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泄密案例

合集下载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企业泄密是指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被泄露或外泄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造成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企业泄密的真实案例,以警示广大企业和员工重视信息安全,防范泄密行为的发生。

案例一,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泄密事件。

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一名员工因个人原因,将公司的用户数据非法出售给了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

这一事件不仅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损害了公司在用户心目中的信任度,导致公司声誉受损,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案例二,某制造业企业技术泄密事件。

某制造业企业的一名技术人员因不满公司待遇,将公司的核心技术资料外泄给了竞争对手,导致公司多项专利技术被侵权,市场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公司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维权,损失巨大。

案例三,某金融机构内部人员泄密事件。

某金融机构的一名内部人员将客户的财务信息泄露给了不法分子,导致大量客户遭受财产损失,公司声誉受损,客户流失严重。

公司不得不赔偿受害客户,并进行全面整改,恢复市场信心。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企业泄密对企业的严重危害,一旦发生泄密事件,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因此,企业和员工应当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控制对机密信息的访问和传播,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

总之,企业泄密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企业和员工应当共同努力,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防范泄密行为的发生,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失泄密案例

失泄密案例

失泄密案例最近,我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失泄密案例。

这个案件涉及到一家知名企业的保密资料遭到泄露,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据了解,该企业是一家从事技术研发的公司,专注于某种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这个技术是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然而,近期该技术的一部分相关数据被竞争对手获得,并被散布在网络上,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调查人员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追踪,最终发现泄露源头是该企业内部的一名员工。

这名员工在向竞争对手泄露数据时,以高额回扣作为利益诱饵,将数据通过网络上传给对方。

令人意外的是,这名员工竟然不是技术部门的人员,而是企业的一名行政职员。

这一泄密行为也引发了对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深刻反思。

失泄密案例的教训是惨痛的。

首先,企业在保护技术和商业机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这起案件暴露了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安全监控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对敏感数据的保护不够严密。

其次,这起案件也揭示了一些员工对公司忠诚度的问题。

员工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不足,无论是出于经济利益还是其他原因,都可能选择背叛企业,泄露机密信息。

为了避免类似的泄密事件再次发生,企业亟需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和监控措施。

首先,企业应加强对敏感数据的权限控制,确保只有必要的人员可以访问相关信息,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电子监控系统,对每一次的访问、下载和上传行为进行记录和审查。

其次,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忠诚度,使其明晰知道这些机密数据的保护重要性。

此外,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应加强对失泄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起严格的保密法律法规,做到对泄密行为进行严惩不贷,加大对泄密者的法律制裁力度,以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安全。

总的来说,失泄密案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保护商业机密和技术资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

只有加强内外部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忠诚度,加大对失泄密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有效地保护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利益。

商业无间道—制造业泄密事件精选

商业无间道—制造业泄密事件精选

编者按:大成天下()致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终端与数据安全产品开发商,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用户提供高效、实用、稳定的桌面与内容安全产品。

近几年国内外制造业泄密事件频繁,为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本汇编收录了几年来国内外制造业发生的较为典型的泄密案例,供大家查阅,以便于制定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系统解决方案。

如果您的单位/企业有泄密困扰,欢迎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1122-918。

如果您对文档中的内容有任何建议,或者有哪些新发生的泄密事件,欢迎您发邮件告知,电子邮件地址:service@。

一. 制造业泄密事件综述 (3)二. 制造业重大泄密事件详细解读 (7)2.1 2011年索尼用户信息泄露案 (7)2.2 力拓间谍案 (9)2.3 华为泄密案 (12)2.4 中国赔偿金额最大的商业秘密侵权案 (14)三. 2000年以前 (16)3.1 80年代纺织业泄密案 (16)3.2 宜兴市大利化工厂诉兴发精细化工厂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 (17)四. 2001—2005 (19)4.1 维尔康药业曝出离奇的技术偷窃案 (19)4.2 损失20亿揭秘中国最大中药秘方遭美剽窃事件 (20)4.3 上海化工研究院诉陈伟元等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 (22)4.4 泄露公司秘密文件爱立信5名职员涉嫌间谍案 (24)4.5 通用大众商业间谍案 (25)4.6 谁泄密了“三星手机核心技术” (26)4.7 台积电状告中芯国际侵权 (28)4.8 涉嫌进行商业间谍活动F1丰田车队德国工厂遭查 (30)4.9 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公司员工泄密案 (31)4.10 “大卸八块”克隆汤圆机 (32)4.11 凯恩纸业泄密案 (33)4.12 朗讯泄密案 (34)4.13 温州市一化纤设备厂泄密案 (35)五. 2006—2010 (36)5.1 可口可乐公司泄密案 (36)5.2 AT&T近2万用户信息遭黑客窃取 (37)5.3 韩国首例汽车业跨国商业间谍案 (38)5.4 上市药企内部上演“无间道”线人内鬼一应俱全 (39)5.5 中国混凝土界知识产权第一案 (41)5.6“现代向江淮泄密”案 (42)5.7双龙汽车技术泄露案 (43)5.8安踏设计图纸被盗卖事件 (44)5.9 LG技术泄密案 (45)5.10 一纸承诺不敌车房高薪 (48)5.11 侵入前东家电脑“抢”客户 (49)5.12 15万元高价岂是“赚外快” (50)5.13 跳槽后泄露原公司商业秘密职员被判赔近9万元 (51)5.14 菲亚特陷入“间谍门” (52)5.15 福特汽车泄密案 (53)5.16 10万元惩罚商业泄密者 (54)5.17 本田美国官网490万客户信息外泄 (55)5.18 Ipad2泄密事件 (56)六. 2011年以后 (57)6.1 韩国三星电子泄密案 (57)6.2 雷诺“间谍门” (58)6.3 苹果员工出卖机密信息案件 (59)一. 制造业泄密事件综述近几年来,各类信息泄密事件层出不穷。

招标公司泄密事件(3篇)

招标公司泄密事件(3篇)

第1篇一、事件背景近年来,我国招标投标市场日益繁荣,各类招标项目层出不穷。

然而,招标过程中出现的泄密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招标投标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本文将围绕一起招标公司泄密事件展开论述,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招标投标市场安全的关注。

二、事件经过1. 事件起因2019年6月,某市某招标公司负责组织一宗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招标。

该工程总投资2亿元,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为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招标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

2. 泄密事件发生在招标过程中,有部分投标单位反映,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已经收到了其他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内容。

这一情况引起了招标公司的重视。

经调查,发现招标公司内部人员泄露了投标文件内容。

3. 事件调查事件发生后,招标公司迅速成立调查组,对泄露事件进行调查。

经查,泄露事件系招标公司一名员工所为。

该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投标文件内容泄露给部分投标单位,收取了巨额好处费。

4. 事件处理根据调查结果,招标公司对涉事员工进行了严肃处理,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

同时,招标公司对泄露事件涉及的投标单位进行了整改,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

三、事件影响1. 对招标投标市场的影响此次招标公司泄密事件,严重损害了招标投标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一方面,泄露事件导致部分投标单位获得不公平竞争优势,影响了其他投标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事件暴露出招标投标市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市场秩序的稳定。

2. 对相关单位的影响此次事件涉及多个投标单位,对他们的利益造成了损失。

此外,事件还可能对相关单位的声誉和信誉产生负面影响。

3. 对社会的影响招标投标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此次泄密事件可能导致部分资源分配不公,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招标投标市场安全的关注,要求加大监管力度。

四、事件反思1. 招标公司内部管理问题此次事件暴露出招标公司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企业内网泄密案例剖析报告

企业内网泄密案例剖析报告

企业内网泄密案例剖析报告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内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泄密事件对企业造成的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害是不可忽视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一起企业内网泄密案例,总结其原因和教训,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企业加强内网安全。

2. 泄密案例概述企业A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高科技产品。

该企业的内网连接了各个分部和办事处,涉及大量的研发和商业机密信息。

近期,该企业发生了一起内网泄密案例,导致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3. 案例分析3.1 攻击手段经初步调查,泄密事件是通过网络攻击实施的。

攻击者利用社会工程学手法,通过发送钓鱼邮件获取员工的登录凭证,然后利用这些凭证登录到内网系统,获取敏感信息并将其传送到外部服务器。

3.2 安全漏洞调查显示,企业A存在以下安全漏洞:- 缺乏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导致员工容易受到钓鱼攻击。

- 内网系统缺乏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导致攻击者可以轻易获取敏感信息。

- 缺乏有效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使得攻击者能够在内网中潜伏许久而不被察觉。

3.3 影响和损失泄密事件给企业A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重要的研发成果和商业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使企业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 客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度大幅降低,导致订单量锐减。

- 法律诉讼和赔偿费用的增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沉重压力。

4. 教训和建议通过对泄密案例的剖析,我们得出以下教训和建议:4.1 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企业应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教育员工识别和防范各类网络攻击,特别是针对钓鱼邮件的警惕性。

员工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防范知识和技巧。

4.2 加强内网安全措施企业应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内网系统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

同时,应定期对内网系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发现的安全漏洞。

4.3 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企业应投资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及时发现和拦截内外网攻击。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

法国雷诺泄密商业间谍案事态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月3日,针对雷诺汽车电动车技术被泄露的指向性调查就已展开。

两天之后,事情得到了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的确认,涉入其中的是该公司的三名高管,其中一名是雷诺公司管理委员会的高管让·米歇尔·巴尔塔扎尔。

其它两人分别是负责电动车草案的贝特朗·罗歇特和负责电动车计划的马蒂厄·特南鲍姆。

他们涉嫌泄露了雷诺汽车在未来18个月内投放车型的电池数据,对雷诺汽车公司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在事情公开之前,雷诺汽车建议三人自动离职,但这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意,终致路人皆知。

2011年1月6日,法国《费加罗报》称,雷诺遭泄露数据的买家可能来自中国,原因是中国想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导者。

前苹果员工承认出卖机密信息面临228万美元赔偿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消息,前苹果员工Paul Devine因被怀疑出卖苹果公司的重大机密信息致使苹果公司受到重大损失,而受到FBI和IRS的调查。

现在他终于认罪,不仅将面临支付228万美元的赔偿,还将在6月6日等待宣判。

前苹果公司员工Paul Devine今天在联邦法庭承认了他以苹果公司的机密信息换取经济利益的指控。

Devine承认他参与了窃取苹果公司机密信息的计划。

他在2005年到2010年受雇于苹果公司,在这五年间。

,他利用多家国内和海外的银行账户转移金钱来掩饰这些事件的性质和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来源,从而获取经济利益超过了10000美元。

根据法庭檔,这个欺诈计划包含了Devine向外传出苹果公司的机密信息,例如新产品的预测、计划蓝图、价格和产品特征,还有一些为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供货商和代工厂商提供的关于苹果公司的数据。

作为回报,Devine得到了经济利益。

这个窃取计划使得这些供货商和代工厂商更好的与苹果进行谈判。

而Devine承认公司因因这些信息而亏损了240.9万美元。

这项调查开始于2010年四月,起源是苹果公司当时发现了Devine的苹果计算机中收取利益的证据。

2010-2014年企业泄密事件盘点

2010-2014年企业泄密事件盘点

企业泄密事件盘点前言根据开放安全基金会表示,迄今为止最严重的10起安全泄露事故中,3起事故发生在今年。

这包括NYC Taxi&Limousine Commission的 1.73亿条记录泄露事故,易趣的1.45亿条记录泄露事故以及韩国信用局的1.04亿条记录泄露事故。

而这还没有算上据称俄罗斯黑客窃取的12亿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最近从韩国游戏网站发现被盗的2.2亿条记录。

根据开放安全基金会和Risk Based Security公司表示,2014年正在取代2013年成为泄露数据量最高的一年。

2010-2013企业泄密事件盘点中国企业关注商业机密从2010年轰动全国的“力拓案”开始。

胡士泰等四名被告为了掌握中国钢铁企业对2009年度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策略,采取利诱及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了中国钢铁企业2009年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多项商业机密,给中国有关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较大的商业泄密事件达30余起。

其中,东软集团因商业机密外泄,给公司造成4000余万元人民币的损失。

此外,亚马逊、江苏银行、苹果、三星、1号店等泄密案,都让当事企业如芒在背。

1、富士康“内鬼”泄密2010年富士康公司内部员工林某将iPAD2平板电脑后壳的3D数据图泄露,给富士康造成重大损失。

2、中国考研泄题案犯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获刑周文胜、欧阳泽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技师)、段宏博(中南大学人事处聘用人员)、陈龙(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研究生)等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之便,从湘潭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室窃取了考试试卷,并复印转卖。

3、三星电子泄露机密2011年三星电子生活家电部的A某在面临合同届满并难再续约的情况下,将公司的技术开发战略等机密下载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里,企图向中国某家电企业泄密。

4、台企前高管被控向大陆企业“泄密”台湾友达光电前高阶主管连水池、王宜凡,涉嫌受大陆TCL集团面板大厂华星光电年薪百万美金利诱,相继“带枪”投靠,并移转友达光电AMOLED等“敏感科技”。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企业危机解决方案推荐: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将企业危机简单理解为利益上的冲突,价值观、情感方面的迥异及对抗都可能是引发企业重大危机的根源。

在网络时代,便捷的网络传播环境为集结、扩散、煽动公众对企业或品牌的敌对情绪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这对企业而言,危机管理的重点或许就应该在完善企业部管理同时,认真倾听、追踪公众舆论,并及时对舆论情绪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将危机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或许就是十大企业危机管理案例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一:新奥燃气政府公关泄密事件1、企业危机经过:2009年1月7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聊城新奥燃气公司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

这篇题为《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热透了,舆论一片哗然。

2、企业危机处理方法: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后,新奥燃气进行紧急危机管理:一是在1月8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新奥从未做过此计划,指责事件由竞争对手所策划,称已报警,并警告其他媒体不要盲目报道,否则将被追究责任。

二是紧急开展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的删帖处理。

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的新闻报道已大部分被删除。

三对事件更多幕闭口不谈,所以对外信息披露均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称此事乃对手策划所致。

3、事件启示:新奥燃气所采取否认策略虽然不符合道德规,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却是正确的。

因为无论这份公共关系维护方案是如何被曝光的,企业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跨越了企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所以否认策略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苍白无力的否认尽管会到质疑与批判,但起码将事件框定在企业道德层面。

如果承认则使事件升级至法律层面,既使媒体不再炮轰,聊城官员也会让新奥燃气吃不了兜着走。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二:马自达6危机:明星吸毒,品牌遭殃1、企业危机经过:2009年2月1日,奥运金牌王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的照片被英国媒体曝光,舆论震惊。

企业涉密真实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涉密真实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涉密真实案例分析报告1. 案例背景企业名称:XYZ科技有限公司涉密事件:员工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事件发生时间:2020年4月事件经过:XYZ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知名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在2020年4月,公司发现其机密研发文档在外部网络上传播。

经过调查,发现泄露源头是公司一名员工,在个人电脑上存储了大量机密文件,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外部网站。

2. 调查分析2.1 员工行为分析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泄露机密的员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调查。

发现他是一名技术研发部门的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关键项目的研发工作。

以下是对员工行为的分析:- 违背保密协议:员工明确签署了公司的保密协议,承诺不泄露任何机密信息。

然而,他却违反了协议,将机密文件外泄。

- 心理状态分析:经过心理测试和访谈,我们发现该员工存在抱怨情绪。

他对公司的管理方式和待遇感到不满,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这种情绪可能导致他泄露机密信息。

- 个人隐私泄露:通过对员工电脑的调查,我们发现他的个人电脑存在电脑病毒和黑客攻击,可能导致他的电脑遭到远程控制并下载了机密文件。

同时,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也被黑客攻击,可能是获取机密信息的途径之一。

2.2 公司内部安全体系分析我们对企业的内部安全体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检查,结论如下:- 保密制度不完善:公司在保密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保密协议的签署程序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措施。

- 员工意识培养不到位:公司虽然有提供保密教育培训,但宣讲力度不够,缺乏引导员工强化保密意识的有效方法。

- 信息技术安全不完备:公司的信息技术安全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容易受到外部黑客攻击。

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机制。

3. 结果与建议3.1 对于员工行为- 加强保密教育: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对保密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 建立监控制度:公司应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对员工电脑和网络活动的监控,发现异常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泄密案例一、受害者:HBGary Federal公司(2011年2月)随着为美国政府和500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技术服务的HBGary Federal公司CEO的黯然辞职,人们骤然醒悟,云时代保障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而是人,不是部门职能,而是安全意识!企业门户大开的原因不是没有高价安全技术,而是缺乏一道“人力防火墙”。

2011年2月6日,在美式橄榄球超级碗决赛之夜,HBGary Federal公司创始人Greg Hoglund尝试登录Google企业邮箱的时候,发现密码被人修改了,这位以研究“rootkit”而著称的安全业内资深人士立刻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作为一家为美国政府和500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防护的企业,自身被黑客攻陷了!更为糟糕的是,HBGary Federal企业邮箱里有涉及包括美商会、美国司法部、美洲银行和WikiLeak的大量异常敏感的甚至是见不得光的“商业机密”。

对HBgary Federal公司实施攻击的黑客组织“匿名者”随后将战利品——6万多封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公布,直接导致HBgary Federal公司CEO Aaron Barr引咎辞职,由于此次信息泄露涉及多家公司甚至政府部门的“社交网络渗透”、“商业间谍”、“数据窃取”、“打击WikiLeak”计划,HBGary公司的员工还纷纷接到恐吓电话,整个公司几乎一夜间被黑客攻击彻底击垮。

失窃/受影响的资产:60000封机密电子邮件、公司主管的社交媒体账户和客户信息。

安全公司HBGary Federal宣布打算披露关于离经叛道的Anonymous黑客组织的信息后不久,这家公司就遭到了Anonymous组织成员的攻击。

Anonymous成员通过一个不堪一击的前端Web应用程序,攻入了HBGary的内容管理系统(CMS)数据库,窃取了大量登录信息。

之后,他们得以利用这些登录信息,闯入了这家公司的多位主管的电子邮件、Twitter和LinkedIn账户。

企业泄密事件盘点

企业泄密事件盘点

企业泄密事件盘点离职员⼯其实⼀直都是企业需要注意的群体,据调查数据显⽰,中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有60%与⼈才跳槽有关,佰佰安全⽹针对近期华为员⼯泄密事件对近3年的企业泄密事件进⾏了盘点。

离职员⼯其实⼀直都是企业需要注意的群体,据调查数据显⽰,中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有60%与⼈才跳槽有关,佰佰安全⽹针对近期华为员⼯泄密事件对近3年的企业泄密事件进⾏了盘点。

⼩编带你了解。

1.海尔前⾼管跳槽窃取商业秘密获刑三年2015 年1⽉,针对四名海尔前员⼯的商业窃密案,青岛法院进⾏了⼀案⼆审公开宣判。

2010年5⽉间,海尔前职⼯齐某某违反与公司的保密协议,通过邮件形式,向同⾏业某公司⾮法透露海尔洗⾐机重要⽣产数据,并在当年7⽉辞去海尔职务到该公司就职。

⽽后通过邮件,⼜从张某某、王某、张某三⼈获取海尔洗⾐机⽣产和采购环节重要商业数据。

经评估,齐某某、张某某给海尔集团分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2 .44万元和2579 .81万元。

2.原中兴员⼯与合作⽅“私通” 盗取商业机密企业损失百万2015年4⽉消息,秦某原系⼤型国企中兴公司的技术员⼯,负责主流产品IPTV游戏业务开发,跳槽后与企业合作⽅⽥某开设新企业。

为加快⾃⼰公司IPTV游戏平台研发速度,秦某违反与中兴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将中兴公司IPTV游戏平台相关保密⽂档和程序发送给⽥某,⽥某⼜转发给技术⼈员于某等⼈。

⽽后三⼈公司的IPTV游戏平台上线,共造成中兴公司损失⼈民币161.6万元。

3.离职员⼯靠机密图纸组建同类企业牟利300万元2015 年4⽉消息,南京某知名品牌压缩机⽣产公司发⽣机密图纸窃密事件。

因觊觎单位巨⼤的市场利润,原公司销售职员陈某辞职后擅⾃组建同类企业,并伙同保管公司机密图纸的同事李某窃取公司机密图纸。

趁公司进⾏2005版、2011版CAXA图纸加密系统更换交替之际,李某将所有型号压缩机的图纸拷贝⾄其私⼈电脑或将图纸打印出来,并通过QQ传输、U盘传递、临摹画图等⽅式,将公司的压缩机的全部图纸交给陈某。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企业和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危机事件,如产品质量问题、领导人失言、安全事故等。

如何处理这些危机事件,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十大危机公关案例,并分析它们的应对策略和效果。

案例一:思科公司网络设备漏洞事件思科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网络设备制造商,2019年该公司披露了一起重大漏洞事件。

面对该事件,公司及时公开事件情况,并发布紧急补丁,同时积极与相关安全机构合作,共同应对漏洞问题。

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危机,维护了企业声誉。

案例二:马航MH370失联事件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成为全球瞩目的危机。

马航公司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应对团队,向家属和媒体提供信息,并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虽然最终事故原因未查明,但马航公司积极的危机公关措施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案例三: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是2016年的重大危机事件。

面对此事,三星公司果断召回产品并展开全面调查,同时积极向用户道歉,并承诺进行全面赔偿。

通过公司的坚定行动和积极处理,三星公司挽回了用户信心,顺利度过了这场危机。

案例四:沃尔玛事件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但其涉及的劳工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面对各种指责,沃尔玛积极采取行动,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并加强对供应链的监督。

这些积极变革有效缓解了消费者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提升了公司形象。

案例五:可口可乐新闻泄密事件2006年,可口可乐公司遭到一名前高管故意泄露机密文件的事件。

公司通过迅速采取法律行动、紧急换发产品,以及对员工进行培训等措施,果断处理了这一事件,维护了企业的声誉。

案例六:戴尔公司主板故障事件2004年,戴尔公司的个别笔记本电脑主板出现故障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质量争议。

戴尔公司积极回应消费者的投诉,加强售后服务,并进行了全面召回和更换。

这种及时反应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对于稳定公司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企业危机解决方案推荐: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将企业危机简单理解为利益上的冲突,价值观、情感方面的迥异及对抗都可能是引发企业重大危机的根源。

在网络时代,便捷的网络传播环境为集结、扩散、煽动公众对企业或品牌的敌对情绪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这对企业而言,危机管理的重点或许就应该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同时,认真倾听、追踪公众舆论,并及时对舆论情绪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将危机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或许就是十大企业危机管理案例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一:新奥燃气政府公关泄密事件1、企业危机经过:2009年1月7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聊城新奥燃气公司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

这篇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热透了网站,舆论一片哗然。

2、企业危机处理方法: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后,新奥燃气进行紧急危机管理:一是在1月8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新奥从未做过此计划,指责事件由竞争对手所策划,称已报警,并警告其他媒体不要盲目报道,否则将被追究责任。

二是紧急开展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的删帖处理。

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已大部分被删除。

三对事件更多内幕闭口不谈,所以对外信息披露均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称此事乃对手策划所致。

3、事件启示:新奥燃气所采取否认策略虽然不符合道德规范,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却是正确的。

因为无论这份公共关系维护方案是如何被曝光的,企业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跨越了企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所以否认策略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苍白无力的否认尽管会到质疑与批判,但起码将事件框定在企业道德层面。

如果承认则使事件升级至法律层面,既使媒体不再炮轰,聊城官员也会让新奥燃气吃不了兜着走。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二:马自达6危机:明星吸毒,品牌遭殃1、企业危机经过:2009年2月1日,奥运金牌王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的照片被英国媒体曝光,舆论震惊。

保密法律法规的案例(3篇)

保密法律法规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6月,某公司员工王某在离职前,将公司内部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非法携带至家中,并通过网络将部分资料泄露至境外网站。

经调查,泄露的资料包括我国某重点科研项目的研发数据、我国军事装备的性能参数等。

该行为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秘密安全,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持有、使用、泄露、传播国家秘密。

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犯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案例分析1. 案件定性本案中,王某非法携带、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泄露国家秘密罪。

2. 案件分析(1)泄露国家秘密的严重性本案中,泄露的国家秘密涉及我国某重点科研项目的研发数据、我国军事装备的性能参数等,这些信息对于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王某的泄露行为,可能导致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军事装备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国家安全风险。

(2)泄露原因分析本案中,王某泄露国家秘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缺乏保密意识。

王某在离职前,未充分认识到泄露国家秘密的严重性,导致其在离职时携带、泄露国家秘密。

② 缺乏法律法规教育。

王某所在公司未对其开展保密法律法规教育,导致其缺乏对国家秘密保护的认知。

③ 离职情绪影响。

王某在离职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离职情绪,导致其在离职时做出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

(3)案件启示本案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几点启示:① 加强保密法律法规教育。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

结合企业偷盗反面典型案例开展对检查剖析材料

结合企业偷盗反面典型案例开展对检查剖析材料

一、概述企业偷盗行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给企业经济活动、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加强对企业偷盗行为的打击和预防,有必要对一些典型的企业偷盗案例进行检查剖析,以提高广大企业家和职工的防范意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一:公司员工盗窃财物某公司员工小王,在负责管理公司仓库的职务中,利用职务之便盗窃了大量公司财物,导致公司经济损失严重。

小王盗窃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公司对仓库管理不严格,监管措施不到位,对员工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缺失,进而给了小王可乘之机。

2. 案例二:管理层贪污挪用资金某公司管理层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着贪污挪用资金的行为,将公司资金私自挪用或用于个人消费,并伪造账目来掩盖这些行为。

这些行为给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也损害了员工的利益和社会公众的信任。

3. 案例三:技术人员泄露商业机密一些技术人员在公司工作期间将公司的商业机密泄露给了其他企业或竞争对手,导致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商业优势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损害。

这些泄密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三、案例的剖析与启示1. 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制度化,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

加强对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管,防止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偷盗行为。

2. 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培养员工的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觉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 完善企业的内部监察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监察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检查,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能设立相应的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保护企业经营秩序的正常运行。

4. 严格落实法律法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做到合法合规。

三江泄密案例分析报告

三江泄密案例分析报告

三江泄密案例分析报告三江泄密案是一起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案件,该案的发生对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是对该案进行的分析报告。

一、案件背景三江集团是一家从事军品研发和生产的大型军工企业,拥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

该企业的研发成果一直备受政府重视,并在国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最近几年,该企业的一些重要机密技术和研发计划相继泄露,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高度关注。

二、案件调查国家安全机关对该案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泄密行为是由该公司内部人员实施的。

经过调查,发现泄密源头是该公司的研发部门一名高级工程师。

该工程师利用职务之便,将机密文件拷贝至个人电脑并转卖给境外间谍组织,获取了巨额利益。

同时,他还从公司的内部网络获取了其他机密信息,并传给了境外间谍组织。

三、泄密影响1. 国家安全:该案件的发生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泄露的机密信息可能对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2. 企业声誉:泄密案对三江集团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招聘困难。

3. 内部稳定:这起案件也对企业内部的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团队合作和工作积极性受到了负面影响。

四、案件原因分析泄密案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在保护重要机密方面的管理措施不够严格,没有确保员工对机密信息的正确处理和保密意识的培养。

2. 内部监督机制缺失:企业在现有的内部监督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的机制没有健全。

3. 经济利益驱动:该工程师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成为境外间谍的合作对象,从而背叛了企业和国家。

五、案件处理措施1. 深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企业应加强对重要机密信息的保护措施,建立科学的防泄密制度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2.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保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法律意识。

3. 实施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管和评估,确保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

保密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3篇)

保密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加强保密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保密意识,我国各级保密部门制作了一系列保密警示教育片。

本文将以某市保密部门制作的保密警示教育片《泄密风波》为例,剖析一起典型的泄密案例,以期引起全社会对保密工作的重视。

二、案例简介《泄密风波》讲述了一起发生在我国某市企业的泄密事件。

该企业员工小李,因工作需要,接触到了一份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

在离职前,小李出于报复心理,将文件上传至互联网,导致国家秘密泄露。

事件发生后,企业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展开调查,依法对小李进行处罚。

同时,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保密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案例剖析1. 泄密原因(1)小李个人道德品质问题。

小李在离职前,因个人恩怨,报复企业,将国家秘密泄露。

这暴露出小李道德品质问题,缺乏对国家利益的尊重。

(2)企业内部管理存在漏洞。

企业对员工保密教育不够,导致员工保密意识淡薄。

同时,企业对离职员工的管理存在疏漏,未能及时发现和阻止小李的泄密行为。

2. 泄密危害(1)损害国家安全。

国家秘密泄露可能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失。

(2)损害企业利益。

企业秘密泄露可能导致企业竞争地位下降,甚至面临破产。

(3)损害个人利益。

泄密事件可能使泄密者受到法律制裁,损害个人声誉和前途。

3. 案例启示(1)加强保密教育。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定期开展保密教育,提高员工保密意识。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建立健全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加强内部管理。

(3)强化离职员工管理。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加强对离职员工的管理,防止其带走企业秘密。

四、警示教育1. 泄密事件警示我们,保密工作关乎国家安全、企业利益和个人前途,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加强保密教育,提高员工保密意识,形成良好的保密氛围。

3. 全社会应共同维护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泄密的典型案例

泄密的典型案例

泄密的典型案例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而信息泄漏也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泄密事件对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损失不容忽视。

本文将探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泄密案例,分析其原因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

二、马拉松运动员药检泄密事件2.1 案例描述马拉松运动员药检泄密事件是指中国某省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的药检结果被泄露的事件。

该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其药检结果却被非法获取并公之于众。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严重影响了该运动员的声誉和职业生涯。

2.2 泄密原因分析该事件的泄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部管理不严格:泄密往往与信息的保护有关,而在该案例中,未能确保药检结果的保密性。

可能是因为相关部门的人员素质和保密意识不高,或者是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2.网络安全漏洞:泄密事件通常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的,黑客或者内部人员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敏感信息。

对于马拉松运动员药检结果来说,如果门户网站的安全性无法保障,则很容易被黑客攻击。

3.兴趣驱动:有时候,泄密事件并非恶意行为,而是某些人出于个人兴趣而进行的。

在该案例中,有可能是某些爱好者想获取运动员的药检结果,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2.3 应对措施为了避免类似的泄密事件再次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内部管理:各部门应制定严格的信息保密制度,并加强对员工的保密培训。

对于重要信息,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进行保护,确保相关人员遵守保密规定。

2.提升网络安全性:加强对系统漏洞的监测和修复工作,定期进行网络安全评估,确保门户网站和相关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范和追踪能力,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威胁。

3.加强敏感信息访问控制:对于敏感信息,设置访问权限,并采用加密等技术手段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信息,从而降低泄密的风险。

三、知识产权泄密案例3.1 案例描述知识产权泄密案例是指企业或个人的专利、商业机密等重要知识产权被非法获取并泄露的事件。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

企业泄密案例企业泄密是指企业内部的机密信息被泄露或外泄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不仅影响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真实的企业泄密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第一起案例发生在一家知名科技公司,该公司的一名员工利用自己的权限,窃取了公司的核心技术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出售给了竞争对手。

这些技术资料的泄露不仅使得公司的竞争优势丧失,还导致了巨额经济损失。

最终,泄密者被公司发现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但公司所遭受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第二起案例发生在一家金融机构,一名员工在离职前窃取了大量客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个人牟利。

这些客户信息的泄露不仅损害了客户的利益,还使得公司的信誉受损,导致了大量客户的流失。

虽然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修复损失,但所造成的影响依然难以消除。

第三起案例发生在一家制造业企业,一名技术员在外出出差时遗失了一份包含公司新产品设计图纸的文件夹,这些设计图纸被不法分子获取并用于仿制产品。

这一举动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创新成果,还给公司带来了市场份额的严重损失。

尽管公司采取了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企业泄密不仅仅是一种技术问题,更是一种管理问题。

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保护,同时加大对内部泄密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防范和遏制泄密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企业泄密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泄密行为的发生,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引起大家对企业泄密问题的重视和警惕,共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雷诺泄密商业间谍案事态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月3日,针对雷诺汽车电动车技术被泄露的指向性调查就已展开。

两天之后,事情得到了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的确认,涉入其中的是该公司的三名高管,其中一名是雷诺公司管理委员会的高管让·米歇尔·巴尔塔扎尔。

其它两人分别是负责电动车草案的贝特朗·罗歇特和负责电动车计划的马蒂厄·特南鲍姆。

他们涉嫌泄露了雷诺汽车在未来18个月内投放车型的电池数据,对雷诺汽车公司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

在事情公开之前,雷诺汽车建议三人自动离职,但这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意,终致路人皆知。

2011年1月6日,法国《费加罗报》称,雷诺遭泄露数据的买家可能来自中国,原因是中国想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领导者。

前苹果员工承认出卖机密信息面临228万美元赔偿
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消息,前苹果员工Paul Devine因被怀疑出卖苹果公司的重大机密信息致使苹果公司受到重大损失,而受到FBI和IRS的调查。

现在他终于认罪,不仅将面临支付228万美元的赔偿,还将在6月6日等待宣判。

前苹果公司员工Paul Devine今天在联邦法庭承认了他以苹果公司的机密信息换取经济利益的指控。

Devine承认他参与了窃取苹果公司机密信息的计划。

他在2005年到2010年受雇于苹果公司,在这五年间。

,他利用多家国内和海外的银行账户转移金钱来掩饰这些事件的性质和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来源,从而获取经济利益超过了10000美元。

根据法庭档,这个欺诈计划包含了Devine向外传出苹果公司的机密信息,例如新产品的预测、计划蓝图、价格和产品特征,还有一些为苹果公司的合作伙伴、供货商和代工厂商提供的关于苹果公司的数据。

作为回报,Devine得到了经济利益。

这个窃取计划使得这些供货商和代工厂商更好的与苹果进行谈判。

而Devine承认公司因因这些信息而亏损了240.9万美元。

这项调查开始于2010年四月,起源是苹果公司当时发现了Devine的苹果计算机中收取利益的证据。

进而引起了FBI和IRS的调查。

在整个过程中,Devine的律师一直声称,Devine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做了错误的事情的好人。

但他仍然面临200万美元的赔偿和法庭的后继的刑罚。

高盛资料被内部员工窃取
指控与非法复制敏感计算机代码有关代码用于运行投资银行的自动交易系统安德鲁克拉克
2009年7月6日星期一英国标准时间19点18分
一位在高盛华尔街总部工作的前计算机程序员已被指控为窃取商业机密罪,具体的指控内容是下载敏感的计算机代码,这些代码被用于运行投资银行的自动交易系统。

谢尔盖阿雷尼科夫(Sergey Aleynikov),一名39岁的俄罗斯移民,因上周五被高盛以涉嫌违反安全条例报警,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在纽约附近的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逮捕,一位曼哈顿法官今天以75万美元的保释金予以保释。

他被美国检察官指控为不当复制用于运行交易系统的代码,并将相关资料上传至某文件
共享网站。

据法院文件透露,该网站由某匿名人士在伦敦注册,并与一台位于德国的计算机服务器相关联。

美国联邦调查局在上个月用四天的时间提起一桩刑事诉讼,称阿雷尼科夫从雇主高盛那里上传了32兆的信息,他的雇主在法庭文件中被简单描述为“某金融机构”。

然而,根据华尔街的消息透露,该金融机构就是高盛公司。

阿雷尼科夫在高盛的年薪是40万美元,他于今年6月早些时候离职,然后加入了一家位于芝加哥的公司,据他透露给他老板的消息,这家新公司给他开出的薪水是原先的三倍。

这项指控描述了从高盛窃取的信息是一种软件代码,用来运行一个“针对各种股票和商品市场的先进,高速,高容量”的交易平台,这个平台能够通过快速获取和分析有关市场情况的变化来进行交易。

据法院文件记述,“通过该交易平台通常每年为该金融机构产生数百万美元的利润。


阿雷尼科夫被指控通过他在公司的工作电脑,以及家中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下载代码。

高盛是通过内部监测系统发现这起违规事件的,该系统会扫描员工的电子邮件以发现是否转移公司的计算机代码,并对任何将文件上传到外部服务器的行为发出警报。

于其它华尔街的银行一样,高盛很少披露其相关的交易方法。

用于运行自动交易的软件平台被认为是公司的高度商业机密。

高盛拒绝就此发表评论,但知情人士表示,此项罪行没有影响到公司的客户。

阿雷尼科夫的妻子,爱琳娜(Elina), 向路透社声称称她的丈夫是无辜的,说他是一个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9年的好公民。

“力拓间谍门”敲响信息安全警钟(2009年)
力拓间谍门事件因给中国整个钢铁行业带来高达7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而备受关注。

同样让人关注的还有力拓上海办事处内的一台计算机。

国家安全部门调查后有了惊人的发现:在这台计算机内,竟然存有数十家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详细资料,包括企业详细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数据,甚至连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也非常明晰。

对此有媒体戏言:力拓甚至比有些企业的老总更了解他们的公司。

这无疑为中国的企业信息化敲响了警钟。

它反映出我国企业的信息安全特别是信息内部安全控制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事实上,电子化办公易传播、易扩散性的特性在给信息传输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

《财富》杂志统计,全球排名前100的企业中,每次由电子文档泄露所造成的平均损失高达50000美元。

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员工关系不稳固,通过窃取机密信息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内部员工出卖机密的事件时有发生。

据德勤对世界前100家全球性金融机构高层的调查,就公司信息安全而言,36%的受访者担心机构内部员工行为失当,而担心来自外部攻击的受访者则仅有13%。

这表明,今天企业面对的最大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从外部入侵转为内部人员使用信息的不可控上。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 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