播放一些喜剧片段、悲伤的音乐等。

2. 呈现新课通过展示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给学生呈现喜怒哀乐情感的场景和相关词汇。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让他们参与进来,如“这张图片中的人是怎样的表情?”、“你在这种情境下会有什么感觉?”等。

3. 合作交流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自己在不同情感下的体验和感受。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情感,讨论并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包括喜怒哀乐情感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

4. 拓展延伸学生用英语进行小组展示,介绍他们讨论的情感以及情感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提供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并帮助学生扩展他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经历,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5. 课堂总结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喜怒哀乐》说课稿

《喜怒哀乐》说课稿

《喜怒哀乐》说课稿《喜怒哀乐》说课稿1一、依据课标说教材1、《喜怒哀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内容,属于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教材的要求是学生在进行人物创作时,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表情,细致刻画,这样才会使画面的主题突出,人物形象生动。

这是一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学会人物创作而且能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领进缤纷的艺术世界。

我计划用1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2、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改的精神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物表情的不同表达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写生,掌握基本的人物头像造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教学难点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对美术教学目标更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二、因材施教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中,我遵循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五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例等直观教具。

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全面发展说学法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科学的学习是一把开发学生智慧的金钥匙。

五年级学生属于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在学法指导上我结合(音乐)学科等相关学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采用欣赏法、表演法、对比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3课 喜怒哀乐-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 喜怒哀乐-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3课喜怒哀乐-鲁教五四学制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的基本特征和画法;2.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和表达个人情感;3.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回顾: 通过展示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情感表现在艺术中的特点和变化,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 通过展示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人物表情和情感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3.练习: 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喜、怒、哀、乐的基本特征和画法,自由练习表情的绘画。

4.创作: 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绘制一幅个人情感表达的作品,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5.交流: 通过展示作品和互相评论,学习欣赏和交流,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

三、教学过程3.1 激发兴趣1.展示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自由评论,介绍各类艺术作品中表现人物的手法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在哪里看见过这些表情?或在哪里遇到过这些情感?3.2 观察表情1.展示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人物表情和情感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2.提问:你觉得这个人物正在做什么?他的表情为什么这样?你有什么感受?3.3 练习表情1.教师示范喜、怒、哀、乐的基本特征和画法,让学生掌握绘制表情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自由练习,先画出表情的基本特征,再加上细节和背景。

3.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加强技巧。

3.4 创作作品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选择一种表情进行绘画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主题意义。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过程和想法,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3.5 展示作品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灵感和表现意义。

2.互相评论、欣赏、交流,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

3.教师点评、评分,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观察、练习和创作,掌握了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的基本特征和画法;2.学生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和表达个人情感;3.学生培养了美感和审美能力。

(完整版)五年级美术《喜怒哀乐》教

(完整版)五年级美术《喜怒哀乐》教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课题:xx喜怒哀乐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六课《喜怒哀乐》。

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本节课是采用“情境观察”的教学模式,以人物表情表现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契入点、以多媒体演示为手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设的栏目内容链接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友情,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表现人物表情变化的形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

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

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并唤醒。

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现创作。

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习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变化了的人物形象。

2.能简单的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的相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力。

2.通过感受教师创设的说话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形成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2.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欢乐。

3.感受音乐的温馨,培养同学之间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

美术《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美术《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美术《喜怒哀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喜怒哀乐作为情绪的基本概念。

2. 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喜怒哀乐的概念与表现。

2. 色彩和构图的运用。

3. 绘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喜怒哀乐的概念,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情感。

2. 运用色彩和构图进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PPT或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纸张、彩笔、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喜怒哀乐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喜怒哀乐的概念和常见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思考喜怒哀乐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并与他们共同探讨喜怒哀乐与绘画之间的联系。

3. 绘画实践(60分钟)分为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约15分钟。

环节一:喜(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情感,可以是画一幅自己喜欢的事物,也可以是画一幅充满快乐氛围的场景。

环节二:怒(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或不满情感,可以是画一幅生气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画一幅愤怒的场景。

环节三:哀(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伤心或悲伤情感,可以是画一副表达失落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画一幅悲伤的场景。

环节四:乐(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或欢乐情感,可以是画一幅笑容灿烂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画一幅欢乐的场景。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学生依次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就作品的表达方式、色彩运用和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看和学习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了解他们是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喜怒哀乐情感的。

2. 组织一次艺术展览,让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并就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教案用形体变化来表现情感的多样性

五年级美术下册喜怒哀乐(教案用形体变化来表现情感的多样性

本次美术下册的课程叫做“喜怒哀乐”,本次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形体变化来表现情感的多样性。

我们知道,人类是情感动物,情感的表现是多样的。

为了真正表现情感,需要通过形体变化来反映情感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体变化对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2.学习情感表现的常用形态,例如身体轮廓、姿态、表情、颜色、纹理和线条。

3.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方法。

4.学习结合情感表现作品中的形体变化。

二、教学内容1.形态的变化。

2.身体轮廓、姿态和表情的变化。

3.颜色、纹理和线条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1.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情绪的表现方法。

2.让学生自己尝试表现不同情绪的方式。

3.举例说明形体变化对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感表现编创作品,让学生通过实践来了解形体变化表现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效果1.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情感表现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以及形体变化对情感表现的重要意义。

2.学生们掌握了常用的情感表现形态,例如身体轮廓、姿态、表情、颜色、纹理和线条,了解了不同情绪的表现方法。

3.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编创作品,结合情感表现和形体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五、总结本次五年级美术下册的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形体变化来表现情感的多样性。

通过情感表现的常用形态,例如身体轮廓、姿态、表情、颜色、纹理和线条的变化,让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感表现来编创作品,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次课程让学生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情感表现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体验情感的多样性,而且能够学习到用不同的形体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和经验,而且能够刺激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创作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第6课 喜怒哀乐-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6课 喜怒哀乐-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6课喜怒哀乐-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传统戏剧四大角色:丑、生、旦、净,了解他们的特点以及表情动作的区别。

2.掌握表现喜怒哀乐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感进行创作和表演。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角色分配、表演和评价过程。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戏剧四大角色的特点及表情动作的区别。

2.掌握表现喜怒哀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1.发挥想象力,创造多样化的表情动作。

2.团队合作,合理分配角色,共同完成表演任务。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国传统戏剧四大角色的特点及表情动作的区别。

1.准备一些中国传统戏剧四大角色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并展示。

2.学生观看,并认真观察四大角色在表情和动作上的不同之处。

2. 学习主题通过师生互动,探讨表现喜怒哀乐的方法,并分角色进行小组表演。

1.师生互动,探讨表现喜怒哀乐的方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表演经验。

2.分角色进行小组表演,给学生一些时间准备。

每个小组分别表演一段情节,角色要实现表情和动作的多样性。

3.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每个角色是否符合表演要求,以及整个小组的表现是否流畅完整。

3. 拓展练习通过集体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与审美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学生自由组合,进行集体创作。

每个小组要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和情境,创造共同的表演。

2.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

要求每个角色的表情和动作都要实现多样化,并在表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3.互动评价,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互相鼓励和提出建议,分享表演经验。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师生互动,集中探讨表现喜怒哀乐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了较全面的表演和创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适当增加或缩减课时,对学生的表演水平进行细致分析和综合评价,以期在未来的学习中得到更加良好的发挥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科书第十册第六课《喜怒哀乐》。

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本节课是采用“情境观察”的教学模式,以人物表情表现为主线、以创设情境为契入点、以多媒体演示为手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创设的栏目内容链接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友情,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表现人物表情变化的形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

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

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并唤醒。

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现创作。

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习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变化了的人物形象。

2.能简单的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与他人交流,从多个角度观察体会人物的相貌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力。

2.通过感受教师创设的说话过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交流,形成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在体验中感受美术学科的乐趣。

2.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欢乐。

3.感受音乐的温馨,培养同学之间友爱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绘画人物的心情、喜、怒、哀、乐。

2.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创设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课开始我通过让两名学生喝醋和盐水,通过他俩的表情,即让学生猜他们喝了什么水,这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动脑并主动地学。

2、示范指导法本科以画为主,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擅于模仿,因此教师不但要在语言、品行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也应予以示范,在画表情时,提醒学生构图及用线的相关知识。

3、引导欣赏法美术史上很多大师作品值得借鉴,也值得学生去欣赏,欣赏书中大师作品同时结合课件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形成审美意识。

五、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水彩颜料,毛笔等。

(教师)白醋、盐水、课件、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资料、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2杯不同味道的水,我要邀请2位同学上来品尝,请同学们根据他们作出的表情猜一猜,他们喝到的分别是什么味道的水呢(学生做游戏)他喝的是什么味道的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能做一下这个表情吗小结过渡:刚刚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2种味道的水都猜出来了,通过这个游戏,我们知道在生活中,味觉的刺激可以引起表情的变化。

那么,还有什么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先不着急回答,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表情歌》,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找到刚才老师提出问题的答案,看谁最先找到。

(播放)学生老师一起唱跳,做出表情。

你们唱得真好!通过这首歌,你又了解到还有什么情况会影响表情的变化呢(学生答心情)对了,和我们的心情有很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以及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表情与心情的关系。

(二).感知引趣、构建新知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画家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来把握人物的表情变化的。

把书翻到第六课,仔细欣赏每一幅作品,找一找:你了解哪幅画或欣赏哪幅画的,来给大家说说:它刻画了怎样的表情师生共同欣赏(分组讨论学生回答)设问:这些表情通过什么的变化表现出来呢(五官眼睛眉毛嘴巴)小结:你们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人的表情是通过五官特别是眉,眼,嘴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这些表情往往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过渡:人们常把人物表情归类为常见的四种:喜怒哀乐。

(板书:喜怒哀乐)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一项任务,老师给四小组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眉毛、眼睛和嘴巴,请各小组分别派2名代表上台合作给不同脸型摆一摆这四种表情,指定内容,看那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师生评议小组拼摆,教师及时现状指导,重点讲解表情的夸张变化规律并板演表情简笔画,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小结:你们说得真棒,现在我们让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古代画诀是怎样描述的,我们边念边做表情好吗(课件演示画诀)画人喜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画人哀眉掉眼垂嘴向下,画人乐眉弯眼弯嘴大开。

过渡:大家太聪明了,每个小组任务完成很出色,如果让大家画一画自己的表情能办到吗先看看老师怎么画自己的表情,大家认真仔细观察,(教师范画,边画边点拨启发五官等注意的问题)。

欣赏启发学生思维,课件播放几幅学生作品,你想画自己什么样的表情呢请学生试说说,大家有信心比老师画得更好吗那就大胆动手吧,注意:有时间限制,音乐响起就请把作业交上来。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贴贴、看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的心情连着表情,表情体现了人的心情。

再通过对同龄朋友的作品欣赏,感知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可以令画面更加生动。

(三)、尝试探趣、创作表现主题:给自己画一个表情(课件出示要求)要求:1、确定好脸形的大小,尽量画得大些。

2、在画画之前要选好画一种怎样的心情,要抓住自己的五官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画自己的表情,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作业展评师收集学生作品黑板展示。

(上交作业用透明胶粘贴在黑板上)问:1、猜一猜他画的是什么表情2、(自评)说一说作品中你最得意的地方。

3、(互评)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什么地方还可以更好地去表现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去点评他人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点评前去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点评时发现别人的优缺点,点评后能再一次地进行创作想象。

(五)、总结下课同学们,关于表情的内容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

今天同学们从摆五官到画表情,都表现得都非常出色!老师把这些笑脸送给你们,希望大家摆脱身边的烦恼忧愁,天天笑口常开,健康快乐!设计意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通过进一步欣赏、教师点拨,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生态度。

七、板书设计喜怒哀乐()()()()八、教学反思《喜怒哀乐》是五年级人教版的一节绘画课,教学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的表情变化及规律,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

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比较多,而对表现哀愁、愤怒的情绪缺乏经验,为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的表情变化规律,我在整堂课中正确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到位。

整堂课从猜表情到看眼神猜表情;从玩一玩、讲一讲、贴一贴到读一读;从色彩感知到作品欣赏;从课堂练习到作业讲评,无不体现课堂结构的严密性,营造情境自然流畅,环节设计有创意,体现了很深的教学理念,课堂中采用了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大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作品完整、美观,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回顾一下,自己感到本课教学的成功,离不开下面几点做法: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本课的目标,我采用激趣导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课。

我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喝一杯水,品尝不同的滋味,通过学生的表情变化让全体同学投入到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观察发现,顺势利导本课课题:喜怒哀乐,并用四个可爱的表情脸蛋展示课题,学生乐于接受。

2、通过观察结合书中的古代画诀,让学生记住绘画要诀,突破教学重点。

3、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引申生活中的各种表情变化,让学生领悟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本课在作画方法上重点教授夸张和写实两种方法,我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欣赏大师的两种类型的绘画作品,感受大作为什么生生不息,为什么会被后人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顺水推舟,给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点,继而发展到学生的作品,也是运用两种表现方式,让学生明白我们也是未来的大师,增强作画信心,明确方向。

5、本课的难点我运用示范作画的方法突破解决,通过投影仪清晰的将作画步骤展示给同学们看,无语自明。

6、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令自己很不满意的地方是:点评的简单化。

学生的作业代表了一节课的学习成果,应该进行升华处理,像学生作品的点评部分我认为做的是不够好的。

首先在点评的形式上,我仅采用的学生自评的方式和师评的方式。

当投影仪把学生作品投到大屏幕上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学生在看到自己同学的作品后都很快乐,发自内心的欢笑着,但是此刻我好像是被他们的这种快乐感染了,头脑不够清醒,没有及时的抓住教学契机,如果当时多问同学们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你看了作品会笑的很开心为什么你会鼓掌……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说,去表达内心的想法,岂不是更好也就是及时的引导学生去互评一下,找一找同学画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促进学生的互相交流,显然我的处理有些草率了,应该很好的记住这点。

作为教师自己,在师评方面,我做的也不够好:没有完全将每幅作品的优缺点分析透彻,应该让学生在共同观看的时候有所得才对,而不应该只是过眼云烟。

选的作业比较多,忽略了选出典型作业,分类不够明确。

教师的大脑里完全明白课堂每一分钟的重要性,特别到了快下课的时候,学生的神经都开始疲劳松弛,但作为教师应该聪明的引导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进一步的互相学习,使教学目标进一步的完善化,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收获。

课堂总是有得有失,关键是在完善的不够好的环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的记录总结,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同时,作为青年教师,虚心听取组里每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取长补短,向老教师,高级教师学习,学习别人的教学机智,处理课堂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