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能力提升,方法培养
国际环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知识拓展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外联系
材料一: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的如火如荼。它提高了生产力,更加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 全球扩张。而此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 策,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 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 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实业救国精神推动; 一战列强放松侵略 业和卷烟业迅 速;重工业和 化学工业有所 发展;
继昌隆缫丝厂
阶级
迅速萧条 较快发展
19191927 19271936
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列强卷土重来,加强经济侵略 纷纷倒闭,难 碍 以为继 (根源),三座大山压迫。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工业产值年增 因 2.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 长率1936年达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稳定的社会环境。 素 最高水平;面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3)举措:民族工业的内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
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 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巩固训练】
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 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1)材料一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什么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 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 ,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链 接
侵夺 南洋 兄弟
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 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 亏损的局面。官僚资本于1937年强迫
烟草 低价收买公司股票,控制股权,进行掠
公司
夺。这是官僚资本压迫民族资本的一个 典型例子。
官僚资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 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 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特点: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具有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大量财富购消不耗录在 战场上,军费激增,赤字惊人。日用于得不是了国又
加紧搜刮,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品另携外统滥
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情
带 大
区 货
景捆币
。大急
捆剧
知 官僚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由 华侨资本经营的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识 资本 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
2、抗日战争期间,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的原因是
()
B
A 西方列强对官僚资本的支持
B 国家权力强制实行经济垄断
C 战争需要强化经济高度集中
D 民族工业在战争中损失巨大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 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 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 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以天津为例, 1946年天津进口的货物中,美国货占到 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算在内。 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外国商品 和资本大量涌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通 货膨胀不断加剧,原料昂贵产品滞销,大 量工厂倒闭,中国的民族工业陷于绝境。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9.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破坏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 ②垄断控制金融 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 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 4、(2011· 广东五校高三二联)以下事件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的是( ) • ①列强经济侵华 • ②洋务运动 • ③辛亥革命 •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右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 其中,X次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提高了资C地位,激发 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B.政府颁布有利政策 C.倡导使用国货 1913年的指数为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8年
②列强忙于一战,暂 时放松经济侵略(主要)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货都被烧了、 材料5: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烧毁日货 被抵制了,那我 们用什么呢?
②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经济侵略(主要)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2)特点
(2)特点
①时间:
②分布:
③工业体系: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④地位:
纺织业
面粉业Βιβλιοθήκη 一、黄金时期(1912-1937) 1、短暂春天(1912-1919) (1)原因 (2)特点
①时间:短 ②分布:沿 海 ③工业体系:轻重失衡 ④地位:从属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人民生活 极其艰难
1939
1943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 捆大捆的钱前往抢 购日用品…… 1945 1948

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1.4.62 1.4.606 :47:430 6:47:43 April 6, 2021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1年 4月6日 星期二 上午6 时47分4 3秒06: 47:4321 .4.6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1年4 月上午6 时47分 21.4.60 6:47April 6, 2021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6:4 7:4306: 47:4306 :474/6/ 2021 6:47:43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4.60 6:47:43 06:47A pr-216-Apr-21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6:47:4 306:47: 4306:4 7Tuesday, April 06, 2021
提高政治地位, 发展实业法令
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 (yong)望治之民,可共此运 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 存的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 时也。
——《工业建设会趣旨》
“据统计,从1912-1916年 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 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 法规等达86项之多。(引自《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 变迁》
21 6:47:43 AM06:47:432021/4/6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4/6/20
谢 谢 大 家 21 6:47 AM4/6/2021 6:47 AM21.4.621.4.6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6-Apr-216 Apr il 202121.4.6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 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 时间短暂 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 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一战战后(1919-1927)——萧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 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刚刚有说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下去。
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短暂发展 (1927-1937)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 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 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 生 3.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
时 间 国 别 英国
减少比例 约1/5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 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各省成 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内因: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 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 代工业的热情。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
影响
积极影响: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 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 用。 消极影响: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迅 速敛财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官僚 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937-1949)
抗战时期(1937-1945)
国民党统治后期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德国
1/2 1/3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统治前十 年 (发展较快) (1)全国基本统一 (2)国民政府推行 有利的经济政策
法币
法币,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 1935年11月4日,规定以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 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 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 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 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 取代银本位的银圆。1948 年8月19日被金圆券替代。
= = =
1943
= 思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 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1945 =
1948
=
大米0.00000000185两
官僚资本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 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 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 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 力量,通过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 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 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 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 了国家经济命脉。
1912-1928
1928-1949
一、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 1.原因
(1)民国政府倡导使 用国货,鼓励实业 (2)反帝爱国运动的 推动,实业救国 (3)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 (主要原因)
材料:1914-1922年8年间,荣氏 材料三: 英法德等国对华资本和 面粉系统发展为 12个厂,占当时 商品输出量 1918年同 1913 年相比 全国面粉总产量的 29 %,荣氏企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清华大学学生抵 业已稳操“面粉大王” ﹑“棉纱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制并烧毁日货 大王”的桂冠。可是,好景不长。 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 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 100 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 90 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 80 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卷土重来。荣氏企业的产销在下 70 年 降,从盈余转为亏损。 60 的 ——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50 指 40 思考: 20世纪初的20年间荣氏企业 数 30 为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年代后, 20 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

专题二 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二  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张謇
3)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 思想,实业团体建立
材料四: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国 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4)国际环境: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 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有利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②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 ③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不 利 因 素
1)根本原因: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②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2)具体因素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⑤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4、影响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中国无 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5、结果
一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经济又萧条下去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927----1937)
典型个案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于1905年由简氏兄弟创立的近代中 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1909年重新 营业后,发展较快,至1927年资本扩大 到2000万元。 状况: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2、发展表现
年均投资 万元 3000 2000 1000 0 1895-1911 1912-1918
唐山
滦县
年均办厂 家
杭州
南通 上海 宁波
100 80 60 40 20 0 1895-1911 1912-1918
纺织业 轻工业
面粉业 矿冶业
2、发展表现
(1)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 规模空前 (2)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3)火柴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 工业也有了增长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清政府:1840——1911年中华民国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年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3.经济: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2.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3.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4.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不是中国的主体经济。

6.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同时,它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一定物质基础。

2.政治: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五、启示: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步履艰难。

2.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什么?民国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总趋势:曲折发展发展状况:民国时期:初期(1912——1919)短暂的春天;1919——1927年走向萧条;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又获得短暂的发展;国民政府后期步入萧条破产。

2、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春天的原因有哪些?发展最大和第二的工业分别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答: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3)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工业启示:发展经济要善于利用国际的有利时机;要有良好的政治环境、社会氛围;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爱国心。

3、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答:不能;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获得民族、国家的独立。

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答:(1)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在一些主要的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民族资本与自然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1)国民党统治前期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原因是什么?答(1)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统治,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2)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3)币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2.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2.2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问题探究
通过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主要 史实的学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 主义发展的因素
提示:从阻碍因素和推动因素两 方面分析
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不利因素
① 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主要因素)
② 先天不足:与西方相比,缺乏资本、人才、技术、 市 场和思维观念的准备
⑴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企业为日军所战时体制;官僚资 本的垄断压制
四: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国民政府统治后期(1945-----1949)
阅 读 课 本 32---33 页 , 思 考 民 族 工 业 陷 入 困 境 的原因 原因:
①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解析】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
“迨欧战告终……外纱复纷至沓来……一蹶不振”,一战 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昙花一现”, 故②正确;官僚资本一般是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四大家 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 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 义工商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 治时期,故③错误;“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 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可以得出,国人一战期间 投资规模太大,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 【答案】B
2.(2014·海南单科·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 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 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 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2.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厂家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年代
民族工业发展曲线图
四、再创辉煌
被评为世界知名企业家后,荣毅仁 面对记者说:……抗日时期,家业大部 被日军破坏,伯父一病不起,客死香港。 抗战胜利后,70岁高龄的父亲被国民党 官僚绑架…解放前50年,我们荣家只办 了20来个企业,但从改革开放至今的9年 里,我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个企业!…当 选为世界知名企业家当然感到很高兴, 但是,这主要是共产党…是1979年以来 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否则,要干也干 不起来。
材料七: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 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抗战中, 约有1/3的纱绽、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 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留居上海 的荣宗敬目睹手创的事业被毁于一旦,精神上受了严重创伤, 1938年2月,荣宗敬郁积成疾,撒手离世。
两 面 性
地主、官僚、买办等投资者
你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 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1)地位: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 但是,由于其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国资本主 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有依赖性。 (2)作用:①经济上,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 ②政治上:促进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 ,为新民主 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 ③思想上: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为资产阶级思想 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思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材料(一):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货充斥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从地位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力量薄弱,
传统经济占绝对优势
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短暂发展( 短暂发展 1927-1936)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买力
1937 1938
=
= = =
=
1939
1943 人们不得不携 带大捆大捆的钱前 往抢购日用品…… 1945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材料:美国在华投资占外国 在华投资总额比重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41 1948
民国时期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912年——1949年)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线图:
民 族 工 业 发 展 水 平
1895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时间
1912年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12-1949) (一)民国初年(1912-1919)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
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国民政府 政策 币制改革
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币制改革” 实行时间: 1935年
全国通行法币 改革内容: 白银国有
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 改革意义: 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后期的弊端: 促使官僚资本的膨胀, 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资本的控制。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课)

有利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近代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兴办实业 ③人民爱国,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潮与行动。
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缺乏资本、技术、市场、观
1)具体因素: 念的准备。
②后天畸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主 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民族工业未形成独立 完整的工业体系
八年抗战胜利结束,荣氏企业劫后余生,试图重 整旗鼓。但继之而来的是全面内战,通货膨胀和美 国产品的大量进入,使荣氏企业辉煌难再。1946年, 荣德生遭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国民党当局敲 诈了60多万美元,荣氏企业的复兴之梦成为幻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荣氏企业陷入困 境的主要原因?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纺织和造纸业
B、 纺织业和面粉业
C、面粉业和化工业
D、造纸业和机器制造业
3、关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D、与封建经济相比,处于绝对劣势
信息整合
• 7.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 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 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涌入 • B.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 C.繁重的捐税负担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爱国精神 坚强意志 诚信经营 善抓机遇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①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民国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促进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
抗战时期(1937——1945) 概况 影响
中国民族企业遭到洗劫、破坏
民族工业遭受打击
改变工业布局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后(1945——1949)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概况 内战的影响 原因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影响 美国的经济侵略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结果 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原因: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特点:短暂性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 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 振兴的前提。
一、民国初年(1912—1919) —短 暂 春 天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区;其发展主要是轻工 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外国资本主义仍然控制中国主要的工业部门。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极其微弱。 (2)“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发展速度、规模空前 特点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 = =
1938
1939 1943 1945
= = =
恶性 通货 膨胀 政策 的影 响
1948
大米0.00000000185两
四、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推动因素
外 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 兴起和发展提供某些条件
1、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内 因: 2、人民反帝爱国运动不断高涨 3、民族资产阶级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一、民国初年(1912—1919) —短 暂 春 天
原因 材料一: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 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 者,今也其时矣! ——《工业建设会趣旨》 辛亥革命为民族 工业的发展扫清 了一些障碍

专题二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专题二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 1.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 (1)原因: • ①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__动___”
等促进政策及措施。
•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 众发起抵制洋货、_提_倡_国__货____的行动。
• ③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_币_制_改__革____”对于 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也起到一定的作 用。
——“火柴大王”刘鸿 生
上述图文材料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哪方面的因素?
3)劳动者素质: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实业救国”
材料二: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民族工业 发展的有利条件?
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各帝
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归纳: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国内
2)时间:“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地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
探究?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 ;荣宗敬论述过
“实业救民御侵略”思想,有人认为他们找到
了救国的正确途径。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
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为什么?有何启示?
不能!
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的最大因素是外国资本主 义对中国的侵略。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封建自势然经济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
主刚义有时列所间强发短卷展暂土的重民来族,工刚业
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3、特点 1)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①体系: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 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②力量:一些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地位:与封建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工矿企业。②买办性:和外国资本主义有千丝 万缕的联系。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 “(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三、中国民族工业的显著发展(1927一1936)
1、原因: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2、表现:






“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1937年
六、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 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 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 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 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 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 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 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 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 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难以独立发展。
被掳掠的劳工刘连仁
刘连仁在日本北海道的藏身处。
1958年, 刘连仁被发现 时的情景。
“在整个日本侵华期间,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 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 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学者们认为,这种破坏 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少推迟半个世纪。”
5.影响:严重破坏中国经济的发展,极 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生存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依据材料二~五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材料一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示意图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材料三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材料四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
资本和商品输出量(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五火花是火柴的
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
意图
(1)结合教材和材料一指出当时民
族工业的发展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一些主要行业中,1912年至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2)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
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3)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些行业?原因何在?
材料三 民国初年在华外商、华商煤矿比例简表(%)
材料四 外国资本控制了
全国机器采煤量的75%,拥有全国纱锭总数的46.7%、布机的59%。

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

(4)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原因何在? 材料五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

(5)材料五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材料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6)为什么会出现中国“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