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

合集下载

北宋和南宋山水画风格比较2

北宋和南宋山水画风格比较2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

水墨格法空前发展,各种技法日趋完善,完全脱离了隋唐以来“先勾后填”之法,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擦、点、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画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审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渐转向人文精神,这一时期美学著述独到、艺术思潮活跃、绘画作品精湛,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发展源头。

虽然山水画在两宋时期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然而在构图审美笔墨技法方面却趣味不一。

北宋在山水画中主要是层峦叠障、布置茂密的“以大观小”全景式。

北宋山水画取景侧重于完整的把握对象,较为直接、坦白,“以大观小”。

首先,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更是在山,树,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

山石高大,行旅渺小,初此画,立即给人一种气势浩大山峰巍峨之感,山与人的对比更突出了北方山的特点。

北宋山水画是一种全景山水,画作气氛庄重,山势雄浑、博大,且画卷尺幅宽,所画之物层次感强、节奏感强,,地域特色也比较强。

北宋山水画地域特点强,状物高于达意。

所以北宋以形象的深人刻画来丰富画面的构图变化,以景物的渐层、重复的节奏来形成画面的统一。

而到了南宋则侧重于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有限场景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南宋秀丽、小巧、优雅,南宋是去其繁章,采其大要的“以小显大”截取式随着审美意识的发展,山水画的构图,则明显反映在“以小显大”的小景山水上。

大体是“去其繁华、采其大要”截取式的特写镜头布局的方法。

大景求全形象繁复;小景集中意象简括。

如李唐的《清溪渔隐图卷》,构图上不是让出天地表现远景和全貌,而是“顶天立地”,采取近景的一角。

他们的“一角”、“半边”构图似乎更接近于焦点透视的“凝神观照”,用两对角远近对照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的重心偏离正中,坐落在在半边一角,开阔画面的空白,形成暗示的空间。

其典型章法是,画面近景树木半截,“斧劈”一角;中景危崖半壁,云雾间挡;远景淡荡空朦,天高云阔,给人较直接、简练、明确的审美乐趣和满足。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在艺术成就还是影响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宋代山水画强调以真实自然为基础,追求形式的精细和构图的和谐美。

元代山水画则强调意境与气韵,追求笔墨的淋漓尽致和画面的极致简约。

宋代山水画以南宋的“文人画派”和北宋的“院体画派”为代表,这两个派别各具特色,但又相互交融。

南宋的文人画派注重山水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强调作品描绘的是艺术家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以“气韵生动”为最高境界;北宋的院体画派则强调结构、构图和技术,力求塑造具有自然立体感和形象感召力的作品。

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有马远的《黄山图》和郭熙的《雪江山居图》。

马远的《黄山图》采用了金笔法,从马远的笔触中可以看到雄浑有力、构思精妙、举重若轻的艺术特点,展现了作品之美。

作品中奇峰陡峭,云雾缭绕,形似巨龙,山水新奇高妙,堪为中国山水画中的巅峰之作。

郭熙的《雪江山居图》则表现了一番意境,他通过独特的对景色的处理和形式、情感的表达,游刃有余地展现出北方景色的静谧隐秘韵味。

元代山水画《寒松独立图》和《清溪山居图》同样是代表作品之一。

马道令的《寒松独立图》以淡墨蘸水的笔墨,墨画精湛,极富抽象感,表达了对静寂的山水境况的生动表现,山松苍劲而又凝重。

郎世宁的《清溪山居图》则遵循了元代画家“格调派”的理论原则,他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山水的意蕴和意境,将山水融为一体,情境十分明朗,风味独具。

总而言之,宋元山水画之美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自然真实,描绘自然形态,直观呈现山水韵味。

第二,强调意境抒发,追求笔墨的淋漓尽致和画面的极致简约,表达情感和思考。

第三,追求集纳天人之美,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

以上三点是宋代山水画和元代山水画共通的地方,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标准,即“写意山水”,强调笔墨情趣,追求理趣合一。

因此,宋元山水画的美学价值非常高,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全景”到“边角”——论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特点

从“全景”到“边角”——论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特点

从“全景”到“边角”——论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特点
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构图艺术呈现出从“全景”到“边角”的
发展变化。

全景构图是在唐代已有的构图方式基础上扩大了视角,尝试将整个自然景观呈现出来。

而在五代时期,出现了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即“突出边角”,使画面更具深度和立体感。

全景构图追求的是全景和气势,展示自然风光的壮美和壮阔。

五代山水画家如秦观、冯延巳等都善于利用全景构图表现出云岭峰峦的气魄和天地的广袤。

例如秦观的《巨屏山图》就是一幅典型的全景构图作品,画面中数十座峰峦错落有致,极尽天地间的壮阔之美。

在较为复杂的山水画构图中,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更能表现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宋代山水画家如范宽、郭熙等就善于利用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通过布局来达到画面的深远感和空间感。

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寒山拾得图》都是用“突出边角”的构图方式,突出山水画中的某一角落,使整个
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构图艺术呈现出从“全景”到“边角”的
发展变化。

全景构图追求自然风光的壮美和壮阔,而局部突出的构图方式则更具深度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山水画的发展方面。

宋代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拥有着较高的艺术性与价值。

以下是宋代山水画的主要艺术特点:1. 国风化与文人主义宋代山水画强调国风化和文人主义,注重表现人文情怀、哲理思考等内在感悟。

不再只追求客观景物的真实写照,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融入作品中。

这使得宋代山水画具有较为深邃和富有思想性的特点。

2. 淡雅传神与空灵意境宋代山水画通常采用淡雅色彩,倾向于用轻柔而含蓄的笔墨来描绘景物。

由于线条简洁、笔触细腻而流畅,在表现气象、纹理和光影效果上非常出色。

此外,通过运用拟声法和写意手法,宋代山水画家能够迅速捕捉并准确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创造出空灵、深远的意境。

3. 以山为主题的独特表现与前代绘画相比,宋代山水画更加突出对山的描绘。

宋代画家普遍具有对山水景观的情感和理解,他们通过笔墨技巧将山峦的形态、纹理和远近透视表达得十分生动而精准。

同时,还注重通过巧妙运用负空间和留白来创造出景深感,并加强对气势、奇幻与平衡的表现。

4. 钩法与枯法的运用钩法和枯法是宋代山水画中常见的特色技法。

钩法主要是运用顿挫起伏的笔触来勾勒物象轮廓线条,使得画面更具张力和动感;枯法则强调利用干笔、断形或断句等手法来简洁地表现景物之美。

这两种技法的巧妙运用赋予了宋代山水画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

5. 追求“风骨”的产生宋代山水画家追求作品所展示出来的文人风骨,注重个人情感与思想的表达。

这种追求体现了审美上的超越,使得宋代山水画成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和内涵的艺术形式。

总之,宋代山水画以其淡雅、含蓄的笔墨风格、对自然景物精准而生动的描绘、以及富有文人情怀和哲理意蕴等特点,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宋朝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山水画的特点
宋朝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时期,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写实主义为基础,追求真实性和自然性。

宋代山水画家注
重表现自然景色的真实细节和气氛,尽可能地还原自然界的真实面貌,呈现出自然的神韵和气息。

2. 手法多样,颜色鲜艳,色彩丰富。

宋代山水画家运用各种手法,如皴、点、染、描、挂等,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纹理感。

同时,他们使用鲜艳明亮的颜料,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3. 重视意境,注重意蕴和情感表达。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表达画
面所蕴含的文化、哲学和情感内涵,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抒发,使山水画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4. 突出人文色彩,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宋代山水画中,人物形
象的塑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画家们注重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和形态塑造,使人物成为画面的重要元素。

总之,宋代山水画在继承唐代山水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表现自然的真实和意蕴的深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论述宋朝南北山水画的异同

论述宋朝南北山水画的异同

一.论述宋朝南北山水画的异同宋朝的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进展的顶峰,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在古代绘画史上是极为突出的。

宋朝绘画运用多彩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制造了很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宋朝的山水画在绘画艺术上有着许多重要的创作。

山水画追求优美动人的意境乐趣,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尽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北宋统一了封建割据造成的割裂和隔膜,在一段时刻内维持着相对安宁的局面,商业手工业迅速进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严格界限,显现空前未有的繁荣。

宋初100余年间大体遵循五代绘画传统。

院体花鸟画以黄家富贵体为标准,道释画中以吴家样阻碍最大,山水画以院外画家成绩最高宋朝山水画取得了空前的的进展。

李成,范宽,许道宁,燕文贵等山水画画家。

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

与北宋山水画相较,南宋山水画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显现了新的转变。

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是后来被称为“南宋四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他们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都有所创新,将北宋雄浑壮阔的全景式描述演化为南宋精致简练,“水墨苍劲”的诗意挥洒。

在山水画从北宋风格向南宋风格的转变中,李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南宋的山水画风格事实上是以李唐个人的风格为基础的。

二.主张:反对追求的宋朝,力主“作画贵有”,以为运笔技术书画同法;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大体功与实践技术,克服“墨戏”的陋习;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郁,韵味转变增强;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取得深化,涵盖更为普遍。

阻碍阻碍阻碍阻碍:赵氏通过批评“近世”、提倡“”,从而确立了艺术思维的。

作为价值学原那么,赵孟頫既保护了的人格趣味,又了的游戏态度;作为原那么,赵孟頫既创建文人特有的表现形式,又使之无愧于正规画的功力格法,并在绘画的各类画科中进行全面的实践,从而确立了在上成为正规画的地位。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宋元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山水画艺术的成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和成就。

宋元山水画在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上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艺术成就1.笔墨精湛。

宋元时期的山水画注重写意与意境的把握,具有细腻、规矩、工整、平润、绵和、洒脱等笔墨特点,带有自然流畅的气息,以及极富表现力的主题内容。

2.画面灵动。

宋元山水画注重画面所表现的情感和意境,画面灵动自然,富有生命感和韵律感,有时简单明了,有时则繁富细腻,这种自然流畅的特点也是其一大艺术上的成就。

3.主题丰富。

宋元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曾经涵盖了中国的山水、湖泊、江河、关隘、大峡谷、峰岭、典型的风俗、史诗、神话等各种特征,极富野趣,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二、审美特征1.追求自然真实。

宋元山水画十分追求自然真实,艺术家们在写生和创作中,常常选择真正的自然景观为蓝本,以求达到最大的真实感和艺术表现力。

其作品和中国传统风俗的卓越、神韵和稳定的审美特征,是中国艺术史上一大特色。

2.强调艺术感受。

宋元山水画着重强调艺术感受一种浪漫、抒情、格调的审美感受,旨在达到审美艺术的境界,让人在观赏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

3.注重个性表现。

宋元山水画的艺术家们注重个性表现,他们在不同的主题和题材上,都以独到的观察、认识和创作技巧,表现出了自己独具个性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也是其审美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文化特征,无论是在笔墨上仍是在创作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绝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宋代山水的发展与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的发展与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的发展与艺术特点宋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宋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画家以继承唐代以来的传统为基础,但又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宋代山水画的发展与艺术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

在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艺术家们的表现主题大多是田园风光和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

他们注重揭示自然景物的美,追求真实感和细腻的描绘技法。

代表性画家有李成、郭熙和荆浩等人。

他们的作品以线条细密、色彩温和、构图平衡为特点,给人一种恬静、宁静的感觉。

到了南宋时期,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并将它反映在山水画中。

他们通过山水画表达对社会变迁和政治环境的观察和思考。

南宋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是范宽、松岛堂、文同等人。

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他们在绘画中运用了更多的人物形象,增加了作品的感情和情绪。

此外,南宋山水画还注重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透视效果,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宋代山水画都有一些共同的艺术特点。

首先,宋代山水画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更加细腻、渲染更加富有层次感。

其次,宋代山水画作品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谐,追求整体的美感。

同时,它们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描绘,力求将自然的壮丽和恬静以及人类活动与之融合在一起。

此外,宋代山水画注重空间布局,强调远近、上下和左右的对比。

这种空间感的表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还使观者能够更好地进入画中,体验其中的景物美和情感。

总的来说,宋代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流派,它在表现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

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其成为了后世山水画发展的重要起点和借鉴对象。

通过对宋代山水画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演变和发展,并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思考和表达。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浅析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浅析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浅析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辉煌时期,其中最为杰出的便是山水画。

以胡公虎、郭熙、范宽为代表的宋代山水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通过分析宋代山水画的特点,探究其艺术魅力所在。

一、笔墨渲染的高超技巧宋代山水画家以笔(毛笔)墨渲染山水画,给画面注入大量的生命力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在墨色的运用上。

墨色是山水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处理物象的大小与远近关系,还能够塑造出山水画的气氛。

宋代山水画家工整的筆觸和精湛的技巧,使得墨色变得更加细腻丰富,并且能够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意境。

二、巧妙运用“余白”处理画面宋代山水画家在画面构图和空间处理上,广泛运用“余白”这一技法。

所谓余白,就是画面上的空白区域,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是同样重要的。

巧妙地利用余白,能够使画面更显得自然、流畅,给人以宽广、恬静的感受。

宋代山水画家在余白处理上,无不体现出一种“虚实相生”的精神,使得画面的意境更为深邃。

三、追求自然真实的意境以上几点都是宋代山水画家用笔入墨所追求的手法,在绘制意境上,他们更注重表现山水自然之美。

他们以观察和领悟自然风貌、形态与轮廓为基础,以确切的实际生活为依据,致力于描绘出一种众生共鉴的自然之美,体现出深厚的生态思想。

通过画笔展现天地之妙,志气之盛,鬼斧神工的神奇山水画,则是他们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而这些自然山水在宋代山水画家手中,就成了一道道赏心悦目的美丽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总结以上三点便是几则宋代山水画的特点,笔墨的渲染技巧、余白的处理和自然真实的意境,都透露出他们在创作上的深刻思考和注重细节的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画作在当时的文化艺术界和现在的收藏市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透过他们创作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之前的文化历史,以及艺术发展所趋向的道理。

此外,其舒展自由、饱含生命和朦胧意境的表现手法,也流传到现今山水画中,为后来者所学习和继承。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

论宋元山水画之美宋元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艺术传统,它源远流长,拥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宋元山水画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湛的技法,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人文的雅致,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宋代的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真实和细腻,追求画面的纯净和平静,画中山水深邃广博,空间感强烈。

画家通过形象的风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以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思想,扩大了画面的意境和内涵。

宋代山水画家擅长采用重迭叠挂的构图手法,通过层次的变化和透视效果,使画面的空间感更加浑然一体,展现了山水的广阔。

在宋代的山水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宋的“大都派”和南宋的“四大家”。

北宋的“大都派”追求写实和精细,以描绘细节和画面的真实感为重点。

而南宋的“四大家”包括范宽、郭熙、李唐和马远,他们注重以情感和意境表现山水的美。

范宽擅长表现山川的雄伟壮丽,郭熙注重表现山水的柔和和平静,李唐强调山水的宁静和深邃,马远则擅长表现山水的奇妙和幽静。

元代山水画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更为开放和多样化。

元代山水画家更注重表现感觉和意境,追求自然景物与人文社会的融合。

他们在构图和用墨上更加敢于创新,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寓意更为深远。

宋元山水画之美,首先体现在画家对自然风景的准确描绘。

在宋元时期,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逼真的色彩,成功地将自然风光的真实感传达给观者。

宋元山水画注重的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在表现自然风景的也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这使得宋元山水画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宋元山水画之美的魅力还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和哲学信息。

通过描绘山水,山水画家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反思和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讴歌和赞美。

这些文化和哲学信息使得宋元山水画成为了一种精神和艺术的象征。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观察和描绘自然。

宋代山水画家注重细节描写和写实,讲究察物半存、揣摩细致,力求在画中表现出自然的真实。

丰满的山石,曲折的河流,婉转的树木,在宋代山水画中表现得十分逼真。

2. 墨色浓郁,勾勒丰富。

宋代山水画家的画风以笔墨浓重,线条明快为主。

他们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轮廓和气息,刻画出深邃的山峰和奔流的江河,并且在用笔技法上,独具匠心。

3. 关注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宋代山水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他们常在山水画中表现诗意,传递情感,善于以画传意,用画解说。

这也使得宋代山水画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4. 重视空间布局和透视效果。

宋代山水画家们在作画中,十分注重空间的布局和透视效果的处理,这些技巧使得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更加强烈,画面更为立体感和场景感。

综上所述,宋代山水画以其细腻、简练、写实而著称,它不仅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对后来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的山水派

宋朝的山水派

宋朝的山水派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成就闻名于世。

在宋朝的绘画领域中,山水画是最为著名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流派之一,被称为“宋朝的山水派”。

一、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宋代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文人雅士开始将自然山水作为避难的场所,逐渐形成了一种表达自然风景的绘画形式。

而在宋朝,这种表达自然景观的绘画技巧和思想逐渐完善和发展,成为当时文化的独特特征。

二、山水画的特点1. 追求意境宋代山水画强调画家通过丰富的笔墨技巧和精湛的构图能力来表现自然景色的韵味和情致。

画家们不仅力求形神兼备,还追求画面所能带给观者的心灵享受。

他们在画中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体现山水之间的气氛与特点,给人以深深的意境感受。

2. 注意细腻的描绘宋代山水画在细节上做得非常出色。

画家们善于描绘独特的山峦、江河和树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他们注重细腻的笔触和精确的构图,在纸上勾勒出山水与人文相互辉映的自然画卷。

3. 运用骨法和写意法宋代山水画的创作技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骨法,即通过线条的线条和墨水的变化来描绘山水的轮廓和形态;另一种是写意法,即通过淡墨和淡水的水墨技法来模糊和隐去山水的细节,以达到寻求意境和抒发情感的效果。

三、代表画家1. 李成李成是宋代山水画的代表性画家之一。

他擅长通过技巧高超的笔触和细腻的绘画手法来描绘风景的细节。

他的作品《法闸庐山图》以其精湛的构图、丰富的层次和清晰明了的线条而闻名。

2. 范宽范宽是宋代山水画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他善于运用淡雅细腻的笔墨来描绘江南的山水风景。

他的作品《溪山树石图》以其独特的构图和清新的笔墨,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四、山水画的影响和价值宋代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绘画技艺的发展,也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

此外,宋代山水画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我之间”的和谐哲学观念。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特点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特点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特点
南宋院体山水画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种山水画风格,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图严谨:南宋院体山水画的构图十分严谨,注重画面布局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通常采用远近法、高远法、层叠法等构图方法,营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2. 笔墨精妙:南宋院体山水画的笔墨运用十分精妙,注重笔墨的节奏感和线条的质感。

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的运用,表现出山水的气势和神韵,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

3. 写实风格:南宋院体山水画注重写实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刻画,力求表现其真实形态和特点。

同时,在写实的基础上,也注重画面的艺术加工和创作,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

4. 情感表达:南宋院体山水画注重情感表达,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使画面更加生动感人,也增加了画面的艺术价值。

5. 文化内涵:南宋院体山水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山水景物和意境,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

这种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使南宋院体山水画具有了更加深厚的艺术底蕴和价值。

总之,南宋院体山水画以其严谨的构图、精妙的笔墨、写实的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等特点,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

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

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两宋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高峰时期,人物、山水、花鸟画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了独特的绘画符号,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当我们谈论两宋绘画时,不能忽视的话题是北宋画院,以及两宋的山水画。

画院原指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的官署,其职能是根据皇家需要绘制各种图画等,最早设立画院始于五代,而其盛兴就在于两宋。

画院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宋绘画的繁荣。

随着北宋王朝的建立,洛阳,开封等地成为了画家云集及创作最为活跃的地区。

而此时的山水画也在五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继承的同时开始着力于展现关洛一带大自然胸围开阔的景象。

而在于北宋前期,以李成,范宽最为基础,他们与五代时期关仝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三家山水”。

李成,由于战乱,举家迁至山东营丘。

而也正是齐鲁大地的自然环境给了他新鲜而深切的感受,也正是这样的感受也使得其在技法形式上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李成擅长寒林平远之境,其画作“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颖脱,墨法精微”,自成一格。

《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也成为李成的代表作。

其《晴峦萧寺图》分为远近中三阶段构图,以主峰为中心,画面峰峦叠嶂,构成深远空间。

北宋另一山水画代表性人物,范宽。

范宽此人嗜酒好道,但性情温和。

由于其长期居住于终南山和太华山之中,对于山中林麓,峡谷等具有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

他将领略到的山川之趣和其对山川的感情表现于画作之上,“山川传神”。

范宽的画作构图严谨,完整。

气势逼人。

其《溪山行旅图》堪称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之作。

正中的雄峻大山占据了全画的三分之二。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一泻千里的瀑布,潺潺的溪水以及山路上驴队行旅,极其生动的真实的表现出北方山川的壮美。

范宽的另一代表作《临流独坐图》也是极具其跟人风格。

范宽还以画雪而著称,《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都可以称为其画雪的代表之作。

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文人墨戏”之风的影响。

到了徽宗时期又有一个新的山水画派异军突起,即所谓“米点山水”。

两宋的山水画在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两宋的山水画在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两宋的山水画在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五代宋初是一个山水画的高峰。

后人把这一时期的画分为南北两派。

北方画风以荆浩、关同、李成、范宽为代表,多画北方石质山,雄伟俊厚,石质坚凝,风骨峭拔,长松巨木,飞泉流水,手法上多用线条勾出山石轮廓,然后用坚硬的“钉头”、“雨点”、“短条”皴之,形成斧劈皴、折带皴。

南方画风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多画江南土质山,平淡天真,轻烟淡峦,平沙浅渚,洲汀掩映,气象温润,手法上山骨隐现多用柔和线条润媚点子,形成披麻皴、荷叶皴。

北宋前期多沿袭这两种风格。

这两种风格都主张师法自然,从山林中得到灵感。

北宋中后期,院体花鸟画得到很大发展,山水画的发展相对停滞。

其中的亮点是米氏父子开创的“米氏云山”,对后世的影响颇大。

还有郭熙的《林泉高致集》是关于山水画理论的经典。

南宋的山水画得到意外的发展,其代表画家是李唐、马远、夏圭,总体风格上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刚而猛。

(那个时代的画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辨认出。

)手法上用刚性线条勾出山石的轮廓,再以大斧劈皴法横扫。

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

北方沦陷之后,痛失家国的宋人再也无法忍了,爱国的情绪汹涌而激烈。

许多的诗人、画家不顾柔弱之躯奔赴前线。

整个时代的内容是爱国,风格是豪纵义愤。

在岳飞是“笑谈渴饮匈奴血”,在陆游是“孤剑床头铿有声”,在辛弃疾是“醉里挑灯看剑”,这些艺术正是南宋志士们内心急躁不安的情绪和刚强不折的精神的外化。

在那些刚而猛的作品以外,他们的笔下也有一些隐逸的题材,如《清溪渔隐图》、《寒江独钓图》等。

这正是南宋爱国画家激烈情绪的另一面。

当急切的爱不能实现时,便可能产生恨;极端的热情遭到挫损时,便可能产生冷漠。

从艺术上讲,马、夏把李唐开创的刚劲、简练、局部取景的画风发展到了更高的巅峰。

到了元代初年,赵孟頫起来反对近世,抵制南宋画风,提倡唐人的自信奔放。

其实这种提倡只是一种追慕,唐人飞扬的神采再也没有真正回到过中国人的脸上。

那时的文人已经落入了社会的底层,隐逸是社会性的。

简述两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变化

简述两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变化

简述两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变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繁荣的时期之一,尤其是在绘画领域。

两宋时期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简述两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变化。

在北宋初期,山水画开始从绘制山川地貌转向追求内心情感的表达。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注重形式的完美与细致,注重绘画中物象的真实性。

代表性的画家有李成、李唐、李公麟等。

他们的作品以笔墨写实,山水景色的表现力强,给人以细腻而精致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宋时期出现了一股追求自然和意境的思潮。

南宋山水画家以观察自然景物为基础,注重观察和感受自然景物的变化,力求表现自然的美和情感的内涵。

代表性的画家有范宽、郭熙、杨万里等。

他们的作品以写意和意境为主,强调笔墨的运用和艺术的表达。

他们通过表现山水的气势磅礴和宏伟,以及自然景物的变化和流动,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南宋时期也出现了一种注重绘画技法和技巧的山水画风格,称为“工笔山水”。

这种风格的山水画注重细节和精确,以工整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表现出山水的细腻和精致。

代表性的画家有李公麟、马远、夏圭等。

他们的作品以色彩鲜艳、线条工整为特点,给人以一种精致而纤巧的感觉。

两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变化,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画家们对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北宋时期注重形式的真实和细致,南宋时期注重感受自然和追求意境,工笔山水则注重绘画技法和细节的表现。

这些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也为后世的山水画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启示。

总的来说,两宋山水画的发展与变化,既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画家们对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无论是北宋时期注重形式的真实和细致,还是南宋时期注重感受自然和追求意境,以及工笔山水注重绘画技法和细节的表现,都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遗产,也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的素材。

高山耹听,北宋和南宋山水画的区别

高山耹听,北宋和南宋山水画的区别

高山耹听,北宋和南宋山水画的区别宋代的水墨山水:以水墨写意,疏淡处见真性情。

宋山水画的最大特点就是水墨刚劲,造型简括。

宋代山水画的繁荣兴旺,名家名画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古今一流,纵观其形式、技巧为皆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

南宋时期的山水画,由于北宋宣和画院府藏古代书画作品全部被掳掠往金国,南宋的画院建立的时候,只有李唐这个原北宋徽宗时期的画院画家,所以南宋的山水画风格实际上是以李唐个人的风格为基础的。

从布局上,南宋山水一改北宋崇山峻岭般的全景山水模式,李唐晚年就已经开始创作“残山剩水”般的小景山水,北宋时期那种大山堂堂的山水再也看不见了。

北宋山水:崇山峻岭般的全景山水模式:北宋山水画取景侧重于完整的整体的把握对象,较为直接、坦白,“以大观小”,北宋山水拥有浑厚的、整体的、全景的特点。

《夏山图》北宋屈鼎绢本淡设色纵45.3厘米横115.2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北宋山水画特点:客观地整体地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和无我之境。

这种客观性在于求真,而非求似,使山水画不仅可望可行,还可游可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一种“牧歌式”的亲密关系。

其代表者是范宽的关陕峻岭,和董源的江南平远真景。

《临流独坐图轴》范宽北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建立之初,在宫廷中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征召大批画家到画院供职,为宫廷服务。

宋徽宗时,画院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南宋山水画处于北宋向元代山水画变革的过渡时期,它作为南宋山水画创作的主要体现形式,既有对其前山水画风格、技法的继承和总结,又有对元代文人画成熟风格的启示和肇示。

《晴峦萧寺图》北宋李成绢本淡设色111.4×56厘米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南宋山水特点:残山剩水的小景山水南宋山水画则受宫廷画院画风的影响,追求细节真实和诗意表达。

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自觉的重要要求。

这里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不再是那种异常繁复杂多的整体面貌;相反,更经常出现的是颇有选择取舍地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甚或某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美术赏析
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和高峰。

在宋代,山水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技艺和表现形式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以下是对宋代山水画的美术赏析:
1. 构图与布局:宋代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层次感和空间感,通过山水的远近、虚实、疏密等手法,创造出深远的空间效果。

画家善于运用“透视法”和“计白当黑”等技法,使得画面层次丰富,有深度。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布局十分精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提炼和取舍,使得画面简洁而富有诗意。

2. 笔墨与线条:宋代山水画的笔墨技法已经相当成熟,画家们运用各种笔法,如“披麻皴”、“斧劈皴”、“云烟皴”等,表现出山石、树木、水流等自然景物的形态和质感。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线条极富表现力,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刚柔等变化,表现出景物的动态和生命力。

3. 色彩与调色:宋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十分讲究,画家们善于运用各种色彩,表现出自然景物的丰富多彩。

同时,宋代山水画的调色十分精细,画家们通过在墨中加入不同量的水分和颜色,调制出各种深浅、浓淡的色调,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4. 意境与情感:宋代山水画不仅仅是表现自然景物,更是表达了画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宋代山水画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合一、与天地同呼吸的境界。

同时,宋代山水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表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总之,宋代山水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它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画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宋代山水画的赏析,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两宋山水画之特点及代表
两宋绘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高峰时期,人物、山水、花鸟画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了独特的绘画符号,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当我们谈论两宋绘画时,不能忽视的话题是北宋画院,以及两宋的山水画。

画院原指中国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的官署,其职能是根据皇家需要绘制各种图画等,最早设立画院始于五代,而其盛兴就在于两宋。

画院的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两宋绘画的繁荣。

随着北宋王朝的建立,洛阳,开封等地成为了画家云集及创作最为活跃的地区。

而此时的山水画也在五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继承的同时开始着力于展现关洛一带大自然胸围开阔的景象。

而在于北宋前期,以李成,范宽最为基础,他们与五代时期关仝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三家山水”。

李成,由于战乱,举家迁至山东营丘。

而也正是齐鲁大地的自然环境给了他新鲜而深切的感受,也正是这样的感受也使得其在技法形式上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李成擅长寒林平远之境,其画作“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豪锋颖脱,墨法精微”,自成一格。

《晴峦萧寺图》《读碑窠石图》也成为李成的代表作。

其《晴峦萧寺图》分为远近中三阶段构图,以主峰为中心,画面峰峦叠嶂,构成深远空间。

北宋另一山水画代表性人物,范宽。

范宽此人嗜酒好道,但性情温和。

由于其长期居住于终南山和太华山之中,对于山中林麓,峡谷等具有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

他将领略到的山川之趣和其对山川的感情表现于画作之上,“山川传神”。

范宽的画作构图严谨,完整。


势逼人。

其《溪山行旅图》堪称古代山水画的典范之作。

正中的雄峻大山占据了全画的三分之二。

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一泻千里的瀑布,潺潺的溪水以及山路上驴队行旅,极其生动的真实的表现出北方山川的壮美。

范宽的另一代表作《临流独坐图》也是极具其跟人风格。

范宽还以画雪而著称,《雪景寒林图》《雪山萧寺图》都可以称为其画雪的代表之作。

到了北宋中期,出现了“文人墨戏”之风的影响。

到了徽宗时期又有一个新的山水画派异军突起,即所谓“米点山水”。

所谓“米点山水”,在绘画中多借鉴董源画法,多用水墨点染,不拘形色,充分发挥墨色晕染的效果,有含蓄空朦之韵,“信笔为之,多以烟云掩映树林,意似便已。

”这一画风与之前写真传神的描绘山川事物不尽相同,从而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

其代表人物,米元章,米友仁。

米友仁较为著名的画作有《潇湘奇观图》《云山的意图》
北宋后期,宫廷绘画再度繁荣,也使得在在唐末日渐沉寂的青绿山水重放光芒。

一些山水画家致力于青绿山水,创造出适用于宫廷欣赏趣味的青绿山水画,也使得青绿山水画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

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希孟,赵伯驹等。

王希孟是由皇家画院所培养出的学生,拥有较高的学识和艺术天赋。

其不朽的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卷》体现了北宋青绿山水画的巅峰。

该画作在构图的周密,用笔的精密,,色彩的浓艳方面,较之隋唐都逊色了一大步,形成了自己与之不同的独特风格。

另一代表人物,赵伯驹,是宋朝宗室,其代表作《江山秋色图》,笔法秀劲工致,用青
绿作色。

而其兄赵伯骕也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高手,代表作有《万松金阙图卷》。

南宋南迁后,政局不稳。

但绘画艺术的繁荣仍不亚于北宋。

但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画家生活地区的由北向南,使南宋的绘画艺术从内容到风格都有了新的变化。

这也产生了新风格的新的代表人物他们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这四人也被称为“南宋四家”。

李唐,可以被称为是北宋院体风格向南宋院体风格过渡性画家。

生长在中原,也使得其早期风格还没有脱离北宋山水画的传统风貌。

《万壑松风图》是李唐的传世名作之一,而最能代表其晚期山水画风格的作品莫过于《清溪渔隐图卷》构图上不是让出天地表现远景和全貌。

而是顶天立地,采取近景的一角,这些特点都起到了所谓“开派”的作用。

刘松年,其山水人物画在院画中堪称绝品,也擅长界画。

刘所在的时代正处于宋金势力对质较稳定时期,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刘的画作受李唐影响,变雄健为典雅,多描写西湖风光,以及贵族雅士的生活。

画风强劲简率中显得精细秀润。

《四景山水图》使其优秀的代表作。

马远,出身绘画世家,在山水,人物,花鸟各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水平。

其作品往往是一边半角的构图,让空白传达出意境。

在用笔上也继承了李唐的画风,但也有所发展。

其代表作《踏歌图》《水图》等有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夏圭,可以说,李唐作为一个风格过渡性画家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夏圭与马远的山水都学习李唐,属于水墨苍劲一派。

但当
我们去比较二人的艺术特点是,我们不难发现,两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别的。

夏圭对于水墨技法的掌握要长于马远,更为精细。

他既能做小作品还可以绘制长卷。

《山水十二景》《长江万里图》《溪山清远图》都可谓其长卷精品。

通过如此多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两宋时期山水绘画已经成为整个美术史所不容忽略的一段,它确立了中国绘画的审美规范,建构了独特的绘画符号,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当我们谈论中国传统文化时,山水绘画一定不会是我们所忽略的段落。

可以说,传统的绘画是外界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而随着近些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追逐西方绘画。

但殊不知我们忽略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真理。

无论我们怎样去学习西方绘画,我们的血也永远是华夏血,西方我们是无法学入骨髓。

与其这般,何不如我们坚持本我,去发展和创造自己的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元素也日益出现在各大场合。

旗袍等也成为众多好莱坞女星所追逐的对象。

对于本民族的文化,我们不仅要坚持,更要发展。

正可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一名动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敏感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人,当我们在欣赏着迪士尼,皮克斯,风影的动画作品时,我们的心里也确实有那么一丝波动,究竟何时我们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动画,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

之前曾有幸参加了一个关于动画的讲座,主讲老师是一家动画公司亚太区的执行总裁。

当我们谈论到关于中国美术
片时,这位老师唯独提到了两宋山水画风格的《山水情》当时他只用了一个“不可思议”来形容。

的确,当一个看惯了西方色彩艺术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全篇只有黑白,且极度写意但却讲故事讲述的完完整的影片时,“不可思议”这样的言语是在不足为奇。

而在这个故事的背后,又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八十年代的作品可以打动一个九十年代的读者,而二十一世纪的作品却被无数人嗤之以鼻。

是历史的倒退?我想应该不是,更多的应该是我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移。

结果的最后却是东施效颦,学的不伦不类。

在对于两宋山水画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丽,希望自今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发掘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傲。

艺设11—4 丁怡伟110584101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