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化
名词解释唐朝的文化发展

名词解释唐朝的文化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时期,它的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唐朝的文化发展进行名词解释,以探索其独特之处和重要性。
一、文学繁荣的唐诗唐朝以其繁荣的文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其特点是婉约、豪放、兼收并蓄。
唐诗形式丰富,包括五言、七言、长短句等,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人生和社会。
唐诗中的名家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理解,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二、壁画艺术的瑰宝唐朝以其壁画艺术而闻名于世。
壁画是唐代宫殿、寺庙和陵墓的重要装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宫廷气氛。
以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为例,其壁画精美绝伦,艺术技巧高超,再现了当时的宗教场景和世俗生活。
通过壁画艺术,我们可以了解唐朝的社会面貌和文化繁荣程度。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唐朝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的科学家在天文、地理、冶金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李淳风和郭守敬对天文学做出了杰出贡献,提出了接近实际的天文观测方法和精确的天文仪器。
同时,唐朝的冶金技术和制造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工艺制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科举制度的实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科举制度的时期。
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唐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不再以出身和家族背景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标准。
这也有助于创造了一个相对开放和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
五、寺庙建筑的辉煌唐朝的寺庙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唐代的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造型雄伟壮丽,艺术价值极高。
以法门寺为例,它是唐朝最早兴建的大型寺庙之一,被誉为“东方造型艺术的殿堂”。
法门寺的宝塔、殿堂和佛像等都展示了唐代寺庙建筑艺术的精髓,对后世的寺庙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外来文化的交流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期,也是中国与外界交流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文化特点

唐朝的文化特点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展现出独特的特点。
唐代的文化具有多元化、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诗词创作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黄金时期,被誉为“盛唐之世”。
诗人杜甫、李白、王维等人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后世文人追随的楷模。
唐代诗词以豪放的气势、优美的韵律、独特的意境而闻名,其中以五言、七言诗最为流行。
这些诗词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感悟,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借鉴对象。
二、盛行的文人雅士风气唐朝文化以其文人雅士的风气而闻名于世。
文人雅士追求学问艺术的创新和提高,他们注重个人修养、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同时深受儒家思想和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
文人雅士不仅涉猎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如诗词、书画、音乐等,还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对当时的政治态势和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思考。
三、对外贸易的繁荣与文化交流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王朝,对外贸易十分繁荣。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唐朝与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
这种对外的交往不仅促进了物质的交换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文化交流。
唐代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朝文化。
四、科技与艺术的繁荣在唐朝时期,科技与艺术同样取得了繁荣的成就。
唐太宗时期开始推行科举制度,提拔了一大批有才德之士,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在农业方面,唐代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农耕技术,如灌溉、肥料利用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建筑艺术方面,唐代的建筑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以洛阳白马寺、长安大雁塔等建筑为代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五、绘画艺术的丰盈与多样性唐代的绘画艺术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流,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唐代绘画。
唐代山水画以真实再现大自然景物为特点,以墨线勾勒为主,形象逼真,给人以宏伟壮观之感。
唐朝的文化现象范文

唐朝的文化现象范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个时期,也被誉为文化的黄金时代。
在唐朝期间,许多重要的文化现象得以出现,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唐朝的文化现象。
1.诗词鼎盛:唐朝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黄金时期,被后人誉为“盛唐诗风”。
唐代的诗人辈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诗人成为后世的楷模。
唐代诗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社会、政治、人生哲理等各个方面。
唐诗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为主,以其表达力、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
2.文人墨客的兴起:唐朝文官士人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文人墨客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
他们精通经史,擅长诗赋,熟练书画,以及琴棋书画,并且他们追求精神内涵和文化修养,对古代文化有很高的热情。
他们经常举办文艺雅集,互相切磋技艺,彼此赋诗,相互鉴赏,形成了一种风尚。
3.壁画艺术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壁画艺术繁荣的时代,唐墓壁画、洞窟壁画和佛教寺院壁画等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以莫高窟为例,这个规模庞大的石窟群保存了丰富多样的壁画,展现了唐代社会风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唐代的壁画艺术注重线条的流畅、色彩的鲜艳和构图的独特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4.长安城的繁华: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长安城内设有許多文化机构:太学、鸿胪寺、崇文院等,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学者和文化名流前来参观学习。
长安城里热闹繁华的市集提供了各种商品、文化和人口的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5.科技发展:唐朝时期科技工艺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皮纸的发明使得书写文化更加普及,钟表的制造技术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为文字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在农业方面,唐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增长。
6.佛教艺术的繁荣:唐朝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佛教在唐代得到了国家的官方支持,大量的佛寺建设和佛教艺术创作得到了推动。
唐代的佛教雕塑和绘画表现了佛教思想和信仰内容,形象生动,造型优美,影响了后来的佛教艺术。
唐代的文化和生活

唐代的文化和生活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之一,这一时期的文化和生活充满了繁荣和活力。
以下将详细介绍唐代的文化和生活。
一、文化1.文学艺术: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唐诗闻名于世,主要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白居易等诗人。
他们以自然、离愁别绪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为主题,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同时,唐代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和音乐家,如颜真卿、张旭、韩愈、刘善长等。
2.科学技术:唐代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农业方面,唐朝发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提高,如灌溉系统和水车的广泛使用。
在医学方面,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了《千金方》,成为中国草药学的重要著作,对后世医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此外,唐代还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明,如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3.哲学思想:唐代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佛教在唐朝达到了巅峰,诸如金刚经、般若心经等重要佛经在此时翻译传入。
此外,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也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考古遗址:唐代的文化也可以通过考古遗址来了解。
唐代有许多重要的考古遗址,如大唐西市、大唐故宫和洛阳城遗址等。
这些遗址包括了宫殿、庙宇、城墙和墓地等建筑,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富裕。
二、生活1.社会制度:唐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由皇帝统治,下设官僚制度。
官员主要分为九品中正制和六部制,以实行选拔人才和管理行政事务。
同时,唐代也是一个世袭制度盛行的社会,家族和亲属关系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2.都城建设:唐朝的都城长安(现在的陕西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规划严谨,街道宽敞,规划有序。
长安市内有许多宫殿、庙宇、园林和商业街区,为国内外商人交易提供了便利。
3.娱乐活动:唐代人喜欢娱乐活动,如观赏戏剧、音乐、舞蹈和比赛。
诗词歌赋及其吟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伴随着琵琶、瑟和箫的音乐,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和放松。
唐朝的文化繁盛与具体表现

唐朝的文化繁盛与具体表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朝代。
它的文化繁盛影响了整个国家和周边地区。
唐朝的文化表现在了哪些方面呢?
1. 文学艺术
在唐朝,诗歌成为了国民文学。
唐代最出名的诗人是白居易、杜甫和李白。
他们的诗歌高度独立、自由和创新。
另外,唐代还有许多其他流派,如吕洞宾的道教诗歌和赵嘏的劝课诗等。
唐代的艺术在绘画和雕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唐朝的壁画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壁画。
2. 科技发展
唐朝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许多成就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世界。
唐朝时期瓷器、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等传统工艺和发明都达到了新的发展高潮。
科技的进步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 社会制度变革
唐朝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历史上极为显著和深刻的一次变革。
唐
开元年间开始大规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唐朝的制度变革包
括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变革;二是社会制度变革,如改革阶
级系统和家族制度;三是军事制度变革,改变了唐代时选将的管
理制度。
4. 文化遗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留下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朝代之一。
唐朝时
期留下了许多杰出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唐独特的官方节日、皇
家建筑和文化、音乐等,都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唐朝是一个繁荣的时期,它的文化繁盛影响了世界。
在文学、艺术、科技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唐
朝留下的文化遗产对今天的中国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朝特色传统文化

文学
诗歌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著名诗人)
艺术
壁画(敦煌莫高窟为代表,色彩艳丽,构图丰富)雕塑(佛像为主,如龙门石窟、兴教寺大佛)书法(楷书为主流,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等名家)音乐(融合中原和西域元素,乐府诗歌)
服饰
男子服饰(官服、常服、戎服,吸收胡服特点)女子服饰(常服为衫、襦、裙,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样式,喜欢穿男装,配饰丰富,如簪、钗、梳、项链、臂钏、玉佩等)
科技
建筑技术(大明宫、大雁塔等宏伟建筑)造船技术(海船和河船,适应不同水域)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法,文化传播便利)医药学(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备急千金要方》等)
社会生活
饮食(酷爱吃生鱼(鱼鲙),讲究烹饪技艺,如《砍鲙书》;吃梨蒸熟或烧熟;酿酒分清酒浊酒)民俗(拜年习俗起源于唐代李世民时期)福利(如《唐六典》记载亲王以下至五品官每月可领肉)
专唐朝特色传统文化
类别
内容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及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吏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经济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土地所有权和赋税负担)引进新农作物和技术(如棉花、甘蔗、茶树、曲辕犁)手工业发达(纺织业、陶瓷业、造纸业,如三彩釉、雕版印刷法)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商业城市,海上贸易和丝绸之路)
简述唐代文化

简述唐代文化摘要:一、唐代文化的背景与特点二、唐代文学艺术的发展1.诗词创作2.散文繁荣3.小说兴起三、唐代科技成就1.数学2.天文学3.医学四、唐代宗教文化1.佛教2.道教3.儒教五、唐代社会风俗与生活六、唐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正文: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唐代被誉为盛世,其文化成就璀璨夺目。
唐代文化是在前代基础上,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它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唐代文化的背景与特点唐代文化繁荣的背景,离不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民族融合。
唐朝实行开放的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科技等成果。
唐代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兼容并蓄:在继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唐代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2.创新精神:唐代文人墨客勇于创新,打破了旧有的文学规范,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3.世俗化:唐代文化呈现出浓厚的世俗化倾向,注重现实生活,追求享受。
二、唐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唐代文学艺术成果丰硕,尤以诗词、散文和小说为代表。
1.诗词创作:唐代是诗词的黄金时代,著名诗人如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各具特色。
他们的作品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韵,又有婉约、柔美的风情。
2.散文繁荣:唐代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回归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丰富了散文的表现手法,使之成为文学的主流。
3.小说兴起:唐代小说起步,虽然篇幅短小,但题材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如《长恨歌传》、《古镜记》等,为后世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唐代科技成就唐代科技繁荣,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数学:唐代数学家如祖冲之、李淳风等,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缀术》、《数书九章》等,均为数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天文学:唐代天文学家如僧一行、苏颂等,对天文观测、星历计算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僧一行主持修订的《大衍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3.医学:唐代医学家如孙思邈、王焘等,总结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
唐朝文化

绚烂多彩的服饰文化
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 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随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 展。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 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 所制,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 丝绸产量之惊人。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 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 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 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 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 服饰,亦觉兴奋异常。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 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 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 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炉火纯青的诗歌文化
文学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 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 都不如唐朝诗人,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 巅峰。
散文方面,六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这种文体形式, 在唐初十分流行,到了天宝年间,古文逐渐兴起。 古文运动实际上是要文章更有内容,也就是“文以 载道”。
永 东泰 壁公 壁主 画墓
胡服流行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它的特 征是翻领、对襟、窄袖。
凡穿胡服的妇女,腰 间都系有革带
女 着 男 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 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 内则》 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 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 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 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 差异较小的现象,但那不属于女着 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 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 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 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来 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 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 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 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 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 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 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 《新唐书 五行志》记,“高宗尝内 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 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 何为此装束?’”虽说这太平公主 此举有些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 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 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 间盛行。
唐朝文化

历史年代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李渊就是唐高祖。李世民即位后 改元贞观,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得唐朝走入鼎盛,史称“贞观之治”。后经历高宗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权,公元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 后掌权50余年。武则天死后政局一度混乱,后唐玄宗即位,而此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 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诗仙李白 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 首诗,这还不是全部。唐初诗人以“初唐四杰”最为著名(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诗人可 分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派和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派。其中集大成者为“诗仙”李白和“诗圣” 杜甫最为出名。 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杜甫的诗则更多体现现实主义之情怀。中唐时 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 晚唐诗人以李 商隐和杜牧最为出众,被称为“小李杜”。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诗人, 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道教遵奉老子李耳为神,由于唐朝皇室姓李,因此道教自唐初就被规定居于佛教之上,在唐代上流社会也很 流行。唐朝李氏家族认为其为老子之后,唐高祖,特别在终南山建太和宫,来祭祀老子,唐高宗追尊老子为太上 玄元皇帝,并诏令王公百官研习老子的道德经。武则天上奏请令王公百官都学《老子》,每年依《孝经》、《论 语》例考试士人。玄宗、代宗亦大力提倡道教,使其在中国的地位达到顶峰。玄宗亲自注解《道德经》,开元二 十一年(733年)还在科举考试中增设道举与儒家经典,同列《明经》科举人策试教本,明显有将道家列为国学, 颇有与儒家经学齐足并驰的意义。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开元年间全国有宫观1687所,其中女观550所。 当时主要有清经法派和正一派二宗,主要人物有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张果等。道教之所以受帝室 青睐,主要原因是他们多炼取金丹,唐朝的许多皇帝亦因信之服用而丧生,例如唐宣宗。
唐朝文化

唐朝文化1、雕版印刷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
隋唐时,已经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
现在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它的发明,大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2、僧一行他是我国唐朝时期的天文学家。
一行从实测得了子午线的长度。
这是世界上测量子午线的第一次。
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对测知地球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3、孙思邈的《千金方》他是良朝最著名的医学家。
经过不断的努力,写成了杰出医学著作《千金方》。
被后世尊为“药王”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的繁荣时代。
流传至今有近五万首诗歌。
这些诗,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其中有不少诗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较好的思想内容,到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5、散文韩愈和柳宗元是唐朝著名的散文家。
韩愈提倡继承存贷散文优良传统,强调写文章不受形式的束缚,要言之有物,有创造性。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寓言。
6、阎立本和吴道子画家,擅人物故事画。
他画的<步辇图>生动描绘了唐太宗从在步辇上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
吴道子的画立体感强,所画人物形态逼真,“吴带当风”被后世称为“画圣”。
7、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东南鸣少山断崖的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现在四百九十二窟,多是隋唐时开凿的。
多娄画的是佛经故事,也有一部分反映了唐代的经济繁荣、统治阶级生活的豪华和劳动人民辛勤操作的艰苦。
其艺术创作,深刻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一段历史创造了一种文化,而文化又延续和突显了那一段历史。
繁盛的历史必然迸发出多彩而丰富的文化,正如唐文化的绚丽与华贵。
当你触摸到美艳的“唐三彩”瓷器时,当你穿上大气福韵的唐装时,当你踏上神秘的丝绸之路时,你不得不钦佩和赞叹唐朝人们的智慧和胸襟。
怎样的文化孕育了怎样的人,而人们崇尚的风气又凝聚成一股力量推动历史潮流的前进。
唐朝的文化的魅力或许源于她内容的无比丰富和新奇:一、科学技术(一)雕版印刷术1、简介: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大唐文化

晚唐诗人以李商隐和杜牧最为 出众,被称为“小李杜”。
文学
集大成者为“诗 仙”李白和“诗圣” 杜甫最为出名。李 白的诗,飘逸洒脱, 充满浪漫主义的色 彩。而杜甫的诗则 更多体现现实主义 之情怀。
中唐时期最卓越的诗人是白居易,他的诗通俗易懂。此外还有元稹、韩愈、 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
唐 艺术
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
唐
(1)本义为大言,引申为大,广大;浩荡。
《庄子· 天下》:“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 陆德明 释文:“荒 唐,谓广大无域畔者也。” 《文选· 枚乘〈七发〉》:“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 由至哉!” 李善 注:“唐,犹荡也。” 《汉书· 扬雄传上》:“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於林薄。” 王念孙 《读书杂志· 汉书十三》:“唐者,广大之貌。 唐其者,形容之词。” 汉 蔡邕 《述行赋》:“云郁术而四塞 兮,雨蒙蒙而渐唐。”
2.空;虚。 《庄子· 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於唐肆也。”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诗:“谓彼牛医儿,徒一唐名士。” 钱仲 联 笺注:“ 慧琳 《一切经音义》:‘字书:唐,虚。’” 3.引申为徒然,白白地。 《百喻经· 为妇贸鼻喻》:“唐使其妇受大痛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 拘尸那揭罗国》:“汝何守愚,唐劳羽翮?” 4.亡失;丢失。参见“ 唐子 ”。 5.庭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 《诗· 陈风· 防有雀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汉书· 扬雄传上》:“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尔雅》:‘庙中路谓之唐。’” 《文选· 颜延之〈赭白马赋〉》:“踠迹回唐,畜怒未泄。” 李周翰 注:“唐,道也。” 宋 苏辙 《辛丑除日寄子瞻》诗:“相携历唐许, 花柳渐牙拆。”
唐朝文化的辉煌成就

唐朝文化的辉煌成就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其辉煌成就影响深远,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
本文将从诗词、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唐朝文化的辉煌成就。
一、诗词艺术的辉煌唐代被誉为“诗的盛世”,以杜甫、李白等为代表的诗人成为后世崇敬的文化偶像。
诗歌在唐朝达到了令人瞩目的高度,形成了多样化的创作风格。
杜甫的豪放激昂、李白的浪漫奔放、王之涣的婉约含蓄,每位诗人都通过诗歌表达出当时社会的冷暖人情和个人的感慨抒怀,使唐代诗歌成为世界文化中的瑰宝。
二、绘画艺术的辉煌唐代绘画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代画家擅长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各类题材,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验使画作充满生命力。
张僧繇的工笔山水画、吴道子的人物画、韩干的花鸟画等都成为了唐代绘画的代表作品,对后世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音乐艺术的辉煌唐代音乐家重视音乐的表达力和艺术创新,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音乐风格。
丝竹乐、宫廷乐、雅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都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唐玄宗时期的《大曲》和《五音合成》为后世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唐代音乐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具有重要意义,使中外音乐文化在唐代得到了广泛交流和互鉴。
四、建筑艺术的辉煌唐代建筑以宫殿、寺庙和园林为主要形式,注重规划和构造,体现了民族建筑学的卓越成就。
如大明宫、洛阳白马寺等建筑物依然给人以恢弘壮丽之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唐代的建筑风格对于后世的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五、文化交流的辉煌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东西方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
大量的外国人来华游学,同时也有不少中国学者前往西方国家考察学习。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为唐朝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丰富了文化内涵。
总之,唐朝文化的辉煌成就集中体现在诗词、绘画、音乐、建筑以及文化交流等领域。
这些辉煌成就不仅为后世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文化的多元交融。
唐文化的基本特征

唐文化的基本特征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
唐文化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唐文化的基本特征:1.开放包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的朝代之一,国家繁荣昌盛,社会风气开放宽容。
唐朝时期国家的开放政策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商人和学者,使得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例如,佛教的传播使得唐代成为了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重要纽带。
2.诗词文学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时期,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巅峰。
唐朝的文人雅士们以“文以载道”为宗旨,推崇修辞华美、意境深远的写作风格。
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维等,他们的作品集中展现了唐代社会变革、人物风貌和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科技和文化的发达:唐朝时期科学技术的发达对于唐代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朝发展了印刷术和造纸术,加速了书籍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
此外,唐代的制瓷技术和冶铁技术也非常发达。
文化上,唐代坚持儒家学说的传统,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开设国子监、诗歌、琴棋书画等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化人。
4.绘画和雕塑的独特风格:唐代绘画和雕塑的风格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传统,艺术家们注重以墨线描绘物象,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其中著名的画家有韩干、吴道子等,他们的作品以描绘人物为主,力求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情感状态。
唐代的石窟艺术更是独树一帜,莫高窟、龙门石窟等保存着丰富多样的佛教石窟艺术,不仅展现了唐代艺术的风采,也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珍贵的创作素材。
5.政治制度的规范:唐朝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确立了功臣贵族、文人官僚和士人的地位。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国家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唐制规范既是历史制度的延续,又融合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对于保持社会秩序和提升国家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唐朝的盛世文化

唐朝的盛世文化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朝代,其盛世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在此文章中,将从艺术、文学、科技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介绍唐朝盛世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艺术繁荣唐朝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种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繁荣。
绘画艺术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文人画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赞赏。
例如,王维、韩干等人的山水画作品堪称绝世之作。
唐代的瓷器工艺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唐三彩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成为当时的热门艺术品。
此外,唐代还以雕刻艺术、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著称,这些都为唐朝盛世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文学辉煌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成就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他们的作品以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而著称。
《李白诗集》中的《静夜思》、《将进酒》,以及杜甫的《登高》、《月夜忆舍弟》等,无不展现了唐代文学的辉煌和壮美。
除了诗歌之外,唐代的散文、小说也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刘禹锡的《陋室铭》。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诵,也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科技进步唐朝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许多科技成果在这个时代得到了重要的突破和应用。
例如,唐代的造纸术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书写和流传知识变得更加方便,对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农业方面,唐代推广了灌溉技术,引领了农田水利的发展。
唐代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星图《大明历》,对天文学和航海导航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科技进步为唐朝的盛世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社会生活唐朝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享受着安定繁荣的时代红利。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人口众多,商业繁荣。
城市中举办的各种节日活动、戏剧演出和庆典令人们的生活更加欢乐多彩。
同时,唐朝也是一个开明的朝代,旅行和贸易得到了积极的推崇,人们可以自由往来于各个地区,这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唐朝的盛世文化增添了宽广的背景。
唐代传统文化

唐代传统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这段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且在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唐代传统文化的一些特色。
一、诗歌文化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诗人们普遍拥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诗歌技巧。
唐诗的风格优美,形式多样,表现了诗人丰富的心情和深刻的思想。
唐代出现了诗士们之间互相切磋的文化现象,促进了诗歌艺术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诗歌审美体系。
著名的“诗经”和“唐诗三百首”等诗集,在唐代诗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绘画艺术唐代画家绘制出了许多优美的画作,其特点是讲究笔墨技法,注重形象的神韵表现。
唐代画家赵佶设计的“洛阳图”,以及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如《泼墨山水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不仅如此,唐代还出现了一种以山水文化为蓝本的“山水画”形式,堪称中国画艺术的一大辉煌时期。
唐代山水画家们通过画笔的表现手法,将山水之美充分地展现在画面之上,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遗产。
三、书法艺术唐代书法艺术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唐初的王羲之和颜真卿等书法家,开创了唐代书法艺术的新时代。
他们以自己的风格和技法,让书法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唐朝后期,张旭、怀素等书法家又在书法艺术的表现手法上做出了独特的创新,将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
唐代书法艺术的风格鲜明,笔画生动,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
四、音乐文化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可谓是相当繁荣的。
唐朝时期,乐舞形式不断创新,各种器乐、歌曲和舞蹈,不断涌现出来,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独特风格。
在《乐府诗集》中,收录的许多歌谣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特点。
同时,唐朝皇帝和文人雅士们,也十分关注乐舞艺术的发展,甚至亲自发挥智慧作词作曲,使唐代乐舞艺术更加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唐代传统文化在各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色与魅力。
其文化传承自然也十分重要,可以让后人领略到唐代文化的魅力,也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

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之一,其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极具特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
一、衣着与发型唐代人注重衣着的典雅和华丽,男性喜欢穿戴宽袍大袖,腰间束带。
女性则注重发型的梳理和装饰,常将头发梳成髻,并佩戴金银首饰。
二、食俗与饮食文化唐代人崇尚饮食的品味和美容,食俗丰富多样。
皇宫中的宴会通常是盛大的场合,菜肴丰盛多样,著名的将士酒是唐代宴席的特色之一。
三、娱乐活动唐朝的风俗习惯中,娱乐活动占据重要地位。
士人和文人喜欢组织诗社,举办吟诗会等文化活动。
此外,舞蹈、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也备受青睐,常在宫廷和庙会上举行演出。
四、节日庆典唐朝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庆典,例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
这些节日大多与自然变化和农业生产相关,人们会举行祭祀、祈福、献祭等活动,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仰。
五、礼仪与尊卑之礼在唐朝的礼仪文化中,人们特别注重尊卑之礼。
尊卑之礼包括不同级别的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礼节,尊长者、尊敬师长和官员等是重要的对象。
人们在交往中要遵守礼仪规范,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六、婚俗与婚姻观念唐朝的婚俗和婚姻观念也有独特之处。
当时举行婚礼时,通常会有盛大的仪式,比如嫁妆和婚车等。
唐朝人对于婚姻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男女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之间更为普遍。
七、宗教信仰唐朝时期,宗教信仰多元化,佛教、道教、儒教并存。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在当时取得了繁荣的成就,佛教寺庙为当时的建筑亮点之一。
文人士大夫也对佛教文化感兴趣,有的甚至皈依佛门。
总之,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构成了其独特的文明特点。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了解唐朝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珍惜历史的遗产,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
唐朝的文化

唐朝文化文学诗: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唐代中国被誉为“诗国”。
唐朝有名的诗人数以千计,其中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在这一-时期得到重大发展。
唐朝发生了- -场反对华而不实文体,提倡“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
这场文学运动的领导人是韩愈和柳宗元。
小说:唐代开始把小说作为一一种文学体裁进行创作。
唐代的文言小说叫做传奇。
传奇的故事性强,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对人物性格进行细致的描写,对后世文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艺术书法: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光辉时期。
主要的书体如篆(zhuan)、隶(li)、草、行、楷等发展成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代表人物有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和壁画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进入全盛期。
著名的石窟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ku)、敦(dun)煌(huong)的莫高窟等。
唐代陶塑,造型逼真,色彩艳丽,人物神态逼真,马和骆驼栩栩如生,是享誉中外的艺术杰作。
舞乐:隋唐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纷纷传入中原,与汉族的音乐歌舞交相融汇,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如著名的《霓(ni)裳羽衣曲》,便是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成果。
科技天文:唐代张遂sui (- 行和尚)在奉命改编历法的过程中,通过实际观测,发现了恒星移动的现象,比欧洲天文学家哈雷的同样发现早了-千年。
- -行和尚又通过测量,实际计算出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对子午线的首次计算。
医学:唐代实行分科治疗,当时已有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妇、针、按摩科等。
唐代名医很多,最著名的是孙思邈(miao),他特别重视劳动人民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病症如脚气病、夜盲症、大脖子病的预防和治疗,医药著作有《千金方》、《千金翼方》。
唐代的风俗与民俗文化

唐代的风俗与民俗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和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唐朝时期,不仅文化艺术得以发扬光大,而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和特点。
在唐代,尤其是在都城长安,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享受,更是对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这种生活方式承载着人们特有的民俗文化,成为了唐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宫廷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王朝之一,也是最为辉煌的时代之一。
唐代皇宫宏伟壮丽,其中的宫廷文化历经数代遗留至今。
在御苑中,有着独特的园林建筑和美丽的花卉,同时也有着精雕细琢的池塘和人工造物。
在唐代宫廷中,更是充满了各种娱乐项目,例如打马球,玩弹珠,以及众所周知的足球。
唐代宫廷和百姓生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宫廷中的文化与思想都非常先进。
唐玄宗时期推崇道家思想,以《道德经》为基础向国内外传播,使得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当时达到了顶峰。
在唐代的宫廷中,宫廷文化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而这些文化也对今日中国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家庭礼俗在唐代,家庭礼俗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家庭礼俗主要包括婚姻、丧葬等活动。
在唐代,婚姻被认为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唐代婚姻中,娶亲一般要进行聘礼,而且聘礼数量的多少也代表了家族的声望和收入。
唐代还有着独特的婚姻仪式和习俗,例如新娘到了新家后要吓唬新郎的镜子,意思是“你看上的不是我真实的相貌,而是被镜子欺骗了”。
在唐代丧葬方面,人们认为死者离开世界的重要时刻,因此都非常注重仪式。
在唐代,丧葬礼仪和墓地建筑都极为讲究而且独特。
唐代时期又开创了炫耀能力的吊塔,并且将塔高度设置在数十米的高度,让人切实感受到死者对家族的价值和尊重。
3. 宗教信仰唐代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唐代,不仅佛教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道教、儒教等宗教也都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相信宗教信仰对于唐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在唐代,佛教既有传统的佛教思想也充满了中国化的元素,这是历史上中国宗教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的文化特点及成就

唐朝的文化特点及成就唐朝的文化特点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下面列举几点:
1.诗歌繁荣: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辈较为著名,其中诗人杜甫更是有“诗圣”之称。
唐诗和唐诗的鉴赏和欣赏,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话题。
2.政治制度改革:唐朝实行科举制度,拔贤任能,选拔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而安史之乱后,唐朝加强了监察机构,提高了地方官的权威和品德要求。
3.经济繁荣:唐朝国内商业贸易、手工业、农业等领域均发展良好,特别是丝绸、茶叶、纸张等特产和盐、铁、酒等物品亦为广泛的经济贡献。
唐代修建了许多交通枢纽和水利工程,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4.科学技术进步:唐代的科技成就众多,如印刷术、火药、天文学、气象学、医学、烹饪,色彩艺术和染色术等,其中印刷术是唐朝的一大发明,不仅推动了汉文化的国内外传播,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综上所述,唐代的诗歌、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影响和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
唐朝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 影响

唐朝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
摘要:
1.唐朝文化的概述
2.唐朝文化的影响
a.科技
b.文学
c.艺术
d.宗教
正文:
【唐朝文化的概述】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盛世,它的文化影响深远。
唐朝文化是在中国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域、南亚、中东等地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
唐朝文化的特点包括开放、包容、繁荣、宏大等。
【唐朝文化的影响】
唐朝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科技、文学、艺术和宗教等方面。
a.科技
唐朝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许多重要的科技成就都在这个时期出现。
比如天文学家僧一行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对地球大小的测算有很大关系。
还有医学家孙思邈,他写成了杰出医学著作《千金方》,被后世尊为药王。
b.文学
唐朝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文学作品。
比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刘禹锡等,他们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还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名作品,代表了唐朝文学的高峰。
c.艺术
唐朝的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绘画和音乐。
唐朝的绘画以人物画为主,注重表现个性,画风豪放、潇洒。
音乐方面,唐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和乐器,比如古筝、琵琶等。
d.宗教
唐朝时期,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都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特别是佛教,在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佛教寺庙和僧人,比如玄奘、慧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杨行密(852—905),庐州(今安徽合肥)人。 公元890年被授为“宁国军节度使”。领宣(城)、歙 (县)、池(州)等3州,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下属。 902年杨行密受封吴王,从此辖区内人们爱吃的“蜜糖” 也要改称“蜂糖”。上述材料表明( ) A.汉代以来的刺史地位出现明显下降 B.尊者避讳制度在中国影响深远 C.唐末出现州县制向藩镇、王国制的逆转 D.分封制根深蒂固削弱了中央集权
隋唐:中华文明的高峰
• 知识链接: •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 经济: • 农业:均田制推行,南方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 熟(曲辕犁和筒车)。江南地区进一部开发, 经济重心南移。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手工业:制瓷业:南青北白;外销。丝织业。 • 商业繁荣:唐后期坊市制度被打破。柜房和飞 钱出现;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对外贸易 港口:广州,设有市舶使。 • 经济格局: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南移。
科举制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演变:开创→
隋朝
积极 见上
完善→ 唐朝 改革→ 王安石 僵化→ 明清
1、束缚思想 消极
改造→ 戊戌变法
废除→ 1905
2、不求实际,阻碍 科学进步 3、不利于培养创 新人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特点 形成 发展 世官制 官位世袭 先秦 察举制 以官举士 西汉形成、 魏晋发展为九品中 正制 科举制 考试选拔 隋创立、唐完善。以 后成为主要的选官制 度,明朝发展为八股 取士。
• 1、思想: “三教合归儒”。 •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 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楷书步入盛世, 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 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 家和优秀作品;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 3、科技: 雕版印刷、火药的 发明 • 对外:国力强盛产生巨大吸引力,中外交往 频繁,中华文化圈开始形成。
一.隋唐时期的经济
总特征: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时期 原因:A.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 B.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 C.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D.国内各少数民族交往密切,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 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表现: 唐代农业的发展 ①农具的改进 曲辕犁(又名江东犁)——长江下游一带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②灌溉的发展---出现筒车
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
世官制 (夏商周) 察举制 (汉朝) 贵族子弟 继承祖权 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 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演 变 选拔方式:地方评论推荐 趋 演变为考试选拔 势 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到以学识才能为 九品中正制 品评官评 标准。 (魏晋南北朝) 定授官
官吏察访 推举 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 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 要依据。特别是科举考试逐渐完善,其“公开竞争,公 科举制 考试选官 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平考试”的原则,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西方文官制 (隋 —清) 度有重要影响。
隋朝疆域图
唐朝疆域图
阶段特征:隋唐 中华文明鼎盛(封建社会的繁荣)
政治 经济 国家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 小农经济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南移
民族关系 开明民族政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 (本国内) 步发展; 对外关系 开放政策,加强与亚、欧联系;中华文 (国与国) 明圈开始形成 思想:佛、道、儒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一; 思想 文化:全面繁荣。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唐都长安
西 市
东 市
唐长安城西市
唐代及之前的城市有何特点? 1、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但经济功能不断 增强 2、城市布局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3、工商业活动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市” 之内,在时间上也受到限制 4、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直接控制
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 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 工具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 C、三国时期 B、两汉时期 D、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历史作用:
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 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 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 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 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出现的原因
(1)唐代藩镇独揽地方大权,势力不断膨胀, (2)安史之乱削弱中央实力,边镇扩展到内地
藩镇割据的特点:
(1)拥兵自重,对抗中央,割据一方
(2)自置官吏、节度使职位父死子继 (3)不向朝廷交纳贡赋,
影响
(1)进一步削弱唐的统治至最终灭亡 (2)发展成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节度使之权: 招募、指挥、 军储、监察、 财政、行政 等大权于一身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 1.原因 2.经过 3.影响
①政治腐败:
②军事举措失当: 时间:755—763年
A.外重内轻。 B.军备废弛。
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唐朝从此由强盛走向衰落。
①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洛阳周围几百里内,不少州县成了 废墟。 ②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参加平叛的唐军将领拥兵自重,叛军降将也各 霸一方,不服朝廷管辖。 ③边防空虚。唐朝调边防军主力到内地平叛,留下老弱残兵。周边少 数民族政权,趁机进扰,唐朝边疆地区不时告急。 ④北方人口的南移,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
结构 职权 :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决策系统
吏部 中书省 户部 草拟 礼部 执行 兵部 审议 刑部 工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户籍、土地、赋税 礼仪、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皇 帝
尚书省
门下省
政事堂
作用:三分相权,各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君权 独尊,集体决策又减少决策的错误;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3.藩镇割据
唐玄宗设藩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岭 南 五 府 经 略 剑 南 节 度 使 陇 右 节 度 使 平 卢 节 度 使 范 阳 节 度 使 河 东 节 度 使 朔 方 节 度 使 河 西 节 度 使 北 庭 节 度 使 安 西 节 度 使
广 四 青 辽 北 山 宁 甘 新 新 东 川 海 宁 京 西 夏 肃 疆 疆
影响
将官职限定在 此制度虽在当时看 贵族范围内, 来比较完善,但各 由贵胄子弟继 方面都体现出封闭 承祖上的权位。的特征。其形式都 此选官制度使 是以官举士,权操 官吏来源被贵 于上层,百姓不得 族垄断,不利 参与,民意无从体 于有用人才的 现。 选拔。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 官场的情形,扩大了 统治阶级的基础,提 高了行政效率。但它 是一种文化专制,到 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 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和科技的进步。
● 重点阐释
1.三省六部制
沿革:魏晋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期完善。 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 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 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曲辕犁模型
曲 辕 犁 构 造 示 意 图
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 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便 于调节翻耕深浅,能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
古代灌溉工具
筒车模型
筒车应用
2.手工业 A.制瓷:
① 隋唐时期,陶瓷工业臻于成熟,已形成南青北 白两大制瓷体系。 ②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远达欧、非, 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陶瓷之路。 B.丝织业: 丝织技术高,以轻盈著称,并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 图案风格。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C.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制度,官 营手工业规模相当大;民间手工业也发达,朝廷赋 税户调的布、绢、锦等来自农夫织妇之手。
唐 三 彩
唐五瓣葵口秘色瓷茶碗
唐秘色瓷八棱瓶
唐五瓣葵口秘色瓷盘
唐代越窑秘色釉 葵花式瓷碗瓷 法门寺出土
3.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⑴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①原因:政治上的统一; 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民族间和对外交往的频繁。 ②表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 大都会,商业繁荣;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的集市贸易发 展起来—“草市” 商业服务机构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柜 坊—银行的雏形) 对外贸易: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空前繁荣的 景象;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设市舶使。
永济渠
广通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涿郡(北京) 三点
广通渠 长 安
四段 洛阳 黄河
五河 江都(扬州)
江南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余杭(杭州)
隋唐运河的繁忙景象
观察商业大都市的 布局,你认为隋朝 开通大运河对唐商 业的繁荣有何影响?
⑵城市的发展:
①宋朝以前的城市—唐代长安 ※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居民区严格分开。长 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坊市分开。 ※官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市场的交易有时间限制。 ②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扬州、成 都等城市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大都会。 ③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 一座座繁盛的城镇。 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