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1)——新课程导学
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一)背景: 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1853年,俄国以为名,对发动战争。1854年法国和英国加入一方作战。战争很快转到克里木半岛,被称为克里木战争。1856年,俄国被迫接受《》。和约禁止俄国在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俄国将和交给摩尔多瓦公国,将归还给土耳其。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的落后。
2、农奴制的危机。
主要表现在:被地主占有,无偿为地主耕种和从事徭役,地主队农奴拥有的“保护”责任,甚至可以买卖农奴,(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缺乏自由劳动力);原始,地主不愿投入以更新农具,农奴生活十分贫困(生产工具和方式落后)。总之,到19世纪中期,农奴制限制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的发展。
3、要求变革的呼声:
(1)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年俄历12月,俄国一些进步的发动了反对和的起义,起义者被称为“十二月党人”,他们主张废除,实行。
(2)知识分子群体和文学作品的抨击。19世纪中期,以赫尔岑和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和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要求
。
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心改革:
目的:1855年,新沙皇感受到变革的压力,认识到
已成大势所趋,因此强制在俄国发起了改革运动。
准备:新沙皇亲自主持成立了讨论方案;发起大讨论等。最终强制在俄国发起了的改革。
(二)改革的内容:
1、“解放”法令:
内容:(1)政治上,宣布废除农奴制,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2)经济上,农民可以通过获得一半土地,另外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且有权决定。
评价:农奴获得了解放,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背负沉重的债务;他们摆脱了地主的奴役,却受到的束缚。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这样,更严重的农民起义爆发了,激进知识分子也对改革深感失望。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原因:由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民的司法权消失,为配合解放法令,又进行了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内容:(1)司法改革:“解放”法令实施后,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全面建立。章程规定废除,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建立;
符合条件的本地居民可以成为,随即选取;只有受过高等司法教育的人才能出任。
(2)地方自治:同时推行了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在城市建立,都由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卫生等公共事务。
作用:司法改革使得政府官员的有所增强。但司法改革实际进展缓慢。普通群众不具备法律意识。地方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区的做出了贡献。但地方自治改革并没有触动原来的政府机构,只是在它之外又增加了一套机构,政府当局和城市杜马摩擦和冲突时有发生。
(三)改革的评价:
第一,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它直接地影响到俄国历史的发展。
(2)地位: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第二,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1)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了一些“让步”。(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历史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背景:
(1)日俄战争: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其性质是一场为了争夺朝鲜、中国东北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它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2)1905年革命:沙皇镇压圣彼得堡工人游行,制造了“”事件,引起军队骚动,“”号军舰水兵起义,革命风潮激荡全国。沙皇政府认为最严重的危机是;为在农村建立稳定的社会基础,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需要扶持一大批富农。
2、内容:1906年斯托雷平开始推行改革,规定农民可以带着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还可以的份地。
3、评价:
积极:土地改革促成了被称做“”的经济大发展,一战前俄国成为“”和世界最大的。
消极:由于改革根本不顾及贫苦农民的利益,导致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斯托雷平的口号就是“”,改革使富农愈富,贫农愈贫,全国大多数农民失去了对沙皇政府的信任。俄国处于革命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