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105求近似数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5篇范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0ba21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5篇范例]第一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篇1一、教材内容及编排意图:《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义务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节的内容。
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后的一次扩展,同时又为后面改写成以万和亿作单位的数做好知识铺垫。
教材内容展示了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测量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知道精确度的含义。
2.经历类比迁移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推理及概括能力,初步掌握“迁移”、“数形结合”等学习数学的方法。
3.感受近似数的实际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1.理解并应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理解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省略的道理。
五、教学流程: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五环节教学,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回归情景,深化理解——反馈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回归生活”。
具体设计是: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主题图,学生明确了用0.984米、0.98米和1米三个数据都能表示豆豆身高后提出问题:他们是怎样得到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探究欲望。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由整数类比迁移到小数在回顾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做出强调:求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来连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近似数并了解近似数的概念;2.能够将数据按照一定精度进行四舍五入;3.能够灵活应用近似数进行初步的数值计算;4.能够利用近似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应该掌握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的舍入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近似数的数值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需要培养使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内容课时近似数的概念与应用 1近似数的舍入方法 1近似数的数值计算 1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近似数的概念与应用1.引入: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近似数,以及近似数的应用场景。
2.呈现:老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3.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的概念,并通过例子加以说明。
4.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展开下一阶段的教学。
第二课时:近似数的舍入方法1.复习:老师通过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来进行课堂复习。
2.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的舍入方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3.呈现:老师针对近似数的舍入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实际问题加以说明。
4.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三课时:近似数的数值计算1.复习:老师通过上节课复习引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的数值计算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并通过实际问题加以说明。
3.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第四课时: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复习:老师通过上节课复习引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讲解:老师讲解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3.练习:老师出示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近似数的说课稿

近似数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近似数的说课稿”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本课在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精确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触和认识数学的另一领域——数值的近似性。
这一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数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近似数,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作用与地位近似数的概念在数学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连接了数学的精确性和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简单的近似数概念,如四舍五入。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深化理解,探讨近似数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2)主要内容本节课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近似数的定义:什么是近似数?它与精确数的区别是什么?- 近似数的表示:如何表示近似数?包括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 近似数的精度:如何衡量近似数的精确度?讨论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
- 近似数的应用: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科学计算、工程设计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应当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能够理解并解释近似数的概念。
- 学会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或较小的近似数。
- 能够进行近似数的四则运算,并理解有效数字的保留原则。
(2)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 能够分析并评价近似数在解决问题时的作用和限制。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体会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 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 近似数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 近似数的精度控制,包括有效数字的运用。
(2)难点- 近似数的运算规则,特别是在进行乘除运算时有效数字的处理。
- 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近似方法。
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深度以及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近似数的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克服这些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近似数(说课稿)- 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近似数(说课稿)- 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前言近似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一个实用的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估算,比如去市场买菜,或者做数学题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估算答案,这就需要运用到近似数的概念。
因此,近似数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与意义,掌握估算方法。
2.掌握估算方法,对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3.能够根据实际生活问题灵活运用近似数。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近似数?2.常见的估算方法3.估算的特点和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该知识点。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讲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校操场面积、市场购物等), 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估计。
步骤二:知识讲解1.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即为两个数相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某个给定的数。
它是数学中一个很基础,也是很实用的概念。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近似数的概念,如购物、旅游等方面的支出预算。
2.常见的估算方法(1)望整数法:当数字后面多个数字时,可以在数字后找到离它们最近的整数并取整。
(2)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估算方法之一,这个方法很好理解,就是将待估数进行四舍五入,以便得到接近的估值。
(3)留头去尾法:留头去尾法就是舍弃数据的非有效数字部分,保留该数据中最高位数字和次高位数字并将其它数字全部归零。
(4)留尾去头法:留尾去头法和留头去尾法类似,只是舍弃的是数据最低位及次低位之后的所有数字。
步骤三:练习1.上课前可以准备好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计算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的应用题目,通过实际问题掌握近似数的运用。
步骤四:总结学生讲述所学知识点的正确方式,并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思考题目中还应用了哪些其他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近似数的应用和估算方法,学生理解了什么是近似数的概念和常用的估算方法。
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教案分享

优秀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教案分享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复杂的知识点,比如“正负数”、“代数式”、“几何变换”等等。
其中的“近似数”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数学中的一项基本运算:四则运算。
对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而言,如何更好地辅导学生学习“近似数”呢?我通过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份优秀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学教案分享,希望对广大教师以及数学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熟练掌握近似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近似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地使用近似数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学内容1.近似数的概念及应用。
2.近似数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
通过图表、示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并详细讲解近似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成为主体,互相交流、答疑解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引入身边实际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买了一只笔,花了8元,他找了10元,问他实际花了多少钱?(培养学生发现“近似数”对实际生活的应用)2.概念讲解通过图表、示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3.计算练习使用课本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近似数的能力。
例如:“把下面这个式子算成近似数:25.07+16.12-7.29=?”4.小组讨论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成为主体,互相交流、答疑解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让每个小组发表一个对将来使用近似数的看法或说出自己生活中常用的近似数,鼓励学生思考、发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5.归纳总结在课程结束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增强学生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认识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近似数

1. 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数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理解求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数的近似值。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求近似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重点讲解“四舍五入”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求近似数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求近似数吗?2. 引导学生探究:求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如何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实例。
2. 练习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练习。
3. 实际问题:提供给学生解决。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求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三课时: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布置作业。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能够运用近似数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和计算。
(3)能够掌握近似数的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运用近似数进行正确的数值计算和比较。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 掌握近似数的四舍五入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锻炼法”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步骤1、用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探究近似数的概念及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比如:“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38.9元,他从钱包里掏出40元,收银员找回了一块钱,这时问小明这件衣服是多少钱?”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关于近似数的情境,如口语中常说的“1块5角的东西”等等。
2、通过探究示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近似数的运用方法。
以小学生常见的数学题为例,如“李明有 360 元钱,他想买 5 个花盆,每个花盆的价格不同,分别是 72 元、65 元、58 元、45 元、39 元,李明最多能买几个花盆?”先由学生自行思考,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引导学生理解、比较、选择“近似”与“精准”等不同的运算方法;再引导学生尝试四舍五入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3、通过举一反三,拓展近似数的应用范围,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
通过例题进行探究和练习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应用。
比如:同学A每天跑步的路程是3200米,同学B每天跑步的路程是3.1千米,谁跑的更远呢?通过对所涉及数值的近似,学生可以推算出同学A跑了约3.2千米,同学B跑了约3.1千米,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六、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笔或粉笔、实物或图片七、教学评价1. 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并掌握到近似数的运用方法,并能进行精确的计算。
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近似数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近似数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
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
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
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近似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求近似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各种数据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求出各种数据的近似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求近似数的概念。
2. 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讲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3. 举例演示:教师通过PPT展示实例,讲解如何求近似数。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
5. 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尝试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求近似数能力。
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求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2. 介绍其他求近似数的方法:如“五入法”、“四舍法”等。
3. 结合实例,讲解不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2. 强调求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
2. 收集生活中的数据,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求近似数。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求近似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求近似数的能力。
3.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求大数目的近似数三维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培养估算的意识。
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认识了“≈”知道了约等号的用法。
掌握了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在平时的一些估算练习中,对于“四舍五入”法已有初步的了解。
预习设计1.举例说说近似数。
2.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3.书本P97想想做做1。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5分钟)1.出示例题:【板块一】1.学生读一读后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
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
说说: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2.生活中再认识近似数: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3.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5分钟)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指名读出表中信息:讨论: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小结改写方法:“四舍五入法”读一读第96页下面的一段话。
试一试:想想做做第2题。
近似数的概念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板块二】1.分析数据,尝试写出近似数。
交流(订正)交流得出:“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通过练习交流,理解最高位和尾数的含义。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引入】学生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要知道一个很大的数的大概数量,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求出它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进行近似数的求法。
【知识点】一、近似数的概念近似数是指与实际数相差不大的数值。
求近似数是为了方便计算和理解,常常要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二、近似数的求法我们可以通过单位、估算、取整等方法来求解一个数的近似数。
单位的运用在求估计值时,先找到最小的单位,估算出它的大约数量,再将这个数量乘以单位,就可以求得这个量的大约数值。
例如,你手里有20根笔,你可以先找到笔的最小单位——每支笔的长短,假设一支笔的长度是10厘米,那么这20根笔的大约长度就是20×10=200厘米。
估算的运用在没有确切数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常识和经验来估算出一个数的大约值。
例如:我们知道上海的人口数量很多,假设它有2000万人,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数来估算上海目前的人口数量。
如果我们要计算上海人口每年的增加量,我们也可以通过估计的方式来得到大约的数字。
取整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取定位数来进行近似数的求法。
比如,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就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数。
例如:π的近似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就是3.14。
三、练习【练习1】估算下列数的大小:1.2452与3000之间;2.867101与870000之间;3.3198与3200之间;4.120350与119000之间。
【练习2】按照题目要求求出结果:1.小华有100个糖果,请问5个小朋友分到一个糖果,能分几组?2.小明欠了别人100元,他每天能还10元,请问小明需要多少天可以还清这笔钱?3.一个物品每件售价15元,小华要买100件,请问小华需要支付多少钱?四、拓展如果你已经学会了简单的近似数的求法,可以尝试使用更高级的方法。
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估计值的误差范围,我们可以使用区间估计的方法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这就需要使用到一些更加高级的数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的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近似数》的教学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学会用不同方法求近似数。
3.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近似数的概念。
2.用不同方法求近似数。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如何判断近似数的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示范教学法3.讨论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有哪些需要用到近似数的场合,培养学生的直观感受。
2.教师向学生提问,渐进式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概念。
例如教师拿出一个苹果,让学生猜测苹果的重量,再称一下苹果的实际重量,并问学生猜测的重量和实际重量相差多少,从而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3.让学生围绕生活场景提出近似数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换算、旅游行程的计算等,让学生自由讨论不同场景下使用的近似数方法。
4.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方法求近似数的效果,如猜重量、猜价格、猜时间等,以培养学生手算能力和加深对近似数方法的印象。
5.教师出示实际情境中需要使用近似数的问题,课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教师设计近似数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完成,检测其对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通过学生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检验其使用近似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看到数字时可能无法产生直观的感受体验,我引入了实物重量、价格等实际情境,利用游戏轻松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近似数求解方法。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理解近似数的准确度,对于难以理解的同学,需要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解答。
在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近似数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对整数、小数和分数进行近似,掌握无数近似到个位的方法;•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地使用近似数。
二、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无数近似到个位的方法;3.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近似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初识近似数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组数,并让学生回答问题:• 3.8、3.9、4.0 之间哪个数比 3.8 大?•7.3、7.4、7.5 之间哪个数比 7.5 小?•1/5、1/4、1/3 之间哪个数最接近 1/3?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产生对近似数的概念,并由此引出什么是近似数。
2.了解近似数的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辨认以下近似数表示法的意义:• 3.828与3.83•0.864与0.86•$\\dfrac{1}{3}$ 与0.332. 渐进式学习1.无数近似到个位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了解无数近似到个位的方法:•$83\\div4$ 等于多少?答案是21余1•那么,83离80近还是离90近?•在21余1的基础上,把1个单位加到83这个数,变成84。
那么,84离80近还是离90近?再近还是再远?•那么,83取个位近似,是80还是90?2.近似到十、百、千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了解近似到十、百、千的方法:•326取30后,如果再把6消失掉,结果是多少?•536取540后,如果再把6消失掉,结果是多少?•732取700后,如果再把32消失掉,结果是多少?3.近似小数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了解近似小数的方法:•0.534取到小数点后一位后是多少?•8.54取到小数点后一位后是多少?•0.065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后是多少?3. 拓展应用通过以下应用题,让学生灵活使用近似数:•让学生估算30杯水果汁需要多少水、多少果汁?•让学生估算5kg鸡蛋要放多少个?•让学生估算0.8km有多少米?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搜索网络,找出与近似数相关的题目,并制作拓展练习;•整理今天所学内容。
教案设计:《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任教年级:授课教师:XXXX实验学校《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五篇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小数除法有时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 《近似数》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下面就是笔者整理的《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 希望大家喜欢。
《近似数》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 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相关数据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 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 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 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 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
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 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
在本题中, 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 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 供学生讨论。
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 分析哪些是“五入的”, 哪些是“四舍的”。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2页底1题。
《求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求近似数》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掌握“四舍五入”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理解“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2.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组数据,如:,提问:这个数是多少?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一个数的精确值,而是需要知道它的一个大概值,这就是近似数。
(二)新课讲解1.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a.什么是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数的估计值,它接近于精确值,但不完全相等。
b.求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要保留的位数;(2)观察该位数的下一位数;(3)如果下一位数小于5,则保留的位数不变;(4)如果下一位数大于等于5,则保留的位数加1;(5)舍去下一位数及以后的数字。
2.举例讲解a.求下列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123.4、56.789、10.111、99.999b.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求解,并说明求解过程。
3.小组讨论a.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b.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a.求下列数的近似数(保留整数)12.34、56.78、9.899、100.1b.求下列数的近似数(保留一位小数)3.14159、2.71828、0.33333、1.414212.教师批改练习题,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
(四)课堂小结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近似数?(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将“四舍五入”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小组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认识近似数 教学设计(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认识近似数教学设计(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生能够判断近似数的大小关系;•学生能够进行近似数的计算。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近似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成为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者。
3.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4.教学难点•进行近似数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近似数的认识和计算。
通过教师讲解及图形展示,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大小关系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出“极客”和“极客热线”的例子,导入近似数的概念。
通过对例子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呈现教师用例子或图形展示的方式,呈现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和大小关系。
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讲解,以便提高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记忆。
3.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练习,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近似数的计算。
可以设计一些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问题。
4.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着重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并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为下一节课做出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图形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知和情感态度。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和大小关系,并能够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并提升其互动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近似数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2、在认识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相关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认识近似数1、谈话:知道我们班共有多少人?你估计一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板书。
2、指出: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和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叫近似数。
(板书:精确数近似数)3、读一读:你能找出下面两句话中的近似数吗?4、想一想:在这些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不能用精确数表示或没有必要用精确数来表示)二、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教学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谈话: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近似数,那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2)出示:2021年某市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表,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些什么?(3)估计: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接近多少万?尝试把它写出来。
(4)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男性接近48万,因为千位上是4,不满一半。
女性接近49万,因为千位上超过一半)(5)阅读:组织学生阅读四舍五入法的相关资料。
(6)交流:什么是尾数?四舍五入是什么意思?如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对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呢?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呢?十万位呢?2、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1)谈话:其实近似数了写成1单位的数,也可以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尝试:请能用万作单位写出男女性人数的近似数吗?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表示近似数。
(3)完成试一试:只出示两个数和要求。
(4)比较:我们用两种不同方式来表示一个数的近似数,它们有什么相同地方与不同地方?(相同:都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近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近似数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及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后,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这部分内容不好总结,但是与过去的旧知识联系紧密。
由讲故事引入课题,进而渗透旧知,由复习省略百位、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类推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这样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近似数。
(四)说教法
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采用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出新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首先由情景引入课题,进而复习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此时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帮助学生类推:
1、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那么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只要根据尾数的最高位,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2、千位上不满5怎么办?
3、为什么中间用约等号,而不用等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4、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84380 726310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c.小组汇报结果:
84380≈8万千位是4,舍(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726310≈73万千位是6,比5大,入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709327≈71万 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三、课堂练习
1.在○里填上“>”、“<”或“=”,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58140○6214070265○120800
35万人○350000人 20万○199999
410200○409300 85万○850001
质疑:①20万 = 199999,因为199999的个位到万位每位上都是9,四舍五入后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万位上是9,再加上进来的1,是20万,所以这两个数相等,这样想对吗?
学生讨论并归纳①比较大小要用原数比较.
②可把20万写成200000后再与199999比较.
师:那么85万 = 850001对吗?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9054
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280000=() 2800000=()
4050000=() 10070000=() 76410000=()4.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5.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2.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280000 2800000
4050000 10070000 76410000
3.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85079 319000 560890
430820 20114536 697010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