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从内容上来分析,这一节是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这三种具体的力以后,是对前面三节的共性总结。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这三种力的一个共性。
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是从人的直觉入手,把学生的直觉印象与科学验证相结合,使学生对“力作用的相互性”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
又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让学生从实验现象和自己的亲身感受以及和同学的讨论交流中体会出力作用的相互性。
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从而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本班人数男生与女生比例是2:1,感性认识不是很难。
而且本节内容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使学生对“力作用相互性”的理解不是太难。
本节设置了一系列的动手实验让学生完成后讨论交流也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但是对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同时性”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参上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可以通过ppt放映给学生看,从而降低了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理解力的定义。
2.认识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从活动中获取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交流与合作。
【教学重.难点】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教学过程与分析】将吹足气得气球口松开,果会怎样?说明什么?§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案第一部分实验引入情境1:1 欣赏赵本山的《卖拐》“你跺你也麻”学生全体起立,跺脚,并问:“麻了吗?”问题1: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情境2:用手压铅笔,手有什么感觉?问题2:手有何感觉?说明了什么?(请你猜想)。
情境3:(1)两个学生在讲台穿旱冰鞋互推,观察看到的现象。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意味着当一个物体施加力在另一个物体上时,那个物体也会施加力在第一个物体上。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得到充分的解释。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等且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一个经典的例子,我们可以看一下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动物体对表面施加了向后的力,而表面对滑动物体也施加了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力。
正是这个相互作用的力,使得物体能够停止滑动。
另一个例子是重力。
地球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施加向下的力,这个力被称为物体的重力。
按照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也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在地球上。
虽然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物体的质量,但因为物体对地球施加的力也很小,所以我们通常无法察觉到这种相互作用力的存在。
力的相互作用并不仅限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了物体与力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力场可以是电场、磁场等等。
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也是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两个电荷之间存在电场时,它们会相互施加力,这些力的大小与距离相关。
力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在生物体中发现。
例如,当我们走路时,地面对我们的脚施加向上的力,用以支撑我们的身体重量。
同时,我们的足部也会对地面施加向下的力,使得我们能够推动自己向前移动。
这个相互作用的力使我们能够在地面上行走。
总的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
这个原理解释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各种力的产生和相互影响。
从经验到科学理论,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力的相互作用得到合理解释。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理解力的相互作用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
1、弹力带和塑料杆:弹力带可以将塑料杆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使它们变得更加稳定,减少无意中发生的移动。
2、磁铁和金属罐:金属罐可以用磁铁吸附在一起,使它们可以紧密结合,以免出现意外移动。
3、胶带和纸张:胶带可以将纸张紧紧粘在一起,以免纸张移动或掉落。
4、绳索和钩子:绳索可以把钩子紧紧系在一起,而不会松动,以防止意外脱落。
5、扣环和橡胶带:扣环可以和橡胶带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使它们可以牢固地固定,以免意外移动。
6、拉杆和地毯:拉杆可以将地毯紧紧地系在一起,以防止地毯意外移动。
7、挂锁和衣架:挂锁可以将衣架紧紧地挂钩,以免衣服意外掉落。
8、弹簧和木棍:弹簧可以使木棍紧紧地固定,以免木棍意外移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1:用甲弹簧拉乙弹簧,将乙弹簧固定,看 到什么现象?
实验2:手指压铅笔尖时,手指感到痛 实验3:将载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释放后,观察
小车的运动状况。 实验4:两名同学上台拉橡皮筋,有何感觉? 实验5:手压弹球,手有什么感觉?弹球发生
了什么变化? 实验6:手压气球,手有什么感觉,气球发生
5.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另 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 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 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了什么变化?当我们把气球的气放掉,你看到了 什么现象?
归纳知识: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
2、物体是力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力不能离开 物体而存在;
3、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 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力和作用。也就是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因为力和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每个物体是施 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利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生活实例,如拉力、压力、推力等。
2. 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力的作用效果。
3. 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相互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拉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力作用的相互性,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展示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力的相互作用实例,如走路、拍球等,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踢足球时脚会感到疼痛,为什么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斜等。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探究力的作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传递:力的作用不仅仅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还可以通过介质传递,如弹力、摩擦力等。
2.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概念,让学生理解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的作用效果。
七、互动环节1. 设计一个力的相互作用小实验,如拔河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相互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力的相互作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通过活动“8、7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受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难点:弹力、重力、摩擦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拉拉力器。
问:什么是力?涉及几个物体?分别是?师:同学们刚一位同学拉拉力器,你有没有什么新的问题发现?(鼓励:伟大的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等于解决十个问题)生:这个同学的手施力的同时是否受力?二、讲授新知师提出问题: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是否受力?生假设与猜想:受力!师:这仅仅是假设与猜想,实验才能检验。
活动一:手压笔尖,说说你的手有什么感受?生:疼!师:手压笔尖,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的是笔,那么疼说明什么?生:手给笔尖力的作用,笔尖也给手一个作用力。
活动二:右手击左手,说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生:有些麻疼的感觉。
师:说明什么?生:左手对右手有力的作用,右手对左手也有力的作用。
活动三:全体起立,手提自己的板凳,说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生:手对板凳有拉力,板凳对手有拉力。
活动四:双人溜冰,后边推前边的同学师:同学们喜欢溜冰吗?生:喜欢!师:今天我找了两位高手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好吗?两名溜冰,其他学生掌声后边的同学推前边的同学,其他同学看到什么现象?生:前边的同学向前滑动,后边的同学也向后滑动。
师:说明什么?生:后边的同学对前边的同学有推力,前面的同学对后边的同学也有推力。
师:好,我们再回来我们提出的问题,以上的几个小实验能否说明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生:能!生:提出新的问题,说刚刚的小实验中,都是人与物体或是人与人之间的实验,能否做一些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实验呢?师:那好,这一章咱们学了哪些力?生:压力,拉力,重力,摩擦力师:压力和拉力都属于?生:弹力师板书: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力作为弹力的代表,我们来做一个分组实验。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施伟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类型】新授课【主备教师】施伟【复备时间】月日【复备教师】【授课时间】月日【授课班级】八()【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通过实验和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教学难点】用相互作用原理解释物理现象.【教学器材】磁铁、小车、刷子、海绵、气球、弹簧测力计、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两个同学互相合作,一个人用手去打对方的手,说说各自的感觉,引出问题:为什么打人的那一方也会感到痛感呢?二、目标展示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预习导航四、预习交流五、互动突破(一)物体在施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力?【做一做】用你的左手用力拍击右手,右手受到左手施加的力,感到疼痛.这时,你左手的感觉是;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尖受到手指的压力,这时,你手指的感觉是;两只气球对压时,在它们接触面你看到了(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有形变),当两气球分开后都恢复了原状.【看一看】两个同学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当一个人用力推另外一个人,发生了什么现象?(提前请2名同学带来旱冰鞋现场演示;或者播放视频)【议一议】摩擦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吗?(教师使用两把刷子进行演示)【小结】大量事实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有,即力的作用是 .它们彼此互为对方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吗?你能举出几个?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关系?【议一议】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吗?有什么验证方法?【做一做】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钩在一起,两只手分别向相反方向拉.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弹簧A对弹簧B拉力的大小为,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2)弹簧B对弹簧A拉力的大小为,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想一想】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的方向关系是怎样的?【画一画】请画出图中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示意图.(书重3N,弹簧测力计示数都是5N)(注意提示学生作用点的确定)【议一议】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吗?你怎么认为?【小结】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个物体上;产生,消失.(三)我们也能造“火箭”!【议一议】仔细回顾科技节时同学们造的“水火箭”,是谁把火箭推上天空的?【读一读】仔细阅读课本58页“奇思妙想”.【想一想】梦中小明使船运动起来了,他是怎么做的,这又说明什么道理呢?六、总结提升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还有哪些疑问?七、当堂训练1.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这是因为对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了 .2.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水桶也向下拉手,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一天公路上发生了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名交警前来处理,说:“我一定要找出是哪辆车先撞上另一辆车的.”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名交警能否找出那辆车. 这是因为物体间相互作用总是发生的.4.一本物理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相同的是()A.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大小和作用点6.“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石头安然无恙,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为什么?7.游泳时人为什么要向后划水才能前进?【教学后记】课后作业班级姓名1.电视机放在桌面上,使桌面受到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的施力体是()A.地球B.地面C.电视机D.空气2.磁铁在吸引铁片时()A.磁铁吸引铁片的力大于铁片吸引磁铁的力B.铁片不吸引磁铁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并不吸引带电体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6.用手推开一扇窗,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用力大,向什么方向推,效果都一样B.只要用力大,推什么地方,效果都一样C.只要用力相同,其作用效果与推的方向、位置均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人推墙的力与鞋受到的摩擦力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向后的力C.人推墙的力与墙受到的推力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8.如下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9.(拓展题)室内天花板上悬挂一吊扇,当吊扇静止时,悬杆对吊扇的拉力为T1,当吊扇正常转动时,悬杆对吊扇的拉力为T2,则()A.T 1>T 2 B.T 1<T 2 C.T 1=T 2 D.无法确定10.若用扳手拧紧螺母时,手沿顺时针方向且垂且于扳手的力是100N.请在下图中作出手对扳手、扳手对手的力的示意图.11.如右上图,试分析挂在竖直墙上、质量为3kg 的球受到的力,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球受到的力.(g=10N/Kg )12.小明在学习了本章“力”以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A 处悬挂一个吹足空气的气球,用钢针在气球上的B 处刺一个小孔.(1)想一想,当球内空气向外喷出过程中,气球将 (填“向右摆动”、“向左摆动”或“静止”).(2)你想法的理论依据是 .在球内空气向外喷出过程中,气球受到一个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3)支持你猜想的事实依据有 .13.小明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1)图甲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 点靠近气球,可观察到两气球 (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 .14.体操运动员上单杠时,用手向下压单杠,人却上了单杠.这是为什么?主备人:施伟 审核人:乔寿林 审批人:俞永亮B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两个相互作用的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依存的,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反作用力的作用力是不存在的。
牛顿定律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任何物体都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被其他物体的力迫使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受到外力时,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举例:
1.用手轻拍水面。
当你的手在水面发力时,对手也发力,你的手会感到疼痛。
2.在滑冰面上用手推墙,人会向后滑。
3.电灯挂在天花板上,电灯被天花板向上拉,天花板被电灯向下拉。
4.火箭起飞时向下喷射,喷出的气体对火箭有向上的反作用力。
5.人的脚对路面的作用是向后的,路面对人的脚的反作用力是向前的。
6.踢球的脚受力,球在我们的力的作用下飞出去。
条件:
只要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受力的物体反过来一定会对被施加的物体施加一个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可以概括为:异物、等效、反向、共线。
一对相互作用力必须同时出现和消失。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中学理化生仿真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实验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目的和简介
实验目的:
1.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两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原理: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也就 是说,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用手拍腿时,手和腿都会感到疼,因为手对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 了腿对它施力,手和腿之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实 验 操 作 拍腿。
这位同学推墙时,他的手对墙施了力,同时墙对他的手也墙施了力。手 既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手和墙之间的力是相互作用的。
点击小朋友观看实验。 2.推墙面。
两块不同极的磁铁相互吸引,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力是作用力与 反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点击磁铁观看实验。 3.观看磁铁。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由定义知道:只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
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
力一定是成对出现的。
2.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3.力的“三性质”: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②相互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③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4.力的作用效果:①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发生改变②使物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快慢及运动的方向)。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力的图示或示意图来表示力。
6.力的图示与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要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力就行了,无严格长短要求,但大的力必须比小的画的长。
力的图示要求比较严格,有长度比例地用带箭头的两段以上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还要在图旁边画上标尺,就是标清楚一格线段表示多大的力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力的图示要求严格,一般只作力的示意图)7.测量工具:测力计(或弹簧秤)8.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按效果分:压力、拉力、下滑力、动力、阻力、回复力、向心力等。
例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C.比起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课堂小练习1.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2.任何力的作用效果都与力的大小、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如果只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这种表示力的图叫力的____________.4.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
1.打篮球
当一个人将篮球抛向篮筐时,他会用力推动篮球。
这个力作用在篮球上,让它加速并改变方向。
然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篮球也会施加一个
反向的力在推球手身上,使得推球手后退一小步。
2.划船
划船需要水手用浆划水,当浆划向后方时,水会施加一个相反的力在
浆上。
这个力推动了船前进。
船越快前进,水所施加的反作用力越大。
3.水枪
当一个人使用水枪射出水流时,他需要施加力在水上,水流才能推动
前进。
等距离地,水也会施加一个反向的力在喷水者身上,这会让他后退
或者用脚稳定身体。
4.踢足球
当一个人踢足球时,他会用脚施加力在足球上,这个力让足球加速并
改变方向。
同样地,足球也会施加反向的力在踢球者的脚上,这个力在一
瞬间让踢球者感到足球的反弹。
5.弹弓
弹弓是一种用来发射弹丸的工具。
当一个人拉紧弓弦,弹丸会因为被
牵拉而存储弹性势能。
当弹丸从弹弓上释放时,弹丸会获得加速度和动能。
然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弹弓也会受到反弹的力,这会让使用者感到后
退或者失去平衡。
6.跳跃
当一个人跳跃时,他需要向下推动地面来抵消自身体重的引力。
地面
会以相同的力向上推动人的脚,使他获得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从而实现
跳跃。
总结:
以上是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
它们展示了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即对
于施加力的物体,力不仅会作用在其他物体上,还会反作用在施加力的物
体上。
这种相互作用是物体运动的基础,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版)
第八章力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是拉力改变了弹簧的形状;B是压力改变了跳板的形状;C是拉力改变了弓的形状;D是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选D。
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①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④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
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①撑杆跳高运动员将撑杆压弯,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③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小动物,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④苹果受重力作用加速下落。
是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②④是受力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选C。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故A正确;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故BCD错误,故选A。
4.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与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A.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C.它们的作用效果互相抵消D.以上说法都是错的【答案】B【解析】根据“手和脚……划水的力与水……推手和脚的力”可知,本题考查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概念进行分析.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与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互换的,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但分别作用手和脚与水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故选B.5.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C.用力踢球时一脚踢空,此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答案】D【解析】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球对脚有反作用力;故A错误;B、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所以脚对球施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力,故B错误;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一个力产生,有施力物体,一定也有受力物体,故C错误;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球由运动变为静止,所以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啥意思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意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物体的运动和形态都有重要的影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施加力给另一个物体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同样大小的力。
力的相互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于解释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
1. 力的定义和单位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时所施加的作用。
力的大小用力的大小单位——牛顿(N)来表示。
1牛顿定义为施加在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上,使它产生1米/秒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2. 等大反向,相互制约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物体施加给另一物体的力,另一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相同大小、方向相反的力。
这是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且方向相反的。
例如,当我们站在地面上时,我们会感受到地球对我们的引力。
这个引力是由地球质量产生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也会受到我们体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引力作用。
这种等大反向、相互制约的力使我们保持平衡。
3. 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重要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和方向将保持不变。
然而,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将加速或改变运动的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
4. 力对物体形态的影响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外,力还能改变物体的形态。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可能会发生形变或形态改变。
例如,当我们把一根弹簧挂上一定负载后,弹簧会发生形变。
这是因为负载对弹簧施加了一个力,使其发生伸长。
如果负载过大,弹簧可能会失去弹性,导致永久形变。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用力拉扯橡皮筋。
橡皮筋在受力后会被拉长,形状发生变化,当力消失时,橡皮筋会恢复原状。
5. 能量转化与力力的作用还涉及能量转化。
当我们施加力给一个物体以改变它的位置、形态或速度时,我们实际上完成了对物体的能量输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苏科版)、教材依据本节课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 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的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设计思路为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实施高效课堂,本着先学后教的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学到知识。
在学习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三种具体的力以后,对它们的共同性质之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性的研究是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常见的概念,力也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是贯穿物理学的主线,学好力,为以后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生预习、讨论及自己动手实验,教师适时点拨,能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本节教材内容偏少,知识点集中,教学过程可采用观察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并能利用该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知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展示和学生点评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掌握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平衡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幻灯片视频动画展示,结合教师精讲,教师在展示幻灯片的同时,运用传统教学,把重点内容及本节课的小结进行板书,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四、教学重点掌握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教学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此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教学准备课前5 分钟展示学生展示,各小组分配到人,一般由小组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展示, 同组的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改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具有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状或产生变形的能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方施加力于另一方,同时另一方也会施加等大反向的力于第一方。
这个原理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也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
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力的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不管是直接接触的物体还是通过场的方式作用的物体。
这意味着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能只有一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而另一个物体不施加力于前者。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始终存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力的相互作用通常是明显可见的。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一个物体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物体对我们的手施加了一个反向的力。
这个反向的力实际上是物体对我们手的作用力,它们具有相等大小但方向相反的特点。
在微观层面上,力的相互作用同样存在。
例如,当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电磁力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电荷会相互吸引或排斥。
这个吸引或排斥的力是相互的,即每个物体施加力于另一个物体,同时另一个物体也施加等大反向的力于前者。
力的相互作用还可以通过场来实现。
场是物体周围的一种物理属性,可以通过场的存在而产生力的相互作用。
例如,重力场是由质量物体周围的空间弯曲而产生的,当一个物体进入重力场中时,它会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重力力。
与此同时,它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等大但方向相反的重力力。
力的相互作用是保持物体平衡的基础。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零,当且仅当它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互抵消时。
这种平衡状态是稳定的,只有外部力的作用才能打破这种平衡。
因此,力的相互作用是物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关键。
此外,力的相互作用还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行走时我们会向后推地面,并因此向前行进。
它还可以解释为什么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以及为什么水中的物体能够浮起等等。
综上所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始终存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成语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成语
1. 你来我往: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打过来,我打回去,这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呀!比如朋友之间互相开玩笑,你逗我一下,我肯定也得逗你一下呀。
2. 礼尚往来:这不就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嘛!像过年送红包,我给你家孩子包一个,你不也得给我家孩子包一个嘛。
3. 投桃报李:你给我一个桃子,我回报你一个李子,多形象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呀!就像我帮了你一个忙,下次你也会帮我呀。
4. 以牙还牙:这多直接呀,你对我不好,我也同样对你不好,这不就是力的相互作用嘛!比如他欺负了我,我能不还手吗?
5. 以眼还眼:跟以牙还牙一个道理呀,你瞪我一眼,我肯定也得瞪你一眼呀,力的作用就是这样相互的哟!就像有人冲我发脾气,我也会不高兴呀。
6. 一报还一报:这可真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完美体现呀!就像他上次骗了我,我总有机会也骗他一次。
7. 冤冤相报:哎呀,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伤害我,我再伤害你,可不就是力的相互作用嘛!比如两个人吵架,越吵越凶。
8. 针锋相对:这就像是两个人在较劲,你厉害,我比你还厉害,力的作用就是这样明显呀!比如在谈判桌上,双方互不相让。
9. 棋逢对手:这多有意思,两个人实力相当,相互较量,不就是力的相互作用嘛!就像两个棋手对弈,有来有回。
10. 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强多少,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不就是一样的嘛!比如两个差不多水平的人竞争,那就是相互刺激呀。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成语都很好地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真是太有意思啦!。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现,常常涉及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施加力于另一方,同时另一方也会给予施加力的物体一个反作用力。
下面是一些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1.打开门:当我们用手推门时,我们施加了一个向外的力,这个力使门打开。
同时,门也会对我们的手施加一个向内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使我们的手停止在门上。
2.摩托车加速:摩托车通过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向前加速。
发动机生成的力向后推动摩托车,而地面反作用力则向前将摩托车推向前进。
3.推车:当我们用手推车时,我们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推动车子向前移动。
车子同时也对我们的手施加向后的反作用力。
4.桌上的物体:当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时,桌子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支持力,同时物体也对桌子施加一个向下的压力。
5.弹簧:当我们拉伸一个弹簧时,我们施加了一个向外的力,使其变长。
弹簧对我们的手也会施加一个向内的反作用力,试图将弹簧拉回原来的形状。
6.擀面皮:当我们用擀面杖擀面皮时,我们施加向下的力,将面团压扁。
面团也会对擀面杖施加向上的反作用力。
7.投掷物体:当我们抛出一个物体时,我们施加向前的力,使物体前进。
物体也对我们的手施加向后的反作用力。
8.走路:当我们走路时,我们的脚对地面施加向后的推力,地面也会对我们的脚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我们向前行走。
9.检车:当我们使用摩擦力将两个物体连接在一起时,如使用螺丝连接木板,这种力的相互作用也是相互的,木板和螺丝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0.助跑起跳:在跳跃运动中,我们通过助跑施加向下的力,使身体获得向上的动量。
同时,地面对我们的脚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提供了支持。
以上只是一些例子,力的相互作用涉及到物体间的各种情况和场景。
它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
8年级物理苏科 版下册教案《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节是初二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在这一节里,教材是在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对物体的推或拉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举等例子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过重力、摩擦力,对力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些了解。
但是学生对力的了解大部分都只是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高度。
本节课具体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力的性质—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虽然有点难理解,但生活中实例比较多,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亲身体验,建立在实践基础上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通过对多个实验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力的作用相互性的过程中,通过对大量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发现隐藏在事物中的规律,体会从具体到一般再到具体的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体会到客观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的快乐。
2.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物理的兴趣,认识物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难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教法及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及实验探究,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尝试将新知识再应用于生活中。
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Powerpoint课件,火箭升空视频,跳水视频,汽车悬浮视频,气球,细的铜丝,胶带,细管,小车2个,圆柱体强磁铁2个,条形磁铁和铁棒各1个,演示弹簧测力计2个,四轮滑板2个,排球,起跑器,拖把2个,新扫把2个(红绿色各1个)。
教学过程实验5 视频“跳水”,人对跳板施力吗?人受到跳板施加的力吗?以上现象中虽然力的种类不同,力的作用产生时有无共同点?板书:列举上述每个实验中施力及受力物体并归类,找出产生力时的共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力
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㈠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2. 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3. 通过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知道力的三要素;
4. 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5. 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㈡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的能力;
2. 了解用“科学猜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实验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1. 结合有关力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将好奇、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
2. 通过观察、实验与分析、归纳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在研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的方法
【教学器材】磁铁,薄铁片,弹簧,塑料尺,滑板,铅笔,磁体小车,两个气球
【教学过程】
一、小魔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1:老师手抓一塑料碗,手心藏一小强磁铁,将一乒乓(内部粘有铁片)球放在碗里,再将碗提起,嗯?乒乓球不见了!然后揭示谜底,球被吸在碗底了!
生:磁铁对铁片有力的作用
师:“力有很多种,我们还学过哪些力?”
生:“重力、弹力、摩擦力”
师:“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力,我们本节课一起学习第八章第四节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新授:
1. 什么是力?
(a )请同学们就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举一例
学生举例: 地球
吸引 苹果
手 拉 弹簧
地面 阻碍 足球
结论: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 (b )强调概念中的“物体与物体”共是两个物体,问:“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作用
学生体验:孤掌难鸣
结论:任何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
过渡:此时老师拿出两个物体(两气球),先不接触,问:“两气球间有力吗?”然后再把两气球挤压,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2.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1)力的作用效果
演示实验2:左手的气球挤压右手的气球
现象:右手的气球发生形变,它受到力的作用了吗?
结论:力使气球发生形变
请学生再举例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课件1:排球运动员扣球,
结论:力使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课件2:小球自由下落,
结论:重力使小球运动变快,
课件3:平抛的小球,
结论:重力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课件4:信息快递:运动状态的改变
归纳由三个课件得出的结论: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请学生再举例说明: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小结: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也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称为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手压弹簧使之缩短,问:弹簧受力了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弹簧弹簧发生了形变。
师小结:(2)判断物体受力的方法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过渡:实验用更大的力压弹簧,与之前的弹簧相比较,观察形变有何不同?
用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门的不同部位,观察哪个关门的效果更明显?
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门的相同部位,思考开门与关门的效果为何不同?
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
引导同学们从上述的三个现象思考: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猜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尺的硬度、长度等
出示塑料尺,由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并友情提醒实验的安全性
组织学生归纳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对于像“尺的硬度、长度”等等猜想可鼓励学生课后研究。
过渡:既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个要素,要表示一个力就应该把它们都表示出来,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文字表达方式,但这种方法太繁琐,用什么方法更简洁方便呢?4.力的示意图
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示一个力应同时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文字不如图表示得更为直观。
例:重3N的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杯子对桌面压力的三要素。
学生练习课本56页的第4题中的(a)图。
还有一种表示力的方法是力的图示法,同学们课后自学
过渡:请一个个同学来做一个实验,站在滑板上推墙,而人却向后退,请同学们思考:他为什么后退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生:说明了人受到了力的作用。
师:人对墙施加力的时候,墙对人有力的作用。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演示实验:重复两气球互相挤压的实验,看到左手的气球也发生了形变,分析左手的气球为什么形变?
学生实验:a手指压铅笔尖
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如:
课件5:火箭升空
课件6:坐在小船里的人用浆推另一条船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却向前进;
手拉弹簧,弹簧也拉手
那么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是否也吸引地球呢?地面对物体有摩擦力的同时,物体对地面是否也有摩擦力呢?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呢?
6.小结
教师从知识点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启发学生总结
7.布置作业:1、课本后面的练习题
2、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后试着探究一下。
教后体会:
力的知识比较抽象,且这部分的知识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处,关系到以后对力的进一步学习。
那么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把力具体化。
通过学生举例,观看课件及动手实验自己体会到力的存在。
2.降低难度,不要求一步到位。
而是分层次逐步完善对力的理解。
考虑到本节课容量较大,故对产生力的两个物体间的关系作为课后思考,安排到第二节课,待对力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则放到后序学习里。
3.现在的物理教学更注重对能力的教学。
本节课实验贯穿始终,且尽可能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
此举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4.关于过渡:引入和过渡是这一课难以把握的问题,课前做一个魔术引人入胜;学了力效果后提出判断力的方法,这样容易过渡到力的三要素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关于总结:我认为学生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更要学习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而物理恰恰是一门很注重方法的科学,所以在总结的时候,我把方法的总结作为本节一个教学内容罗列出来,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这方面的学习。
6.关于作业: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让探究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